2024年2月14日发(作者:位信鸥)
关于强制联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关于强制联想,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强制联想指在人类大脑活动中,通过条件作用所产生的与刺激物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二是强调强制联想不仅仅依赖人类的心理机制,还受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对这两个问题,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首先,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国学者主张把人类大脑活动中的信息编码方式看成“一种自由联想”。由此推出:人类记忆中存储的知识必须符合遗忘曲线的规律,才能被巩固和保持。但实际上,在这种看法里隐含着如下几个假设。其一,联想形式不仅取决于大脑皮层,还要考虑到大脑皮层下的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这些地方虽然可以引发回忆,却并非只受联想形式的控制,还涉及情绪、体验等多种因素;其二,由于无意识和非理性思维相当普遍,所以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带有很明显的随意性,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具备深刻的理性动机了。由此看来,就算说人类大脑也是存在着各种“偶然”或“巧合”的强制联想,似乎仍难以解释某些内容特殊或罕见现象背后潜藏的丰富内涵。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语言。在日常谈话中,由于表达者往往没有预期的目标或计划,他的任何反应总是跟心理准备的相差甚远。比如听到某句诗词,你肯定不会认为它属于苏轼,但却能够迅速地联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又如有人会认为红灯区对老年人就是福利院——谁家父母没年轻过?这显然也是一种常见的强制联想。还有著名的“狼孩”事件,小女孩天真地询问狼外婆在哪儿,便让众人唏嘘不已……既然对待陌生人类似都有可能采取强制联想, - 1 -
更何况在公共场所呢?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如果一味强调所谓强制联想的作用,很容易使人忽略大脑本身的运作方式和规律。
而且,强制联想确实容易造成记忆偏误,比如一般性的抽象概念的内容被刻板化。比如李白这位伟大诗人在诗坛享有盛誉,连被官员“谗毁”遭流放的杜甫都“借诗骂老头”,足见其传播度之广。然而大多数人提到“李白”却完全不会把这三个字和那位好酒贪杯的醉汉画等号。据此可以得出结论,许多东西的意义实际上要复杂得多,即便在头脑中形成强制联想,其含义仍需进一步解读。换言之,一个习惯于简单直接的记忆处理模式的民族,其获取资讯的效率自然也低得多。另外,联想的内容和范围亦十分重要,不仅包括表面意义上的熟悉的新闻或人物,还要包括背景、细节乃至抽象概念等。
- 2 -
2024年2月14日发(作者:位信鸥)
关于强制联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关于强制联想,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强制联想指在人类大脑活动中,通过条件作用所产生的与刺激物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二是强调强制联想不仅仅依赖人类的心理机制,还受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对这两个问题,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首先,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国学者主张把人类大脑活动中的信息编码方式看成“一种自由联想”。由此推出:人类记忆中存储的知识必须符合遗忘曲线的规律,才能被巩固和保持。但实际上,在这种看法里隐含着如下几个假设。其一,联想形式不仅取决于大脑皮层,还要考虑到大脑皮层下的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这些地方虽然可以引发回忆,却并非只受联想形式的控制,还涉及情绪、体验等多种因素;其二,由于无意识和非理性思维相当普遍,所以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带有很明显的随意性,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具备深刻的理性动机了。由此看来,就算说人类大脑也是存在着各种“偶然”或“巧合”的强制联想,似乎仍难以解释某些内容特殊或罕见现象背后潜藏的丰富内涵。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语言。在日常谈话中,由于表达者往往没有预期的目标或计划,他的任何反应总是跟心理准备的相差甚远。比如听到某句诗词,你肯定不会认为它属于苏轼,但却能够迅速地联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又如有人会认为红灯区对老年人就是福利院——谁家父母没年轻过?这显然也是一种常见的强制联想。还有著名的“狼孩”事件,小女孩天真地询问狼外婆在哪儿,便让众人唏嘘不已……既然对待陌生人类似都有可能采取强制联想, - 1 -
更何况在公共场所呢?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如果一味强调所谓强制联想的作用,很容易使人忽略大脑本身的运作方式和规律。
而且,强制联想确实容易造成记忆偏误,比如一般性的抽象概念的内容被刻板化。比如李白这位伟大诗人在诗坛享有盛誉,连被官员“谗毁”遭流放的杜甫都“借诗骂老头”,足见其传播度之广。然而大多数人提到“李白”却完全不会把这三个字和那位好酒贪杯的醉汉画等号。据此可以得出结论,许多东西的意义实际上要复杂得多,即便在头脑中形成强制联想,其含义仍需进一步解读。换言之,一个习惯于简单直接的记忆处理模式的民族,其获取资讯的效率自然也低得多。另外,联想的内容和范围亦十分重要,不仅包括表面意义上的熟悉的新闻或人物,还要包括背景、细节乃至抽象概念等。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