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发(作者:赤绮波)
“V得(不)过来/过去”的语义及相关问题
“V得(不)过来/过去”常常以“障碍图式”为其内在隐喻基础映射到抽象空间:“V得(不)过来”表示有无能力周遍完成,而“V得(不)过去”发生了分化,有的表示某人或某事是否可能通过某种“障碍”,有的表示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的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本文从认知角度解释了抽象空间的“V得(不)过来/过去”各个意义形成的理据。
标签:V得(不)过来/过去 障碍图式 认知
一、引言
请先看例句:
(1)a.因为路上受阻,那一头终点站的车开不过来。①
b.对面一定就是那王美玉的卧房,相去只四五尺的距离,跳都跳得过去。
c.单是这六十挺家伙的交插火力若是一齐发射出来,恐怕就是一只矫健的小燕也飞不过去!
(2)a.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话,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块,他几乎算不过来这该有多么远。
b.那种事儿!只要是个人就躲不过去!这是命里该当!
c.可我不是没票,我这不是有票么,您放了我也说得过去。
例(1)“V得(不)过来/过去”描述物理空间的位移,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到达某处所或通过某处所。这种物理空间的“V得(不)过来/过去”常常以“障碍图式(blockage schema)”为其内在隐喻基础映射到抽象空间:“V得(不)过来”表示有无能力周遍完成(简称表能力),如例(2)a;而“V得(不)过去” 发生了分化,有的表示某人或某事可能或不可能通过某种“障碍”(简称表可能),如例(2)b;有的表示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的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简称表评价),如(2)c。
本文拟具体讨论抽象空间的“V得(不)过来/过去”,试图从认知角度解释其意义形成的理据。
二、表示能力的“V得(不)过来”
(3)a.这种不经过法律程序就“私了”了的纠纷,多得无法统计。恐怕都拿到法院去也审理不过来吧。
b.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这几茬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
c.旷工一个星期,少拿六天的工资,赚的钱却比两个月的工资还要多,这笔账谁都算得过来。
位移体在向参照目标趋近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障碍甚至许多障碍,能通过障碍抵达目标表示位移体有能力完成某件事,不能通过障碍抵达目标则表示位移体没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比如例(3)a,“这种多得无法统计的纠纷”是“法院”需要通过的“障碍”,“法院也审理不过来”表示法院不能通过“障碍”到达目标,即表示不能完成“审理那些纠纷”这件事,“过来”具有完成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种“过来”的解释是“用在动词后,表示时间、能力、数量充分”。谢白羽、齐沪扬(2000),吴云(2006)都认为这里的“过来”表示周遍义。他们所说的周遍义实际上是由结构带来的。句子中动作所涉及的受事都含有一定的量,比如事物量、动作量、时间量、空间量等。如果这个量超出行为主体的应对能力,则行为
主体不能周遍应对受事,反之则能周遍应对,即“V得(不)过来”表示行为主体有无能力周遍应对,偏重于表能力而不是表可能。“能力”属于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ity),与施事存在直接的语义关联,因而被称为施事取向(agent-oriented )或主语取向(subject-oriented)的情态,表达施事做某件事情的能力或意愿。《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99:250)把“V得(不)过来”解释为“表示能(不能)周遍地完成”,是很恰当的。再如:
(4)a.有一阵子我像疯了一样地选课,一学期选了二十门。这么多课听不过来,我请同学带台对讲机去,自己坐在宿舍里,用不同的耳机监听。
b.赌局到处都是,白抢来的钱,输光了也不折本儿呀!我们不敢去抄,想抄也抄不过来,太多了。
吴云(2006)认为不能用“过去”代替这里的“过来”是因为表客体向说话人相反方向移动的“V过去”不能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示主体经历某些事件。事实上,“V过去”也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示主体经历某些事件,如“二十三岁那一年的确是我的一关,几乎没有闯过去。”谢白羽、齐沪扬(2000)认为这种形式中的“过来”表示周遍义。由于周全、圆满是人们所希望的,所以这里只能使用“过来”,没有相应的“过去”。我们认为,这种形式之所以没有相应的“过去”,是因为“过来”“过去”图式的凸显不同:“过来”凸显终点,强调完成,“过去”凸显起点或经过点,强调通过或度过。这种形式的“过来”强调达到目标即完成,自然不能使用强调通过或度过的“过去”,这与人们希望周全、圆满的心理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V得(不)过来”中的动词也可以是表示感情、心理或生理状态的动词、形容词,如“哭、笑、爱、恨、疼、愁、同情、尊敬、高兴”等。例如:
(5)a.金秀对一切都出于爱心,似乎就爱不过来了……
b.今天有酒,你又在这里,……人生那许多愁苦,哪里愁得过来?
c.再说那么多流浪猫流浪狗,你同情得过来吗?
d.我说:我怎么会……你是我的上司,我尊敬还尊敬不过来呢。
e.他们的宝贝闺女这样的漂亮,他们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那有反对之理。
例(5)中的“V得(不)过来”仍然表示行为主体能不能周遍地应对,或者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含有一定的量,如例(5)a、(5)b、(5)c中的“一切都处于爱心”“人生那许多愁苦”“那么多流浪猫流浪狗”,或者行为状态本身在说话人看来为主观大量,以致不能周遍应对,如例(5)d、(5)e中的“尊敬(你)”“(为这样漂亮的宝贝闺女)高兴”。这种“V得(不)过来”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都表示否定意义。由于所有用“V得过来”的句子都是反问句,即所表达的意思仍是否定的,如例(5)b、(5)c。二是常构成反驳格式“V(O)还V不过来”。整个格式表示的意思大致是“即使应对行为状态本身都不能(够)周遍应对,更别说其他了”刘月华(1998:296)。对这种“V得(不)过来”所作的解释是:常用于反驳,表示某种感情、心情尚且无法充分表达,不可能存在相反的感情、心情。由以上分析可知,刘月华的这一解释是准确的。三、表示可能的“V得(不)过去”
(6)a.她为再见我父母改口叫“爸爸”“妈妈”愁了好几天,最后实在躲不过去,胀红了脸,别别扭扭,声音还没蚊子大地叫了一声,搞得我父母比她更难为情。
b.我还有几个三十年可以用借口用理由来搪塞自己,来搪塞家人,来搪塞自己的公司?当我不能搪塞的时候,搪塞不过去的时候?我会在哪里?
c.大凡贪官在东窗事发后,对待自己的受贿问题,基本上都是抱着这样的一
种态度:能拖则拖,能赖则赖,能瞒则瞒,实在拖不过去了,赖不过去了,瞒不过去了,只好故作委屈状。
这种“V得(不)过去”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构成“障碍”的也可以是人或事物。“V得(不)过去”表示某人或某事可能或不可能通过某种“障碍”,“过去”表示“通过或度过”。比如例(6)a,“再见我父母要改口叫‘爸爸’‘妈妈’”是“障碍”,“躲不过去”是指主体“她”不可能以“躲”的方式通过这一“障碍”;例(6)b“自己、家人、公司的(视听)”是“障碍”,“搪塞不过去”是指主体“各种借口和理由”不可能以“搪塞”的方式通过这一“障碍”;例(6)c“受贿调查人员或党和人民”是“障碍”,这一“障碍”在句中隐含,“拖不过去了,赖不过去了,瞒不过去”是指主体“受贿问题”不可能以“拖、赖、瞒”的方式通过这一“障碍”。
四、表示评价的“V得(不)过去”
《现代汉语八百词》(1999:250~251)只提到“说得(不)过去”和“看得(不)过去”,对其解释分别是“说得过去:比较合情理,勉强可以交代;说不过去:不合情理,无法交代。看得过去:比较合意;看不过去:不忍心,不能容忍。”显然,这种形式的“V得(不)过去”并不是表示能力、外在条件所引起的一般可能义,而是表达说话者的某种认识、态度或评价。请看以下实例:
(7)a.人家有酒瘾棋瘾大烟瘾,什么瘾都说得过去,没听说像你这样有“侃”瘾的。
b.李三拿埋葬费用的余数来喝酒,实在也在情在理,沒有什么说不过去。
c.一个陌生的女人来访了,三十多岁,高挑的身材,衣着颇时髦,形象也还看得过去的那一类女人。
d.金三爷看不过去了:“他不会吃,不会耍,干吗糟塌钱呢?下次别这么着了!”
e.有些家长的态度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作为一名家长,我都听不过去。
f.这条路大家都要走的,只希望自己也能像愿坚那样有拼搏,有成绩,对人对己都交代得过去。
上例中的“V得(不)过去”表示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的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符合情理或达到标准为“V得过去”,不符合情理或没达到标准为“V不过去”。如果把这里的标准或情理看成所要穿越的“障碍”,那么这种“V得(不)过去”仍是以“障碍图式”为其隐喻基础的。不过,这里的标准或情理是从认知主体(说话人)的角度来说的,对行为主体而言则是“障碍”。比如,为大学招生所设定的分数线,站在应试者的立场,这是一个需要通过的障碍,而站在招考者或其他人的立场则是一个检验应试者水平或能力的评判标准。某应试者可能或不可能通过考试(通过或达到分数线)有“考得(不)过去”,招考者或其他人对该应试者的表现可以有“该考生的成绩勉强说得过去”“该考生考得这么糟糕,怎么也说不过去”等诸如此类的主观评价。心理学上有个关于“人脸/花瓶”的“图形/背景”倒换实验:如果注意黑的部分,看到的图形是花瓶,白的部分是背景;如果把注意力集中于白的部分,图形和背景就发生转换,看到的图形是两个相对的头像,黑的部分成了背景(沈家煊,1999)。这个实验说明,对于同一认知域的事物,如果视点(point of view)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心理意象。原则上讲,对于某个位移事件,说话人为了描写它往往会采取不同的立场,既可以用行为主体(位移体)的视点,也可以用认知主体的视点。视点在行为主体一方,注意力聚焦于行为主体自身能力的估测——可能或不可能通过障碍,因而有些“V得(不)过去”表达可能义,如“躲得(不)过去”“瞒得(不)过去”;视点在
认知主体一方,注意力聚焦于位移事件的状况(结果或表现),并对其作出评价,因而有些“V得(不)过去”表达主观评价义,如“说得(不)过去”“看得(不)过去”。“V得(不)过去”分化为表可能和表评价与认知主体的视点转换有关。认知主体视点或注意中心(focus of attention)的转移在认知语法里称之为“主观化”(subjectificatoin)。
“V得(不)过去”表达评价意义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这可以从其所在句子的主语明显看出。试比较:
(8)a.“怎么也不怎么。”刘会元躲不过去,吭吭哧哧地说,“我们就这么活着、写着。”
b.另一位戴眼镜的知识分子也实在看不过去,激动得有点结巴地批评她说:“你你……这是什么态度?你你……怎么能这么工作?”
c.我们那时候的做法是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条件下,才勉强说得过去。
例(8)a的“躲不过去”表达可能义,其施动者“刘会元”是句子主语(sentence
subject)或语法主语(grammar subject);例(8)b的“看不过去”表达评价义,评价主体“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是言者主语(speaker subject)或言说主语(utterance
subject),其评价对象是“她的工作态度”;例(8)c中的“说得过去”表达评价义,评价对象“我们那时候的做法”是句子主语,但句子还隐含另一高层次的言者主语(评价主体“说话人”)。言者主语即使用言者视点是语言表达中所体现出来的说话人的个人印记,是语言主观性的表现。
能进入“V得(不)过去”表评价义的动词还比较少,使用频率较高的只有言说动词或感知动词“说、看、听”等少数几个。李明(2003)详细论证了言说动词和感知动词向认知动词引申的事实:由于“以身喻心”的隐喻驱动,这些动词由表言说义、感知义引申为表认知义,即表达说话人的某种观点、态度或情感。因此由它们构成的“V得(不)过去”较之其他动词更易产生情态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V得(不)过去”的评价意义的产生是以“障碍隐喻”为基础,“以身喻心”的隐喻驱动和认知视点转换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此相关的另一问题是,为什么“V得(不)过来”只表“能力”义而没有产生相应的“评价”义呢?这仍然与“过来”“过去”图式的凸显不同有关:“过来”凸显“终点”,强调“完成”,“完成”在语义上总是指向位移体——位移体抵达终点或达到目标;“过去”凸显的是“起点”或“经过点”,强调“通过”,通过的可以是一个“障碍”,也可以是某个标准或情理,当通过的是后者时,则转向了认知主体的视角,因而产生评价意义。试比较:
(9)a.“过去没得看,现在多得看不过来。”是人们对于在北京举行的各种大型演出和电影大片最深的体会。
b.“妈!”招弟看不过去了。“妈,桐芳已经死了,何必还忌恨她呢?”
例(9)a中的“看不过来”表能力,是指不能周遍应对“各种大型演出和电影大片”,说话人(观众)是行为主体;例(9)b中的“看不过去”表评价,是招弟对“她妈忌恨桐芳”这一行为的评价,说话人(招弟)是评价主体。
需要说明的是,“V得(不)过去”表示可能和评价都属于情态范畴,是一种“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Palmer(2001:22~24)认为认识情态是一种命题情态,表达说话人对命题为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判断或看法。认识情态是说话人阐释他对自己所说的话的坚信程度。
“V得(不)过去”评价义的出现应该比较晚近,我们查检了几千万字的北大语料库,查找到的最早用例是“说不过去”和“看得过去”,分别出自《水浒传》和
《红楼梦》,除此之外,整个语料库中只出现1例“听不过去”。例如:
(10)a.吃那婆子拦住道:“押司不要使这科段。……你这般道儿,只好瞒魍魉,老娘手里说不过去。”(《水浒传》百回本第21回)
b.袭人道:“……依我说,从明日起,把别的心全收了起来,天天快临几张字补上。虽不能按日都有,也要大概看得过去。”(《红楼梦》第70回)
c.陈桂芳朝儿子说:“妈和你商量一件事,明天把你在镇上存的两千元给学校送来。”校长听不过去了:“陈大娘,何必呢?……”(何登选《“垃圾婆”的情怀》)
由于高频使用和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的反复运用,“说得(不)过去”“看得(不)过去”“听得(不)过去”在当代汉语中已经基本凝固,成为表达主观性的固定语法成分。
进入21世纪,由于语言类推的作用,这种形式的“V得(不)过去”从专化逐渐走向泛化,能进入其中的动词明显增加,使用频率也有所提高,显示出比较旺盛的生命力。下面是我们从“百度”网搜索到的部分例句:
(11)a.他唱着当初认识时唱得过去的歌,他的泪下来了,她也紧紧抱着他,她哭了。
b.但翻译完了,再通读一遍中文时,发现自己的中文原来那么差,还好,抛掉英文原文,再进行润色,感觉勉强读得过去。
c.他可不是我,会随便地认为住得过去就行,而纽约首屈一指的大酒店非华伦道尔莫属。
d.第二天我特意起得很早,照着昨天买的食谱做了一顿应该还吃得过去的早餐放在桌上。
e.这时已改喝绿茶了。没什么上好的,炒青而已,然只要新鲜,也还算喝得过去。
f.她特意在着装上还做了相当功夫的准备,精心挑选了一套典雅有余、休闲又足的职业式服装。“当时,我觉得还穿得过去,心情也是挺合适的。”王虹莉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g.总体上说,普通人平常用用卡,正常情况下,大致用得过去就行了,服务嘛,中国的银行,也别指望她把你尊为上帝。
h.如果這家公司不会扣留你身份证,不会收取你600块押金,工资不算低的话,还是干得过去。
i.本赛季云南红塔各种因素都有加强,再拿不出一个交得过去的成绩,戚务生必须一“走”了之。
j.作为一项业余爱好,没事儿拿来玩,还算玩得过去。并通过这一活动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
k.甲:想买楼但不知道这个好不好呢。
乙:其实蔚蓝海岸的环境真的挺不错啊,我觉得买得过去。
上例中的“V得(不)过去”,尽管进入其中的动词次类大不相同,但都带有表评价的“V得(不)过去”固有的格式义“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不过,由于动词范围的扩大,这一格式并不限于对他人行为事件的评价,也可用于对认知主体自身行为事件的评价。不过,如果“V得(不)过去”的认知主体同时是动作的行为主体的话,则有的“V得(不)过去”既可以理解为表示可能义,也可以理解为表示评价义,如例(11)a、(11)b、(11)j,也许由“可能义”到“评价义”是一个连续统,中间有个过渡阶段。表评
价的“V得(不)过去”的泛化扩张说明任何语言格式都不可能永远不变,语言的类推和语言交际的经济化以及求新求异无疑是语言格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语言研究,尤其是语言格式的研究必须具备动态的、发展的眼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的基本结论归纳如下:
(一)物理空间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到达某处所或通过某处所的“V得(不)过来/过去”常常以“障碍图式”为其内在隐喻基础映射到抽象空间:“V得(不)过来”表示有无能力周遍完成,而“V得(不)过去”发生了分化,有的表示某人或某事可能或不可能通过某种“障碍”,有的表示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的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
(二)表评价的“V得(不)过去”,其评价意义的产生是以“障碍隐喻”为基础,“以身喻心”的隐喻驱动和认知视点转换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类推的作用,从专化逐渐走向泛化,不限于对他人的评价,也可用于对认知主体自身的评价。
(本文是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9YJC740020]以及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号:11GZZC03]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本文例句部分取自北大语料库,部分取自网络,为节省篇幅,除
非特别说明,一律不标出处。
参考文献:
[1]谢白羽,齐沪扬.复合趋向补语“过来”和“过去”的语义分析
[A].陆俭明.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吴云.“过来”“过去”引申用法的认知分析[A].朱立元.探索与
创新——华东地区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5]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6]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7]李明.试谈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A].吴福祥,洪波.语法
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8]Palmer, and Modality(second edi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曾传禄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550001)
2024年2月25日发(作者:赤绮波)
“V得(不)过来/过去”的语义及相关问题
“V得(不)过来/过去”常常以“障碍图式”为其内在隐喻基础映射到抽象空间:“V得(不)过来”表示有无能力周遍完成,而“V得(不)过去”发生了分化,有的表示某人或某事是否可能通过某种“障碍”,有的表示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的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本文从认知角度解释了抽象空间的“V得(不)过来/过去”各个意义形成的理据。
标签:V得(不)过来/过去 障碍图式 认知
一、引言
请先看例句:
(1)a.因为路上受阻,那一头终点站的车开不过来。①
b.对面一定就是那王美玉的卧房,相去只四五尺的距离,跳都跳得过去。
c.单是这六十挺家伙的交插火力若是一齐发射出来,恐怕就是一只矫健的小燕也飞不过去!
(2)a.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话,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块,他几乎算不过来这该有多么远。
b.那种事儿!只要是个人就躲不过去!这是命里该当!
c.可我不是没票,我这不是有票么,您放了我也说得过去。
例(1)“V得(不)过来/过去”描述物理空间的位移,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到达某处所或通过某处所。这种物理空间的“V得(不)过来/过去”常常以“障碍图式(blockage schema)”为其内在隐喻基础映射到抽象空间:“V得(不)过来”表示有无能力周遍完成(简称表能力),如例(2)a;而“V得(不)过去” 发生了分化,有的表示某人或某事可能或不可能通过某种“障碍”(简称表可能),如例(2)b;有的表示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的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简称表评价),如(2)c。
本文拟具体讨论抽象空间的“V得(不)过来/过去”,试图从认知角度解释其意义形成的理据。
二、表示能力的“V得(不)过来”
(3)a.这种不经过法律程序就“私了”了的纠纷,多得无法统计。恐怕都拿到法院去也审理不过来吧。
b.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这几茬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
c.旷工一个星期,少拿六天的工资,赚的钱却比两个月的工资还要多,这笔账谁都算得过来。
位移体在向参照目标趋近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障碍甚至许多障碍,能通过障碍抵达目标表示位移体有能力完成某件事,不能通过障碍抵达目标则表示位移体没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比如例(3)a,“这种多得无法统计的纠纷”是“法院”需要通过的“障碍”,“法院也审理不过来”表示法院不能通过“障碍”到达目标,即表示不能完成“审理那些纠纷”这件事,“过来”具有完成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种“过来”的解释是“用在动词后,表示时间、能力、数量充分”。谢白羽、齐沪扬(2000),吴云(2006)都认为这里的“过来”表示周遍义。他们所说的周遍义实际上是由结构带来的。句子中动作所涉及的受事都含有一定的量,比如事物量、动作量、时间量、空间量等。如果这个量超出行为主体的应对能力,则行为
主体不能周遍应对受事,反之则能周遍应对,即“V得(不)过来”表示行为主体有无能力周遍应对,偏重于表能力而不是表可能。“能力”属于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ity),与施事存在直接的语义关联,因而被称为施事取向(agent-oriented )或主语取向(subject-oriented)的情态,表达施事做某件事情的能力或意愿。《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99:250)把“V得(不)过来”解释为“表示能(不能)周遍地完成”,是很恰当的。再如:
(4)a.有一阵子我像疯了一样地选课,一学期选了二十门。这么多课听不过来,我请同学带台对讲机去,自己坐在宿舍里,用不同的耳机监听。
b.赌局到处都是,白抢来的钱,输光了也不折本儿呀!我们不敢去抄,想抄也抄不过来,太多了。
吴云(2006)认为不能用“过去”代替这里的“过来”是因为表客体向说话人相反方向移动的“V过去”不能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示主体经历某些事件。事实上,“V过去”也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示主体经历某些事件,如“二十三岁那一年的确是我的一关,几乎没有闯过去。”谢白羽、齐沪扬(2000)认为这种形式中的“过来”表示周遍义。由于周全、圆满是人们所希望的,所以这里只能使用“过来”,没有相应的“过去”。我们认为,这种形式之所以没有相应的“过去”,是因为“过来”“过去”图式的凸显不同:“过来”凸显终点,强调完成,“过去”凸显起点或经过点,强调通过或度过。这种形式的“过来”强调达到目标即完成,自然不能使用强调通过或度过的“过去”,这与人们希望周全、圆满的心理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V得(不)过来”中的动词也可以是表示感情、心理或生理状态的动词、形容词,如“哭、笑、爱、恨、疼、愁、同情、尊敬、高兴”等。例如:
(5)a.金秀对一切都出于爱心,似乎就爱不过来了……
b.今天有酒,你又在这里,……人生那许多愁苦,哪里愁得过来?
c.再说那么多流浪猫流浪狗,你同情得过来吗?
d.我说:我怎么会……你是我的上司,我尊敬还尊敬不过来呢。
e.他们的宝贝闺女这样的漂亮,他们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那有反对之理。
例(5)中的“V得(不)过来”仍然表示行为主体能不能周遍地应对,或者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含有一定的量,如例(5)a、(5)b、(5)c中的“一切都处于爱心”“人生那许多愁苦”“那么多流浪猫流浪狗”,或者行为状态本身在说话人看来为主观大量,以致不能周遍应对,如例(5)d、(5)e中的“尊敬(你)”“(为这样漂亮的宝贝闺女)高兴”。这种“V得(不)过来”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都表示否定意义。由于所有用“V得过来”的句子都是反问句,即所表达的意思仍是否定的,如例(5)b、(5)c。二是常构成反驳格式“V(O)还V不过来”。整个格式表示的意思大致是“即使应对行为状态本身都不能(够)周遍应对,更别说其他了”刘月华(1998:296)。对这种“V得(不)过来”所作的解释是:常用于反驳,表示某种感情、心情尚且无法充分表达,不可能存在相反的感情、心情。由以上分析可知,刘月华的这一解释是准确的。三、表示可能的“V得(不)过去”
(6)a.她为再见我父母改口叫“爸爸”“妈妈”愁了好几天,最后实在躲不过去,胀红了脸,别别扭扭,声音还没蚊子大地叫了一声,搞得我父母比她更难为情。
b.我还有几个三十年可以用借口用理由来搪塞自己,来搪塞家人,来搪塞自己的公司?当我不能搪塞的时候,搪塞不过去的时候?我会在哪里?
c.大凡贪官在东窗事发后,对待自己的受贿问题,基本上都是抱着这样的一
种态度:能拖则拖,能赖则赖,能瞒则瞒,实在拖不过去了,赖不过去了,瞒不过去了,只好故作委屈状。
这种“V得(不)过去”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构成“障碍”的也可以是人或事物。“V得(不)过去”表示某人或某事可能或不可能通过某种“障碍”,“过去”表示“通过或度过”。比如例(6)a,“再见我父母要改口叫‘爸爸’‘妈妈’”是“障碍”,“躲不过去”是指主体“她”不可能以“躲”的方式通过这一“障碍”;例(6)b“自己、家人、公司的(视听)”是“障碍”,“搪塞不过去”是指主体“各种借口和理由”不可能以“搪塞”的方式通过这一“障碍”;例(6)c“受贿调查人员或党和人民”是“障碍”,这一“障碍”在句中隐含,“拖不过去了,赖不过去了,瞒不过去”是指主体“受贿问题”不可能以“拖、赖、瞒”的方式通过这一“障碍”。
四、表示评价的“V得(不)过去”
《现代汉语八百词》(1999:250~251)只提到“说得(不)过去”和“看得(不)过去”,对其解释分别是“说得过去:比较合情理,勉强可以交代;说不过去:不合情理,无法交代。看得过去:比较合意;看不过去:不忍心,不能容忍。”显然,这种形式的“V得(不)过去”并不是表示能力、外在条件所引起的一般可能义,而是表达说话者的某种认识、态度或评价。请看以下实例:
(7)a.人家有酒瘾棋瘾大烟瘾,什么瘾都说得过去,没听说像你这样有“侃”瘾的。
b.李三拿埋葬费用的余数来喝酒,实在也在情在理,沒有什么说不过去。
c.一个陌生的女人来访了,三十多岁,高挑的身材,衣着颇时髦,形象也还看得过去的那一类女人。
d.金三爷看不过去了:“他不会吃,不会耍,干吗糟塌钱呢?下次别这么着了!”
e.有些家长的态度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作为一名家长,我都听不过去。
f.这条路大家都要走的,只希望自己也能像愿坚那样有拼搏,有成绩,对人对己都交代得过去。
上例中的“V得(不)过去”表示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的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符合情理或达到标准为“V得过去”,不符合情理或没达到标准为“V不过去”。如果把这里的标准或情理看成所要穿越的“障碍”,那么这种“V得(不)过去”仍是以“障碍图式”为其隐喻基础的。不过,这里的标准或情理是从认知主体(说话人)的角度来说的,对行为主体而言则是“障碍”。比如,为大学招生所设定的分数线,站在应试者的立场,这是一个需要通过的障碍,而站在招考者或其他人的立场则是一个检验应试者水平或能力的评判标准。某应试者可能或不可能通过考试(通过或达到分数线)有“考得(不)过去”,招考者或其他人对该应试者的表现可以有“该考生的成绩勉强说得过去”“该考生考得这么糟糕,怎么也说不过去”等诸如此类的主观评价。心理学上有个关于“人脸/花瓶”的“图形/背景”倒换实验:如果注意黑的部分,看到的图形是花瓶,白的部分是背景;如果把注意力集中于白的部分,图形和背景就发生转换,看到的图形是两个相对的头像,黑的部分成了背景(沈家煊,1999)。这个实验说明,对于同一认知域的事物,如果视点(point of view)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心理意象。原则上讲,对于某个位移事件,说话人为了描写它往往会采取不同的立场,既可以用行为主体(位移体)的视点,也可以用认知主体的视点。视点在行为主体一方,注意力聚焦于行为主体自身能力的估测——可能或不可能通过障碍,因而有些“V得(不)过去”表达可能义,如“躲得(不)过去”“瞒得(不)过去”;视点在
认知主体一方,注意力聚焦于位移事件的状况(结果或表现),并对其作出评价,因而有些“V得(不)过去”表达主观评价义,如“说得(不)过去”“看得(不)过去”。“V得(不)过去”分化为表可能和表评价与认知主体的视点转换有关。认知主体视点或注意中心(focus of attention)的转移在认知语法里称之为“主观化”(subjectificatoin)。
“V得(不)过去”表达评价意义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这可以从其所在句子的主语明显看出。试比较:
(8)a.“怎么也不怎么。”刘会元躲不过去,吭吭哧哧地说,“我们就这么活着、写着。”
b.另一位戴眼镜的知识分子也实在看不过去,激动得有点结巴地批评她说:“你你……这是什么态度?你你……怎么能这么工作?”
c.我们那时候的做法是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条件下,才勉强说得过去。
例(8)a的“躲不过去”表达可能义,其施动者“刘会元”是句子主语(sentence
subject)或语法主语(grammar subject);例(8)b的“看不过去”表达评价义,评价主体“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是言者主语(speaker subject)或言说主语(utterance
subject),其评价对象是“她的工作态度”;例(8)c中的“说得过去”表达评价义,评价对象“我们那时候的做法”是句子主语,但句子还隐含另一高层次的言者主语(评价主体“说话人”)。言者主语即使用言者视点是语言表达中所体现出来的说话人的个人印记,是语言主观性的表现。
能进入“V得(不)过去”表评价义的动词还比较少,使用频率较高的只有言说动词或感知动词“说、看、听”等少数几个。李明(2003)详细论证了言说动词和感知动词向认知动词引申的事实:由于“以身喻心”的隐喻驱动,这些动词由表言说义、感知义引申为表认知义,即表达说话人的某种观点、态度或情感。因此由它们构成的“V得(不)过去”较之其他动词更易产生情态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V得(不)过去”的评价意义的产生是以“障碍隐喻”为基础,“以身喻心”的隐喻驱动和认知视点转换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此相关的另一问题是,为什么“V得(不)过来”只表“能力”义而没有产生相应的“评价”义呢?这仍然与“过来”“过去”图式的凸显不同有关:“过来”凸显“终点”,强调“完成”,“完成”在语义上总是指向位移体——位移体抵达终点或达到目标;“过去”凸显的是“起点”或“经过点”,强调“通过”,通过的可以是一个“障碍”,也可以是某个标准或情理,当通过的是后者时,则转向了认知主体的视角,因而产生评价意义。试比较:
(9)a.“过去没得看,现在多得看不过来。”是人们对于在北京举行的各种大型演出和电影大片最深的体会。
b.“妈!”招弟看不过去了。“妈,桐芳已经死了,何必还忌恨她呢?”
例(9)a中的“看不过来”表能力,是指不能周遍应对“各种大型演出和电影大片”,说话人(观众)是行为主体;例(9)b中的“看不过去”表评价,是招弟对“她妈忌恨桐芳”这一行为的评价,说话人(招弟)是评价主体。
需要说明的是,“V得(不)过去”表示可能和评价都属于情态范畴,是一种“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Palmer(2001:22~24)认为认识情态是一种命题情态,表达说话人对命题为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判断或看法。认识情态是说话人阐释他对自己所说的话的坚信程度。
“V得(不)过去”评价义的出现应该比较晚近,我们查检了几千万字的北大语料库,查找到的最早用例是“说不过去”和“看得过去”,分别出自《水浒传》和
《红楼梦》,除此之外,整个语料库中只出现1例“听不过去”。例如:
(10)a.吃那婆子拦住道:“押司不要使这科段。……你这般道儿,只好瞒魍魉,老娘手里说不过去。”(《水浒传》百回本第21回)
b.袭人道:“……依我说,从明日起,把别的心全收了起来,天天快临几张字补上。虽不能按日都有,也要大概看得过去。”(《红楼梦》第70回)
c.陈桂芳朝儿子说:“妈和你商量一件事,明天把你在镇上存的两千元给学校送来。”校长听不过去了:“陈大娘,何必呢?……”(何登选《“垃圾婆”的情怀》)
由于高频使用和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的反复运用,“说得(不)过去”“看得(不)过去”“听得(不)过去”在当代汉语中已经基本凝固,成为表达主观性的固定语法成分。
进入21世纪,由于语言类推的作用,这种形式的“V得(不)过去”从专化逐渐走向泛化,能进入其中的动词明显增加,使用频率也有所提高,显示出比较旺盛的生命力。下面是我们从“百度”网搜索到的部分例句:
(11)a.他唱着当初认识时唱得过去的歌,他的泪下来了,她也紧紧抱着他,她哭了。
b.但翻译完了,再通读一遍中文时,发现自己的中文原来那么差,还好,抛掉英文原文,再进行润色,感觉勉强读得过去。
c.他可不是我,会随便地认为住得过去就行,而纽约首屈一指的大酒店非华伦道尔莫属。
d.第二天我特意起得很早,照着昨天买的食谱做了一顿应该还吃得过去的早餐放在桌上。
e.这时已改喝绿茶了。没什么上好的,炒青而已,然只要新鲜,也还算喝得过去。
f.她特意在着装上还做了相当功夫的准备,精心挑选了一套典雅有余、休闲又足的职业式服装。“当时,我觉得还穿得过去,心情也是挺合适的。”王虹莉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g.总体上说,普通人平常用用卡,正常情况下,大致用得过去就行了,服务嘛,中国的银行,也别指望她把你尊为上帝。
h.如果這家公司不会扣留你身份证,不会收取你600块押金,工资不算低的话,还是干得过去。
i.本赛季云南红塔各种因素都有加强,再拿不出一个交得过去的成绩,戚务生必须一“走”了之。
j.作为一项业余爱好,没事儿拿来玩,还算玩得过去。并通过这一活动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
k.甲:想买楼但不知道这个好不好呢。
乙:其实蔚蓝海岸的环境真的挺不错啊,我觉得买得过去。
上例中的“V得(不)过去”,尽管进入其中的动词次类大不相同,但都带有表评价的“V得(不)过去”固有的格式义“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不过,由于动词范围的扩大,这一格式并不限于对他人行为事件的评价,也可用于对认知主体自身行为事件的评价。不过,如果“V得(不)过去”的认知主体同时是动作的行为主体的话,则有的“V得(不)过去”既可以理解为表示可能义,也可以理解为表示评价义,如例(11)a、(11)b、(11)j,也许由“可能义”到“评价义”是一个连续统,中间有个过渡阶段。表评
价的“V得(不)过去”的泛化扩张说明任何语言格式都不可能永远不变,语言的类推和语言交际的经济化以及求新求异无疑是语言格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语言研究,尤其是语言格式的研究必须具备动态的、发展的眼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的基本结论归纳如下:
(一)物理空间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到达某处所或通过某处所的“V得(不)过来/过去”常常以“障碍图式”为其内在隐喻基础映射到抽象空间:“V得(不)过来”表示有无能力周遍完成,而“V得(不)过去”发生了分化,有的表示某人或某事可能或不可能通过某种“障碍”,有的表示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的标准、情理,是否能为人所接受。
(二)表评价的“V得(不)过去”,其评价意义的产生是以“障碍隐喻”为基础,“以身喻心”的隐喻驱动和认知视点转换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类推的作用,从专化逐渐走向泛化,不限于对他人的评价,也可用于对认知主体自身的评价。
(本文是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9YJC740020]以及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号:11GZZC03]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本文例句部分取自北大语料库,部分取自网络,为节省篇幅,除
非特别说明,一律不标出处。
参考文献:
[1]谢白羽,齐沪扬.复合趋向补语“过来”和“过去”的语义分析
[A].陆俭明.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吴云.“过来”“过去”引申用法的认知分析[A].朱立元.探索与
创新——华东地区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5]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6]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7]李明.试谈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A].吴福祥,洪波.语法
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8]Palmer, and Modality(second edi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曾传禄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5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