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一个“恋兄”女孩的转变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融幼仪)
维普资讯
■辅导个案
一
个“恋兄"女孩的
口李金玲
问题情境
自从哥哥考学走了以后,她心里
原来,她的父母都是农民,为了
就空落落的。现在她每天都在对哥
生活,每天忙碌于田野之中,所以小
哥的思念和胡思乱想中度过:她有
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里,有一
时候.一直都是大她两岁的哥哥在照
时幻想自己要是永远长不大,永远
个性格内向、善解人意、纤纤弱弱、
顾她。当她饿了的时候,哥哥会把馒
被哥哥照顾该多好,有时想将来哥
眉宇间常带一丝忧郁的女孩。有一段
头送到她的手里;当她感觉有些冷了
哥成了家,自己可怎么办?如果生活
时间她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她情
的时候,哥哥会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她
中永远都能有哥哥的陪伴该多好……
绪低落,上课经常走神,成绩明显下
穿上;当她被小朋友欺负的时候,哥
每次想到这些,她的心都在流泪,以
降。作为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的我,决
哥会像大英雄一样站出来保护她……
前是偶尔想想,现在可以说是无时
定找她聊一聊,帮她解开心结。可是
久而久之,哥哥便成了她生命的依
无刻不在想,头胀得痛极了,却怎
几次都遭到了她的拒绝,她遮遮掩掩.
靠,成了她形影不离的朋友。上学 么也控制不了,甚至于上课经常走
不愿意面对我。后来,在我的诚意的
后,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她还是习惯
神儿,一点儿也听不进去。最近又常
感召下,终于有一天,她同意和我
由哥哥来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
常失眠,整个人都要崩溃了。看着自
谈谈。两天后的一个晚上,我们进
哥哥的感情除了手足情外,似乎又增
己的成绩一天天地下降,她也心急
行了第一次促膝长谈,她向我倾诉
添了什么,扰得她心神不宁,一切都
如焚,可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她
了内心深藏已久的烦恼。
乱了套……
觉得自己真的不可救药了……
就把这些‘快乐’——打开来读,享
受一下‘快乐’。”
专家点评
往退缩行为问题,通过情绪ABC理论引
家是一个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
导儿童学会以“积极的信念”看待“不
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
良的事件”。在个案的第二次咨询中,
场所。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
她已经表现出了对待父母离异事件发展
记
她如获至宝,捧着,揣在怀里。
后
一
个星期后的一天,我在办公室。
暖、健全的家庭是保证儿童人格健康发
自己的积极信念的能力,这时,叶老师
…叶子姐姐’,你什么时候有空
展的重要条件。因此,面对家庭的破 巧妙地运用家庭系统排列法,引导儿童
啊?”
裂、残缺,儿童往往容易出现情绪低 去思考认识继而勇敢面对父母的离异,
落、自尊心下降以及退缩行为。 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我抬头一看,是小奕。
“什么事?”
在本个案中,“同学嘲笑”只是个 虽然此个案在运用家庭系统排列法
“我有一个同学,我觉得她需要
导火线,使个案儿童产生跳楼的真正 时,还可以写得更精致一些,但仍不失
你,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所以我想什
原因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变乱事件。 为一个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对父母离异
么时候有空,我们约个时间一起来帮
此个案辅导成功之处是在咨询过程中抓
儿童心理辅导的成功案例。
助她吧!”
住了父母离异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没有
点评者:郑雪。华南师大学心理学教授
“好啊!”我爽快地答应了。小
在首次咨询中,直指“父母离异”——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编辑/于洪
奕,一个曾经想要跳楼的女孩,如
令儿童否认、难堪、逃避的事情,而是
朝天小学)
今学会关心人、开导人、安慰人了。
先解决因家庭变故而使儿童产生同伴交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维普资讯
辅导个案一
了她的强迫倾向,使她陷入了消极情
来 。
分 析
在她身上所反映的症结,属于心
感和强迫行为交互强化的恶性循环
理学中的“恋兄”情结,究其原因是
中,一时无法走出困境。
家庭环境及个人性格造成的。从小哥
辅导过程
4.帮助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在
群体中结交异性朋友。渐渐地她的朋友
多起来,兴趣爱好多起来,活动多起
咨询后记
哥在她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兄
第一步,采取认知疗法,帮她进
来,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哥哥放下了。
经过半年的努力,她终于从“暗
长,还有父母,哥哥无微不至的关
行分析,使她明白了自己m现这种痛
怀,让她在情感上产生了深深的依
苦的矛盾心理的原因,告诉她不必责
恋;加上性格内向的她,不愿意结交
备自己,只要坚持科学的调整训练是
恋”哥哥的情感桎梏中走出来了。
朋友,花季少女情窦初开,对哥哥的
完全能够走出困境的。认知疗法使她
现在的她上课专心听讲,成绩稳步
依恋不知不觉中就超越了手足情;当
首先在精神上得到解放,消除了道德
提高,副班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同学关系和谐融洽。她的脸上总是
哥哥考学走了以后,她失去了情感上 上的负罪感。
的依靠,因为朋友少,又不懂得调节
拔,以至影响了学业。
第二步,努力营造和谐友爱的班
荡漾着舒心的笑容……
专家点评
班级活动时,我故意把性格开朗、乐
情绪,于是陷入了痛苦之中不能自 级氛围,让她不再孤单。平时在安排
处在青春期的女孩,随着性生理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
观大度、积极向上的一些男女生与她
的逐渐成熟会产生对异性关注的心理。
性心理的成熟和性生理的发育,他们
分在一组,暗地里发动学生们对她给 如果此时与男性的接触面狭小,就有可
对异性的关注不再仅指向群体,而是 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每天下课或放
能产生对父亲或哥哥的过度依恋,即有
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评价标准,专
学时总是有学生主动与她结伴而行; 可能产生“恋父”情结或“恋兄”情结。
注于某一个明确的异性个体。他们爱 有一次她病了,全班学生都去看她,
老师,也可能是父亲、兄长,由此而形
体,突然发现“哥哥”不只一个。
成了“恋父”、“恋兄”情结。
为反映是自然而正常的。这里有人类
面对该生的“恋兄”情结,李老
告诉她这不属于道德品质问题,只是
一
慕的对象可能是歌星、影星、同伴、
她激动得哭了。渐渐地,她融入了集
师采取了认知疗法和支持疗法。首先
第三步,在行为上与她共同制定
种心理反映,根本没有必要过分责
由此可见,当事者上述心理和行 计划并严格执行。
备自己。李老师并没有关心所谓“潜
1.每天早晨跑步。为了帮她转移
意识”或“内在精神的症结”,而是把
生物本能和驱动作用,也有认识评价 注意力和锻炼她的毅力,我决定陪她
着眼点放在当前可观察的非适应性行
的作用。一个感觉,一个动作,就会
跑步。半年来,我们互相鼓励,从未
为上,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
点燃“依恋”的情绪体验状态。如果 间断过,每天早晨她到我的窗下叫
“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于是采取
这种情境出现多次,这种感情指向便 我,偶尔有一次我想打退堂鼓,她 了以‘‘支持”为主的治疗方法。李老
会得到强化,逐渐形成一种心理上的
反而来鼓励我,她的自控能力由此
师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对其给
定势。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待
加强了。
人很重感情,办事较认真执着,但是
敏感,习惯用
予充分理解、同情、体贴、关爱的同
2.每天晚上一个便条。每天她都
时,利用自己的威信和负责的精神,
往往过于固执,对于自我和环境比较 以便条的形式向我汇报这一天的喜怒
对其提供了心理上的支持,促使其发
“白日梦”应对挫折。
哀乐,以便我了解她、帮助她。“老 挥自己的潜力,自己处理心理危机。
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在特定的情景刺 师,今天上午我连续两节课注意力集
李老师还利用班集体“资源”帮助
激下,容易诱发不同的强迫表现。即 中,课听得很明白,心里美滋滋的。”
她。如“发动同学们对她给予更多的
自己明明知道一些念头或行为是没有
“老师,王影今天和我说了她家里的 关心和帮助”、 “每天下课或放学时
必要或不值得的,可是主观上却不能 事,我很震惊,想不到她有如此的
总是有学生主动与她结伴而行”、
加以控制,总是不由自主地反复想,
心胸,学习一直没有受到影响,我
“在群体中结交异性朋友”等。于是
反复做,否则就感到十分痛苦,放心
很佩服她。”从这些字里行间,我看 她发现“哥哥”不只一个,在不知不
不下。因为思念哥哥,上课走神,成 到了她点点滴滴的变化。
觉中已经把哥哥放下了。
点评者:王希永。《中小学心理健康
绩下降,她一方面希望自己尽快提高 3.每周与她进行一次促膝长谈。
成绩,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美好”
在我面前她可以失声痛哭,也可以开
教育》特邀副主编
的“恋情”,无法摆脱“暗恋”哥哥的
怀大笑了,过去那个唯唯诺诺、遮遮
(本文获全国第三届“健康杯”
情感桎梏。面对严重的“双趋”动机
掩掩的小姑娘不见了。她告诉我说她
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
冲突,她感到十分痛苦和自卑,而这
每周都盼着谈心这一天,我知道她对 区大杨树二中)
种痛苦和自卑也就一次又一次“巩固”
哥哥的依恋已经部分地转移到我身上
编辑/于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3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融幼仪)
维普资讯
■辅导个案
一
个“恋兄"女孩的
口李金玲
问题情境
自从哥哥考学走了以后,她心里
原来,她的父母都是农民,为了
就空落落的。现在她每天都在对哥
生活,每天忙碌于田野之中,所以小
哥的思念和胡思乱想中度过:她有
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里,有一
时候.一直都是大她两岁的哥哥在照
时幻想自己要是永远长不大,永远
个性格内向、善解人意、纤纤弱弱、
顾她。当她饿了的时候,哥哥会把馒
被哥哥照顾该多好,有时想将来哥
眉宇间常带一丝忧郁的女孩。有一段
头送到她的手里;当她感觉有些冷了
哥成了家,自己可怎么办?如果生活
时间她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她情
的时候,哥哥会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她
中永远都能有哥哥的陪伴该多好……
绪低落,上课经常走神,成绩明显下
穿上;当她被小朋友欺负的时候,哥
每次想到这些,她的心都在流泪,以
降。作为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的我,决
哥会像大英雄一样站出来保护她……
前是偶尔想想,现在可以说是无时
定找她聊一聊,帮她解开心结。可是
久而久之,哥哥便成了她生命的依
无刻不在想,头胀得痛极了,却怎
几次都遭到了她的拒绝,她遮遮掩掩.
靠,成了她形影不离的朋友。上学 么也控制不了,甚至于上课经常走
不愿意面对我。后来,在我的诚意的
后,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她还是习惯
神儿,一点儿也听不进去。最近又常
感召下,终于有一天,她同意和我
由哥哥来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
常失眠,整个人都要崩溃了。看着自
谈谈。两天后的一个晚上,我们进
哥哥的感情除了手足情外,似乎又增
己的成绩一天天地下降,她也心急
行了第一次促膝长谈,她向我倾诉
添了什么,扰得她心神不宁,一切都
如焚,可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她
了内心深藏已久的烦恼。
乱了套……
觉得自己真的不可救药了……
就把这些‘快乐’——打开来读,享
受一下‘快乐’。”
专家点评
往退缩行为问题,通过情绪ABC理论引
家是一个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
导儿童学会以“积极的信念”看待“不
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
良的事件”。在个案的第二次咨询中,
场所。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
她已经表现出了对待父母离异事件发展
记
她如获至宝,捧着,揣在怀里。
后
一
个星期后的一天,我在办公室。
暖、健全的家庭是保证儿童人格健康发
自己的积极信念的能力,这时,叶老师
…叶子姐姐’,你什么时候有空
展的重要条件。因此,面对家庭的破 巧妙地运用家庭系统排列法,引导儿童
啊?”
裂、残缺,儿童往往容易出现情绪低 去思考认识继而勇敢面对父母的离异,
落、自尊心下降以及退缩行为。 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我抬头一看,是小奕。
“什么事?”
在本个案中,“同学嘲笑”只是个 虽然此个案在运用家庭系统排列法
“我有一个同学,我觉得她需要
导火线,使个案儿童产生跳楼的真正 时,还可以写得更精致一些,但仍不失
你,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所以我想什
原因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变乱事件。 为一个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对父母离异
么时候有空,我们约个时间一起来帮
此个案辅导成功之处是在咨询过程中抓
儿童心理辅导的成功案例。
助她吧!”
住了父母离异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没有
点评者:郑雪。华南师大学心理学教授
“好啊!”我爽快地答应了。小
在首次咨询中,直指“父母离异”——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编辑/于洪
奕,一个曾经想要跳楼的女孩,如
令儿童否认、难堪、逃避的事情,而是
朝天小学)
今学会关心人、开导人、安慰人了。
先解决因家庭变故而使儿童产生同伴交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维普资讯
辅导个案一
了她的强迫倾向,使她陷入了消极情
来 。
分 析
在她身上所反映的症结,属于心
感和强迫行为交互强化的恶性循环
理学中的“恋兄”情结,究其原因是
中,一时无法走出困境。
家庭环境及个人性格造成的。从小哥
辅导过程
4.帮助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在
群体中结交异性朋友。渐渐地她的朋友
多起来,兴趣爱好多起来,活动多起
咨询后记
哥在她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兄
第一步,采取认知疗法,帮她进
来,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哥哥放下了。
经过半年的努力,她终于从“暗
长,还有父母,哥哥无微不至的关
行分析,使她明白了自己m现这种痛
怀,让她在情感上产生了深深的依
苦的矛盾心理的原因,告诉她不必责
恋;加上性格内向的她,不愿意结交
备自己,只要坚持科学的调整训练是
恋”哥哥的情感桎梏中走出来了。
朋友,花季少女情窦初开,对哥哥的
完全能够走出困境的。认知疗法使她
现在的她上课专心听讲,成绩稳步
依恋不知不觉中就超越了手足情;当
首先在精神上得到解放,消除了道德
提高,副班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同学关系和谐融洽。她的脸上总是
哥哥考学走了以后,她失去了情感上 上的负罪感。
的依靠,因为朋友少,又不懂得调节
拔,以至影响了学业。
第二步,努力营造和谐友爱的班
荡漾着舒心的笑容……
专家点评
班级活动时,我故意把性格开朗、乐
情绪,于是陷入了痛苦之中不能自 级氛围,让她不再孤单。平时在安排
处在青春期的女孩,随着性生理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
观大度、积极向上的一些男女生与她
的逐渐成熟会产生对异性关注的心理。
性心理的成熟和性生理的发育,他们
分在一组,暗地里发动学生们对她给 如果此时与男性的接触面狭小,就有可
对异性的关注不再仅指向群体,而是 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每天下课或放
能产生对父亲或哥哥的过度依恋,即有
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评价标准,专
学时总是有学生主动与她结伴而行; 可能产生“恋父”情结或“恋兄”情结。
注于某一个明确的异性个体。他们爱 有一次她病了,全班学生都去看她,
老师,也可能是父亲、兄长,由此而形
体,突然发现“哥哥”不只一个。
成了“恋父”、“恋兄”情结。
为反映是自然而正常的。这里有人类
面对该生的“恋兄”情结,李老
告诉她这不属于道德品质问题,只是
一
慕的对象可能是歌星、影星、同伴、
她激动得哭了。渐渐地,她融入了集
师采取了认知疗法和支持疗法。首先
第三步,在行为上与她共同制定
种心理反映,根本没有必要过分责
由此可见,当事者上述心理和行 计划并严格执行。
备自己。李老师并没有关心所谓“潜
1.每天早晨跑步。为了帮她转移
意识”或“内在精神的症结”,而是把
生物本能和驱动作用,也有认识评价 注意力和锻炼她的毅力,我决定陪她
着眼点放在当前可观察的非适应性行
的作用。一个感觉,一个动作,就会
跑步。半年来,我们互相鼓励,从未
为上,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
点燃“依恋”的情绪体验状态。如果 间断过,每天早晨她到我的窗下叫
“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于是采取
这种情境出现多次,这种感情指向便 我,偶尔有一次我想打退堂鼓,她 了以‘‘支持”为主的治疗方法。李老
会得到强化,逐渐形成一种心理上的
反而来鼓励我,她的自控能力由此
师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对其给
定势。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待
加强了。
人很重感情,办事较认真执着,但是
敏感,习惯用
予充分理解、同情、体贴、关爱的同
2.每天晚上一个便条。每天她都
时,利用自己的威信和负责的精神,
往往过于固执,对于自我和环境比较 以便条的形式向我汇报这一天的喜怒
对其提供了心理上的支持,促使其发
“白日梦”应对挫折。
哀乐,以便我了解她、帮助她。“老 挥自己的潜力,自己处理心理危机。
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在特定的情景刺 师,今天上午我连续两节课注意力集
李老师还利用班集体“资源”帮助
激下,容易诱发不同的强迫表现。即 中,课听得很明白,心里美滋滋的。”
她。如“发动同学们对她给予更多的
自己明明知道一些念头或行为是没有
“老师,王影今天和我说了她家里的 关心和帮助”、 “每天下课或放学时
必要或不值得的,可是主观上却不能 事,我很震惊,想不到她有如此的
总是有学生主动与她结伴而行”、
加以控制,总是不由自主地反复想,
心胸,学习一直没有受到影响,我
“在群体中结交异性朋友”等。于是
反复做,否则就感到十分痛苦,放心
很佩服她。”从这些字里行间,我看 她发现“哥哥”不只一个,在不知不
不下。因为思念哥哥,上课走神,成 到了她点点滴滴的变化。
觉中已经把哥哥放下了。
点评者:王希永。《中小学心理健康
绩下降,她一方面希望自己尽快提高 3.每周与她进行一次促膝长谈。
成绩,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美好”
在我面前她可以失声痛哭,也可以开
教育》特邀副主编
的“恋情”,无法摆脱“暗恋”哥哥的
怀大笑了,过去那个唯唯诺诺、遮遮
(本文获全国第三届“健康杯”
情感桎梏。面对严重的“双趋”动机
掩掩的小姑娘不见了。她告诉我说她
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
冲突,她感到十分痛苦和自卑,而这
每周都盼着谈心这一天,我知道她对 区大杨树二中)
种痛苦和自卑也就一次又一次“巩固”
哥哥的依恋已经部分地转移到我身上
编辑/于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