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发(作者:濮笑)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 概 述„„„„„„„„„„„„„„„„„„„„„„„„„„„„„„„„„„„„„„(188)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88)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习题2)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①心理的种系发展;②心理的种族发展;③个体的心理发展。(习题166)狭义的心
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习题3)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习题4)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习题167)
心理发展的性质包括:①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③心理发展的普
遍性和差异性;④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⑤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习题168)
其一、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
其二、心理的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桥梁是活动。
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超越化(习题170)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习题6)
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习题7)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习题8)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一)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①遗传和环境的关系;②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③心理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④不同心理机
能是否存在关键期。(习题172)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91)
一、功能和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四种(习题173)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一)横向研究设计
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横向比较设计(习题9)
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具有适用性和时效性(习题174)
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具有人为的联结性和可能存在组群效应
(二)纵向研究设计
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又称纵向跟踪研究(习题10)
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①便于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连续过程;②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的规律(习题176)
纵向研究的缺点在于①时效性差(耗费时间及人力、物力);②被试容易流失③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
第 1 页 共 18 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致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习题177)
(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习题11)
三、研究方法新趋势(习题178)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193)
一、遗传决定心理发展
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习题17)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②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③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习题179)
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习题18)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①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②
片面强调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③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习题180)
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二因素论
属于二因素论的观点有: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决定;②把遗传与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
展的同等成分;看做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③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习题181)
四、通过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习题191)
观察学习是指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维果斯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
果。(习题19)
1、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习题20)
维果斯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有:①随意化: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与发展;
②概括-抽象化: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的形成与发展;③整体化:各种心理机能相互作用并重新组合,形成
高级心理结构;④个性化:心理活动越发突出个性特征。(习题189)
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习题192)
⑴ “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
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习题21)
⑵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习题22)
⑶ 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第 2 页 共 18 页
2024年7月17日发(作者:濮笑)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 概 述„„„„„„„„„„„„„„„„„„„„„„„„„„„„„„„„„„„„„„(188)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88)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习题2)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①心理的种系发展;②心理的种族发展;③个体的心理发展。(习题166)狭义的心
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习题3)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习题4)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习题167)
心理发展的性质包括:①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③心理发展的普
遍性和差异性;④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⑤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习题168)
其一、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
其二、心理的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桥梁是活动。
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超越化(习题170)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习题6)
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习题7)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习题8)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一)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①遗传和环境的关系;②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③心理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④不同心理机
能是否存在关键期。(习题172)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91)
一、功能和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四种(习题173)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一)横向研究设计
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横向比较设计(习题9)
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具有适用性和时效性(习题174)
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具有人为的联结性和可能存在组群效应
(二)纵向研究设计
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又称纵向跟踪研究(习题10)
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①便于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连续过程;②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的规律(习题176)
纵向研究的缺点在于①时效性差(耗费时间及人力、物力);②被试容易流失③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
第 1 页 共 18 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致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习题177)
(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习题11)
三、研究方法新趋势(习题178)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193)
一、遗传决定心理发展
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习题17)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②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③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习题179)
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习题18)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①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②
片面强调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③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习题180)
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二因素论
属于二因素论的观点有: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决定;②把遗传与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
展的同等成分;看做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③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习题181)
四、通过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习题191)
观察学习是指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维果斯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
果。(习题19)
1、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习题20)
维果斯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有:①随意化: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与发展;
②概括-抽象化: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的形成与发展;③整体化:各种心理机能相互作用并重新组合,形成
高级心理结构;④个性化:心理活动越发突出个性特征。(习题189)
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习题192)
⑴ “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
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习题21)
⑵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习题22)
⑶ 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第 2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