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古代汉词律部分名词解释

IT圈 admin 58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速元魁)

古代汉词律部分名词解释

为使词的爱好者便于掌握词律的基本知识,方便填词参考,现将一部

分常见的名词列出,为了减少篇幅,一般不作详述,只是简而言之。

【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期多称为

曲、杂曲或曲子词。

【长短句】词的别名。长短句是词在形式方面的特征。

【诗余】词的别名。一般有三种解释:其一,认为词是诗的剩余,是

诗的余绪,这是一种贬低词的文学地位的说法。其二,认为词是诗的余脉,

是从近体诗变化而成的,曲解了词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其三,认为词在诗

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称其为“诗余”。

【曲子词、曲词、歌词】曲子词是词的最早的名称,在唐、五代时期

就已经出现。同时还有曲词这一名称。宋代出现了歌词这一名称。

【乐府、近体乐府】作为诗体的名称,是指汉魏六朝乐府官署采集和

创作的乐歌。词形成后,乐府又成了词的别名。宋代词人的词集有不少题

名为乐府的。

【填词】即作词。词调因出于音乐上的要求,在字数、句数和声韵方

面都有格律规定,作词者依格律的要求,填入字句,使之符合声律,称倚

声填词。

【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

【词调】因为词最早是配合音乐的,所以每首词都有一个与之配合的

乐调称为词调。

【小令】词调体式之一、词的字数较少者,即58字以内的词称“小

令”。

【中调】词调体式之一、以59字至90字的词称“中调”。

【长调】词调体式之一、以91字以上的词称“长调”。

【单调】不分片的小令称“单调”。

【双调】一首词分上下两片的称双调。

【三叠】一首词分三片的称“三叠”,不称“三片”。

【四叠】一首词分四片的称“四叠”,不称“四片”。

【阕】有两个含义:一是,一首词称作一“阕”;二是,词的分段也

称为“阕”。如上段称“上阕”,下段称“下阕”。

【片】词的分段称为“片”。

【过片】词除单调外,多由上下两片组成,词的下片的开头称“过

片”。也称“过遍”、“换头”。

【自度曲】指不根据旧谱,自己创制的词曲。也称“自制曲”。现在

有人写所谓“自由词”是不懂词律的,自制词首要条件是通晓音律和平仄,

先制出一个词牌,然后按调填词。随意写所谓“自由词”是不伦不类的。

【令】词牌带“令”字的,又称小令或令曲。这个名称叫的较滥,一

般来说,令词乐调短,字数少。但是,如《百字令》(《念奴娇》别名)

100字;《六幺令》96字,这些虽名为令,实际上已不属令了。

【引】词牌带“引”字的,本是古代琴曲的名称。宋代人衍声而翻成

新腔,称为“引”。引也称引子,犹如大曲中之散序。

【慢】词牌带“慢”字,慢曲子简称为慢。慢曲子与急曲子相比,声

调延长了,因此,慢词的句数、字数也随之增加了。一般地说,慢词较令、

引、近词,乐调要长,字数也多。

【近】词牌带“近”字,又称近迫。在乐调长短、字数多少方面略近

于“引”。

【减字】词牌带“减字”的,指在原词调的基础上,减去若干字,使

句法、字数稍有变化,形成一新的词调。

【偷声】词牌带“偷声”的,同减字的情况相同。

【摊破】词牌带“摊破”的,指乐曲节拍的变动所引起的句法和协韵

的变化,字数随之有所增减。

【序】词牌有带“序”字的,它是从唐宋大曲散序中摘取一遍制成的。

【双曳头】凡是三叠的词,前两片字句相同的,称为“双曳头”。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速元魁)

古代汉词律部分名词解释

为使词的爱好者便于掌握词律的基本知识,方便填词参考,现将一部

分常见的名词列出,为了减少篇幅,一般不作详述,只是简而言之。

【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期多称为

曲、杂曲或曲子词。

【长短句】词的别名。长短句是词在形式方面的特征。

【诗余】词的别名。一般有三种解释:其一,认为词是诗的剩余,是

诗的余绪,这是一种贬低词的文学地位的说法。其二,认为词是诗的余脉,

是从近体诗变化而成的,曲解了词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其三,认为词在诗

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称其为“诗余”。

【曲子词、曲词、歌词】曲子词是词的最早的名称,在唐、五代时期

就已经出现。同时还有曲词这一名称。宋代出现了歌词这一名称。

【乐府、近体乐府】作为诗体的名称,是指汉魏六朝乐府官署采集和

创作的乐歌。词形成后,乐府又成了词的别名。宋代词人的词集有不少题

名为乐府的。

【填词】即作词。词调因出于音乐上的要求,在字数、句数和声韵方

面都有格律规定,作词者依格律的要求,填入字句,使之符合声律,称倚

声填词。

【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

【词调】因为词最早是配合音乐的,所以每首词都有一个与之配合的

乐调称为词调。

【小令】词调体式之一、词的字数较少者,即58字以内的词称“小

令”。

【中调】词调体式之一、以59字至90字的词称“中调”。

【长调】词调体式之一、以91字以上的词称“长调”。

【单调】不分片的小令称“单调”。

【双调】一首词分上下两片的称双调。

【三叠】一首词分三片的称“三叠”,不称“三片”。

【四叠】一首词分四片的称“四叠”,不称“四片”。

【阕】有两个含义:一是,一首词称作一“阕”;二是,词的分段也

称为“阕”。如上段称“上阕”,下段称“下阕”。

【片】词的分段称为“片”。

【过片】词除单调外,多由上下两片组成,词的下片的开头称“过

片”。也称“过遍”、“换头”。

【自度曲】指不根据旧谱,自己创制的词曲。也称“自制曲”。现在

有人写所谓“自由词”是不懂词律的,自制词首要条件是通晓音律和平仄,

先制出一个词牌,然后按调填词。随意写所谓“自由词”是不伦不类的。

【令】词牌带“令”字的,又称小令或令曲。这个名称叫的较滥,一

般来说,令词乐调短,字数少。但是,如《百字令》(《念奴娇》别名)

100字;《六幺令》96字,这些虽名为令,实际上已不属令了。

【引】词牌带“引”字的,本是古代琴曲的名称。宋代人衍声而翻成

新腔,称为“引”。引也称引子,犹如大曲中之散序。

【慢】词牌带“慢”字,慢曲子简称为慢。慢曲子与急曲子相比,声

调延长了,因此,慢词的句数、字数也随之增加了。一般地说,慢词较令、

引、近词,乐调要长,字数也多。

【近】词牌带“近”字,又称近迫。在乐调长短、字数多少方面略近

于“引”。

【减字】词牌带“减字”的,指在原词调的基础上,减去若干字,使

句法、字数稍有变化,形成一新的词调。

【偷声】词牌带“偷声”的,同减字的情况相同。

【摊破】词牌带“摊破”的,指乐曲节拍的变动所引起的句法和协韵

的变化,字数随之有所增减。

【序】词牌有带“序”字的,它是从唐宋大曲散序中摘取一遍制成的。

【双曳头】凡是三叠的词,前两片字句相同的,称为“双曳头”。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