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茶树良种场不同品种的SSR鉴定研究

IT圈 admin 21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潜子轩)

茶树良种场不同品种的SSR鉴定研究

姜燕华;张成才;成浩

【摘 要】以宁海县桥头胡镇汶溪茶叶良种场的15个茶树品种的叶片为试验材料,

每个待鉴定品种随机选择3-4个单株作为待测样本,以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圃品种作

为标准品种,采用SSR技术检测待测品种与档案记载情况是否相符。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21对SSR引物的PCR扩增,良种场中的‘龙井43’、‘安吉白茶’和‘迎

霜’的SSR标记数与其对应的标准品种完全一致,说明这3个品种保持原品种的特

征特性;‘歌乐茶’、‘劲峰’和‘平阳特早’3个品种部分样本的标记数与其对

应的标准品种一致,说明这3个品种中的部分单株出现某种程度的变异;‘早逢春’、

‘碧云’、‘竹紫春’、‘乌牛早’、‘水谷茶’和‘福鼎大白茶’6个品种的标

记数与其对应的标准品种出现不一致,说明这6个品种在良种场繁育过程中出现同

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错误;良种场中的‘银片’、‘鸠坑种’和‘紫笋’无法确定

其是否属于相应的标准品种,说明在良种收集过程中,无法弄清品种的来源。通过本

研究纠正了品种收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指出了品种繁育过程中出现的突变。

【期刊名称】《茶叶学报》

【年(卷),期】2016(057)003

【总页数】8页(P105-112)

【关键词】茶树 SSR 品种鉴定 无性系

【作 者】姜燕华;张成才;成浩

【作者单位】[1]宁波市宁海县农林局,浙江宁波315600;[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

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浙江杭州31000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571.1

茶树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的种植栽培历史悠久。19世纪以前,我国的茶产

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后逐渐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进入蓬勃发展的

时期。近50年来,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3个阶段:扩大种植面积阶段

(1950~1978年)、提高单产阶段(1979~1989年)和提高质量阶段(1990年至

今)[1]。在第一阶段中,我国的茶园面积成倍增加,各地开辟了大量的新茶园。其

中,一部分为生产茶园;另一部分为茶树良种场,陆续引种有不同的茶树良种,为

一定区域内的茶园提供种苗保障。长期以来,一些当时成立的茶树良种场,由于人

员流动和疏于管理,已经失去了作为良种场的功能,转而成为生产茶园,造成了资

源的浪费。如何对这些良种场进行评价,特别是如何对其所种茶树良种进行鉴别,

以考察其是否具有恢复茶树良种场功能的潜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小麦[2-3]、水稻[4]、

玉米[5-7]、茶叶[8-13]等多种作物研究,尤其是在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品种

鉴别领域使用最多。其中,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由于检测方便、鉴别能力高,成为最好的品种鉴别方法之一[5,14]。在茶树品种鉴

别方面,杨阳等使用SSR标记、刘本英等使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分别构建了湖南省和云南省主要茶树品种的指纹图谱,为这些茶树

品种的鉴别提供了依据[15-16]。张成才等使用SSR标记对浙江省主要无性系茶树

品种的鉴定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鉴定标准[17]。

宁海县桥头胡汶溪茶叶良种场位于宁波市宁海县桥头胡镇,始建于1974年,陆续

引种有‘劲峰’、‘迎霜’、‘乌牛早’等10余个茶树良种,直至20世纪90

年代初达到如今的规模。多年来,该良种场由于人员流动、档案不全,一直没能得

到很好地利用。为了确定该良种场所种茶树品种与部分档案记载是否一致,藉此评

估其对当前宁海县茶叶生产、种苗繁育等方面的潜在意义,本实验使用SSR标记

的方法,根据部分档案推测的品种名称,对该良种场种植的15个茶树品种进行验

证。

1.1 取样

‘劲峰’、‘迎霜’、‘乌牛早’等15个待鉴定品种,每个品种分别从茶行中随

机选3~4个单株共59个单株,取叶片作为待鉴定样品(表1)。

从茶树国家种质资源圃中,取与待鉴定材料相应的各品种1芽2叶嫩梢,作为品

种鉴定的标准样。资源圃没有保存‘银片’品种,因此没有取到该品种的标准样;

资源圃没有保存‘水谷茶’品种,保存有‘水古茶’,因此采‘水古茶’为标准样

(表1)。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采样后,将样品迅速放于液氮中冷冻,使用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DP305)的植物

基因组DNA试剂盒提取各份材料的基因组DNA。检测浓度后,稀释到20

ng·μL-1保存备用。

PCR扩增使用10 μL反应体系,包括DNA模板2 μL,上下游引物各0.2 μL,

Taq酶0.2 μL,10×Buffer 2 μL,dNTP 0.5 μL,加ddH2O至10 μL。PCR扩

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30 s、58℃退火30 s、72℃延伸30 s

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

1.3 电泳检测及数据处理

使用10%聚丙烯酰胺凝胶,在120 V的电压下电泳90 min,银染显色[18-19]。

显色后,人工读带,条带由大到小分别记为A、B、C、D等,无条带或者带型难

以辨认记为“..”,在Excel中进行数据处理,使用Popgen32软件构建遗传聚类

图。

1.4 品种判定标准

本试验,参考水稻[20]和茶树[17]品种鉴定方法对样品品种进行判定:①某一单株

与标准品种差异标记数=0,则判定该单株属于这一品种;②某一单株与标准品种

差异标记数=1,则判定该单株疑似属于这一品种;③某一单株与标准品种差异标

记数≥2,则判定该单株不属于这一品种。

本研究使用实验室前期筛选过的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的21对SSR引物(表2),分

别对15个待鉴定品种的59个单株和14个标准样进行PCR扩增。然后,使用聚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银染显色(图1)。人工读带并构建带型模拟

图(图2),然后使用Popgen32软件构建遗传聚类图(图3)。差异标记数统计结果

见表3,检测结果汇总见表4。

待鉴定品种‘安吉白茶’(AJBC),4个样本相互之间的带型完全一致,而且与标准

样品完全一致,因此认为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无性系群体,并且属于‘安

吉白茶’品种;同样地,待鉴定品种‘龙井43’(LJ43),4个样本相互间带型一

致,且与标准样品一致,认为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龙井43’的无性系群

体。待鉴定品种‘迎霜’(YS),4个样本间带型一致,同时与标准样品带型一致,

认为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迎霜’的无性系群体。

待鉴定品种‘歌乐茶’(GL),4个样本中GL3和GL4带型一致且与标准样品带型

一致,与GL1有1个标记存在差异,与GL2有2个标记存在差异,聚类结果发现

以上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一起聚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

体为无性系群体,其中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近的单株,该群体属于‘歌乐茶’品种。

待鉴定品种‘劲峰’(JF),4个样本中JF3和JF4与标准样品带型完全一致,JF2

与标准样品有2个标记差异,而JF1与标准样品差异标记数为13个。因此JF3和

JF4为‘劲峰’;而JF1和 JF2不属于‘劲峰’品种,而且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JF1与其他3个样本以及标准样品间的亲缘关系较远,JF2与JF3、JF4和标准样

品聚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劲峰’的无性系群体,

但是群体里面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远的单株。

待鉴定品种‘平阳特早’(PYTZ),4个样本中,PYTZ1、PYTZ2和PYTZ4之间的

带型一致,且与标准样品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PYTZ3与其他3个样本存在2个

标记的差异,与标准样品存在3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PYTZ3与其他3个

样本以及标准样品的亲缘关系较近。因此认为PYTZ1、PYTZ2和PYTZ4疑似属于

‘平阳特早’品种;PYTZ3不属于‘平阳特早’品种。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

本所代表的群体,疑似属于‘平阳特早’品种的无性系群体,但其中混杂有亲缘关

系较近的单株。

待鉴定品种‘早逢春’(ZFC),4个样本中,ZFC2和ZFC3之间的带型一致,但与

标准样品存在13个标记的差异;ZFC1与以上两个样本存在9个标记的差异,与

ZFC4存在7个标记的差异,与标准样本存在12个标记的差异;ZFC4与ZFC2和

ZFC3之间存在8个标记的差异,与标准样品存在13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

现4个样本聚为一类,但与标准样品亲缘关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

所代表的群体为无性系群体但不属于‘早逢春’,而且其中混杂了亲缘关系较近的

单株。

待鉴定品种‘碧云’(BY),4个样本中,BY3和BY4带型一致,与BY2存在1个

标记的差异,与BY1存在7个标记的差异;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存在5~9个标记

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一起聚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这4

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无性系群体,该群体里面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近的单株,该

群体与‘碧云’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但是不属于‘碧云’品种。

待鉴定品种‘水谷茶’(SG),4个样本中SG2和SG3带型一致,与SG1和SG4

均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SG1和SG4间存在2个标记的差异;4个样本与标准样

品‘水古茶’存在13~14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水

古茶’亲缘关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属于无性系,但

是与标准样品‘水古茶’并非一个品种。

待鉴定品种‘竹紫春’(ZZC),4个样本中ZZC1和ZZC3带型一致,与ZZC2存

在一个标记的差异,与ZZC4存在10个标记的差异;ZZC2和ZZC4存在11个

标记的差异;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存在10~14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

ZZC1、ZZC2和ZZC3聚为一类,ZZC4和标准样品均与它们的遗传关系较远。以

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无性系群体,但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远

的个体,而且该群体不属于‘竹紫春’品种。

待鉴定品种‘乌牛早’,3个样本中WNZ1和WNZ2有2个标记存在差异,与

WNZ3存在5个标记的差异;WNZ2和WNZ3存在6个标记的差异;3个样本

与标准样品有11~13个标记存在差异;聚类分析发现3个样本聚为一类,但与标

准样品亲缘关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这3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可能属于无性系

群体,但其中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近的单株,而且该群体并非‘乌牛早’品种。

待鉴定品种‘银片’(YP),4个样本中YP1、YP2和YP4带型完全一致,与YP3

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由此,认为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是一个无性系群体,但由

于本试验没有‘银片’标准样品,不能确定该群体是否属于‘银片’品种。

待鉴定品种‘紫笋’(ZS),4个样本中ZS1、ZS2和ZS4间的带型一致,与ZS3

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与标准样品存在7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4个样本

均与标准样品‘紫笋群体’(群体种)聚为一类。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

体为无性系群体,该群体可能由紫笋群体种中的某一单株扩繁而成,因而与标准品

种亲缘关系较近,根据本实验结果难以确定该待测品种为‘紫笋群体’品种。

待鉴定品种‘福鼎大白’(FDDB),4个样本相互之间的差异标记数为14~17个,

与标准样品的差异标记数为9~15个,聚类分析发现FDDB2与标准样品聚为一

类,而其余样本散见于聚类图中。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群体种,

由于群体种遗传背景复杂,因此无法根据SSR标记确定这4个样本是否属于‘福

鼎大白’。同样类似的还有待鉴定品种‘鸠坑’(JK),4个样本间差异标记数为

10~15个,与标准样品存在13~14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4个样本聚

为一类,因此认为此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群体种,但无法确定这4个样本是

否属于‘鸠坑群体种’。

本试验在取样过程中发现,部分茶树品种混杂有表型明显不一致的单株,结果也表

明,部分品种的确存在杂株。在茶树种苗繁育过程中,良种场通常作为母本园,为

种苗繁育提供扦插穗条。茶树繁殖系数大,这些杂株会同真实品种一起大量扩繁,

经销售流入生产茶园,导致茶树间存在性状差异,最终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近年

来,本实验室在多地取样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品种存在名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给

生产者和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在建立良种场的过程中,对新引种的品

种一定要严格筛查,首先要保证该品种确为目标品种,然后要剔除那些非目标品种

的单株,保证所种植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从源头上保证扩繁后的茶苗性状一致。

研究发现,‘龙井43’、‘安吉白茶’、‘歌乐茶’、‘迎霜’、‘劲峰’和

‘平阳特早’等6个待鉴定品种与档案记载的标准样品一致,然而‘歌乐茶’、

‘劲峰’和‘平阳特早’3个品种中混杂有其他品种单株。‘早逢春’、‘碧云’、

‘竹紫春’、‘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等5个待鉴定品种,与档案记载的标

准样品不一致,并非档案所述品种。待鉴定品种‘水谷茶’的4个样本均非‘水

古茶’。另外,待鉴定品种‘银片’没有取到相应的标准样品,因此不能确定其4

个样本是否属于‘银片’品种。

本研究中部分待测品种与标准样品存在遗传上的差异,但在聚类时却聚在一起,表

明其亲缘关系较近,推测这些混杂的单株可能是相应标准品种的有性后代(如本试

验中‘紫笋’品种),或其品种繁殖来源于相近或同一品种。如本研究中‘碧云’

品种,它是由云南大叶种天然杂种中单株选育而成。云南大叶种是茶树育种中常用

的材料,通过其育种出的后代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因此在进行遗传聚类分析时这

些后代往往聚在一起。目前,我国国家级茶树良种中,除了无性系品种,还包括

‘鸠坑种’、‘祁门种’、‘龙井种’和‘紫阳种’等多个有性系品种,这些品种

经自然杂交的种子扩繁而成,遗传背景非常复杂[21]。因此,很难根据SSR标记

的差异数对个别单株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定。本研究中,4个鸠坑种的样本聚为一类,

然而与其标准样品的遗传关系较远,由于其遗传背景复杂,尽管遗传关系较远,仍

很难明确的得出待鉴定品种是否属于‘鸠坑种’的结论。另外,本研究中取‘紫笋

群体’(群体种)作为待鉴定品种‘紫笋’的标准样,4个样本ZS1、ZS2和ZS4间

的带型一致,ZS3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由此推测该品种可能为无性系品种,然

而聚类分析发现,4个待鉴定样本与标准样聚为一类,因此无法明确认定待鉴定品

种‘紫笋’是否属于‘紫笋群体’。以上结果表明,有性系品种的鉴定方法,仍然

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使用SSR的方法,对宁海县桥头胡汶溪茶叶良种场的15个茶树品种与档案

记载是否一致进行了研究,纠正品种收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为该良种场茶树资源

的充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借鉴。然而,本次试验每个待

鉴定品种仅随机选择了3~4个单株作为样本,而且并未开展形态学方面的调查研

究,由于茶园部分品种混杂度较高,导致很难做到比较全面的评价。

*通讯作者:成浩(1962-),男,研究员,研究方向: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E-

mail:*********************.com

【相关文献】

[1]王运浩,杨亚军,江用文.茶业50年回顾及展望[A].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

[2]李根英,Susanne D,Marilyn L W,等.小麦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及SSR分子标记试剂盒的研发

[J].作物学报,2006,32(12):1771-1778.

[3]李莉,王俊峰,颜廷进,等.基于SSR标记的山东省小麦DNA指纹图谱的构建[J].植物遗传资源学

报,2013,14(3):537-541.

[4]黎毛毛,黄永兰,余丽琴,等.利用SSR标记构建江西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库的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

报,2012,13(6):952-957.

[5]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等.中国玉米新品种DNA指纹库建立系列研究Ⅱ适于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

指纹图谱绘制的核心引物的确定[J].玉米科学,2003,11(2):3-5,8.

[6]王凤格,赵久然,郭景伦,等.中国玉米新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的几点思考[J].植物学通

报,2005,22(1):121-128.

[7]张金渝,张建华,杨晓洪,等.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的SSR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J].玉米科

学,2006,14(4):47-52.

[8]刘振,王新超,赵丽萍,等.基于EST-SSR的西南茶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J].分子植

物育种,2008,6(1):100-110.

[9]王丽鸳,姜燕华,段云裳,等.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作物学

报,2010,36(12):2191-2195.

[10]王丽鸳,刘本英,姜燕华,等.用SSR分子标记研究茶组植物种间亲缘进化关系[J].茶叶科

学,2009,29(5):341-346.

[11]刘振,姚明哲,王新超,等.基于EST-SSR的福建地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J].中国

农业科学,2009,42(5):1720-1727.

[12] Ma J Q, Yao M Z, Ma C L,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SSR-based genetic map and

identification of QTLs for catechins content in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J]. PLoS One,

2014,9(3):e93131.

[13]陈志辉,单睿阳,林郑和,等.利用SSR标记分析福建省选育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J].

茶叶学报,2015,56(4):238-243.

[14]Heckenberger M, van der Voort J R, Melchinger A E, et a1. Variation of DNA

fingerprints among accessions within maize inbred lines and implic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ly derived varieties: II. Genetic and technical sources of variation in AFLP data

and comparison with SSR data[J]. Mol Breeding, 2003,(12):97-106.

[15]杨阳,刘振,赵洋,等.湖南省主要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J].茶叶科学,2010,30(5):367-373.

[16]刘本英,孙雪梅,李友勇,等.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构[J].热带作物学

报,2011,32(4):720-727.

[17]张成才,刘园,姜燕华,等.SSR标记鉴定浙江省主要无性系茶树品种的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

报,2014,(5):926-931.

[18]吴晓雷,贺超英,陈受宜,等.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大豆属种间亲缘进化关系[J].遗传学

报,2001,28(4):359-366.

[19] Charters Y M, Wilkinson M J. The use of self-pollinated progenies as ’in-groups’

for the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coa germplasm[J].Theor Appl Genet,2000,(100):160-

166.

[20]杨剑波,赵伟,陈萍,等.GB/T 20396-2006 三系杂交水稻及亲本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DNA分

析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1]姚明哲.利用ISSR和EST-SSR标记研究中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D].杭州:浙江大

学,2009.

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潜子轩)

茶树良种场不同品种的SSR鉴定研究

姜燕华;张成才;成浩

【摘 要】以宁海县桥头胡镇汶溪茶叶良种场的15个茶树品种的叶片为试验材料,

每个待鉴定品种随机选择3-4个单株作为待测样本,以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圃品种作

为标准品种,采用SSR技术检测待测品种与档案记载情况是否相符。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21对SSR引物的PCR扩增,良种场中的‘龙井43’、‘安吉白茶’和‘迎

霜’的SSR标记数与其对应的标准品种完全一致,说明这3个品种保持原品种的特

征特性;‘歌乐茶’、‘劲峰’和‘平阳特早’3个品种部分样本的标记数与其对

应的标准品种一致,说明这3个品种中的部分单株出现某种程度的变异;‘早逢春’、

‘碧云’、‘竹紫春’、‘乌牛早’、‘水谷茶’和‘福鼎大白茶’6个品种的标

记数与其对应的标准品种出现不一致,说明这6个品种在良种场繁育过程中出现同

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错误;良种场中的‘银片’、‘鸠坑种’和‘紫笋’无法确定

其是否属于相应的标准品种,说明在良种收集过程中,无法弄清品种的来源。通过本

研究纠正了品种收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指出了品种繁育过程中出现的突变。

【期刊名称】《茶叶学报》

【年(卷),期】2016(057)003

【总页数】8页(P105-112)

【关键词】茶树 SSR 品种鉴定 无性系

【作 者】姜燕华;张成才;成浩

【作者单位】[1]宁波市宁海县农林局,浙江宁波315600;[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

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浙江杭州31000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571.1

茶树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的种植栽培历史悠久。19世纪以前,我国的茶产

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后逐渐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进入蓬勃发展的

时期。近50年来,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3个阶段:扩大种植面积阶段

(1950~1978年)、提高单产阶段(1979~1989年)和提高质量阶段(1990年至

今)[1]。在第一阶段中,我国的茶园面积成倍增加,各地开辟了大量的新茶园。其

中,一部分为生产茶园;另一部分为茶树良种场,陆续引种有不同的茶树良种,为

一定区域内的茶园提供种苗保障。长期以来,一些当时成立的茶树良种场,由于人

员流动和疏于管理,已经失去了作为良种场的功能,转而成为生产茶园,造成了资

源的浪费。如何对这些良种场进行评价,特别是如何对其所种茶树良种进行鉴别,

以考察其是否具有恢复茶树良种场功能的潜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小麦[2-3]、水稻[4]、

玉米[5-7]、茶叶[8-13]等多种作物研究,尤其是在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品种

鉴别领域使用最多。其中,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由于检测方便、鉴别能力高,成为最好的品种鉴别方法之一[5,14]。在茶树品种鉴

别方面,杨阳等使用SSR标记、刘本英等使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分别构建了湖南省和云南省主要茶树品种的指纹图谱,为这些茶树

品种的鉴别提供了依据[15-16]。张成才等使用SSR标记对浙江省主要无性系茶树

品种的鉴定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鉴定标准[17]。

宁海县桥头胡汶溪茶叶良种场位于宁波市宁海县桥头胡镇,始建于1974年,陆续

引种有‘劲峰’、‘迎霜’、‘乌牛早’等10余个茶树良种,直至20世纪90

年代初达到如今的规模。多年来,该良种场由于人员流动、档案不全,一直没能得

到很好地利用。为了确定该良种场所种茶树品种与部分档案记载是否一致,藉此评

估其对当前宁海县茶叶生产、种苗繁育等方面的潜在意义,本实验使用SSR标记

的方法,根据部分档案推测的品种名称,对该良种场种植的15个茶树品种进行验

证。

1.1 取样

‘劲峰’、‘迎霜’、‘乌牛早’等15个待鉴定品种,每个品种分别从茶行中随

机选3~4个单株共59个单株,取叶片作为待鉴定样品(表1)。

从茶树国家种质资源圃中,取与待鉴定材料相应的各品种1芽2叶嫩梢,作为品

种鉴定的标准样。资源圃没有保存‘银片’品种,因此没有取到该品种的标准样;

资源圃没有保存‘水谷茶’品种,保存有‘水古茶’,因此采‘水古茶’为标准样

(表1)。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采样后,将样品迅速放于液氮中冷冻,使用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DP305)的植物

基因组DNA试剂盒提取各份材料的基因组DNA。检测浓度后,稀释到20

ng·μL-1保存备用。

PCR扩增使用10 μL反应体系,包括DNA模板2 μL,上下游引物各0.2 μL,

Taq酶0.2 μL,10×Buffer 2 μL,dNTP 0.5 μL,加ddH2O至10 μL。PCR扩

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30 s、58℃退火30 s、72℃延伸30 s

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

1.3 电泳检测及数据处理

使用10%聚丙烯酰胺凝胶,在120 V的电压下电泳90 min,银染显色[18-19]。

显色后,人工读带,条带由大到小分别记为A、B、C、D等,无条带或者带型难

以辨认记为“..”,在Excel中进行数据处理,使用Popgen32软件构建遗传聚类

图。

1.4 品种判定标准

本试验,参考水稻[20]和茶树[17]品种鉴定方法对样品品种进行判定:①某一单株

与标准品种差异标记数=0,则判定该单株属于这一品种;②某一单株与标准品种

差异标记数=1,则判定该单株疑似属于这一品种;③某一单株与标准品种差异标

记数≥2,则判定该单株不属于这一品种。

本研究使用实验室前期筛选过的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的21对SSR引物(表2),分

别对15个待鉴定品种的59个单株和14个标准样进行PCR扩增。然后,使用聚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银染显色(图1)。人工读带并构建带型模拟

图(图2),然后使用Popgen32软件构建遗传聚类图(图3)。差异标记数统计结果

见表3,检测结果汇总见表4。

待鉴定品种‘安吉白茶’(AJBC),4个样本相互之间的带型完全一致,而且与标准

样品完全一致,因此认为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无性系群体,并且属于‘安

吉白茶’品种;同样地,待鉴定品种‘龙井43’(LJ43),4个样本相互间带型一

致,且与标准样品一致,认为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龙井43’的无性系群

体。待鉴定品种‘迎霜’(YS),4个样本间带型一致,同时与标准样品带型一致,

认为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迎霜’的无性系群体。

待鉴定品种‘歌乐茶’(GL),4个样本中GL3和GL4带型一致且与标准样品带型

一致,与GL1有1个标记存在差异,与GL2有2个标记存在差异,聚类结果发现

以上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一起聚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

体为无性系群体,其中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近的单株,该群体属于‘歌乐茶’品种。

待鉴定品种‘劲峰’(JF),4个样本中JF3和JF4与标准样品带型完全一致,JF2

与标准样品有2个标记差异,而JF1与标准样品差异标记数为13个。因此JF3和

JF4为‘劲峰’;而JF1和 JF2不属于‘劲峰’品种,而且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JF1与其他3个样本以及标准样品间的亲缘关系较远,JF2与JF3、JF4和标准样

品聚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劲峰’的无性系群体,

但是群体里面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远的单株。

待鉴定品种‘平阳特早’(PYTZ),4个样本中,PYTZ1、PYTZ2和PYTZ4之间的

带型一致,且与标准样品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PYTZ3与其他3个样本存在2个

标记的差异,与标准样品存在3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PYTZ3与其他3个

样本以及标准样品的亲缘关系较近。因此认为PYTZ1、PYTZ2和PYTZ4疑似属于

‘平阳特早’品种;PYTZ3不属于‘平阳特早’品种。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

本所代表的群体,疑似属于‘平阳特早’品种的无性系群体,但其中混杂有亲缘关

系较近的单株。

待鉴定品种‘早逢春’(ZFC),4个样本中,ZFC2和ZFC3之间的带型一致,但与

标准样品存在13个标记的差异;ZFC1与以上两个样本存在9个标记的差异,与

ZFC4存在7个标记的差异,与标准样本存在12个标记的差异;ZFC4与ZFC2和

ZFC3之间存在8个标记的差异,与标准样品存在13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

现4个样本聚为一类,但与标准样品亲缘关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

所代表的群体为无性系群体但不属于‘早逢春’,而且其中混杂了亲缘关系较近的

单株。

待鉴定品种‘碧云’(BY),4个样本中,BY3和BY4带型一致,与BY2存在1个

标记的差异,与BY1存在7个标记的差异;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存在5~9个标记

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一起聚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这4

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无性系群体,该群体里面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近的单株,该

群体与‘碧云’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但是不属于‘碧云’品种。

待鉴定品种‘水谷茶’(SG),4个样本中SG2和SG3带型一致,与SG1和SG4

均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SG1和SG4间存在2个标记的差异;4个样本与标准样

品‘水古茶’存在13~14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水

古茶’亲缘关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属于无性系,但

是与标准样品‘水古茶’并非一个品种。

待鉴定品种‘竹紫春’(ZZC),4个样本中ZZC1和ZZC3带型一致,与ZZC2存

在一个标记的差异,与ZZC4存在10个标记的差异;ZZC2和ZZC4存在11个

标记的差异;4个样本与标准样品存在10~14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

ZZC1、ZZC2和ZZC3聚为一类,ZZC4和标准样品均与它们的遗传关系较远。以

上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无性系群体,但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远

的个体,而且该群体不属于‘竹紫春’品种。

待鉴定品种‘乌牛早’,3个样本中WNZ1和WNZ2有2个标记存在差异,与

WNZ3存在5个标记的差异;WNZ2和WNZ3存在6个标记的差异;3个样本

与标准样品有11~13个标记存在差异;聚类分析发现3个样本聚为一类,但与标

准样品亲缘关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这3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可能属于无性系

群体,但其中混杂有亲缘关系较近的单株,而且该群体并非‘乌牛早’品种。

待鉴定品种‘银片’(YP),4个样本中YP1、YP2和YP4带型完全一致,与YP3

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由此,认为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是一个无性系群体,但由

于本试验没有‘银片’标准样品,不能确定该群体是否属于‘银片’品种。

待鉴定品种‘紫笋’(ZS),4个样本中ZS1、ZS2和ZS4间的带型一致,与ZS3

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与标准样品存在7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4个样本

均与标准样品‘紫笋群体’(群体种)聚为一类。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

体为无性系群体,该群体可能由紫笋群体种中的某一单株扩繁而成,因而与标准品

种亲缘关系较近,根据本实验结果难以确定该待测品种为‘紫笋群体’品种。

待鉴定品种‘福鼎大白’(FDDB),4个样本相互之间的差异标记数为14~17个,

与标准样品的差异标记数为9~15个,聚类分析发现FDDB2与标准样品聚为一

类,而其余样本散见于聚类图中。结果表明,这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群体种,

由于群体种遗传背景复杂,因此无法根据SSR标记确定这4个样本是否属于‘福

鼎大白’。同样类似的还有待鉴定品种‘鸠坑’(JK),4个样本间差异标记数为

10~15个,与标准样品存在13~14个标记的差异,聚类分析发现,4个样本聚

为一类,因此认为此4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为群体种,但无法确定这4个样本是

否属于‘鸠坑群体种’。

本试验在取样过程中发现,部分茶树品种混杂有表型明显不一致的单株,结果也表

明,部分品种的确存在杂株。在茶树种苗繁育过程中,良种场通常作为母本园,为

种苗繁育提供扦插穗条。茶树繁殖系数大,这些杂株会同真实品种一起大量扩繁,

经销售流入生产茶园,导致茶树间存在性状差异,最终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近年

来,本实验室在多地取样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品种存在名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给

生产者和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在建立良种场的过程中,对新引种的品

种一定要严格筛查,首先要保证该品种确为目标品种,然后要剔除那些非目标品种

的单株,保证所种植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从源头上保证扩繁后的茶苗性状一致。

研究发现,‘龙井43’、‘安吉白茶’、‘歌乐茶’、‘迎霜’、‘劲峰’和

‘平阳特早’等6个待鉴定品种与档案记载的标准样品一致,然而‘歌乐茶’、

‘劲峰’和‘平阳特早’3个品种中混杂有其他品种单株。‘早逢春’、‘碧云’、

‘竹紫春’、‘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等5个待鉴定品种,与档案记载的标

准样品不一致,并非档案所述品种。待鉴定品种‘水谷茶’的4个样本均非‘水

古茶’。另外,待鉴定品种‘银片’没有取到相应的标准样品,因此不能确定其4

个样本是否属于‘银片’品种。

本研究中部分待测品种与标准样品存在遗传上的差异,但在聚类时却聚在一起,表

明其亲缘关系较近,推测这些混杂的单株可能是相应标准品种的有性后代(如本试

验中‘紫笋’品种),或其品种繁殖来源于相近或同一品种。如本研究中‘碧云’

品种,它是由云南大叶种天然杂种中单株选育而成。云南大叶种是茶树育种中常用

的材料,通过其育种出的后代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因此在进行遗传聚类分析时这

些后代往往聚在一起。目前,我国国家级茶树良种中,除了无性系品种,还包括

‘鸠坑种’、‘祁门种’、‘龙井种’和‘紫阳种’等多个有性系品种,这些品种

经自然杂交的种子扩繁而成,遗传背景非常复杂[21]。因此,很难根据SSR标记

的差异数对个别单株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定。本研究中,4个鸠坑种的样本聚为一类,

然而与其标准样品的遗传关系较远,由于其遗传背景复杂,尽管遗传关系较远,仍

很难明确的得出待鉴定品种是否属于‘鸠坑种’的结论。另外,本研究中取‘紫笋

群体’(群体种)作为待鉴定品种‘紫笋’的标准样,4个样本ZS1、ZS2和ZS4间

的带型一致,ZS3存在1个标记的差异,由此推测该品种可能为无性系品种,然

而聚类分析发现,4个待鉴定样本与标准样聚为一类,因此无法明确认定待鉴定品

种‘紫笋’是否属于‘紫笋群体’。以上结果表明,有性系品种的鉴定方法,仍然

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使用SSR的方法,对宁海县桥头胡汶溪茶叶良种场的15个茶树品种与档案

记载是否一致进行了研究,纠正品种收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为该良种场茶树资源

的充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借鉴。然而,本次试验每个待

鉴定品种仅随机选择了3~4个单株作为样本,而且并未开展形态学方面的调查研

究,由于茶园部分品种混杂度较高,导致很难做到比较全面的评价。

*通讯作者:成浩(1962-),男,研究员,研究方向: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E-

mail:*********************.com

【相关文献】

[1]王运浩,杨亚军,江用文.茶业50年回顾及展望[A].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

[2]李根英,Susanne D,Marilyn L W,等.小麦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及SSR分子标记试剂盒的研发

[J].作物学报,2006,32(12):1771-1778.

[3]李莉,王俊峰,颜廷进,等.基于SSR标记的山东省小麦DNA指纹图谱的构建[J].植物遗传资源学

报,2013,14(3):537-541.

[4]黎毛毛,黄永兰,余丽琴,等.利用SSR标记构建江西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库的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

报,2012,13(6):952-957.

[5]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等.中国玉米新品种DNA指纹库建立系列研究Ⅱ适于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

指纹图谱绘制的核心引物的确定[J].玉米科学,2003,11(2):3-5,8.

[6]王凤格,赵久然,郭景伦,等.中国玉米新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的几点思考[J].植物学通

报,2005,22(1):121-128.

[7]张金渝,张建华,杨晓洪,等.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的SSR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J].玉米科

学,2006,14(4):47-52.

[8]刘振,王新超,赵丽萍,等.基于EST-SSR的西南茶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J].分子植

物育种,2008,6(1):100-110.

[9]王丽鸳,姜燕华,段云裳,等.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作物学

报,2010,36(12):2191-2195.

[10]王丽鸳,刘本英,姜燕华,等.用SSR分子标记研究茶组植物种间亲缘进化关系[J].茶叶科

学,2009,29(5):341-346.

[11]刘振,姚明哲,王新超,等.基于EST-SSR的福建地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J].中国

农业科学,2009,42(5):1720-1727.

[12] Ma J Q, Yao M Z, Ma C L,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SSR-based genetic map and

identification of QTLs for catechins content in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J]. PLoS One,

2014,9(3):e93131.

[13]陈志辉,单睿阳,林郑和,等.利用SSR标记分析福建省选育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J].

茶叶学报,2015,56(4):238-243.

[14]Heckenberger M, van der Voort J R, Melchinger A E, et a1. Variation of DNA

fingerprints among accessions within maize inbred lines and implic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ly derived varieties: II. Genetic and technical sources of variation in AFLP data

and comparison with SSR data[J]. Mol Breeding, 2003,(12):97-106.

[15]杨阳,刘振,赵洋,等.湖南省主要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J].茶叶科学,2010,30(5):367-373.

[16]刘本英,孙雪梅,李友勇,等.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构[J].热带作物学

报,2011,32(4):720-727.

[17]张成才,刘园,姜燕华,等.SSR标记鉴定浙江省主要无性系茶树品种的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

报,2014,(5):926-931.

[18]吴晓雷,贺超英,陈受宜,等.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大豆属种间亲缘进化关系[J].遗传学

报,2001,28(4):359-366.

[19] Charters Y M, Wilkinson M J. The use of self-pollinated progenies as ’in-groups’

for the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coa germplasm[J].Theor Appl Genet,2000,(100):160-

166.

[20]杨剑波,赵伟,陈萍,等.GB/T 20396-2006 三系杂交水稻及亲本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DNA分

析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1]姚明哲.利用ISSR和EST-SSR标记研究中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D].杭州:浙江大

学,2009.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