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PL-GPC50操作规程

IT圈 admin 45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逄荏苒)

PL-GPC50操作规程

PL-GPC Instrument Control操作步骤

1. 溶剂准备。

将过滤、超声脱气后的新鲜溶剂加入试剂瓶,同时在溶剂瓶中加入0.05%含量的抗氧剂(常用的抗氧化

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检查废液瓶的液位,当心废液瓶满溶剂溢出。

2. 仪器开机。

打开主机和datastream后面板的电源开关,仪器进行自检,等待完成。

打开计算机运行PL Instrument Control软件,进行仪器和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使GPC50进入计算机

软件控制状态。此时溶剂输送泵处于停止状态,状态显示为红色的叉号,其余为绿色的圆圈。

1

3. 溶剂泵条件化和排气(若机器长期停用或更换溶剂时需做排气操作)。

点击左侧PUMP处,可在右侧见泵操作界面,设定流速为工作流速(常规流速为1ml/min),设定工作

压力范围(Min Pressure和Max Pressure)和流速改变梯度(Flow Ramp),点击Update,参数即发送

至仪器并开始执行。

排气操作时,可打开Purge阀,观察气泡从溶剂废液管中的流出情况。在确认泵流出溶剂已无气泡的条

件下,并闭泵Purge阀。下图中编号8即为Purge阀。

2

可在左侧Pump下方Pressure处观察泵头压力值。

4. 柱温箱条件化。

点击左侧oven处,在右侧界面设定柱箱温度(oven temperature)并点击Update发送至仪器。

在仪器到达设定参数前,Oven处绿色圆圈处于闪动状态;当仪器达到设定参数并稳定后,则绿色圆圈

会稳定点亮。

3

5. RI检测器条件化。

在仪器升温和平衡过程中,可以随时对RI检测器操作。如检测器基线不稳,可点击左侧purge处显示

操作界面对RI检测器进行操作。点击Start Purge可对参比池进行冲洗;点击Auto Zero进行RI自动调零。

参比池purge后应该给予充分的稳定时间,通常2 小时以上。基线可通过Data stream monitor查看。

4

6. 样品制备。

将样品称重后放入溶样瓶,加入规定量的溶剂溶解样品,在规定条件下溶解样品,注意间断地摇动样品

瓶以促进溶解。

切勿剧烈振荡或使用超声设备。

观察样品溶解状况,待完全溶解后,将样品过滤后准备进样。

7. 样品分析。

打开GPC online,编辑相应的Workbook,设定样品采集参数(详细见后)。

待仪器和基线均稳定后,点击控制软件左侧的Injection-valve处,将Injection valve设定为Load状

5

态,使用注射器将200ul样品注射入定量环,然后将Injection valve设定为Inject状态,然后取出进样针。

此时样品进入系统开始分析,数据同时自动采集记录。

8. 清洗进样针和进样系统。

吸取清洁溶剂200ul,注入进样口。如此反复操作三次。最后,用注射器吸取800ul空气并注入进样口,

即完成对进样针和进样系统的清洗。

9. 数据分析。

打开GPC Offline,进行有关的workbook, method, runlist等参数的设定。设定完成后既开始对采集

的数据进行分子量计算。注意首先建立相应的校正曲线,再进行未知样品的分析(详细见后)。

10. 将仪器设定为维持状态。如无分析任务,可将泵流速设定为0.1-0.2 ml/min,此时仪器转入到低流

6

速的恒温状态;如需分析样品则将流速恢复为1ml/min并待基线稳定。在长时间无人的情况下,注意提前

检查溶剂瓶和废液瓶的液位情况,防止溶剂耗尽对仪器造成损坏。

11.仪器降温及关机。设定仪器的流速为0.1ml/min.柱温箱温度设定为30°C以下。当温度降低到30°C

时,可停泵,关闭仪器电源。

GPC-RI数据采集和处理操作步骤

1 创建工作簿。

运行GPC Online,选择Create a New Workbook。以后可再次调用此Workbook。

7

键入文件名并选择保存路径,同时可在Experiment Tile和Comment中作注释。完成后点击确定。

在Conditions界面下,可填写所用溶剂、溶剂RI值、流速、温度、色谱柱信息以及检测器信息。

8

Data Collection界面下,可设定自动进样器、定量环、进样方式、数据采集时间及采样速率。

在Instruments下可添加设备信息。

2 创建采样方法。

选择左侧Views下的Method Browser,创建新的方法。

9

填写方法名,同时不要选择Do Data Processing,其他选择可保持默认设置。完成后点击确认。如在采

集时需处理数据,则可选Do Data Processing,但不建议做此操作。

10

3 编辑样品表。

在Collection Runlist可编辑样品序列。编辑样品名、样品类型及采样方法。

待所有设备准备完毕,可进样并进行数据采集。

在此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设定数据采集时间,一般一根色谱柱设定12min即可,两根则要25min,若加

保护柱的话则要延长3-5min。

4 数据采集。

待所有设备准备完毕,可手动或自动进样并开始数据采集。手动进样时,将Injection valve设定为Load

状态,使用注射器将200ul样品注射入定量环,然后将Injection valve设定为Inject状态。参见PL-GPC

Instrument Control操作步骤7。

5 数据处理。

11

数据采集完成后,可运行GPC Offline,打开采集数据所用的workbook,点击Method Browser,选择

创建分析方法,在Data Processing处,选择Do Data Processing,其他采用默认设置即可。设置完毕,保

存方法。方法可以后直接调用。

点击Analysis Runlist,所采集数据则显示在左侧。双击所需处理的数据文件,文件会出现在右侧样品表

中。

12

如需处理其他Workbook所采集的数据,则可在File菜单下选择Import Chromatograms,倒入数据。

Cirrus软件支持Calber,AIA/CDF,ChemStation等数据格式。

13

选择类型和方法。样品类型分为:Unknown, Narrow Standard和Broad Standard三类,请选择正

确的样品类型。双击Method列的单元格,选择合适的方法。

首次运行时,需创建校准曲线。以窄分布标样为例,样品类型设定为窄分布标样。

在Analysis界面下,点击Next Analysis按钮。

14

使用上方工具栏的工具,确定各峰起点和终点。

在Peak Summary下,在Peak MW列输入各峰的峰尖分子量,点击Add to Calibration。然后点击Next

15

Analysis。

重复上述步骤,将其它点依次加入校正曲线,即完成校正曲线。可在Calibration Browser界面下浏览校

正曲线。

16

此时可在Analysis界面下对未知样品进行分析。样品类型设定为Unknown,在准确识别样品峰之后,点

击Calculate Results,计算结果在Peak Summary下显示。

此时下方显示色谱图及分布图。以下对待测样品依次分析。

17

如需浏览分析结果,可在Results界面下察看。

也可在Reviewer界面下浏览分析结果。

18

此时即完成未知样品的数据处理。

19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逄荏苒)

PL-GPC50操作规程

PL-GPC Instrument Control操作步骤

1. 溶剂准备。

将过滤、超声脱气后的新鲜溶剂加入试剂瓶,同时在溶剂瓶中加入0.05%含量的抗氧剂(常用的抗氧化

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检查废液瓶的液位,当心废液瓶满溶剂溢出。

2. 仪器开机。

打开主机和datastream后面板的电源开关,仪器进行自检,等待完成。

打开计算机运行PL Instrument Control软件,进行仪器和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使GPC50进入计算机

软件控制状态。此时溶剂输送泵处于停止状态,状态显示为红色的叉号,其余为绿色的圆圈。

1

3. 溶剂泵条件化和排气(若机器长期停用或更换溶剂时需做排气操作)。

点击左侧PUMP处,可在右侧见泵操作界面,设定流速为工作流速(常规流速为1ml/min),设定工作

压力范围(Min Pressure和Max Pressure)和流速改变梯度(Flow Ramp),点击Update,参数即发送

至仪器并开始执行。

排气操作时,可打开Purge阀,观察气泡从溶剂废液管中的流出情况。在确认泵流出溶剂已无气泡的条

件下,并闭泵Purge阀。下图中编号8即为Purge阀。

2

可在左侧Pump下方Pressure处观察泵头压力值。

4. 柱温箱条件化。

点击左侧oven处,在右侧界面设定柱箱温度(oven temperature)并点击Update发送至仪器。

在仪器到达设定参数前,Oven处绿色圆圈处于闪动状态;当仪器达到设定参数并稳定后,则绿色圆圈

会稳定点亮。

3

5. RI检测器条件化。

在仪器升温和平衡过程中,可以随时对RI检测器操作。如检测器基线不稳,可点击左侧purge处显示

操作界面对RI检测器进行操作。点击Start Purge可对参比池进行冲洗;点击Auto Zero进行RI自动调零。

参比池purge后应该给予充分的稳定时间,通常2 小时以上。基线可通过Data stream monitor查看。

4

6. 样品制备。

将样品称重后放入溶样瓶,加入规定量的溶剂溶解样品,在规定条件下溶解样品,注意间断地摇动样品

瓶以促进溶解。

切勿剧烈振荡或使用超声设备。

观察样品溶解状况,待完全溶解后,将样品过滤后准备进样。

7. 样品分析。

打开GPC online,编辑相应的Workbook,设定样品采集参数(详细见后)。

待仪器和基线均稳定后,点击控制软件左侧的Injection-valve处,将Injection valve设定为Load状

5

态,使用注射器将200ul样品注射入定量环,然后将Injection valve设定为Inject状态,然后取出进样针。

此时样品进入系统开始分析,数据同时自动采集记录。

8. 清洗进样针和进样系统。

吸取清洁溶剂200ul,注入进样口。如此反复操作三次。最后,用注射器吸取800ul空气并注入进样口,

即完成对进样针和进样系统的清洗。

9. 数据分析。

打开GPC Offline,进行有关的workbook, method, runlist等参数的设定。设定完成后既开始对采集

的数据进行分子量计算。注意首先建立相应的校正曲线,再进行未知样品的分析(详细见后)。

10. 将仪器设定为维持状态。如无分析任务,可将泵流速设定为0.1-0.2 ml/min,此时仪器转入到低流

6

速的恒温状态;如需分析样品则将流速恢复为1ml/min并待基线稳定。在长时间无人的情况下,注意提前

检查溶剂瓶和废液瓶的液位情况,防止溶剂耗尽对仪器造成损坏。

11.仪器降温及关机。设定仪器的流速为0.1ml/min.柱温箱温度设定为30°C以下。当温度降低到30°C

时,可停泵,关闭仪器电源。

GPC-RI数据采集和处理操作步骤

1 创建工作簿。

运行GPC Online,选择Create a New Workbook。以后可再次调用此Workbook。

7

键入文件名并选择保存路径,同时可在Experiment Tile和Comment中作注释。完成后点击确定。

在Conditions界面下,可填写所用溶剂、溶剂RI值、流速、温度、色谱柱信息以及检测器信息。

8

Data Collection界面下,可设定自动进样器、定量环、进样方式、数据采集时间及采样速率。

在Instruments下可添加设备信息。

2 创建采样方法。

选择左侧Views下的Method Browser,创建新的方法。

9

填写方法名,同时不要选择Do Data Processing,其他选择可保持默认设置。完成后点击确认。如在采

集时需处理数据,则可选Do Data Processing,但不建议做此操作。

10

3 编辑样品表。

在Collection Runlist可编辑样品序列。编辑样品名、样品类型及采样方法。

待所有设备准备完毕,可进样并进行数据采集。

在此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设定数据采集时间,一般一根色谱柱设定12min即可,两根则要25min,若加

保护柱的话则要延长3-5min。

4 数据采集。

待所有设备准备完毕,可手动或自动进样并开始数据采集。手动进样时,将Injection valve设定为Load

状态,使用注射器将200ul样品注射入定量环,然后将Injection valve设定为Inject状态。参见PL-GPC

Instrument Control操作步骤7。

5 数据处理。

11

数据采集完成后,可运行GPC Offline,打开采集数据所用的workbook,点击Method Browser,选择

创建分析方法,在Data Processing处,选择Do Data Processing,其他采用默认设置即可。设置完毕,保

存方法。方法可以后直接调用。

点击Analysis Runlist,所采集数据则显示在左侧。双击所需处理的数据文件,文件会出现在右侧样品表

中。

12

如需处理其他Workbook所采集的数据,则可在File菜单下选择Import Chromatograms,倒入数据。

Cirrus软件支持Calber,AIA/CDF,ChemStation等数据格式。

13

选择类型和方法。样品类型分为:Unknown, Narrow Standard和Broad Standard三类,请选择正

确的样品类型。双击Method列的单元格,选择合适的方法。

首次运行时,需创建校准曲线。以窄分布标样为例,样品类型设定为窄分布标样。

在Analysis界面下,点击Next Analysis按钮。

14

使用上方工具栏的工具,确定各峰起点和终点。

在Peak Summary下,在Peak MW列输入各峰的峰尖分子量,点击Add to Calibration。然后点击Next

15

Analysis。

重复上述步骤,将其它点依次加入校正曲线,即完成校正曲线。可在Calibration Browser界面下浏览校

正曲线。

16

此时可在Analysis界面下对未知样品进行分析。样品类型设定为Unknown,在准确识别样品峰之后,点

击Calculate Results,计算结果在Peak Summary下显示。

此时下方显示色谱图及分布图。以下对待测样品依次分析。

17

如需浏览分析结果,可在Results界面下察看。

也可在Reviewer界面下浏览分析结果。

18

此时即完成未知样品的数据处理。

19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