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浅谈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观成因及应对对策

IT圈 admin 56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菅若云)

浅谈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观成因及应对对策

摘要: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热门

话题。本文对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也从大学生心理、

外部因素与个人因素探讨了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与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不合理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经济来源于父母资助有83.2%、其中来自奖学金和助学

贷款有9.7%、个人兼职收入有7.1%。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

仍然是依赖于父母以及家庭的资助,但部分大学生所享受的生活档次之高与其收

入水平相差甚多,甚至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现阶段的部分

大学生在诸多消费行为呈现出不合理的畸形消费现象且部分不合理消费已然开始

侵害大学生的消费观。

一、大学生不合理消费心理及原因

1、攀比从众心理

攀比心理是指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攀比消费作为

攀比心理的具体表现之一,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1]。部分大学生为了满足自

己的面子,不断购买名牌衣服、鞋包、化妆品和电脑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

完全不考虑实际需求及自身经济实力。这导致大学生偏离正确的消费轨道,形成

不良消费观和价值观。看到身边的同学穿着上万元的一双老爹鞋,苹果xs某些同

学的内心就燥热不止,心里想着他们有我也可以有,于是就做了“吃土月光”一族,

尽管已经这样,但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家里能否支撑自己如此消费来满足自己的

虚荣心。

2、不合理消费

艾瑞网于2018年发布的《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2]显示,大学生中,女生

每月日常消费的主要领域56.8%为食品饮料、66.0%为日化用品、69.9%为服饰鞋

包、17.2%用于个人爱好、32.7%用于人际关系支出;男生每月日常消费的主要领

域58.5%用于食品饮料、42.4%用于个人爱好、46.7%用于人际关系、27.3%用于日

化用品、38.1%用于服饰鞋包。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食品上的消费力度较大,而女

生在化妆品、衣服、包包方面消费力度较大,物质层面花费太多。

3、提前消费

“互联网+”战略日益显现其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改

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在这一大背景下“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主张“这月买,

下月还”的消费理念,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

有许多大学生在生活费不够充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又不愿

找父母要钱,然而“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虽然这些软

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但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只能将自

己当月的生活费补上,靠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维持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了

恶性循环。

二、 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观形成的原因

1、社会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环境之中,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社会要对当代

大学生进行正当引导。

媒体对人们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媒体对某些商品进行了过度的虚假宣传;现

在电自商业发展迅速,像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上商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主

要消费方式。

2、家庭因素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境优渥,家里长辈从小对他们就宠爱。

长辈们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家庭条件变好,想要给孩子自己从小没有拥有的生活;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父母给他们充分的“爱”,不会拒绝他们的要求。因此,长期下

来孩子们的消费观逐渐扭曲,不看自己需求,是否实用。

3、学校因素

当代大学生离开了自己生活多年的环境,步入大学。当代大学生虽然具备完

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思想不够成熟。大多数高校仅仅重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生

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某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过度消费,自己去使用“蚂蚁花

呗”、“蚂蚁借呗”、“京东白条”甚至还会去借“校园贷”。

4、个人因素

大学的教育不同于中小学,大学生刚离开家庭步入大学,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和经济独立能力。在进入新的生活环境时,使他们更加关注外在形象。其实,当

代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念离不开前两个因素的累积。

三、当代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养成对策

1、社会的应对与指导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虚假广告的整治力度,对于一些错误消费观念的广告

要进行打压;社会应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不能一味的宣传高消费方式,

利用社会舆论给当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2、深的应对与指导

家里长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还应该拒绝孩子的不合理消

费。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

3、学校的应对与指导

校园内,学校要抵制一些不良商铺;校园外,学校应当联合有关政府部门,

对校园周边的不良营业机构进行整治;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例如:合理

消费观演讲比赛、树立正确消费观的讲座等等。

4、大学生合理消费策略

大学生应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对家庭、学校的教育自我吸收,形成积

极向上的消费观念。首先做到才尽其用把钱花在有需要的地方,把多余的钱存起

来,以备不时之需;其次,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一些不必要不实用的东西就可以忽

略,长期以来,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的数目,最后克制自己的虚荣心,不要和他

人进行攀比,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认真做自己就好。

结束语

本文浅谈了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的心理及原因,并给出了相对应的策略,

大学生,每月拿到了生活费之后,第一步应对本月生活费进行一个合理分配,第

二步就是要勤俭节约把钱花在“刀刃”上。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对金钱要有相对应

的概念,也要合理学会的分配。

参考文献

[1]王修贵, 张正亚.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8

(02) :220-221.

[2]艾瑞咨询, 超级课程表.2018年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

[EB/OL]./report_?id=3262, 2018-8-31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菅若云)

浅谈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观成因及应对对策

摘要: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热门

话题。本文对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也从大学生心理、

外部因素与个人因素探讨了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与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不合理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经济来源于父母资助有83.2%、其中来自奖学金和助学

贷款有9.7%、个人兼职收入有7.1%。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

仍然是依赖于父母以及家庭的资助,但部分大学生所享受的生活档次之高与其收

入水平相差甚多,甚至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现阶段的部分

大学生在诸多消费行为呈现出不合理的畸形消费现象且部分不合理消费已然开始

侵害大学生的消费观。

一、大学生不合理消费心理及原因

1、攀比从众心理

攀比心理是指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攀比消费作为

攀比心理的具体表现之一,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1]。部分大学生为了满足自

己的面子,不断购买名牌衣服、鞋包、化妆品和电脑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

完全不考虑实际需求及自身经济实力。这导致大学生偏离正确的消费轨道,形成

不良消费观和价值观。看到身边的同学穿着上万元的一双老爹鞋,苹果xs某些同

学的内心就燥热不止,心里想着他们有我也可以有,于是就做了“吃土月光”一族,

尽管已经这样,但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家里能否支撑自己如此消费来满足自己的

虚荣心。

2、不合理消费

艾瑞网于2018年发布的《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2]显示,大学生中,女生

每月日常消费的主要领域56.8%为食品饮料、66.0%为日化用品、69.9%为服饰鞋

包、17.2%用于个人爱好、32.7%用于人际关系支出;男生每月日常消费的主要领

域58.5%用于食品饮料、42.4%用于个人爱好、46.7%用于人际关系、27.3%用于日

化用品、38.1%用于服饰鞋包。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食品上的消费力度较大,而女

生在化妆品、衣服、包包方面消费力度较大,物质层面花费太多。

3、提前消费

“互联网+”战略日益显现其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改

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在这一大背景下“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主张“这月买,

下月还”的消费理念,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

有许多大学生在生活费不够充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又不愿

找父母要钱,然而“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虽然这些软

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但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只能将自

己当月的生活费补上,靠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维持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了

恶性循环。

二、 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观形成的原因

1、社会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环境之中,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社会要对当代

大学生进行正当引导。

媒体对人们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媒体对某些商品进行了过度的虚假宣传;现

在电自商业发展迅速,像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上商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主

要消费方式。

2、家庭因素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境优渥,家里长辈从小对他们就宠爱。

长辈们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家庭条件变好,想要给孩子自己从小没有拥有的生活;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父母给他们充分的“爱”,不会拒绝他们的要求。因此,长期下

来孩子们的消费观逐渐扭曲,不看自己需求,是否实用。

3、学校因素

当代大学生离开了自己生活多年的环境,步入大学。当代大学生虽然具备完

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思想不够成熟。大多数高校仅仅重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生

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某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过度消费,自己去使用“蚂蚁花

呗”、“蚂蚁借呗”、“京东白条”甚至还会去借“校园贷”。

4、个人因素

大学的教育不同于中小学,大学生刚离开家庭步入大学,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和经济独立能力。在进入新的生活环境时,使他们更加关注外在形象。其实,当

代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念离不开前两个因素的累积。

三、当代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养成对策

1、社会的应对与指导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虚假广告的整治力度,对于一些错误消费观念的广告

要进行打压;社会应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不能一味的宣传高消费方式,

利用社会舆论给当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2、深的应对与指导

家里长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还应该拒绝孩子的不合理消

费。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

3、学校的应对与指导

校园内,学校要抵制一些不良商铺;校园外,学校应当联合有关政府部门,

对校园周边的不良营业机构进行整治;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例如:合理

消费观演讲比赛、树立正确消费观的讲座等等。

4、大学生合理消费策略

大学生应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对家庭、学校的教育自我吸收,形成积

极向上的消费观念。首先做到才尽其用把钱花在有需要的地方,把多余的钱存起

来,以备不时之需;其次,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一些不必要不实用的东西就可以忽

略,长期以来,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的数目,最后克制自己的虚荣心,不要和他

人进行攀比,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认真做自己就好。

结束语

本文浅谈了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的心理及原因,并给出了相对应的策略,

大学生,每月拿到了生活费之后,第一步应对本月生活费进行一个合理分配,第

二步就是要勤俭节约把钱花在“刀刃”上。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对金钱要有相对应

的概念,也要合理学会的分配。

参考文献

[1]王修贵, 张正亚.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8

(02) :220-221.

[2]艾瑞咨询, 超级课程表.2018年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

[EB/OL]./report_?id=3262, 2018-8-31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