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北京十大建筑

IT圈 admin 24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聊乐蓉)

第一届(1959年)

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是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

革命博物馆(两馆属同一建筑内,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

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已被拆

除,现已重建)、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展览馆和北京工人体育场。

(其中,1959年评选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属于同一建

筑内,大厦分南北两大部分,南半部设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半部为中国革

命博物馆;1969年9月两馆合并后,改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又

恢复独立建制,2003年合并重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也可视为当时的国家十大建筑,它是

建国10周年的献礼工程。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中央人民

政府决定在首都北京大兴土木,建设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国庆工程,由

于这项计划大体上包括10个大型项目,故又称“十大建筑”。1958年9月

6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召集了北京1万多名建筑工作者开会,作关

于国庆工程的动员报告。除了组织北京的34个设计单位之外,还邀请了上

海、南京、广州等地的30多位建筑专家,进京共同进行方案创作。建筑专

家、教授、工人、市民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人们对各项工程先后提出了

400个方案,其中仅人民大会堂就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

并结合工程对天安门广场提出了多种规划意见。1959年2月,当时的“十

大国庆工程项目”最后确定。

周恩来总理提出“古今中外、皆为我用”的原则,全国的建筑界精英

采用非常规的“三边”工作法(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在10个月内

高质量地完成了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创作思路基本是自由的,并不忌

讳曾经遭遇过批判的大屋顶模式(全国农业展览馆),也不拒绝西洋古典

(人民大会堂)或类似前苏联模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同时包

含着对新结构和新形式下的中国建筑的探讨(民族文化宫)。而当时中国

正处于西方的经济封锁之下,这其实是中国建筑师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的一

次独立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但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不可能产生

普遍的建筑创作高潮。

① 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来源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中国

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决定兴建十大建筑,展现十年来的建设

成就。这些建筑追求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人文环境相协调。人民大会

堂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

施工,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

建成了。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人民大会堂集中了当时全国

各地的建筑材料,建筑工人加班进行建设,仅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从

设计图纸到从内到外所有装修及设备的安装调试。

人民大会堂壮观巍峨,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

四面开门。外表为浅黄色花岗岩,上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下有5米

高的花岗岩基座,周围环列有134根高大的圆形廊柱。人民大会堂正门面

对天安门广场,正

会堂外观

门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正门迎面有十二根浅灰色大理

石门柱,正门柱直径2米,高25米。四面门前有5米高的花岗岩台阶。人

民大会堂建筑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以及四周层次分

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内部设施齐全,

有声、光、温控制和自动消防报警、灭火等现代化设施。人民大会堂建筑

主要由3部分组成:进门便是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只是门厅不设座位)。

厅后是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堂;大会场北翼是有五千个席位的

大宴会厅;南翼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名称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发展理念,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

群众”为原则。坚持“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需求相称”的建馆方向。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建馆目标。

《复兴之路》专题展示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聊乐蓉)

第一届(1959年)

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是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

革命博物馆(两馆属同一建筑内,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

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已被拆

除,现已重建)、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展览馆和北京工人体育场。

(其中,1959年评选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属于同一建

筑内,大厦分南北两大部分,南半部设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半部为中国革

命博物馆;1969年9月两馆合并后,改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又

恢复独立建制,2003年合并重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也可视为当时的国家十大建筑,它是

建国10周年的献礼工程。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中央人民

政府决定在首都北京大兴土木,建设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国庆工程,由

于这项计划大体上包括10个大型项目,故又称“十大建筑”。1958年9月

6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召集了北京1万多名建筑工作者开会,作关

于国庆工程的动员报告。除了组织北京的34个设计单位之外,还邀请了上

海、南京、广州等地的30多位建筑专家,进京共同进行方案创作。建筑专

家、教授、工人、市民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人们对各项工程先后提出了

400个方案,其中仅人民大会堂就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

并结合工程对天安门广场提出了多种规划意见。1959年2月,当时的“十

大国庆工程项目”最后确定。

周恩来总理提出“古今中外、皆为我用”的原则,全国的建筑界精英

采用非常规的“三边”工作法(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在10个月内

高质量地完成了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创作思路基本是自由的,并不忌

讳曾经遭遇过批判的大屋顶模式(全国农业展览馆),也不拒绝西洋古典

(人民大会堂)或类似前苏联模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同时包

含着对新结构和新形式下的中国建筑的探讨(民族文化宫)。而当时中国

正处于西方的经济封锁之下,这其实是中国建筑师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的一

次独立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但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不可能产生

普遍的建筑创作高潮。

① 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来源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中国

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决定兴建十大建筑,展现十年来的建设

成就。这些建筑追求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人文环境相协调。人民大会

堂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

施工,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

建成了。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人民大会堂集中了当时全国

各地的建筑材料,建筑工人加班进行建设,仅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从

设计图纸到从内到外所有装修及设备的安装调试。

人民大会堂壮观巍峨,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

四面开门。外表为浅黄色花岗岩,上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下有5米

高的花岗岩基座,周围环列有134根高大的圆形廊柱。人民大会堂正门面

对天安门广场,正

会堂外观

门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正门迎面有十二根浅灰色大理

石门柱,正门柱直径2米,高25米。四面门前有5米高的花岗岩台阶。人

民大会堂建筑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以及四周层次分

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内部设施齐全,

有声、光、温控制和自动消防报警、灭火等现代化设施。人民大会堂建筑

主要由3部分组成:进门便是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只是门厅不设座位)。

厅后是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堂;大会场北翼是有五千个席位的

大宴会厅;南翼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名称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发展理念,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

群众”为原则。坚持“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需求相称”的建馆方向。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建馆目标。

《复兴之路》专题展示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