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

IT圈 admin 49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居临)

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

宁麦9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

质、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弱筋专用小麦品种。1997

年10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被

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作为优质饼干、糕点专用

小麦进行示范开发。

1、品质优良。经南京经济学院粮油食品质量检测中心

分析,宁麦9号容重785g/l,水分11.4%,粗蛋白含量

10.6%,湿面筋含量19.3%,干面筋含量6.3%,沉降值26ml,

降落值323s,面团吸水率53.3%、形成时间1.5min、稳定

时间1.5min、断裂时间2.2min,粉质评价值30,完全符合

国家规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指标(GB/T17893-1999),是一

个优质的饼干、糕点专用小麦品种,可以与从美国、澳大利

亚进口的优质弱筋小麦――软红冬小麦(面粉厂称之为“黄麦”)

相媲美。

2、丰产性好。宁麦9号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较

扬麦158高10~15%,每穗结粒数较多,一般每穗结45

粒左右,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太严格,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

稳产性,1995~1997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小麦新品种区

域试验,产量居第一位,较对照扬麦158平均增产10.7%。

1996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38%。

3、抗逆性强。宁麦9号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赤霉病

和纹枯病。同时宁麦9号耐湿性好,可减轻本地小麦生育后

期因多雨带来的湿害。

- 1 -

4、栽培技术要点。一是适期早播,我市播期以10月

25日至10月底为宜。二是适度密植,每亩基本苗以15万

左右为宜,越冬苗50~60万,高峰苗控制在70~80万,

最后成穗30万左右。三是科学施肥,每亩施纯氮以12~

15kg为宜,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5。肥料运筹上掌

握前期足肥促早发,后期控制氮肥保品质的原则。氮肥中基

肥与追肥的比例为7:3。追肥中分蘖肥占15%,拔节孕穗肥

占15%。四是防病治虫确保高产稳产,播种前用纹霉净拌种

以减少纹枯病发病基数,拔节期喷施井岗霉素控制纹枯病的

发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视田间病虫情况防治白粉病、锈

病、赤霉病和蚜虫。

- 2 -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居临)

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

宁麦9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

质、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弱筋专用小麦品种。1997

年10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被

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作为优质饼干、糕点专用

小麦进行示范开发。

1、品质优良。经南京经济学院粮油食品质量检测中心

分析,宁麦9号容重785g/l,水分11.4%,粗蛋白含量

10.6%,湿面筋含量19.3%,干面筋含量6.3%,沉降值26ml,

降落值323s,面团吸水率53.3%、形成时间1.5min、稳定

时间1.5min、断裂时间2.2min,粉质评价值30,完全符合

国家规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指标(GB/T17893-1999),是一

个优质的饼干、糕点专用小麦品种,可以与从美国、澳大利

亚进口的优质弱筋小麦――软红冬小麦(面粉厂称之为“黄麦”)

相媲美。

2、丰产性好。宁麦9号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较

扬麦158高10~15%,每穗结粒数较多,一般每穗结45

粒左右,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太严格,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

稳产性,1995~1997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小麦新品种区

域试验,产量居第一位,较对照扬麦158平均增产10.7%。

1996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38%。

3、抗逆性强。宁麦9号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赤霉病

和纹枯病。同时宁麦9号耐湿性好,可减轻本地小麦生育后

期因多雨带来的湿害。

- 1 -

4、栽培技术要点。一是适期早播,我市播期以10月

25日至10月底为宜。二是适度密植,每亩基本苗以15万

左右为宜,越冬苗50~60万,高峰苗控制在70~80万,

最后成穗30万左右。三是科学施肥,每亩施纯氮以12~

15kg为宜,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5。肥料运筹上掌

握前期足肥促早发,后期控制氮肥保品质的原则。氮肥中基

肥与追肥的比例为7:3。追肥中分蘖肥占15%,拔节孕穗肥

占15%。四是防病治虫确保高产稳产,播种前用纹霉净拌种

以减少纹枯病发病基数,拔节期喷施井岗霉素控制纹枯病的

发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视田间病虫情况防治白粉病、锈

病、赤霉病和蚜虫。

- 2 -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