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类映菱)
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重大成就考察报
告
2010年8月19日至30日,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为团长,朱佳木、牛越生委员为副团
长的全国政协“西部开发10年来的重大成就”委员考察团一行21人赴宁夏、青海,对西部
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考察期间,考
察团分别听取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有关情况介绍,在宁夏实地考察了宁夏黄河金岸建
设、永大线节水农业示范区、沙坡头旅游区治沙工程、中卫香山硒砂瓜基地、宁东能源化工
基地、神华宁煤集团甲醇厂、烯烃项目等;在青海实地考察了青海藏羊集团、金诃藏药集团、
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拉西瓦水电站等。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和实地考察,委员们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宁夏、青海取得
的成就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了解,对两个省区10年来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建设精神给
予了高度评价,并立足各自专业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宁夏、青海取得的重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支
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各级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带领各族群众紧紧抓住历史机遇,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区情、省情,发挥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
产业化,经济社会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1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5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倍,年均增长1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18.8亿元增
加到2009年的111.6亿元,增长近5倍,年均增长19.5%。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777
元,在1999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
1999年至2009年,青海省生产总值由238.39亿元增加到1081.27亿元,年均增长12%。
人均生产总值由4663元增加到19454元,翻了两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3.03亿元提高
到166.46亿元,增加了近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5.15亿元提高到300.47亿元。进
出口贸易由1.08亿美元提高到5.86亿美元。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宁夏、青海坚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注重优势资源开发,促进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宁
夏大力发展枸杞、清真牛羊肉、牛奶、马铃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优质粮
食、淡水鱼、葡萄、红枣、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布
局区域化、特色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在考察中,宁夏中卫的硒砂瓜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
象。当地干部群众在年均降雨量只有180多毫米的干旱带上,创造出独特的旱作农业模式:
给沙土压上硒砂石,种上耐旱的枣树和西瓜,既减少了水的蒸发量,保持了墒情、减少了扬
沙,又给作物增加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提高了作物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益。目前,中卫市硒砂瓜种植面积已达到107.54万亩,预计今年硒砂瓜总产量在120万吨,
总产值将达到9.36亿元。委员们指出,中卫市立足当地实际,变劣势为优势,利用压砂种
植技术,大力发展硒砂瓜产业,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探索出了一条富民之路,实现了土地
资源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创举。
同时,两省区立足各自实际,大力发展工业。宁夏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培育优势特
色产业体系,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青海百万吨钾肥及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相
继实施,四大支柱、四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循环经济、园区
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
(三)基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宁夏基本建成了以公路、铁路、民航为主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了一大批通信、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大大增强了经济社会
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实现了乡乡通邮路、通宽带,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
话,户户通电的发展目标。
青海“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形成,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举世瞩目的
青藏铁路和兰青铁路复线相继建成,青藏铁路西格复线、柴达木地方铁路等建设取得积极进
展。西宁机场、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玉树机场建成通航。全国第一个750千伏
输变电工程基本建成,完成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200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电
网同网同价。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过去的10年,西部地区的各族人民对于“幸福”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宁夏以基本养
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率达到100%。各族群众就业、社保、居住、就学、就医等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和解决。 青
海“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4%。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
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实施
“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建设项目,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由1999年的59%
和82%提高到2009年的889%和94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农村
养老保险试点大力推进。农牧区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房建设加快实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开始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全面启动。
(五)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环境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宁夏、青海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
全屏障。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区范围的全面封山禁牧,草场植被覆盖率由30%
提高到60%左右。9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89万亩,造林超过113万公顷以上,森林
覆盖率由8%提高到9.8%。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6.7万公顷,沙化面积由上世纪70年代的165
万公顷减少到118.3万公顷,成为全国第一个“人进沙退”的省区,全区生态恶化的局面得
到了扭转,宁夏生态环境改善程度名列全国第二,被评为“十大新天府”。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类映菱)
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重大成就考察报
告
2010年8月19日至30日,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为团长,朱佳木、牛越生委员为副团
长的全国政协“西部开发10年来的重大成就”委员考察团一行21人赴宁夏、青海,对西部
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考察期间,考
察团分别听取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有关情况介绍,在宁夏实地考察了宁夏黄河金岸建
设、永大线节水农业示范区、沙坡头旅游区治沙工程、中卫香山硒砂瓜基地、宁东能源化工
基地、神华宁煤集团甲醇厂、烯烃项目等;在青海实地考察了青海藏羊集团、金诃藏药集团、
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拉西瓦水电站等。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和实地考察,委员们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宁夏、青海取得
的成就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了解,对两个省区10年来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建设精神给
予了高度评价,并立足各自专业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宁夏、青海取得的重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支
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各级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带领各族群众紧紧抓住历史机遇,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区情、省情,发挥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
产业化,经济社会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1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5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倍,年均增长1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18.8亿元增
加到2009年的111.6亿元,增长近5倍,年均增长19.5%。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777
元,在1999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
1999年至2009年,青海省生产总值由238.39亿元增加到1081.27亿元,年均增长12%。
人均生产总值由4663元增加到19454元,翻了两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3.03亿元提高
到166.46亿元,增加了近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5.15亿元提高到300.47亿元。进
出口贸易由1.08亿美元提高到5.86亿美元。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宁夏、青海坚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注重优势资源开发,促进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宁
夏大力发展枸杞、清真牛羊肉、牛奶、马铃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优质粮
食、淡水鱼、葡萄、红枣、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布
局区域化、特色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在考察中,宁夏中卫的硒砂瓜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
象。当地干部群众在年均降雨量只有180多毫米的干旱带上,创造出独特的旱作农业模式:
给沙土压上硒砂石,种上耐旱的枣树和西瓜,既减少了水的蒸发量,保持了墒情、减少了扬
沙,又给作物增加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提高了作物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益。目前,中卫市硒砂瓜种植面积已达到107.54万亩,预计今年硒砂瓜总产量在120万吨,
总产值将达到9.36亿元。委员们指出,中卫市立足当地实际,变劣势为优势,利用压砂种
植技术,大力发展硒砂瓜产业,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探索出了一条富民之路,实现了土地
资源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创举。
同时,两省区立足各自实际,大力发展工业。宁夏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培育优势特
色产业体系,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青海百万吨钾肥及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相
继实施,四大支柱、四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循环经济、园区
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
(三)基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宁夏基本建成了以公路、铁路、民航为主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了一大批通信、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大大增强了经济社会
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实现了乡乡通邮路、通宽带,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
话,户户通电的发展目标。
青海“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形成,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举世瞩目的
青藏铁路和兰青铁路复线相继建成,青藏铁路西格复线、柴达木地方铁路等建设取得积极进
展。西宁机场、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玉树机场建成通航。全国第一个750千伏
输变电工程基本建成,完成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200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电
网同网同价。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过去的10年,西部地区的各族人民对于“幸福”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宁夏以基本养
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率达到100%。各族群众就业、社保、居住、就学、就医等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和解决。 青
海“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4%。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
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实施
“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建设项目,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由1999年的59%
和82%提高到2009年的889%和94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农村
养老保险试点大力推进。农牧区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房建设加快实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开始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全面启动。
(五)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环境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宁夏、青海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
全屏障。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区范围的全面封山禁牧,草场植被覆盖率由30%
提高到60%左右。9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89万亩,造林超过113万公顷以上,森林
覆盖率由8%提高到9.8%。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6.7万公顷,沙化面积由上世纪70年代的165
万公顷减少到118.3万公顷,成为全国第一个“人进沙退”的省区,全区生态恶化的局面得
到了扭转,宁夏生态环境改善程度名列全国第二,被评为“十大新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