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阿夏之)
2023年教育热词回顾点评
1.教育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表述,定
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什么?
因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要任务,如何实现
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怎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就需要依靠教
育、科技、人才。
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是龙头,重中之重还是科技人
才的培养,尤其是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目的还是为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这一急迫的战略需要让我想起
了新中国建设之初和当时的院系调整:快速培养新中国建设
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
T
这是今年对全世界教育影响最大的一个事件,ChatGPT
是对知识组织方式的重构,并不生产新的知识、思想,但对
教育组织形式必然产生颠覆性影响。她的出现提醒我们,人
工智能首先替代的是低层次、重复性脑力劳动者,在与机器
的较量中,独立思考比什么都重要,否则必然被机器替代!
3.学科专业调整
2023年大学毕业生1158万,加上回国留学生,已经逼
1
近新增劳动力的80%,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完全变成了大学
生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本不是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经济
问题,但教育必须做好供给侧改革,即面向社会需要做好人
才培养。五部委的文件本质就是以就业反向调整高校学科专
业设置,一方面是做减法,改变一些高校一味开办成本低,
但社会需求过剩的专业,比如大量人文社科与艺术类专业,
一方面是做加法,根据社会发展,尤其是新业态,增设四新
专业以及交叉学科专业,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科学教育加法
近年我们都习惯了做减法,但是面对险恶的国际发展环
境,我们必须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必须解决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问题,这就直接关系到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们
需要从小激发更多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同时,自然科
学大多是早慧学科,需要对这些天才少年早发现、早培养,
至少给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而不是单纯做减法。
4.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
也成为2023年教育界的高频词。我更希望系统考虑这个问
题,比如基础教育如何改变封顶式的减负,给拔尖人才以成
长的环境与土壤?高校如何与中学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打
通拔尖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渠道和模式?还有,如何面对
中高考仍然以分数为核心的现实,实事求是地最大可能加强
理工科人才的选拔效度?
2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阿夏之)
2023年教育热词回顾点评
1.教育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表述,定
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什么?
因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要任务,如何实现
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怎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就需要依靠教
育、科技、人才。
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是龙头,重中之重还是科技人
才的培养,尤其是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目的还是为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这一急迫的战略需要让我想起
了新中国建设之初和当时的院系调整:快速培养新中国建设
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
T
这是今年对全世界教育影响最大的一个事件,ChatGPT
是对知识组织方式的重构,并不生产新的知识、思想,但对
教育组织形式必然产生颠覆性影响。她的出现提醒我们,人
工智能首先替代的是低层次、重复性脑力劳动者,在与机器
的较量中,独立思考比什么都重要,否则必然被机器替代!
3.学科专业调整
2023年大学毕业生1158万,加上回国留学生,已经逼
1
近新增劳动力的80%,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完全变成了大学
生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本不是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经济
问题,但教育必须做好供给侧改革,即面向社会需要做好人
才培养。五部委的文件本质就是以就业反向调整高校学科专
业设置,一方面是做减法,改变一些高校一味开办成本低,
但社会需求过剩的专业,比如大量人文社科与艺术类专业,
一方面是做加法,根据社会发展,尤其是新业态,增设四新
专业以及交叉学科专业,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科学教育加法
近年我们都习惯了做减法,但是面对险恶的国际发展环
境,我们必须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必须解决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问题,这就直接关系到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们
需要从小激发更多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同时,自然科
学大多是早慧学科,需要对这些天才少年早发现、早培养,
至少给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而不是单纯做减法。
4.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
也成为2023年教育界的高频词。我更希望系统考虑这个问
题,比如基础教育如何改变封顶式的减负,给拔尖人才以成
长的环境与土壤?高校如何与中学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打
通拔尖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渠道和模式?还有,如何面对
中高考仍然以分数为核心的现实,实事求是地最大可能加强
理工科人才的选拔效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