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戏冰)
圆园18年7月
总第238期第4期
黑河学刊
匀藻蚤澡藻允燥怎则灶葬造
Jul.圆园18
杂藻则蚤葬造晕燥援238晕燥援4
幼儿行为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实施策略
何惠丽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甘肃成县742500)
揖摘要铱在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观察、记录、解读幼儿行为成为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研究
者发现,当下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行为观察中存在观察前缺乏足够准备、观察中对幼儿干预过多、观察记录混淆客
观描述与主观评价以及观察结束后缺乏对资料的有效分析等问题。为此,提出通过职前学习、职后培训、幼儿园
提供支持性环境、教师个人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等有效实施策略,切实提高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能力。
揖关键词铱幼儿行为;观察;实施策略
揖中图分类号铱G618揖文献标识码铱A揖文章编号铱1009-3036(2018)04-0126-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师应“善于发
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
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
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
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
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大量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师
只有学会观察幼儿行为,读懂幼儿行为,才能采取正确的
教育策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持
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幼儿行为观察的重要性
在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保障幼儿教师队
伍质量不断提高,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
行)》。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应当具
有“观察幼儿”的能力,能“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
动,给予适宜的指导”“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
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
幼儿行为观察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而有效的教育
的前提之一。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并了解幼儿的语言、动
作、思维、情绪情感等发展水平及具体的行为特点基础上,
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学习需要的幼儿园教育
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从而保
证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幼儿行为观察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幼儿资料、分析教育
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基本途
径。通过行为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幼儿身心发展与教
育的实践知识,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促进自身的教学反
思,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专业的观察意识
和观察能力的双重缺失,幼儿园对教师的观察记录只有量
的规定并无质的要求,也没有发挥观察记录应有的交流与
反思的功能。如此“观察”失去了“走进童心”、“解读童心”
的意义,使“以儿童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现实中遭遇困
境。常见问题如下:
(一)观察前缺乏足够的准备
1.观察目标不明确
幼儿有其独特的行为模式,但幼儿的行为是可观察
的,观察是理解幼儿的第一步。在进入观察现场之前,教师
应先确定观察对象、观察行为、观察目标,使观察成为真正
意义上的“观察”,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的“看”。有目的
揖基金项目铱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安徽高校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民办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分析与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K2016A054)、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
级科研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号:2016LSSK02021)阶段性研究成
果。
揖作者简介铱何惠丽(1982-),女,甘肃会宁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
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窑126窑
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
点、兴趣爱好等,也可帮助老师通过观察学会做研究,在实
践中推动自己的专业化成长。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对班级中
幼儿所做的观察无明确目的,没有对观察问题下操作性定
义并分解为可观察的一系列行为事件,仅在个别幼儿身上
发生一些特殊行为如争执、吵闹、告状等时做出简单的观
察、记录。
2.
在
观
确
察
定
计划
了观
缺
察
失
目标后,就需要制订出一份详细的观察
研究计划。一份完整的观察计划是对观察研究的总体规
划,应该包括观察内容、观察时间(包括在什么时间观察、
观察多长时间、观察多少次)、观察对象的选择、观察地点、
观察方法和手段(参与观察还是非参与观察、是否使用录
音或录像设备)、对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观察者之间的
分工以及观察报告撰写规划等内容。科学的观察计划是教
师对幼儿实施有效观察的有力保障,但一线幼儿教师大多
缺乏职前及职后专门的观察技能培训,不会制定具体可行
的观察计划,导致后续观察无章可循。
3.
适
观
用
察
于
方法
学前
选
教育
择不
科学研究的
当
观察方法有不同的类别,
有适合质性研究的方法如叙述性观察法,也有适合定量研
究的方法如取样观察法。不同的观察方法有自身不同的优
势与局限,教师在观察幼儿行为时应充分了解各类观察方
法的特性与用途,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增强观察者的角
色意识,尽可能消除观察者效应,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
性和一致性。
(二)观察现场教师对幼儿干预过多
幼儿行为观察是教师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观
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所谓“自然
状态”是指被观察的对象处于常态之下,幼儿行为不受人
为控制,能真实地呈现。而通常幼儿教师在进入实际环境
进行观察时,经常忽略幼儿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并且不
时干预幼儿行为,使幼儿自然行为减少,难以获得真实、可
靠的信息。如一位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娃娃家”游戏时,看
到孩子们因争抢角色而出现吵闹,教师就主动给孩子分配
角色以平息争执,这种“教师包办”的做法打破了幼儿行为
出现的“自然状态”,不利于更多客观资料的获取。
(三)观察记录混淆客观描述与主观评价
观察过程中教师作为观察者,要按照幼儿行为出现的
次序,客观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采用白描的形式记录
事实,不做任何价值判断。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只用描述
性的语句,避免使用解释性的言语。例如,某位教师对幼儿
的户外活动做了如下记录:“今天下午天气晴好,孩子们在
操场上玩得非常开心,班里最调皮的豆豆和轩轩都没有找
老师的麻烦。”可以看出,“玩的非常开心”“、没有找老师的
麻烦”都是教师对幼儿行为的主观判断,并非客观事实描
述。在观察记录中,幼儿教师经常出现此种混淆客观描述
与主观评价的情况,过多使用判断性、解释性、评价性的词
语,而缺失对幼儿具体行为的全面、客观的描述。
(四)观察结束后缺乏对资料的有效分析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有效观察,不仅仅是搜集表面的行
为信息资料,更重要的是整理、分析资料,找出各种行为现
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而许多幼儿教师由于对儿童行为观察
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在观察结束后对流水账式的观
察记录很难进行后续资料分析,个别在解读记录材料时也
常常存在着浅显的主观臆断、建议不够明确具体等问题,
比如以下案例。
【观察记录】吃完午点,王老师让小朋友去喝水,喝完
水在自己的喝水记录袋里插一根吸管。小希和诺诺喝完水
也去插吸管,插好后小希在诺诺耳边说着悄悄话,然后她
俩回头看了下王老师,发现王老师没有注意她们,于是悄
悄地从记录袋里取了些吸管装到各自的衣服口袋里,然后
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解读】小希和诺诺关系要好,她们可能觉得吸管漂
亮,就在小希的暗示下各自偷拿一些回家。小朋友不应在
不经别人允许的情况下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回家,这种行为
是不对的。老师应和家长及时联系,交流沟通,让孩子知道
这种做法的错误,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此案例中,对幼儿的行为动机描述仅是猜测,行为事
件记录不够详细,与家长的交流方式不够具体,解读显得
肤浅、表面。
三、有效实施策略
针对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常见问题分析,提出以下有
效策略:
(一)通过职前学习、职后培训,切实提高教师观察幼
儿行为的专业技能
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技能不能是一朝一夕就能练
就的,而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与训练。第一,在培养幼儿教
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首先要在《学前教
育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中详细地讲授“观察法”的概
念、特点、使用条件、操作程序等理论知识,并且注重“观察
法”的实际运用,让幼师学生走进幼儿园,走近儿童,开展
真实的场景观察,记录幼儿行为,解读记录资料,反思观察
过程,不断提高观察技能;其次,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更应开
设《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这门专业必修课程,从幼儿行为入
手,系统地讲解观察幼儿行为的流程、方法、应注意的伦理
问题等,使幼师掌握观察与记录幼儿行为的精神与实践策
略,并能将观察技能在幼教教学现场实际应用。第二,对于
已入职的幼儿教师,应经常对其进行幼儿行为观察技能的
培训。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幼儿园青年骨干教师
培训”、“园长培训”、“公建民营幼儿教师培训”、“国培”等
各级各类不同层次对幼儿教师进行的培训中,都应该把
幼儿行为观察”作为培训项目之一,通过不断地学
窑127
习和
窑
实“
践切实提高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专业技能。
(二)幼儿园为教师观察提供平台,营造支持性环境
在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层更注重幼儿安全、
教学活动组织、家园合作、儿童膳食营养等工作,但对教师
的观察技能并未从根本上予以重视。为此,幼儿园应从建
立健全自身管理机制出发,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依
托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打造教学科研团队,团队
成员之间精诚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以团队的形式开展
教研活动,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对话,相互启发,细致观察幼
儿行为,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讨论交流正确的教育对策,
全面、深入地解读幼儿的行为,变教师被动的观察、记录为
自觉、自愿的观察研究,以此,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观察的
支持性环境,充分调动教师观察的积极性,提高观察的有
效性和针对性。
(三)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运用科学理
论解读观察结果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
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
观察到什么。”教师观察幼儿行为既要有明确的目的、计
划、主题,更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相关专业理论
支撑。一方面,专业理论作为背景知识,会影响教师观察主
题的选择,以及观察幼儿行为的具体性、客观性。另一方
面,儿童发展专业理论知识可以使教师深入解读观察到的
幼儿行为,进而合理地调整教育对策,以促进儿童健康、快
乐成长。为此,幼儿教师应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将专业
理论知识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以提升幼儿行为
观察的敏锐性和解读记录的准确性。
观察技能的提高不仅依赖培训和理论学习,更应在工
作中进行不断的观察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园长支
持、同事帮助及家长协助下,营造有利的观察环境,合理安
排观察计划,科学观察幼儿行为,适时评估幼儿的需要,拓
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葺
[1]陈婷.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研究[D].东北师
[参考文献]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9.
2011.
[2]王彩凤.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徐莹莹,顾菲.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的技巧[J].教育
导刊,2015(12):75.
[4]赵慕喜.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44.
阴编辑辕尹一凡
(上接第125页)搭建实践活动的平台,组织实践活动。还
可以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整合资源,加强联
合,深化学生理论学习的成效。通过高中与高校思想政治
课的衔接,突出实践教学的共享性,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育人空间。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而言无疑是具有吸引
力的。
四、以生活实际为依据,实现教学评价的动态连贯
为保障思想政治课的衔接取得一定的成效,思想政治
课需要立足学生思想道德表现的动态变化进行长期系统
性地记录评价,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可适应性、可持续性的
系统化标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积
极性,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的广度、深度、简单及切实
可行。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改变以往唯分数论来评价
学生的方式,通过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记录学生的思想道德
状态。“而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则采取灵活多变的
方式,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
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对照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记
录,要改变仅仅以期末考试试卷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方
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包括思想评定和素质考察、课堂表
现、作业和实践活动等多个项目,项目成绩各占一定的比
例,每个学期进行一次评价,到最后一个学期汇总综合成
绩。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保证评价的综合全
面,这样更大地调动了学生关注和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如此,在
此期间师生之间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对于思想政治课
的教学无疑也是大有裨益。葺
[1]中共中央宣传部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部网站,2005年2月.
2008年.
[2]邓伽.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部网站,2005年2月.
概论”课教学衔接研究》,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4).
[4]唐小晓,何燕《.高中思政课与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中共中央宣传部
窑128窑
阴编辑辕尹一凡
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戏冰)
圆园18年7月
总第238期第4期
黑河学刊
匀藻蚤澡藻允燥怎则灶葬造
Jul.圆园18
杂藻则蚤葬造晕燥援238晕燥援4
幼儿行为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实施策略
何惠丽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甘肃成县742500)
揖摘要铱在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观察、记录、解读幼儿行为成为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研究
者发现,当下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行为观察中存在观察前缺乏足够准备、观察中对幼儿干预过多、观察记录混淆客
观描述与主观评价以及观察结束后缺乏对资料的有效分析等问题。为此,提出通过职前学习、职后培训、幼儿园
提供支持性环境、教师个人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等有效实施策略,切实提高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能力。
揖关键词铱幼儿行为;观察;实施策略
揖中图分类号铱G618揖文献标识码铱A揖文章编号铱1009-3036(2018)04-0126-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师应“善于发
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
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
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
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
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大量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师
只有学会观察幼儿行为,读懂幼儿行为,才能采取正确的
教育策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持
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幼儿行为观察的重要性
在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保障幼儿教师队
伍质量不断提高,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
行)》。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应当具
有“观察幼儿”的能力,能“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
动,给予适宜的指导”“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
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
幼儿行为观察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而有效的教育
的前提之一。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并了解幼儿的语言、动
作、思维、情绪情感等发展水平及具体的行为特点基础上,
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学习需要的幼儿园教育
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从而保
证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幼儿行为观察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幼儿资料、分析教育
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基本途
径。通过行为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幼儿身心发展与教
育的实践知识,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促进自身的教学反
思,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专业的观察意识
和观察能力的双重缺失,幼儿园对教师的观察记录只有量
的规定并无质的要求,也没有发挥观察记录应有的交流与
反思的功能。如此“观察”失去了“走进童心”、“解读童心”
的意义,使“以儿童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现实中遭遇困
境。常见问题如下:
(一)观察前缺乏足够的准备
1.观察目标不明确
幼儿有其独特的行为模式,但幼儿的行为是可观察
的,观察是理解幼儿的第一步。在进入观察现场之前,教师
应先确定观察对象、观察行为、观察目标,使观察成为真正
意义上的“观察”,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的“看”。有目的
揖基金项目铱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安徽高校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民办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分析与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K2016A054)、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
级科研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号:2016LSSK02021)阶段性研究成
果。
揖作者简介铱何惠丽(1982-),女,甘肃会宁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
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窑126窑
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
点、兴趣爱好等,也可帮助老师通过观察学会做研究,在实
践中推动自己的专业化成长。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对班级中
幼儿所做的观察无明确目的,没有对观察问题下操作性定
义并分解为可观察的一系列行为事件,仅在个别幼儿身上
发生一些特殊行为如争执、吵闹、告状等时做出简单的观
察、记录。
2.
在
观
确
察
定
计划
了观
缺
察
失
目标后,就需要制订出一份详细的观察
研究计划。一份完整的观察计划是对观察研究的总体规
划,应该包括观察内容、观察时间(包括在什么时间观察、
观察多长时间、观察多少次)、观察对象的选择、观察地点、
观察方法和手段(参与观察还是非参与观察、是否使用录
音或录像设备)、对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观察者之间的
分工以及观察报告撰写规划等内容。科学的观察计划是教
师对幼儿实施有效观察的有力保障,但一线幼儿教师大多
缺乏职前及职后专门的观察技能培训,不会制定具体可行
的观察计划,导致后续观察无章可循。
3.
适
观
用
察
于
方法
学前
选
教育
择不
科学研究的
当
观察方法有不同的类别,
有适合质性研究的方法如叙述性观察法,也有适合定量研
究的方法如取样观察法。不同的观察方法有自身不同的优
势与局限,教师在观察幼儿行为时应充分了解各类观察方
法的特性与用途,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增强观察者的角
色意识,尽可能消除观察者效应,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
性和一致性。
(二)观察现场教师对幼儿干预过多
幼儿行为观察是教师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观
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所谓“自然
状态”是指被观察的对象处于常态之下,幼儿行为不受人
为控制,能真实地呈现。而通常幼儿教师在进入实际环境
进行观察时,经常忽略幼儿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并且不
时干预幼儿行为,使幼儿自然行为减少,难以获得真实、可
靠的信息。如一位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娃娃家”游戏时,看
到孩子们因争抢角色而出现吵闹,教师就主动给孩子分配
角色以平息争执,这种“教师包办”的做法打破了幼儿行为
出现的“自然状态”,不利于更多客观资料的获取。
(三)观察记录混淆客观描述与主观评价
观察过程中教师作为观察者,要按照幼儿行为出现的
次序,客观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采用白描的形式记录
事实,不做任何价值判断。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只用描述
性的语句,避免使用解释性的言语。例如,某位教师对幼儿
的户外活动做了如下记录:“今天下午天气晴好,孩子们在
操场上玩得非常开心,班里最调皮的豆豆和轩轩都没有找
老师的麻烦。”可以看出,“玩的非常开心”“、没有找老师的
麻烦”都是教师对幼儿行为的主观判断,并非客观事实描
述。在观察记录中,幼儿教师经常出现此种混淆客观描述
与主观评价的情况,过多使用判断性、解释性、评价性的词
语,而缺失对幼儿具体行为的全面、客观的描述。
(四)观察结束后缺乏对资料的有效分析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有效观察,不仅仅是搜集表面的行
为信息资料,更重要的是整理、分析资料,找出各种行为现
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而许多幼儿教师由于对儿童行为观察
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在观察结束后对流水账式的观
察记录很难进行后续资料分析,个别在解读记录材料时也
常常存在着浅显的主观臆断、建议不够明确具体等问题,
比如以下案例。
【观察记录】吃完午点,王老师让小朋友去喝水,喝完
水在自己的喝水记录袋里插一根吸管。小希和诺诺喝完水
也去插吸管,插好后小希在诺诺耳边说着悄悄话,然后她
俩回头看了下王老师,发现王老师没有注意她们,于是悄
悄地从记录袋里取了些吸管装到各自的衣服口袋里,然后
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解读】小希和诺诺关系要好,她们可能觉得吸管漂
亮,就在小希的暗示下各自偷拿一些回家。小朋友不应在
不经别人允许的情况下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回家,这种行为
是不对的。老师应和家长及时联系,交流沟通,让孩子知道
这种做法的错误,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此案例中,对幼儿的行为动机描述仅是猜测,行为事
件记录不够详细,与家长的交流方式不够具体,解读显得
肤浅、表面。
三、有效实施策略
针对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常见问题分析,提出以下有
效策略:
(一)通过职前学习、职后培训,切实提高教师观察幼
儿行为的专业技能
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技能不能是一朝一夕就能练
就的,而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与训练。第一,在培养幼儿教
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首先要在《学前教
育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中详细地讲授“观察法”的概
念、特点、使用条件、操作程序等理论知识,并且注重“观察
法”的实际运用,让幼师学生走进幼儿园,走近儿童,开展
真实的场景观察,记录幼儿行为,解读记录资料,反思观察
过程,不断提高观察技能;其次,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更应开
设《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这门专业必修课程,从幼儿行为入
手,系统地讲解观察幼儿行为的流程、方法、应注意的伦理
问题等,使幼师掌握观察与记录幼儿行为的精神与实践策
略,并能将观察技能在幼教教学现场实际应用。第二,对于
已入职的幼儿教师,应经常对其进行幼儿行为观察技能的
培训。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幼儿园青年骨干教师
培训”、“园长培训”、“公建民营幼儿教师培训”、“国培”等
各级各类不同层次对幼儿教师进行的培训中,都应该把
幼儿行为观察”作为培训项目之一,通过不断地学
窑127
习和
窑
实“
践切实提高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专业技能。
(二)幼儿园为教师观察提供平台,营造支持性环境
在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层更注重幼儿安全、
教学活动组织、家园合作、儿童膳食营养等工作,但对教师
的观察技能并未从根本上予以重视。为此,幼儿园应从建
立健全自身管理机制出发,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依
托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打造教学科研团队,团队
成员之间精诚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以团队的形式开展
教研活动,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对话,相互启发,细致观察幼
儿行为,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讨论交流正确的教育对策,
全面、深入地解读幼儿的行为,变教师被动的观察、记录为
自觉、自愿的观察研究,以此,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观察的
支持性环境,充分调动教师观察的积极性,提高观察的有
效性和针对性。
(三)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运用科学理
论解读观察结果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
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
观察到什么。”教师观察幼儿行为既要有明确的目的、计
划、主题,更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相关专业理论
支撑。一方面,专业理论作为背景知识,会影响教师观察主
题的选择,以及观察幼儿行为的具体性、客观性。另一方
面,儿童发展专业理论知识可以使教师深入解读观察到的
幼儿行为,进而合理地调整教育对策,以促进儿童健康、快
乐成长。为此,幼儿教师应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将专业
理论知识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以提升幼儿行为
观察的敏锐性和解读记录的准确性。
观察技能的提高不仅依赖培训和理论学习,更应在工
作中进行不断的观察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园长支
持、同事帮助及家长协助下,营造有利的观察环境,合理安
排观察计划,科学观察幼儿行为,适时评估幼儿的需要,拓
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葺
[1]陈婷.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研究[D].东北师
[参考文献]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9.
2011.
[2]王彩凤.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徐莹莹,顾菲.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的技巧[J].教育
导刊,2015(12):75.
[4]赵慕喜.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44.
阴编辑辕尹一凡
(上接第125页)搭建实践活动的平台,组织实践活动。还
可以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整合资源,加强联
合,深化学生理论学习的成效。通过高中与高校思想政治
课的衔接,突出实践教学的共享性,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育人空间。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而言无疑是具有吸引
力的。
四、以生活实际为依据,实现教学评价的动态连贯
为保障思想政治课的衔接取得一定的成效,思想政治
课需要立足学生思想道德表现的动态变化进行长期系统
性地记录评价,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可适应性、可持续性的
系统化标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积
极性,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的广度、深度、简单及切实
可行。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改变以往唯分数论来评价
学生的方式,通过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记录学生的思想道德
状态。“而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则采取灵活多变的
方式,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
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对照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记
录,要改变仅仅以期末考试试卷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方
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包括思想评定和素质考察、课堂表
现、作业和实践活动等多个项目,项目成绩各占一定的比
例,每个学期进行一次评价,到最后一个学期汇总综合成
绩。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保证评价的综合全
面,这样更大地调动了学生关注和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如此,在
此期间师生之间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对于思想政治课
的教学无疑也是大有裨益。葺
[1]中共中央宣传部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部网站,2005年2月.
2008年.
[2]邓伽.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部网站,2005年2月.
概论”课教学衔接研究》,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4).
[4]唐小晓,何燕《.高中思政课与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中共中央宣传部
窑128窑
阴编辑辕尹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