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神舟系列飞船

IT圈 admin 44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管嫔然)

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

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

由13个分系统组成。我国神舟飞船发射记录如下:

1999年11月21日,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

后成功着陆。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

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

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

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

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进行了6天的飞行。这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

验。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

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运行108圈,它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装有

人体代谢模拟装置、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2002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神舟四号成功发射并

返回。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飞船把航天员杨利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次的任

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

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进入太空,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进行了首次多人多

天实验,神舟六号是三舱式飞船,轨道舱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运行半

年。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进入太空,

实现了我国的首次太空漫步,飞船轨道舱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气闸舱功能,作为出舱活

动的过度舱段。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神舟八号飞船将与在轨运

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实施我国首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2012年8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

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执行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

务。在太空飞行了约13天,神舟九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

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在轨飞行期间,航

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

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聂海胜、

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

了太空授课。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

域。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出舱。

从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现在,我国仅用10年时间,显示了我国航天工程技术突飞猛

进的发展。此次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在轨运行15天,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进行的时间最长

的一次太空飞行。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已在轨运行一年多的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

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

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

活动。

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利益,包含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

力的提高,今后我国还将发射更多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以及实验室,并将在2020年前

后建成空间站。当民众对航天发射逐渐习以为常,也就意味着我国人向着熟悉太空、利用

太空、享受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神舟系列飞船以举步量天这一最最浪漫的形式表

达出当今我国国家意志的同时,也展示了我国雄浑的国家实力,不断实现人类畅游宇宙的

永恒梦想。

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管嫔然)

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

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

由13个分系统组成。我国神舟飞船发射记录如下:

1999年11月21日,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

后成功着陆。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

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

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

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

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进行了6天的飞行。这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

验。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

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运行108圈,它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装有

人体代谢模拟装置、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2002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神舟四号成功发射并

返回。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飞船把航天员杨利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次的任

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

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进入太空,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进行了首次多人多

天实验,神舟六号是三舱式飞船,轨道舱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运行半

年。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进入太空,

实现了我国的首次太空漫步,飞船轨道舱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气闸舱功能,作为出舱活

动的过度舱段。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神舟八号飞船将与在轨运

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实施我国首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2012年8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

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执行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

务。在太空飞行了约13天,神舟九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

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在轨飞行期间,航

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

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聂海胜、

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

了太空授课。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

域。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出舱。

从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现在,我国仅用10年时间,显示了我国航天工程技术突飞猛

进的发展。此次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在轨运行15天,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进行的时间最长

的一次太空飞行。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已在轨运行一年多的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

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

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

活动。

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利益,包含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

力的提高,今后我国还将发射更多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以及实验室,并将在2020年前

后建成空间站。当民众对航天发射逐渐习以为常,也就意味着我国人向着熟悉太空、利用

太空、享受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神舟系列飞船以举步量天这一最最浪漫的形式表

达出当今我国国家意志的同时,也展示了我国雄浑的国家实力,不断实现人类畅游宇宙的

永恒梦想。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