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白雁卉)
澜沧江简介
•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
长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源头海拔5200米,全长4909
千米,流出国后称湄公河(Mekong River),为缅甸、老挝的界河。
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
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澜沧
江在中国境内长2179千米,流经青海、西藏、云南3省,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千米,
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2.5%,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
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
地形地貌
• 澜沧江源头流域地势较高,自北向南呈条带状,上、下游较宽阔,中游则狭窄,流
域平均宽度约80km,流域内地形起伏剧烈,地形复杂。上游属青藏高原,海拔为4000~
4500m,山地可达5500~6000m,区域内除高大险峻的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
中游属高山峡谷区,河谷深切于横断山脉之间,山高谷深,两岸高山对峙,山峰高出水面
3000多米,河谷比较狭窄,河床坡度大,形成陡峻的坡状地形。下游分水岭显著降低,一
般在2500m以下,地势趋平缓,河道呈束放状,出中国境后河道比较开阔平缓。
V形谷
• 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较强 ,河谷加深的速度大于拓宽的速度,形成谷坡高度远大于
谷底宽度的峡谷,其横剖面呈“V”形,“V”形河谷常形成于坚硬的岩石分布区,断裂带
及岩石垂直节理发育地区构造软弱带、以及新构造运动上升地区。在“V”形谷中,通常
河床直接与谷坡相接,很难见到谷底。
澜沧江大峡谷
澜沧江大峡谷位于云南 德钦县境内,北起佛山乡,南至燕门乡,长150公里,这里
是云南省高差最大的地方。峡谷江面海拔2006米,左岸的梅里雪山 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
米,右岸的白马雪山扎拉雀尼峰也高达5460米,峡谷的最大高差达4734米,从江面到
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每kM平均上升337米,峡谷有一个近于垂直的坡面。
河曲
由于凹岸在单向环流的冲击下,下部岩石不断被破坏掏空,侵蚀下来的岩石碎屑被底
流搬运到凸岸堆积,使河流凹岸不断向谷坡方向后退,而凸岸因堆积不断前伸,使河谷河
床愈来愈弯曲,连续弯曲,形成河曲。
瀑布
由于组成河床的岩石的软硬不均,河流下蚀作用的速度也有差异,导致谷底在纵向上
常呈阶梯状。一般由坚硬岩石组成的谷底因抗侵蚀能力强,常突起形成陡坎,水流经过则
成为瀑布。同时进行向源侵蚀作用,加长河谷长度,减小河床坡降度,使瀑布向后退去,
最终消失。
湄公河大瀑布又称孔瀑布或孔恩瀑布.
老挝境内湄公河上的一系列大瀑布。孔瀑布因受玄武岩河床阻拦而形成两列,落差14
公尺,
河水落入一个海拔82公尺的水潭。使河水形成瀑布的岩层还造成了一些岛屿,其中
最大的一个岛屿孔埠拥有一个因瀑布周边地区的物资运输而形成的小港埠。孔瀑布是世界
上水流量最大的瀑布,每秒流量950万公升(250万加仑),比美国的尼加拉瀑布多将近一
倍。
湄公河最大瀑布。宽10公里,洪汛落差15米,枯水落差24米。瀑布枯水时落差18
米。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下流及其9条叉道流入南海时所形成的冲积平原,是越南第一大平原,面积约
4.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不到2米,湄公河自金边以下分成两支,在越南境内叫前江和
后江,这两江把三角洲分成三部分。后江以南部分为金瓯半岛,由于湄公河泥沙的淤积,
半岛每年向西南海边延伸60-80米。半岛西侧海滩长满了热带特有的红树林,内地多稻田
和热带丛林。前江和后江之间是平坦肥沃的平原,河渠密如蛛网。前江以北部分,西部为
同塔梅平原,实际是沼泽区,雨季一片汪洋,水深3米以上,旱季也水深及膝,盛产莲藕
和浮稻,东部为同奈平原。
湄公河三角洲地形可分为5个区:北部高原、长山山脉、南部高地、呵叻高原和湄公
河平原。北部高原处是崇山峻岭,高程达1500~2800m,只有少量的高地平原和河谷冲
积台地。长山山脉北部和中部的山地较陡,南部为丘陵地区。南坡和西坡受西南季风的影
响,雨量较大,而中部河谷较干旱。南部高地东面为绵延山地,西南为丘陵地。呵叻高原
为蝶状山间盆地。湄公河平原为大片低地,包括三角洲地区。
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白雁卉)
澜沧江简介
•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
长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源头海拔5200米,全长4909
千米,流出国后称湄公河(Mekong River),为缅甸、老挝的界河。
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
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澜沧
江在中国境内长2179千米,流经青海、西藏、云南3省,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千米,
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2.5%,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
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
地形地貌
• 澜沧江源头流域地势较高,自北向南呈条带状,上、下游较宽阔,中游则狭窄,流
域平均宽度约80km,流域内地形起伏剧烈,地形复杂。上游属青藏高原,海拔为4000~
4500m,山地可达5500~6000m,区域内除高大险峻的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
中游属高山峡谷区,河谷深切于横断山脉之间,山高谷深,两岸高山对峙,山峰高出水面
3000多米,河谷比较狭窄,河床坡度大,形成陡峻的坡状地形。下游分水岭显著降低,一
般在2500m以下,地势趋平缓,河道呈束放状,出中国境后河道比较开阔平缓。
V形谷
• 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较强 ,河谷加深的速度大于拓宽的速度,形成谷坡高度远大于
谷底宽度的峡谷,其横剖面呈“V”形,“V”形河谷常形成于坚硬的岩石分布区,断裂带
及岩石垂直节理发育地区构造软弱带、以及新构造运动上升地区。在“V”形谷中,通常
河床直接与谷坡相接,很难见到谷底。
澜沧江大峡谷
澜沧江大峡谷位于云南 德钦县境内,北起佛山乡,南至燕门乡,长150公里,这里
是云南省高差最大的地方。峡谷江面海拔2006米,左岸的梅里雪山 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
米,右岸的白马雪山扎拉雀尼峰也高达5460米,峡谷的最大高差达4734米,从江面到
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每kM平均上升337米,峡谷有一个近于垂直的坡面。
河曲
由于凹岸在单向环流的冲击下,下部岩石不断被破坏掏空,侵蚀下来的岩石碎屑被底
流搬运到凸岸堆积,使河流凹岸不断向谷坡方向后退,而凸岸因堆积不断前伸,使河谷河
床愈来愈弯曲,连续弯曲,形成河曲。
瀑布
由于组成河床的岩石的软硬不均,河流下蚀作用的速度也有差异,导致谷底在纵向上
常呈阶梯状。一般由坚硬岩石组成的谷底因抗侵蚀能力强,常突起形成陡坎,水流经过则
成为瀑布。同时进行向源侵蚀作用,加长河谷长度,减小河床坡降度,使瀑布向后退去,
最终消失。
湄公河大瀑布又称孔瀑布或孔恩瀑布.
老挝境内湄公河上的一系列大瀑布。孔瀑布因受玄武岩河床阻拦而形成两列,落差14
公尺,
河水落入一个海拔82公尺的水潭。使河水形成瀑布的岩层还造成了一些岛屿,其中
最大的一个岛屿孔埠拥有一个因瀑布周边地区的物资运输而形成的小港埠。孔瀑布是世界
上水流量最大的瀑布,每秒流量950万公升(250万加仑),比美国的尼加拉瀑布多将近一
倍。
湄公河最大瀑布。宽10公里,洪汛落差15米,枯水落差24米。瀑布枯水时落差18
米。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下流及其9条叉道流入南海时所形成的冲积平原,是越南第一大平原,面积约
4.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不到2米,湄公河自金边以下分成两支,在越南境内叫前江和
后江,这两江把三角洲分成三部分。后江以南部分为金瓯半岛,由于湄公河泥沙的淤积,
半岛每年向西南海边延伸60-80米。半岛西侧海滩长满了热带特有的红树林,内地多稻田
和热带丛林。前江和后江之间是平坦肥沃的平原,河渠密如蛛网。前江以北部分,西部为
同塔梅平原,实际是沼泽区,雨季一片汪洋,水深3米以上,旱季也水深及膝,盛产莲藕
和浮稻,东部为同奈平原。
湄公河三角洲地形可分为5个区:北部高原、长山山脉、南部高地、呵叻高原和湄公
河平原。北部高原处是崇山峻岭,高程达1500~2800m,只有少量的高地平原和河谷冲
积台地。长山山脉北部和中部的山地较陡,南部为丘陵地区。南坡和西坡受西南季风的影
响,雨量较大,而中部河谷较干旱。南部高地东面为绵延山地,西南为丘陵地。呵叻高原
为蝶状山间盆地。湄公河平原为大片低地,包括三角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