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才鹏程)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1
张国华,雷雳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9)
E-mail:@
摘 要:以往的理论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其互联网使用存在着密切关系。该研究
进一步探讨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其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及“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发现,
(1)在“网络成瘾”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也显著,性别差异
不显著;(2)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自我认同完成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使
用偏好显著正相关,自我认同完成与互联网社交、娱乐、交易服务使用偏好相关不显著;互
联网社交、娱乐、交易和信息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均为显著正相关;(3)回归分析
发现,自我认同完成、性别、互联网社交与娱乐服务使用偏好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
关键词:自我认同;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网络成瘾
1. 问题提出
Erikson的理论认为,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种对于自己
是谁,将要去向何方,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和连贯知觉。艾里克森用认同危机来描述当
这些青少年个体思考现在的自己是谁,决定“我能(该)做怎样的自我”时会体验到的那种混
乱,甚至焦虑的感受。Marcia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划分为自我认同扩散、早闭、延迟和完成
四种状态。要全面准确地把握自我认同概念,必须将其看作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统一
体。就某一时间点而言,自我认同表现为一种静止的状态,并且同一个体在不同的问题领域
可能同时处于不同的自我认同状态;就某一时间段来说,自我认同又表现为一种不断发展变
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我认同状态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简单来说,自我认同
并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从自我认同扩散到自我认同完成的连续体,特定个体
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自我认同则处于这个连续体中的某个位置
[1]
。
继电视、影碟机和电子游戏等媒体之后,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发挥
着重要作用的媒体
[2]
,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影响着青少年如何表征外部世界与表征自己
[3]
。虚
拟交往(virtual interaction)和互联网空间被看作是青少年人际交流的另一个广阔场所,在
此过程和空间中青少年能够发展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
[4,5]
。互联网空间构成了一个复
杂的、遍布全球的环境,在其中团体和个体的价值观与自我认同得以产生、构建和对话
[6]
。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实验和探索自我认同的理想场所,人们预期青少年会使用互联网来进
行匿名的认同试验
[7]
。Crook
[8]
认为青少年正在使用互联网来表征自我、构建自我、确立自我
存在与获得自我认同。可以预见,随着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增加,个体的某些或部分心理发
展任务可能会转移到互联网空间中进行。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1月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
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其中18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16.6%,约为1843万人。互联网
用户使用最多的互联网服务依次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使用率分别为67.9%、
65.7%和64.7%
[9]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动机各有不同,因而使得他们使用互联网的目的与方
式也存在差异。综合已有研究成果,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性
1
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
项目(SZ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
题(AFA06097)的资助。
- 1 -
目的(如人际交流与角色扮演等)、工具性目的(如做功课、信息搜索等)、娱乐性目的(如
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
[10,11]
。
雷雳、陈猛
[12]
依据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从微系统、中系统、宏系统以及处于
生态系统中心的青少年自身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
展的密切关系,从而提供了有关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方面的一些初步知识。
总的来说,以往的理论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其互联网使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网
络时代”的青少年发展与互联网使用存在着密切联系,青少年从互联网中获益不少,但同时
互联网使用也产生了大量的消极后果,“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当前对青
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
将进一步探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其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及“网络成瘾”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分别抽取北京市两所中学的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共5个年级404名有效被
试参加了本研究。其中,男生213名,占被试总数的52.7%,女生191名,占被试总数的47.3%。
被试的年龄在12-1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73±1.58岁。被试的基本情况参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年龄为M±SD)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男 43 51 36 40 43
女 36 33 56 38 28
总数 79 84 92 78 71
年龄
12.58±0.49 13.66±0.49 14.80
±
0.45 15.91
±
0.43 16.94
±
0.55
2.2 研究工具
2.2.1 自我认同量表
采用Allen等人
[13]
编制的一个简易量表,将自我认同看作从自我认同扩散到自我认同完
成的连续体。问卷由12题组成,题目根据Erikson描述的自我认同的特征编写。每题由两个
描述自我认同的句子构成,一句表示自我认同完成,一句表示自我认同扩散,采用迫选法以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期望效应的影响。记分规则为:每题被试选择表示自我认同完成的句子
记1分,选择表示自我认同扩散的句子记0分。总分为自我认同完成分数,分数越高表示自我
认同完成水平越高;反过来,选择表示自我认同扩散的句子记1分,选择表示自我认同完成
的句子记0分,总分即为自我认同扩散分数,分数越高表示自我认同扩散程度越高、也即自
我认同完成水平越低。研究显示该量表分半信度为0.68,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
效度,可作为自我认同的测量指标。
2.2.2 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
采用雷雳、杨洋(2006)编制的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问卷共22题,从“1-很不喜欢”
到“5-十分喜欢”分5等级记分。因素分析后得出四种互联网服务类别,分别命名为“信息”(浏
览新闻、搜索引擎等)、“交易”(网上购物、短信息服务/彩信等)、“娱乐”(网络游戏、在线音
乐等)、“社交”(论坛/BBS/讨论组、网络聊天室等),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分别
- 2 -
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才鹏程)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1
张国华,雷雳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9)
E-mail:@
摘 要:以往的理论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其互联网使用存在着密切关系。该研究
进一步探讨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其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及“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发现,
(1)在“网络成瘾”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也显著,性别差异
不显著;(2)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自我认同完成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使
用偏好显著正相关,自我认同完成与互联网社交、娱乐、交易服务使用偏好相关不显著;互
联网社交、娱乐、交易和信息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均为显著正相关;(3)回归分析
发现,自我认同完成、性别、互联网社交与娱乐服务使用偏好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
关键词:自我认同;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网络成瘾
1. 问题提出
Erikson的理论认为,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种对于自己
是谁,将要去向何方,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和连贯知觉。艾里克森用认同危机来描述当
这些青少年个体思考现在的自己是谁,决定“我能(该)做怎样的自我”时会体验到的那种混
乱,甚至焦虑的感受。Marcia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划分为自我认同扩散、早闭、延迟和完成
四种状态。要全面准确地把握自我认同概念,必须将其看作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统一
体。就某一时间点而言,自我认同表现为一种静止的状态,并且同一个体在不同的问题领域
可能同时处于不同的自我认同状态;就某一时间段来说,自我认同又表现为一种不断发展变
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我认同状态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简单来说,自我认同
并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从自我认同扩散到自我认同完成的连续体,特定个体
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自我认同则处于这个连续体中的某个位置
[1]
。
继电视、影碟机和电子游戏等媒体之后,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发挥
着重要作用的媒体
[2]
,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影响着青少年如何表征外部世界与表征自己
[3]
。虚
拟交往(virtual interaction)和互联网空间被看作是青少年人际交流的另一个广阔场所,在
此过程和空间中青少年能够发展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
[4,5]
。互联网空间构成了一个复
杂的、遍布全球的环境,在其中团体和个体的价值观与自我认同得以产生、构建和对话
[6]
。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实验和探索自我认同的理想场所,人们预期青少年会使用互联网来进
行匿名的认同试验
[7]
。Crook
[8]
认为青少年正在使用互联网来表征自我、构建自我、确立自我
存在与获得自我认同。可以预见,随着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增加,个体的某些或部分心理发
展任务可能会转移到互联网空间中进行。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1月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
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其中18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16.6%,约为1843万人。互联网
用户使用最多的互联网服务依次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使用率分别为67.9%、
65.7%和64.7%
[9]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动机各有不同,因而使得他们使用互联网的目的与方
式也存在差异。综合已有研究成果,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性
1
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
项目(SZ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
题(AFA06097)的资助。
- 1 -
目的(如人际交流与角色扮演等)、工具性目的(如做功课、信息搜索等)、娱乐性目的(如
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
[10,11]
。
雷雳、陈猛
[12]
依据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从微系统、中系统、宏系统以及处于
生态系统中心的青少年自身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
展的密切关系,从而提供了有关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方面的一些初步知识。
总的来说,以往的理论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其互联网使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网
络时代”的青少年发展与互联网使用存在着密切联系,青少年从互联网中获益不少,但同时
互联网使用也产生了大量的消极后果,“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当前对青
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
将进一步探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其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及“网络成瘾”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分别抽取北京市两所中学的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共5个年级404名有效被
试参加了本研究。其中,男生213名,占被试总数的52.7%,女生191名,占被试总数的47.3%。
被试的年龄在12-1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73±1.58岁。被试的基本情况参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年龄为M±SD)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男 43 51 36 40 43
女 36 33 56 38 28
总数 79 84 92 78 71
年龄
12.58±0.49 13.66±0.49 14.80
±
0.45 15.91
±
0.43 16.94
±
0.55
2.2 研究工具
2.2.1 自我认同量表
采用Allen等人
[13]
编制的一个简易量表,将自我认同看作从自我认同扩散到自我认同完
成的连续体。问卷由12题组成,题目根据Erikson描述的自我认同的特征编写。每题由两个
描述自我认同的句子构成,一句表示自我认同完成,一句表示自我认同扩散,采用迫选法以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期望效应的影响。记分规则为:每题被试选择表示自我认同完成的句子
记1分,选择表示自我认同扩散的句子记0分。总分为自我认同完成分数,分数越高表示自我
认同完成水平越高;反过来,选择表示自我认同扩散的句子记1分,选择表示自我认同完成
的句子记0分,总分即为自我认同扩散分数,分数越高表示自我认同扩散程度越高、也即自
我认同完成水平越低。研究显示该量表分半信度为0.68,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
效度,可作为自我认同的测量指标。
2.2.2 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
采用雷雳、杨洋(2006)编制的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问卷共22题,从“1-很不喜欢”
到“5-十分喜欢”分5等级记分。因素分析后得出四种互联网服务类别,分别命名为“信息”(浏
览新闻、搜索引擎等)、“交易”(网上购物、短信息服务/彩信等)、“娱乐”(网络游戏、在线音
乐等)、“社交”(论坛/BBS/讨论组、网络聊天室等),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分别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