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1日发(作者:舜饮香)
一
llO一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l卷第ll期
刘金兵,王述彬,潘宝贵,等.辣椒新品种苏椒20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1O一111
辣椒新品种苏椒2o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刘金兵 ,王述彬 ,潘宝贵 ,刁卫平 ,戈 伟 ,余翔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介绍了苏椒20号的特征特性及选育经过,总结了该品种的适期播种、适时定植、合理施肥及及时防治病虫
害等栽培技术。
关键词:辣椒;新品种;选育;特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641.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11—0110—01
苏椒20号(区试代号为尖椒9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
菜研究所于2005年以G05188—3为母本、G05187—2为父本
配组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该品种早中熟,始花节位9—10
节;植株生长势强,叶绿色,株高60 cm左右,开展度55—
65 cm;嫩果羊角形,绿色,果长16.1 cm,果肩宽1.7 cm,果肉
厚0.19 em,平均单果重17.2 g;青椒味微辣,食用口味佳,适
2选育结果
2.1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2006年、2007年春季在江苏省农业
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棚内进行品比试验,随机区组排列,小
区面积3 m ,3次重复。2006年、2007年春季总产量分别比
对照茂良5号高25%、14%(表1)。
表1苏椒20号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宜鲜食和加工制干或制酱;田间调查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抗
逆性强;适宜江苏省及其环境相似地区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1选育经过
苏椒20号的双亲均是经多代株选而育成的优良自交系,
母本来源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辣椒育种项目组种质资源尖椒
20131,始花节位7~8节,果实羊角形,绿色,果面光滑,较辣,
平均单果重14 g,具有抗病性强、耐寒、耐湿、结果多、适应性
广等特点;父本是从湖南引进的杂交辣椒品种经过系谱法选
育而获得的尖椒自交系,始花节位10—12节,果实牛角形,浅
2.1.2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201 1年参加江苏省青
绿色,果面光滑,较辣,单株挂果多,单果重35 g,抗性强。
2005年配组G05188—3×G05187~2,2o06—2oo7年春季进
椒区域试验,小区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苏椒20号辣椒2
年前期平均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20 221.5、40 872.0 kg/hm ,
行品种比较试验,2010年、201 1年参加江苏省青椒区域试验,
2012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1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苏审椒201303。
比对照湘辣2号分别增产12.0%、8.6%(表2)。2012年进
行江苏省生产试验,前期平均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16 518.0、
38 466.0 kg/hm2
,
比对照湘辣2号分别高7.3%、11.1%(表3)。
表2 2010--2011年苏椒20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2抗痛性
表3 2012年苏椒20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江苏省青椒区域试验2010年、2011年大田调查结果显
示,苏椒20号辣椒高抗病毒病,病情指数平均为3.3;对炭疽
病免疫,病情指数为0。
收稿日期:2013—08—18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1004—01]。
作者简介:刘金兵(1967一),男,安徽安庆人,博士,研究员,从事辣甜
椒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Td:(025)84391820;E—mml:
peppe ̄b@163.tom。
3品种特征
该品种早中熟,始花节位9—1O节;植株生长势强,叶色
绿色,株高60 om左右,开展度55—65 em;嫩果羊角形,绿色,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l1期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等.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11一I12
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2O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苏薯2o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徐薯22×苏薯11号杂交组合的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
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高抗蔓割病,抗茎线虫病,中抗黑斑病,
2013年3月通过了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
步提高苏薯加号的产量。
关键词:-R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1.033;¥53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 J11一O111—02
甘薯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生理保
配组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006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播种的
健作用。特别是富含胡萝卜素的橘红心甘薯对改善我国贫穷 实生苗圃中选出,原系号为M16—2,2007年进行复选鉴定,
地区儿童维生素A缺乏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人们
2008--2009年进行鉴定品比试验,2010--2011年参加长江流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甘薯作为副食及休闲食 域薯区甘薯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品
品已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
种生产试验。该品种于2013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
和开发利用,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甘薯产业的发展具
委员会品种鉴定,定名为苏薯20号。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苏
有积极的意义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根据
薯2O号是一个优质食用型品种。
生产和市场的需求,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橘
红心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0号。该品种于2013年3月通
2产量表现
过了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品种鉴定,并申报了国家新品
2.1 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品种区域试验
种保护。
苏薯20号于2010--2011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薯区甘薯
1选育经过
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9个试点的平均鲜薯产量为
32 549.7 kg/hm2
,
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10.68%;薯干产量
苏薯20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
为8 752.8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减产3.39%。2011年9
年以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育成的甘薯品种徐薯22为母本、江苏 个试点的平均鲜薯产量为34 701.2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薯
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甘薯品种苏薯11号为
22增产11.63%;薯干产量为9 631.1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薯
父本,通过以蕹菜为砧木进行嫁接和短日照处理诱导开花,经
22增产0.29%。2年平均鲜薯产量为33 625.5 kg/hm2,比对
照品种徐薯22增产11.17%,增产显著;2年平均薯干产量为
9 192.0 kg/hm2
收稿日期: l3—03—3o
,
比对照减产1.50%,减产不显著;2年平均烘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编号:0212AA101204);江苏省农业科技
干率为27.32%。
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1)1027];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
2.2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品种生产试验
BE2011301、BE 201233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苏薯2O号于2012年参加了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品种生产
(编号:CARS一1l—c一03)。
试验,在重庆、南昌、武汉3个点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鲜
作者简介:谢一芝(1962一),男,江苏宜兴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薯
薯产量为35 770.5 kg/hm ,比对照徐薯22增产19.96%;薯
遗传育种研究。Tel:(025)84390309;E—mail:xyz@ja8s.ac.ca。
干产量为9 745.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13.65%,烘干
果条顺直光滑,光泽亮 果长16.1 cⅢ,果肩宽1.7 c抛,果形指 2月中旬采用“三膜一帘”定植,参考株行距为(35—
数9.5左右,果肉厚0.19 cm,平均单果重17.2 g;青椒味微
40)cm×(45—50)cm。秋季8月中下旬大棚内定植。
辣,食用日味佳;田间调查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抗逆性强;适
4.3合理施肥
宜江苏省及其环境相似地区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重施基肥,适时追肥,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
4栽培技术要点
4.4及时防治病虫害
坚持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病毒病可
4.1适期播种
喷施1.5%植病灵乳油500倍液;真菌性病害可喷施75%百
南京地区一般1O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秋延后
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细
栽培7月中旬采用遮阴避雨育苗,用种量375—450 g/hm。。 菌性病害可喷施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注意防
4.2适时定植
治蚜虫、粉虱和烟青虫,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2024年6月11日发(作者:舜饮香)
一
llO一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l卷第ll期
刘金兵,王述彬,潘宝贵,等.辣椒新品种苏椒20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1O一111
辣椒新品种苏椒2o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刘金兵 ,王述彬 ,潘宝贵 ,刁卫平 ,戈 伟 ,余翔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介绍了苏椒20号的特征特性及选育经过,总结了该品种的适期播种、适时定植、合理施肥及及时防治病虫
害等栽培技术。
关键词:辣椒;新品种;选育;特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641.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11—0110—01
苏椒20号(区试代号为尖椒9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
菜研究所于2005年以G05188—3为母本、G05187—2为父本
配组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该品种早中熟,始花节位9—10
节;植株生长势强,叶绿色,株高60 cm左右,开展度55—
65 cm;嫩果羊角形,绿色,果长16.1 cm,果肩宽1.7 cm,果肉
厚0.19 em,平均单果重17.2 g;青椒味微辣,食用口味佳,适
2选育结果
2.1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2006年、2007年春季在江苏省农业
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棚内进行品比试验,随机区组排列,小
区面积3 m ,3次重复。2006年、2007年春季总产量分别比
对照茂良5号高25%、14%(表1)。
表1苏椒20号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宜鲜食和加工制干或制酱;田间调查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抗
逆性强;适宜江苏省及其环境相似地区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1选育经过
苏椒20号的双亲均是经多代株选而育成的优良自交系,
母本来源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辣椒育种项目组种质资源尖椒
20131,始花节位7~8节,果实羊角形,绿色,果面光滑,较辣,
平均单果重14 g,具有抗病性强、耐寒、耐湿、结果多、适应性
广等特点;父本是从湖南引进的杂交辣椒品种经过系谱法选
育而获得的尖椒自交系,始花节位10—12节,果实牛角形,浅
2.1.2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201 1年参加江苏省青
绿色,果面光滑,较辣,单株挂果多,单果重35 g,抗性强。
2005年配组G05188—3×G05187~2,2o06—2oo7年春季进
椒区域试验,小区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苏椒20号辣椒2
年前期平均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20 221.5、40 872.0 kg/hm ,
行品种比较试验,2010年、201 1年参加江苏省青椒区域试验,
2012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1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苏审椒201303。
比对照湘辣2号分别增产12.0%、8.6%(表2)。2012年进
行江苏省生产试验,前期平均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16 518.0、
38 466.0 kg/hm2
,
比对照湘辣2号分别高7.3%、11.1%(表3)。
表2 2010--2011年苏椒20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2抗痛性
表3 2012年苏椒20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江苏省青椒区域试验2010年、2011年大田调查结果显
示,苏椒20号辣椒高抗病毒病,病情指数平均为3.3;对炭疽
病免疫,病情指数为0。
收稿日期:2013—08—18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1004—01]。
作者简介:刘金兵(1967一),男,安徽安庆人,博士,研究员,从事辣甜
椒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Td:(025)84391820;E—mml:
peppe ̄b@163.tom。
3品种特征
该品种早中熟,始花节位9—1O节;植株生长势强,叶色
绿色,株高60 om左右,开展度55—65 em;嫩果羊角形,绿色,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l1期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等.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11一I12
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2O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苏薯2o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徐薯22×苏薯11号杂交组合的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
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高抗蔓割病,抗茎线虫病,中抗黑斑病,
2013年3月通过了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
步提高苏薯加号的产量。
关键词:-R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1.033;¥53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 J11一O111—02
甘薯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生理保
配组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006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播种的
健作用。特别是富含胡萝卜素的橘红心甘薯对改善我国贫穷 实生苗圃中选出,原系号为M16—2,2007年进行复选鉴定,
地区儿童维生素A缺乏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人们
2008--2009年进行鉴定品比试验,2010--2011年参加长江流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甘薯作为副食及休闲食 域薯区甘薯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品
品已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
种生产试验。该品种于2013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
和开发利用,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甘薯产业的发展具
委员会品种鉴定,定名为苏薯20号。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苏
有积极的意义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根据
薯2O号是一个优质食用型品种。
生产和市场的需求,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橘
红心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0号。该品种于2013年3月通
2产量表现
过了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品种鉴定,并申报了国家新品
2.1 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品种区域试验
种保护。
苏薯20号于2010--2011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薯区甘薯
1选育经过
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9个试点的平均鲜薯产量为
32 549.7 kg/hm2
,
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10.68%;薯干产量
苏薯20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
为8 752.8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减产3.39%。2011年9
年以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育成的甘薯品种徐薯22为母本、江苏 个试点的平均鲜薯产量为34 701.2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薯
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甘薯品种苏薯11号为
22增产11.63%;薯干产量为9 631.1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薯
父本,通过以蕹菜为砧木进行嫁接和短日照处理诱导开花,经
22增产0.29%。2年平均鲜薯产量为33 625.5 kg/hm2,比对
照品种徐薯22增产11.17%,增产显著;2年平均薯干产量为
9 192.0 kg/hm2
收稿日期: l3—03—3o
,
比对照减产1.50%,减产不显著;2年平均烘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编号:0212AA101204);江苏省农业科技
干率为27.32%。
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1)1027];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
2.2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品种生产试验
BE2011301、BE 201233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苏薯2O号于2012年参加了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品种生产
(编号:CARS一1l—c一03)。
试验,在重庆、南昌、武汉3个点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鲜
作者简介:谢一芝(1962一),男,江苏宜兴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薯
薯产量为35 770.5 kg/hm ,比对照徐薯22增产19.96%;薯
遗传育种研究。Tel:(025)84390309;E—mail:xyz@ja8s.ac.ca。
干产量为9 745.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13.65%,烘干
果条顺直光滑,光泽亮 果长16.1 cⅢ,果肩宽1.7 c抛,果形指 2月中旬采用“三膜一帘”定植,参考株行距为(35—
数9.5左右,果肉厚0.19 cm,平均单果重17.2 g;青椒味微
40)cm×(45—50)cm。秋季8月中下旬大棚内定植。
辣,食用日味佳;田间调查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抗逆性强;适
4.3合理施肥
宜江苏省及其环境相似地区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重施基肥,适时追肥,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
4栽培技术要点
4.4及时防治病虫害
坚持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病毒病可
4.1适期播种
喷施1.5%植病灵乳油500倍液;真菌性病害可喷施75%百
南京地区一般1O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秋延后
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细
栽培7月中旬采用遮阴避雨育苗,用种量375—450 g/hm。。 菌性病害可喷施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注意防
4.2适时定植
治蚜虫、粉虱和烟青虫,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