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的简便筛选与鉴定

IT圈 admin 30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西门寄蓉)

圈田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的简便筛选与鉴定”

田丰伟1,丁虎生1,丁纳1,赵建新1,张灏1’2,陈

卫1

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优良的功能性质。根据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性质,开发了茵落拉丝法作为产胞外

多糖乳酸菌的简便初筛方法。以分离菌落在MRs筛选培养基上的拉丝长度为初筛指标,以胞外多糖产量(硫

酸一苯酚法)为复筛指标,从自然发酵酸乳和自然发酵蔬菜中分离得到了3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乳酸菌,经

API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分别被鉴定为短乳杆菌BT0898、植物乳杆菌NYC30和鼠李糖乳杆菌YHOCl37。

关键词乳酸菌,胞外多糖,筛选,鉴定,菌落拉丝

乳酸菌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鉴于具有重要的食品工业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生

文中根据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性质,首次建立并

第一作者:硕士,讲师(陈卫为责任作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

目(2006C12095)

收稿日期t2007一lo一16,改回日期:2007—12—25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样品来源、化学试剂与培养基

待分离含乳酸菌样品为自然发酵牛乳和发酵蔬

菜,所有样品采样后48h内在O℃下送至实验室进行

分析。

脱脂乳粉购自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APl50

CH和API

50

CHL试剂盒购自梅里埃(中国)有限

公司;其他试剂为国产常规生化纯和分析纯试剂。

MRS培养基‘121,购自德国Merck公司;MRS筛

选培养基(MR孓s):将MRS培养基原始配方中的

20.O

g葡萄糖改为5.og,并加50.Og蔗糖,其他组

分不变,不加琼脂为MRS筛选液体培养基。E11iker

琼脂培养基、M17培养基等按照文献配制或购买自

Difco公司㈨。

1.1.2仪器设备

TW一20精密水浴槽,德国Julabo公司;Univer—

sal一32R型冷冻式离心机,德国Andreas

Hettich

Gm—

bH&Co

KG公司;UV2loo紫外分光光度计,尤尼

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德国Mettler-To—

ledo

GmbH公司;微型旋涡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

器厂;超净工作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化

培养箱,南京实验仪器厂;高压蒸汽灭菌锅,上海华线

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pH计,Mettler-T01edo

Gm—

PMB5—2232—5摄影显微镜,麦克

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他为实验室常规仪器设

1.2实验方法

1.2.1

样品中乳酸茵的分离

采用浇注平板分离法:利用O.1%无菌蛋白胨水

垫塑雯蔓塑鲞蔓圣塑f星蔓丝塑!I

15

EPS)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位于细胞壁

外的粘液多糖或荚膜多糖,属于微生物胞外多糖的一

种。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于发酵乳制品形成良好的质

构特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乳酸菌EPS作为

生物高分子的特性而能够改善产品的流变学特性,增

强产品的稳定性和持水能力,赋予产品良好的口感和

风味[1 ̄3]。此外研究发现,乳酸菌胞外多糖还具有突

出的生理功能,如抗肿瘤、调理肠道、免疫调节、抗致

突变、细胞保护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等H’5]。

理活性,近年来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受到极大的关注,

关于功能性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开发及其在发酵乳

制品中的应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开发的热点,人们

尝试多种方法筛选开发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并对产

物胞外多糖的结构、理化与功能性质和分子遗传等开

展研究[6 ̄9]。国内对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和功

能性质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但

是研究深度尚不够,菌种筛选的范围十分有限,有的

产胞外多糖菌株来源于国外发酵剂商品,在产品应用

中可能会受到国外知识产权的限制[1“11]。

采用了1种简便有效的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初筛方

法,结合利用硫酸一苯酚法作为复筛方法,从自然发酵

乳制品和自然发酵蔬菜中分离筛选得到3株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并对菌种进行鉴

定,为功能性产胞外多糖乳酸茵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

础。

bH公司;Motic

备。

对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合适的稀释度,分别

取1

mL稀释样品,分别浇注于MRS培养基、Elliker

培养基和M17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于样品

中乳酸菌的分离[1

1.2.2

分离菌株的分离和保存

将1.2.1得到的菌落在相应的平板培养基上划

线纯化得到纯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接触酶实验。

纯化菌株在MRS斜面上4℃短期保存,置于30%

(W/W)无菌甘油中在一70℃超低温冰箱中长期保

存‘1

图1硫酸一苯酚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的标准曲线

1.2.3利用茵落拉丝法初步筛选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

的API细菌鉴定系统进行,将纯菌株在MRS琼脂培

养基上37℃微厌氧培养48h,用无菌棉拭子收集细

菌,在API

50

将分离纯化菌株在MRs筛选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分

离,在25℃厌氧培养48

h,观察并记录菌落特征。用无

菌牙签接触菌落,轻轻地向外拉,然后在2s内垂直离开

以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连续的拉丝,重复操作5—6个菌

落,每个菌落平行做2次,测量菌落拉丝的最大长度

(伽n),结果以“平均值士标准方差”表示。

1.2.4乳酸茵胞外多糖的提取

将1.2.3得到的菌株接种于筛选MRS液体培

养基中,30℃发酵24h,取10mL培养物,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加质量分数为80%的三氯乙酸至

终浓度为4%,4℃静置过夜,12ooog离心20min,轻

倾上清液于透析袋中,对流水透析24h,再对双蒸水

透析36h,4次换水,定容,待用。

1.2.5硫酸-苯酚法测定乳酸茵胞外多糖(EPS)的含量

将1.2.4得到的胞外多糖样品用Dubois推荐的

硫酸一苯酚法[15]测定,用葡萄糖做标准曲线(如图1),

从曲线上求得EPS的含量。以空白培养基为对照,

扣除背景干扰。’

1.2。6·显微镜观察产胞外多糖乳酸茵细茵形态

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用Motic

PMB5—

2232—5摄影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1.2.7产胞外多糖乳酸茵的鉴定

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

CH试剂条凹槽中加API

50

CHL培

养基并接种,用石蜡油封好,37℃培养24~28

h,记

录菌株对碳水化合物的发酵结果,将其输入梅里埃公

司的鉴定软件API

LAB

Plus进行鉴定。

结果与讨论

2.1乳酸菌的初步分离

从酸乳和泡菜样品中,利用MRS固体培养基、

E11iker固体培养基和M17固体培养基分离得到了

244个分离株。经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接触酶

实验排除了3株革兰氏阴性细菌,2株接触酶阳性细

菌和4株酵母,得到235株乳酸菌分离株。

2.2利用平板菌落拉丝初步筛选产胞外多糖的乳酸

将235株乳酸菌在MRS筛选培养基上进行划

线分离,观察菌落特征。乳酸菌在MRS筛选培养基

上有3种不同的菌落表型,分别为粘丝菌落(如图2A

和图2B)、粘液菌落(如图2C)和非粘菌落(图略)。

作为生物高分子,胞外多糖能够使菌落具有较大的粘

度,在外力作用下呈现出拉丝状,因此可以根据这一

特性来对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进行初筛。在235株乳

酸菌中有28%表现出粘丝状的特征。

图2

MRS筛选培养基上的粘丝状茵落(A和B)和粘液状菌落(C)

16

I至Q塑∑鱼!:丝型Q:Q!鱼!!璺曼2

不同菌株在MRS筛选培养基上的菌落拉丝长

度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当培养温度为45℃时,

外观的温度为25℃,与文献中粘性胞外多糖产生温

度较低的报道是一致的。

mm

25℃培养

30.6士3.8

11.7士1.1

ND

ND

大部分乳酸菌不再具有粘丝特征,适宜菌落产生粘丝

表l

部分分离菌株在M骼筛选培养基上的粘丝长度

菌株序号

32

35

36

41

25℃培养

33.8士Z.9

27.6士2.4

23.3士2.6

31.7士1.4

42.1士2.9

23.0士1.6

ND

45℃培养

G+R一

G一

G+R一

菌株序号

42

5l

45℃培养

G+R一

G+R一

ND

ND

ND

129

179’

183

203

237

G+R一

G+R一

33.O±1.0

40.4士2.2

53.3士1.3

G+R一

ND

35.O士3。O

25.0士4.O

43.O±6.Z

G+R一一

注:R一,无粘丝性;G+,有生长;G一,无生长}ND,未测定。

2.3初筛选菌种胞外多糖产量的考察

将利用菌落拉丝法初筛得到的菌株接种于筛选

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0℃发酵24

h,取10

mL培养

物,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加质量分数为80%

的三氯乙酸至终浓度为4%,4℃静置过夜,12

ooo

离心20min,轻倾上清液于透析袋中,对流水透析24

h,再对双蒸水透析36h,4次换水,定容,用硫酸一苯

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部分分离菌株产胞外多糖的水平

序号

13

14

17

18

21

24

26

30

31

32

34

编号EPS/mg·L一1

MCTN4

MCMll

MCMl2

VM06

LC—T

LC—R

58.30士4.20

29.O士O.91

35.80士1.74

6.01士4.2

38.71士2.04

26.99士O.08

16.10士2.07

93.33士2.01

42.12士O.91

9.08士1.16

30.94士0.30

1.22士O.22

9.65士0.89

52.16士0.26

28.41士0.99

141.32士1.86

21.71±0.03

序号

35

36

39

40

41

42

45

49

51

编号

RRl8

EPS/mg·L一1

18.62士2.13

11.70士O.72

9.89士0.91

27.19士O.27

96.69士0.44

80.02士0.34

7.77士O.61

8.57士O.08

67.15士0.19

16.65士O.01

24.83士1.01

5.67士0.35

19.96士O.14

8.13士O.07

34.25士3.45

23.61±2.27

49.38士1.03

序号

78

80

8Z

98

113

129

160

179

183

186

187

200

203

235

236

237

编号

MVl00

VM07

MSS01

BMTl

LPP01

EPs/mg·L~1

34.41士2.04

71.31土O.07

RRl22

EBl6

ECRl9

MCTN6

MCMlO

U‘

L24

RRl2

LPP63

ND

25.83士0.79

52.37士O.92

87.36士0.88

49.50士O.37

13.46士O.08

3.85士0.79

ND

BMT5

SM2

LC—MS

SM5

VSlO

LLClO

SVSll

CMTl3

M7

M6

52

58

60

61

63

71

72

74

MST3

MPPll

LPP65

RRl7

RRl9

MSNl04

RRl23

MSN044

NYC30

L101

YY30

YHoCl37

M9

RRlll

127.0士0.29

46.23士O.09

96.63士O.37

189.95士0.89

M2

LLCll5

EBl8

BT0898

RRl6

注l-ND,未铡足。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实验条件下,胞外多糖产

量较高的菌株有分离株BT0898、NYC30和

YHOCl37,产量分别为141.32、127.oo和189.95

mg/L。

{L

2.4菌落拉丝初筛方法的验证

为了验证菌落拉丝方法作为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筛

选的初筛方法的可靠性,以菌落拉丝长度为横坐标,以

胞外多糖(EPS)产量为纵坐标,考察分离乳酸菌菌株

的菌落拉丝长度和胞外多糖产量的相关性,如图3。

图3菌落拉丝长度与胞外多糖产量的相关性

从图3中可以看出,尽管有一些异常数据点,总

的来说,菌落拉丝长度与胞外多糖产量具有明显的正

!塑堡蔓丝鲞蔓i塑(星蔓丝塑“17

相关性,这表明菌落拉丝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产胞

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方法,可以用于产胞外多糖乳酸

菌的广泛筛选。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当菌落拉

丝长度在40mm以上时,分离菌株的产胞外多糖的

水平都比较高。将分离菌株YHOCl37接种于无菌

脱脂奶(质量分数为12%),如图4,YHOCl37能够

赋予发酵乳良好的高粘度,也证明了菌落拉丝法作为

初筛方法的可行性。

2.5筛选菌种的微生物学鉴定

分离株BT0898、NYC30和YHOCl37的细胞形

态如图5所示,3株产胞外多糖菌株均为短杆菌。利

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细菌鉴定系统对3株产胞

外多糖的乳酸菌进行鉴定(碳水化合物发酵情况略),

分别鉴定为短乳杆菌(L口以。沈c删“s

6化讲s)BT0898、

植物乳杆菌(L口c£o沈cⅢ“sp如n£口似m)NYC30和鼠

李糖乳杆菌(L口cfD6口以Zz“s

r.}l口m加5“5)YHOCl37。

图4

YHoCl37菌株使发酵牛乳形成良好的粘度

A—L.6卵们5BT0898;B—L.户Z口tl缸九‘mNYC30l

C—L.r^n枷o,口sYHoCl37

L_口ct06口ciZZ“s

图5三株产脆外多糖菌株的细胞形态(1

000×)

tivitie8of

polysaccharide

produced

Antibiot,1982,35(12):2

by

sp.

结论

[J].Jpn

Oda

748~2

754

M,Hasegawa

H,KomatsuS,et

a1.Anti-tumor

pol—

sp.

根据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性质,开发了一种产胞

ysaccharide

fromL口c£D6咀cizz乱s

[J].

Agricultural

and

外多糖的乳酸茵的简便初筛方法——菌落拉丝法。

该方法简便有效,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特殊的化

学试剂,适合进行广泛的菌种初筛。从自然发酵酸乳

和发酵蔬菜中分离得到了3株产胞外多糖较高的乳

酸菌,利用API细菌鉴定系统分别被鉴定为短乳杆

菌、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为功能性产胞外多

糖乳酸菌发酵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BiologicalChemistry,1983,47(7):1

623~1

625

RicciardiA,ParenteE,ClementiF.A

simple

methodfor

the

screening

oflacticacidbacteria

exopolysaccharides

in

liquid

forthe

production

of

Tech,

media.[J].Biotechnol

1997,11(5):271~275

RimadaPS,AbrahamA

G.Comparativestudy

ofdiffer—

ent

methodologies

to

detemine

the

exopolysaccharide

pro—

duced

by

kefir

grains

inmilkand

whey[J].Lait,2003,83

(1):79~87

Ruas_Madiedo

P,de

los

Reyes—Gavilan

G.

IIlvited

参考文献

Bollzar

F,Cerning

view:l讧ethods

forthe

screening,isolation,and

character—

izationof

exopolysaccharidesproduced

by

lacticacidbacte—

J,Desm配eaudM.

Exopolysaccharide

ria[J].J

Dairy

Sci,2005,88(3):843~856

production

and

texture-promoting

abilitiesofmixed_strain

starter

SmitinontT,Tansakul

C,Tanasupawat

S,etal

Exopo—

lysaccharideproducing

Iacticacidbacteria

culturesin

yogurt

production[J].

Dairysci,

strai∞from

Food

tra—

1997,80(10):2

310~2

317

2De

Vuyst

L,Zamfir

ditionalthaifermentedfoods:isolation,identificationand

exopolysaccharide

M,Mozzi

F,et

a1.E】【opolysaccha—

characterization[J].Int

JMicrobi—

ride-producing

S£心户£D∞cc“s珈PrmD户^iZ“5

straills觞func—

tional

ol,1999,51(2~3):105~111

[J].Int

3Duboc

the

dairy

0da

18

l—

starter

culturesintheDroductionoffermentedmilks

Dairy

J,2003,13(8):707~717

10刘丽波,李春,孟祥晨.1株高产EPS嗜热链球菌的

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07,7(3):64

~68P,Mollet

B.

Applications

of

exopoIysaccharides

in

industry[J]。Int

Dairy

J,2001,11(9):759~768

M,Nakamura

S,KomatsuS,et

a1.Physiological

11潘道东,吴玲.高产胞外多糖(EPS)乳酸菌菌株的筛

选与鉴定[J].食品科学,2007,28(03)。171~174

12de

ManJ

C,R090sa

M,Sharpe

E.A

medium

for

the

14凌代文,东秀珠.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M].

cultivationof

lactobacilli[J].Journal

of

AppliedBacteri—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ology,1960,23:130~135

15

DuBois

M,Gilles

A,HamiltonJ

K,et

a1.Colorimet—

13BDDiagnostic

Systems.Difco

Manual:Manual

of

Micro—

ric

method

for

detemination

of

sugars

andrelatedsub—

biological

Culture

Media(11th

Edition).[M].BD

Diag—

stances[J].Aml

Chem,1956,28(3):350~356

nostic

Systems,2003

Fast

Screening

andIdentificationof

Exopolysaccharide—producing

LacticAcidBacteria

Tian

Fengweil,Ding

ushen91,Ding

Nal,

Zhao

Jianxinl,Zhang

Ha01一,Chen

Weil

1(school

ofFoodScicence

and

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tiy,Wu】【i

214122,Chi舱)

2(State

KeyLaboratory

ofF00dScienceand

Techn0109y,JiangIlan

University

Wu】【i214122,Chi眦)

ABSTRACTExtracellular

p01ysaccharides

ofLacticacidbacteria

are

excellentfunctional

properties.A

sim—

ple

andefficient

c010ny

thread—drawing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firstly

screen

extracellular

p01ysaccharide一

.producing

1acticacid

bacteria.Phenol-sulfuricmethodwasused

to

reconfirmthe

high—yield

strains.

Three

lacticacidbacteria

strainsof

high

extraceUular

p01ysaccharideproduction

1evelwereselected

from

naturally—

fermentedm订ksand

vegetables.The

threestrainswereidentified

as

Lnc£06口ciZZ“s6,℃口f5BT0898,L口c£06口一

矗Z£“s夕如咒£口r“m

NYC30,and

L口c£06口fiZZ“s砌口仇咒os“s

YHOCl37,respectively.

Key

wordslacticacid

bacteria,exop01ysacharide,screening,identification,colonythread—drawing

审画j蟹举办茴个植物提取物震缆会

2008年3月24日,中国上海,PEEC国际植物提取物展览会暨研讨会正式在上海发布《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状况

市场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80%以上的中国植物提取物以出口为主,出口区域分布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洲,东南亚是目前中

国植物提取主要出口市场。

PEEc国际植物提取物展览会暨研讨会是由中国著名的会展机构好博塔苏斯展览集团和KingLeap公司共同举办,PEEC

是目前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首个大型国际性植物提取物展览会,本届展览会将于2008年10月16~18日在中国上海东亚展览馆

举办,展出面积4ooo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200余个。

植物提取物是生物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药、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日用化学品、植物源农药和

兽药等生产领域。随着21世纪生物医药迅猛发展,在新的医学模式影响下,具备活性或功能性的植物提取物产品备受青睐在

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状况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植物提取物企业普遍年轻,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其中近70%企业

均为2001年以后从事植物提取物业务,近50%企业植物提取物业务占企业整体业务比例均在80%以上。

中国植物提取物产品90%以上供应于功能食品原料、食品补充剂原料、医药保健品原料和美容化妆品原料等市场,其中供

应医药保健领域比重较大,占36%以上。

80%以上的中国植物提取物企业产品以出口为主,出口区域分布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洲。中国植物提取物企业普遍认

为,同行竞争激烈和缺少国外相关技术是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的主要困难。但企业对植物提取物产业市场容量逐渐扩大

抱有信心,目前需求主要是市场潜力开发及市场更加规范。

世界植物提取物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世界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速度约为20%,全球年销

售植物提取物达到65亿美元。1995年之前,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额从未超过5ooO万美元,而2007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

口额达到4.8亿美元。

PEEc国际植物提取物展览会暨研讨会作为中国及亚太地区首个大型国际性植物提取物展览会,展商来自全球植物提取

物技术最顶级的品牌企业,汇聚全球最新的植物提取物技术。展会积累了强势行业资源和品牌基因,堪称中国及亚太地区最具

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全球领行者齐聚的国际植物提取物行业盛会。更多信息,请访问PEEC官方网站:www.chimpeec.com

垫!生蔓丝鲞蔓i塑(篁蔓丝塑!I

19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的简便筛选与鉴定

作者:

作者单位:

田丰伟, 丁虎生, 丁纳,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Tian Fengwei, Ding Husheng,

Ding Na, Zhao Jianxin, Zhang Hao, Chen Wei

田丰伟,丁虎生,丁纳,赵建新,陈卫,Tian Fengwei,Ding Husheng,Ding Na,Zhao

Jianxin,Chen Wei(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张灏,Zhang Hao(江南大学食品

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2008,34(3)

2次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g eaud M

Exopolysaccharide production and texture-promoting abilities of

mixed-strain starter cultures in yogurt production 1997(10)

Vuyst F

Exopolysaccharide-producing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trains as

functional starter cultures in the production of fermented milks 2003(08)

B

Applications of exopolysaccharides in the dairy industry 2001(09)

ra u S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Lactobacillus sp

1982(12)

wa u S

Anti-tumor polysaccharide from Lactobacillus sp 1983(07)

rdi e ti F

A simplemet hod for the screening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for the

produc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in liquid media 1997(05)

P m A G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to determine the

exo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kefir grains in milk and whey 2003(01)

-Madiedo los Reyes-Gavilan C G

Invited review:Methods for the screening,isol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2005(03)

ont ul pawat S

Exopolysaccharide producing laerie acid bacteria strains from

traditional thai fermented foods: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exo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

1999(2-3)

10.刘丽波.李春.孟祥晨

1株高产EPS嗜热链球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期刊论文]

-

中国食品学报 2007(03)

11.潘道东.吴玲

高产胞外多糖(EPS)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期刊论文]

-

食品科学 2007(03)

Man J M E

A mediu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ctobacilli 1960

Diagnostic Systems

Difco Mannal:Manual of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Media 2003

14.凌代文.东秀珠

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 1999

K on J K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gar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1956(03)

1.期刊论文

王迎华.曹郁生.陈燕.高丹丹.Wang Dandan

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筛

选及胞外多糖提取方法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7,30(4)

从实验室保存及市售泡菜和发酵乳中分离的乳酸菌中进行筛选,通过黏度和EPS产量的测定,筛选出一株高产EPS的乳酸菌,为实验室保存菌株干酪乳杆

菌,黏度为354.04 mPa·s,产量为731.58 mg/提取过程中,比较了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两种除蛋白方法,8%三氯乙酸除蛋白的方法效果最好.

2.期刊论文

杨贞耐.张雪.YANG Xue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和分子结构修饰

-食品科学

2007,28(12)

乳酸菌胞外多糖在乳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发酵过程中,胞外多糖的形成有利于改善产品的流变学特性,并赋予产品优良的感官特性和营养保健性

能.不同的乳酸菌在胞外多糖的产量、化学组成、分子量、带电情况和侧链分支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通过对胞外多糖进行分子结构修饰,可以优化其功能

特性,并获得具有特定用途的食品改良剂.有些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有益于人类健康;或者可能用作益生元,有益于胃肠道菌群微生

态平衡.本文着重讨论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和多糖的分子结构修饰,探讨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学位论文

马静

乳酸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及其在乳品中的应用研究

2004

该项研究旨在探索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机理,优化其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初步应用乳酸菌产胞外多糖菌株到不同固体物含量的发酵乳生产中,为乳酸

菌胞外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嗜热链球菌ST、MY800、MYE和保加利亚乳杆菌Y-5四株乳酸菌随时间产胞外多糖的情况,结果表明

,37℃培养24h时,四株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最高.碳源是影响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显著因素,嗜热链球菌ST、MY-800、MYE和保加利亚乳杆菌Y-5分别以

葡萄糖、乳糖、半乳糖、蔗糖和果糖作为碳源时,ST、MYE和Y-5菌株的最佳碳源为果糖,MY-800菌株的最佳碳源为蔗糖;在同一碳源条件下不同乳酸菌菌株

其胞外多糖的产量相差较大.氮源试验表明,嗜热链球菌ST、MY-800、MYE和保加利亚乳杆菌Y-5分别以胰蛋白胨和鱼蛋白胨作为氮源时,ST、MY-800、

MYE菌株的最佳氮源是胰蛋白胨,Y-5菌株在以鱼蛋白胨作为氮源时胞外多糖的产量较高.碳氮比试验表明,嗜热链球菌ST、MY-800、MYE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Y-5在碳氮比分别为1:1、1:2、2:1、2:3的情况下,ST和MY-800菌株的最适碳氮比为1:2,MYE菌株的最适碳氮比为2:3,而Y-5菌株在碳氮比2:1时胞外多糖的

产量最高.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四株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ST菌株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24h,初始pH值为

7.0,葡萄糖添加量为2%;MY-800菌株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16h,初始pH值为6.0,葡萄糖添加量为6%;MYE菌株胞外多糖

产量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时间为24h,培养温度为40℃,初始pH值为6.0,葡萄糖添加量为2%;Y-5菌株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为40℃,发酵时间

为16h,初始pH值为6.0,葡萄糖添加量为2%.金属离子对乳酸菌胞外多糖水解酶的影响试验表明,K<'+>和Mg<'2+>对胞外多糖水解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可以

降低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而Cu<'2+>和Mn<'2+>这两种金属离子对胞外多糖水解酶的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研究表明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以6%固体物含量的乳进行发酵,仍能生产出质地状态较好的酸奶,并长时间维持发酵乳高的活菌数和有效抑制后酸

化.

4.期刊论文

李清春.张景强.贺稚非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32(6)

分析了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种类,同型胞外多糖和异型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与遗传调控,以及影响发酵生产的因素.总结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离

、纯化、纯度鉴定的方法及乳酸菌胞外多糖的重要结构单元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出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食品、医药领域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5.期刊论文

张筠.刘宁.孟祥晨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4)

乳酸菌胞外多糖在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报道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与其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免疫调节活性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生物学活性,并介绍了其应用及展望.

6.学位论文

白丽娟

马奶酒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条件的研究

2006

本项研究主要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马奶酒为样品,进行了马奶酒发酵菌的活化、分离、纯化,共分离到乳酸菌41株。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胞外

多糖(EPS)高产菌株的筛选,结果筛选出1株高产的乳杆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确定其为米酒乳杆菌,并进行胞外多糖生物合

成能力的研究。本研究分别改变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盐类以及发酵温度、时间、pH等条件,探讨其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条件的影响,确定了米

酒乳杆菌BXR-5-3的EPS的最佳生物合成条件为:初始pH6.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6h;优化的培养基MRSB的组成为:蛋白胨1.5%;胰蛋白胨

1.0%;葡萄糖1.5%;乳糖1.5%;K2HPO40.2%;MnSO4·4H2O0.02%;MgSO4·7H2O0.02%;醋酸钠0.5%;酵母粉0.5%;Tween801mL/L。

乳酸菌胞外多糖(EPS)分离纯化过程是发酵液经过离心、酒精沉淀、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的胞外多糖粗品,依次DEAE-52纤维素层析和SephadexG-

200凝胶层析分离得到两种组分。胞外多糖Ⅰ经纸层析和SephadexG-200等方法检查纯度,表明其为均一组分,用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法测得胞外多

糖Ⅰ的平均分子量为85100D。

乳酸菌EPS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EPS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脱脂乳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5%和

0.10%(w/w)的胞外多糖粗品,对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也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7.会议论文

杨贞耐.Eine Huttunen

乳酸菌分泌胞外多糖的生物学基础和多糖分子结构修饰

2006

微生物可分泌多糖于细胞表面形成荚膜多糖、或分泌多糖于细胞周边培养基中形成粘液多糖.乳酸菌产胞外多糖在发酵乳的流变学特性、产品的结构

和质地以及口感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的胞外多糖还具有抗癌、抗溃疡、免疫调节或降胆固醇等活性.近十年来,有关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分子生

物学、生物化学、多糖的化学分析和结构特性等方面是乳品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拟着重讨论乳酸菌产胞外多糖基因簇的结构和功能、多糖的生物合

成、多糖的分子结构及结构修饰.

8.期刊论文

李盛钰.曾宪鹏.杨贞耐.LI Zhen-nai

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途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28(3)

乳酸菌胞外多糖(EPS)在改善发酵乳品流变学特性和质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些胞外多糖对人体健康还有促进作用,而胞外多糖的产量通常较低是

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因素.作者综述了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和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研究进展.

9.期刊论文

刘宇.孟祥晨.LIU Xiang-chen

乳酸菌胞外多糖及其抗肿瘤活性

-中国乳品工业2008,36(1)

乳酸菌胞外多糖因为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开始在很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介绍乳酸菌胞外多糖调节胃肠道菌群组成

、免疫调节、抗高血压、降胆固醇等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有关乳酸菌胞外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相关研究,并简要分析了其可能的抗癌作用机制.

10.学位论文

刘燕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

2009

乳酸菌胞外多糖(Lactic acid bacteria exopolysaccharide LAB EPS)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常渗于培养基的一类多糖类化

合物,分为荚膜多糖与粘液多糖,是微生物代谢次产物,分子量多在4.0×104~6.0×106Da。LAB EPS具有增加酸乳的粘度、流变性、防止乳清析出、

增强凝乳强度、改善酸乳品质等特性,因此研究LAB EPS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主要以市售酸奶、泡菜为研究对象,经过乳酸菌的筛选、分离、鉴定共得到8株杆菌,4株球菌。应用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糖发酵

试验等方法鉴定,结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菌分类鉴定》,将菌株鉴定为乳杆菌属(其中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2株,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3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和乳球菌

属(其中嗜热链球菌(S. thermophilus)3株,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c. Lactis subsp.cremoris)1株。),共2个属5个种。通过苯酚-硫酸法检

测鉴定菌株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的产量,测定培养基的粘度,进一步筛选得到胞外多糖产量高的G1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对其进行培养基优化试验

在优化培养基时,分别对碳源、氮源、碳氮比进行单因素水平优化。其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G1菌株EPS产量最高,可达136.58mg/L,培养基粘度为

268.57mPa.s;以胰蛋白胨作为氮源时G1菌株EPS产量最高,可达140.3mg/L,培养基粘度为271.79mPa.s,;碳氮比为3:1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

,可达137.24mg/L,培养基粘度为271.79mPa.s。

在单因素优化水平的基础上对影响EPS产量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值以及葡萄糖添加量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

17h、培养温度33℃,初始pH值为6.0,葡萄糖添加量为3%的发酵条件为G1菌株产胞外多糖量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EPS产量可达126.76mg/L;其中培

养温度对G1菌株胞外多糖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初始pH值,葡萄糖的添加量对G1菌株胞外多糖的产量影响最小。

为了避免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以及初始pH值三种主要因素的交互作用,运用响应面法进行Box-Behnken设计优化分析,优化的结果为;培养温度为

39.1℃,培养时间14.2h,初始pH值6.9,EPS产量可达154.25mg/L,优化后G1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EPS产率提高17.8%。

1.刘先.康小红.孙军德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期刊论文]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

授权使用:江南大学(wfjndx),授权号:15823580-4e29-468e-9a40-9e400106e8a5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日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西门寄蓉)

圈田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的简便筛选与鉴定”

田丰伟1,丁虎生1,丁纳1,赵建新1,张灏1’2,陈

卫1

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优良的功能性质。根据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性质,开发了茵落拉丝法作为产胞外

多糖乳酸菌的简便初筛方法。以分离菌落在MRs筛选培养基上的拉丝长度为初筛指标,以胞外多糖产量(硫

酸一苯酚法)为复筛指标,从自然发酵酸乳和自然发酵蔬菜中分离得到了3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乳酸菌,经

API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分别被鉴定为短乳杆菌BT0898、植物乳杆菌NYC30和鼠李糖乳杆菌YHOCl37。

关键词乳酸菌,胞外多糖,筛选,鉴定,菌落拉丝

乳酸菌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鉴于具有重要的食品工业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生

文中根据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性质,首次建立并

第一作者:硕士,讲师(陈卫为责任作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

目(2006C12095)

收稿日期t2007一lo一16,改回日期:2007—12—25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样品来源、化学试剂与培养基

待分离含乳酸菌样品为自然发酵牛乳和发酵蔬

菜,所有样品采样后48h内在O℃下送至实验室进行

分析。

脱脂乳粉购自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APl50

CH和API

50

CHL试剂盒购自梅里埃(中国)有限

公司;其他试剂为国产常规生化纯和分析纯试剂。

MRS培养基‘121,购自德国Merck公司;MRS筛

选培养基(MR孓s):将MRS培养基原始配方中的

20.O

g葡萄糖改为5.og,并加50.Og蔗糖,其他组

分不变,不加琼脂为MRS筛选液体培养基。E11iker

琼脂培养基、M17培养基等按照文献配制或购买自

Difco公司㈨。

1.1.2仪器设备

TW一20精密水浴槽,德国Julabo公司;Univer—

sal一32R型冷冻式离心机,德国Andreas

Hettich

Gm—

bH&Co

KG公司;UV2loo紫外分光光度计,尤尼

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德国Mettler-To—

ledo

GmbH公司;微型旋涡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

器厂;超净工作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化

培养箱,南京实验仪器厂;高压蒸汽灭菌锅,上海华线

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pH计,Mettler-T01edo

Gm—

PMB5—2232—5摄影显微镜,麦克

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他为实验室常规仪器设

1.2实验方法

1.2.1

样品中乳酸茵的分离

采用浇注平板分离法:利用O.1%无菌蛋白胨水

垫塑雯蔓塑鲞蔓圣塑f星蔓丝塑!I

15

EPS)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位于细胞壁

外的粘液多糖或荚膜多糖,属于微生物胞外多糖的一

种。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于发酵乳制品形成良好的质

构特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乳酸菌EPS作为

生物高分子的特性而能够改善产品的流变学特性,增

强产品的稳定性和持水能力,赋予产品良好的口感和

风味[1 ̄3]。此外研究发现,乳酸菌胞外多糖还具有突

出的生理功能,如抗肿瘤、调理肠道、免疫调节、抗致

突变、细胞保护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等H’5]。

理活性,近年来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受到极大的关注,

关于功能性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开发及其在发酵乳

制品中的应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开发的热点,人们

尝试多种方法筛选开发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并对产

物胞外多糖的结构、理化与功能性质和分子遗传等开

展研究[6 ̄9]。国内对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和功

能性质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但

是研究深度尚不够,菌种筛选的范围十分有限,有的

产胞外多糖菌株来源于国外发酵剂商品,在产品应用

中可能会受到国外知识产权的限制[1“11]。

采用了1种简便有效的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初筛方

法,结合利用硫酸一苯酚法作为复筛方法,从自然发酵

乳制品和自然发酵蔬菜中分离筛选得到3株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并对菌种进行鉴

定,为功能性产胞外多糖乳酸茵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

础。

bH公司;Motic

备。

对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合适的稀释度,分别

取1

mL稀释样品,分别浇注于MRS培养基、Elliker

培养基和M17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于样品

中乳酸菌的分离[1

1.2.2

分离菌株的分离和保存

将1.2.1得到的菌落在相应的平板培养基上划

线纯化得到纯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接触酶实验。

纯化菌株在MRS斜面上4℃短期保存,置于30%

(W/W)无菌甘油中在一70℃超低温冰箱中长期保

存‘1

图1硫酸一苯酚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的标准曲线

1.2.3利用茵落拉丝法初步筛选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

的API细菌鉴定系统进行,将纯菌株在MRS琼脂培

养基上37℃微厌氧培养48h,用无菌棉拭子收集细

菌,在API

50

将分离纯化菌株在MRs筛选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分

离,在25℃厌氧培养48

h,观察并记录菌落特征。用无

菌牙签接触菌落,轻轻地向外拉,然后在2s内垂直离开

以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连续的拉丝,重复操作5—6个菌

落,每个菌落平行做2次,测量菌落拉丝的最大长度

(伽n),结果以“平均值士标准方差”表示。

1.2.4乳酸茵胞外多糖的提取

将1.2.3得到的菌株接种于筛选MRS液体培

养基中,30℃发酵24h,取10mL培养物,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加质量分数为80%的三氯乙酸至

终浓度为4%,4℃静置过夜,12ooog离心20min,轻

倾上清液于透析袋中,对流水透析24h,再对双蒸水

透析36h,4次换水,定容,待用。

1.2.5硫酸-苯酚法测定乳酸茵胞外多糖(EPS)的含量

将1.2.4得到的胞外多糖样品用Dubois推荐的

硫酸一苯酚法[15]测定,用葡萄糖做标准曲线(如图1),

从曲线上求得EPS的含量。以空白培养基为对照,

扣除背景干扰。’

1.2。6·显微镜观察产胞外多糖乳酸茵细茵形态

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用Motic

PMB5—

2232—5摄影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1.2.7产胞外多糖乳酸茵的鉴定

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

CH试剂条凹槽中加API

50

CHL培

养基并接种,用石蜡油封好,37℃培养24~28

h,记

录菌株对碳水化合物的发酵结果,将其输入梅里埃公

司的鉴定软件API

LAB

Plus进行鉴定。

结果与讨论

2.1乳酸菌的初步分离

从酸乳和泡菜样品中,利用MRS固体培养基、

E11iker固体培养基和M17固体培养基分离得到了

244个分离株。经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接触酶

实验排除了3株革兰氏阴性细菌,2株接触酶阳性细

菌和4株酵母,得到235株乳酸菌分离株。

2.2利用平板菌落拉丝初步筛选产胞外多糖的乳酸

将235株乳酸菌在MRS筛选培养基上进行划

线分离,观察菌落特征。乳酸菌在MRS筛选培养基

上有3种不同的菌落表型,分别为粘丝菌落(如图2A

和图2B)、粘液菌落(如图2C)和非粘菌落(图略)。

作为生物高分子,胞外多糖能够使菌落具有较大的粘

度,在外力作用下呈现出拉丝状,因此可以根据这一

特性来对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进行初筛。在235株乳

酸菌中有28%表现出粘丝状的特征。

图2

MRS筛选培养基上的粘丝状茵落(A和B)和粘液状菌落(C)

16

I至Q塑∑鱼!:丝型Q:Q!鱼!!璺曼2

不同菌株在MRS筛选培养基上的菌落拉丝长

度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当培养温度为45℃时,

外观的温度为25℃,与文献中粘性胞外多糖产生温

度较低的报道是一致的。

mm

25℃培养

30.6士3.8

11.7士1.1

ND

ND

大部分乳酸菌不再具有粘丝特征,适宜菌落产生粘丝

表l

部分分离菌株在M骼筛选培养基上的粘丝长度

菌株序号

32

35

36

41

25℃培养

33.8士Z.9

27.6士2.4

23.3士2.6

31.7士1.4

42.1士2.9

23.0士1.6

ND

45℃培养

G+R一

G一

G+R一

菌株序号

42

5l

45℃培养

G+R一

G+R一

ND

ND

ND

129

179’

183

203

237

G+R一

G+R一

33.O±1.0

40.4士2.2

53.3士1.3

G+R一

ND

35.O士3。O

25.0士4.O

43.O±6.Z

G+R一一

注:R一,无粘丝性;G+,有生长;G一,无生长}ND,未测定。

2.3初筛选菌种胞外多糖产量的考察

将利用菌落拉丝法初筛得到的菌株接种于筛选

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0℃发酵24

h,取10

mL培养

物,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加质量分数为80%

的三氯乙酸至终浓度为4%,4℃静置过夜,12

ooo

离心20min,轻倾上清液于透析袋中,对流水透析24

h,再对双蒸水透析36h,4次换水,定容,用硫酸一苯

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部分分离菌株产胞外多糖的水平

序号

13

14

17

18

21

24

26

30

31

32

34

编号EPS/mg·L一1

MCTN4

MCMll

MCMl2

VM06

LC—T

LC—R

58.30士4.20

29.O士O.91

35.80士1.74

6.01士4.2

38.71士2.04

26.99士O.08

16.10士2.07

93.33士2.01

42.12士O.91

9.08士1.16

30.94士0.30

1.22士O.22

9.65士0.89

52.16士0.26

28.41士0.99

141.32士1.86

21.71±0.03

序号

35

36

39

40

41

42

45

49

51

编号

RRl8

EPS/mg·L一1

18.62士2.13

11.70士O.72

9.89士0.91

27.19士O.27

96.69士0.44

80.02士0.34

7.77士O.61

8.57士O.08

67.15士0.19

16.65士O.01

24.83士1.01

5.67士0.35

19.96士O.14

8.13士O.07

34.25士3.45

23.61±2.27

49.38士1.03

序号

78

80

8Z

98

113

129

160

179

183

186

187

200

203

235

236

237

编号

MVl00

VM07

MSS01

BMTl

LPP01

EPs/mg·L~1

34.41士2.04

71.31土O.07

RRl22

EBl6

ECRl9

MCTN6

MCMlO

U‘

L24

RRl2

LPP63

ND

25.83士0.79

52.37士O.92

87.36士0.88

49.50士O.37

13.46士O.08

3.85士0.79

ND

BMT5

SM2

LC—MS

SM5

VSlO

LLClO

SVSll

CMTl3

M7

M6

52

58

60

61

63

71

72

74

MST3

MPPll

LPP65

RRl7

RRl9

MSNl04

RRl23

MSN044

NYC30

L101

YY30

YHoCl37

M9

RRlll

127.0士0.29

46.23士O.09

96.63士O.37

189.95士0.89

M2

LLCll5

EBl8

BT0898

RRl6

注l-ND,未铡足。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实验条件下,胞外多糖产

量较高的菌株有分离株BT0898、NYC30和

YHOCl37,产量分别为141.32、127.oo和189.95

mg/L。

{L

2.4菌落拉丝初筛方法的验证

为了验证菌落拉丝方法作为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筛

选的初筛方法的可靠性,以菌落拉丝长度为横坐标,以

胞外多糖(EPS)产量为纵坐标,考察分离乳酸菌菌株

的菌落拉丝长度和胞外多糖产量的相关性,如图3。

图3菌落拉丝长度与胞外多糖产量的相关性

从图3中可以看出,尽管有一些异常数据点,总

的来说,菌落拉丝长度与胞外多糖产量具有明显的正

!塑堡蔓丝鲞蔓i塑(星蔓丝塑“17

相关性,这表明菌落拉丝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产胞

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方法,可以用于产胞外多糖乳酸

菌的广泛筛选。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当菌落拉

丝长度在40mm以上时,分离菌株的产胞外多糖的

水平都比较高。将分离菌株YHOCl37接种于无菌

脱脂奶(质量分数为12%),如图4,YHOCl37能够

赋予发酵乳良好的高粘度,也证明了菌落拉丝法作为

初筛方法的可行性。

2.5筛选菌种的微生物学鉴定

分离株BT0898、NYC30和YHOCl37的细胞形

态如图5所示,3株产胞外多糖菌株均为短杆菌。利

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细菌鉴定系统对3株产胞

外多糖的乳酸菌进行鉴定(碳水化合物发酵情况略),

分别鉴定为短乳杆菌(L口以。沈c删“s

6化讲s)BT0898、

植物乳杆菌(L口c£o沈cⅢ“sp如n£口似m)NYC30和鼠

李糖乳杆菌(L口cfD6口以Zz“s

r.}l口m加5“5)YHOCl37。

图4

YHoCl37菌株使发酵牛乳形成良好的粘度

A—L.6卵们5BT0898;B—L.户Z口tl缸九‘mNYC30l

C—L.r^n枷o,口sYHoCl37

L_口ct06口ciZZ“s

图5三株产脆外多糖菌株的细胞形态(1

000×)

tivitie8of

polysaccharide

produced

Antibiot,1982,35(12):2

by

sp.

结论

[J].Jpn

Oda

748~2

754

M,Hasegawa

H,KomatsuS,et

a1.Anti-tumor

pol—

sp.

根据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性质,开发了一种产胞

ysaccharide

fromL口c£D6咀cizz乱s

[J].

Agricultural

and

外多糖的乳酸茵的简便初筛方法——菌落拉丝法。

该方法简便有效,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特殊的化

学试剂,适合进行广泛的菌种初筛。从自然发酵酸乳

和发酵蔬菜中分离得到了3株产胞外多糖较高的乳

酸菌,利用API细菌鉴定系统分别被鉴定为短乳杆

菌、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为功能性产胞外多

糖乳酸菌发酵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BiologicalChemistry,1983,47(7):1

623~1

625

RicciardiA,ParenteE,ClementiF.A

simple

methodfor

the

screening

oflacticacidbacteria

exopolysaccharides

in

liquid

forthe

production

of

Tech,

media.[J].Biotechnol

1997,11(5):271~275

RimadaPS,AbrahamA

G.Comparativestudy

ofdiffer—

ent

methodologies

to

detemine

the

exopolysaccharide

pro—

duced

by

kefir

grains

inmilkand

whey[J].Lait,2003,83

(1):79~87

Ruas_Madiedo

P,de

los

Reyes—Gavilan

G.

IIlvited

参考文献

Bollzar

F,Cerning

view:l讧ethods

forthe

screening,isolation,and

character—

izationof

exopolysaccharidesproduced

by

lacticacidbacte—

J,Desm配eaudM.

Exopolysaccharide

ria[J].J

Dairy

Sci,2005,88(3):843~856

production

and

texture-promoting

abilitiesofmixed_strain

starter

SmitinontT,Tansakul

C,Tanasupawat

S,etal

Exopo—

lysaccharideproducing

Iacticacidbacteria

culturesin

yogurt

production[J].

Dairysci,

strai∞from

Food

tra—

1997,80(10):2

310~2

317

2De

Vuyst

L,Zamfir

ditionalthaifermentedfoods:isolation,identificationand

exopolysaccharide

M,Mozzi

F,et

a1.E】【opolysaccha—

characterization[J].Int

JMicrobi—

ride-producing

S£心户£D∞cc“s珈PrmD户^iZ“5

straills觞func—

tional

ol,1999,51(2~3):105~111

[J].Int

3Duboc

the

dairy

0da

18

l—

starter

culturesintheDroductionoffermentedmilks

Dairy

J,2003,13(8):707~717

10刘丽波,李春,孟祥晨.1株高产EPS嗜热链球菌的

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07,7(3):64

~68P,Mollet

B.

Applications

of

exopoIysaccharides

in

industry[J]。Int

Dairy

J,2001,11(9):759~768

M,Nakamura

S,KomatsuS,et

a1.Physiological

11潘道东,吴玲.高产胞外多糖(EPS)乳酸菌菌株的筛

选与鉴定[J].食品科学,2007,28(03)。171~174

12de

ManJ

C,R090sa

M,Sharpe

E.A

medium

for

the

14凌代文,东秀珠.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M].

cultivationof

lactobacilli[J].Journal

of

AppliedBacteri—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ology,1960,23:130~135

15

DuBois

M,Gilles

A,HamiltonJ

K,et

a1.Colorimet—

13BDDiagnostic

Systems.Difco

Manual:Manual

of

Micro—

ric

method

for

detemination

of

sugars

andrelatedsub—

biological

Culture

Media(11th

Edition).[M].BD

Diag—

stances[J].Aml

Chem,1956,28(3):350~356

nostic

Systems,2003

Fast

Screening

andIdentificationof

Exopolysaccharide—producing

LacticAcidBacteria

Tian

Fengweil,Ding

ushen91,Ding

Nal,

Zhao

Jianxinl,Zhang

Ha01一,Chen

Weil

1(school

ofFoodScicence

and

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tiy,Wu】【i

214122,Chi舱)

2(State

KeyLaboratory

ofF00dScienceand

Techn0109y,JiangIlan

University

Wu】【i214122,Chi眦)

ABSTRACTExtracellular

p01ysaccharides

ofLacticacidbacteria

are

excellentfunctional

properties.A

sim—

ple

andefficient

c010ny

thread—drawing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firstly

screen

extracellular

p01ysaccharide一

.producing

1acticacid

bacteria.Phenol-sulfuricmethodwasused

to

reconfirmthe

high—yield

strains.

Three

lacticacidbacteria

strainsof

high

extraceUular

p01ysaccharideproduction

1evelwereselected

from

naturally—

fermentedm订ksand

vegetables.The

threestrainswereidentified

as

Lnc£06口ciZZ“s6,℃口f5BT0898,L口c£06口一

矗Z£“s夕如咒£口r“m

NYC30,and

L口c£06口fiZZ“s砌口仇咒os“s

YHOCl37,respectively.

Key

wordslacticacid

bacteria,exop01ysacharide,screening,identification,colonythread—drawing

审画j蟹举办茴个植物提取物震缆会

2008年3月24日,中国上海,PEEC国际植物提取物展览会暨研讨会正式在上海发布《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状况

市场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80%以上的中国植物提取物以出口为主,出口区域分布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洲,东南亚是目前中

国植物提取主要出口市场。

PEEc国际植物提取物展览会暨研讨会是由中国著名的会展机构好博塔苏斯展览集团和KingLeap公司共同举办,PEEC

是目前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首个大型国际性植物提取物展览会,本届展览会将于2008年10月16~18日在中国上海东亚展览馆

举办,展出面积4ooo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200余个。

植物提取物是生物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药、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日用化学品、植物源农药和

兽药等生产领域。随着21世纪生物医药迅猛发展,在新的医学模式影响下,具备活性或功能性的植物提取物产品备受青睐在

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状况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植物提取物企业普遍年轻,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其中近70%企业

均为2001年以后从事植物提取物业务,近50%企业植物提取物业务占企业整体业务比例均在80%以上。

中国植物提取物产品90%以上供应于功能食品原料、食品补充剂原料、医药保健品原料和美容化妆品原料等市场,其中供

应医药保健领域比重较大,占36%以上。

80%以上的中国植物提取物企业产品以出口为主,出口区域分布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洲。中国植物提取物企业普遍认

为,同行竞争激烈和缺少国外相关技术是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的主要困难。但企业对植物提取物产业市场容量逐渐扩大

抱有信心,目前需求主要是市场潜力开发及市场更加规范。

世界植物提取物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世界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速度约为20%,全球年销

售植物提取物达到65亿美元。1995年之前,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额从未超过5ooO万美元,而2007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

口额达到4.8亿美元。

PEEc国际植物提取物展览会暨研讨会作为中国及亚太地区首个大型国际性植物提取物展览会,展商来自全球植物提取

物技术最顶级的品牌企业,汇聚全球最新的植物提取物技术。展会积累了强势行业资源和品牌基因,堪称中国及亚太地区最具

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全球领行者齐聚的国际植物提取物行业盛会。更多信息,请访问PEEC官方网站:www.chimpeec.com

垫!生蔓丝鲞蔓i塑(篁蔓丝塑!I

19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的简便筛选与鉴定

作者:

作者单位:

田丰伟, 丁虎生, 丁纳,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Tian Fengwei, Ding Husheng,

Ding Na, Zhao Jianxin, Zhang Hao, Chen Wei

田丰伟,丁虎生,丁纳,赵建新,陈卫,Tian Fengwei,Ding Husheng,Ding Na,Zhao

Jianxin,Chen Wei(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张灏,Zhang Hao(江南大学食品

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2008,34(3)

2次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g eaud M

Exopolysaccharide production and texture-promoting abilities of

mixed-strain starter cultures in yogurt production 1997(10)

Vuyst F

Exopolysaccharide-producing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trains as

functional starter cultures in the production of fermented milks 2003(08)

B

Applications of exopolysaccharides in the dairy industry 2001(09)

ra u S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Lactobacillus sp

1982(12)

wa u S

Anti-tumor polysaccharide from Lactobacillus sp 1983(07)

rdi e ti F

A simplemet hod for the screening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for the

produc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in liquid media 1997(05)

P m A G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to determine the

exo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kefir grains in milk and whey 2003(01)

-Madiedo los Reyes-Gavilan C G

Invited review:Methods for the screening,isol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2005(03)

ont ul pawat S

Exopolysaccharide producing laerie acid bacteria strains from

traditional thai fermented foods: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exo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

1999(2-3)

10.刘丽波.李春.孟祥晨

1株高产EPS嗜热链球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期刊论文]

-

中国食品学报 2007(03)

11.潘道东.吴玲

高产胞外多糖(EPS)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期刊论文]

-

食品科学 2007(03)

Man J M E

A mediu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ctobacilli 1960

Diagnostic Systems

Difco Mannal:Manual of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Media 2003

14.凌代文.东秀珠

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 1999

K on J K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gar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1956(03)

1.期刊论文

王迎华.曹郁生.陈燕.高丹丹.Wang Dandan

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筛

选及胞外多糖提取方法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7,30(4)

从实验室保存及市售泡菜和发酵乳中分离的乳酸菌中进行筛选,通过黏度和EPS产量的测定,筛选出一株高产EPS的乳酸菌,为实验室保存菌株干酪乳杆

菌,黏度为354.04 mPa·s,产量为731.58 mg/提取过程中,比较了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两种除蛋白方法,8%三氯乙酸除蛋白的方法效果最好.

2.期刊论文

杨贞耐.张雪.YANG Xue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和分子结构修饰

-食品科学

2007,28(12)

乳酸菌胞外多糖在乳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发酵过程中,胞外多糖的形成有利于改善产品的流变学特性,并赋予产品优良的感官特性和营养保健性

能.不同的乳酸菌在胞外多糖的产量、化学组成、分子量、带电情况和侧链分支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通过对胞外多糖进行分子结构修饰,可以优化其功能

特性,并获得具有特定用途的食品改良剂.有些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有益于人类健康;或者可能用作益生元,有益于胃肠道菌群微生

态平衡.本文着重讨论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和多糖的分子结构修饰,探讨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学位论文

马静

乳酸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及其在乳品中的应用研究

2004

该项研究旨在探索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机理,优化其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初步应用乳酸菌产胞外多糖菌株到不同固体物含量的发酵乳生产中,为乳酸

菌胞外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嗜热链球菌ST、MY800、MYE和保加利亚乳杆菌Y-5四株乳酸菌随时间产胞外多糖的情况,结果表明

,37℃培养24h时,四株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最高.碳源是影响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显著因素,嗜热链球菌ST、MY-800、MYE和保加利亚乳杆菌Y-5分别以

葡萄糖、乳糖、半乳糖、蔗糖和果糖作为碳源时,ST、MYE和Y-5菌株的最佳碳源为果糖,MY-800菌株的最佳碳源为蔗糖;在同一碳源条件下不同乳酸菌菌株

其胞外多糖的产量相差较大.氮源试验表明,嗜热链球菌ST、MY-800、MYE和保加利亚乳杆菌Y-5分别以胰蛋白胨和鱼蛋白胨作为氮源时,ST、MY-800、

MYE菌株的最佳氮源是胰蛋白胨,Y-5菌株在以鱼蛋白胨作为氮源时胞外多糖的产量较高.碳氮比试验表明,嗜热链球菌ST、MY-800、MYE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Y-5在碳氮比分别为1:1、1:2、2:1、2:3的情况下,ST和MY-800菌株的最适碳氮比为1:2,MYE菌株的最适碳氮比为2:3,而Y-5菌株在碳氮比2:1时胞外多糖的

产量最高.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四株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ST菌株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24h,初始pH值为

7.0,葡萄糖添加量为2%;MY-800菌株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16h,初始pH值为6.0,葡萄糖添加量为6%;MYE菌株胞外多糖

产量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时间为24h,培养温度为40℃,初始pH值为6.0,葡萄糖添加量为2%;Y-5菌株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为40℃,发酵时间

为16h,初始pH值为6.0,葡萄糖添加量为2%.金属离子对乳酸菌胞外多糖水解酶的影响试验表明,K<'+>和Mg<'2+>对胞外多糖水解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可以

降低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而Cu<'2+>和Mn<'2+>这两种金属离子对胞外多糖水解酶的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研究表明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以6%固体物含量的乳进行发酵,仍能生产出质地状态较好的酸奶,并长时间维持发酵乳高的活菌数和有效抑制后酸

化.

4.期刊论文

李清春.张景强.贺稚非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32(6)

分析了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种类,同型胞外多糖和异型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与遗传调控,以及影响发酵生产的因素.总结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离

、纯化、纯度鉴定的方法及乳酸菌胞外多糖的重要结构单元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出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食品、医药领域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5.期刊论文

张筠.刘宁.孟祥晨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4)

乳酸菌胞外多糖在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报道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与其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免疫调节活性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生物学活性,并介绍了其应用及展望.

6.学位论文

白丽娟

马奶酒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条件的研究

2006

本项研究主要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马奶酒为样品,进行了马奶酒发酵菌的活化、分离、纯化,共分离到乳酸菌41株。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胞外

多糖(EPS)高产菌株的筛选,结果筛选出1株高产的乳杆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确定其为米酒乳杆菌,并进行胞外多糖生物合

成能力的研究。本研究分别改变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盐类以及发酵温度、时间、pH等条件,探讨其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条件的影响,确定了米

酒乳杆菌BXR-5-3的EPS的最佳生物合成条件为:初始pH6.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6h;优化的培养基MRSB的组成为:蛋白胨1.5%;胰蛋白胨

1.0%;葡萄糖1.5%;乳糖1.5%;K2HPO40.2%;MnSO4·4H2O0.02%;MgSO4·7H2O0.02%;醋酸钠0.5%;酵母粉0.5%;Tween801mL/L。

乳酸菌胞外多糖(EPS)分离纯化过程是发酵液经过离心、酒精沉淀、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的胞外多糖粗品,依次DEAE-52纤维素层析和SephadexG-

200凝胶层析分离得到两种组分。胞外多糖Ⅰ经纸层析和SephadexG-200等方法检查纯度,表明其为均一组分,用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法测得胞外多

糖Ⅰ的平均分子量为85100D。

乳酸菌EPS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EPS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脱脂乳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5%和

0.10%(w/w)的胞外多糖粗品,对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也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7.会议论文

杨贞耐.Eine Huttunen

乳酸菌分泌胞外多糖的生物学基础和多糖分子结构修饰

2006

微生物可分泌多糖于细胞表面形成荚膜多糖、或分泌多糖于细胞周边培养基中形成粘液多糖.乳酸菌产胞外多糖在发酵乳的流变学特性、产品的结构

和质地以及口感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的胞外多糖还具有抗癌、抗溃疡、免疫调节或降胆固醇等活性.近十年来,有关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分子生

物学、生物化学、多糖的化学分析和结构特性等方面是乳品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拟着重讨论乳酸菌产胞外多糖基因簇的结构和功能、多糖的生物合

成、多糖的分子结构及结构修饰.

8.期刊论文

李盛钰.曾宪鹏.杨贞耐.LI Zhen-nai

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途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28(3)

乳酸菌胞外多糖(EPS)在改善发酵乳品流变学特性和质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些胞外多糖对人体健康还有促进作用,而胞外多糖的产量通常较低是

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因素.作者综述了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和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研究进展.

9.期刊论文

刘宇.孟祥晨.LIU Xiang-chen

乳酸菌胞外多糖及其抗肿瘤活性

-中国乳品工业2008,36(1)

乳酸菌胞外多糖因为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开始在很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介绍乳酸菌胞外多糖调节胃肠道菌群组成

、免疫调节、抗高血压、降胆固醇等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有关乳酸菌胞外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相关研究,并简要分析了其可能的抗癌作用机制.

10.学位论文

刘燕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

2009

乳酸菌胞外多糖(Lactic acid bacteria exopolysaccharide LAB EPS)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常渗于培养基的一类多糖类化

合物,分为荚膜多糖与粘液多糖,是微生物代谢次产物,分子量多在4.0×104~6.0×106Da。LAB EPS具有增加酸乳的粘度、流变性、防止乳清析出、

增强凝乳强度、改善酸乳品质等特性,因此研究LAB EPS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主要以市售酸奶、泡菜为研究对象,经过乳酸菌的筛选、分离、鉴定共得到8株杆菌,4株球菌。应用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糖发酵

试验等方法鉴定,结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菌分类鉴定》,将菌株鉴定为乳杆菌属(其中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2株,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3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和乳球菌

属(其中嗜热链球菌(S. thermophilus)3株,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c. Lactis subsp.cremoris)1株。),共2个属5个种。通过苯酚-硫酸法检

测鉴定菌株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的产量,测定培养基的粘度,进一步筛选得到胞外多糖产量高的G1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对其进行培养基优化试验

在优化培养基时,分别对碳源、氮源、碳氮比进行单因素水平优化。其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G1菌株EPS产量最高,可达136.58mg/L,培养基粘度为

268.57mPa.s;以胰蛋白胨作为氮源时G1菌株EPS产量最高,可达140.3mg/L,培养基粘度为271.79mPa.s,;碳氮比为3:1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

,可达137.24mg/L,培养基粘度为271.79mPa.s。

在单因素优化水平的基础上对影响EPS产量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值以及葡萄糖添加量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

17h、培养温度33℃,初始pH值为6.0,葡萄糖添加量为3%的发酵条件为G1菌株产胞外多糖量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EPS产量可达126.76mg/L;其中培

养温度对G1菌株胞外多糖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初始pH值,葡萄糖的添加量对G1菌株胞外多糖的产量影响最小。

为了避免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以及初始pH值三种主要因素的交互作用,运用响应面法进行Box-Behnken设计优化分析,优化的结果为;培养温度为

39.1℃,培养时间14.2h,初始pH值6.9,EPS产量可达154.25mg/L,优化后G1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EPS产率提高17.8%。

1.刘先.康小红.孙军德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期刊论文]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

授权使用:江南大学(wfjndx),授权号:15823580-4e29-468e-9a40-9e400106e8a5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日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