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新型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

IT圈 admin 75浏览 0评论

2024年8月4日发(作者:愈古兰)

维普资讯

《词料工业》・2008年第29誊第18期 

耱 馕摊添拇 ——梭物甾蘸 

李红梅张勇 

甾醇类fsterols)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根据 

有机溶剂。C一3羟基是甾醇的重要活性基团,通过它甾 

其来源不同 可分为植物甾醇、动物甾醇和菌类甾醇。 醇可形成多种多样的衍生物 如甾醇脂肪酸酯、甾醇 

动物甾醇主要为胆固 ̄(cholestero1),菌类甾醇主要有 

阿魏酸酯f谷维素1、甾醇葡糖苷、酰基甾醇葡糖苷等。 

常温下微溶于丙酮和乙 

菌类所含的麦角甾醇(erg0ster01)和海藻类所含的岩光 

植物甾醇不溶于水、碱和酸,

甾醇(fucosterol1。植物甾醇(plant sterol or phytostero1) ̄. 

醇 溶解于乙醚、苯、氯仿、乙酸乙酯、二硫化碳、石油 

常以多种形式存在 是一种类似于环状醇结构的物 

醚。经溶剂结晶获得的植物甾醇通常为针状或鳞片状 

质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代表了植物代谢的一个终产 

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 

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在各种食物中,植物油、种子、 

日常生活中摄取的植物甾醇主要为3-谷甾醇(p— 

白色结晶 其商品则多为粉末状或片状。 

植物甾醇和胆甾醇(胆固醇)结构极其相似,它们 

仅在分子骨架的侧链上存在差异,在生物体内以胆固 

般只有5%~10%。植物甾醇能阻碍胆固醇吸收,从而起 

物。所有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植物甾醇,它 

2降低胆固醇含量及其作用机理 

植物甾醇的吸收率比胆固醇低,一 

坚果、谷物以及豆类中植物甾醇含量最为丰富。人类 

醇相同的方式吸收;

sitosterol1、菜油甾醇fcampesterol1和豆甾醇(stigmas— 

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植物甾醇的降血清 

tero1)。植物甾醇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中,以游离型、脂 

胆固醇作用 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内胆固醇的吸收而 

肪酸酯和糖苷等形式存在。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特别 

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胆固醇的吸收过程是在十二 

是生命科学、油脂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 

指肠内被胆汁酸乳糜微粒吸附 进而在小肠中被吸 

甾醇在医药、食品、化工、饲料、植物基因工程等领域 

收。植物甾醇能与胆固醇竞争在胆汁酸乳糜微粒中的 

被高度重视与关注。 

位置 从而使没有被胆汁酸乳糜微粒所吸附的胆固醇 

1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 

胆固醇的功能一样 植物甾醇也是植物细胞膜的基本 

水性 在同一个物质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 

基团意味着物质具有乳化性。植物甾醇的乳化性可通 

通过大便排除体外 进而抑制了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 

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为疏水性 与动物 而植物甾醇自身则几乎不被吸收。 

植物甾醇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构成成分 因.其结构上带有羟基基团 因而又具有亲 

理论:①植物甾醇沉淀小肠中的胆固醇,使其呈现不 

溶解状态,因此不能被吸收;②胆固醇能溶解于小肠 

内腔的胆汁酸微胶束f主要由胆汁盐和磷脂组成1是被 

过对羟基基团进行化学改性而得到改善 植物甾醇具 

吸收的必要条件 而植物甾醇的存在可以将胆固醇替 

有两性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调节和控制反相膜流动性 换出来 使之不能经胆汁酸微胶束的运送到达小肠微 

的能力。植物甾醇是3位羟基的甾体化合物 以环五 

绒毛的吸收部位;③植物甾醇在小肠微绒毛膜吸收胆 

烷全氢菲为主体骨架 由3个六元环和1个五元环组 

成,C一3位连有一个羟基,C一17位连有8~10个碳原子 

构成的侧链,多数甾醇C一5位为双键。另外 植物甾醇 

中通常含有少量甾体母核双键被饱和的植物甾烷醇 

固醇时和胆固醇相互竞争 阻碍对胆固醇的吸收 

虽然植物甾醇在抑制胆固醇吸收的同时 也能在 

定程度上抑制其它脂溶性成分的吸收 但经过大量 

临床试验证实植物甾醇是安全的,未见对人和其它动 

(plant stano1),甾醇分子中 碳原子数一般为27~31 相 

物有毒有害的报道。Tumbull等对植物甾烷醇的安全 

对分子质量约为386~456 Da,甾醇熔点较高,都超过 

性也进行了研究 连续13周给大鼠喂食含有1%~5% 

100 ,最高达215 。 

植物甾烷醇酯的饲料,结果发现,大鼠无任何异常变 

酯和植物甾烷醇酯会对脂溶性维生素,如类胡萝卜素 

和番茄红素的吸收产生轻微的影响,但这一问题很容 

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 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 

化。对植物甾醇的安全性的大量研究发现 植物甾醇 

李红梅,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110161。 

张勇(通讯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8—04—28 

易通过增加其摄入量而加以弥补。植物甾醇在食品领 

域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性活性 

成分,植物甾醇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食品成分 随着 

维普资讯

李红梅等:新型饲料添力 二垫堑鱼堡 

对其降低胆固醇效应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植物甾 

醇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3植物甾醇主要功能及应用效果 

3.2.2肝功能改善剂 

畜禽饲养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产业之 

但近年来,该产业因家畜、家禽的肝部疾病所导致 

3.1 降低禽蛋和禽肉中胆固醇的含量 

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如泌乳初期产奶量高的奶牛, 

现在世界上每年因有高血脂病而死亡的人数达 

其产奶所得的营养量超出了摄人的营养量。作为能量 

结果导致脂肪肝,引 

260万.中国高血脂患者达1.6亿。心血管疾病已逐渐 

补充 机体便大量动员体内脂肪,

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起种种代谢方面的障碍和某些感染病症。在妊娠后期 

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 肥胖的奶牛 分娩后容易引发脂肪肝等肝功能障碍,结 

高脂、高胆固醇膳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 果抑制了卵巢活动 使发情、排卵和受孕延迟。另外家 

鸡蛋是动物性食品中胆固醇含量较高的一种,平均 禽由于饲喂营养价值过高的饲料,使肝代谢负担加 

213 mg/枚。为了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鸡蛋中胆 

重,从而导致肝功能障碍,使产蛋量下降;肝脏脂肪蓄 

固醇含量有重要的意义。低胆固醇鸡蛋的研制与开发 积进而引起肝脏黄色化等现象,造成经济损失。以植 

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通过在蛋鸡日粮中使 

物甾醇作肝功能改善剂,不但可改善受损害的肝功能 

用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降低鸡蛋胆固醇的含量,是开 

状况.同时还可作为肝功能障碍的预防剂,且具有毒 

发低胆固醇鸡蛋的有效途径之一。植物甾醇用于饲料 

性低的特点。应用植物甾醇类肝功能改善剂的有效剂 

 

添加剂 具有高效、无毒、无药残、无副作用等特点,能改 

量,因家畜、家禽的种类、体质、年龄、性别、给药时间、

 

善肉、蛋白质的品质。有试验报道,在禽饲料中添加1% 

植物甾醇的种类、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等不同而异。

植物甾醇 结果发现肝脏血浆胆固醇量变小,表明植物 

4在饲料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甾醇降低胆固醇与胆汁酸的吸收作用明显。从试验中 

我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将面临以下 

观察到.甾醇的吸收从小肠到结肠之间有显著的阻碍 

几个深受关注的问题:一是饲料资源问题。目前随着 

作用。用含植物甾醇的饲料喂鸡,有抑制鸡体内胆固醇 

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耕地资源的急剧减少,人畜争粮 

合成的活性,能使鸡蛋和鸡肉中胆固醇含量减少。 

3.2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的作用 

3.2.1动物生长剂 

问题日益突出。解决饲料资源问题的途径主要为开源 

节流,即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二 

是畜产品安全问题。畜产品安全问题即为饲料安全问 

含植物甾醇的动物生长剂不受温度的影响.不受 

题,在饲料生产和动物饲养过程中滥用违禁药品,超 

酶的分解,可作混合饲料或饲料添加剂。过去人们所 量、超范围使用兽药,对药物配伍禁忌和停药期的规 

用的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长激素作为动物生长 定执行不够严格等。饲料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 

剂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它们是一种极不稳定的 

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其中以“绿色添加剂”最受关注。 

化合物,不仅在生物体外,而且进入生物体内以后也 

三是养殖业的环保问题。规模化养殖业对环境的负面 

容易分解,往往在发挥其生理作用之前就变成不活泼 

作用越来越受关注,营养利用率的研究和立法将有助 

的物质而逐渐失去效力。尤其是温度的影响很大.不 

于解决这一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 

仅是饲养温度而且动物本身的体温也有影响,这一点 

对瘦肉型猪肉的需求越来越高,提高猪胴体瘦肉率是 

是植物生长激素在使用过程中一个最大的致命弱点 

畜牧工作者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除了品种改良及科 

植物甾醇和植物生长激素与能在水中形成分子膜的 

学的饲养管理外,应用营养学方法尤其是通过饲料添 

脂质结合,生成植物激素一植物甾醇一核糖核蛋白。这 加剂提高瘦肉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认 

种含有植物甾醇的核糖核蛋白具有促进动物性蛋白 

为,铬、L一肉碱、甜菜碱、共轭亚油酸等均有提高瘦肉 

质合成功能,因而构成一种新型的动物生长激素 植 

率的功效,但其效果存在不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饲料 

物激素一植物甾醇一核糖核蛋白生成后,增加了原植 

工业还有一定的难度。而给猪注射生长激素pGH 

物激素对环境温度、动物体温和体内分解的稳定性。 

于25℃,1 h和5 h的分解率为38.2%和82.9%,几乎 

(porcine growth hormone)、pST(porcine somatotropin)或 

如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单独使用时,在分解酶存在下 在饲料中添加兴奋剂BAA(B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 

剂)如尽激动剂等,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是肯定的, 

完全分解。使用吲哚乙酸一核糖核蛋白时,在同样条件 

但这些物质易残留于肉品中造成对人体健康产生威 

下,1 h和5 h的分解率仅为1.0%和3.2%,几乎不产 胁的后果 因此 研究和开发新型绿色的、效果稳定的 

生分解 

饲料添加剂,以提高瘦肉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维普资讯

激 

如前所述,高胆固醇和高LDL—C已被确认为心血管疾 

李红梅等:新型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 

参考文献 

[1]陈茂彬.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的应用开发【JJ.饲 

病的一类危险因素,而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因此,降低动物产品中胆固醇含量,对保证膳食平衡, 

维护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养殖业及饲料工 

业面临的以上问题.以及低胆固醇动物食品和瘦肉型 

料研究 2005(3):32—34. 

[2】顾莞婷,周岩民,沈益新,等.植物甾醇和甾烷醇降胆固醇作用机 

理研究进展fJ1_中国饲料,2008(1):34—35. 

[3]张丽英.日粮中添加不同植物油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黄中PUFA 

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饲料研究,1997(8):7—8. 

[4]刘来亭,蔡风英,闰运生.低胆固醇鸡蛋复合饲料添加剂优化设计 

【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20(5):19—21. 

[5] 吴时敏,吴谋成.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fI卜—一植物甾醇的 

食品的市场需求,将植物甾醇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将 

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首先,植物甾醇能调节生长,促进 

蛋白质合成,降低饲料系数,具有节约饲料资源的功 

效:其次,植物甾醇具有显著的降低胆固醇作用,可提 

高瘦肉率,改善动物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人类健康;再 

次,植物甾醇具有抗氧化活性等其它生理功能,可提 

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后,植物甾 

醇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已成功应用于食品中。天然来 

基础研究【Jl冲国油脂,2002,27(2):73—75. 

[6]李振,张子坤.饲料添加剂在低胆固醇鸡蛋生产中的应用【J].兽药 

与饲料添加剂,2004,9(1):14~15. 

f7]盛漪,华伟,谷文英.植物甾醇资源在食品原料中分布}J1.粮食与 

油脂,2002,16(5):40-41. 

【8]郑建仙.现代功能性粮油制品开发【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03. 

源的植物甾醇安全性很高,大量研究显示,一般剂量的 

[9]彭莺,刘福祯,高欣.天然植物甾醇的应用与提取工艺【J].化工进 

植物甾醇对人体和其它动物没有任何明显的毒害或 

展,2002,21(1):49—53. 

0]吴时敏,裘爱泳.植物甾醇及其制品分析[J],粮食与油脂,1999, 

副作用:在较高剂量下 少数研究发现其对一部分人 

[1 

可能会引起某些副作用,如腹泻以及便秘等,但其发 

生几率很低。Ling等(1995)给大鼠皮下注射高剂量 

[0,5~5 mg/(kg・d)]的B一谷甾醇,发现其在体内转化为类 

雌激素物质,于是有可能会对生殖系统产生一定的影 

16(3):41—44. 

[11]盛漪,华伟,谷文英.植物甾醇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J].西部粮 

油科技,2003,27(2):23—35. 

[12]盛漪,华伟.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荆——植物甾醇类I J1.中国食品 

添加剂,2002.20(4):69—72. 

[13]Ling W H,Jones P J H.Dietyar Phytosteorls:A review of metabolism, 

响。然而Baker等(1998)体外试验研究表明,植物甾醇 

没有表现出雌激素活性,不能结合雌激素受体,不能刺 

激雌激素受体的转录;给雌性小鼠口服植物甾醇亦没 

有雌激素活性。Ayehs等(1999)研究表明,成年男性和 

benefits and side effeets/J].Life Sei,.1995 57(3):195-206. 

[14】唐传核.植物甾醇及其生理功能研究概 ̄x4j].西部粮油科技.,2001 

f1):34—38. 

【15]亦森.植物甾醇与甾烷醇的生理功能【J】.粮食与油脂,1999{、11): 

46—47. 

女性摄食8.6 dd植物甾醇对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代 

谢活性没有影响,对机体雌激素水平亦没有影响。另 

[16】钟建华,徐方正.植物甾醇的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应用Ⅲ.食品 

与药品,2005,14(2):10-12. 

[17]李月,陈景萍,段玉峰.植物甾醇功能及开发前景展望I J】.粮食与 

油脂,2004,18(、5,):11—13. 

外,人和动物摄食高剂量的植物甾醇是很难达到的。 

因此,植物甾醇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用将 

符合我国乃至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方向,其在畜禽及水 

产饲料中的应用,可被列入“绿色饲料添加剂”范畴。 

5小结 

[18]Turnbull D,Frankos V H,Leeman W R,et a1.Sho ̄-term tests of 

estrogenic potential of plant stanols and plant stanol est。ers叫. 

Regu1.Toxieo1.Pharmeo1.,1999,(

29k21 1-215. 

[19】Turnbull D,Whittaker M.H,Frankos V H,et a1.13一week oral 

mxieity study with stanol ester in r ̄ts[J].ReguL Toxic&Pharm-co1., 

1999,29:216-226. 

植物甾醇可应用于降低禽蛋和禽肉中胆固醇的 

含量,开发和生产低胆固醇鸡蛋、鸭蛋。植物甾醇具有 

[20] Jones P J,Raeini-sar ̄a z M,Ntanios F Y,el,a1.Modulation of 

plasma lipid levels and【cholesterol kinetics by phytosterol versus 

增进动物蛋白质合成、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等的功 

能。含植物甾醇动物生长剂可作混合饲料或饲料添加 

phytostanol esters[J].Lipid Res.,2000,41:697—705. 

【21]邵斌.植物甾醇酯——新型降胆固醇健康食品[N1.中国食品报, 

2006,12(3,):10. 

【22]Baker V A,HePbunr P A,Kennedy S J,et a1.Saehy evaluation of 

Phytosterol esters.Patti.Assessment of oestorgenicity using a com— 

剂,适用于人工养蚕和鱼、虾、鸟养殖,起到提高产量、 

降低成本的良好经济效果。此外 植物甾醇还具有畜 

禽肝功能改善、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调节 

bination of in vivo and in vitro assyas[J].Food Chem.Tox.,1998, 

37:13—22. 

动物生长功能。总之,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 

剂,植物甾醇在饲料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它 

的应用研究在我国还刚刚开始起步,相关研究主要集 

中在人的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而对 

家畜家禽的研究较少。因此需要做大量而深入研究植 

物甾醇的作用机理和相关功能 

f23]Ayesh R,Weststarte J A,Drewitt N P,et a1.Saefytevaluation of 

Phytosteorl esters.Part5.Faecal Short—chain fatty acid and mi— 

croflora content,faecal bacterial enzyme activity and seI3.1m female 

sex Hormones in healthy normoli Pidaemie volunteers consuming 

a controlled diet either with or without A Phytosterol ester-en— 

riehed margarine[J].Food Chem.Tox.,1999,37:1 127—1 138. 

(编辑:王芳,xfang2005@163.corn) 

2024年8月4日发(作者:愈古兰)

维普资讯

《词料工业》・2008年第29誊第18期 

耱 馕摊添拇 ——梭物甾蘸 

李红梅张勇 

甾醇类fsterols)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根据 

有机溶剂。C一3羟基是甾醇的重要活性基团,通过它甾 

其来源不同 可分为植物甾醇、动物甾醇和菌类甾醇。 醇可形成多种多样的衍生物 如甾醇脂肪酸酯、甾醇 

动物甾醇主要为胆固 ̄(cholestero1),菌类甾醇主要有 

阿魏酸酯f谷维素1、甾醇葡糖苷、酰基甾醇葡糖苷等。 

常温下微溶于丙酮和乙 

菌类所含的麦角甾醇(erg0ster01)和海藻类所含的岩光 

植物甾醇不溶于水、碱和酸,

甾醇(fucosterol1。植物甾醇(plant sterol or phytostero1) ̄. 

醇 溶解于乙醚、苯、氯仿、乙酸乙酯、二硫化碳、石油 

常以多种形式存在 是一种类似于环状醇结构的物 

醚。经溶剂结晶获得的植物甾醇通常为针状或鳞片状 

质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代表了植物代谢的一个终产 

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 

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在各种食物中,植物油、种子、 

日常生活中摄取的植物甾醇主要为3-谷甾醇(p— 

白色结晶 其商品则多为粉末状或片状。 

植物甾醇和胆甾醇(胆固醇)结构极其相似,它们 

仅在分子骨架的侧链上存在差异,在生物体内以胆固 

般只有5%~10%。植物甾醇能阻碍胆固醇吸收,从而起 

物。所有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植物甾醇,它 

2降低胆固醇含量及其作用机理 

植物甾醇的吸收率比胆固醇低,一 

坚果、谷物以及豆类中植物甾醇含量最为丰富。人类 

醇相同的方式吸收;

sitosterol1、菜油甾醇fcampesterol1和豆甾醇(stigmas— 

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植物甾醇的降血清 

tero1)。植物甾醇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中,以游离型、脂 

胆固醇作用 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内胆固醇的吸收而 

肪酸酯和糖苷等形式存在。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特别 

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胆固醇的吸收过程是在十二 

是生命科学、油脂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 

指肠内被胆汁酸乳糜微粒吸附 进而在小肠中被吸 

甾醇在医药、食品、化工、饲料、植物基因工程等领域 

收。植物甾醇能与胆固醇竞争在胆汁酸乳糜微粒中的 

被高度重视与关注。 

位置 从而使没有被胆汁酸乳糜微粒所吸附的胆固醇 

1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 

胆固醇的功能一样 植物甾醇也是植物细胞膜的基本 

水性 在同一个物质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 

基团意味着物质具有乳化性。植物甾醇的乳化性可通 

通过大便排除体外 进而抑制了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 

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为疏水性 与动物 而植物甾醇自身则几乎不被吸收。 

植物甾醇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构成成分 因.其结构上带有羟基基团 因而又具有亲 

理论:①植物甾醇沉淀小肠中的胆固醇,使其呈现不 

溶解状态,因此不能被吸收;②胆固醇能溶解于小肠 

内腔的胆汁酸微胶束f主要由胆汁盐和磷脂组成1是被 

过对羟基基团进行化学改性而得到改善 植物甾醇具 

吸收的必要条件 而植物甾醇的存在可以将胆固醇替 

有两性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调节和控制反相膜流动性 换出来 使之不能经胆汁酸微胶束的运送到达小肠微 

的能力。植物甾醇是3位羟基的甾体化合物 以环五 

绒毛的吸收部位;③植物甾醇在小肠微绒毛膜吸收胆 

烷全氢菲为主体骨架 由3个六元环和1个五元环组 

成,C一3位连有一个羟基,C一17位连有8~10个碳原子 

构成的侧链,多数甾醇C一5位为双键。另外 植物甾醇 

中通常含有少量甾体母核双键被饱和的植物甾烷醇 

固醇时和胆固醇相互竞争 阻碍对胆固醇的吸收 

虽然植物甾醇在抑制胆固醇吸收的同时 也能在 

定程度上抑制其它脂溶性成分的吸收 但经过大量 

临床试验证实植物甾醇是安全的,未见对人和其它动 

(plant stano1),甾醇分子中 碳原子数一般为27~31 相 

物有毒有害的报道。Tumbull等对植物甾烷醇的安全 

对分子质量约为386~456 Da,甾醇熔点较高,都超过 

性也进行了研究 连续13周给大鼠喂食含有1%~5% 

100 ,最高达215 。 

植物甾烷醇酯的饲料,结果发现,大鼠无任何异常变 

酯和植物甾烷醇酯会对脂溶性维生素,如类胡萝卜素 

和番茄红素的吸收产生轻微的影响,但这一问题很容 

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 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 

化。对植物甾醇的安全性的大量研究发现 植物甾醇 

李红梅,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110161。 

张勇(通讯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8—04—28 

易通过增加其摄入量而加以弥补。植物甾醇在食品领 

域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性活性 

成分,植物甾醇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食品成分 随着 

维普资讯

李红梅等:新型饲料添力 二垫堑鱼堡 

对其降低胆固醇效应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植物甾 

醇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3植物甾醇主要功能及应用效果 

3.2.2肝功能改善剂 

畜禽饲养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产业之 

但近年来,该产业因家畜、家禽的肝部疾病所导致 

3.1 降低禽蛋和禽肉中胆固醇的含量 

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如泌乳初期产奶量高的奶牛, 

现在世界上每年因有高血脂病而死亡的人数达 

其产奶所得的营养量超出了摄人的营养量。作为能量 

结果导致脂肪肝,引 

260万.中国高血脂患者达1.6亿。心血管疾病已逐渐 

补充 机体便大量动员体内脂肪,

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起种种代谢方面的障碍和某些感染病症。在妊娠后期 

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 肥胖的奶牛 分娩后容易引发脂肪肝等肝功能障碍,结 

高脂、高胆固醇膳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 果抑制了卵巢活动 使发情、排卵和受孕延迟。另外家 

鸡蛋是动物性食品中胆固醇含量较高的一种,平均 禽由于饲喂营养价值过高的饲料,使肝代谢负担加 

213 mg/枚。为了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鸡蛋中胆 

重,从而导致肝功能障碍,使产蛋量下降;肝脏脂肪蓄 

固醇含量有重要的意义。低胆固醇鸡蛋的研制与开发 积进而引起肝脏黄色化等现象,造成经济损失。以植 

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通过在蛋鸡日粮中使 

物甾醇作肝功能改善剂,不但可改善受损害的肝功能 

用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降低鸡蛋胆固醇的含量,是开 

状况.同时还可作为肝功能障碍的预防剂,且具有毒 

发低胆固醇鸡蛋的有效途径之一。植物甾醇用于饲料 

性低的特点。应用植物甾醇类肝功能改善剂的有效剂 

 

添加剂 具有高效、无毒、无药残、无副作用等特点,能改 

量,因家畜、家禽的种类、体质、年龄、性别、给药时间、

 

善肉、蛋白质的品质。有试验报道,在禽饲料中添加1% 

植物甾醇的种类、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等不同而异。

植物甾醇 结果发现肝脏血浆胆固醇量变小,表明植物 

4在饲料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甾醇降低胆固醇与胆汁酸的吸收作用明显。从试验中 

我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将面临以下 

观察到.甾醇的吸收从小肠到结肠之间有显著的阻碍 

几个深受关注的问题:一是饲料资源问题。目前随着 

作用。用含植物甾醇的饲料喂鸡,有抑制鸡体内胆固醇 

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耕地资源的急剧减少,人畜争粮 

合成的活性,能使鸡蛋和鸡肉中胆固醇含量减少。 

3.2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的作用 

3.2.1动物生长剂 

问题日益突出。解决饲料资源问题的途径主要为开源 

节流,即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二 

是畜产品安全问题。畜产品安全问题即为饲料安全问 

含植物甾醇的动物生长剂不受温度的影响.不受 

题,在饲料生产和动物饲养过程中滥用违禁药品,超 

酶的分解,可作混合饲料或饲料添加剂。过去人们所 量、超范围使用兽药,对药物配伍禁忌和停药期的规 

用的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长激素作为动物生长 定执行不够严格等。饲料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 

剂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它们是一种极不稳定的 

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其中以“绿色添加剂”最受关注。 

化合物,不仅在生物体外,而且进入生物体内以后也 

三是养殖业的环保问题。规模化养殖业对环境的负面 

容易分解,往往在发挥其生理作用之前就变成不活泼 

作用越来越受关注,营养利用率的研究和立法将有助 

的物质而逐渐失去效力。尤其是温度的影响很大.不 

于解决这一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 

仅是饲养温度而且动物本身的体温也有影响,这一点 

对瘦肉型猪肉的需求越来越高,提高猪胴体瘦肉率是 

是植物生长激素在使用过程中一个最大的致命弱点 

畜牧工作者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除了品种改良及科 

植物甾醇和植物生长激素与能在水中形成分子膜的 

学的饲养管理外,应用营养学方法尤其是通过饲料添 

脂质结合,生成植物激素一植物甾醇一核糖核蛋白。这 加剂提高瘦肉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认 

种含有植物甾醇的核糖核蛋白具有促进动物性蛋白 

为,铬、L一肉碱、甜菜碱、共轭亚油酸等均有提高瘦肉 

质合成功能,因而构成一种新型的动物生长激素 植 

率的功效,但其效果存在不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饲料 

物激素一植物甾醇一核糖核蛋白生成后,增加了原植 

工业还有一定的难度。而给猪注射生长激素pGH 

物激素对环境温度、动物体温和体内分解的稳定性。 

于25℃,1 h和5 h的分解率为38.2%和82.9%,几乎 

(porcine growth hormone)、pST(porcine somatotropin)或 

如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单独使用时,在分解酶存在下 在饲料中添加兴奋剂BAA(B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 

剂)如尽激动剂等,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是肯定的, 

完全分解。使用吲哚乙酸一核糖核蛋白时,在同样条件 

但这些物质易残留于肉品中造成对人体健康产生威 

下,1 h和5 h的分解率仅为1.0%和3.2%,几乎不产 胁的后果 因此 研究和开发新型绿色的、效果稳定的 

生分解 

饲料添加剂,以提高瘦肉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维普资讯

激 

如前所述,高胆固醇和高LDL—C已被确认为心血管疾 

李红梅等:新型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 

参考文献 

[1]陈茂彬.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的应用开发【JJ.饲 

病的一类危险因素,而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因此,降低动物产品中胆固醇含量,对保证膳食平衡, 

维护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养殖业及饲料工 

业面临的以上问题.以及低胆固醇动物食品和瘦肉型 

料研究 2005(3):32—34. 

[2】顾莞婷,周岩民,沈益新,等.植物甾醇和甾烷醇降胆固醇作用机 

理研究进展fJ1_中国饲料,2008(1):34—35. 

[3]张丽英.日粮中添加不同植物油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黄中PUFA 

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饲料研究,1997(8):7—8. 

[4]刘来亭,蔡风英,闰运生.低胆固醇鸡蛋复合饲料添加剂优化设计 

【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20(5):19—21. 

[5] 吴时敏,吴谋成.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fI卜—一植物甾醇的 

食品的市场需求,将植物甾醇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将 

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首先,植物甾醇能调节生长,促进 

蛋白质合成,降低饲料系数,具有节约饲料资源的功 

效:其次,植物甾醇具有显著的降低胆固醇作用,可提 

高瘦肉率,改善动物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人类健康;再 

次,植物甾醇具有抗氧化活性等其它生理功能,可提 

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后,植物甾 

醇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已成功应用于食品中。天然来 

基础研究【Jl冲国油脂,2002,27(2):73—75. 

[6]李振,张子坤.饲料添加剂在低胆固醇鸡蛋生产中的应用【J].兽药 

与饲料添加剂,2004,9(1):14~15. 

f7]盛漪,华伟,谷文英.植物甾醇资源在食品原料中分布}J1.粮食与 

油脂,2002,16(5):40-41. 

【8]郑建仙.现代功能性粮油制品开发【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03. 

源的植物甾醇安全性很高,大量研究显示,一般剂量的 

[9]彭莺,刘福祯,高欣.天然植物甾醇的应用与提取工艺【J].化工进 

植物甾醇对人体和其它动物没有任何明显的毒害或 

展,2002,21(1):49—53. 

0]吴时敏,裘爱泳.植物甾醇及其制品分析[J],粮食与油脂,1999, 

副作用:在较高剂量下 少数研究发现其对一部分人 

[1 

可能会引起某些副作用,如腹泻以及便秘等,但其发 

生几率很低。Ling等(1995)给大鼠皮下注射高剂量 

[0,5~5 mg/(kg・d)]的B一谷甾醇,发现其在体内转化为类 

雌激素物质,于是有可能会对生殖系统产生一定的影 

16(3):41—44. 

[11]盛漪,华伟,谷文英.植物甾醇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J].西部粮 

油科技,2003,27(2):23—35. 

[12]盛漪,华伟.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荆——植物甾醇类I J1.中国食品 

添加剂,2002.20(4):69—72. 

[13]Ling W H,Jones P J H.Dietyar Phytosteorls:A review of metabolism, 

响。然而Baker等(1998)体外试验研究表明,植物甾醇 

没有表现出雌激素活性,不能结合雌激素受体,不能刺 

激雌激素受体的转录;给雌性小鼠口服植物甾醇亦没 

有雌激素活性。Ayehs等(1999)研究表明,成年男性和 

benefits and side effeets/J].Life Sei,.1995 57(3):195-206. 

[14】唐传核.植物甾醇及其生理功能研究概 ̄x4j].西部粮油科技.,2001 

f1):34—38. 

【15]亦森.植物甾醇与甾烷醇的生理功能【J】.粮食与油脂,1999{、11): 

46—47. 

女性摄食8.6 dd植物甾醇对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代 

谢活性没有影响,对机体雌激素水平亦没有影响。另 

[16】钟建华,徐方正.植物甾醇的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应用Ⅲ.食品 

与药品,2005,14(2):10-12. 

[17]李月,陈景萍,段玉峰.植物甾醇功能及开发前景展望I J】.粮食与 

油脂,2004,18(、5,):11—13. 

外,人和动物摄食高剂量的植物甾醇是很难达到的。 

因此,植物甾醇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用将 

符合我国乃至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方向,其在畜禽及水 

产饲料中的应用,可被列入“绿色饲料添加剂”范畴。 

5小结 

[18]Turnbull D,Frankos V H,Leeman W R,et a1.Sho ̄-term tests of 

estrogenic potential of plant stanols and plant stanol est。ers叫. 

Regu1.Toxieo1.Pharmeo1.,1999,(

29k21 1-215. 

[19】Turnbull D,Whittaker M.H,Frankos V H,et a1.13一week oral 

mxieity study with stanol ester in r ̄ts[J].ReguL Toxic&Pharm-co1., 

1999,29:216-226. 

植物甾醇可应用于降低禽蛋和禽肉中胆固醇的 

含量,开发和生产低胆固醇鸡蛋、鸭蛋。植物甾醇具有 

[20] Jones P J,Raeini-sar ̄a z M,Ntanios F Y,el,a1.Modulation of 

plasma lipid levels and【cholesterol kinetics by phytosterol versus 

增进动物蛋白质合成、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等的功 

能。含植物甾醇动物生长剂可作混合饲料或饲料添加 

phytostanol esters[J].Lipid Res.,2000,41:697—705. 

【21]邵斌.植物甾醇酯——新型降胆固醇健康食品[N1.中国食品报, 

2006,12(3,):10. 

【22]Baker V A,HePbunr P A,Kennedy S J,et a1.Saehy evaluation of 

Phytosterol esters.Patti.Assessment of oestorgenicity using a com— 

剂,适用于人工养蚕和鱼、虾、鸟养殖,起到提高产量、 

降低成本的良好经济效果。此外 植物甾醇还具有畜 

禽肝功能改善、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调节 

bination of in vivo and in vitro assyas[J].Food Chem.Tox.,1998, 

37:13—22. 

动物生长功能。总之,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 

剂,植物甾醇在饲料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它 

的应用研究在我国还刚刚开始起步,相关研究主要集 

中在人的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而对 

家畜家禽的研究较少。因此需要做大量而深入研究植 

物甾醇的作用机理和相关功能 

f23]Ayesh R,Weststarte J A,Drewitt N P,et a1.Saefytevaluation of 

Phytosteorl esters.Part5.Faecal Short—chain fatty acid and mi— 

croflora content,faecal bacterial enzyme activity and seI3.1m female 

sex Hormones in healthy normoli Pidaemie volunteers consuming 

a controlled diet either with or without A Phytosterol ester-en— 

riehed margarine[J].Food Chem.Tox.,1999,37:1 127—1 138. 

(编辑:王芳,xfang2005@163.corn)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