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王顺荣编高教版社结构化学习题答案第2章

IT圈 admin 42浏览 0评论

2024年8月26日发(作者:苌锐利)

第二章 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

赖才英 070601319 何雪萍 070601319 陈小娟 070601319

陈杉杉 070601316 肖丽霞 070601318 王水金 070601347

1.n、l、m三个量子数的取值范围、相互关系与物理意义。

取值范围及相互关系: n=1、2、3……共n个

l=0、1、2……n-1共n个

m=0、±1、±2……±l共2l+1个

物理意义:主量子数n决定体系能量的高低、对单电

子原子:En=-μe/8

2

εh*Z/n=-13.6Z/n(eV)

角量子数l决定电子的轨道角动量绝对值

|M|=l*(l+1) *h/2π

磁量子数m决定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在磁量子数方向上的

分量Mz:Mz=m*h/2π

2. 为什么P

+1

与P

-1

不是分别对应Px与Py?

答:决定复波函数的三个量子数都是确定的,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

实波函数Ψ

nl| m|

的磁量子数仅对应| m|,波函数中既有+| m|的成分又

有-| m|的成分。说明仅在m=0时,复波函数和实波函数是一致的,

在m≠0时,是一组复波函数对应于一组实波函数,而不是一一对应

的关系。

3. 如何由氢原子空间波函数确定轨道的名称,求出En、|M|与Mz等

力学量的确定值或平均值。

氢原子空间波函数为:ψ

1、0、0

=1/

*(1/a)

3/2

*e

-r/a

π *(Z/a)*e

3/2-zr/a=

222222

1/

π

∵n=1、l=0、m=0

∴ 轨道名称应是:1S 此时En=-13.6*Z/n(eV)=-13.6ev

∵|M|=l*(l+1) *h/2π=0

Mz= m*h/2π=0

4.研究多电子原子结构碰到什么困难?作了那些近似?用了什么模

型?

答:困难:多电子原子中存在着复杂的电子间瞬时相互作用,其薛定

谔方程无法进行变数分离,不能精确求解;多电子原子中存在能级倒

臵,一般用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解释,但是由于这两个效应都是定性

的效应,相互又是关联的,所以,定量地解释能级倒臵的原因较为困

难;用SCF法似乎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方程仍无法求解,因为解方

程需知ψj,而ψi也是未知的.

近似:完全忽略电子间的排斥势能即零级近似;体系近似波函数;体

系近似总能量;中心势场是近似的球对称势场;在SCF法中,每个电子

的运动与其他电子的瞬时坐标无关,即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个电子均

在各自的原子轨道上,彼此”独立”地运动.

模型:中心势场模型是将原子中其他电子对第i个电子的排斥作用看

成是球对称的,只与径向有关的力场。引进屏蔽常数,用估算规则算

出单电子原子轨道能。哈特里自洽场法假定电子i处在原子核及其他

(n-1)个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采用有关的近似波函数进行计算、

求解,逐渐逼近,直至自洽。

5.讨论斯莱脱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22

答:斯莱脱行列式波函数,行列式中每一行所有的元素为同一个自旋—轨道,在

这个自旋—轨道中,1、2„、N个电子都有可能占据。行列式中每一列的所有元

素为同一电子,这个电子可处在不同的自旋—轨道中,说明电子具有不可分辨性。

交换任何两个电子的全部坐标,相当于行列式的两列对换,行列式变号,体现波

函数满足反对称的要求。如果行列式中两行相等,ψ

i

=ψ

i

,行列式为零。这就

是说,在同一体系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即有

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或者说,在同一体系中,同一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电

子,它们的自旋必须相反(即在n、l、m相同的情况下,第四个量子数m

s

必须

不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保里不相容原理。

6.探讨为什么有了电子的量子数还要引出原子的量子数?怎样表示原子的整体

状态?

答: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体系中的角动量只有在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时才能守

恒。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似的个别电子的轨道角动量L

与自旋角动量S的大小不能确定,但是原子的总角动量与总自旋角动量的大小可

以确定。因此,有了电子的量子数还要引出原子的量子数。

对于给定的电子组态,由L、、J、M

J

、四个量子数确定光谱项和光谱支项,能很

好的表示该组态下原子的整体状态。

L为原子的总轨道数,如体系由两个电子组成,则与电子的角量子数l的关系是:

L:l

1

+l

2

,l

1

+l

2

-1,l

1

+l

2

-2,„,︱l

1

-l

2

︳。

NNN

S为原子的总自旋量子数,与电子的自旋量子数s的关系是: , -1, -

222

1

2,„0或 。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取值为L+S、L+S-1、L+S-2、„︱L-S

2

︳。

13

M

J

为总磁量子数,取值为:0,±1,±2„±J(J为整数)或± ± „±J(J

22

为半整数)共2J+1个。

如果旋轨耦合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且无外磁场时,属于同一组态的各状态的能

量E还与L、S有关。L、S相同,但M

L

、M

S

不都相同的诸状态的能量相同。因此,

可将同一组态中,由相同L和相同S构成的诸状态的集合称为一个光谱项。每一

个光谱项相当于一个能级。光谱项的符号写为:

2S+1

L

如果考虑旋轨耦合作用,则无外磁场情况下,不同的J值所对应的能级会有微小

的差别,因此,同一个光谱项又会分裂成几个光谱支项,符号为:

2S+1

L

J

7.已知类氢离子某一激发态的径向波函数Rnl(r)与球谐函数

Yl|m|(θ,

)分别为:

4

z



Rnl(r) =

816

a

0

Y

lm

θ,

3/2

ZrZ

2

r

2

Zr/3a

0

6

2

e

a

a

0

0

3

cos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确定轨道名称;

(2) 计算原子轨道能E、势能与动能;

(3) 计算轨道角动量|M|、轨道磁矩|

|;

(4) 列出计算电子离核平均距离的公式;

(5) 画出径向分布示意图;

(6) 画出轨道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7) 确定节面的形状、数目与位臵;

(8) 分别确定以下三个极大值的位臵:概率密度极大值、径向

分布极大值、角度分布极大值;

(9) 计算轨道角动量与z轴的夹角。

解答:

(1)3Pz (n=3, l=1, |m|=0)

Z

2

(2)E=-13.606

2

eV=-1.512ev

n

=

E

n

=1.512ev =2

E

n

=-3.024ev

(3) |M|=

l(l1)

=

1.49210

34

J〃S

|

|=

l(l1)

B

=

1.31110

23

J〃S

(4)

r

0



0

2

0

3P

r

2

sin

d

dr

Z

=

0

n

2

a

0

rR

nl

(r)dr

z

3

1

l(l1)

1

1

2

n



2

(5)根据上式列出D-r数据表

r/a0 0 1 2 3 4 5 6 7

D*a0 0.000 0.005 0.027 0.040 0.003 0.009 0.000 0.009

8 9 10 11 12 13 14 15

0.032 0.059 0.083 0.097 0.102 0.098 0.088 0.076

径向分布图

0.12

0.1

0.08

D

*

a

0.06

0.04

0.02

0

0510

r/a

1520

z

y

x

3P

z

轨道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6)

Y

lm

,

3

cos

4

3

4

根据上示列出

Y/

Y/

3

4

Z

0

30

3

2

45

2

2

60

1

2

90

120

1

2

150

3

2

180

1 0 -1

(7)令

3P

R

nl

r

Y

lm

,

0

r0,6a

0

,,

90

节面通常不包括

r0和r

3P

的节面有两个:xy平面(角节面)和

r6a

0

(径向节面)

Z

(8)极大值的位臵

概率密度极大值:

3P

Z

2

2

2

81

r

2

Zr

2

3a

0

2

(6)ecos

5

a

a

0

0

Zr

2

Zr

2

r

2

3a

0

2

r

0

(r,

0,180)()

5

(6)e

a

a

81

0

0

0

对r

微分并令之为0,有:

d

0

d

r

d

2

d

r

81

2

2

r

2



rZr

5

6

e

a

a

0

3a

0

0

2

r

r6a

0

r12ra

0

18a

0

e

2



Zr

3a

0

0

Z

所以,当

0

或180

0

,r

632

a

0

时,

3P

2

有极大值。

径向分布极大值:

D

3P

Z

4





816

2

r

6

a

0

r

4

3a

0

a

5

e

0

2

Zr

将D对r微分并令之为0,则

2

2

Zr

d

D

d

4

r

r

4

3a

0

6

e

5



d

r

d

r

a

a

0

0

816

r

r2

r



3648414





a

0

a

0

3

a

0



rr

72427

aa

0

0

1

r

3

a



0

2

d

D

2

23

23

4

r

3





a

5

e

816

0

2

Zr

3a

0

0

0

r3a

0

或12a

0

,同理

d

r

r3a

0

,12a

0

0

所以在

r3a

0

,12a

0

处,径向分布取得极大值。

角度分布极大值

Y

lm

θ,

3

cos

4

将Y对

微分并令之为0,则

dYd

d

d

33

cos

sin

0

4

4

0或180

所以在

z

轴的正负两个方向上角度分布取得极大值。

(9)设夹角为

3P

的m0

,则

cos

z

M

z

0

0

m

2

90

8.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氢原子的5个d轨道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比较这些轨道的空间取向,节面形状与位臵。

轨道在空间的分布:3d

z2

的两个极大值分别在轴的正,负方向上距核

等距离处,另一类极大值则在xy平面、以核为心的圆周上。其余4

个3d轨道彼此形状相同,但空间取向不同。其中3

dx2-y2

分别沿x轴和

y轴的正负方向伸展,3d

xy

,3d

xz

,和3d

yz

的极大值(各有4个)夹角

在相应的两坐标之间。

轨道的节面:3d

z2

有两个锥形节面,其顶点在原子核上,锥角约

110°,其它四个3d轨道各有两个平面型节面,将四个瓣分开。

5个3d轨道都是中心对称的,且3d

z2

轨道沿轴旋转对称。

dz

2

9.(1)分别写出Li

2+

离子和Li原子的薛定谔方程,说明方程中各符号

与各项符号的意义;

(2)比较Li2+离子的3s、3p、3d态能量的高低;

(3)比较Li原子的3s、3p、3d态能量的高低 。

解:Li

2+

:(-h/8π

2

m*

2

-3e

2

/4πεr)*ψ=EΨ

其中 :表示普拉斯算符,r是锂离子的半径, E是锂离子总能量

Li: (-h/8π

2

m∑

i=1

3

i

2

-∑

i=1

3

*Ze

2

/4πεr

i

+∑∑

i

j

e

2

/4πεr

)ψ=Eψ

其中i、j分别表示锂的电子,∑∑

i

j

e

2

/4πεr他们之间的排斥力, :

表示普拉斯算符 E是锂离子总能量 r是锂离子的半径

(2)、因为Li

2+

是类似单电子“原子”因此组态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

有关∴Li

2+

离子的3s、3p、3d是简并态能量相同。

(3)、∵Li的3s、3p、3d态应无电子填充

∴l 越大E应越大

∴E

3d

>E

3p

>E

3s

10,对于氢原子,

(1) 分别计算从第1激发态和第8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产生的光谱线的波长。

说明这些谱线所属的线系及所处的光谱范围。

(2) 上述两谱线产生的光子能否使:

①处于基态的另一氢原子电离?

②晶体中铜原子电离(铜的功函数为)?若能,请计算从铜表面发射出

的光电子的徳布罗依波的波长。

解:

(1)氢原子稳态能量由下式给出:

1

En=-2.18×10

-18

·

2

J 式中n是主量子数。

n

第一激发态(n=2)和基态 (n=1)之间的能量差为:

△E

1

=E

2

-E

1

11

=(-2.18×10

-18

×

2

J)―(―2.18×10

-18

×

2

J)

2 1

=1.64×10

-18

J

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出的谱线的波长为:

λ=ch/△E

2.9979×10

8

m·s

-1

×6.6262×10

-34

J·s

1.64×10

-18

J

=121nm

第六激发态和基态之间的能量差为:

△E

6

=E

7

-E

1

11

=(-2.18×10

-18

×

2

J)―(―2.18×10

-18

×

2

J)

7 1

=2.14×10

-18

J

所以原子从第六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出的谱线的波长为

λ=

ch

E

6

=2.9979×10

8

m·s

-1

×6.6262×10

-34

J·s

2.14×10

-18

J

=92.9nm

这两条谱线皆属Lyman系,处于紫外光区。

氢原子的半径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若电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满足:

11

hv=En

2-

En

1

=R(

2

2

)

n

1

n

2

便吸收或发射电磁波,故v=R(

11

)

2

n

1

n

2

2

当n

1

=1时,谱线系称为Lyman系,处于紫外区。当n

1

=2时,谱线系称为Balmer

系,处于可见光区。当n

1

=3、4、5时,谱线系分别称为Paschen系、Brackett

系和Pufund系,皆落在红外光谱区。

(2)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为:

11.请写出Na

+

与F

+

薛定谔方程与哈特里自洽场的单电子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方程

Na

+

(-h

2

/8πm

22

e

▽-11e/4πεr)ψ=Eψ

F

(-h

2

/8πm

22

e

▽-9e/4πεr)ψ=Eψ

哈特里自治场的单电子薛定谔方程

Na

+

(-1/2▽

2

2

i

-11/r

i

+∑∫1/r

ij

︱ψ︱d

ij

)ψ

i

=E

i

ψ

i

F

(-1/2▽

2

i

-9/r

2

i

+∑∫1/r

ij

︱ψ︱d

ij

)ψ

i

=E

i

ψ

12.写出铍原子的激发态1s

2

2s

1

2p

1

可能的斯莱脱行列式波函数。

ψ(1,2,3,4)=1/2

Ψ

1

(1) Ψ

1

(2) Ψ

1

(3 ) Ψ

1

( 4 )

Ψ

2

( 1 ) Ψ

2

( 2 ) Ψ

2

( 3 ) Ψ

2

( 4 )

Ψ

3

(1) Ψ

3

(2) Ψ

3

(3) Ψ

3

( 4 )

Ψ

4

( 1 ) Ψ

4

( 2 ) Ψ

4

(3) Ψ

4

(4)

13.确定碳原子的基普项以及激发态p

1

d

1

的所有可能普项。

基态C 2p

2

1 0 -1

Ms=1/2 Ml=1 S= 1/2 L=1

2S+1=2 L-S=1/2 基普项为

2

P

1/2

激发态C 2p

1

3d

1

1 0 -1 2 1 0 -1 -2

Ms=3/2 Ml=3 S=3/2 L= 3

2S+1=4 L+S=9/2 L-S=3/2 F

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取值为L+S、L+S-1、L+S-2、„︱L-S︳。

4

可能为普项F

9/2

F

4

F

7/2

F

3

F

5/2

F

2

F

3/2

14.确定Cr、Cu、Br的基谱支项。

(1)Cr

3d

5

4s

1

m3d



4s

m

s

51

3

S3

m

L

0,L0

22

5

4 444444

21012

1

0

LS3

7

Cr的基普支项为

S

3

(2)Cu

3d

10

4s

1

0

m

1

1

S

m

L

0,L0

2

2

1

LS

2

所以Cu的光谱支项为

2

S

1

m

s

2

(3)Br

4s3d4p

101

2105

m

````

1

1

S

m

L

1,L1

2

2

3

LS

2

2

所以Br的光谱支项为

P

3

m

s

2

15.已知

44

Ru的基谱支项

5

F

5

,确定Ru的基组态.

答:由

5

F

5

可知,

L=3,J=5,2S+1=5,S=2

由于

J

是由

L+S

所得,所以,

d

是在半充满之后。

Ru的基组态是

[Ar]4d

7

5s

1



21012

0

2024年8月26日发(作者:苌锐利)

第二章 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

赖才英 070601319 何雪萍 070601319 陈小娟 070601319

陈杉杉 070601316 肖丽霞 070601318 王水金 070601347

1.n、l、m三个量子数的取值范围、相互关系与物理意义。

取值范围及相互关系: n=1、2、3……共n个

l=0、1、2……n-1共n个

m=0、±1、±2……±l共2l+1个

物理意义:主量子数n决定体系能量的高低、对单电

子原子:En=-μe/8

2

εh*Z/n=-13.6Z/n(eV)

角量子数l决定电子的轨道角动量绝对值

|M|=l*(l+1) *h/2π

磁量子数m决定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在磁量子数方向上的

分量Mz:Mz=m*h/2π

2. 为什么P

+1

与P

-1

不是分别对应Px与Py?

答:决定复波函数的三个量子数都是确定的,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

实波函数Ψ

nl| m|

的磁量子数仅对应| m|,波函数中既有+| m|的成分又

有-| m|的成分。说明仅在m=0时,复波函数和实波函数是一致的,

在m≠0时,是一组复波函数对应于一组实波函数,而不是一一对应

的关系。

3. 如何由氢原子空间波函数确定轨道的名称,求出En、|M|与Mz等

力学量的确定值或平均值。

氢原子空间波函数为:ψ

1、0、0

=1/

*(1/a)

3/2

*e

-r/a

π *(Z/a)*e

3/2-zr/a=

222222

1/

π

∵n=1、l=0、m=0

∴ 轨道名称应是:1S 此时En=-13.6*Z/n(eV)=-13.6ev

∵|M|=l*(l+1) *h/2π=0

Mz= m*h/2π=0

4.研究多电子原子结构碰到什么困难?作了那些近似?用了什么模

型?

答:困难:多电子原子中存在着复杂的电子间瞬时相互作用,其薛定

谔方程无法进行变数分离,不能精确求解;多电子原子中存在能级倒

臵,一般用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解释,但是由于这两个效应都是定性

的效应,相互又是关联的,所以,定量地解释能级倒臵的原因较为困

难;用SCF法似乎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方程仍无法求解,因为解方

程需知ψj,而ψi也是未知的.

近似:完全忽略电子间的排斥势能即零级近似;体系近似波函数;体

系近似总能量;中心势场是近似的球对称势场;在SCF法中,每个电子

的运动与其他电子的瞬时坐标无关,即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个电子均

在各自的原子轨道上,彼此”独立”地运动.

模型:中心势场模型是将原子中其他电子对第i个电子的排斥作用看

成是球对称的,只与径向有关的力场。引进屏蔽常数,用估算规则算

出单电子原子轨道能。哈特里自洽场法假定电子i处在原子核及其他

(n-1)个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采用有关的近似波函数进行计算、

求解,逐渐逼近,直至自洽。

5.讨论斯莱脱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22

答:斯莱脱行列式波函数,行列式中每一行所有的元素为同一个自旋—轨道,在

这个自旋—轨道中,1、2„、N个电子都有可能占据。行列式中每一列的所有元

素为同一电子,这个电子可处在不同的自旋—轨道中,说明电子具有不可分辨性。

交换任何两个电子的全部坐标,相当于行列式的两列对换,行列式变号,体现波

函数满足反对称的要求。如果行列式中两行相等,ψ

i

=ψ

i

,行列式为零。这就

是说,在同一体系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即有

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或者说,在同一体系中,同一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电

子,它们的自旋必须相反(即在n、l、m相同的情况下,第四个量子数m

s

必须

不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保里不相容原理。

6.探讨为什么有了电子的量子数还要引出原子的量子数?怎样表示原子的整体

状态?

答: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体系中的角动量只有在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时才能守

恒。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似的个别电子的轨道角动量L

与自旋角动量S的大小不能确定,但是原子的总角动量与总自旋角动量的大小可

以确定。因此,有了电子的量子数还要引出原子的量子数。

对于给定的电子组态,由L、、J、M

J

、四个量子数确定光谱项和光谱支项,能很

好的表示该组态下原子的整体状态。

L为原子的总轨道数,如体系由两个电子组成,则与电子的角量子数l的关系是:

L:l

1

+l

2

,l

1

+l

2

-1,l

1

+l

2

-2,„,︱l

1

-l

2

︳。

NNN

S为原子的总自旋量子数,与电子的自旋量子数s的关系是: , -1, -

222

1

2,„0或 。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取值为L+S、L+S-1、L+S-2、„︱L-S

2

︳。

13

M

J

为总磁量子数,取值为:0,±1,±2„±J(J为整数)或± ± „±J(J

22

为半整数)共2J+1个。

如果旋轨耦合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且无外磁场时,属于同一组态的各状态的能

量E还与L、S有关。L、S相同,但M

L

、M

S

不都相同的诸状态的能量相同。因此,

可将同一组态中,由相同L和相同S构成的诸状态的集合称为一个光谱项。每一

个光谱项相当于一个能级。光谱项的符号写为:

2S+1

L

如果考虑旋轨耦合作用,则无外磁场情况下,不同的J值所对应的能级会有微小

的差别,因此,同一个光谱项又会分裂成几个光谱支项,符号为:

2S+1

L

J

7.已知类氢离子某一激发态的径向波函数Rnl(r)与球谐函数

Yl|m|(θ,

)分别为:

4

z



Rnl(r) =

816

a

0

Y

lm

θ,

3/2

ZrZ

2

r

2

Zr/3a

0

6

2

e

a

a

0

0

3

cos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确定轨道名称;

(2) 计算原子轨道能E、势能与动能;

(3) 计算轨道角动量|M|、轨道磁矩|

|;

(4) 列出计算电子离核平均距离的公式;

(5) 画出径向分布示意图;

(6) 画出轨道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7) 确定节面的形状、数目与位臵;

(8) 分别确定以下三个极大值的位臵:概率密度极大值、径向

分布极大值、角度分布极大值;

(9) 计算轨道角动量与z轴的夹角。

解答:

(1)3Pz (n=3, l=1, |m|=0)

Z

2

(2)E=-13.606

2

eV=-1.512ev

n

=

E

n

=1.512ev =2

E

n

=-3.024ev

(3) |M|=

l(l1)

=

1.49210

34

J〃S

|

|=

l(l1)

B

=

1.31110

23

J〃S

(4)

r

0



0

2

0

3P

r

2

sin

d

dr

Z

=

0

n

2

a

0

rR

nl

(r)dr

z

3

1

l(l1)

1

1

2

n



2

(5)根据上式列出D-r数据表

r/a0 0 1 2 3 4 5 6 7

D*a0 0.000 0.005 0.027 0.040 0.003 0.009 0.000 0.009

8 9 10 11 12 13 14 15

0.032 0.059 0.083 0.097 0.102 0.098 0.088 0.076

径向分布图

0.12

0.1

0.08

D

*

a

0.06

0.04

0.02

0

0510

r/a

1520

z

y

x

3P

z

轨道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6)

Y

lm

,

3

cos

4

3

4

根据上示列出

Y/

Y/

3

4

Z

0

30

3

2

45

2

2

60

1

2

90

120

1

2

150

3

2

180

1 0 -1

(7)令

3P

R

nl

r

Y

lm

,

0

r0,6a

0

,,

90

节面通常不包括

r0和r

3P

的节面有两个:xy平面(角节面)和

r6a

0

(径向节面)

Z

(8)极大值的位臵

概率密度极大值:

3P

Z

2

2

2

81

r

2

Zr

2

3a

0

2

(6)ecos

5

a

a

0

0

Zr

2

Zr

2

r

2

3a

0

2

r

0

(r,

0,180)()

5

(6)e

a

a

81

0

0

0

对r

微分并令之为0,有:

d

0

d

r

d

2

d

r

81

2

2

r

2



rZr

5

6

e

a

a

0

3a

0

0

2

r

r6a

0

r12ra

0

18a

0

e

2



Zr

3a

0

0

Z

所以,当

0

或180

0

,r

632

a

0

时,

3P

2

有极大值。

径向分布极大值:

D

3P

Z

4





816

2

r

6

a

0

r

4

3a

0

a

5

e

0

2

Zr

将D对r微分并令之为0,则

2

2

Zr

d

D

d

4

r

r

4

3a

0

6

e

5



d

r

d

r

a

a

0

0

816

r

r2

r



3648414





a

0

a

0

3

a

0



rr

72427

aa

0

0

1

r

3

a



0

2

d

D

2

23

23

4

r

3





a

5

e

816

0

2

Zr

3a

0

0

0

r3a

0

或12a

0

,同理

d

r

r3a

0

,12a

0

0

所以在

r3a

0

,12a

0

处,径向分布取得极大值。

角度分布极大值

Y

lm

θ,

3

cos

4

将Y对

微分并令之为0,则

dYd

d

d

33

cos

sin

0

4

4

0或180

所以在

z

轴的正负两个方向上角度分布取得极大值。

(9)设夹角为

3P

的m0

,则

cos

z

M

z

0

0

m

2

90

8.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氢原子的5个d轨道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比较这些轨道的空间取向,节面形状与位臵。

轨道在空间的分布:3d

z2

的两个极大值分别在轴的正,负方向上距核

等距离处,另一类极大值则在xy平面、以核为心的圆周上。其余4

个3d轨道彼此形状相同,但空间取向不同。其中3

dx2-y2

分别沿x轴和

y轴的正负方向伸展,3d

xy

,3d

xz

,和3d

yz

的极大值(各有4个)夹角

在相应的两坐标之间。

轨道的节面:3d

z2

有两个锥形节面,其顶点在原子核上,锥角约

110°,其它四个3d轨道各有两个平面型节面,将四个瓣分开。

5个3d轨道都是中心对称的,且3d

z2

轨道沿轴旋转对称。

dz

2

9.(1)分别写出Li

2+

离子和Li原子的薛定谔方程,说明方程中各符号

与各项符号的意义;

(2)比较Li2+离子的3s、3p、3d态能量的高低;

(3)比较Li原子的3s、3p、3d态能量的高低 。

解:Li

2+

:(-h/8π

2

m*

2

-3e

2

/4πεr)*ψ=EΨ

其中 :表示普拉斯算符,r是锂离子的半径, E是锂离子总能量

Li: (-h/8π

2

m∑

i=1

3

i

2

-∑

i=1

3

*Ze

2

/4πεr

i

+∑∑

i

j

e

2

/4πεr

)ψ=Eψ

其中i、j分别表示锂的电子,∑∑

i

j

e

2

/4πεr他们之间的排斥力, :

表示普拉斯算符 E是锂离子总能量 r是锂离子的半径

(2)、因为Li

2+

是类似单电子“原子”因此组态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

有关∴Li

2+

离子的3s、3p、3d是简并态能量相同。

(3)、∵Li的3s、3p、3d态应无电子填充

∴l 越大E应越大

∴E

3d

>E

3p

>E

3s

10,对于氢原子,

(1) 分别计算从第1激发态和第8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产生的光谱线的波长。

说明这些谱线所属的线系及所处的光谱范围。

(2) 上述两谱线产生的光子能否使:

①处于基态的另一氢原子电离?

②晶体中铜原子电离(铜的功函数为)?若能,请计算从铜表面发射出

的光电子的徳布罗依波的波长。

解:

(1)氢原子稳态能量由下式给出:

1

En=-2.18×10

-18

·

2

J 式中n是主量子数。

n

第一激发态(n=2)和基态 (n=1)之间的能量差为:

△E

1

=E

2

-E

1

11

=(-2.18×10

-18

×

2

J)―(―2.18×10

-18

×

2

J)

2 1

=1.64×10

-18

J

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出的谱线的波长为:

λ=ch/△E

2.9979×10

8

m·s

-1

×6.6262×10

-34

J·s

1.64×10

-18

J

=121nm

第六激发态和基态之间的能量差为:

△E

6

=E

7

-E

1

11

=(-2.18×10

-18

×

2

J)―(―2.18×10

-18

×

2

J)

7 1

=2.14×10

-18

J

所以原子从第六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出的谱线的波长为

λ=

ch

E

6

=2.9979×10

8

m·s

-1

×6.6262×10

-34

J·s

2.14×10

-18

J

=92.9nm

这两条谱线皆属Lyman系,处于紫外光区。

氢原子的半径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若电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满足:

11

hv=En

2-

En

1

=R(

2

2

)

n

1

n

2

便吸收或发射电磁波,故v=R(

11

)

2

n

1

n

2

2

当n

1

=1时,谱线系称为Lyman系,处于紫外区。当n

1

=2时,谱线系称为Balmer

系,处于可见光区。当n

1

=3、4、5时,谱线系分别称为Paschen系、Brackett

系和Pufund系,皆落在红外光谱区。

(2)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为:

11.请写出Na

+

与F

+

薛定谔方程与哈特里自洽场的单电子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方程

Na

+

(-h

2

/8πm

22

e

▽-11e/4πεr)ψ=Eψ

F

(-h

2

/8πm

22

e

▽-9e/4πεr)ψ=Eψ

哈特里自治场的单电子薛定谔方程

Na

+

(-1/2▽

2

2

i

-11/r

i

+∑∫1/r

ij

︱ψ︱d

ij

)ψ

i

=E

i

ψ

i

F

(-1/2▽

2

i

-9/r

2

i

+∑∫1/r

ij

︱ψ︱d

ij

)ψ

i

=E

i

ψ

12.写出铍原子的激发态1s

2

2s

1

2p

1

可能的斯莱脱行列式波函数。

ψ(1,2,3,4)=1/2

Ψ

1

(1) Ψ

1

(2) Ψ

1

(3 ) Ψ

1

( 4 )

Ψ

2

( 1 ) Ψ

2

( 2 ) Ψ

2

( 3 ) Ψ

2

( 4 )

Ψ

3

(1) Ψ

3

(2) Ψ

3

(3) Ψ

3

( 4 )

Ψ

4

( 1 ) Ψ

4

( 2 ) Ψ

4

(3) Ψ

4

(4)

13.确定碳原子的基普项以及激发态p

1

d

1

的所有可能普项。

基态C 2p

2

1 0 -1

Ms=1/2 Ml=1 S= 1/2 L=1

2S+1=2 L-S=1/2 基普项为

2

P

1/2

激发态C 2p

1

3d

1

1 0 -1 2 1 0 -1 -2

Ms=3/2 Ml=3 S=3/2 L= 3

2S+1=4 L+S=9/2 L-S=3/2 F

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取值为L+S、L+S-1、L+S-2、„︱L-S︳。

4

可能为普项F

9/2

F

4

F

7/2

F

3

F

5/2

F

2

F

3/2

14.确定Cr、Cu、Br的基谱支项。

(1)Cr

3d

5

4s

1

m3d



4s

m

s

51

3

S3

m

L

0,L0

22

5

4 444444

21012

1

0

LS3

7

Cr的基普支项为

S

3

(2)Cu

3d

10

4s

1

0

m

1

1

S

m

L

0,L0

2

2

1

LS

2

所以Cu的光谱支项为

2

S

1

m

s

2

(3)Br

4s3d4p

101

2105

m

````

1

1

S

m

L

1,L1

2

2

3

LS

2

2

所以Br的光谱支项为

P

3

m

s

2

15.已知

44

Ru的基谱支项

5

F

5

,确定Ru的基组态.

答:由

5

F

5

可知,

L=3,J=5,2S+1=5,S=2

由于

J

是由

L+S

所得,所以,

d

是在半充满之后。

Ru的基组态是

[Ar]4d

7

5s

1



21012

0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