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发(作者:穰曼岚)
算的产生。企业通常可通过控制雇佣量、设计和调整平均薪酬水平和
薪酬体系构成以及利用一些薪酬技术等途径,来实现对薪酬的有效控
制。在制定和实施薪酬体系制度体系过程中,及时的沟通、必要的宣
传或培训也是保证薪酬改革成功的因素之一。从本质意义上讲,劳动
报酬是对人力资源成本与员工需求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世界上不存
在绝对公平的薪酬制度,只存在员工是否满意的薪酬制度。企业的人
力资源部门可以利用薪酬制度问答、员工座谈会、内部刊物等形式向
员工介绍企业的薪酬制度体系,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员工开展薪酬满意
度调查,了解员工对薪酬制度的态度,以此为基础对薪酬制度作出相
应的调整与修正。
第十四章 员工福利概述
一、员工福利的特点
(1)补偿性。员工福利是企业对员工劳动提供的一种物质补偿,
也是员工资收入的补充分配形式,是对按劳分配的补充。一些不宜用
货币形式或个体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可以用非货币和集体形式的福
利来支付。享受员工福利须以履行劳动义务为前提。
(2)均等性。员工福利在员工之间的分配和享受,具有一定程度
的机会均等和利益均沾的特点,每个职工都有享受本单位员工福利的
平等权利,不会因为职位层次的高低而有所差别。不过,均等性是针
对一般福利而言的,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高层次的福利,许多企业还是
采用差别对待的方式。
(3)集体性。员工福利的主要形式是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员工主
要是通过集体消费或共同使用公共设施的方式分享员工福利。集体消
费或共同使用企业的公共物品在满足员工某些物质需求的同时,还可
以强化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员工福利的作用
员工福利具有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企业中的福利在满足员
工某些基本生活要求的同时,也给员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舒
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员工福利的具体功能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完善的企业福利制
度,可以满足和保证员工生活上的需要,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这有
助于激发员工的进取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
一个企业的福利搞得好,可以提高组织声誉,也能吸引更多、更好的
人才加入,这可以激活组织的创造性和动态性,营造企业积极向上的
竞争气氛,增强组织内部的协作精神。员工福利还可以减少由于薪酬
不同而造成的差别,从而减少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谐员工之间的
人际关系,增进企业员工之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对于提高
企业生产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直接而重要的积极作用。
(2)享受国家优惠税收政策,增加员工收入。由于福利多为非货
币和延期支付形式,可以享受税收的优惠,比起货币收入来,能够提
高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尤其是实物福利,更是无需纳税。另外,企
业往往以团购形式提供给员工实务性福利,这种方式可以产生规模经
济效应,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为员工提供某些福利项目和服务。集体
采购可以将固定成本分散到较多的员工身上,从而降低每位员工所承
担的成本。事实上,员工福利中的许多内容是员工工作或生活所必需
的,即使企业不为员工提供这些福利,员工自己也要花钱去购买。而
在许多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方面,团体购买显然比个人购买更具有价格
方面的优势。比如企业代表员工与保险服务提供商或医疗服务提供商
进行谈判时,其谈判力量自然比单个员工要强。
(3)满足员工多样化需求。员工福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企业
可以根据员工的独特需求,来量身定做各种各样的福利。员工福利既
可以满足员工在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也能满足员工平等和归属感的
需要;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服务或学习成长。比如,各类社会保
险和企业补充性保险都可以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带薪休假、集体旅
游和企业内部各种宴会等项目,则可以使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调整
生活节奏,放松身心,有助于员工之间增加交流,获得感情上的满足;
福利的均等性又使员工感受到公平和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从而获得归
属感和尊重感。由此可见,多样化的员工福利形式能够满足员工多样
化的需求。
(4)保障员工家庭及退休后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需要通过提供
给员工不同形式的帮助进行改善。福利可以为员工带来更多的收益,
转化为经济收入,能够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从经济学角
度而言,大多数员工的收入获得偏好是风险规避型的,喜欢追求收入
的稳定性。与基本薪酬和浮动薪酬相比,员工福利无疑是更有稳定性
的。企业为员工的家庭所提供的这些相对稳定的实物收益,既可以改
善和提高员工价家庭的生活质量,又可以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维持
在一定的水准上。392
(5)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形象。福利体现了企业对员
工的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借助于它可以传递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
价值观。企业通过福利为员工提供各种形式的照顾和实惠,从工作保
障、工作条件和其他经济利益上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同时也让员工感
受到了企业的关怀和重视,加强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提高
了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福利的这种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为
企业营造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的企业文化.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和口碑。
第十五章 员工福利设计与管理
一、员工福利管理
员工福利管理是指对选择福利项目、确定福利标准、制定各种福
利发放明细表等福利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的福利管理有利于企业获
得社会声望,增强员工信任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合理避税又不降低
员工实际薪酬水平,适当缩小薪酬差距。
(一)员工福利管理的原则
(1)平等性。员工福利管理的平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强调所有员工都有享有员工福利的权利;二是所有员工享受的福利水
平都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2)激励性。员工福利管理的激励性是指,通过设置符合员工需
要的福利项目、改进员工福利管理的方式方法、改善员工福利的效果,
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员工福利的满意度,进而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
(3)经济性。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
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追求
利润最大化是其根本目标。因此,企业在强调竞争力和激励性的同时,
也要重视经济性,从而尽量降低员工福利的管理成本,提高福利管理
效率。
(4)透明性。透明性是指对员工福利的设计和管理要公开、透明。
这既有利于员工全面了解企业的福利体系,又可以更大范围地听取员
工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优化员工福利项目内容,改进员工福利管理工
作。
(5)动态性。员工福利管理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员工福利的管理应当随着员工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二是员工福利管理要与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技术紧密结合,提高
员工福利管理的效率;三是员工福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应与国家的相
关法律紧密结合,并随之进行调整。
(二)员工福利管理的内容
员工福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福利调查、福利规划、福利执行以
及福利评估与反馈。
(1)福利调查。福利调查是福利设计和规划的前提,要使福利真
正满足员工的需求,就必须进行福利需求的调查。通过福利需求调查,
了解企业福利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和人员规模,确定大部分员工的福利
愿望,明确员工福利的目标,并确保福利目标与企业薪酬策略保持一
致4081在福利管理过程中,福利调查主要涉及三种调查:一是制定福
利项目前的调查,即福利需求调查,主要了解员工对某一福利项目的
态度、看法与需求;二是员工年度福利调查,主要了解员工在一个财
政年度内享受了哪些福利项目,各占比例多少,满意程度如何;三是
福利反馈调查,主要调查员工对某一福利项目实施的效果反应如何,
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是否需要取消等。
(2)福利规划。福利规划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供什么样
的福利;二是为谁提供福利。企业往往有很多福利项目可以选择,而
不同的福利组合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行福利规划,首先要根据福
利调查的结果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在分析影响企业福利设计的外部和
内部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需要提供的福利项目。然后,对福利成本做
出预算,包括确定总的福利费用、各个福利项目的成本、每个员工的
福利成本等。最后,制订出详细可行的福利实施计划和方案,福利计
划包括福利产品的购买时间、发放时间、购买流程、保管制度等。
(3)福利执行。福利执行是指按照事前制订好的福利实施计划和
方案,向员工提供具体福利的过程,也是对员工福利计划实施的定期
检查和监控过程。在福利执行过程中应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如果没
有特殊情况,一定要严格按照制订的计划来执行,以控制好福利成本
的开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要灵活处理,对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
以保证福利提供的效果。
(4)福利评估与反馈。在福利计划执行结束后,还要对各个福利
项目及其组合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估,并通过反馈调查发现规划、
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不断地完善员工福利计划,优化福利项
目组合,提高员工福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二、法定福利
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都要面对很多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提
供的福利项目。在我国,法律规定的企业必须提供的福利包括法定的
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法定假期和其他假期等。
1、法定的社会保险
法定社会保险类型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
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又称为老年社会保障,它是针对退出劳
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救助措施。在我
国大部分地区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3941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应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
2005年新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纳工资的
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纳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医疗
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
保证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通常
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共同缴
纳,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到伤害带来的医疗
风险。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
缴费费率应控制在员工总额的6%左右,其中30%进入个人账户。员工
缴费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
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
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为遭遇失业风险、收入暂时中断的失业者
设置了-道安全网。我国于1999年1月20日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
规定,企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员工按本
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失业保险基金的利
息和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
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
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
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
时缴纳,员工个人不缴纳工保险费。工伤保险主要是通过社会统筹的
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
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建立工伤保险基金,用于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宣传、培训等费用。关于企业缴纳工伤保险
费的费率,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
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
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
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
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
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
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帮助她们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
我国的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目前,我国
的生育保险的现状是实行两种制度并存,第一种是由女职工所在单位
负担生育女职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医疗费。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
保护规定》以及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女
职工怀孕期间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
负担,产假期间工资照发。第二种是生育社会保险。参加生育保险社
会统筹的用人单位,应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当地社
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具体缴费比例由
各统筹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测算后提出。
2、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
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治化的主要形式。住房公积金包括个人缴存的
住房公积金和员工所在单位为员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它属于员工个
人所有。员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员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395)
绩效与薪酬管理工资乘以员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员工缴存
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员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我国的住房公积金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实
行专款专用。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
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国务院于1999年4月颁布了《住房公积金管
理条例》,并于2002年3月对该条例进行了相应修改。《住房公积金
管理条例》规定,地级市应当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立住房公积金
管理中心,负责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运作。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
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适
当提高缴存比例。
3、法定假期
法定假期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
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假期的休假安
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
进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的法定假期主要包括公休假日、法
定休假日、带薪年休假和其他假期。公休假日是劳动者工作满一个工
作周之后的休息时间。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法定休假日,也称法定节
假日。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
假办法)的决定》,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元旦放假1天(1
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初二);清明节放假1
天;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劳动法》规定,法定休
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其工资300%的劳动报
酬。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
的带薪年假。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是世界各国劳动制度的普遍
做法。但带薪年休假的天数在不同国家相差却很大,比如西欧国家的
员工通常可享受每年30天的带薪休假时间,美国员工通常可享受每年
14天的带薪休假时间。我国2007年12月7日颁布的《职工带薪休年
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
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
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
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
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
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年休假在1个
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确
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
职工休年休假。但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
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4、其他假期
除上述法定假期外,还有一些其他假期如病假、探亲假、婚丧假、
产假、配偶生育假等也属于法定福利的范畴。病假是指因病无法上班
时,组织仍然继续给他们支付薪酬的一种福利计划。在我国,1995年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
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
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在我国,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同分居两
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
2024年8月29日发(作者:穰曼岚)
算的产生。企业通常可通过控制雇佣量、设计和调整平均薪酬水平和
薪酬体系构成以及利用一些薪酬技术等途径,来实现对薪酬的有效控
制。在制定和实施薪酬体系制度体系过程中,及时的沟通、必要的宣
传或培训也是保证薪酬改革成功的因素之一。从本质意义上讲,劳动
报酬是对人力资源成本与员工需求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世界上不存
在绝对公平的薪酬制度,只存在员工是否满意的薪酬制度。企业的人
力资源部门可以利用薪酬制度问答、员工座谈会、内部刊物等形式向
员工介绍企业的薪酬制度体系,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员工开展薪酬满意
度调查,了解员工对薪酬制度的态度,以此为基础对薪酬制度作出相
应的调整与修正。
第十四章 员工福利概述
一、员工福利的特点
(1)补偿性。员工福利是企业对员工劳动提供的一种物质补偿,
也是员工资收入的补充分配形式,是对按劳分配的补充。一些不宜用
货币形式或个体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可以用非货币和集体形式的福
利来支付。享受员工福利须以履行劳动义务为前提。
(2)均等性。员工福利在员工之间的分配和享受,具有一定程度
的机会均等和利益均沾的特点,每个职工都有享受本单位员工福利的
平等权利,不会因为职位层次的高低而有所差别。不过,均等性是针
对一般福利而言的,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高层次的福利,许多企业还是
采用差别对待的方式。
(3)集体性。员工福利的主要形式是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员工主
要是通过集体消费或共同使用公共设施的方式分享员工福利。集体消
费或共同使用企业的公共物品在满足员工某些物质需求的同时,还可
以强化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员工福利的作用
员工福利具有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企业中的福利在满足员
工某些基本生活要求的同时,也给员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舒
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员工福利的具体功能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完善的企业福利制
度,可以满足和保证员工生活上的需要,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这有
助于激发员工的进取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
一个企业的福利搞得好,可以提高组织声誉,也能吸引更多、更好的
人才加入,这可以激活组织的创造性和动态性,营造企业积极向上的
竞争气氛,增强组织内部的协作精神。员工福利还可以减少由于薪酬
不同而造成的差别,从而减少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谐员工之间的
人际关系,增进企业员工之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对于提高
企业生产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直接而重要的积极作用。
(2)享受国家优惠税收政策,增加员工收入。由于福利多为非货
币和延期支付形式,可以享受税收的优惠,比起货币收入来,能够提
高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尤其是实物福利,更是无需纳税。另外,企
业往往以团购形式提供给员工实务性福利,这种方式可以产生规模经
济效应,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为员工提供某些福利项目和服务。集体
采购可以将固定成本分散到较多的员工身上,从而降低每位员工所承
担的成本。事实上,员工福利中的许多内容是员工工作或生活所必需
的,即使企业不为员工提供这些福利,员工自己也要花钱去购买。而
在许多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方面,团体购买显然比个人购买更具有价格
方面的优势。比如企业代表员工与保险服务提供商或医疗服务提供商
进行谈判时,其谈判力量自然比单个员工要强。
(3)满足员工多样化需求。员工福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企业
可以根据员工的独特需求,来量身定做各种各样的福利。员工福利既
可以满足员工在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也能满足员工平等和归属感的
需要;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服务或学习成长。比如,各类社会保
险和企业补充性保险都可以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带薪休假、集体旅
游和企业内部各种宴会等项目,则可以使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调整
生活节奏,放松身心,有助于员工之间增加交流,获得感情上的满足;
福利的均等性又使员工感受到公平和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从而获得归
属感和尊重感。由此可见,多样化的员工福利形式能够满足员工多样
化的需求。
(4)保障员工家庭及退休后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需要通过提供
给员工不同形式的帮助进行改善。福利可以为员工带来更多的收益,
转化为经济收入,能够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从经济学角
度而言,大多数员工的收入获得偏好是风险规避型的,喜欢追求收入
的稳定性。与基本薪酬和浮动薪酬相比,员工福利无疑是更有稳定性
的。企业为员工的家庭所提供的这些相对稳定的实物收益,既可以改
善和提高员工价家庭的生活质量,又可以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维持
在一定的水准上。392
(5)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形象。福利体现了企业对员
工的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借助于它可以传递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
价值观。企业通过福利为员工提供各种形式的照顾和实惠,从工作保
障、工作条件和其他经济利益上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同时也让员工感
受到了企业的关怀和重视,加强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提高
了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福利的这种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为
企业营造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的企业文化.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和口碑。
第十五章 员工福利设计与管理
一、员工福利管理
员工福利管理是指对选择福利项目、确定福利标准、制定各种福
利发放明细表等福利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的福利管理有利于企业获
得社会声望,增强员工信任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合理避税又不降低
员工实际薪酬水平,适当缩小薪酬差距。
(一)员工福利管理的原则
(1)平等性。员工福利管理的平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强调所有员工都有享有员工福利的权利;二是所有员工享受的福利水
平都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2)激励性。员工福利管理的激励性是指,通过设置符合员工需
要的福利项目、改进员工福利管理的方式方法、改善员工福利的效果,
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员工福利的满意度,进而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
(3)经济性。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
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追求
利润最大化是其根本目标。因此,企业在强调竞争力和激励性的同时,
也要重视经济性,从而尽量降低员工福利的管理成本,提高福利管理
效率。
(4)透明性。透明性是指对员工福利的设计和管理要公开、透明。
这既有利于员工全面了解企业的福利体系,又可以更大范围地听取员
工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优化员工福利项目内容,改进员工福利管理工
作。
(5)动态性。员工福利管理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员工福利的管理应当随着员工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二是员工福利管理要与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技术紧密结合,提高
员工福利管理的效率;三是员工福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应与国家的相
关法律紧密结合,并随之进行调整。
(二)员工福利管理的内容
员工福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福利调查、福利规划、福利执行以
及福利评估与反馈。
(1)福利调查。福利调查是福利设计和规划的前提,要使福利真
正满足员工的需求,就必须进行福利需求的调查。通过福利需求调查,
了解企业福利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和人员规模,确定大部分员工的福利
愿望,明确员工福利的目标,并确保福利目标与企业薪酬策略保持一
致4081在福利管理过程中,福利调查主要涉及三种调查:一是制定福
利项目前的调查,即福利需求调查,主要了解员工对某一福利项目的
态度、看法与需求;二是员工年度福利调查,主要了解员工在一个财
政年度内享受了哪些福利项目,各占比例多少,满意程度如何;三是
福利反馈调查,主要调查员工对某一福利项目实施的效果反应如何,
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是否需要取消等。
(2)福利规划。福利规划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供什么样
的福利;二是为谁提供福利。企业往往有很多福利项目可以选择,而
不同的福利组合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行福利规划,首先要根据福
利调查的结果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在分析影响企业福利设计的外部和
内部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需要提供的福利项目。然后,对福利成本做
出预算,包括确定总的福利费用、各个福利项目的成本、每个员工的
福利成本等。最后,制订出详细可行的福利实施计划和方案,福利计
划包括福利产品的购买时间、发放时间、购买流程、保管制度等。
(3)福利执行。福利执行是指按照事前制订好的福利实施计划和
方案,向员工提供具体福利的过程,也是对员工福利计划实施的定期
检查和监控过程。在福利执行过程中应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如果没
有特殊情况,一定要严格按照制订的计划来执行,以控制好福利成本
的开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要灵活处理,对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
以保证福利提供的效果。
(4)福利评估与反馈。在福利计划执行结束后,还要对各个福利
项目及其组合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估,并通过反馈调查发现规划、
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不断地完善员工福利计划,优化福利项
目组合,提高员工福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二、法定福利
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都要面对很多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提
供的福利项目。在我国,法律规定的企业必须提供的福利包括法定的
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法定假期和其他假期等。
1、法定的社会保险
法定社会保险类型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
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又称为老年社会保障,它是针对退出劳
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救助措施。在我
国大部分地区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3941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应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
2005年新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纳工资的
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纳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医疗
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
保证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通常
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共同缴
纳,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到伤害带来的医疗
风险。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
缴费费率应控制在员工总额的6%左右,其中30%进入个人账户。员工
缴费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
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
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为遭遇失业风险、收入暂时中断的失业者
设置了-道安全网。我国于1999年1月20日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
规定,企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员工按本
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失业保险基金的利
息和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
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
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
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
时缴纳,员工个人不缴纳工保险费。工伤保险主要是通过社会统筹的
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
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建立工伤保险基金,用于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宣传、培训等费用。关于企业缴纳工伤保险
费的费率,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
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
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
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
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
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
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帮助她们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
我国的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目前,我国
的生育保险的现状是实行两种制度并存,第一种是由女职工所在单位
负担生育女职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医疗费。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
保护规定》以及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女
职工怀孕期间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
负担,产假期间工资照发。第二种是生育社会保险。参加生育保险社
会统筹的用人单位,应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当地社
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具体缴费比例由
各统筹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测算后提出。
2、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
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治化的主要形式。住房公积金包括个人缴存的
住房公积金和员工所在单位为员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它属于员工个
人所有。员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员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395)
绩效与薪酬管理工资乘以员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员工缴存
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员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我国的住房公积金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实
行专款专用。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
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国务院于1999年4月颁布了《住房公积金管
理条例》,并于2002年3月对该条例进行了相应修改。《住房公积金
管理条例》规定,地级市应当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立住房公积金
管理中心,负责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运作。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
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适
当提高缴存比例。
3、法定假期
法定假期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
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假期的休假安
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
进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的法定假期主要包括公休假日、法
定休假日、带薪年休假和其他假期。公休假日是劳动者工作满一个工
作周之后的休息时间。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法定休假日,也称法定节
假日。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
假办法)的决定》,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元旦放假1天(1
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初二);清明节放假1
天;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劳动法》规定,法定休
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其工资300%的劳动报
酬。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
的带薪年假。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是世界各国劳动制度的普遍
做法。但带薪年休假的天数在不同国家相差却很大,比如西欧国家的
员工通常可享受每年30天的带薪休假时间,美国员工通常可享受每年
14天的带薪休假时间。我国2007年12月7日颁布的《职工带薪休年
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
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
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
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
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
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年休假在1个
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确
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
职工休年休假。但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
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4、其他假期
除上述法定假期外,还有一些其他假期如病假、探亲假、婚丧假、
产假、配偶生育假等也属于法定福利的范畴。病假是指因病无法上班
时,组织仍然继续给他们支付薪酬的一种福利计划。在我国,1995年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
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
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在我国,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同分居两
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