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日发(作者:错和洽)
第三章 麻醉药
1、盐酸普鲁卡因(芳酸酯类局麻药)
O
O
H
2
N
4
N
2
.
HCl
化学名: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又名盐酸奴佛卡因。
合成: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氧化、酯化得硝基卡因,再经还原制得。
O
Na
2
Cr
2
O
7
O
2
N
OH
O
2
N
O
H
2
SO
4
HOCH
2
CH
2
N(C
2
H
5
)
2
C
6
H
4
(CH
3
)
2
O
2
N
O
N
1
. Fe, HCl
2
. HCl
H
2
N
O
O
N
.
HCl
性状:1、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随后有麻痹感 2、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微溶于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 3、其0.1mol/L
水溶液pH=6.0,呈中性反应
鉴别反应:芳伯氨基: 氧化变色 、 重氮偶合反应 叔胺: 生物碱沉淀反应
体内代谢:酯水解 → 对氨基苯甲酸 + 二乙氨基乙醇
2、盐酸利多卡因(酰胺类局麻药)
H
N
O
N
.
HCl
.
H
2
O
化学名:N-(2,6-二甲基苯基)-2-(二乙胺基)乙酰胺盐酸盐一水合物。又名盐酸赛洛卡因。
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继有麻木感。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不溶。
鉴别:叔胺:三硝基苯酚→复盐沉淀 酰胺键上的氮:金属离子→有色配位化合物
代谢(肝脏):N-去烷基化反应(毒性增加)和酰胺键水解反应
稳定性: 酰胺键 > 酯键
第四章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镇静药和催眠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小剂量镇静,大剂量催眠,再大剂量麻醉,再大剂量昏迷或者死亡)
一、 巴比妥类(长时:巴比妥、苯巴比妥;中时:异戊巴比妥、环乙烯巴比妥;短时:司可巴比妥、戊巴比妥;超短时:海索比妥、硫
喷妥钠)
共同性质:1、弱酸性(-CO-NH-CO-),溶于NaOH,但不溶于NaHCO3,其钠盐可供制备注射剂用。钠盐水溶液忌与酸性溶液配伍,并避免
与空气中的CO2接触,防止析出巴比妥类沉淀。2、水解性(双内酰亚胺/环状酰脲)粉针剂使用前配置,水解速度与T有关,温度↑,
越易水解。3、与银盐反应:在碳酸钠溶液中与硝酸银试剂作用→可溶性银盐,过量→不溶性二银盐白色沉淀。4、与吡啶硫酸铜试剂反
应(-CONHCONHCO-)→紫色配合;,含硫的巴比妥则为绿色;苯妥英钠→蓝色。5、与钴Co盐生成紫蓝色配位化合物(最好无水条件)。
巴比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1、5-位双取代才具活性 2、5-位双取代基的总碳数为4-8最好, lgP合适,具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碳数
超过8,则易导致惊厥。3、酰亚胺的氮上可引入甲基,降低酸性和增加脂溶性,起效快。 若引入两个甲基→惊厥。4、C2上的氧以硫置
换,脂溶性增加,起效快。
作用强弱和起效时间→与药物的解离常数(pKa)及脂水分配系数(lgP)密切相关
--药物通常以分子形式透过生物膜
--以离子的形式(和靶点作用)发生作用
1、 苯巴比妥(巴比妥酸衍生物)
化学名: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又名鲁米那。
性状:合成以苯乙酸乙酯为原料。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饱和水溶液显酸性反应;在乙醇和乙醚中溶解,在三氯甲
烷中略溶,在水中极微溶解;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弱酸性,溶于氢氧化钠生成苯巴比妥钠,白色结晶性颗粒或结晶性粉末,
易溶于水,供注射使用。
代谢:一小部分在肝代谢为羟基苯巴比妥,再和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大部分以药物原形排出体外。
2、 异戊巴比妥
O
H
N
O
O
N
H
化学名:5-乙基-5-(3-甲基丁基)-2,4,6(1
H
,3
H
,5
H
) 嘧啶三酮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乙醚、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溶解,在水中极微溶解。异戊巴比妥钠理化性质白色颗粒或粉末,
无臭、味苦。 有引湿性。水溶液显碱性。为注射用药。特征反应为共同。
代谢:在肝脏代谢,5位取代基上氧化、环的水解。5位侧链易氧化→羟基化合物→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肾脏排泄中等时效药物。
二、 苯二氮䓬类
地西泮
N
1
7
5
O
2
3
Cl
N
化学名:1-甲基-5-苯基-7-氯-1,3-二氢- 2H- 1,4-苯并二氮杂䓬2-酮。又名:安定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丙酮、氯仿,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或三氯甲烷,溶解于乙醇。
含1,4苯并二氮䓬环,显弱碱性,可溶于盐酸等强酸。具有1,2-酰胺键及4,5-烯胺键,遇酸或碱,受热易水解生成2-甲氨基-5-氯-二
苯甲酮和甘氨酸。4,5位间开环不会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代谢: 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途径为N-1去甲基、C-3的羟基化,代谢产物仍有活性(如奥沙西泮和替马西
泮被开发成药物)。形成的3-羟基化代谢产物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第五章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一、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HOO
OO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
合成:以水杨酸为原料,醋酐为酰化剂,在硫酸催化下,进行乙酰化反应。
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味微酸;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在水中或无水乙醚中微溶;
弱酸性: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湿气→缓慢水解。可溶解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但同时
分解。水解生成物水杨酸的分子中酚羟基易被氧化成醌型有色物质→ +空气→逐渐变为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
其水溶液变化更快。碱、光线、高温及微量铜、铁等离子可促进氧化反应进行。其水溶液+热→放冷→+三氯化
铁溶液→紫堇色。其碳酸钠溶液+热→放冷→+稀硫酸→白色沉淀+醋酸臭气。
代谢:在胃及小肠上部易吸收服用后2h血药浓度达峰值。在肝脏代谢,产生水杨酸代谢物。其代谢主产物为与
葡萄糖醛酸或甘氨酸的结合物,并以此种形式排出体外。
三、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又名扑热息痛。
性状: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pKa为9.51。饱和水溶液pH为
6呈酸性。在空气中稳定;水溶液的稳定性与pH值有关pH=6时最稳定;在酸碱性条件下, 稳定性差, 易水解,水解产物为对氨基酚
和醋酸。本品的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蓝紫色(络合反应);稀盐酸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后,与碱性的β-萘酚反应→红色(对氨
基酚的重氮偶合反应)。
代谢:在肝脏代谢,大部分与硫酸成酯或与葡萄糖醛酸形成结合物排出体外,小部分代谢为毒害肝脏细胞、引
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贫血的N-羟基对乙酰氨基酚,N-羟基对乙酰氨基酚进一步转化为毒性更大的代谢物N-乙酰
亚胺醌。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一、3,5-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羟布宗
二、邻氨基苯甲酸类:甲芬那酸
三、芳基烷酸类
1、芳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
母核为吲哚乙酸、1位4-氯苯甲酰基、2位甲基、5位甲氧基
化学名:2-甲基-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又名消炎痛。
性状: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味,无臭。溶于丙酮,略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甲醇,微溶于苯,极微溶于甲苯,几乎不溶
于水。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室温下在空气中稳定,但遇光会逐渐分解。水溶液在pH2~8时较稳定,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易水解,分解物
可进一步氧化为有色物质。在稀氢氧化钠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共热后,用硫酸酸化缓缓加热,显紫色。与亚硝酸钠溶液共热,加盐酸显
绿色,放置后渐变黄色。
代谢:脱甲基,代谢缓慢。
3、 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临床上使用外消旋体)
4
1
3
2
O
1
OH
结构特点:异丁基、2碳手性碳、苯乙酸
化学名:2-(-4-异丁基苯基)丙酸。又名异丁苯丙酸。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异臭,无味,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及丙酮;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易溶。含游离羧基,
显酸性,pKa5.2,所以用酸碱滴定法测其含量。本品与氧化亚砜试液、乙醇反应生成酯;在碱性条件下,与盐酸羟胺作用生成羟肟酸,
再在酸性条件下甲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红色至暗紫色的羟肟酸铁。
代谢:吸收快,半衰期短,70%从尿排泄,代谢物主要为异丁基上的氧化,所有代谢产物均失活。S(+)有活性, R(-)无活性,但不用拆
分。 R(-)在体内可以转化为S(+),两种异构体等价。代谢产物为S(+)。
萘普生(临床用S-构型的右旋活性异构体)
化学名:(+)-α- 甲基-6- 甲氧基-2- 萘乙酸。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甲醇、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遇光不稳定,
易变色,需避光保存。具手性碳,呈S-构型。
代谢: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较长。部分以原型从尿中排出,部分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式或以无活性的6-去甲基萘普生从尿中排出。
四、1,2-苯并噻嗪类(昔康类)
吡罗昔康
化学名:2-甲基-4-羟基-N-(2-吡啶基)-2H-1,2-苯并噻嗪-3-甲酰胺1,1-二氧化物。
性状:类白色或微黄绿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醇或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酸中溶解,在碱
中略溶。含烯醇式结构,显酸性。本品的三氯甲烷溶液+三氯化铁试液→玫瑰红色。
代谢:芳环上的氧化和水解,以及随后和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为无活性物质。
五、其他类(选择性COX-2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大都有胃肠道刺激的副作用,可用选择性抑制剂COX-2的药物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塞来昔布(环苯酰胺类)
化学名:4-[5-(4-甲苯基)-3-(三氟甲基)-1 氢-1-吡唑-1-基]苯磺酰胺。
第六章 镇痛药
第一节 吗啡及其半合成衍生物
一、吗啡生物碱类(阿片类,作用于阿片受体)
盐酸吗啡
16
10
1
2
3
11
12
4
15
13
N
9
17
8
14
5
6
7
. .
HCl
3
H
2
O
HO
O
H
OH
化学名:17-甲基-3-羟基-4,5α-环氧-7,8-二脱氢吗啡喃- 6α-醇 盐酸盐三水合物
性状:为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遇光易变质。在水中溶解,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为两性化
合物:酚羟基(酸性);叔胺基(碱性);药用盐酸盐。光照下被空气氧化,生成伪吗啡(双吗啡)和N-氧化吗啡,避光密闭保存。水溶液
在酸性下稳定,中性和碱性下易被氧化。配制注射剂应注意: 1.最适pH 3~5 2.充入N2 3.加抗氧剂在酸性中加热,脱水重排→阿扑
吗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兴奋呕吐中枢,临床用作催吐剂)。与中性FeCl3试液反应→蓝色。与甲醛硫酸试液反应→蓝紫色。与钼硫
酸试液反应→紫色→蓝色→绿色。
代谢:口服,胃肠道易吸收,但肝脏有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低,常皮下注射。肝脏代谢。60%~70%的吗啡通过3位或6位羟基与葡萄
糖醛酸结合,后者认为是吗啡镇痛作用的形式。代谢还可以脱N-甲基为去甲基吗啡(毒性大)。服用药物20%以游离形式自肾脏排出。
二、吗啡半合成衍生物:可待因
第二节 合成镇痛药(比吗啡的结构大大简化)
一、 苯基哌啶类
盐酸哌替啶(杜冷丁)
化学名:1-甲基-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盐酸盐。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弱酸性,加碳酸钠试液使其碱
化后,析出游离哌替啶,为油状物,干燥后形成黄色或淡黄色固体。水解倾向性小,水溶液在pH4时最稳定,短时煮沸也不变质。+甲醛
硫酸试液→橙红色。其乙醇溶液与三硝基苯酚反应→黄色结晶性沉淀。本品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代谢(肝脏):主要代谢物为水解后的哌替啶酸、N-上脱甲基的去甲哌替啶、去甲哌替啶酸,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排出。
二、 氨基酮类
盐酸美沙酮(药用外消旋体 (左旋体活性>右旋体))
N
O
. HCl
6位碳为手性碳
化学名:4,4-二苯基-6-(二甲氨基)-3-庚酮盐酸盐。
三、 吗啡烃类
四、 苯吗喃类
第八章 肾上腺素能药物
第一节 拟肾上腺素药(β-苯乙胺骨架结构,苯环与侧链氨基间隔两个碳原子作用最强)
一、苯乙胺类
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均有较强激动作用)
化学名:(R)-4-[2-(甲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
合成: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在三氯化铝催化下与氯乙酰氯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再与甲胺胺化生成肾上腺酮,经催化氢化得到(±)肾
上腺素,用(+)酒石酸拆分即可制得(-)肾上腺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极微溶解,在乙醇、乙醚、三氯甲醇、脂肪油或挥发油中不溶,在无机酸或氢氧
化钠溶液中易溶,在氨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中不溶。呈酸碱两性。本品水溶液加热或室温放置可发生消旋化,及部分左旋体变为右旋体,
致使药物活性降低,消旋速度与溶液pH有关,在pH<4时消旋化速度较快。本品具有较强还原性,某些弱氧化剂(二氧化锰、升汞、过
氧化氢、碘)或空气中的氧,均能使其氧化,生成醌型化合物肾上腺素红,呈粉红色,并可进一步聚合生成棕色多聚物。本品的稀盐酸
溶液加过氧化氢试液,煮沸→血红色。+三氯化铁试液→翠绿色,+氨试液→紫色→紫红色。
代谢:易在碱性肠液、肠粘膜、肝脏内被破坏,故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因收缩局部血管而吸收缓慢,作用可维持1小时左右。肌肉注射
因扩张骨骼肌血管而吸收较为迅速,作用可维持10~30分钟。静脉注射立即生效,但作用仅维持数分钟。在体内可迅速被去甲肾上腺素
能神经末梢摄取被组织中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MAO)代谢,经肾排泄,故作用短暂。
沙丁胺醇(选择性兴奋平滑肌β2受体)
化学名: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又名舒喘灵。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无味。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略溶,在乙醚中不溶。本品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振摇→紫色+碳酸
氢钠试液→橙红色。
代谢:从胃肠道吸收,大部分在肠壁和肝脏代谢,生成急性代谢物经肾排出。口服有效。
二、苯异丙胺类
盐酸麻黄碱(α、β均有激动作用)
化学名:(1R,2S)-2-甲氨基-苯丙烷-1-醇盐酸盐。又名麻黄素。
性状: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本品较稳定,遇光、空
气、热不易被破坏。加碱性硫酸铜试液,即显蓝紫色(仲氨基与Cu离子);加乙醚1ml ,振摇后,放置,乙醚层即显紫红色,水层变成
蓝色。
代谢:口服很快被吸收,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吸收后仅有少量经脱胺氧化,大部分以原形自尿排出。
三、其他:盐酸可乐定
麻黄碱和肾上腺素的药效差异
麻黄碱作用用肾上腺素相似,对α和β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与肾上腺素比较,性质较稳定、口服有效、作用缓慢而温和、持续时间长。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一、α受体拮抗剂
1、 选择性α1阻断剂: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不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副作用小,首选抗高血压药)
2、 非选择性α阻断剂:酚妥拉明、妥拉唑林(改善微循环)
二、β受体拮抗剂
1、 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
盐酸普萘洛尔(临床外消旋体)
O
H
OH
N
H
. HCl
化学名:1-异丙氨基-3-(1-萘氧基)-2-丙醇盐酸盐,又名心得安。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后苦。溶于水或乙醇,三氯甲烷中微溶。分子结构中有一个手性原子,S(—)异构
体活性强,目前药品为外消旋体。本品在稀酸中易分解,碱性时较稳定,遇光易变质。本品与硅钨酸试液作用生成淡红色沉淀。
2、 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酒石酸盐
3、 非典型的β受体拮抗剂:贝拉洛尔
第九章 心血管药物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一、烟酸类:烟酸、烟酸肌醇酯、烟酸戊四醇酯、阿昔莫司
二、苯氧乙酸类(合成以乙酸为起始原料)
吉非罗齐(吉非贝齐)
化学名:2,2-二甲基-5-(2,5-二甲基苯氧基)戊酸。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极易溶于氯仿,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或己烷,不溶于水;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乙醇溶解后,
取溶液5滴,加2%碘化钾溶液与4%碘酸钾溶液,置水浴中加热1分钟,冷却,加淀粉指示液2滴,即显蓝色。
三、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洛伐他汀(无活性内酯)
化学名:1S-2-甲基丁酸-1,2,3,7,8a-六氢-3,7-二甲基-8-[2-(四氢-4-羟基-6-氧代=2H-2-吡喃基)乙基]-1-萘酚酯。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在三氯甲烷、丙酮中易溶,在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略溶。具内酯结构,易水解。在酸或碱水
溶液中迅速水解,产生较为稳定的羟基酸。
代谢:口服后被水解成相应的β-羟基酸。口服后在肠道吸收,肝脏首过效应显著,在肝脏代谢。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
一、 NO供体药物:一氧化氮NO是一种上世纪80年代发现确定的一种重要的执行信使作用的分子,又称内皮舒张因子,是一种活性很
强的物质,可以有效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NO供体药物为治疗心绞痛的主要药物。
硝酸甘油
化学名:1,2,3-丙三醇三硝酸酯。
性状:淡黄色无臭带甜味的油状液体。在乙醇中溶解,在丙酮。乙醚、冰乙酸、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中混溶,在水中略溶。有挥发性,
50-60℃开始分解。在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碱性迅速溶解,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甘油,再与硫酸氢钾作用,产生有恶臭味的丙
烯醛气体。
代谢:舌下含服,自口腔粘膜快速吸收。代谢产物经尿和胆汁排出体外。
二、钙通道阻滞剂
1、二氢吡啶类
硝苯地平
化学名: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1甲酸二甲酯。
合成:以邻硝基苯甲醛在甲醇中与二分子的乙酰乙酸乙酯和过量的氨水回流
O
NO
2
+ 2
OO
O
+ NH
4
OH
CH
3
OH
O
O
H
N
O
O
NO
2
性状: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不稳定,分子内部发生光化歧化反应。在丙酮或三氯甲烷中易溶,
在乙醇中略溶,几乎不溶于水。本品丙酮溶液+氢氧化钠→橙红色。
代谢;口服吸收良好。主要在肝脏被细胞色素P450酶系氧化代谢。
2、芳烷胺类:盐酸维拉帕米
3、 苯并硫氮卓类:盐酸地尔硫卓
4、 二苯哌嗪类(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桂利嗪
三、β-阻滞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一、钠通道阻滞剂
盐酸美西律(Ca)
化学名
:
1-(2,6-二甲基苯氧基)-2-丙胺盐酸盐。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本品的水溶液+碘试液→棕红色沉淀。
代谢:在体内几乎100%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为各型羟基化合物。
二、钾通道阻滞药
盐酸胺碘酮
.HCl
化学名: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
性状: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几无臭,无味,熔点153~158℃。易溶于氯仿,溶于乙醇,微溶于丙酮,几不溶于水。本品的乙醇
溶液+2,4-二硝基苯肼的高氯酸溶液反应+水→黄色2,4-二硝基苯腙沉淀。+硫酸共热→碘的紫色蒸气。
代谢:口服吸收缓慢,蛋白结合率高生物利用度较低,几乎在肝中代谢,主要代谢物为去乙基胺碘酮。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
卡托普利
化学名:1-(3-巯基-2-D-甲基丙酰基)-L-脯氨酸。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类似蒜的特殊臭味,味咸在甲醇、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具酸性,有两个手性中心,
为S,S-构型。本品固体稳定,甲醇溶液也较稳定,水溶液易发生氧化反应。酰胺结构在强烈条件下→水解。本品乙醇溶液+亚硝酸钠、
稀硫酸,振摇→红色。本品水溶液可使碘液褪色。
代谢:肠道吸收,40-50%以原药形式排泄,其余以二硫聚合体或卡托普利-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形式排泄。
氯沙坦
化学式:2-丁基-4-氯-1-[[2`-(1H-四唑-5-基]-[1,1`-联苯-4-基]甲基]-1H-咪唑-5-甲醇。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中等强度的酸(四氮唑基团)。
代谢:胃肠道迅速吸收,肝代谢,原药及代谢物大部分随胆汁排泄,部分随尿液中排出。
第十三章 甾体激素
甲睾酮(雄甾烷类药物)
化学名:17α-甲基-17β-羟基雄甾-4-烯-3-酮。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微有吸湿性。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植物油中微溶,在水
中不溶。用硫酸-乙醇(2:1)溶解,显黄色并显黄绿色荧光。+硫酸铁铵溶液→橘红色。
黄体酮(孕甾烷类药物)
化学名:孕甾-4-烯-3,20-二酮。又名孕酮。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植物油中溶解,在水中不溶。用甲醇溶解后+亚硝基铁
氰化钠、碳酸钠、醋酸铵,摇匀放置10-30分钟→蓝紫色。+异烟肼,用甲醇溶解+1d稀盐酸→黄色。+乙醇制氢氧化钾溶液,水浴加热,
冷却+硫酸煮沸→乙酸乙酯的香气。
醋酸氢化可的松(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化学名:11β,17α,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微溶,在水中不溶。用乙醇溶解+新制硫酸苯肼试液,加热→黄色。+硫酸
溶解→黄色至棕黄色,并带绿色荧光。+
醋酸地塞米松(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最强长效糖皮质激素
化学名:16α-甲基-11β,17α,21-三羟基-9α-氟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丙酮中易溶,在甲醇或无水乙醇中溶解,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略溶,在乙醚中极微
溶解,在水中不溶。用甲醇溶解+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加热→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乙醇制氢氧化钾溶液,水浴加热,冷却+硫酸煮沸→乙
酸乙酯的香气。
代谢:15%尿中排泄,50%氨基糖苷酸形式排泄,50%以非结合形式排泄。
第十五章 抗肿瘤药物
第一节 烷化剂
生物烷化剂作用机制: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它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如DNA、RNA或酶类)中含
有丰富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磷酸基等),进行亲电反应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
一、氮芥类
环磷酰胺(杂环氮芥)
1-氧-3-氮-2-磷杂
环己烷
N,N-双( β-氯乙基)氨基
O
O
N
NH
P
Cl
.
Cl
H
2
O
水合物
内磷酰胺基
磷酰胺基
氮原子:吸电子的环状磷酰胺内酯
化学名:P-[N,N-双( β -氯乙基)氨基]-1-氧- 3-氮-2-磷杂环己烷-P-氧化物 一水合物。
性状:一个结晶水时,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失去结晶水后即液化;在乙醇中易溶,在水中或丙酮中溶解。水溶液不稳定,遇热更
易分解,故应在溶解后短期内使用,水溶液(2%)在pH4.0~6.0时,磷酰胺基不稳定,加热时更易分解,而失去生物烷化作用。
代谢:前药:环磷酰胺在体外无效,在体内经活化后才有作用,活化的部位在肝脏。酶促反应:在正常组织中进行,生成无毒的化合物;
非酶促反应:在肿瘤组织中缺乏正常组织中的酶,产生的是具有较强烷基化作用的磷酰氮芥、丙烯醛和去甲氮芥。
盐酸氮芥(脂肪氮芥)
N
Cl
Cl
.
HCl
结构改造(降低N电子云密度)
化学名:N-甲基-N-(2-氯乙基)-2-氯乙胺 盐酸盐
性状; 有吸湿性及对皮肤、粘膜有腐蚀性,在水溶液中不稳定,pH7以上分解失活,水溶液在pH3~5时稳定。选择性差,毒性较大。不
能口服,注射pH3.0-5.0.
二、金属铂配合物
顺铂:静脉注射给药,在顺铂的注射剂中加入氯化钠,临床上不会导致中毒危险 。
H
3
N
H
3
N
Cl
Pt
Cl
第十六章 合成抗菌药
一、磺胺类药物: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
理化性质:磺胺类药物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具有一定熔点。难溶于水,可溶于丙酮或乙醇。
1.酸碱性 因本类药物分子中有芳香第一胺,呈弱碱性;有磺酰氨基,显弱酸性,故本类药物呈酸碱两性,可与酸或碱成盐而溶于水。2.自
动氧化反应 本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易被空气氧氧化。3.芳香第一胺反应 磺胺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
可进行重氮化偶合反应,利用此性质可测定磺胺类药物的含量。生成的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可作本类药物的
鉴别反应。4.与芳醛缩合反应 芳香第一胺能与多种芳醛(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香草醛等)缩合成具有颜色的希夫碱.5.铜盐反应 磺
酰氨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金属离子(如铜、银、钴等)取代,生成不同颜色的难溶性沉淀,可用于鉴别。
作用机制:磺胺类药物由于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的对氨基苯甲酚(PABA)极为相似,干扰了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的利
用,PABA是叶酸的组成部分,磺胺类药物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微生物不能合成二氢叶酸。当磺胺类药物与TPM合用时,TPM
又抑制了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使细菌代谢受到双重抑制。
代谢拮抗: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主要为4-氨基乙酰化物,少部分是磺酰胺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也有少量以原型
排出。 拮抗:对氨基苯甲酸。
二、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
化学名: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又名氟哌酸。
性状: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遇光渐变深。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略溶,在水或乙醇中极微溶解,在醋
酸、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丙二酸、醋酐→红棕色(叔胺结构)。在室温、干燥条件下相对稳定,在光照条件下7-哌嗪环可分解
→颜色加深。酸性条件可脱羧。
作用机制:诺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第十七章 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αβ
O
N
四个原子组成的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
β-内酰胺环的作用: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需基团---在和细菌作用时, β-内酰胺环开环与细菌发生酰化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分子张
力比较大,使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产生开环导致失活。
1、青霉素类(四元环骈五元环、青霉素类的绝对构型:2S、5R、6R)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2
1
HH
H
N
S
6
5
O
CN
O
7
1
H
2
O
ONa
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又名:苄青霉素、青霉素
G,盘尼西林。
结构特征:由β-内酰胺环、五元的氢化噻唑环及酰胺侧链、6-氨基青霉烷酸构成。β-内酰胺环和五元的氢化噻唑环骈合而成,二个
环的张力比较大。β-内酰胺环中羰基和氮原子的孤对电子不在同一平面,故不能共轭,易受到亲核性和亲电性试剂的进攻,使β-内
酰胺环破裂,进攻来源于细菌,产生药效,进攻来源于其它,则失效
理化性质:青霉素钠是白色结晶性粉未;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味;有吸湿性。青霉素钠或钾水溶液在室温易分解在水中极易溶解,在
乙醇中溶解,在脂肪油或液体石蜡中不溶游离的青霉素为一个有机酸,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媒。在强酸性或氯化高汞作用下,发生
裂解,生存青霉酸和青霉醛酸,青霉醛酸不稳定,释放CO2,生存青霉醛。在稀酸溶液中(pH4.0)室温条件下,侧链上羰基氧原子上的
孤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β-内酰胺环,生成中间体,再经重排生成青霉二酸,青霉二酸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醛和青霉胺。在碱性
条件下,或在某些酶(如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下,碱性基团或酶中亲核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酸,加热时易失去CO2,
生存青霉噻唑酸。遇到胺和醇时, 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酰胺和青霉酸酯
注射给药:不能经口服给药,胃酸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和侧链水解,失去活性,只能注射给药。青霉素钠或钾水溶液在室温也易分
解,故用粉针,注射前用注射用水现配现用。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体内代谢:临床注射给药后,能够迅速吸收,很快以游离酸的形式经肾脏排出
半合成青霉素(阿莫西林)一般合成方法:6-氨基青霉烷酸
2、头孢菌素类(四元环骈六元环头孢菌素类的绝对构型:6R、7R0)
头孢氨苄母核为去乙酰氧基头孢霉烷酸(7-ADCA)
O
H
H
H
S
N
H
NH
2
O
OOH
N
.
H
2
O
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5-硫杂-1-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又名为先锋霉素Ⅳ、
头孢力新
工业上用青霉素G扩环的方式制备
头孢噻肟钠 Cefotaxime Sodium
1
S
2
O
1
3
H
H
N
7
H
S
N
1
2
3
H
2
N
2
N
N
O
O
O
O
O
ONa
2024年9月1日发(作者:错和洽)
第三章 麻醉药
1、盐酸普鲁卡因(芳酸酯类局麻药)
O
O
H
2
N
4
N
2
.
HCl
化学名: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又名盐酸奴佛卡因。
合成: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氧化、酯化得硝基卡因,再经还原制得。
O
Na
2
Cr
2
O
7
O
2
N
OH
O
2
N
O
H
2
SO
4
HOCH
2
CH
2
N(C
2
H
5
)
2
C
6
H
4
(CH
3
)
2
O
2
N
O
N
1
. Fe, HCl
2
. HCl
H
2
N
O
O
N
.
HCl
性状:1、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随后有麻痹感 2、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微溶于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 3、其0.1mol/L
水溶液pH=6.0,呈中性反应
鉴别反应:芳伯氨基: 氧化变色 、 重氮偶合反应 叔胺: 生物碱沉淀反应
体内代谢:酯水解 → 对氨基苯甲酸 + 二乙氨基乙醇
2、盐酸利多卡因(酰胺类局麻药)
H
N
O
N
.
HCl
.
H
2
O
化学名:N-(2,6-二甲基苯基)-2-(二乙胺基)乙酰胺盐酸盐一水合物。又名盐酸赛洛卡因。
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继有麻木感。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不溶。
鉴别:叔胺:三硝基苯酚→复盐沉淀 酰胺键上的氮:金属离子→有色配位化合物
代谢(肝脏):N-去烷基化反应(毒性增加)和酰胺键水解反应
稳定性: 酰胺键 > 酯键
第四章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镇静药和催眠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小剂量镇静,大剂量催眠,再大剂量麻醉,再大剂量昏迷或者死亡)
一、 巴比妥类(长时:巴比妥、苯巴比妥;中时:异戊巴比妥、环乙烯巴比妥;短时:司可巴比妥、戊巴比妥;超短时:海索比妥、硫
喷妥钠)
共同性质:1、弱酸性(-CO-NH-CO-),溶于NaOH,但不溶于NaHCO3,其钠盐可供制备注射剂用。钠盐水溶液忌与酸性溶液配伍,并避免
与空气中的CO2接触,防止析出巴比妥类沉淀。2、水解性(双内酰亚胺/环状酰脲)粉针剂使用前配置,水解速度与T有关,温度↑,
越易水解。3、与银盐反应:在碳酸钠溶液中与硝酸银试剂作用→可溶性银盐,过量→不溶性二银盐白色沉淀。4、与吡啶硫酸铜试剂反
应(-CONHCONHCO-)→紫色配合;,含硫的巴比妥则为绿色;苯妥英钠→蓝色。5、与钴Co盐生成紫蓝色配位化合物(最好无水条件)。
巴比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1、5-位双取代才具活性 2、5-位双取代基的总碳数为4-8最好, lgP合适,具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碳数
超过8,则易导致惊厥。3、酰亚胺的氮上可引入甲基,降低酸性和增加脂溶性,起效快。 若引入两个甲基→惊厥。4、C2上的氧以硫置
换,脂溶性增加,起效快。
作用强弱和起效时间→与药物的解离常数(pKa)及脂水分配系数(lgP)密切相关
--药物通常以分子形式透过生物膜
--以离子的形式(和靶点作用)发生作用
1、 苯巴比妥(巴比妥酸衍生物)
化学名: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又名鲁米那。
性状:合成以苯乙酸乙酯为原料。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饱和水溶液显酸性反应;在乙醇和乙醚中溶解,在三氯甲
烷中略溶,在水中极微溶解;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弱酸性,溶于氢氧化钠生成苯巴比妥钠,白色结晶性颗粒或结晶性粉末,
易溶于水,供注射使用。
代谢:一小部分在肝代谢为羟基苯巴比妥,再和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大部分以药物原形排出体外。
2、 异戊巴比妥
O
H
N
O
O
N
H
化学名:5-乙基-5-(3-甲基丁基)-2,4,6(1
H
,3
H
,5
H
) 嘧啶三酮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乙醚、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溶解,在水中极微溶解。异戊巴比妥钠理化性质白色颗粒或粉末,
无臭、味苦。 有引湿性。水溶液显碱性。为注射用药。特征反应为共同。
代谢:在肝脏代谢,5位取代基上氧化、环的水解。5位侧链易氧化→羟基化合物→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肾脏排泄中等时效药物。
二、 苯二氮䓬类
地西泮
N
1
7
5
O
2
3
Cl
N
化学名:1-甲基-5-苯基-7-氯-1,3-二氢- 2H- 1,4-苯并二氮杂䓬2-酮。又名:安定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丙酮、氯仿,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或三氯甲烷,溶解于乙醇。
含1,4苯并二氮䓬环,显弱碱性,可溶于盐酸等强酸。具有1,2-酰胺键及4,5-烯胺键,遇酸或碱,受热易水解生成2-甲氨基-5-氯-二
苯甲酮和甘氨酸。4,5位间开环不会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代谢: 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途径为N-1去甲基、C-3的羟基化,代谢产物仍有活性(如奥沙西泮和替马西
泮被开发成药物)。形成的3-羟基化代谢产物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第五章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一、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HOO
OO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
合成:以水杨酸为原料,醋酐为酰化剂,在硫酸催化下,进行乙酰化反应。
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味微酸;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在水中或无水乙醚中微溶;
弱酸性: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湿气→缓慢水解。可溶解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但同时
分解。水解生成物水杨酸的分子中酚羟基易被氧化成醌型有色物质→ +空气→逐渐变为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
其水溶液变化更快。碱、光线、高温及微量铜、铁等离子可促进氧化反应进行。其水溶液+热→放冷→+三氯化
铁溶液→紫堇色。其碳酸钠溶液+热→放冷→+稀硫酸→白色沉淀+醋酸臭气。
代谢:在胃及小肠上部易吸收服用后2h血药浓度达峰值。在肝脏代谢,产生水杨酸代谢物。其代谢主产物为与
葡萄糖醛酸或甘氨酸的结合物,并以此种形式排出体外。
三、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又名扑热息痛。
性状: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pKa为9.51。饱和水溶液pH为
6呈酸性。在空气中稳定;水溶液的稳定性与pH值有关pH=6时最稳定;在酸碱性条件下, 稳定性差, 易水解,水解产物为对氨基酚
和醋酸。本品的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蓝紫色(络合反应);稀盐酸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后,与碱性的β-萘酚反应→红色(对氨
基酚的重氮偶合反应)。
代谢:在肝脏代谢,大部分与硫酸成酯或与葡萄糖醛酸形成结合物排出体外,小部分代谢为毒害肝脏细胞、引
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贫血的N-羟基对乙酰氨基酚,N-羟基对乙酰氨基酚进一步转化为毒性更大的代谢物N-乙酰
亚胺醌。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一、3,5-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羟布宗
二、邻氨基苯甲酸类:甲芬那酸
三、芳基烷酸类
1、芳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
母核为吲哚乙酸、1位4-氯苯甲酰基、2位甲基、5位甲氧基
化学名:2-甲基-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又名消炎痛。
性状: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味,无臭。溶于丙酮,略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甲醇,微溶于苯,极微溶于甲苯,几乎不溶
于水。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室温下在空气中稳定,但遇光会逐渐分解。水溶液在pH2~8时较稳定,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易水解,分解物
可进一步氧化为有色物质。在稀氢氧化钠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共热后,用硫酸酸化缓缓加热,显紫色。与亚硝酸钠溶液共热,加盐酸显
绿色,放置后渐变黄色。
代谢:脱甲基,代谢缓慢。
3、 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临床上使用外消旋体)
4
1
3
2
O
1
OH
结构特点:异丁基、2碳手性碳、苯乙酸
化学名:2-(-4-异丁基苯基)丙酸。又名异丁苯丙酸。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异臭,无味,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及丙酮;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易溶。含游离羧基,
显酸性,pKa5.2,所以用酸碱滴定法测其含量。本品与氧化亚砜试液、乙醇反应生成酯;在碱性条件下,与盐酸羟胺作用生成羟肟酸,
再在酸性条件下甲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红色至暗紫色的羟肟酸铁。
代谢:吸收快,半衰期短,70%从尿排泄,代谢物主要为异丁基上的氧化,所有代谢产物均失活。S(+)有活性, R(-)无活性,但不用拆
分。 R(-)在体内可以转化为S(+),两种异构体等价。代谢产物为S(+)。
萘普生(临床用S-构型的右旋活性异构体)
化学名:(+)-α- 甲基-6- 甲氧基-2- 萘乙酸。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甲醇、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遇光不稳定,
易变色,需避光保存。具手性碳,呈S-构型。
代谢: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较长。部分以原型从尿中排出,部分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式或以无活性的6-去甲基萘普生从尿中排出。
四、1,2-苯并噻嗪类(昔康类)
吡罗昔康
化学名:2-甲基-4-羟基-N-(2-吡啶基)-2H-1,2-苯并噻嗪-3-甲酰胺1,1-二氧化物。
性状:类白色或微黄绿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醇或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酸中溶解,在碱
中略溶。含烯醇式结构,显酸性。本品的三氯甲烷溶液+三氯化铁试液→玫瑰红色。
代谢:芳环上的氧化和水解,以及随后和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为无活性物质。
五、其他类(选择性COX-2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大都有胃肠道刺激的副作用,可用选择性抑制剂COX-2的药物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塞来昔布(环苯酰胺类)
化学名:4-[5-(4-甲苯基)-3-(三氟甲基)-1 氢-1-吡唑-1-基]苯磺酰胺。
第六章 镇痛药
第一节 吗啡及其半合成衍生物
一、吗啡生物碱类(阿片类,作用于阿片受体)
盐酸吗啡
16
10
1
2
3
11
12
4
15
13
N
9
17
8
14
5
6
7
. .
HCl
3
H
2
O
HO
O
H
OH
化学名:17-甲基-3-羟基-4,5α-环氧-7,8-二脱氢吗啡喃- 6α-醇 盐酸盐三水合物
性状:为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遇光易变质。在水中溶解,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为两性化
合物:酚羟基(酸性);叔胺基(碱性);药用盐酸盐。光照下被空气氧化,生成伪吗啡(双吗啡)和N-氧化吗啡,避光密闭保存。水溶液
在酸性下稳定,中性和碱性下易被氧化。配制注射剂应注意: 1.最适pH 3~5 2.充入N2 3.加抗氧剂在酸性中加热,脱水重排→阿扑
吗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兴奋呕吐中枢,临床用作催吐剂)。与中性FeCl3试液反应→蓝色。与甲醛硫酸试液反应→蓝紫色。与钼硫
酸试液反应→紫色→蓝色→绿色。
代谢:口服,胃肠道易吸收,但肝脏有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低,常皮下注射。肝脏代谢。60%~70%的吗啡通过3位或6位羟基与葡萄
糖醛酸结合,后者认为是吗啡镇痛作用的形式。代谢还可以脱N-甲基为去甲基吗啡(毒性大)。服用药物20%以游离形式自肾脏排出。
二、吗啡半合成衍生物:可待因
第二节 合成镇痛药(比吗啡的结构大大简化)
一、 苯基哌啶类
盐酸哌替啶(杜冷丁)
化学名:1-甲基-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盐酸盐。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弱酸性,加碳酸钠试液使其碱
化后,析出游离哌替啶,为油状物,干燥后形成黄色或淡黄色固体。水解倾向性小,水溶液在pH4时最稳定,短时煮沸也不变质。+甲醛
硫酸试液→橙红色。其乙醇溶液与三硝基苯酚反应→黄色结晶性沉淀。本品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代谢(肝脏):主要代谢物为水解后的哌替啶酸、N-上脱甲基的去甲哌替啶、去甲哌替啶酸,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排出。
二、 氨基酮类
盐酸美沙酮(药用外消旋体 (左旋体活性>右旋体))
N
O
. HCl
6位碳为手性碳
化学名:4,4-二苯基-6-(二甲氨基)-3-庚酮盐酸盐。
三、 吗啡烃类
四、 苯吗喃类
第八章 肾上腺素能药物
第一节 拟肾上腺素药(β-苯乙胺骨架结构,苯环与侧链氨基间隔两个碳原子作用最强)
一、苯乙胺类
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均有较强激动作用)
化学名:(R)-4-[2-(甲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
合成: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在三氯化铝催化下与氯乙酰氯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再与甲胺胺化生成肾上腺酮,经催化氢化得到(±)肾
上腺素,用(+)酒石酸拆分即可制得(-)肾上腺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极微溶解,在乙醇、乙醚、三氯甲醇、脂肪油或挥发油中不溶,在无机酸或氢氧
化钠溶液中易溶,在氨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中不溶。呈酸碱两性。本品水溶液加热或室温放置可发生消旋化,及部分左旋体变为右旋体,
致使药物活性降低,消旋速度与溶液pH有关,在pH<4时消旋化速度较快。本品具有较强还原性,某些弱氧化剂(二氧化锰、升汞、过
氧化氢、碘)或空气中的氧,均能使其氧化,生成醌型化合物肾上腺素红,呈粉红色,并可进一步聚合生成棕色多聚物。本品的稀盐酸
溶液加过氧化氢试液,煮沸→血红色。+三氯化铁试液→翠绿色,+氨试液→紫色→紫红色。
代谢:易在碱性肠液、肠粘膜、肝脏内被破坏,故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因收缩局部血管而吸收缓慢,作用可维持1小时左右。肌肉注射
因扩张骨骼肌血管而吸收较为迅速,作用可维持10~30分钟。静脉注射立即生效,但作用仅维持数分钟。在体内可迅速被去甲肾上腺素
能神经末梢摄取被组织中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MAO)代谢,经肾排泄,故作用短暂。
沙丁胺醇(选择性兴奋平滑肌β2受体)
化学名: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又名舒喘灵。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无味。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略溶,在乙醚中不溶。本品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振摇→紫色+碳酸
氢钠试液→橙红色。
代谢:从胃肠道吸收,大部分在肠壁和肝脏代谢,生成急性代谢物经肾排出。口服有效。
二、苯异丙胺类
盐酸麻黄碱(α、β均有激动作用)
化学名:(1R,2S)-2-甲氨基-苯丙烷-1-醇盐酸盐。又名麻黄素。
性状: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本品较稳定,遇光、空
气、热不易被破坏。加碱性硫酸铜试液,即显蓝紫色(仲氨基与Cu离子);加乙醚1ml ,振摇后,放置,乙醚层即显紫红色,水层变成
蓝色。
代谢:口服很快被吸收,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吸收后仅有少量经脱胺氧化,大部分以原形自尿排出。
三、其他:盐酸可乐定
麻黄碱和肾上腺素的药效差异
麻黄碱作用用肾上腺素相似,对α和β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与肾上腺素比较,性质较稳定、口服有效、作用缓慢而温和、持续时间长。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一、α受体拮抗剂
1、 选择性α1阻断剂: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不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副作用小,首选抗高血压药)
2、 非选择性α阻断剂:酚妥拉明、妥拉唑林(改善微循环)
二、β受体拮抗剂
1、 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
盐酸普萘洛尔(临床外消旋体)
O
H
OH
N
H
. HCl
化学名:1-异丙氨基-3-(1-萘氧基)-2-丙醇盐酸盐,又名心得安。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后苦。溶于水或乙醇,三氯甲烷中微溶。分子结构中有一个手性原子,S(—)异构
体活性强,目前药品为外消旋体。本品在稀酸中易分解,碱性时较稳定,遇光易变质。本品与硅钨酸试液作用生成淡红色沉淀。
2、 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酒石酸盐
3、 非典型的β受体拮抗剂:贝拉洛尔
第九章 心血管药物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一、烟酸类:烟酸、烟酸肌醇酯、烟酸戊四醇酯、阿昔莫司
二、苯氧乙酸类(合成以乙酸为起始原料)
吉非罗齐(吉非贝齐)
化学名:2,2-二甲基-5-(2,5-二甲基苯氧基)戊酸。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极易溶于氯仿,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或己烷,不溶于水;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乙醇溶解后,
取溶液5滴,加2%碘化钾溶液与4%碘酸钾溶液,置水浴中加热1分钟,冷却,加淀粉指示液2滴,即显蓝色。
三、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洛伐他汀(无活性内酯)
化学名:1S-2-甲基丁酸-1,2,3,7,8a-六氢-3,7-二甲基-8-[2-(四氢-4-羟基-6-氧代=2H-2-吡喃基)乙基]-1-萘酚酯。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在三氯甲烷、丙酮中易溶,在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略溶。具内酯结构,易水解。在酸或碱水
溶液中迅速水解,产生较为稳定的羟基酸。
代谢:口服后被水解成相应的β-羟基酸。口服后在肠道吸收,肝脏首过效应显著,在肝脏代谢。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
一、 NO供体药物:一氧化氮NO是一种上世纪80年代发现确定的一种重要的执行信使作用的分子,又称内皮舒张因子,是一种活性很
强的物质,可以有效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NO供体药物为治疗心绞痛的主要药物。
硝酸甘油
化学名:1,2,3-丙三醇三硝酸酯。
性状:淡黄色无臭带甜味的油状液体。在乙醇中溶解,在丙酮。乙醚、冰乙酸、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中混溶,在水中略溶。有挥发性,
50-60℃开始分解。在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碱性迅速溶解,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甘油,再与硫酸氢钾作用,产生有恶臭味的丙
烯醛气体。
代谢:舌下含服,自口腔粘膜快速吸收。代谢产物经尿和胆汁排出体外。
二、钙通道阻滞剂
1、二氢吡啶类
硝苯地平
化学名: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1甲酸二甲酯。
合成:以邻硝基苯甲醛在甲醇中与二分子的乙酰乙酸乙酯和过量的氨水回流
O
NO
2
+ 2
OO
O
+ NH
4
OH
CH
3
OH
O
O
H
N
O
O
NO
2
性状: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不稳定,分子内部发生光化歧化反应。在丙酮或三氯甲烷中易溶,
在乙醇中略溶,几乎不溶于水。本品丙酮溶液+氢氧化钠→橙红色。
代谢;口服吸收良好。主要在肝脏被细胞色素P450酶系氧化代谢。
2、芳烷胺类:盐酸维拉帕米
3、 苯并硫氮卓类:盐酸地尔硫卓
4、 二苯哌嗪类(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桂利嗪
三、β-阻滞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一、钠通道阻滞剂
盐酸美西律(Ca)
化学名
:
1-(2,6-二甲基苯氧基)-2-丙胺盐酸盐。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本品的水溶液+碘试液→棕红色沉淀。
代谢:在体内几乎100%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为各型羟基化合物。
二、钾通道阻滞药
盐酸胺碘酮
.HCl
化学名: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
性状: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几无臭,无味,熔点153~158℃。易溶于氯仿,溶于乙醇,微溶于丙酮,几不溶于水。本品的乙醇
溶液+2,4-二硝基苯肼的高氯酸溶液反应+水→黄色2,4-二硝基苯腙沉淀。+硫酸共热→碘的紫色蒸气。
代谢:口服吸收缓慢,蛋白结合率高生物利用度较低,几乎在肝中代谢,主要代谢物为去乙基胺碘酮。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
卡托普利
化学名:1-(3-巯基-2-D-甲基丙酰基)-L-脯氨酸。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类似蒜的特殊臭味,味咸在甲醇、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具酸性,有两个手性中心,
为S,S-构型。本品固体稳定,甲醇溶液也较稳定,水溶液易发生氧化反应。酰胺结构在强烈条件下→水解。本品乙醇溶液+亚硝酸钠、
稀硫酸,振摇→红色。本品水溶液可使碘液褪色。
代谢:肠道吸收,40-50%以原药形式排泄,其余以二硫聚合体或卡托普利-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形式排泄。
氯沙坦
化学式:2-丁基-4-氯-1-[[2`-(1H-四唑-5-基]-[1,1`-联苯-4-基]甲基]-1H-咪唑-5-甲醇。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中等强度的酸(四氮唑基团)。
代谢:胃肠道迅速吸收,肝代谢,原药及代谢物大部分随胆汁排泄,部分随尿液中排出。
第十三章 甾体激素
甲睾酮(雄甾烷类药物)
化学名:17α-甲基-17β-羟基雄甾-4-烯-3-酮。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微有吸湿性。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植物油中微溶,在水
中不溶。用硫酸-乙醇(2:1)溶解,显黄色并显黄绿色荧光。+硫酸铁铵溶液→橘红色。
黄体酮(孕甾烷类药物)
化学名:孕甾-4-烯-3,20-二酮。又名孕酮。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植物油中溶解,在水中不溶。用甲醇溶解后+亚硝基铁
氰化钠、碳酸钠、醋酸铵,摇匀放置10-30分钟→蓝紫色。+异烟肼,用甲醇溶解+1d稀盐酸→黄色。+乙醇制氢氧化钾溶液,水浴加热,
冷却+硫酸煮沸→乙酸乙酯的香气。
醋酸氢化可的松(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化学名:11β,17α,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微溶,在水中不溶。用乙醇溶解+新制硫酸苯肼试液,加热→黄色。+硫酸
溶解→黄色至棕黄色,并带绿色荧光。+
醋酸地塞米松(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最强长效糖皮质激素
化学名:16α-甲基-11β,17α,21-三羟基-9α-氟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丙酮中易溶,在甲醇或无水乙醇中溶解,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略溶,在乙醚中极微
溶解,在水中不溶。用甲醇溶解+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加热→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乙醇制氢氧化钾溶液,水浴加热,冷却+硫酸煮沸→乙
酸乙酯的香气。
代谢:15%尿中排泄,50%氨基糖苷酸形式排泄,50%以非结合形式排泄。
第十五章 抗肿瘤药物
第一节 烷化剂
生物烷化剂作用机制: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它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如DNA、RNA或酶类)中含
有丰富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磷酸基等),进行亲电反应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
一、氮芥类
环磷酰胺(杂环氮芥)
1-氧-3-氮-2-磷杂
环己烷
N,N-双( β-氯乙基)氨基
O
O
N
NH
P
Cl
.
Cl
H
2
O
水合物
内磷酰胺基
磷酰胺基
氮原子:吸电子的环状磷酰胺内酯
化学名:P-[N,N-双( β -氯乙基)氨基]-1-氧- 3-氮-2-磷杂环己烷-P-氧化物 一水合物。
性状:一个结晶水时,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失去结晶水后即液化;在乙醇中易溶,在水中或丙酮中溶解。水溶液不稳定,遇热更
易分解,故应在溶解后短期内使用,水溶液(2%)在pH4.0~6.0时,磷酰胺基不稳定,加热时更易分解,而失去生物烷化作用。
代谢:前药:环磷酰胺在体外无效,在体内经活化后才有作用,活化的部位在肝脏。酶促反应:在正常组织中进行,生成无毒的化合物;
非酶促反应:在肿瘤组织中缺乏正常组织中的酶,产生的是具有较强烷基化作用的磷酰氮芥、丙烯醛和去甲氮芥。
盐酸氮芥(脂肪氮芥)
N
Cl
Cl
.
HCl
结构改造(降低N电子云密度)
化学名:N-甲基-N-(2-氯乙基)-2-氯乙胺 盐酸盐
性状; 有吸湿性及对皮肤、粘膜有腐蚀性,在水溶液中不稳定,pH7以上分解失活,水溶液在pH3~5时稳定。选择性差,毒性较大。不
能口服,注射pH3.0-5.0.
二、金属铂配合物
顺铂:静脉注射给药,在顺铂的注射剂中加入氯化钠,临床上不会导致中毒危险 。
H
3
N
H
3
N
Cl
Pt
Cl
第十六章 合成抗菌药
一、磺胺类药物: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
理化性质:磺胺类药物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具有一定熔点。难溶于水,可溶于丙酮或乙醇。
1.酸碱性 因本类药物分子中有芳香第一胺,呈弱碱性;有磺酰氨基,显弱酸性,故本类药物呈酸碱两性,可与酸或碱成盐而溶于水。2.自
动氧化反应 本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易被空气氧氧化。3.芳香第一胺反应 磺胺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
可进行重氮化偶合反应,利用此性质可测定磺胺类药物的含量。生成的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可作本类药物的
鉴别反应。4.与芳醛缩合反应 芳香第一胺能与多种芳醛(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香草醛等)缩合成具有颜色的希夫碱.5.铜盐反应 磺
酰氨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金属离子(如铜、银、钴等)取代,生成不同颜色的难溶性沉淀,可用于鉴别。
作用机制:磺胺类药物由于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的对氨基苯甲酚(PABA)极为相似,干扰了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的利
用,PABA是叶酸的组成部分,磺胺类药物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微生物不能合成二氢叶酸。当磺胺类药物与TPM合用时,TPM
又抑制了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使细菌代谢受到双重抑制。
代谢拮抗: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主要为4-氨基乙酰化物,少部分是磺酰胺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也有少量以原型
排出。 拮抗:对氨基苯甲酸。
二、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
化学名: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又名氟哌酸。
性状: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遇光渐变深。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略溶,在水或乙醇中极微溶解,在醋
酸、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丙二酸、醋酐→红棕色(叔胺结构)。在室温、干燥条件下相对稳定,在光照条件下7-哌嗪环可分解
→颜色加深。酸性条件可脱羧。
作用机制:诺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第十七章 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αβ
O
N
四个原子组成的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
β-内酰胺环的作用: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需基团---在和细菌作用时, β-内酰胺环开环与细菌发生酰化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分子张
力比较大,使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产生开环导致失活。
1、青霉素类(四元环骈五元环、青霉素类的绝对构型:2S、5R、6R)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2
1
HH
H
N
S
6
5
O
CN
O
7
1
H
2
O
ONa
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又名:苄青霉素、青霉素
G,盘尼西林。
结构特征:由β-内酰胺环、五元的氢化噻唑环及酰胺侧链、6-氨基青霉烷酸构成。β-内酰胺环和五元的氢化噻唑环骈合而成,二个
环的张力比较大。β-内酰胺环中羰基和氮原子的孤对电子不在同一平面,故不能共轭,易受到亲核性和亲电性试剂的进攻,使β-内
酰胺环破裂,进攻来源于细菌,产生药效,进攻来源于其它,则失效
理化性质:青霉素钠是白色结晶性粉未;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味;有吸湿性。青霉素钠或钾水溶液在室温易分解在水中极易溶解,在
乙醇中溶解,在脂肪油或液体石蜡中不溶游离的青霉素为一个有机酸,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媒。在强酸性或氯化高汞作用下,发生
裂解,生存青霉酸和青霉醛酸,青霉醛酸不稳定,释放CO2,生存青霉醛。在稀酸溶液中(pH4.0)室温条件下,侧链上羰基氧原子上的
孤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β-内酰胺环,生成中间体,再经重排生成青霉二酸,青霉二酸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醛和青霉胺。在碱性
条件下,或在某些酶(如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下,碱性基团或酶中亲核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酸,加热时易失去CO2,
生存青霉噻唑酸。遇到胺和醇时, 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酰胺和青霉酸酯
注射给药:不能经口服给药,胃酸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和侧链水解,失去活性,只能注射给药。青霉素钠或钾水溶液在室温也易分
解,故用粉针,注射前用注射用水现配现用。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体内代谢:临床注射给药后,能够迅速吸收,很快以游离酸的形式经肾脏排出
半合成青霉素(阿莫西林)一般合成方法:6-氨基青霉烷酸
2、头孢菌素类(四元环骈六元环头孢菌素类的绝对构型:6R、7R0)
头孢氨苄母核为去乙酰氧基头孢霉烷酸(7-ADCA)
O
H
H
H
S
N
H
NH
2
O
OOH
N
.
H
2
O
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5-硫杂-1-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又名为先锋霉素Ⅳ、
头孢力新
工业上用青霉素G扩环的方式制备
头孢噻肟钠 Cefotaxime Sodium
1
S
2
O
1
3
H
H
N
7
H
S
N
1
2
3
H
2
N
2
N
N
O
O
O
O
O
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