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最新 削片柳叶面,煮800年时光-精品

IT圈 admin 24浏览 0评论

2024年10月4日发(作者:磨雪艳)

削片柳叶面,煮800年时光

张旭想让客人进店后,觉得骄傲,不输感情。而一碗面的尊严,就在于其

背后的基因。 如果不是去了趟大同市,被8个山西人敬了2斤白酒,张旭

或许不会与刀削面结缘。 那是2013年元旦前后的晚上,他喝醉了。嘴里

喷着明亮的酒气,像片柳叶瘫在桌子上。第二天,朋友开车带他去坝上,看严

冬下的草原,晚上吃刀削面。“热乎乎的,那个美啊”。 他真累。在公司

当副总,老板甩来一摞钱,“不花完别回来”。两个月,张旭用钱砸出100家

店。公司去香港上了市,他累垮了。从大同回北京,连续几个晚上,张旭睡不

着,念想路边吃的那碗面。“那是生活,真实的。” 没多久,他辞了职。

北京五环,国泰百货4楼多了家刀削面馆,起名“铭月坊”。 三代传人

第一眼见小冯,张旭就喜欢。 小伙子21岁,长得帅,瞅见的人夸:

“哟,这不撒贝宁嘛!”他也不言语,低头笑,安安静静的。可一进厨房,小

冯浑身起范儿。左肩扛块木板,板上放团面,右手一抖,亮出把钢制半月刀。

“嗖、嗖、嗖”,手起刀落,面片如柳叶飞舞,落在滚沸的锅里,跳跃得像一

条条银鱼。 铭月坊,小冯是第20位出场。 面端上桌,张旭埋头连吃

两大碗,听见小冯小声嘟囔:“月工资4000元起。”张旭喝口汤:“5000元

起!”他知道刀削面师傅的金贵。 从元朝到现在,刀削面在中国沉淀800

年,讲究成一门学问。小冯削的面,棱锋分明,中厚边薄,根根都50厘米长、

7毫米宽、中间最厚处0.2毫米。这样的面,最利吸收汤汁,入口软而不粘,

内筋弹滑。 这身本事,小冯自爷爷辈起,传承三代。除刀功了得,还有个

绝活:秘制卤料。同样是肉丁卤,小冯的卤色泽鲜亮、香味浓郁、爽口清新,

一般的卤则颜色沉闷、肉腥肥腻。他讲究,猪肉必须凉水浸泡两小时去腥,面

必须是西北小麦磨制,作料必须是山西陈醋、山东大姜、川南花椒,卤熬制必

须达一个半小时…… 但张旭觉得还不够。 传统刀削面,卤不过三四

种,肉丁卤和西红柿鸡蛋卤最出名。小冯手中有祖方,但三四个味道,撑得起

一个路边面摊,却撑不起一块刀削面百年招牌。 此后一年,张旭和小冯开

车,访遍中国面食之乡,汲取各地精华。在陕西,受油泼面启发,研制出油泼

刀削面;在新疆,受兰州拉面启发,研制出风味牛肉面;在扬州,受淮扬菜启

发,研制出酸汤肥牛面。此外,还有肉丁豆腐干面、黄豆肉丁削面、黄焖鸡拌

面等。前前后后,竟有18种之多。 筹备一年,散尽百万积蓄,张旭终于

舍得开张铭月坊,号称“新派刀削”。 四千斤面,一把刀 铭月坊对

面是吉野家。每天傍晚,张旭都会派人去吉野家收碗。每每看见伙计抱着一摞

碗回来,他心情复杂――有点兴奋,有点不好意思。 自从铭月坊开张,吉

野家生意一日不如一日。不到4个月,张旭每天能卖出1000碗面,店里100个

座位几无空余,客人自觉端着大瓷碗,跑去空空荡荡的吉野家吃。吉野家人烟

冷落,也任凭对面的客人来此充充人气。 生意好了,倒苦了小冯。小伙儿

站在沸腾的铁锅前,哼哧哼哧削12小时面,一抬头,外边排队等面的客人还是

看不到头,急出了一脸痘。刀为利器,凭一手绝学,小冯夺得2013年山西刀削

面比赛冠军。可再快的刀,也断不掉慕名前来的客流。张旭决心为小冯造把世

上最称手的“刀”。 彼时,市面上有几款刀削面机器。张旭先买了台盘式

刀削面机,但这种机器削出的面,又短又厚,毫无美感。吃进肚里,面根根短

粗挺立,像木棍样竖着屹立不倒。他又买了大名鼎鼎的“奥特曼刀削面机”,

2024年10月4日发(作者:磨雪艳)

削片柳叶面,煮800年时光

张旭想让客人进店后,觉得骄傲,不输感情。而一碗面的尊严,就在于其

背后的基因。 如果不是去了趟大同市,被8个山西人敬了2斤白酒,张旭

或许不会与刀削面结缘。 那是2013年元旦前后的晚上,他喝醉了。嘴里

喷着明亮的酒气,像片柳叶瘫在桌子上。第二天,朋友开车带他去坝上,看严

冬下的草原,晚上吃刀削面。“热乎乎的,那个美啊”。 他真累。在公司

当副总,老板甩来一摞钱,“不花完别回来”。两个月,张旭用钱砸出100家

店。公司去香港上了市,他累垮了。从大同回北京,连续几个晚上,张旭睡不

着,念想路边吃的那碗面。“那是生活,真实的。” 没多久,他辞了职。

北京五环,国泰百货4楼多了家刀削面馆,起名“铭月坊”。 三代传人

第一眼见小冯,张旭就喜欢。 小伙子21岁,长得帅,瞅见的人夸:

“哟,这不撒贝宁嘛!”他也不言语,低头笑,安安静静的。可一进厨房,小

冯浑身起范儿。左肩扛块木板,板上放团面,右手一抖,亮出把钢制半月刀。

“嗖、嗖、嗖”,手起刀落,面片如柳叶飞舞,落在滚沸的锅里,跳跃得像一

条条银鱼。 铭月坊,小冯是第20位出场。 面端上桌,张旭埋头连吃

两大碗,听见小冯小声嘟囔:“月工资4000元起。”张旭喝口汤:“5000元

起!”他知道刀削面师傅的金贵。 从元朝到现在,刀削面在中国沉淀800

年,讲究成一门学问。小冯削的面,棱锋分明,中厚边薄,根根都50厘米长、

7毫米宽、中间最厚处0.2毫米。这样的面,最利吸收汤汁,入口软而不粘,

内筋弹滑。 这身本事,小冯自爷爷辈起,传承三代。除刀功了得,还有个

绝活:秘制卤料。同样是肉丁卤,小冯的卤色泽鲜亮、香味浓郁、爽口清新,

一般的卤则颜色沉闷、肉腥肥腻。他讲究,猪肉必须凉水浸泡两小时去腥,面

必须是西北小麦磨制,作料必须是山西陈醋、山东大姜、川南花椒,卤熬制必

须达一个半小时…… 但张旭觉得还不够。 传统刀削面,卤不过三四

种,肉丁卤和西红柿鸡蛋卤最出名。小冯手中有祖方,但三四个味道,撑得起

一个路边面摊,却撑不起一块刀削面百年招牌。 此后一年,张旭和小冯开

车,访遍中国面食之乡,汲取各地精华。在陕西,受油泼面启发,研制出油泼

刀削面;在新疆,受兰州拉面启发,研制出风味牛肉面;在扬州,受淮扬菜启

发,研制出酸汤肥牛面。此外,还有肉丁豆腐干面、黄豆肉丁削面、黄焖鸡拌

面等。前前后后,竟有18种之多。 筹备一年,散尽百万积蓄,张旭终于

舍得开张铭月坊,号称“新派刀削”。 四千斤面,一把刀 铭月坊对

面是吉野家。每天傍晚,张旭都会派人去吉野家收碗。每每看见伙计抱着一摞

碗回来,他心情复杂――有点兴奋,有点不好意思。 自从铭月坊开张,吉

野家生意一日不如一日。不到4个月,张旭每天能卖出1000碗面,店里100个

座位几无空余,客人自觉端着大瓷碗,跑去空空荡荡的吉野家吃。吉野家人烟

冷落,也任凭对面的客人来此充充人气。 生意好了,倒苦了小冯。小伙儿

站在沸腾的铁锅前,哼哧哼哧削12小时面,一抬头,外边排队等面的客人还是

看不到头,急出了一脸痘。刀为利器,凭一手绝学,小冯夺得2013年山西刀削

面比赛冠军。可再快的刀,也断不掉慕名前来的客流。张旭决心为小冯造把世

上最称手的“刀”。 彼时,市面上有几款刀削面机器。张旭先买了台盘式

刀削面机,但这种机器削出的面,又短又厚,毫无美感。吃进肚里,面根根短

粗挺立,像木棍样竖着屹立不倒。他又买了大名鼎鼎的“奥特曼刀削面机”,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