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4日发(作者:庾冰海)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
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K值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图甲所示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图乙中t
2
时间的种群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C.若该种群为某天鹅种群,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使K值升高
D.图乙所示曲线模型对应的数学方程式为N
t
=N
0
λ
t
2. 建立数学模型是研究生物学问题常用的科学方法,请判断图示的三种曲线图数学
模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③可表示在固定容器中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
B.图①表示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其中a代表被捕食者,b代表捕食者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
D.海葵与寄居蟹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③表示
3. 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
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2.0×10
6
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D.混合培养对甲藻的影响较小,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竹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
B.为有效防治蝗灾需要将蝗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K/2
C.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5. 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
B.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C.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逐渐降低
D.群落具有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6.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草履虫,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7. 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阳光、热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B.蝙蝠“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牧草生长旺盛,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不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9. 北极苔原指北极地区北冰洋与泰加林带之间的永久冻土地和沼泽地带,苔原气候
属荒漠气候,年降水量低。在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
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下
列关于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网相对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B.北极苔原气候条件差,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C.物种特性如抗逆性与抵抗力稳定性有关,与恢复力稳定性无关
D.冰川大量融化会影响北极苔原的现有稳定性
10.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或生物
B.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不都具有全球性
11.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
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将会减少
12.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
C.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D.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1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种植的杨树林比自然杨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过度的人为干扰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
D.名胜景区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4.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等,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 )
A.
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B.
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
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
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15. 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导
致其数量急剧减少,为拯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国家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羌塘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来,保护区藏羚羊的数量明显增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保护区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
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
C.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相同
D.两个保护区内的物种多样性的组成相同
16. 下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B.第25年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种群增长速率也最快
C.50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17.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该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18. 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数量
B.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大
C.调查种群数量的主要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
D.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19. 关于种群的增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
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
C.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
D.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
20. 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推测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 )
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大于死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
亡率 亡率
C.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出生率大于死D.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小于死
亡率 亡率
21. 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
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有关“二孩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失衡不会影响我国人口数量
B.可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
C.可改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D.可降低我国人口死亡率
22.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23. 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
次生演替
B.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24.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B.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C.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D.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
25. 如图为某人工鱼塘的主要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能量同化
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鱼和乙种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d) /(a+c)×100%
B.甲种鱼和乙种鱼以及这个鱼塘中的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
C.这个人工鱼塘只需要物质的输入,而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若除去乙种鱼并增加投放饲料,则甲种鱼的数量会呈现“J”型增长
二、综合题
26. 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
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
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
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
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523 103278 36.67 14.10
B 568 104118 40.86 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
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
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管
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
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
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
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
27.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
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_____________。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
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8. 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
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常规农业
0—10 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
10—20
常规农业
有机农业
15
19
17
13
18
1.06
1.23
1.10
1.00
1.11
无公害农业 16 1.07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
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
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由表
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_,依据是
___________。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
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9.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
等。如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
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
调节。
____________
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A.负反馈 B.正反馈 C.激素 D.负反馈和正反馈
(2)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在这个生物群落内以
_________
的形式进行流动。
(3)氧化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
,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
除了藻类、风车草、莲、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外,还必须有
_______________
。
2024年10月4日发(作者:庾冰海)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
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K值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图甲所示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图乙中t
2
时间的种群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C.若该种群为某天鹅种群,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使K值升高
D.图乙所示曲线模型对应的数学方程式为N
t
=N
0
λ
t
2. 建立数学模型是研究生物学问题常用的科学方法,请判断图示的三种曲线图数学
模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③可表示在固定容器中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
B.图①表示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其中a代表被捕食者,b代表捕食者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
D.海葵与寄居蟹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③表示
3. 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
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2.0×10
6
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D.混合培养对甲藻的影响较小,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竹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
B.为有效防治蝗灾需要将蝗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K/2
C.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5. 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
B.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C.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逐渐降低
D.群落具有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6.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草履虫,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7. 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阳光、热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B.蝙蝠“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牧草生长旺盛,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不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9. 北极苔原指北极地区北冰洋与泰加林带之间的永久冻土地和沼泽地带,苔原气候
属荒漠气候,年降水量低。在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
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下
列关于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网相对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B.北极苔原气候条件差,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C.物种特性如抗逆性与抵抗力稳定性有关,与恢复力稳定性无关
D.冰川大量融化会影响北极苔原的现有稳定性
10.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或生物
B.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不都具有全球性
11.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
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将会减少
12.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
C.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D.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1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种植的杨树林比自然杨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过度的人为干扰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
D.名胜景区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4.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等,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 )
A.
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B.
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
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
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15. 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导
致其数量急剧减少,为拯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国家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羌塘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来,保护区藏羚羊的数量明显增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保护区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
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
C.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相同
D.两个保护区内的物种多样性的组成相同
16. 下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B.第25年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种群增长速率也最快
C.50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17.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该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18. 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数量
B.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大
C.调查种群数量的主要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
D.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19. 关于种群的增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
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
C.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
D.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
20. 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推测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 )
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大于死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
亡率 亡率
C.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出生率大于死D.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小于死
亡率 亡率
21. 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
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有关“二孩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失衡不会影响我国人口数量
B.可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
C.可改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D.可降低我国人口死亡率
22.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23. 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
次生演替
B.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24.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B.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C.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D.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
25. 如图为某人工鱼塘的主要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能量同化
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鱼和乙种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d) /(a+c)×100%
B.甲种鱼和乙种鱼以及这个鱼塘中的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
C.这个人工鱼塘只需要物质的输入,而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若除去乙种鱼并增加投放饲料,则甲种鱼的数量会呈现“J”型增长
二、综合题
26. 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
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
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
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
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523 103278 36.67 14.10
B 568 104118 40.86 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
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
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管
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
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
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
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
27.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
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_____________。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
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8. 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
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常规农业
0—10 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
10—20
常规农业
有机农业
15
19
17
13
18
1.06
1.23
1.10
1.00
1.11
无公害农业 16 1.07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
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
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由表
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_,依据是
___________。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
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9.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
等。如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
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
调节。
____________
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A.负反馈 B.正反馈 C.激素 D.负反馈和正反馈
(2)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在这个生物群落内以
_________
的形式进行流动。
(3)氧化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
,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
除了藻类、风车草、莲、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外,还必须有
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