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发(作者:板悦怡)
1、个人经历:
建议
a、做过1x相关优化,如掉话率等。(RF优化、邻区优化、双载波边界伪导频优化、Oneway、
twoway优化、功控参数优化【初始功率、功控步长】、软切换参数优化、搜索窗参数优化、
异常终端分析、拥塞优化(walsh、功率、CE),双载波连片扩容、topn小区处理、反向干扰
优化等手段)
b、参与过Do相关优化项目,别说没做过Do。
可以说做过福州、泉州等Do无线连接成功率优化,Do掉线率优化,Do三高两低优化项目
2、是否带过团队,项目几个人,怎么管理
有带过,项目人数在4-8人。
管理:进度管理:详细工作进度计划,详细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按时完成,考核到个人;
质量管理:实时观察指标,防止指标恶化,考核到个人;
沟通管理:完善接口人,制定通讯录、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定期组织例会及时汇报;
风险管控:做好应急预案,如人员流动有后备人员;修改参数要有回退机制;
3、PN规划相关问题,使用哪些工具
可以回答曾参与过福州电信PN规划项目,流程如下:
开始
获取基站信息表、覆盖环境等信息
得到覆盖半径、导频搜索窗等参数
确定PILOT_INC和PN复用距离
是否利用CNO1软
件工具规划?
否
确定拟使用PN资源和扩容PN资源
是
手
工
PN
规
划
划分基站的PN基础组和PN复用组 利用CNO1软件工
具进行PN规划
确定基础组和各复用组基站的对应关系
为基础组基站分配导频
得到所有基站的PN规划结果
将PN规划结果输入基站信息表
结束
使用过中兴的CNO1,记忆比较模糊了?
项目实施计划:
4、对1x搜索窗的理解
移动台寻找给定导频时,其搜索导频的时间宽度称为搜索窗口。
有激活集搜索窗、相邻集搜索窗、剩余集搜索窗3种。候选集搜索窗跟激活集一致。
当激活集搜索窗设置过小时,可能会发生在小区覆盖的某一特定区域可用导频搜索不到,
出现Ec/Io很差或者掉话现象。
但搜索窗又不能过大,否则会使得手机的搜索导频的频度变慢,影响网络性能。同时容
易造成PN混淆,造成终端误判PN,而后掉话。
搜索窗设置与PN-INC的关系:
搜索窗的大小与PN_INC相关。如PN_INC为2时,两个相邻扇区PN相位偏移最小可能
为2*64chips=128chips。为了避免PN混淆,要求激活集窗口不能超过10(100chips)。否则
相邻PN信号会落入激活集窗口中,造成导频混淆。如果PN_INC为4,要求激活集窗口不超
过13(226chips)。
5、oneway处理
1、更改PN;
2、覆盖控制,优化邻区。
6、do连接成功率的优化
EVDO无线资源利用率分析,优先解决拥塞问题(涉及到空口BE用户数配置、基站CE、
macindex资源及基站CCA、CCM板CPU利用率、Abis口资源、BSC级MP板PP板CPU利用率
及CE选择器单元、PCF资源和A10口带宽。)
单站TOPn优化(首先观察是否告警排除资源拥塞问题、排除信道板吊死、排除RSSI问题;
通过CDR分析是否为单用户问题,传输误码分析、覆盖分析,邻区优化,单双载波优化)
重点区域用户过载优化:
过载控制BE用户接入门限(缺省值30)、最大允许接入的反向
吞吐量(707kbps)、BE用户保证带宽、过载控制策略、业务信道进入空闲状态时间。
DO双载波覆盖一致性优化
(采用CDR分析Do双载波的覆盖距离和接入用户数,调整载
波功率)
反向搜索窗参数优化:
反向捕获及未捕获窗口参数调整(64->72,64->96);
跨频指配参数优化:
呼叫保持门限、跨频指配门限减少跨频指配次数,大部分接入失败
存在于跨频指配阶段。
BSC级参数:
AccRejThreshold-弱覆盖拒绝接入门限;PCLMinPCT-
决定了反向外环功控的
最小门限
、PCLMaxPCT-
决定了反向外环功控的最大门限
、PCLInitialPCT-
该参数指示了反向外
环控制的初始功控门限,
功控参数优化,增强接入性能。
用户级优化:
异常终端排查。
7、do双载频邻区配置注意事项,,do单双载频驻留方式
单载波区域邻区优化同1x邻区优化;
多载波中心小区邻区,同载波配置邻区,异载波间不配置;
多载波边界小区邻区,要注意配置异频小区向基本载频的单向邻区。基本载波间配双向
邻区。
Do单双载波均可驻留,建议在多载波中心区域分频驻留,在单双载频边界驻留在基本
载频。
8、do的关键网管指标有哪些
会话建立成功率、无线连接成功率、掉线率、DRC申请速率占比、时隙利用率、等效用数
数、最大用户数、CPU利用率等。
9、macindex有几个,怎么调整
Do0有64个,只有59个可用。
DoA在128个MAC Index中,只有114个MAC Index可用
通过
RPCcount
参数调整。DoA需打开扩展功能。
10、do小区最多用户默认多少
各地不同,有的20,有的30
11、Do资源不足,通过什么参数调整
过载控制BE用户接入门限(缺省值30)、最大允许接入的反向吞吐量(707kbps)、BE用户
保证带宽、过载控制策略、业务信道进入空闲状态时间。CE授权数量
12、rot参数、用户限制参数
ROT门限值(反向激活比特门限RABThreshold)该参数为后台ROT门限,每个扇区实
时测试ROT,并与该门限比较,若低于门限,则扇区会告知终端抬升速率,反之降低速率。
若门限高,用户发送速率大,但反向干扰高;反之,用户发送速率低,但反向干扰低。
适当调整该参数,找到发送速率与干扰的平衡点,最大化反向扇区吞吐量是一个有效提
升DO反向速率的参数值,但是该门限值不宜设置过高同时该参数值确实会引入较大的反向
RSSI的抬高,则该RSSI的抬升还属于系统可忍受的范围内。
通过降低RSSI较高的EVDO载扇ROT门限,全网EVDO载扇底噪明显得到改善,前反向
RLP重传率指标也有所提升。
ROT门限设置直接影响扇区吞吐量和系统稳定性,基于早期用户规模小网络容量充裕的
考虑,目前中兴系统默认设置门限为9dB,该值基本保证各类场景的扇区吞吐量和系统稳定
性处于较好的水平。
需要确认反向链路负载估计算法使用的是“RoT-Based”算法,避免使用“Load-Based”
算法;需要核实反向链路过载门限参数(RAB Threshold)是否设置的过于保守导致频繁指示
网络过载;需要核实计算反向链路负荷相关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ReverseLinkSilenceDuration/ ReverseLinkSilencePeriod);需要核实QRABFilterTC/
FRABFilterTC等RTCMAC参数设置是否正确。以上需要确认的参数请参考“RTCMAC参数”相
应内容。
13、do扩容的依据
14、drc速率怎么优化
关注指标:而DRC 前向速率申请比例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前向链路吞吐率的大小。
在划定DO问题重点区域后,着重全力开展(包含针对C/I优化,但不仅仅限于C/I的优化)。
(1) 通过DT,CQT分析,优化无线质量、提高区域内C/I。通过射频调整、功率优化、
基站布局、天线系统设计等优化区域内的C/I。
(2)减少导频污染及越区覆盖,减少虚拟软切换比例,优化切换时延。
(3)消除外部及内部干扰,对RSSI等射频值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对干扰排查,射频板卡
的性能、天馈VSWR调整优化,保证扇区主分集RSSI值小于-95dB,主分集增益相差小于
-10dB。
(4)优化DO邻区,避免DO切换失败引起的速率下降直至业务终端。
(5)优化功率控制参数,消除PER大于5%的区域,提高包传输质量。
(6)通过对DRC/DSC/ACK等信道增益及功率的分配,提升DRC申请效率和相应的DRC
速率。
(7)DRC信道传输质量优化,通过DRC信道增益 (DRC Channel Gain) 、DRC长度 (DRC
Length)等参数优化。
15、T2P重要参数
TxT2PMax参数
若此参数设得过低会影响到RTCMAC算法对T2P资源的分配;
PermittedPayload参数
若此参数设置错误,RTCMAC算法则不会分配较大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BucketLevel参数
BucketLevelMax表示一个RTCMAC流所对应令牌桶的最大容量,也就是该
RTCMAC流可以积聚的最大T2P值。如果该参数偏小,就会限制RTCMAC
流可以使用的数据包大小;
BucketFactor用于确定对于一定的FRAB和T2P值,T2POutflow能够超
过T2PInflow值的系数;
BurstDurationFactor是一个调整因子,用来调整RTCMAC流能够获得和
存储在桶中的T2PInflow大小。它和BucketFactor参数用于应对用户应
用的突发特性;
16、高掉线优化流程
基础检查部分
掉线
基础检查
Y
是否完成?
N
1. 基站告警解决
2. Abis链路故障检查
设备故障?
N
3. 通过驻波比判断天馈系统是
否正常
4. 通过话务统计判断是否单板
Y
吊死
传输资源是否充足?
N
增加传输资源
Y
RSSI是否偏高?
Y
反向链路干扰排查
N
扇区下用户数是否偏
Y
1. 载频扩容
多?
2. 基站扩容
3. 建设WLAN吸收
N
参数配置是否正确?
N
1. 修改用户等级
2. 基础参数修改
Y
是否位于特殊地理区
Y
1. 位于AN边界
域?
2. 位于异厂家边界
3.位于PDSN边界
N
DT/CQT
无线网检查
17、高底噪优化流程
无线网检查部分
无线检查
Y
是否完成?
核心侧检查
N
无线测试
测试设备
Y
配置检查
DO Only模式检查
N
N
AT接收功率低
Y
1. 检查室分/天馈系统
2. 增大基站发射功率
N
N
Y
1. 导频污染检查
SINR较好?
N
2. PN混淆检查
3. 邻区错配检查
4. 外部干扰检查
Y
用户拥塞?
Y
1. 检查周边基站CE、传输等资
源是否拥塞
2. 检查高速处理器负荷
N
1. 检查载频边界的非公共载频
是否存在
Y
上是否出现大量的掉线
多载频
2. 检查多载频覆盖范围是否一
致
N
信令跟踪
核心网检查
RSSI过高或主分集差
值过大
话务是否过高
Y
降低网络负荷
N
Y
接入信道负荷是否过高降低接入信道负荷
N
N
是否有硬件告警
Y
更换硬件RSSI是否正常
N
N
参数检查是否正常修改参数
结束
Y
Y
更换天馈后RSSI是否随天
线转移
N
Y
闭塞载频后依
旧高?
YN
天馈是否正常?更换天馈
外部干扰干扰测试干扰清除
18、前向链路数据速率问题排查流程图
基础检查无线网(空口)检查核心网(高层)检查
前向链路
数据速率低
基础检查
是否完成?
N
设备故障?
Y
无线检查
是否完成?
N
Y
核心网检查
是否完成?
N
PDSN与BSC之
间GRE丢包率
高?
Y
Y
结束
Y
1. 基站硬件故障解决
2. Abis链路故障检查
3. 天馈线检查
无线测试
N
公网出口检查
N
传输资源是否
充足?
Y
RSSI是否偏
高?
N
网络负载过
高?
N
参数配置是否
正确?
Y
是否位于特殊
地理区域?
N
无线网(空
口)检查
Y
1. 位于AN边界
2. 位于异厂商边界
3. 位于PDSN边界
N
1. 修改用户等级
2. 基础参数修改
Y
1. 载频扩容
2. 基站扩容
3. 建设WLAN吸收话务
Y
反向链路干扰排查
测试设备配置
检查?
N
RAB繁忙率
高?
N
SINR较好?
Y
DRC较好?
Y
RLP重传率高?
N
核心网(高
层)检查
Y
1. 传输链路检查
2. 器件单板检查
N
1. 固定DRC配置检查
2. DRCTranslationOffset
3. DRC错误率检查
1. 导频污染检查
N
2. 邻区列表检查
3. AT接收功率检查
4. AT接收分集检查
Y
1. 反向链路干扰排查
2. 扇区用户数检查
Y
1. TCPWindowSize检查
2. MTU/MSS检查
3. 记录数据项检查
N
增加传输资源数量
影响前向性能
的关键参数检
查
1. DRC信道参数
2. ACK信道参数
3. Control信道参数
PDSN与PCF之
间设备端口模
式匹配?
Y
A10接口带宽充
裕?
Y
PDSN与PCF之
间节点设备抓
包检查
N
端口模式检查
N
传输扩容
19、反向链路数据速率问题排查流程图
基础检查无线网(空口)检查核心网(高层)检查
反向链路
数据速率低
基本检查
是否完成?
N
参见前向链路“基
础检查”部分
Y
无线网检查
是否完成?
N
无线测试
Y
核心网检查
是否完成?
N
参见前向链路“核
心网(高层)检
查”部分
Y
结束
无线网(空
口)检查
测试设备配置
检查?
N
SINR较好?
Y
RAB繁忙率
高?
N
Y
1. TCPWindowSize检查
2. MTU/MSS检查
3. 记录数据项检查
N
1. 导频污染检查
2. 邻区列表检查
3. AT接收功率检查
1. 当前扇区下激活用户数检查
Y
2. 终端发射功率检查
3. 负载估计相应检查
4. 前向链路SINR检查
反向数据包过
小?
N
1. TxT2P参数检查
Y
2. PermittedPayload参数检查
3. BucketLevel参数检查
5. 反向传输数据队列检查
RPER过高?
N
Termination
Target正常?
Y
核心网(高
层)检查
Y
1. 终端发射功率检查
2. 外环功率控制参数检查
N
1. 传输模式检查
2. T2P参数检查
3. 功率控制参数检查
2024年10月25日发(作者:板悦怡)
1、个人经历:
建议
a、做过1x相关优化,如掉话率等。(RF优化、邻区优化、双载波边界伪导频优化、Oneway、
twoway优化、功控参数优化【初始功率、功控步长】、软切换参数优化、搜索窗参数优化、
异常终端分析、拥塞优化(walsh、功率、CE),双载波连片扩容、topn小区处理、反向干扰
优化等手段)
b、参与过Do相关优化项目,别说没做过Do。
可以说做过福州、泉州等Do无线连接成功率优化,Do掉线率优化,Do三高两低优化项目
2、是否带过团队,项目几个人,怎么管理
有带过,项目人数在4-8人。
管理:进度管理:详细工作进度计划,详细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按时完成,考核到个人;
质量管理:实时观察指标,防止指标恶化,考核到个人;
沟通管理:完善接口人,制定通讯录、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定期组织例会及时汇报;
风险管控:做好应急预案,如人员流动有后备人员;修改参数要有回退机制;
3、PN规划相关问题,使用哪些工具
可以回答曾参与过福州电信PN规划项目,流程如下:
开始
获取基站信息表、覆盖环境等信息
得到覆盖半径、导频搜索窗等参数
确定PILOT_INC和PN复用距离
是否利用CNO1软
件工具规划?
否
确定拟使用PN资源和扩容PN资源
是
手
工
PN
规
划
划分基站的PN基础组和PN复用组 利用CNO1软件工
具进行PN规划
确定基础组和各复用组基站的对应关系
为基础组基站分配导频
得到所有基站的PN规划结果
将PN规划结果输入基站信息表
结束
使用过中兴的CNO1,记忆比较模糊了?
项目实施计划:
4、对1x搜索窗的理解
移动台寻找给定导频时,其搜索导频的时间宽度称为搜索窗口。
有激活集搜索窗、相邻集搜索窗、剩余集搜索窗3种。候选集搜索窗跟激活集一致。
当激活集搜索窗设置过小时,可能会发生在小区覆盖的某一特定区域可用导频搜索不到,
出现Ec/Io很差或者掉话现象。
但搜索窗又不能过大,否则会使得手机的搜索导频的频度变慢,影响网络性能。同时容
易造成PN混淆,造成终端误判PN,而后掉话。
搜索窗设置与PN-INC的关系:
搜索窗的大小与PN_INC相关。如PN_INC为2时,两个相邻扇区PN相位偏移最小可能
为2*64chips=128chips。为了避免PN混淆,要求激活集窗口不能超过10(100chips)。否则
相邻PN信号会落入激活集窗口中,造成导频混淆。如果PN_INC为4,要求激活集窗口不超
过13(226chips)。
5、oneway处理
1、更改PN;
2、覆盖控制,优化邻区。
6、do连接成功率的优化
EVDO无线资源利用率分析,优先解决拥塞问题(涉及到空口BE用户数配置、基站CE、
macindex资源及基站CCA、CCM板CPU利用率、Abis口资源、BSC级MP板PP板CPU利用率
及CE选择器单元、PCF资源和A10口带宽。)
单站TOPn优化(首先观察是否告警排除资源拥塞问题、排除信道板吊死、排除RSSI问题;
通过CDR分析是否为单用户问题,传输误码分析、覆盖分析,邻区优化,单双载波优化)
重点区域用户过载优化:
过载控制BE用户接入门限(缺省值30)、最大允许接入的反向
吞吐量(707kbps)、BE用户保证带宽、过载控制策略、业务信道进入空闲状态时间。
DO双载波覆盖一致性优化
(采用CDR分析Do双载波的覆盖距离和接入用户数,调整载
波功率)
反向搜索窗参数优化:
反向捕获及未捕获窗口参数调整(64->72,64->96);
跨频指配参数优化:
呼叫保持门限、跨频指配门限减少跨频指配次数,大部分接入失败
存在于跨频指配阶段。
BSC级参数:
AccRejThreshold-弱覆盖拒绝接入门限;PCLMinPCT-
决定了反向外环功控的
最小门限
、PCLMaxPCT-
决定了反向外环功控的最大门限
、PCLInitialPCT-
该参数指示了反向外
环控制的初始功控门限,
功控参数优化,增强接入性能。
用户级优化:
异常终端排查。
7、do双载频邻区配置注意事项,,do单双载频驻留方式
单载波区域邻区优化同1x邻区优化;
多载波中心小区邻区,同载波配置邻区,异载波间不配置;
多载波边界小区邻区,要注意配置异频小区向基本载频的单向邻区。基本载波间配双向
邻区。
Do单双载波均可驻留,建议在多载波中心区域分频驻留,在单双载频边界驻留在基本
载频。
8、do的关键网管指标有哪些
会话建立成功率、无线连接成功率、掉线率、DRC申请速率占比、时隙利用率、等效用数
数、最大用户数、CPU利用率等。
9、macindex有几个,怎么调整
Do0有64个,只有59个可用。
DoA在128个MAC Index中,只有114个MAC Index可用
通过
RPCcount
参数调整。DoA需打开扩展功能。
10、do小区最多用户默认多少
各地不同,有的20,有的30
11、Do资源不足,通过什么参数调整
过载控制BE用户接入门限(缺省值30)、最大允许接入的反向吞吐量(707kbps)、BE用户
保证带宽、过载控制策略、业务信道进入空闲状态时间。CE授权数量
12、rot参数、用户限制参数
ROT门限值(反向激活比特门限RABThreshold)该参数为后台ROT门限,每个扇区实
时测试ROT,并与该门限比较,若低于门限,则扇区会告知终端抬升速率,反之降低速率。
若门限高,用户发送速率大,但反向干扰高;反之,用户发送速率低,但反向干扰低。
适当调整该参数,找到发送速率与干扰的平衡点,最大化反向扇区吞吐量是一个有效提
升DO反向速率的参数值,但是该门限值不宜设置过高同时该参数值确实会引入较大的反向
RSSI的抬高,则该RSSI的抬升还属于系统可忍受的范围内。
通过降低RSSI较高的EVDO载扇ROT门限,全网EVDO载扇底噪明显得到改善,前反向
RLP重传率指标也有所提升。
ROT门限设置直接影响扇区吞吐量和系统稳定性,基于早期用户规模小网络容量充裕的
考虑,目前中兴系统默认设置门限为9dB,该值基本保证各类场景的扇区吞吐量和系统稳定
性处于较好的水平。
需要确认反向链路负载估计算法使用的是“RoT-Based”算法,避免使用“Load-Based”
算法;需要核实反向链路过载门限参数(RAB Threshold)是否设置的过于保守导致频繁指示
网络过载;需要核实计算反向链路负荷相关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ReverseLinkSilenceDuration/ ReverseLinkSilencePeriod);需要核实QRABFilterTC/
FRABFilterTC等RTCMAC参数设置是否正确。以上需要确认的参数请参考“RTCMAC参数”相
应内容。
13、do扩容的依据
14、drc速率怎么优化
关注指标:而DRC 前向速率申请比例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前向链路吞吐率的大小。
在划定DO问题重点区域后,着重全力开展(包含针对C/I优化,但不仅仅限于C/I的优化)。
(1) 通过DT,CQT分析,优化无线质量、提高区域内C/I。通过射频调整、功率优化、
基站布局、天线系统设计等优化区域内的C/I。
(2)减少导频污染及越区覆盖,减少虚拟软切换比例,优化切换时延。
(3)消除外部及内部干扰,对RSSI等射频值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对干扰排查,射频板卡
的性能、天馈VSWR调整优化,保证扇区主分集RSSI值小于-95dB,主分集增益相差小于
-10dB。
(4)优化DO邻区,避免DO切换失败引起的速率下降直至业务终端。
(5)优化功率控制参数,消除PER大于5%的区域,提高包传输质量。
(6)通过对DRC/DSC/ACK等信道增益及功率的分配,提升DRC申请效率和相应的DRC
速率。
(7)DRC信道传输质量优化,通过DRC信道增益 (DRC Channel Gain) 、DRC长度 (DRC
Length)等参数优化。
15、T2P重要参数
TxT2PMax参数
若此参数设得过低会影响到RTCMAC算法对T2P资源的分配;
PermittedPayload参数
若此参数设置错误,RTCMAC算法则不会分配较大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BucketLevel参数
BucketLevelMax表示一个RTCMAC流所对应令牌桶的最大容量,也就是该
RTCMAC流可以积聚的最大T2P值。如果该参数偏小,就会限制RTCMAC
流可以使用的数据包大小;
BucketFactor用于确定对于一定的FRAB和T2P值,T2POutflow能够超
过T2PInflow值的系数;
BurstDurationFactor是一个调整因子,用来调整RTCMAC流能够获得和
存储在桶中的T2PInflow大小。它和BucketFactor参数用于应对用户应
用的突发特性;
16、高掉线优化流程
基础检查部分
掉线
基础检查
Y
是否完成?
N
1. 基站告警解决
2. Abis链路故障检查
设备故障?
N
3. 通过驻波比判断天馈系统是
否正常
4. 通过话务统计判断是否单板
Y
吊死
传输资源是否充足?
N
增加传输资源
Y
RSSI是否偏高?
Y
反向链路干扰排查
N
扇区下用户数是否偏
Y
1. 载频扩容
多?
2. 基站扩容
3. 建设WLAN吸收
N
参数配置是否正确?
N
1. 修改用户等级
2. 基础参数修改
Y
是否位于特殊地理区
Y
1. 位于AN边界
域?
2. 位于异厂家边界
3.位于PDSN边界
N
DT/CQT
无线网检查
17、高底噪优化流程
无线网检查部分
无线检查
Y
是否完成?
核心侧检查
N
无线测试
测试设备
Y
配置检查
DO Only模式检查
N
N
AT接收功率低
Y
1. 检查室分/天馈系统
2. 增大基站发射功率
N
N
Y
1. 导频污染检查
SINR较好?
N
2. PN混淆检查
3. 邻区错配检查
4. 外部干扰检查
Y
用户拥塞?
Y
1. 检查周边基站CE、传输等资
源是否拥塞
2. 检查高速处理器负荷
N
1. 检查载频边界的非公共载频
是否存在
Y
上是否出现大量的掉线
多载频
2. 检查多载频覆盖范围是否一
致
N
信令跟踪
核心网检查
RSSI过高或主分集差
值过大
话务是否过高
Y
降低网络负荷
N
Y
接入信道负荷是否过高降低接入信道负荷
N
N
是否有硬件告警
Y
更换硬件RSSI是否正常
N
N
参数检查是否正常修改参数
结束
Y
Y
更换天馈后RSSI是否随天
线转移
N
Y
闭塞载频后依
旧高?
YN
天馈是否正常?更换天馈
外部干扰干扰测试干扰清除
18、前向链路数据速率问题排查流程图
基础检查无线网(空口)检查核心网(高层)检查
前向链路
数据速率低
基础检查
是否完成?
N
设备故障?
Y
无线检查
是否完成?
N
Y
核心网检查
是否完成?
N
PDSN与BSC之
间GRE丢包率
高?
Y
Y
结束
Y
1. 基站硬件故障解决
2. Abis链路故障检查
3. 天馈线检查
无线测试
N
公网出口检查
N
传输资源是否
充足?
Y
RSSI是否偏
高?
N
网络负载过
高?
N
参数配置是否
正确?
Y
是否位于特殊
地理区域?
N
无线网(空
口)检查
Y
1. 位于AN边界
2. 位于异厂商边界
3. 位于PDSN边界
N
1. 修改用户等级
2. 基础参数修改
Y
1. 载频扩容
2. 基站扩容
3. 建设WLAN吸收话务
Y
反向链路干扰排查
测试设备配置
检查?
N
RAB繁忙率
高?
N
SINR较好?
Y
DRC较好?
Y
RLP重传率高?
N
核心网(高
层)检查
Y
1. 传输链路检查
2. 器件单板检查
N
1. 固定DRC配置检查
2. DRCTranslationOffset
3. DRC错误率检查
1. 导频污染检查
N
2. 邻区列表检查
3. AT接收功率检查
4. AT接收分集检查
Y
1. 反向链路干扰排查
2. 扇区用户数检查
Y
1. TCPWindowSize检查
2. MTU/MSS检查
3. 记录数据项检查
N
增加传输资源数量
影响前向性能
的关键参数检
查
1. DRC信道参数
2. ACK信道参数
3. Control信道参数
PDSN与PCF之
间设备端口模
式匹配?
Y
A10接口带宽充
裕?
Y
PDSN与PCF之
间节点设备抓
包检查
N
端口模式检查
N
传输扩容
19、反向链路数据速率问题排查流程图
基础检查无线网(空口)检查核心网(高层)检查
反向链路
数据速率低
基本检查
是否完成?
N
参见前向链路“基
础检查”部分
Y
无线网检查
是否完成?
N
无线测试
Y
核心网检查
是否完成?
N
参见前向链路“核
心网(高层)检
查”部分
Y
结束
无线网(空
口)检查
测试设备配置
检查?
N
SINR较好?
Y
RAB繁忙率
高?
N
Y
1. TCPWindowSize检查
2. MTU/MSS检查
3. 记录数据项检查
N
1. 导频污染检查
2. 邻区列表检查
3. AT接收功率检查
1. 当前扇区下激活用户数检查
Y
2. 终端发射功率检查
3. 负载估计相应检查
4. 前向链路SINR检查
反向数据包过
小?
N
1. TxT2P参数检查
Y
2. PermittedPayload参数检查
3. BucketLevel参数检查
5. 反向传输数据队列检查
RPER过高?
N
Termination
Target正常?
Y
核心网(高
层)检查
Y
1. 终端发射功率检查
2. 外环功率控制参数检查
N
1. 传输模式检查
2. T2P参数检查
3. 功率控制参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