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罕小翠)
龙源期刊网
国产相机与镜头的前世今生
作者:
来源:《中国摄影》2017年第10期
自1839年摄影术诞生以来,直到建国前照相机制造领域一直鲜有中国人的身影。从1956年起的30多年间,我国曾先后建立了40多家照相机生产企业,推出112个品牌、486个型号的照相机。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一度成为名副其实的照相机生产大国。但与德国和日本的同期产品相比,中国相机的整体水平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入信息时代后,数码相机更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数字技术于一身的高精密设备,这一市场长时间被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奥林巴斯等国外品牌垄断。在近年来的国内外市场上,小蚁微单崭露头角,以老蛙、中一为代表的国产镜头更是广受关注。那么,这一切是否意味着中国相机工业将重新崛起?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摄影器材专家、《中国摄影》杂志编委钱元凯。
《中国摄影》:您曾在北京照相机总厂工作多年,可否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国产摄影器材品牌的“前世今生”?
钱元凯:1982年至1996年,我在北京照相机总厂从事相机设计工作,曾担任北照研究所所长一职。1956年6月试制的“七一”牌照相机宣告了新中国照相机工业破土而生。到1958年,上海照相机厂第一批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上海58-I”型旁轴相机投产,这标志着我国相机生产走向正规化。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很低,无力购买进口的相机。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国家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西安、重庆、青岛、哈尔滨、镇江、杭州等数十个国营相机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来。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新中国相机工业蓬勃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的国内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国产照相机工业的大发展。1985
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罕小翠)
龙源期刊网
国产相机与镜头的前世今生
作者:
来源:《中国摄影》2017年第10期
自1839年摄影术诞生以来,直到建国前照相机制造领域一直鲜有中国人的身影。从1956年起的30多年间,我国曾先后建立了40多家照相机生产企业,推出112个品牌、486个型号的照相机。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一度成为名副其实的照相机生产大国。但与德国和日本的同期产品相比,中国相机的整体水平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入信息时代后,数码相机更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数字技术于一身的高精密设备,这一市场长时间被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奥林巴斯等国外品牌垄断。在近年来的国内外市场上,小蚁微单崭露头角,以老蛙、中一为代表的国产镜头更是广受关注。那么,这一切是否意味着中国相机工业将重新崛起?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摄影器材专家、《中国摄影》杂志编委钱元凯。
《中国摄影》:您曾在北京照相机总厂工作多年,可否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国产摄影器材品牌的“前世今生”?
钱元凯:1982年至1996年,我在北京照相机总厂从事相机设计工作,曾担任北照研究所所长一职。1956年6月试制的“七一”牌照相机宣告了新中国照相机工业破土而生。到1958年,上海照相机厂第一批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上海58-I”型旁轴相机投产,这标志着我国相机生产走向正规化。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很低,无力购买进口的相机。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国家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西安、重庆、青岛、哈尔滨、镇江、杭州等数十个国营相机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来。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新中国相机工业蓬勃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的国内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国产照相机工业的大发展。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