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创新生态系统案例对比及转型升级路径

IT圈 admin 45浏览 0评论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敏香菱)

创新生态系统案例对比及转型升级路径

范洁

【摘 要】The gradually rising of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research shows

that innovation paradigm has begun a new round of chang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hich ranges from engineering, mechanical

innovation system to ecological innovation and organic type eco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scale , actively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ecological system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mportant breakthrough for the world's countries taking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raising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similar points between Z-park

and silicon valley such as the key development areas, talent interactive

network, social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Yet, there are also four evident

differences, specifi-cally, the degree of openness, innovation, the degree of

intervention levels and improved system.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Z-park innovation ecosystem, Z-park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silicon valley in the area of talent,

knowledge, innovation, industry and policy.%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逐步兴起表明,创新范式已开始新一轮变革、转换与升级,从工程化、机械式的创新体系逐步转为生态化、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基于国际视角,主动培育与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已陆续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进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虽在重点发展领域、人才互动网络以及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在开放程度、创新程度、介入程

度以及体系完善程度四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为促进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应在人才、知识、创新、产业、政策领域加强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

【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卷),期】2017(000)001

【总页数】6页(P32-37)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范式;创新生态;经济增长;社会服务;知识合作

【作 者】范洁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73.1

创新经济方兴未艾,而创新驱动的主旨体现在不断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并服务于系统发展的远景目标。但无论是创新的积极推进,还是创新元素的不断凸显,均无法脱离优良的创新生态,尤其是在凸显“创新竞争”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及地区在新一轮的创新浪潮中,陆续意识到培育与完善优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纷纷将构建富有较强竞争力且符合国情的创新生态系统视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并将其视为抢占科技制高点,进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突破口(赵中建等,2012)。例如,美国先后出台《构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制造业和竞争力》、《维持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科技竞争力》、《崛起的挑战:美国应对全球经济的创新政策》、《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的最佳实践:在21世纪的竞争》等报告,大力发展创新生态系统,而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更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是美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器(曾国屏等,

2013)。

我国政府亦积极顺应科技革命浪潮,通过不断尝试体制与机制创新,大力发展以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已成功打造包括北京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内的大量具有影响力、高质量的高新技术园区和创新生态系统。但较之于主要分布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服务、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全球顶级创新生态系统—硅谷创新生态系统而言,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寻促进中关村创新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1.创新范式演进的主要脉络与逻辑

创新是在持续变革的市场环境中逐步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创新系统研究的关注点逐渐发生变化,由基于要素构成和资源配置的静态分析逐步转为基于创新行为主体间互动机制的动态研究,而创新系统自身的发展亦渐渐关注创新要素间的优化集成,并以此为基础产生创新生态。1934年,熊彼特提出第一代线性创新模式。此模式认为创新过程的主线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制造产品→产品销售,而“创新”一般被视为科学发现与技术系统推动的结果,市场、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

随着时间推移,经济行为主体陆续认识到市场需求亦可被看成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能极大拉动创新活动,进入20世纪60年代,需求拉动模式作为第二代线性创新模式被提出,此种模式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初始点,认为创新过程的主线为研究开发→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的过程(李钟文等,2002)。在线性范式阶段,创新范式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为新古典经济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凸显线性模式以及封闭式创新的特点,其指出创新外部性主要涉及到创新战略和创新干预的重点内容。基于创新主体来讲,多数创新资源集中于企业单体内部,注重在企业内部成立研发机构和进行自主研发,并通过出售产品而实现价值。这是一种立足于“需

求+科研”的“双螺旋”创新驱动模式,而线性阶段的创新范式能陆续增强企业供给能力,凸显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竞争力、性价比、服务体系等。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线性创新模式的局限性陆续凸显,同步耦合模式亦应运而生。这种模式认为创新过程体现为研发、制造与营销交互作用的知识耦合过程,是典型的第二代创新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主张将需求拉动与技术推动有机结合的交互式环链模式陆续获得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系统方法陆续被引入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国家创新系统得以形成与发展。创新范式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为国家创新体系,而国家创新体系的本质主要涉及到的是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及其它相关组织间的密切技术合作,这期间政府在创新过程中基本上发挥“自上而下”的功能。其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为重要理论支撑,尽可能地获取来自企业外部的创新源。创新体系主要针对的是消费者需求,而企业借助于革新供给方式逐步创造崭新的消费者需求,并购整合、战略联盟、集群皆可被视为供给创新的方式。在创新主体方面,创新体系强大而且具有明显合作研发特点的创新战略,借助于“服务+产品”来陆续实现价值,注重选择“政府+企业+学研需求+科研+竞争”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之后,系统论和整体论的思想陆续被引入到创新活动的研究之中,而创新范式也逐渐过渡到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阶段。该阶段所指的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崭新的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嵌入/共生式创新的特点,其对过去基于机构论的国家创新系统实现了超越。在该模式理论中,创新不单单被看成是一种具有机械式特征的线性过程,而是一种生态系统,且社会经济各领域均被纳入此系统之中,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从很大程度上讲,将创新视为生态系统主要是指“为创新而优化”的理念。较之于国家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并非单单体现为一系列有关要素的集合,而是需求、供应、政策、基础设施四个整体功能部分的有机集成。演化经济理论可被看成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而企业创新行为在此情况

下亦非常注重资源集成与共生发展。在创新主体领域,创新生态系统较为重视产学研用的共生发展,重视创意设计和用户关系的创新战略,借助于“体验+服务+产品”而渐渐实现价值,选择“政府+企业+学研+用户需求+科研+竞争+共生”的创新驱动模式。

2.创新生态系统兴起与发展的主因

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陆续兴起并获得不断发展,是因为科技进步、国际竞争、生态发展、创新环境等多种因素所致。

首先,按照演化经济理论,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五次长波下行阶段,技术-经济方式逐渐发生重大转变。在科技进步的动力结构层面,交叉融合陆续被看成是主导因素,逐渐呈现出技术进化的群落演替、系统涨落特点。在科技促进产业变革方面,智能化制造技术、网络化生产组织、服务化价值创造、分散化能源产销以及绿色化消费理念不断获得凸显,而以技术与服务之间协同创新为基础的共享型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刘雪芹等,2016)。以Web3.0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工业社会,进而把之前表现出单个、冰冷特征的机械嵌入由软件、传感器、通信系统集成的物理网络系统之中,并以此为基础反馈到较高级别的决策系统之中。即: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新趋向便促使创新的系统范式由工程化、机械型渐渐过渡为生态化、有机型。

其次,就可持续发展来看,具有生态化特征的创新系统范式要求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整体上促进技术革新,尤其是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陆续被世人关注。伴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理念的低碳技术陆续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且在世界各地获得普遍推广。在此情况下,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大力推动绿色增长。由于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渐渐被看成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基本条件。国际上创新生态系统的国家及地区一般都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理

念深入人心、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循环经济发达的特征。

再次,就注重创新的国家竞争而言,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陆续产生基于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战略,而以推动国家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国家崛起的系统理念被普遍使用。此外,很多国家及地区都陆续开始通过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2005年,日本在《创新25战略》中提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政府政策基点应由技术政策陆续过渡为建立在“生态系统概念”上的创新政策。2012年,印度总理辛格提出塑造“创新生态系统”,以对科研与市场进行有机协调,进而促进科技界与企业界的密切合作和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2012年,国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首次将“创新生态”视为会议主题。同年,深圳提出要“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

全球竞争模式一般沿着单个企业竞争→供应链竞争→创新集群竞争→创新生态系统竞争的路径进行。在国际范围内,很多发达国家皆把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看成是推动产业创新、提高国家及地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而全球主要国家已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充分表明,创新范式已开始新一轮变革、转换与升级,即由工程化、机械式的创新体系陆续过渡为生态化、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其本质便主要体现在创新范式的演化,是与目前开始至将来10-20年世界正在孕育形成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新存在紧密关联。

3.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与架构

创新生态系统主要是由一系列不同主体相互交织而产生的开放、多维、共同演进的复杂网络结构。作为动态性的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相互之间存在互惠共生、协同竞争的关系,共同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李熠华,2014)。创新组织与其有关组织在创新过程中也能持续地进行资源交换,且逐步演化为网络化的新型组织模式。通常而言,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创新环境系统和创新主体系统两方面。其中,创新环境系统主要表现为创新主体系统的支撑系统,依靠构建有

助于创新发展的技术、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不断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一般涵盖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这些创新主体借助于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知识流、人才流、政策流的集聚及转化,共同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

如图1所示,可以具体观之,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的作用各自表现为:

第一,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在宏观方面可有效发挥宏观调控、法规监控、政策引导、财政支持、服务保障等功能,以及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法律环境,对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活动进行扶持与推动,而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创新主体和创新活动均受政府政策影响。

第二,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企业既涵盖供应企业、互补企业,也包括相关企业、需求企业,其与其他主体均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其他主体对企业的作用则可被看成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政府在政策、税收、财政、法律等领域能对企业进行管制,而企业亦会影响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

第三,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原始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生态系统人才流、技术流的源泉。大学能直接参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研发、传播、应用,凸显较强的“溢出效应”。大学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创新来源,其能被看成是知识、技术、人才的主要供给者。大学既能向人才市场提供人才,且能依靠人才市场、工程中心、技术市场对企业形成影响,亦可通过向技术市场提供研究成果而获得回报。大学也能直接与企业联系(颜永才,2013)。科研院所与大学类似,可以被视为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的主力。科研院所与工程中心进行充分合作,进而将研究成果提供给技术市场且获取回报,科研院所也可与企业直接联系,甚至可创办企业。显然,大学和科研院所均能促进企业发展,又可从企业获得回报,进而促进自身快速发展。

第四,中介机构作为创新服务主体,能为创新主体提供大量社会化、专业化的技术咨询服务,起到明显沟通、整合作用,尤其能推动创新知识传播、技术扩散及科技

成果转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能促进企业发展,亦可从中获益,同时受政府领导。人才中介机构从大学获得人才,而人才在市场与企业之间具有进入与退出机制。科技中介机构能从大学、科研机构获得成果且给予回报,然后将技术提供给企业,并从中获得回报。涵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科技咨询评估机构、行业技术协会在内的其他中介机构,能为其它主体合理运作提供必要支持以及为创新组织提供财务、法律等领域的咨询。

第五,金融机构作为创新投入主体,是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资金的提供主体。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能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必须的资金与物质,可被看成是创新生态系统保持高效运转的基础与保障。其一般由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创投机构构成(杜德斌,2015)。金融机构接受各种资金提供者的资金,且向企业投资,并获取回报,然后转给资金提供者。

第六,最终用户。最终用户形成的需求常常表现为直接驱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其既能往金融机构中投入资金,并从中获得回报,又可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1.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脉络

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作为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和全球著名的高科技创新中心,集聚美国约96%的半导体公司、上万家企业,这其中还包括因特尔、惠普等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公司。纵观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历程,可分为以下几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最初电子产品的研发源于单个员工或组织独立研发,而创业者负责产品设计、市场销售,但受制于资金、技术缺乏的影响,并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盖文启等,2004);二是形成阶段,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逐步出现较为专业化的供应商、中介服务机构,且陆续发展成为涵盖研究机构、供应商、销售商、中介组织在内的创新合作网络,最终形成较为齐备的产业链条;三是快速成长阶段,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在1950-1980年为快速成长阶段。1951年,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建立,之后吸引IBM、西屋电气、洛克希

德等诸多大公司陆续入驻硅谷。而在企业和有关机构大量进入的同时,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很多企业也不断衍生,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获得延展和优化;四是成熟阶段,自1980年以来,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高新技术产业陆续培育与发展,相关配套功能亦较为完善,产业链条亦不断完善。这促使硅谷创新生态系统陆续演变为具有网络型特征的价值链群,在数量达到高峰后扩张的速度有所放缓,进而渐渐进入平稳发展时期。总之,美国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一流的智力支撑体系、成熟的创业投资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2.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

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依托庞大的智力资源、持续的创业活力及灵活的创新机制,陆续被看成是中国最具规模、最健全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经历以下发展阶段:一是1980-1988年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这便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阶段。资金、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驱动,促使经济增长的成效开始凸显。二是1988-1999年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时期,这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发展阶段。伴随全球信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崛起搜狐、新浪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企业,初步产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三是1999-2009年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这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快速发展阶段。此时,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效果显著,涵盖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制药在内的产业集群及其众多龙头企业不断崛起。四是2009年至今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围绕国家战略和世界一流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目标,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研发出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产品,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陆续从“中国科研中心”过渡为“中国创新中心”(陈劲等,2014)。纵观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可知,不断突破制约创新和创业的体质机制障碍、完善税收优惠试点政

策、健全创新人才机制、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以及建立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基础的融资体系,这些因素在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3.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

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和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同为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集群,两者存在一定相似点,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重点发展领域相似。两者的主导产业均集中于电子信息领域,而在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方面亦均具有规模优势。二是两者内部均已建立包括投融资服务体系、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知识产品保护与运用体系在内的较为健全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也皆存在专门从事公共技术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创新平台。这显然可为创新创业的快速开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与支撑。三是两者内部均已构建较为完善的人才互动网络。无论是硅谷创新生态系统,还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均为各自国家的最高端创新平台,内部已集聚本国乃至全球高素质的人才与创新要素。

但是,较之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不足,这主要体现为:

一是开放程度差异。受文化、体制因素影响,美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成立之初就已建立一种包容失败、鼓励创新、人才能够自由流动的创新环境。而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群内高效率的知识、人才流动,尤其是硅谷内部所产生的鼓励冒险、创新创业的开放性竞争氛围,极大吸引了全球的创新创业人才。相比之下,我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氛围较为封闭。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所在的北京地区,虽然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户籍制度方面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进入壁垒,外来人才很难落户,严重阻碍人才有效流动,进而使得中关村在集聚全球科技资源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最终抑制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二是创新程度差异。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是自主创新的象征,包括电子计算机、集成

电路、硬盘驱动器、网络在内的全球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均源于硅谷。相比之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近年来虽涌现出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品的产品,但目前的创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模仿创新的色彩,且很多核心技术仍未实现重大突破。2015年,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授权数仅为硅谷的1/4~1/3。

三是介入程度差异。创业型大学的高度参与对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而言,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创业型大学,可被视为硅谷诞生的摇篮,其为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而由斯坦福大学学生、教师创办的高科技公司就有一千多家,其所培育的工程科技人才体现出强烈的自主创业激情和知识创造能力,成功实现高校创造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而可最大程度地激发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力与动力(吴航,2014)。相比之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所在的地区虽拥有较为丰富的智力资源,但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作用仍有待深入挖掘。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所获得的来自于大学的支持相对较少,在整合大学创新成果方面还缺乏经验。尤其是,我国现有的高校主要以教学和科研为主,高校对于创业型大学缺乏充分的认识,其与产业界缺乏深层次合作,而高校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效率较低。

四是体系完善程度差异。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已塑造成较为健全的创新生态系统,各创新主体之间在创新环境、创新制度的配合下完全能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既具有大量规模化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创业型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也具有较为宽松且鼓励创新的自由文化、体制环境。高校是为企业输送具有专业技能、知识人才的主要途径;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有关创新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塑造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进而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辅助创新机构依靠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生产种群展开互动与合作,从而有效参与系统内创新资源的投入与流动,促进技术创新产品的转让、流通以及交易,辅助技术创新之体间的创新

合作。相比之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初步建立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以及健全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但由于才处于建立初期,各项制度、体系建设仍需健全(易高峰等,2010)。目前整个集群创新生态体系仍未实现高度融合,各子体系之间的合作力度与深度仍需进一步强化。尤其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创新制度设计领域还存在较大不足。此外,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平台有待健全,目前往往重视建筑、通信设施等创新硬件的建设,而忽视行业协会、技术交易组织等创新中介机构的建设,这极大降低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效率。

大力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可被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虽已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体系的全球著名生态系统,但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相比,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为帮助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与高端创新源、现代知识库以及先进管理机制的有效对接,必须要强化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在人才、创新、产业、知识以及政策方面的合作,且辅之以有关配套政策以及健全创新行动开展的功能体系,充分发挥共生演化、自组织生长以及开放式协同的创新生态效应,从而不断推进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人才培育与合作

人才可被看成是创新生态系统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充分表明:高端的科技、工程人才在创新生态系统培育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显然与其大力吸引全球科技人才集聚创新创业存在很强的关联性(郝莹莹等,2005)。相比之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高端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领域还较为缺乏,而其若要发展为世界领先的创新生态系统,就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吸引及集聚产业创新人才。一方面,应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社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及智库为依托,不断加强高端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大力促进研究型大学、创新企业在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依

靠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秉持产业实际需求为导向,逐步增强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的针对性,进一步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强化与硅谷在人才领域的紧密合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优厚待遇,根据“特事特办”的方针塑造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吸引硅谷创新创业人才来中关村创业,高效践行“筑巢引凤”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理念。尤其是那些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四带”人才,更应科学制定人才引进技术,增加投入力度,为科技人才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在配偶和子女落户、就业、入学等领域对引进人才给予优惠政策。

2.逐步强化创新合作

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引领全球科技创新,是因为其内部已陆续形成机制健全和体系完整的创新链体系。涵盖风险投资基金、科技咨询机构及创新孵化器在内的大量创新中介服务组织的不断发展,可被看成是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取得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受惠于这些因素的存在,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创意才可能快速地经过研发形成产品并陆续推向市场。因此,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若要逐步成为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引领者,就应充分考虑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中介机构进行战略层面的密切合作,积极吸引后者在天使投资人、创新咨询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创新孵化模式等领域的有益发展经验,主动探寻中国特色化的创新中介建设模式,并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中介机构提供学习对象和目标,增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中介组织的服务能力,最终渐渐增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水平和创新速度。另外,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经验也不断折射出创新网络内部一系列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重要性。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协同创新网络既可不断减少创新成本,进而逐渐促进创新资源不断流动,又可推动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产生(龚艳萍等,2010)。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推进自身转型、发展、升级的过程中,应主动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加强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利用世界市场资源,陆续强化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能力。还应依靠政策指引与机制设计,逐步推进产、学、研

与其它创新主体构建战略联盟,且在重大科技项目领域展开密切沟通与合作。

3.不断强化产业合作

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在内部陆续出现诸多的支柱企业和龙头企业,特别是在很多高科技领域已拥有世界一流的产品和工艺。但较之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拥有的全球型高科技产业还远远少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鉴于此,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高科技领域,应主动开展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不断促进两者在高端产业领域的密切合作。应主动依靠一系列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不断强化对硅谷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大量全球著名企业进驻。也应陆续出台大量的优惠政策,不断支持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具备较强研发实力以及经验管理能力的高技术企业尝试性地在硅谷设立研发与制造中心,与硅谷的企业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与沟通,进而可获取较新的技术咨询,在短期内与国际技术源进行有效对接。也可考虑让政府进行牵头,依靠构建中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积极推动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高科技产业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高科技产业的紧密合作,通过项目的方式形成沟通纽带,主动学习硅谷创新生态系统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发展模式,有效攻克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不断推动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跨越式发展。

4.积极推进知识合作

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其背后世界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的智力支持。从一定程度上讲,斯坦福大学已陆续被看成是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保持活力的源泉。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若要保持持续、稳定的竞争力,就应借助于集群区域大学以及相关研发机构的知识创造能力保持充分的活力。当前,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确集聚了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发展地位的高校以及研发机构,且这些高校和研发机构也曾创造出大量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仍具有较为明显的偏差,科研成果转化率非常低,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并未充分发挥

大学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因此,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应不断加强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沟通与合作,主动吸收硅谷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逐步培养前沿的科学、工程人才,应尝试性的在大学内部建设商业俱乐部、创业俱乐部等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成果转化组织,大力支持学术创业的组织结构,有效促进大学创业氛围的塑造、科技成果的不断转化,最终增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

5.不断强化政策合作

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超强竞争力的根源在于具有先进、完善的科技、创新以及政策体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应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交流、合作,积极吸取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先进发展经验、管理体制,主动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强化政策体制沟通,不断深化其政策和架构革新,调整科技和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体系。在涉及到重点产业和园区发展规划、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中介服务机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优惠政策方面。不断健全创新顶层设计,借鉴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选择和规划体系的成功做法,以期制定出可促进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而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管理机制与政策环境(胡俊峰,2011)。应借鉴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经验,全力构建基于产业创新投入为主体、政府推动创新、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创新的科学投入体系,且高效发挥高校研发、成果的转化功能,积极推动高校深入参与创新系统内部管理运作。大力强化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管理,合理引导重点高端产业,并科学协调科研院所与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布局,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借助于战略规划以及空间部署,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拓展新发展空间,构建较强的集聚优势。

文章通过文字叙述、案例对比、图形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创新生态系统的范式演进、战略架构进行了分析,这主要包括创新范式演进的主要脉络与逻辑、创新生态系统兴起与发展的主因、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与架构三方面的问题。研究指出,创新生态系统越来越重视创意设计和用户关系的创新战略,借助于“体验+服务+产品”而渐渐实现价值,而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陆续兴起并获得不断发展,是因为科技进步、国际竞争、生态发展、创新环境等多种因素所致。此外,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创新环境系统和创新主体系统两方面。其中,创新环境系统主要表现技术、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而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一般涵盖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

其次,对硅谷、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对比研究,主要包括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脉络、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三部分。其中,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经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快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一流的智力支撑体系、成熟的创业投资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体现为1980-1988年、1988-1999年、1999-2009年、2009年以后四个时期,而不断突破制约创新和创业的体质机制障碍、完善税收优惠试点政策、健全创新人才机制、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以及建立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基础的融资体系,这些因素在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与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重点发展领域、相关服务体系、人才互动网络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而在开放程度、创新程度、介入程度、体系完善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最后,对中关村转型升级的相关路径进行研究,这主要涵盖加强人才培育与合作、逐步强化创新合作、不断强化产业合作、积极推进知识合作、不断强化政策合作。

【相关文献】

[1]赵中建,王志强.欧洲国家创新政策热点问题研究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5-8.

[3]李钟文等.区域优势:创新和创业的栖息地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刘雪芹,张贵.创新驱动的本质探渊与范式转换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9):5-8.

[5]李熠华,武哓峰,胡瑶瑛.共生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策略分析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7-48.

[6]颜永才.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治理研究 [D].武汉理工大学,2013.

[7]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动力与模式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8]盖文启,张辉,吕文栋.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 [J].中国软科学,2004(2):102-108.

[9]陈劲,赵闯.中美创新集群发展模式比较与合作战略透析 [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14(6):55-60.

[10]龚艳萍,陈艳丽.企业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分析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1):68-74.

[11]胡俊峰.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展望——基于文献的述评 [J].工业技术经济,2011(2):55-61.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敏香菱)

创新生态系统案例对比及转型升级路径

范洁

【摘 要】The gradually rising of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research shows

that innovation paradigm has begun a new round of chang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hich ranges from engineering, mechanical

innovation system to ecological innovation and organic type eco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scale , actively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ecological system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mportant breakthrough for the world's countries taking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raising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similar points between Z-park

and silicon valley such as the key development areas, talent interactive

network, social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Yet, there are also four evident

differences, specifi-cally, the degree of openness, innovation, the degree of

intervention levels and improved system.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Z-park innovation ecosystem, Z-park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silicon valley in the area of talent,

knowledge, innovation, industry and policy.%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逐步兴起表明,创新范式已开始新一轮变革、转换与升级,从工程化、机械式的创新体系逐步转为生态化、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基于国际视角,主动培育与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已陆续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进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虽在重点发展领域、人才互动网络以及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在开放程度、创新程度、介入程

度以及体系完善程度四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为促进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应在人才、知识、创新、产业、政策领域加强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

【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卷),期】2017(000)001

【总页数】6页(P32-37)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范式;创新生态;经济增长;社会服务;知识合作

【作 者】范洁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73.1

创新经济方兴未艾,而创新驱动的主旨体现在不断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并服务于系统发展的远景目标。但无论是创新的积极推进,还是创新元素的不断凸显,均无法脱离优良的创新生态,尤其是在凸显“创新竞争”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及地区在新一轮的创新浪潮中,陆续意识到培育与完善优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纷纷将构建富有较强竞争力且符合国情的创新生态系统视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并将其视为抢占科技制高点,进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突破口(赵中建等,2012)。例如,美国先后出台《构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制造业和竞争力》、《维持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科技竞争力》、《崛起的挑战:美国应对全球经济的创新政策》、《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的最佳实践:在21世纪的竞争》等报告,大力发展创新生态系统,而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更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是美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器(曾国屏等,

2013)。

我国政府亦积极顺应科技革命浪潮,通过不断尝试体制与机制创新,大力发展以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已成功打造包括北京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内的大量具有影响力、高质量的高新技术园区和创新生态系统。但较之于主要分布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服务、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全球顶级创新生态系统—硅谷创新生态系统而言,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寻促进中关村创新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1.创新范式演进的主要脉络与逻辑

创新是在持续变革的市场环境中逐步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创新系统研究的关注点逐渐发生变化,由基于要素构成和资源配置的静态分析逐步转为基于创新行为主体间互动机制的动态研究,而创新系统自身的发展亦渐渐关注创新要素间的优化集成,并以此为基础产生创新生态。1934年,熊彼特提出第一代线性创新模式。此模式认为创新过程的主线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制造产品→产品销售,而“创新”一般被视为科学发现与技术系统推动的结果,市场、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

随着时间推移,经济行为主体陆续认识到市场需求亦可被看成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能极大拉动创新活动,进入20世纪60年代,需求拉动模式作为第二代线性创新模式被提出,此种模式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初始点,认为创新过程的主线为研究开发→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的过程(李钟文等,2002)。在线性范式阶段,创新范式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为新古典经济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凸显线性模式以及封闭式创新的特点,其指出创新外部性主要涉及到创新战略和创新干预的重点内容。基于创新主体来讲,多数创新资源集中于企业单体内部,注重在企业内部成立研发机构和进行自主研发,并通过出售产品而实现价值。这是一种立足于“需

求+科研”的“双螺旋”创新驱动模式,而线性阶段的创新范式能陆续增强企业供给能力,凸显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竞争力、性价比、服务体系等。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线性创新模式的局限性陆续凸显,同步耦合模式亦应运而生。这种模式认为创新过程体现为研发、制造与营销交互作用的知识耦合过程,是典型的第二代创新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主张将需求拉动与技术推动有机结合的交互式环链模式陆续获得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系统方法陆续被引入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国家创新系统得以形成与发展。创新范式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为国家创新体系,而国家创新体系的本质主要涉及到的是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及其它相关组织间的密切技术合作,这期间政府在创新过程中基本上发挥“自上而下”的功能。其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为重要理论支撑,尽可能地获取来自企业外部的创新源。创新体系主要针对的是消费者需求,而企业借助于革新供给方式逐步创造崭新的消费者需求,并购整合、战略联盟、集群皆可被视为供给创新的方式。在创新主体方面,创新体系强大而且具有明显合作研发特点的创新战略,借助于“服务+产品”来陆续实现价值,注重选择“政府+企业+学研需求+科研+竞争”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之后,系统论和整体论的思想陆续被引入到创新活动的研究之中,而创新范式也逐渐过渡到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阶段。该阶段所指的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崭新的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嵌入/共生式创新的特点,其对过去基于机构论的国家创新系统实现了超越。在该模式理论中,创新不单单被看成是一种具有机械式特征的线性过程,而是一种生态系统,且社会经济各领域均被纳入此系统之中,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从很大程度上讲,将创新视为生态系统主要是指“为创新而优化”的理念。较之于国家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并非单单体现为一系列有关要素的集合,而是需求、供应、政策、基础设施四个整体功能部分的有机集成。演化经济理论可被看成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而企业创新行为在此情况

下亦非常注重资源集成与共生发展。在创新主体领域,创新生态系统较为重视产学研用的共生发展,重视创意设计和用户关系的创新战略,借助于“体验+服务+产品”而渐渐实现价值,选择“政府+企业+学研+用户需求+科研+竞争+共生”的创新驱动模式。

2.创新生态系统兴起与发展的主因

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陆续兴起并获得不断发展,是因为科技进步、国际竞争、生态发展、创新环境等多种因素所致。

首先,按照演化经济理论,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五次长波下行阶段,技术-经济方式逐渐发生重大转变。在科技进步的动力结构层面,交叉融合陆续被看成是主导因素,逐渐呈现出技术进化的群落演替、系统涨落特点。在科技促进产业变革方面,智能化制造技术、网络化生产组织、服务化价值创造、分散化能源产销以及绿色化消费理念不断获得凸显,而以技术与服务之间协同创新为基础的共享型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刘雪芹等,2016)。以Web3.0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工业社会,进而把之前表现出单个、冰冷特征的机械嵌入由软件、传感器、通信系统集成的物理网络系统之中,并以此为基础反馈到较高级别的决策系统之中。即: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新趋向便促使创新的系统范式由工程化、机械型渐渐过渡为生态化、有机型。

其次,就可持续发展来看,具有生态化特征的创新系统范式要求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整体上促进技术革新,尤其是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陆续被世人关注。伴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理念的低碳技术陆续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且在世界各地获得普遍推广。在此情况下,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大力推动绿色增长。由于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渐渐被看成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基本条件。国际上创新生态系统的国家及地区一般都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理

念深入人心、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循环经济发达的特征。

再次,就注重创新的国家竞争而言,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陆续产生基于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战略,而以推动国家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国家崛起的系统理念被普遍使用。此外,很多国家及地区都陆续开始通过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2005年,日本在《创新25战略》中提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政府政策基点应由技术政策陆续过渡为建立在“生态系统概念”上的创新政策。2012年,印度总理辛格提出塑造“创新生态系统”,以对科研与市场进行有机协调,进而促进科技界与企业界的密切合作和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2012年,国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首次将“创新生态”视为会议主题。同年,深圳提出要“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

全球竞争模式一般沿着单个企业竞争→供应链竞争→创新集群竞争→创新生态系统竞争的路径进行。在国际范围内,很多发达国家皆把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看成是推动产业创新、提高国家及地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而全球主要国家已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充分表明,创新范式已开始新一轮变革、转换与升级,即由工程化、机械式的创新体系陆续过渡为生态化、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其本质便主要体现在创新范式的演化,是与目前开始至将来10-20年世界正在孕育形成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新存在紧密关联。

3.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与架构

创新生态系统主要是由一系列不同主体相互交织而产生的开放、多维、共同演进的复杂网络结构。作为动态性的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相互之间存在互惠共生、协同竞争的关系,共同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李熠华,2014)。创新组织与其有关组织在创新过程中也能持续地进行资源交换,且逐步演化为网络化的新型组织模式。通常而言,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创新环境系统和创新主体系统两方面。其中,创新环境系统主要表现为创新主体系统的支撑系统,依靠构建有

助于创新发展的技术、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不断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一般涵盖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这些创新主体借助于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知识流、人才流、政策流的集聚及转化,共同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

如图1所示,可以具体观之,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的作用各自表现为:

第一,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在宏观方面可有效发挥宏观调控、法规监控、政策引导、财政支持、服务保障等功能,以及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法律环境,对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活动进行扶持与推动,而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创新主体和创新活动均受政府政策影响。

第二,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企业既涵盖供应企业、互补企业,也包括相关企业、需求企业,其与其他主体均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其他主体对企业的作用则可被看成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政府在政策、税收、财政、法律等领域能对企业进行管制,而企业亦会影响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

第三,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原始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生态系统人才流、技术流的源泉。大学能直接参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研发、传播、应用,凸显较强的“溢出效应”。大学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创新来源,其能被看成是知识、技术、人才的主要供给者。大学既能向人才市场提供人才,且能依靠人才市场、工程中心、技术市场对企业形成影响,亦可通过向技术市场提供研究成果而获得回报。大学也能直接与企业联系(颜永才,2013)。科研院所与大学类似,可以被视为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的主力。科研院所与工程中心进行充分合作,进而将研究成果提供给技术市场且获取回报,科研院所也可与企业直接联系,甚至可创办企业。显然,大学和科研院所均能促进企业发展,又可从企业获得回报,进而促进自身快速发展。

第四,中介机构作为创新服务主体,能为创新主体提供大量社会化、专业化的技术咨询服务,起到明显沟通、整合作用,尤其能推动创新知识传播、技术扩散及科技

成果转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能促进企业发展,亦可从中获益,同时受政府领导。人才中介机构从大学获得人才,而人才在市场与企业之间具有进入与退出机制。科技中介机构能从大学、科研机构获得成果且给予回报,然后将技术提供给企业,并从中获得回报。涵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科技咨询评估机构、行业技术协会在内的其他中介机构,能为其它主体合理运作提供必要支持以及为创新组织提供财务、法律等领域的咨询。

第五,金融机构作为创新投入主体,是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资金的提供主体。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能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必须的资金与物质,可被看成是创新生态系统保持高效运转的基础与保障。其一般由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创投机构构成(杜德斌,2015)。金融机构接受各种资金提供者的资金,且向企业投资,并获取回报,然后转给资金提供者。

第六,最终用户。最终用户形成的需求常常表现为直接驱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其既能往金融机构中投入资金,并从中获得回报,又可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1.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脉络

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作为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和全球著名的高科技创新中心,集聚美国约96%的半导体公司、上万家企业,这其中还包括因特尔、惠普等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公司。纵观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历程,可分为以下几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最初电子产品的研发源于单个员工或组织独立研发,而创业者负责产品设计、市场销售,但受制于资金、技术缺乏的影响,并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盖文启等,2004);二是形成阶段,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逐步出现较为专业化的供应商、中介服务机构,且陆续发展成为涵盖研究机构、供应商、销售商、中介组织在内的创新合作网络,最终形成较为齐备的产业链条;三是快速成长阶段,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在1950-1980年为快速成长阶段。1951年,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建立,之后吸引IBM、西屋电气、洛克希

德等诸多大公司陆续入驻硅谷。而在企业和有关机构大量进入的同时,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很多企业也不断衍生,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获得延展和优化;四是成熟阶段,自1980年以来,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高新技术产业陆续培育与发展,相关配套功能亦较为完善,产业链条亦不断完善。这促使硅谷创新生态系统陆续演变为具有网络型特征的价值链群,在数量达到高峰后扩张的速度有所放缓,进而渐渐进入平稳发展时期。总之,美国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一流的智力支撑体系、成熟的创业投资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2.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

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依托庞大的智力资源、持续的创业活力及灵活的创新机制,陆续被看成是中国最具规模、最健全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经历以下发展阶段:一是1980-1988年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这便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阶段。资金、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驱动,促使经济增长的成效开始凸显。二是1988-1999年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时期,这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发展阶段。伴随全球信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崛起搜狐、新浪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企业,初步产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三是1999-2009年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这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快速发展阶段。此时,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效果显著,涵盖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制药在内的产业集群及其众多龙头企业不断崛起。四是2009年至今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围绕国家战略和世界一流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目标,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研发出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产品,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陆续从“中国科研中心”过渡为“中国创新中心”(陈劲等,2014)。纵观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可知,不断突破制约创新和创业的体质机制障碍、完善税收优惠试点政

策、健全创新人才机制、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以及建立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基础的融资体系,这些因素在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3.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

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和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同为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集群,两者存在一定相似点,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重点发展领域相似。两者的主导产业均集中于电子信息领域,而在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方面亦均具有规模优势。二是两者内部均已建立包括投融资服务体系、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知识产品保护与运用体系在内的较为健全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也皆存在专门从事公共技术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创新平台。这显然可为创新创业的快速开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与支撑。三是两者内部均已构建较为完善的人才互动网络。无论是硅谷创新生态系统,还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均为各自国家的最高端创新平台,内部已集聚本国乃至全球高素质的人才与创新要素。

但是,较之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不足,这主要体现为:

一是开放程度差异。受文化、体制因素影响,美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成立之初就已建立一种包容失败、鼓励创新、人才能够自由流动的创新环境。而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群内高效率的知识、人才流动,尤其是硅谷内部所产生的鼓励冒险、创新创业的开放性竞争氛围,极大吸引了全球的创新创业人才。相比之下,我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氛围较为封闭。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所在的北京地区,虽然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户籍制度方面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进入壁垒,外来人才很难落户,严重阻碍人才有效流动,进而使得中关村在集聚全球科技资源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最终抑制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二是创新程度差异。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是自主创新的象征,包括电子计算机、集成

电路、硬盘驱动器、网络在内的全球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均源于硅谷。相比之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近年来虽涌现出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品的产品,但目前的创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模仿创新的色彩,且很多核心技术仍未实现重大突破。2015年,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授权数仅为硅谷的1/4~1/3。

三是介入程度差异。创业型大学的高度参与对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而言,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创业型大学,可被视为硅谷诞生的摇篮,其为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而由斯坦福大学学生、教师创办的高科技公司就有一千多家,其所培育的工程科技人才体现出强烈的自主创业激情和知识创造能力,成功实现高校创造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而可最大程度地激发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力与动力(吴航,2014)。相比之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所在的地区虽拥有较为丰富的智力资源,但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作用仍有待深入挖掘。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所获得的来自于大学的支持相对较少,在整合大学创新成果方面还缺乏经验。尤其是,我国现有的高校主要以教学和科研为主,高校对于创业型大学缺乏充分的认识,其与产业界缺乏深层次合作,而高校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效率较低。

四是体系完善程度差异。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已塑造成较为健全的创新生态系统,各创新主体之间在创新环境、创新制度的配合下完全能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既具有大量规模化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创业型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也具有较为宽松且鼓励创新的自由文化、体制环境。高校是为企业输送具有专业技能、知识人才的主要途径;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有关创新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塑造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进而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辅助创新机构依靠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生产种群展开互动与合作,从而有效参与系统内创新资源的投入与流动,促进技术创新产品的转让、流通以及交易,辅助技术创新之体间的创新

合作。相比之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初步建立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以及健全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但由于才处于建立初期,各项制度、体系建设仍需健全(易高峰等,2010)。目前整个集群创新生态体系仍未实现高度融合,各子体系之间的合作力度与深度仍需进一步强化。尤其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创新制度设计领域还存在较大不足。此外,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平台有待健全,目前往往重视建筑、通信设施等创新硬件的建设,而忽视行业协会、技术交易组织等创新中介机构的建设,这极大降低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效率。

大力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可被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虽已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体系的全球著名生态系统,但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相比,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为帮助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与高端创新源、现代知识库以及先进管理机制的有效对接,必须要强化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在人才、创新、产业、知识以及政策方面的合作,且辅之以有关配套政策以及健全创新行动开展的功能体系,充分发挥共生演化、自组织生长以及开放式协同的创新生态效应,从而不断推进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人才培育与合作

人才可被看成是创新生态系统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充分表明:高端的科技、工程人才在创新生态系统培育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显然与其大力吸引全球科技人才集聚创新创业存在很强的关联性(郝莹莹等,2005)。相比之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高端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领域还较为缺乏,而其若要发展为世界领先的创新生态系统,就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吸引及集聚产业创新人才。一方面,应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社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及智库为依托,不断加强高端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大力促进研究型大学、创新企业在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依

靠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秉持产业实际需求为导向,逐步增强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的针对性,进一步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强化与硅谷在人才领域的紧密合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优厚待遇,根据“特事特办”的方针塑造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吸引硅谷创新创业人才来中关村创业,高效践行“筑巢引凤”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理念。尤其是那些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四带”人才,更应科学制定人才引进技术,增加投入力度,为科技人才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在配偶和子女落户、就业、入学等领域对引进人才给予优惠政策。

2.逐步强化创新合作

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引领全球科技创新,是因为其内部已陆续形成机制健全和体系完整的创新链体系。涵盖风险投资基金、科技咨询机构及创新孵化器在内的大量创新中介服务组织的不断发展,可被看成是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取得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受惠于这些因素的存在,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创意才可能快速地经过研发形成产品并陆续推向市场。因此,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若要逐步成为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引领者,就应充分考虑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中介机构进行战略层面的密切合作,积极吸引后者在天使投资人、创新咨询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创新孵化模式等领域的有益发展经验,主动探寻中国特色化的创新中介建设模式,并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中介机构提供学习对象和目标,增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中介组织的服务能力,最终渐渐增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水平和创新速度。另外,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经验也不断折射出创新网络内部一系列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重要性。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协同创新网络既可不断减少创新成本,进而逐渐促进创新资源不断流动,又可推动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产生(龚艳萍等,2010)。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推进自身转型、发展、升级的过程中,应主动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加强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利用世界市场资源,陆续强化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能力。还应依靠政策指引与机制设计,逐步推进产、学、研

与其它创新主体构建战略联盟,且在重大科技项目领域展开密切沟通与合作。

3.不断强化产业合作

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在内部陆续出现诸多的支柱企业和龙头企业,特别是在很多高科技领域已拥有世界一流的产品和工艺。但较之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拥有的全球型高科技产业还远远少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鉴于此,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高科技领域,应主动开展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不断促进两者在高端产业领域的密切合作。应主动依靠一系列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不断强化对硅谷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大量全球著名企业进驻。也应陆续出台大量的优惠政策,不断支持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具备较强研发实力以及经验管理能力的高技术企业尝试性地在硅谷设立研发与制造中心,与硅谷的企业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与沟通,进而可获取较新的技术咨询,在短期内与国际技术源进行有效对接。也可考虑让政府进行牵头,依靠构建中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积极推动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高科技产业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内高科技产业的紧密合作,通过项目的方式形成沟通纽带,主动学习硅谷创新生态系统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发展模式,有效攻克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不断推动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跨越式发展。

4.积极推进知识合作

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其背后世界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的智力支持。从一定程度上讲,斯坦福大学已陆续被看成是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保持活力的源泉。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若要保持持续、稳定的竞争力,就应借助于集群区域大学以及相关研发机构的知识创造能力保持充分的活力。当前,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确集聚了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发展地位的高校以及研发机构,且这些高校和研发机构也曾创造出大量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仍具有较为明显的偏差,科研成果转化率非常低,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并未充分发挥

大学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因此,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应不断加强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沟通与合作,主动吸收硅谷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逐步培养前沿的科学、工程人才,应尝试性的在大学内部建设商业俱乐部、创业俱乐部等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成果转化组织,大力支持学术创业的组织结构,有效促进大学创业氛围的塑造、科技成果的不断转化,最终增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

5.不断强化政策合作

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超强竞争力的根源在于具有先进、完善的科技、创新以及政策体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应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交流、合作,积极吸取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先进发展经验、管理体制,主动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强化政策体制沟通,不断深化其政策和架构革新,调整科技和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体系。在涉及到重点产业和园区发展规划、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中介服务机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优惠政策方面。不断健全创新顶层设计,借鉴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选择和规划体系的成功做法,以期制定出可促进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而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管理机制与政策环境(胡俊峰,2011)。应借鉴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经验,全力构建基于产业创新投入为主体、政府推动创新、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创新的科学投入体系,且高效发挥高校研发、成果的转化功能,积极推动高校深入参与创新系统内部管理运作。大力强化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管理,合理引导重点高端产业,并科学协调科研院所与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布局,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借助于战略规划以及空间部署,为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内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拓展新发展空间,构建较强的集聚优势。

文章通过文字叙述、案例对比、图形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创新生态系统的范式演进、战略架构进行了分析,这主要包括创新范式演进的主要脉络与逻辑、创新生态系统兴起与发展的主因、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与架构三方面的问题。研究指出,创新生态系统越来越重视创意设计和用户关系的创新战略,借助于“体验+服务+产品”而渐渐实现价值,而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陆续兴起并获得不断发展,是因为科技进步、国际竞争、生态发展、创新环境等多种因素所致。此外,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创新环境系统和创新主体系统两方面。其中,创新环境系统主要表现技术、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而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一般涵盖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

其次,对硅谷、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对比研究,主要包括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脉络、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与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三部分。其中,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经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快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一流的智力支撑体系、成熟的创业投资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体现为1980-1988年、1988-1999年、1999-2009年、2009年以后四个时期,而不断突破制约创新和创业的体质机制障碍、完善税收优惠试点政策、健全创新人才机制、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以及建立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基础的融资体系,这些因素在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与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重点发展领域、相关服务体系、人才互动网络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而在开放程度、创新程度、介入程度、体系完善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最后,对中关村转型升级的相关路径进行研究,这主要涵盖加强人才培育与合作、逐步强化创新合作、不断强化产业合作、积极推进知识合作、不断强化政策合作。

【相关文献】

[1]赵中建,王志强.欧洲国家创新政策热点问题研究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5-8.

[3]李钟文等.区域优势:创新和创业的栖息地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刘雪芹,张贵.创新驱动的本质探渊与范式转换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9):5-8.

[5]李熠华,武哓峰,胡瑶瑛.共生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策略分析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7-48.

[6]颜永才.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治理研究 [D].武汉理工大学,2013.

[7]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动力与模式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8]盖文启,张辉,吕文栋.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 [J].中国软科学,2004(2):102-108.

[9]陈劲,赵闯.中美创新集群发展模式比较与合作战略透析 [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14(6):55-60.

[10]龚艳萍,陈艳丽.企业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分析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1):68-74.

[11]胡俊峰.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展望——基于文献的述评 [J].工业技术经济,2011(2):55-61.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