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释芳润)
体育科技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41卷)第5期 Vol.41,NO.5.2020
*
健康中国背景下发达国家体育健康政策的启示
吴 敏 刘 莹 于 鹤
(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3)
32
On the Inspiration of the Sports Health Polic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WU Min, etal.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China)
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战略
思想和目标任务。文章简述“健康中国”的内涵和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性,以美国为例,研究发达国家的体育健康政策,分
析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演变进程及特点,并总结它们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启示。
关键词: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健康公民
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和提升,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年推出,至2020年的健康公民计划,身体活动与健康由第
水平的迅速的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14位上升到首位。足以说明体育运动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手
和关注。我国于2016年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段之一。在最新的2020版的健康公民计划中,基本指标包
要》》,《纲要》中首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括:总体健康状况、健康影响因素、生命质量与健康公平等。
也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战略思想和目标任务。2.1 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演变进程
本文简述了“健康中国”的内涵,以及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健康公民计划是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为了提升美国
性,以美国为例,研究发达国家的体育健康政策,分析美国公民健康水平所提出的,至2020年,目前已推出了四次健
健康公民计划的演变进程及特点,并总结它们对“健康中国康公民计划。回顾四代健康公民计划可以发现,在健康领域、
2030”规划纲要的启示作用。 健康目标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完善。从美国四次健康公民计划
1 “健康中国”的内涵及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性 的整体目标来看,健康公平是其中的重点目标之一。在第1
1.1 “健康中国”的内涵 代健康公民计划中,指出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通过预防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来提升健康水平;在第4代健康公民计划中,提出实现健康
重大战略思想。“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对世界和公平,消除层次差异的目标。从第1代到第4代的健康公民
中国健康卫生改革发展需要所提出的,它的主要目标在于全计划的演变进程来看,减少健康差异性及健康公平成为美国
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它也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国家医政府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
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需求所形成的一项国家层面的全民健
表1 健康公民2000》身体活动与健康优先发展领域
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全民健康领
具体目标
域发展的科学性的体现,也是国家健康卫生体统在发展改革
目标种类 具体内容
降低冠心病1)降低冠心病死亡人数;
道路上的集体智慧结晶,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健康卫
死亡人数及2)20-74岁成年人肥胖率降低至20%;12-19岁青少年肥
生事业发展的理论体系。
肥胖率 胖率控制在15%;
1.2 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性
增加身体活1)提高每次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人数
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人
动时间,减少比例;6-17岁人群达到30%;18-74岁,每周进行5次以
的全面发展,实施利民惠民等政策,提出“健康中国2030”
静坐时间 上;人数比例提高至30%;
规划纲要势在必行。同时,对民生的保障、产业结构的调整,
2)提高每次至少进行20分钟大强度身体活动的人数比
服务职能的转变等方面也是具体的体现。随着人们对健康、
例;6-17岁人群提高至75%;18岁以上成人,提高至20%;
健身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运动逐渐走向社会化进程,人们
3)有意识进行肌肉力量/耐力及柔韧性练习;
4)降低久坐不良习惯人群比例;6-17岁人群控制在
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参与的运动项目的种类,以及运动的
15%;18岁以上人群从24%降至15%;
目标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包含
5)提高12岁以上肥胖人群进行健康减重的比例;18岁
物质生活水平层面,也包含体育运动现代化的发展内容党中
以上人群提高至50%
央提出健康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
目标实现办1)开设日常体育教育课程;
方面,它将大力推进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法 2)保证体育课程身体活动时间;
如何更加准确的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的时代内涵,也是战略
3)开展职工的运动健身项目;
实施者们所面临的挑战。
4)配备社区健康器材;
相关研究已指出,从1997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四次全
5)开办诊所关于身体活动的咨询;
6) 帮助指导缺乏自理能力的人。
民健身活动状况的调查,对全民健身政策沿革、政策背景、
表2 《健康公民2010》身体活动与健康优先发展领域
政策指向及政策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系列分析。研究认为,作
为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是一项重要和
具体目标
目标种类 具体内容
有意义的工作。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身是其中一项重
成人身体1)降低非休闲性身体活动的成年人比例;从1997年40%
要内容体系,它可以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工程,促进各
活动 降至20%;
级各类教育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民生保障水平及
2)每天规律性进行至少30min、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身
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优化。
体活动的成年人比例;从1997年的15%提高至30%
2 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演变进程及特点
3)每天规律性进行至少20min、每周至少3天提高心肺耐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提高美国公民的健康水平,
力的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成年人比例;从1997年的23%提高
培养公民的健康行为方式,建议公民进行身体活动等,健康
至30%;
公民计划被美国政府正式推出。第1代健康公民计划于1990
*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0lslktqn-014);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JG18DB068);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610)。
作者简介:吴敏(1985—),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78
体育科技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41卷)第5期 Vol.41,NO.5.2020
肌肉力量/1)成年人参加增强肌肉力量/耐力身体活动的比例;共1998
耐力和柔年的18%提高至30%
韧性练习 2)成年人参见增强柔韧性素质身体活动的比例;从1998
年的30%提高至43%
儿童青少1)每天从事至少30min以上、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身体
年身体活活动的青少年比例,从1999年的26.7%提高至35%
动 2)每天从事至少20min以上、每周至少3天,能提高心肺
耐力的高强度身体活动的青少年比例,从1999年的64.7%
提高至85%
3)要求所有学生每日需进行体育教育的公立和私立学校
比例,小学和初中从2000年的6.4%提高至9.4%,高中从
2000年的5.8%提高至14.5%
4)每天参加体育课的青少年比例从1999年的29.1%提高
自己50%
5)至少50%的体育课时间在积极活动的青少年人数比例
从1999年的38.5%提高至50%
6)平时每天看电视时间少于2小时的青少年比例,从1999
年的57.2%提高至75%
实施办法 1)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开放;
2)提供体育运动设备或组织体育运动活动;
3)开展社区步行活动
4)开展社区自行车骑行活动
表3 《健康公民2020》身体活动与健康优先发展领域
具体目标
目标种类 具体内容
1 减少成年人中不从2008年的36.2%降低至32.6%
参加休闲性身体活
动的比例
2 提高成年人达到1)提高成年人进行有氧活动的比例,具体为每周至
身体活动指南要求少累计300min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 高强度运动,
的比例(包括有氧或活动量相当的两种强度运动组合,从2008年的
运动和肌肉力量活43.5%提高至47.9%
动) 2)提高成人中进行有氧运动的比例,具体为每周至
少累计300min中等强度运动,或150min高强度运动,
或活动量相当的两种强度运动组合,从2008年的
28.4%提高至31.3%
3)提高成年人中每周进行至少2天肌肉力量活动的
比例,从2008年的21.9%提高至24.1%
4)提高成年人中同时达到身体活动指南关于有氧运
动和肌肉力量活动要求的比例,共2008年的18.2%
提高至20.1%(12个主要健康指标之一)
3 提高青少年中达1)提高青少年中达到身体活动指南关于有氧运动要
到身体活动指南要求的比例,从2011年28.7%提高至31.6%
求的比例 2 )提高青少年中达到身体活动指南关于肌肉力量活
(包括有氧运动和动的比例,从2011年55.6%提高至61.2%
肌肉力量活动) 3)提高青少年中达到身体活动指南关于有氧运动和
肌肉力量活动要求的比例,从2011年的21.9%提高
至24.1%
4 提高国家公立和1)小学从2006年的4.4%提高至4.8%
私立学校中要求所2)初中从2006年的10.5%提高至11.5%
有学生每日进行体3)高中从2006年的2.1%提高至2.3%
育教育的比例
5 提高青少年中每从2009年的33.3%提高至36.6%
日参加学校体育教
育的比例
6 提高实施小学 1)从2006年7个州增加到17个州
休假制度的州数 2)提高实施定期小学休假制度的地区比例,从57.1%
提高至62.8%
7 提高适时推荐实 从2006年61.5%提高至67.7%
施小学休假制度的
地区比例
8 提高儿童青少年1)提高0-2 岁婴幼儿中平时不看电视和录像的比例
中符合每日屏幕前2)提高2-12岁儿童青少年中每日看电视、录像或玩
时间要求的比例 游戏不超过2小时的比例
3)提高2-12岁儿童少年中每日在校外使用电脑或玩
电脑游戏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比例
9 增加允许儿童托1)增加提供大肌肉群或粗大运动,或相应设备。从
管提供身体活动的2006年25个州增加到35个州
州数 2)增加高强度身体活动,从2006年3个州增加到13
个州
3)增加每天身体活动或护理时间,从2006年1个州
增加到11个州
2.2 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特点
通过回顾美国发布的四次健康公民计划,主要是根据当
时的社会环境,在前一个10年健康公民计划的基础上,进
行了相应的补充和完善,进而才颁布和实施的。从4次颁布
的健康公民计划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美国政府通过广泛征集公众的意见,从而制定运
动健康政策,健康公民计划具有可持续性。从1990-2020
年已经发布了4次,新的健康公民计划是在上一次健康计划
上进行的修订和完善,并且要立足长远来考虑计划的制定的
时效性。
(2)从4次健康公民计划的修订过程来看,逐渐体现
出身体活动在健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健康政策十分重
视疾病的预防,从而在2020年健康公民计划中,提出了健
康战略中要重点发展的相关领域,例如,建议公民增加身体
活动的时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领域。
(3)在健康公民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美国通过构建网
站平台、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加强宣传,做到信息的公开和信
息交流的通畅。
(4)从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制定和修订的过程来看,
着重解决健康公平性问题,并作为健康战略的目标之一。逐
渐降低一些人口学变量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如公民的
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种族等。
3 美国国家健康战略对“健康中国 2030”战略的启示
对于发达国家的国家健康战略发展历程及特点,我们应
该从中吸收其优点,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国的体育政策和
战略。
首先,在发展的重心上,要真正从实践中做到从“体育
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在管理层面,逐渐转变政府
职能,进一步加大对群众体育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只有加强
对各地方体育场地、设施等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和管理,才能
最大限度的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在“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
战略上。
其次,在进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时,不仅仅
是某一个职能部门所能完成的工作,而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
协同合作,例如,要把体育部门、宣传部门、财政部门、教
育部门等相关部门所提出的政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另外,
各级部门还应该有长远、可持续发展规划,广泛征求公众意
见,最终才能提出一份适合我国国情的居民健康发展方案。
另外,各部门还应该遵循客观科学的方法,在政策实施过程
中,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量化指标,以便
于对居民的健身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指导。
另外,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我们还应该充分
考虑地理位置的差异性。例如,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之间,
体育项目发展应该有所侧重和区别;东部和西部之间,居民
体质上的差异,西部地区的居民的健康政策应与东部、中部
地区的居民有所区分。这样才能提高不同地区居民体质与政
策实施的相适应性,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居民的健康政策,
最终解决.所有居民的健康公平性问题。
最后,为了保障“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顺利实施,
除了政府层面的努力以外,各个地方也应该付诸行动。例如,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全国现在成立了大量的体育
俱乐部,而这些俱乐部的运营大部分属于地方,只有将这些
体育俱乐部向群众开放,才能充分满足所有居民对锻炼需求。
此外,在这些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还应该有社会体
育指导员给予指导,这样居民的锻炼才会事半功倍,减少伤
病等情况的出现。还可以通过运动处方缓解慢性疾病的发展,
使之成为有效的运动干预健康策略。以监督评价落实全民健
身机制创新,强化政府主导;以社会组织深化全民健身主体
建设,强化社会治理;以法规政策规范全民健身活动组织,
强化制度建设;以健康产业激发全民健身供给效应,强化市
场供给。
参考文献
(下转第84页)
79
体育科技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41卷)第5期 Vol.41,NO.5.2020
该重视媒体的宣传效益给赛事带来的人气和给赛事带来的全面做好赛事保障工作,保证比赛顺利完成。
经济效益。尽管只是系统内部的气排球比赛,追求经济效益4.3全方位宣传,打造赛事品牌
不是赛事的最终目标,但是扩大赛事的影响力是领导和赛事赛前,可以通过集团比赛工作群、集团公众号等对气排
组织者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企业仍应该尽量充分利用多种球运动进行宣传,让广大员工在关注比赛的同时,对该项目
[4]
媒介,加大宣传赛事,扩大赛事及企业影响力。 有更多的了解,提高大家的健身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广药集团官网上检索“气排球”,只有2条赛事报道,赛中,除了对比赛精彩瞬间进行报道,还可以对典型的充满
是前两届职工赛的报道,虽然新闻稿全面专业,能很好地说正能量的人和事进行报道,以比赛为载体,凝聚企业精神,
明气排球赛事的背景、目的、意义、过程、效果,但数量太弘扬企业文化。赛后,既要奖励优秀,强化荣誉感,也要鼓
少,第三届的报道甚至没有。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检索广药励没有名次的队伍,彰显团队精神,并借助比赛,激励其他
集团气排球比赛,相关新闻稿和视频也是凤毛麟角,不得不员工关注集体活动。赛事宣传既可以集团自己宣传报道,也
说广药集团气排球赛事媒体宣传的数量、广度、维度仍显不可以邀请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增加赛事影响力,打造赛事品
足,企业仍需在宣传方面着力。 牌,扩大企业社会影响。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检索“广州市气排球比赛”,与企
业相关的宣传较往年形式更丰富,内容很深入,与企业文化参考文献
结合更紧密,但数量也比较有限,很多企业赛事举办之后宣[1]谢兴超.胜利油田职工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
传文字资料没有挂网,大大限制了气排球赛事的影响力。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4建议 [2]罗俊波.广州市气排球运动发展及对策分析[J].广州体
4.1多渠道解决场地问题 育学院学报,2016,36(2):89-91.
建议企业将闲置的厂房、空地合理利用,建设多功能场[3]广药白云山.广药集团“金戈杯”职工气排球赛落下帷幕
地,如“气排球+羽毛球+篮球+毽球”场地,一场多用,满[EB/OL]./article/,2
足多个项目训练需求,如果利用率高,可以大大节约职工运018-10-29.
动成本。利用好业余时间,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循环展转,[4]王冠.湖南省直单位气排球赛事活动现状分析[D].湖南
合理利用好公园、广场等开放性场所、社区或者居委会活动师范大学,2015.
[7]
区、普通高校、养生俱乐部或者类似的健身会所等场所。[5]广药网.广药集团举办“中一滋肾育胎丸杯”职工气排球
总之多渠道解决场地,实现体育场地资源共享保障气排球训赛[EB/OL]./article/,
练需求。 2017-09-13.
4.2赛事灵活调整,科学办赛 [6]金羊网讯.羊城喜迎群众体育盛会,全国新区经开区高新
企业在举办气排球赛事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让赛事区首届职工健康运动会11月22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幕[E
流程和细节安排更科学合理。企业赛事编排可以根据参赛选B/OL].:///pc/9cfb84a
手人数、性别比例、年龄比例,参赛队伍多少,比赛场地多0328bbdbf9?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
少等主要因素,充分考虑比赛场馆周边的交通、餐饮甚至季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节天气等影响因素,结合之前的赛事反馈和职工需要,不断[7]段佳珍.气排球运动在云南省教育卫生科研系统的推广
调整比赛形式,比赛流程,使各规定、安排更科学、合理,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上接第79页)
[1]周瑶.对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
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5(5):38-40.
[2]卢平生,朱忠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
建问题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3):311-
316.
[3]刘水强.南岳衡山景区居民全民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分
析[J],湖南师范大学,2014(6).
[4]谢林海.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与
(上接第81页)
[1]国家体育局.幼儿体质监测标准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
出版社,2013(8).
[2]吴丽君,郭新明.山西省幼儿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14,24(3):47-50.
[3]蔡睿.幼儿体质监测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J].体育科学,
2014,24(3):37-39.
[4]屈杰,张斌,杨峰,等.武陵山区侗族与苗族 2-5 岁幼儿
体质状况的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报,2012(6)38:78-8
2.
[5]杨阳.福建省幼儿体质现状及特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2010.
科学,2005,26(6):36-39.
[5]刘大勇.青岛市全民体育健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2005(6):36-46.
[6]史兵,赵东昌.陕西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现状调
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4):5-8.
[7]裴立新.关于构建省城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研究[J].西
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4):4-8.
[8]董新光.关于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构架[J].体育文化导
刊,2005(5):5-7.
[6]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幼儿体质监测公报[EB/OL].(201
1-09-02)[2013-12-23].
[7]张学兵.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幼儿体质现状的研究
[D].上海体育学院,2013.
[8]陈华.海岛与内陆3-6岁幼儿体质地域特征与饮食结构
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0(4):513-515.
[9]陶光华.西藏高校藏汉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1):31-33.
[10]宋倩,彭莉.重庆市幼儿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28-33.
84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释芳润)
体育科技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41卷)第5期 Vol.41,NO.5.2020
*
健康中国背景下发达国家体育健康政策的启示
吴 敏 刘 莹 于 鹤
(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3)
32
On the Inspiration of the Sports Health Polic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WU Min, etal.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China)
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战略
思想和目标任务。文章简述“健康中国”的内涵和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性,以美国为例,研究发达国家的体育健康政策,分
析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演变进程及特点,并总结它们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启示。
关键词: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健康公民
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和提升,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年推出,至2020年的健康公民计划,身体活动与健康由第
水平的迅速的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14位上升到首位。足以说明体育运动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手
和关注。我国于2016年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段之一。在最新的2020版的健康公民计划中,基本指标包
要》》,《纲要》中首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括:总体健康状况、健康影响因素、生命质量与健康公平等。
也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战略思想和目标任务。2.1 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演变进程
本文简述了“健康中国”的内涵,以及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健康公民计划是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为了提升美国
性,以美国为例,研究发达国家的体育健康政策,分析美国公民健康水平所提出的,至2020年,目前已推出了四次健
健康公民计划的演变进程及特点,并总结它们对“健康中国康公民计划。回顾四代健康公民计划可以发现,在健康领域、
2030”规划纲要的启示作用。 健康目标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完善。从美国四次健康公民计划
1 “健康中国”的内涵及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性 的整体目标来看,健康公平是其中的重点目标之一。在第1
1.1 “健康中国”的内涵 代健康公民计划中,指出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通过预防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来提升健康水平;在第4代健康公民计划中,提出实现健康
重大战略思想。“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对世界和公平,消除层次差异的目标。从第1代到第4代的健康公民
中国健康卫生改革发展需要所提出的,它的主要目标在于全计划的演变进程来看,减少健康差异性及健康公平成为美国
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它也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国家医政府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
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需求所形成的一项国家层面的全民健
表1 健康公民2000》身体活动与健康优先发展领域
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全民健康领
具体目标
域发展的科学性的体现,也是国家健康卫生体统在发展改革
目标种类 具体内容
降低冠心病1)降低冠心病死亡人数;
道路上的集体智慧结晶,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健康卫
死亡人数及2)20-74岁成年人肥胖率降低至20%;12-19岁青少年肥
生事业发展的理论体系。
肥胖率 胖率控制在15%;
1.2 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性
增加身体活1)提高每次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人数
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人
动时间,减少比例;6-17岁人群达到30%;18-74岁,每周进行5次以
的全面发展,实施利民惠民等政策,提出“健康中国2030”
静坐时间 上;人数比例提高至30%;
规划纲要势在必行。同时,对民生的保障、产业结构的调整,
2)提高每次至少进行20分钟大强度身体活动的人数比
服务职能的转变等方面也是具体的体现。随着人们对健康、
例;6-17岁人群提高至75%;18岁以上成人,提高至20%;
健身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运动逐渐走向社会化进程,人们
3)有意识进行肌肉力量/耐力及柔韧性练习;
4)降低久坐不良习惯人群比例;6-17岁人群控制在
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参与的运动项目的种类,以及运动的
15%;18岁以上人群从24%降至15%;
目标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包含
5)提高12岁以上肥胖人群进行健康减重的比例;18岁
物质生活水平层面,也包含体育运动现代化的发展内容党中
以上人群提高至50%
央提出健康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
目标实现办1)开设日常体育教育课程;
方面,它将大力推进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法 2)保证体育课程身体活动时间;
如何更加准确的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的时代内涵,也是战略
3)开展职工的运动健身项目;
实施者们所面临的挑战。
4)配备社区健康器材;
相关研究已指出,从1997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四次全
5)开办诊所关于身体活动的咨询;
6) 帮助指导缺乏自理能力的人。
民健身活动状况的调查,对全民健身政策沿革、政策背景、
表2 《健康公民2010》身体活动与健康优先发展领域
政策指向及政策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系列分析。研究认为,作
为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是一项重要和
具体目标
目标种类 具体内容
有意义的工作。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身是其中一项重
成人身体1)降低非休闲性身体活动的成年人比例;从1997年40%
要内容体系,它可以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工程,促进各
活动 降至20%;
级各类教育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民生保障水平及
2)每天规律性进行至少30min、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身
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优化。
体活动的成年人比例;从1997年的15%提高至30%
2 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演变进程及特点
3)每天规律性进行至少20min、每周至少3天提高心肺耐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提高美国公民的健康水平,
力的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成年人比例;从1997年的23%提高
培养公民的健康行为方式,建议公民进行身体活动等,健康
至30%;
公民计划被美国政府正式推出。第1代健康公民计划于1990
*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0lslktqn-014);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JG18DB068);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610)。
作者简介:吴敏(1985—),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78
体育科技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41卷)第5期 Vol.41,NO.5.2020
肌肉力量/1)成年人参加增强肌肉力量/耐力身体活动的比例;共1998
耐力和柔年的18%提高至30%
韧性练习 2)成年人参见增强柔韧性素质身体活动的比例;从1998
年的30%提高至43%
儿童青少1)每天从事至少30min以上、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身体
年身体活活动的青少年比例,从1999年的26.7%提高至35%
动 2)每天从事至少20min以上、每周至少3天,能提高心肺
耐力的高强度身体活动的青少年比例,从1999年的64.7%
提高至85%
3)要求所有学生每日需进行体育教育的公立和私立学校
比例,小学和初中从2000年的6.4%提高至9.4%,高中从
2000年的5.8%提高至14.5%
4)每天参加体育课的青少年比例从1999年的29.1%提高
自己50%
5)至少50%的体育课时间在积极活动的青少年人数比例
从1999年的38.5%提高至50%
6)平时每天看电视时间少于2小时的青少年比例,从1999
年的57.2%提高至75%
实施办法 1)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开放;
2)提供体育运动设备或组织体育运动活动;
3)开展社区步行活动
4)开展社区自行车骑行活动
表3 《健康公民2020》身体活动与健康优先发展领域
具体目标
目标种类 具体内容
1 减少成年人中不从2008年的36.2%降低至32.6%
参加休闲性身体活
动的比例
2 提高成年人达到1)提高成年人进行有氧活动的比例,具体为每周至
身体活动指南要求少累计300min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 高强度运动,
的比例(包括有氧或活动量相当的两种强度运动组合,从2008年的
运动和肌肉力量活43.5%提高至47.9%
动) 2)提高成人中进行有氧运动的比例,具体为每周至
少累计300min中等强度运动,或150min高强度运动,
或活动量相当的两种强度运动组合,从2008年的
28.4%提高至31.3%
3)提高成年人中每周进行至少2天肌肉力量活动的
比例,从2008年的21.9%提高至24.1%
4)提高成年人中同时达到身体活动指南关于有氧运
动和肌肉力量活动要求的比例,共2008年的18.2%
提高至20.1%(12个主要健康指标之一)
3 提高青少年中达1)提高青少年中达到身体活动指南关于有氧运动要
到身体活动指南要求的比例,从2011年28.7%提高至31.6%
求的比例 2 )提高青少年中达到身体活动指南关于肌肉力量活
(包括有氧运动和动的比例,从2011年55.6%提高至61.2%
肌肉力量活动) 3)提高青少年中达到身体活动指南关于有氧运动和
肌肉力量活动要求的比例,从2011年的21.9%提高
至24.1%
4 提高国家公立和1)小学从2006年的4.4%提高至4.8%
私立学校中要求所2)初中从2006年的10.5%提高至11.5%
有学生每日进行体3)高中从2006年的2.1%提高至2.3%
育教育的比例
5 提高青少年中每从2009年的33.3%提高至36.6%
日参加学校体育教
育的比例
6 提高实施小学 1)从2006年7个州增加到17个州
休假制度的州数 2)提高实施定期小学休假制度的地区比例,从57.1%
提高至62.8%
7 提高适时推荐实 从2006年61.5%提高至67.7%
施小学休假制度的
地区比例
8 提高儿童青少年1)提高0-2 岁婴幼儿中平时不看电视和录像的比例
中符合每日屏幕前2)提高2-12岁儿童青少年中每日看电视、录像或玩
时间要求的比例 游戏不超过2小时的比例
3)提高2-12岁儿童少年中每日在校外使用电脑或玩
电脑游戏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比例
9 增加允许儿童托1)增加提供大肌肉群或粗大运动,或相应设备。从
管提供身体活动的2006年25个州增加到35个州
州数 2)增加高强度身体活动,从2006年3个州增加到13
个州
3)增加每天身体活动或护理时间,从2006年1个州
增加到11个州
2.2 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特点
通过回顾美国发布的四次健康公民计划,主要是根据当
时的社会环境,在前一个10年健康公民计划的基础上,进
行了相应的补充和完善,进而才颁布和实施的。从4次颁布
的健康公民计划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美国政府通过广泛征集公众的意见,从而制定运
动健康政策,健康公民计划具有可持续性。从1990-2020
年已经发布了4次,新的健康公民计划是在上一次健康计划
上进行的修订和完善,并且要立足长远来考虑计划的制定的
时效性。
(2)从4次健康公民计划的修订过程来看,逐渐体现
出身体活动在健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健康政策十分重
视疾病的预防,从而在2020年健康公民计划中,提出了健
康战略中要重点发展的相关领域,例如,建议公民增加身体
活动的时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领域。
(3)在健康公民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美国通过构建网
站平台、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加强宣传,做到信息的公开和信
息交流的通畅。
(4)从美国健康公民计划的制定和修订的过程来看,
着重解决健康公平性问题,并作为健康战略的目标之一。逐
渐降低一些人口学变量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如公民的
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种族等。
3 美国国家健康战略对“健康中国 2030”战略的启示
对于发达国家的国家健康战略发展历程及特点,我们应
该从中吸收其优点,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国的体育政策和
战略。
首先,在发展的重心上,要真正从实践中做到从“体育
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在管理层面,逐渐转变政府
职能,进一步加大对群众体育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只有加强
对各地方体育场地、设施等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和管理,才能
最大限度的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在“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
战略上。
其次,在进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时,不仅仅
是某一个职能部门所能完成的工作,而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
协同合作,例如,要把体育部门、宣传部门、财政部门、教
育部门等相关部门所提出的政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另外,
各级部门还应该有长远、可持续发展规划,广泛征求公众意
见,最终才能提出一份适合我国国情的居民健康发展方案。
另外,各部门还应该遵循客观科学的方法,在政策实施过程
中,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量化指标,以便
于对居民的健身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指导。
另外,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我们还应该充分
考虑地理位置的差异性。例如,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之间,
体育项目发展应该有所侧重和区别;东部和西部之间,居民
体质上的差异,西部地区的居民的健康政策应与东部、中部
地区的居民有所区分。这样才能提高不同地区居民体质与政
策实施的相适应性,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居民的健康政策,
最终解决.所有居民的健康公平性问题。
最后,为了保障“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顺利实施,
除了政府层面的努力以外,各个地方也应该付诸行动。例如,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全国现在成立了大量的体育
俱乐部,而这些俱乐部的运营大部分属于地方,只有将这些
体育俱乐部向群众开放,才能充分满足所有居民对锻炼需求。
此外,在这些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还应该有社会体
育指导员给予指导,这样居民的锻炼才会事半功倍,减少伤
病等情况的出现。还可以通过运动处方缓解慢性疾病的发展,
使之成为有效的运动干预健康策略。以监督评价落实全民健
身机制创新,强化政府主导;以社会组织深化全民健身主体
建设,强化社会治理;以法规政策规范全民健身活动组织,
强化制度建设;以健康产业激发全民健身供给效应,强化市
场供给。
参考文献
(下转第84页)
79
体育科技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41卷)第5期 Vol.41,NO.5.2020
该重视媒体的宣传效益给赛事带来的人气和给赛事带来的全面做好赛事保障工作,保证比赛顺利完成。
经济效益。尽管只是系统内部的气排球比赛,追求经济效益4.3全方位宣传,打造赛事品牌
不是赛事的最终目标,但是扩大赛事的影响力是领导和赛事赛前,可以通过集团比赛工作群、集团公众号等对气排
组织者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企业仍应该尽量充分利用多种球运动进行宣传,让广大员工在关注比赛的同时,对该项目
[4]
媒介,加大宣传赛事,扩大赛事及企业影响力。 有更多的了解,提高大家的健身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广药集团官网上检索“气排球”,只有2条赛事报道,赛中,除了对比赛精彩瞬间进行报道,还可以对典型的充满
是前两届职工赛的报道,虽然新闻稿全面专业,能很好地说正能量的人和事进行报道,以比赛为载体,凝聚企业精神,
明气排球赛事的背景、目的、意义、过程、效果,但数量太弘扬企业文化。赛后,既要奖励优秀,强化荣誉感,也要鼓
少,第三届的报道甚至没有。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检索广药励没有名次的队伍,彰显团队精神,并借助比赛,激励其他
集团气排球比赛,相关新闻稿和视频也是凤毛麟角,不得不员工关注集体活动。赛事宣传既可以集团自己宣传报道,也
说广药集团气排球赛事媒体宣传的数量、广度、维度仍显不可以邀请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增加赛事影响力,打造赛事品
足,企业仍需在宣传方面着力。 牌,扩大企业社会影响。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检索“广州市气排球比赛”,与企
业相关的宣传较往年形式更丰富,内容很深入,与企业文化参考文献
结合更紧密,但数量也比较有限,很多企业赛事举办之后宣[1]谢兴超.胜利油田职工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
传文字资料没有挂网,大大限制了气排球赛事的影响力。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4建议 [2]罗俊波.广州市气排球运动发展及对策分析[J].广州体
4.1多渠道解决场地问题 育学院学报,2016,36(2):89-91.
建议企业将闲置的厂房、空地合理利用,建设多功能场[3]广药白云山.广药集团“金戈杯”职工气排球赛落下帷幕
地,如“气排球+羽毛球+篮球+毽球”场地,一场多用,满[EB/OL]./article/,2
足多个项目训练需求,如果利用率高,可以大大节约职工运018-10-29.
动成本。利用好业余时间,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循环展转,[4]王冠.湖南省直单位气排球赛事活动现状分析[D].湖南
合理利用好公园、广场等开放性场所、社区或者居委会活动师范大学,2015.
[7]
区、普通高校、养生俱乐部或者类似的健身会所等场所。[5]广药网.广药集团举办“中一滋肾育胎丸杯”职工气排球
总之多渠道解决场地,实现体育场地资源共享保障气排球训赛[EB/OL]./article/,
练需求。 2017-09-13.
4.2赛事灵活调整,科学办赛 [6]金羊网讯.羊城喜迎群众体育盛会,全国新区经开区高新
企业在举办气排球赛事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让赛事区首届职工健康运动会11月22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幕[E
流程和细节安排更科学合理。企业赛事编排可以根据参赛选B/OL].:///pc/9cfb84a
手人数、性别比例、年龄比例,参赛队伍多少,比赛场地多0328bbdbf9?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
少等主要因素,充分考虑比赛场馆周边的交通、餐饮甚至季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节天气等影响因素,结合之前的赛事反馈和职工需要,不断[7]段佳珍.气排球运动在云南省教育卫生科研系统的推广
调整比赛形式,比赛流程,使各规定、安排更科学、合理,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上接第79页)
[1]周瑶.对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
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5(5):38-40.
[2]卢平生,朱忠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
建问题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3):311-
316.
[3]刘水强.南岳衡山景区居民全民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分
析[J],湖南师范大学,2014(6).
[4]谢林海.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与
(上接第81页)
[1]国家体育局.幼儿体质监测标准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
出版社,2013(8).
[2]吴丽君,郭新明.山西省幼儿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14,24(3):47-50.
[3]蔡睿.幼儿体质监测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J].体育科学,
2014,24(3):37-39.
[4]屈杰,张斌,杨峰,等.武陵山区侗族与苗族 2-5 岁幼儿
体质状况的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报,2012(6)38:78-8
2.
[5]杨阳.福建省幼儿体质现状及特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2010.
科学,2005,26(6):36-39.
[5]刘大勇.青岛市全民体育健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2005(6):36-46.
[6]史兵,赵东昌.陕西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现状调
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4):5-8.
[7]裴立新.关于构建省城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研究[J].西
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4):4-8.
[8]董新光.关于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构架[J].体育文化导
刊,2005(5):5-7.
[6]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幼儿体质监测公报[EB/OL].(201
1-09-02)[2013-12-23].
[7]张学兵.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幼儿体质现状的研究
[D].上海体育学院,2013.
[8]陈华.海岛与内陆3-6岁幼儿体质地域特征与饮食结构
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0(4):513-515.
[9]陶光华.西藏高校藏汉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1):31-33.
[10]宋倩,彭莉.重庆市幼儿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28-3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