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烧伤后血小板异常及细胞因子的调控

IT圈 admin 27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虢痴旋)

维普资讯

昆明医学院学报2OO7,(2B):154~157 

CN 53—1O49/R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鲁 .综 述  

烧伤后血小板异常及细胞因子的调控 

郑德义 综述付晋凤 审校 

650101) 

(1)贵阳烧伤医院烧伤整形科,贵州贵阳550005; 

2)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云南昆明

[摘要]烧伤后常见血小板数量异常和功能障碍,它与烧伤严重程度、休克、感染和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等 

因素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病程的转归及预后.就烧伤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以及造血生长因子对其调控进行 

综述. 

[关键词]烧伤;血小板;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一11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06(2007)2B一0154—04 

Platelet Changes and Regulation of Relative Cytokines after Burn 

ZHENG De—yi¨

FU Jin—feng 

(1)Dept.ofBurn and Plastic Surgery,Guiyang Burn Hospital,Guiyang,550005; 

2)Dept.ofBurn,The 2nd Afilfiated Hospital ofKunming Medical College,Kunming 650200,China) 

[Abstract]Quantity abnormality and dysfunction of blood platelet after burn are common.It is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burned severity,shock,infection and internal complication,which directly affect prognosis of the 

burned.The article summarizes platelet amount changes after burn and regulation of thrombopoietin and intrlukin 

11 on platelet. 

[Key words]Burn;Platelet;Thrombopoietin;Interlukin一1 1 

烧伤后常见血小板数量异常和功能障碍,血 

小板减少预示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导致烧 

(thrombocyte),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 

(megakaryocyte,MK)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 

多种生物活性的血细胞.血小板体积小,平均 

8 m ,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呈淡红 

色,血小板的中央部分为颗粒区,内含两种颗粒 

物质: 颗粒和致密颗粒,其中 颗粒内含凝血 

伤患者血小板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它与 

病情严重程度、休克、感染及内脏并发症等因素 

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表明,血小板生成素 

(thrombopoietin,Tpo)、白细胞介素11(IL一11) 

是机体调节促进血小板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本 

文就烧伤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以及造血生长因 

子对其调控进行综述. 

因子Ⅲ、酸性水解酶、纤维原、纤维连接蛋白及 

多种细胞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血小板活化因 

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血小板因子 

1血小板的病理生理 

血小板(platelet,PLT)或称血栓细胞 

4(PF4)、IL一1、IL一6及TNF等;致密颗粒能 

释放5一羟色胺(5一HT)、二磷酸腺苷(ADP)、 

[作者简介]郑德义(1969~),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烧伤外科临床工作 

维普资讯

第2B期 郑德义,等.烧伤后血小板异常及细胞因子的调控 l55 

三磷酸腺苷(ATP)、钙离子和肾上腺素,两种颗 

粒内容物的释放与血小板的功能有关.血小板平 

均寿命可有7~14 d,进入血液后,只在最初2 d 

具有生理功能,然后由机体内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或参与凝血栓形成,正常成年人外周血血小板计 

数为(100~300)×10 /L. 

在创伤、感染和缺氧等因素的作用下,血管 

收缩,血流减慢,血管受损伤后暴露血管壁胶原, 

在胶质、外源性ADP等的趋化激活作用下,血小 

板趋向于损伤局部,并通过粘附、聚集作用,与 

血细胞共同形成血凝块止血.同时,血小板释放 

的活性物质5一HT、PAF、前列腺素G2 

(PGG2)、前列腺素H2(PGH2)、血栓素A2 

(TXA2)等产生了十分复杂而活跃的生物学效应, 

这些活性物质或加强炎症反应;或是参与血流调 

控,改变血管舒张及通透性;或是改变凝血状态, 

产生血管收缩、炎细胞聚集,炎性介质大量释放 

等,从而在烧伤、创伤后SIRS、MODS的形成中 

发挥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血小板还产生了多 

种炎症和创伤愈合的介质,通过PDGF趋化中性 

粒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向 

受伤部位迁移,并通过对IL一1、IL一6的表达调 

节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的产生,因此,在 

创伤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烧伤后血小板的变化 

严重烧伤、创伤早期血小板数量下降,且与 

烧伤严重程度、感染、MODS等并发症相关 J. 

般烧伤后3~7 d内血小板明显下降,下降程度 

和持续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平行 .史功等观 

察46例(15%~95%)TBSA烧伤病例,伤后8 h 

血小板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无明显变 

化,伤后3 d,大于50%TBSA病例血小板下降, 

至第5天血小板均降致最低值,伤后第15天大于 

70%TBSA组血小板仍未恢复正常,血小板与 

MPV呈显著负相关.然而,部分报告伤后24 h内 

血小板即显著降低 ,多见于特重度烧伤,可 

能与严重烧伤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当血压下降 

且低于90/60 mmHg,全身器官组织灌流明显减 

少,造成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缺血缺氧损害,致休 

克骨髓(shock marrow),血小板形成减少,血小 

板减少与休克、低血压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正 

相关,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目前认为 

烧伤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严重烧伤患者 

伤后1~2 h,由于血液浓缩和高应激状态,外周 

血中血小板数量在短期内可高于正常;严重烧伤、 

休克、严重感染均可造成血小板直接破坏增多; 

休克期大量补液后血液稀释;烧伤后血管内皮细 

胞受损,大量血小板粘附、聚集在损伤组织内, 

血小板在机体内异常分布,在损伤局部小血管内, 

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形成白色血栓,甚至发生DIC, 

消耗了大量PLT,血小板消耗增加;延迟复苏,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和急性感染,进一 

步使凝血系统被激活,PAF释放,血小板膜微粘 

度的改变,可加剧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进一步 

降低,由于以上因素致循环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 

同时骨髓中巨核细胞反应性地生成新的大体积血 

小板,导致MPV增大.但是,当烧伤后病情严 

重,或特殊原因烧伤(如化学烧伤),免疫抑制 

及脓毒症情况下,骨髓中巨核细胞受到抑制时, 

血小板持续下降,此时MPV不变甚至减少 J. 

脓毒症和MODS是烧伤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 

因,脓毒症常常伴随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 

异常、血小板功能障碍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减少在烧伤、 

创伤危重患者中常见,血小板减少可作为独立危 

险因素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使用简便、可靠, 

尤其是血小板的动态变化、血小板数量急剧减少 

具有更强的预警价值 m .此外,手术中血 

液丢失,大量输血、输液,而输入的库存血中几 

乎缺乏血小板以及手术野大量血管短端凝血消耗 

血小板等原因引起手术后血小板降低『l H ;烧伤 

局部及全身用药,包括SD—Ag、肝素、H 受体 

拮抗剂法莫替丁都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 J. 

严重烧伤后发生血小板增多症国内文献少见 

报道.诊断血小板增多症的基本条件为血小板数 

明显增多大于6OO×10 儿,也有文献将该值定为 

450×10 /L并需排除引发血小板增多的原发疾 

病,常见原因有各种急、慢性炎症,外科手术后, 

贫血和恶性肿瘤等,其中感染是造成血小板增多 

的重要原因.烧伤后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重度以 

上烧伤患者,一般烧伤后1周起出现血小板增多, 

逐渐升高,持续时间长,约3~4周¨ I7_,仇佩 

庆等报道其中2例发生肺栓塞¨ ,可能为机体生 

成血小板的过度代偿反应,此外,TPO和IL一6 

水平的升高也是血小板增多症的重要因素 IS,19]. 

维普资讯

l56 昆明医学院学报 第28卷 

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药 

3造血生长因子变化及对血小板生成的 

调控 

机体内许多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 

物性紫癜.故检测TPO水平可区别外周破坏还是 

造血衰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3.2几一ll 

IL一1 1是源于骨髓基质细胞的多功能造血生 

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调节巨核细胞 

的体液网络,调控人体的造血功能,并维持着一 

种动态的平衡.近年的研究表明,血小板生成素 

及血小板生成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还具有免疫 

(thrombopoietin,TOo)、白细胞介素11(IL一11) 

是机体调节促进血小板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 

3.1 TPo 

TPO又称巨核细胞生长发育因子 

(megakaryocytes growth development factor,MG— 

DF),它是一种巨核细胞一血小板特异性调控因 

子,作用于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重要阶段. 

3.1.1 血小板生成素的生物学作用TPO是机体 

内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主要因素,它作用于血小板 

生成的多个阶段.TPO与其特异性e—mpl受体结 

合后,激酶活化,激活了信号转导传递系统,使 

CD 细胞向巨核细胞系统转化;促进巨核祖细胞 

分化、生长、发育成熟;在巨核细胞发育成熟的 

晚期,促进其体积增大和在骨髓及肺部经过变形 

运动,胞质在窦腔脱颗粒分割成血小板或在肺毛 

细血管挤压后经碎化作用产生血小板;TPO能增 

强血小板的功能,间接增强血小板聚集反应. 

TPO的产生部位:主要在肝脏,其次肾脏、骨骼 

肌、脾脏及骨髓. 

3.1.2 TPO水平的调控 目前认为,血清中 

TPO水平主要是通过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的 

e—mpl受体相结合而得以调节的,血小板、巨核 

细胞数量的副反馈调节和基因水平的反馈机制是 

调节TPO代谢的主要调节因素.严重创伤 J、外 

科术后¨ 出现血小板减少,TPO、IL一6水平显 

著升高,TPO和IL一6协同作用,共同刺激骨髓 

产生血小板;感染、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 

TPO升高,Spyros报道152例脓毒症患者,认为 

TPO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PO峰值 

与临床脓毒性休克发作同步,脓毒症严重程度是 

脓毒症患者TPO水平升高的决定性因素。加]. 

TPO水平的测定还有助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 

原因_2¨,当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巨核细胞缺乏时, 

TPO水平升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plastic leuke— 

mia,AA),当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血小板破坏增 

加时,TPO水平减低,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调节及抗感染作用,下调多种炎症介质的多功能 

性抗炎因子,减少TNF一 、NO和IL一6等炎症 

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3.2.1对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的影响IL一11 

可以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增殖,诱 

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从而增加体内血小板的 

数量.在IL一3、TPO和SCF等协同作用下,IL一 

11对巨核细胞的发育和血小板生成都有刺激作 

用,促进巨核系主细胞(CFU—MK)、爆增式巨 

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 

megakaryocyte,BFU—MK)、混合集落形成单位 

(mixed colony forming unit,CFU—mix)的生成, 

明显提高培养细胞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巨 

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另有研究表明IL一1 1刺 

激MK和血小板生成的作用部分是通过TPO介导 

的,IL一1 1与TPO协同作用,通过缩短细胞的 

G0期,刺激处于休止期的多系祖细胞的增殖. 

3.2.2对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rhlL一11可以减 

少三度烧伤大鼠肠道细菌的移位,降低血浆内毒 

素水平,减轻骨髓抑制作用,联合运用rhlL一11、 

G—CSF可增强肠道抗感染的能力,明显减少绿脓 

杆菌经灌胃后细菌移位率,降低死亡率 .rhlL 

11能激活抗凋亡因子blc一2的表达,同时下调 

诱导凋亡的caspase蛋白酶表达降低,有效启动小 

肠组织抗凋亡机制,从而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 

伤 圳. 

烧伤后血小板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烧 

伤严重程度以及感染、MODS等并发症相关.血 

小板减少可作为并发脓毒症的早期预警指标.血 

小板减少提示预后不良.研究表明,造血生长因 

子中TPO、IL一1 1是调控机体血小板生成的关键 

细胞因子,已有rhTPO、rhlL一11临床应用于各 

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有确切疗效.进一步 

研究烧伤后血小板的变化规律,以及烧伤后血小 

板与TPO、IL一11的关系,有助于完善烧伤所致 

的周围血液中血小板的病理生理变化,为烧伤后 

维普资讯

第2B期 郑德义,等.烧伤后血小板异常及细胞因子的调控 157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付小兵,王德文.创伤修复基础[M].北京:人 

民军医出版社,1997:85—87 

[2] 史功,刘玉兰.严重烧伤后血小板容积变化与计 

数的关系[J].中华烧伤杂志,2000,16(5): 

311—312 

[3] 朱雄翔,陈璧.严重烧伤早期血小板计数变化对 

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7,22: 

130 

[4] 

谭强,陈茵.烧伤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参数检测 

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学,2005,6(3): 

18—19 

[5] 

黄洪涛,罗成基.放烧复合伤对骨髓基质细胞血 

小板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 

学报,1999,21(9):648—650 

[6] 

MILLER S F.Blood platelet in severely injured bum- 

ed patients[J].Buens(1etter),1999,25(2): 

187 

[7] 

ALEXANDER GE0RGE,RAMESHWAR L,BANG. 

et a1.Acute thrombocytopenic crisis following bums 

complicated by staphylococcal septicaemia[J]. 

Bums,2001,(27);84—88 

[8] 

郝江,雷鸣.多发伤早期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对 

预后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 

15(10):615—617 

[9] 

HOBISCHHAGEN P,JELKMANN W,MAYR A,et 

1a.Low platelet count and elevated serum thrombopoi— 

etin after severe trauma[J].Eur J Haematol,2000, 

46:157—163 

[10] 

NAQVI T A,IKHLAQUE N.Thrombocytopenia due 

to hypotension unrelated to infection:shock marrow 

[J].J Clin Pract,2005,59(7):782—784 

王晓红,柳明.血小板计数及其时相变化对危重病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03, 

23(12):866—867 

[12] 

STEVEN VANDERSCHUEREN M D.PHD ANNICK 

DE WEERDTM D,MANU MALBRAIN M D,et a1. 

Thrombocytopenia and prognosis in intensive care 

[J].Crit Care Med,2000,28(6):1871—1876 

[1 3] J F HARDY,P DE MOERLOOSE.The coagulopathy 

of massive transfusion[J].Vox Sanguinis,2005, 

89:123—127 

[14]HOBISCHHAGEN P,SCHOBERSBERGER W,LUZ 

G,et a1.Circulating immunoreactive thrombopoietin 

increases rapidly after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 

[J].Thromb Haemost,1998,80:718—719 

[15]ROBER D,ECKER,M D,EELCO F M,et a1.Does 

Famotidine induce thrombocytopenia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J]?J Neurosurg Anesthesiol,2004,16 

(4):291—293 

[16] 姜文荃,郑立武.严重烧伤后血小板增多症4例 

[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23 

[17] 仇佩庆,王震.重度烧伤引发血小板增多症的临 

床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02,18(6):379 

[1 8] AKIRA ISHIGURO,YOKO SUZUKI.Elevation of 

thrombopoietin precedes thrombocytosis in acute infec— 

tions[J].British joumal of Haematology,2002, 

116:612—618 

[19]VALADE N,DECAILLIOT F,REBUFAT Y.et a1. 

Thrombocytosis after trauma:incidence,aetiology, 

nad clinicla singiifcance[J].British Journal of An- 

aesthesia,2005,94(1):18—23 

[20]SPYROS G Z,SPYROS P,THODORIS T,et a1.Sep. 

sis severity is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circulating 

thrombopoietin levels in septic patients[J].Crit Care 

Med,2004,32(4):1004—1010 

[21] 王迎,邓承祺.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测定及其f临 

床意义[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0, 

(23)1:59—6o 

[22]STEVEN M,KEITH J C J R,JHUNGJ,et a1.Orlaly 

administered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一1 1 is 

protective in experimentla neutropenic sepsis[J].J 

Ifnect Dis,2003,187(1):70—76 

[23]刘静波,张泰昌.白细胞介素11预防大鼠肠道缺 

血性损伤的机制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o3,9(9):477—479 

(2006—11—20收稿)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虢痴旋)

维普资讯

昆明医学院学报2OO7,(2B):154~157 

CN 53—1O49/R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鲁 .综 述  

烧伤后血小板异常及细胞因子的调控 

郑德义 综述付晋凤 审校 

650101) 

(1)贵阳烧伤医院烧伤整形科,贵州贵阳550005; 

2)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云南昆明

[摘要]烧伤后常见血小板数量异常和功能障碍,它与烧伤严重程度、休克、感染和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等 

因素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病程的转归及预后.就烧伤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以及造血生长因子对其调控进行 

综述. 

[关键词]烧伤;血小板;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一11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06(2007)2B一0154—04 

Platelet Changes and Regulation of Relative Cytokines after Burn 

ZHENG De—yi¨

FU Jin—feng 

(1)Dept.ofBurn and Plastic Surgery,Guiyang Burn Hospital,Guiyang,550005; 

2)Dept.ofBurn,The 2nd Afilfiated Hospital ofKunming Medical College,Kunming 650200,China) 

[Abstract]Quantity abnormality and dysfunction of blood platelet after burn are common.It is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burned severity,shock,infection and internal complication,which directly affect prognosis of the 

burned.The article summarizes platelet amount changes after burn and regulation of thrombopoietin and intrlukin 

11 on platelet. 

[Key words]Burn;Platelet;Thrombopoietin;Interlukin一1 1 

烧伤后常见血小板数量异常和功能障碍,血 

小板减少预示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导致烧 

(thrombocyte),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 

(megakaryocyte,MK)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 

多种生物活性的血细胞.血小板体积小,平均 

8 m ,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呈淡红 

色,血小板的中央部分为颗粒区,内含两种颗粒 

物质: 颗粒和致密颗粒,其中 颗粒内含凝血 

伤患者血小板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它与 

病情严重程度、休克、感染及内脏并发症等因素 

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表明,血小板生成素 

(thrombopoietin,Tpo)、白细胞介素11(IL一11) 

是机体调节促进血小板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本 

文就烧伤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以及造血生长因 

子对其调控进行综述. 

因子Ⅲ、酸性水解酶、纤维原、纤维连接蛋白及 

多种细胞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血小板活化因 

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血小板因子 

1血小板的病理生理 

血小板(platelet,PLT)或称血栓细胞 

4(PF4)、IL一1、IL一6及TNF等;致密颗粒能 

释放5一羟色胺(5一HT)、二磷酸腺苷(ADP)、 

[作者简介]郑德义(1969~),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烧伤外科临床工作 

维普资讯

第2B期 郑德义,等.烧伤后血小板异常及细胞因子的调控 l55 

三磷酸腺苷(ATP)、钙离子和肾上腺素,两种颗 

粒内容物的释放与血小板的功能有关.血小板平 

均寿命可有7~14 d,进入血液后,只在最初2 d 

具有生理功能,然后由机体内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或参与凝血栓形成,正常成年人外周血血小板计 

数为(100~300)×10 /L. 

在创伤、感染和缺氧等因素的作用下,血管 

收缩,血流减慢,血管受损伤后暴露血管壁胶原, 

在胶质、外源性ADP等的趋化激活作用下,血小 

板趋向于损伤局部,并通过粘附、聚集作用,与 

血细胞共同形成血凝块止血.同时,血小板释放 

的活性物质5一HT、PAF、前列腺素G2 

(PGG2)、前列腺素H2(PGH2)、血栓素A2 

(TXA2)等产生了十分复杂而活跃的生物学效应, 

这些活性物质或加强炎症反应;或是参与血流调 

控,改变血管舒张及通透性;或是改变凝血状态, 

产生血管收缩、炎细胞聚集,炎性介质大量释放 

等,从而在烧伤、创伤后SIRS、MODS的形成中 

发挥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血小板还产生了多 

种炎症和创伤愈合的介质,通过PDGF趋化中性 

粒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向 

受伤部位迁移,并通过对IL一1、IL一6的表达调 

节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的产生,因此,在 

创伤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烧伤后血小板的变化 

严重烧伤、创伤早期血小板数量下降,且与 

烧伤严重程度、感染、MODS等并发症相关 J. 

般烧伤后3~7 d内血小板明显下降,下降程度 

和持续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平行 .史功等观 

察46例(15%~95%)TBSA烧伤病例,伤后8 h 

血小板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无明显变 

化,伤后3 d,大于50%TBSA病例血小板下降, 

至第5天血小板均降致最低值,伤后第15天大于 

70%TBSA组血小板仍未恢复正常,血小板与 

MPV呈显著负相关.然而,部分报告伤后24 h内 

血小板即显著降低 ,多见于特重度烧伤,可 

能与严重烧伤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当血压下降 

且低于90/60 mmHg,全身器官组织灌流明显减 

少,造成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缺血缺氧损害,致休 

克骨髓(shock marrow),血小板形成减少,血小 

板减少与休克、低血压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正 

相关,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目前认为 

烧伤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严重烧伤患者 

伤后1~2 h,由于血液浓缩和高应激状态,外周 

血中血小板数量在短期内可高于正常;严重烧伤、 

休克、严重感染均可造成血小板直接破坏增多; 

休克期大量补液后血液稀释;烧伤后血管内皮细 

胞受损,大量血小板粘附、聚集在损伤组织内, 

血小板在机体内异常分布,在损伤局部小血管内, 

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形成白色血栓,甚至发生DIC, 

消耗了大量PLT,血小板消耗增加;延迟复苏,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和急性感染,进一 

步使凝血系统被激活,PAF释放,血小板膜微粘 

度的改变,可加剧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进一步 

降低,由于以上因素致循环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 

同时骨髓中巨核细胞反应性地生成新的大体积血 

小板,导致MPV增大.但是,当烧伤后病情严 

重,或特殊原因烧伤(如化学烧伤),免疫抑制 

及脓毒症情况下,骨髓中巨核细胞受到抑制时, 

血小板持续下降,此时MPV不变甚至减少 J. 

脓毒症和MODS是烧伤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 

因,脓毒症常常伴随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 

异常、血小板功能障碍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减少在烧伤、 

创伤危重患者中常见,血小板减少可作为独立危 

险因素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使用简便、可靠, 

尤其是血小板的动态变化、血小板数量急剧减少 

具有更强的预警价值 m .此外,手术中血 

液丢失,大量输血、输液,而输入的库存血中几 

乎缺乏血小板以及手术野大量血管短端凝血消耗 

血小板等原因引起手术后血小板降低『l H ;烧伤 

局部及全身用药,包括SD—Ag、肝素、H 受体 

拮抗剂法莫替丁都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 J. 

严重烧伤后发生血小板增多症国内文献少见 

报道.诊断血小板增多症的基本条件为血小板数 

明显增多大于6OO×10 儿,也有文献将该值定为 

450×10 /L并需排除引发血小板增多的原发疾 

病,常见原因有各种急、慢性炎症,外科手术后, 

贫血和恶性肿瘤等,其中感染是造成血小板增多 

的重要原因.烧伤后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重度以 

上烧伤患者,一般烧伤后1周起出现血小板增多, 

逐渐升高,持续时间长,约3~4周¨ I7_,仇佩 

庆等报道其中2例发生肺栓塞¨ ,可能为机体生 

成血小板的过度代偿反应,此外,TPO和IL一6 

水平的升高也是血小板增多症的重要因素 IS,19]. 

维普资讯

l56 昆明医学院学报 第28卷 

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药 

3造血生长因子变化及对血小板生成的 

调控 

机体内许多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 

物性紫癜.故检测TPO水平可区别外周破坏还是 

造血衰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3.2几一ll 

IL一1 1是源于骨髓基质细胞的多功能造血生 

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调节巨核细胞 

的体液网络,调控人体的造血功能,并维持着一 

种动态的平衡.近年的研究表明,血小板生成素 

及血小板生成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还具有免疫 

(thrombopoietin,TOo)、白细胞介素11(IL一11) 

是机体调节促进血小板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 

3.1 TPo 

TPO又称巨核细胞生长发育因子 

(megakaryocytes growth development factor,MG— 

DF),它是一种巨核细胞一血小板特异性调控因 

子,作用于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重要阶段. 

3.1.1 血小板生成素的生物学作用TPO是机体 

内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主要因素,它作用于血小板 

生成的多个阶段.TPO与其特异性e—mpl受体结 

合后,激酶活化,激活了信号转导传递系统,使 

CD 细胞向巨核细胞系统转化;促进巨核祖细胞 

分化、生长、发育成熟;在巨核细胞发育成熟的 

晚期,促进其体积增大和在骨髓及肺部经过变形 

运动,胞质在窦腔脱颗粒分割成血小板或在肺毛 

细血管挤压后经碎化作用产生血小板;TPO能增 

强血小板的功能,间接增强血小板聚集反应. 

TPO的产生部位:主要在肝脏,其次肾脏、骨骼 

肌、脾脏及骨髓. 

3.1.2 TPO水平的调控 目前认为,血清中 

TPO水平主要是通过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的 

e—mpl受体相结合而得以调节的,血小板、巨核 

细胞数量的副反馈调节和基因水平的反馈机制是 

调节TPO代谢的主要调节因素.严重创伤 J、外 

科术后¨ 出现血小板减少,TPO、IL一6水平显 

著升高,TPO和IL一6协同作用,共同刺激骨髓 

产生血小板;感染、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 

TPO升高,Spyros报道152例脓毒症患者,认为 

TPO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PO峰值 

与临床脓毒性休克发作同步,脓毒症严重程度是 

脓毒症患者TPO水平升高的决定性因素。加]. 

TPO水平的测定还有助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 

原因_2¨,当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巨核细胞缺乏时, 

TPO水平升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plastic leuke— 

mia,AA),当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血小板破坏增 

加时,TPO水平减低,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调节及抗感染作用,下调多种炎症介质的多功能 

性抗炎因子,减少TNF一 、NO和IL一6等炎症 

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3.2.1对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的影响IL一11 

可以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增殖,诱 

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从而增加体内血小板的 

数量.在IL一3、TPO和SCF等协同作用下,IL一 

11对巨核细胞的发育和血小板生成都有刺激作 

用,促进巨核系主细胞(CFU—MK)、爆增式巨 

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 

megakaryocyte,BFU—MK)、混合集落形成单位 

(mixed colony forming unit,CFU—mix)的生成, 

明显提高培养细胞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巨 

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另有研究表明IL一1 1刺 

激MK和血小板生成的作用部分是通过TPO介导 

的,IL一1 1与TPO协同作用,通过缩短细胞的 

G0期,刺激处于休止期的多系祖细胞的增殖. 

3.2.2对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rhlL一11可以减 

少三度烧伤大鼠肠道细菌的移位,降低血浆内毒 

素水平,减轻骨髓抑制作用,联合运用rhlL一11、 

G—CSF可增强肠道抗感染的能力,明显减少绿脓 

杆菌经灌胃后细菌移位率,降低死亡率 .rhlL 

11能激活抗凋亡因子blc一2的表达,同时下调 

诱导凋亡的caspase蛋白酶表达降低,有效启动小 

肠组织抗凋亡机制,从而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 

伤 圳. 

烧伤后血小板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烧 

伤严重程度以及感染、MODS等并发症相关.血 

小板减少可作为并发脓毒症的早期预警指标.血 

小板减少提示预后不良.研究表明,造血生长因 

子中TPO、IL一1 1是调控机体血小板生成的关键 

细胞因子,已有rhTPO、rhlL一11临床应用于各 

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有确切疗效.进一步 

研究烧伤后血小板的变化规律,以及烧伤后血小 

板与TPO、IL一11的关系,有助于完善烧伤所致 

的周围血液中血小板的病理生理变化,为烧伤后 

维普资讯

第2B期 郑德义,等.烧伤后血小板异常及细胞因子的调控 157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付小兵,王德文.创伤修复基础[M].北京:人 

民军医出版社,1997:85—87 

[2] 史功,刘玉兰.严重烧伤后血小板容积变化与计 

数的关系[J].中华烧伤杂志,2000,16(5): 

311—312 

[3] 朱雄翔,陈璧.严重烧伤早期血小板计数变化对 

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7,22: 

130 

[4] 

谭强,陈茵.烧伤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参数检测 

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学,2005,6(3): 

18—19 

[5] 

黄洪涛,罗成基.放烧复合伤对骨髓基质细胞血 

小板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 

学报,1999,21(9):648—650 

[6] 

MILLER S F.Blood platelet in severely injured bum- 

ed patients[J].Buens(1etter),1999,25(2): 

187 

[7] 

ALEXANDER GE0RGE,RAMESHWAR L,BANG. 

et a1.Acute thrombocytopenic crisis following bums 

complicated by staphylococcal septicaemia[J]. 

Bums,2001,(27);84—88 

[8] 

郝江,雷鸣.多发伤早期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对 

预后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 

15(10):615—617 

[9] 

HOBISCHHAGEN P,JELKMANN W,MAYR A,et 

1a.Low platelet count and elevated serum thrombopoi— 

etin after severe trauma[J].Eur J Haematol,2000, 

46:157—163 

[10] 

NAQVI T A,IKHLAQUE N.Thrombocytopenia due 

to hypotension unrelated to infection:shock marrow 

[J].J Clin Pract,2005,59(7):782—784 

王晓红,柳明.血小板计数及其时相变化对危重病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03, 

23(12):866—867 

[12] 

STEVEN VANDERSCHUEREN M D.PHD ANNICK 

DE WEERDTM D,MANU MALBRAIN M D,et a1. 

Thrombocytopenia and prognosis in intensive care 

[J].Crit Care Med,2000,28(6):1871—1876 

[1 3] J F HARDY,P DE MOERLOOSE.The coagulopathy 

of massive transfusion[J].Vox Sanguinis,2005, 

89:123—127 

[14]HOBISCHHAGEN P,SCHOBERSBERGER W,LUZ 

G,et a1.Circulating immunoreactive thrombopoietin 

increases rapidly after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 

[J].Thromb Haemost,1998,80:718—719 

[15]ROBER D,ECKER,M D,EELCO F M,et a1.Does 

Famotidine induce thrombocytopenia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J]?J Neurosurg Anesthesiol,2004,16 

(4):291—293 

[16] 姜文荃,郑立武.严重烧伤后血小板增多症4例 

[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23 

[17] 仇佩庆,王震.重度烧伤引发血小板增多症的临 

床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02,18(6):379 

[1 8] AKIRA ISHIGURO,YOKO SUZUKI.Elevation of 

thrombopoietin precedes thrombocytosis in acute infec— 

tions[J].British joumal of Haematology,2002, 

116:612—618 

[19]VALADE N,DECAILLIOT F,REBUFAT Y.et a1. 

Thrombocytosis after trauma:incidence,aetiology, 

nad clinicla singiifcance[J].British Journal of An- 

aesthesia,2005,94(1):18—23 

[20]SPYROS G Z,SPYROS P,THODORIS T,et a1.Sep. 

sis severity is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circulating 

thrombopoietin levels in septic patients[J].Crit Care 

Med,2004,32(4):1004—1010 

[21] 王迎,邓承祺.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测定及其f临 

床意义[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0, 

(23)1:59—6o 

[22]STEVEN M,KEITH J C J R,JHUNGJ,et a1.Orlaly 

administered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一1 1 is 

protective in experimentla neutropenic sepsis[J].J 

Ifnect Dis,2003,187(1):70—76 

[23]刘静波,张泰昌.白细胞介素11预防大鼠肠道缺 

血性损伤的机制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o3,9(9):477—479 

(2006—11—20收稿)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