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幕墙四性检测方法

IT圈 admin 52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刁慨)

一、检测目的

幕墙组件进场时,按照相关规范及文件要求对其结构单元进行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及平面变形

性能检测,掌握其质量状况,为施工及验收提供依据。

二、检测依据

1、检测合同;

2、设计图纸;

3、《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4、《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15227-2007)

5、《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18256-2015)

6、其他相关资料及文件。

三、检测设备

MQW609型建筑幕墙检测设备(尺寸:8500mm×2500mm×12000mm)

1、风压测试范围:-10kPa~10kPa?

测量精度:0.5%,全量程精度不低于2%;?????????????????

??动风压波动范围:±2500Pa

3

2、空气流量测试范围:0~1500m/h? 精度:1.5%

2

3、淋水量测试范围:400~40000L/h (3~5L/) 精度:2.5级

4、面法线位移测试范围:0~50mm ,精度:0.01mm

5、平面变形检测:测控范围:±120mm,精度:±0.01mm??

6、设备消耗功率:1~30kW

四、抽样方法

相同设计、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幕墙工程500~1000m应划分为一个检测批,不足500m也应划分为一

个检验批。

22

五、检测过程

幕墙物理性能分为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及层间变形(平面变形)性能检测四项,抗风压性能分

为P1、P2、P3三个阶段,层间变形性能暂时只考虑平面变形,故正式试验顺序按照①气密性能、②抗风压P1、

③水密性能、④反复加压P2、⑤安全性检测P3、⑥平面变形性能六个阶段依次进行。

一)气密性能

1、幕墙试件的气密性能,检测100Pa压力差作用下可开启部分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和整体幕墙试件(含

可开启部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2、试件要求

1)试件规格、型号和材料等应与生产厂家所提供图样一致,试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加设任何特

殊附件或采取其他措施,试件应干燥。

2)试件宽度至少应包括一个承受设计荷载的垂直构件。试件高度至少应包括一个层高,并在垂直方向

上应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和承重结构连接,试件组装和安装的受力状况应和实际情况相符。

3)单元式幕墙应至少包括一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典型十字缝,并有一个完整单元的四边形成与实际工程相

同的接缝。

4)试件应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缝、水平接缝和可开启部分,并使试件上可开启部分占试件总面积的比例与实

际工程接近。

3、检测前准备

页眉内容

试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检测前,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不少于5

次,最后关紧。

4、检测过程

图中▼表示将可开启部分完全开关5次。

图一 气密性能检测加压过程示意图

1)预备加压

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3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持续时间为3s,加压速度宜为100Pa/s。

然后待压力回零后开始进行检测。

2)空气渗透量的检测

(1)附加空气渗透量q

t

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缝隙和镶嵌缝隙,或用不透气的材料将箱体开口部分密封。然后按照图一 气

密性能检测加压示意图顺序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应大于10s。先逐级加正压,后逐级加负压。记录各级

压差下的检测值。箱体的附加空气渗透量不应高于试件总渗透量的20%,否则应在处理后重新进行检测。

(2)总渗透量q

z

去除试件上所加密封措施后进行检测。检测程序同(1)附加空气渗透量。

(3)固定部分空气渗透量q

g

将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的开启缝隙密封起来后进行检测。检测程序同(1)附加空气渗透量。

5、检测数据的处理

1)分别计算出正压检测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100Pa压差下的两次附加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q

f

、两个总渗

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q

z

,两个固定部分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q

g

,则100Pa压差下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

分)的空气渗透量q

t

和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量q

k

即可按下式计算:

q

t

=

q

z

-

q

f

q

k

=q

t

-

q

g

?

式中:

q

t

: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的空气渗透量,m/h;

3

q

z

:次总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m

3

/h;

q

f

:两个附加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m

3

/h;

q

k

:试件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量值,m/h;

3

q

g

:两个固定部分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m

3

/h。

2)将q

t

和q

k

分别换算成标准状态的渗透量q

1

值和q

2

值。

qP

293

×

t

101.3T

qP

293

q

2

k

101.3T

q

1

=

式中:

3

q

1

:标准状态下通过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的空气渗透量,m/h;

3

q

2

:标准状态下通过试件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量值,m/h;

P:试验室气压值,kPa;

T:试验室空气温度值,K。

页眉内容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刁慨)

一、检测目的

幕墙组件进场时,按照相关规范及文件要求对其结构单元进行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及平面变形

性能检测,掌握其质量状况,为施工及验收提供依据。

二、检测依据

1、检测合同;

2、设计图纸;

3、《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4、《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15227-2007)

5、《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18256-2015)

6、其他相关资料及文件。

三、检测设备

MQW609型建筑幕墙检测设备(尺寸:8500mm×2500mm×12000mm)

1、风压测试范围:-10kPa~10kPa?

测量精度:0.5%,全量程精度不低于2%;?????????????????

??动风压波动范围:±2500Pa

3

2、空气流量测试范围:0~1500m/h? 精度:1.5%

2

3、淋水量测试范围:400~40000L/h (3~5L/) 精度:2.5级

4、面法线位移测试范围:0~50mm ,精度:0.01mm

5、平面变形检测:测控范围:±120mm,精度:±0.01mm??

6、设备消耗功率:1~30kW

四、抽样方法

相同设计、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幕墙工程500~1000m应划分为一个检测批,不足500m也应划分为一

个检验批。

22

五、检测过程

幕墙物理性能分为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及层间变形(平面变形)性能检测四项,抗风压性能分

为P1、P2、P3三个阶段,层间变形性能暂时只考虑平面变形,故正式试验顺序按照①气密性能、②抗风压P1、

③水密性能、④反复加压P2、⑤安全性检测P3、⑥平面变形性能六个阶段依次进行。

一)气密性能

1、幕墙试件的气密性能,检测100Pa压力差作用下可开启部分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和整体幕墙试件(含

可开启部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2、试件要求

1)试件规格、型号和材料等应与生产厂家所提供图样一致,试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加设任何特

殊附件或采取其他措施,试件应干燥。

2)试件宽度至少应包括一个承受设计荷载的垂直构件。试件高度至少应包括一个层高,并在垂直方向

上应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和承重结构连接,试件组装和安装的受力状况应和实际情况相符。

3)单元式幕墙应至少包括一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典型十字缝,并有一个完整单元的四边形成与实际工程相

同的接缝。

4)试件应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缝、水平接缝和可开启部分,并使试件上可开启部分占试件总面积的比例与实

际工程接近。

3、检测前准备

页眉内容

试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检测前,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不少于5

次,最后关紧。

4、检测过程

图中▼表示将可开启部分完全开关5次。

图一 气密性能检测加压过程示意图

1)预备加压

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3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持续时间为3s,加压速度宜为100Pa/s。

然后待压力回零后开始进行检测。

2)空气渗透量的检测

(1)附加空气渗透量q

t

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缝隙和镶嵌缝隙,或用不透气的材料将箱体开口部分密封。然后按照图一 气

密性能检测加压示意图顺序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应大于10s。先逐级加正压,后逐级加负压。记录各级

压差下的检测值。箱体的附加空气渗透量不应高于试件总渗透量的20%,否则应在处理后重新进行检测。

(2)总渗透量q

z

去除试件上所加密封措施后进行检测。检测程序同(1)附加空气渗透量。

(3)固定部分空气渗透量q

g

将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的开启缝隙密封起来后进行检测。检测程序同(1)附加空气渗透量。

5、检测数据的处理

1)分别计算出正压检测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100Pa压差下的两次附加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q

f

、两个总渗

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q

z

,两个固定部分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q

g

,则100Pa压差下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

分)的空气渗透量q

t

和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量q

k

即可按下式计算:

q

t

=

q

z

-

q

f

q

k

=q

t

-

q

g

?

式中:

q

t

: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的空气渗透量,m/h;

3

q

z

:次总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m

3

/h;

q

f

:两个附加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m

3

/h;

q

k

:试件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量值,m/h;

3

q

g

:两个固定部分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m

3

/h。

2)将q

t

和q

k

分别换算成标准状态的渗透量q

1

值和q

2

值。

qP

293

×

t

101.3T

qP

293

q

2

k

101.3T

q

1

=

式中:

3

q

1

:标准状态下通过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的空气渗透量,m/h;

3

q

2

:标准状态下通过试件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量值,m/h;

P:试验室气压值,kPa;

T:试验室空气温度值,K。

页眉内容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