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祖若枫)
蛋白质分子核磁共振谱峰的特性及其化学位移归属
李双利;朱勤俊;刘买利;杨运煌
【摘 要】Complete and correct chemical shift assignments of NMR
resonances are critical to obtain a reliable and high-quality three-
dimensional protein structure with liquid NMR spectroscopy. For experts in
the field, the use of auto-assignment software programs can facilitate and
expedite the process of protein resonance assignments. However,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uto-assignment results can be
challenging for those who are new to the field and without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NMR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oms in a protein.
Incomplete or wrong chemical shift assignments will lead to deviations or
even mistakes in the calculation of protein structure. In attempt to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rotein NMR resonances and chemical shift
assignments for those are new to this field, we reviewed protein NMR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sotope effect and conformational
stereoisomer, in this paper. Examples were given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尽可能完全、准确地归属蛋白质分子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谱峰,是解析可信赖、高质量的蛋白质三维空间溶液
结构的首要条件.自动归属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方便并加快了蛋白质分子核磁共
振谱峰的归属进程.然而,对蛋白质核磁共振研究领域的新手来说,因为缺乏对蛋白质
分子的核磁共振谱峰特性的系统认识而可能发生对自动归属结果的错误指认或指认
不完全,从而导致蛋白质结构解析的错误或偏差.该文针对蛋白质分子中的核磁共振
谱峰特性,比如同位素效应和立体异构等,结合具体的蛋白质分子的核磁共振实验图
谱,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期望对从事蛋白质核磁共振的研究者在理解蛋白质分子
的核磁共振谱峰特性及其归属方面有所裨益.
【期刊名称】《波谱学杂志》
【年(卷),期】2017(034)002
【总页数】11页(P137-147)
【关键词】液体核磁共振(liquid NMR);蛋白质;谱峰特性;化学位移归属
【作 者】李双利;朱勤俊;刘买利;杨运煌
【作者单位】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 武
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波谱与原子
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
北武汉 430071;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
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O482.53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波谱用于解析蛋白质分子(分
子量≤25 000)的三维空间溶液结构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常规的方法,在难于结
晶的蛋白质结构测定和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界面的刻画方面独具优势.受益于结构基
因组的科学家们对蛋白质结构启动计划(Protein Structure Initiative, PSI)的大
量研究工作[1],目前存放到国际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 PDB)的蛋
白质NMR结构已多达上万个.应用NMR波谱解析蛋白质分子的液体结构包括以
下几个步骤:首先对蛋白质分子进行13C/15N的同位素标记;然后收集和处理异
核多维NMR实验数据;进而归属蛋白质分子中的1H、13C和15N等核的化学
位移;再获取基于化学位移归属的质子间距离、二面角和氢键等约束条件;最后采
用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 SA)算法得到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
[2,3].其中,尽可能完全、准确地归属蛋白质分子的NMR谱峰,是解析可信赖、
高质量的三维空间结构的重要条件.
大量基于标量偶合或极化传递的异核多维NMR实验,已广泛用于蛋白质分子的主
链和侧链原子的化学位移归属(可参考国内外综述文章[4,5]).蛋白质分子的
NMR谱峰信息丰富,对其进行完整和准确地归属是一项费时繁琐的工作.近年来,
NMR波谱学家开发了多种自动归属软件,比如Pine Server[6]和
AutoAssign[7,8]等.虽然这些软件能够进行快速的谱峰自动归属,但其归属结果
往往不完整,并可能存在错误.对于从事蛋白质NMR波谱研究的研究生和初学者
来说,因为缺乏对蛋白质分子的NMR谱峰特性的系统认识,可能会出现对自动归
属结果不完整、甚或错误地指认和判断,进而导致蛋白质结构解析的偏差或错
误.蛋白质分子的NMR谱峰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分子的动力学特性,包括特定的局部区域(比如N端、C端和loop区域)
的动力学问题(比如构象交换)、部分自旋核的快速弛豫、溶质活泼质子与溶剂质
子间的快速交换等,导致一些预期可观测的NMR信号消失;(2)蛋白质分子固
有的NMR特性,比如谱峰重叠严重和一些原子核的化学位移简并等;(3)NMR
实验中的伪峰、噪音以及抑制不完全的溶剂峰等.以上因素会导致蛋白质分子的
NMR谱图常常不是初学者所期望的那样完美,为谱峰的准确归属带来不确定性.
本文并不旨在综述蛋白质分子中的原子化学位移归属的基本策略,而是针对蛋白质
分子的NMR谱峰特性,作者通过多年的蛋白质NMR结构研究的经验,结合具体
的蛋白质分子NMR实验谱图,为进入蛋白质NMR研究领域的新手,介绍蛋白质
分子(分子量≤25 000)NMR谱峰归属的一些细节知识,包括二维1H-15N异核
单量子相关谱(1H-15N HSQC)中的谱峰信息与15N维的谱宽优化、立体异构、
同位素效应、恒时或非恒时实验以及核Overhauser效应谱(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NOESY)中的谱峰模式等.本文例举出的
NMR谱图数据均来自溶液结构已经解析、且分子量不大于20 000的蛋白质,因
为讨论重点在于蛋白质NMR谱峰特性与化学位移归属,而不涉及蛋白质的来源和
功能,所以将不提及蛋白质的具体名字.为文中称呼一致,蛋白质分子中的原子命
名均遵照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法[9],它也是液体蛋白质结
构计算软件CYANA所采用的命名法[2].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主链分子式,及本
文中将较为详述的11种氨基酸侧链分子式及各个原子命名如图1所示,供读者阅
读参考.
蛋白质分子的二维1H-15N HSQC谱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首先,共振谱峰的信噪
比反映蛋白质样品含量;其次,共振谱峰在两维的展宽程度,能够反映蛋白质的折
叠程度;此外,二维谱中可观测的共振峰数目,还能够提供蛋白质的动力学信
息.比如对于具有不同构象的局部区域,一定速率的构象交换会导致一些NMR谱
峰的消失,而慢交换会导致处于不同构象的同一原子的共振峰以不同的化学位移同
时出现.
蛋白质分子的二维1H-15N HSQC谱中的交叉峰来自直接相连的H-N偶合.通常,
对于具有特定三维空间结构的折叠良好的球形蛋白质来说,主链质子的化学位移覆
盖在δ 6~12的范围,而15N的化学位移主要覆盖在δ 100~140的范围.这些
共振峰来自氨基酸主链(不含主链氢原子的Pro除外)和一些氨基酸侧链的H-N
偶合,包括Asn中的ND2-HD21/HD22、Gln中的NE2-HE21/HE22和Trp中
的NE1-HE1[图2(a),W30HE1和W51HE1].当15N维的谱宽很大时,在15N
维高场区还能观测到Arg侧链的NE-HE[图2(a),R36HE和R49HE].此外,特
定环境下能与溶剂质子慢交换的His侧链的ND1-HD1,Arg的NH1-H11/H12
和NH2-H21/H22,以及Lys的NZ-HZ1/HZ2/HZ3的信号也可能出现在1H-
15N HSQC谱中.
生物磁共振数据库(Biological Magnetic Resonance Data Bank, BMRB)中,
有由统计分析得到的抗磁性蛋白质分子中NMR可观测的各个原子核的化学位移值,
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原子核的化学位移归属提供了参考.虽然15N核的化学位移
值主要分布在δ 100~140区域,但Arg侧链的NE(δ 84左右)和NH1/NH2
(δ 70~75)却远离主链H-N信号区.在进行常规的蛋白质分子多维异核NMR
实验时,为提高分辨率、减少总体采样时间,在观测主链H-N相关信号时,15N
维通常会采用较小谱宽.此时,所给谱宽范围外的信号就会产生折叠,不合适的谱
宽设置将导致折叠进来的信号与其他谱峰重叠,为谱峰的正确识别带来干扰.因此,
15N维谱宽和中心频率需要优化.例如,在图2(b)中,15N维谱宽为δ 26,中心
频率位于δ 118,3个折叠谱峰(方框内)与其它谱峰不产生重叠.因此,正确解
读1H-15N HSQC谱,识别不同的H-N共振峰信号,设置合适的15N维谱宽和
中心频率,将为蛋白质分子的化学位移准确归属奠定良好的开端.
基于标量偶合进行磁化传递的三维异核NMR实验包括CBCA(CO)NH/HNCACB、
HNCO/ HN(CA)CO和HNCA/HN(CO)CA等,能够准确归属二维1H-15N
HSQC谱中蛋白质分子主链的H-N谱峰.然而,准确归属Asn和Gln中侧链酰
氨基团(-CONH2)中的NH2谱峰,还需要注意两点:(1)酰氨基团所具有的
平面特性会使-CONH2中两个质子呈现立体异构,而导致化学位移不等价.当它
们的化学位移不简并时,如图3(a)中6条横线所示,已归属的5个Asn和1个
Gln的-CONH2中的H-N谱峰是成对出现的.(2)氘(D或2H)同位素效应会
对15N NMR化学位移产生影响.以加入10%的锁场重水(D2O)为例,Asn和
Gln中侧链的-CONH2通过长时间的氢-氘(H-D)交换后,大约有90%的 -
CONH2和10%的-CONDH(忽略1%左右的-COND2)存在.如图3(a)中竖向
箭头所示,D会引起一键相连的15N NMR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大约δ 0.5,且谱
峰的相对强度反映了两者的相对含量.
Asn和Gln侧链的-NH2谱峰能够从CBCA(CO)NH/HNCACB谱中归属.需要指
出的是,只有Asn和Gln侧链是-CONDH形式时,在CBCA(CO)NH/HNCACB
谱中才出现类似Cα/Cβ的信号,这是因为只有-CONDH这种形式,与主链-
CONH在三维实验CBCA(CO)NH/HNCACB中的磁化矢量传递才是类似的.此时,
15N核的化学位移存在氘同位素效应,在CBCA(CO)NH/HNCACB谱中观测到的
Asn79信号来自Cα/Cβ [图(3b)和3(c)],而Gln70信号来自Cγ/Cβ [图(3d)和
3(e)].结合Cα/Cβ或者Cγ/Cβ的化学位移值,可以对Asn和Gln侧链-NH2进
行准确归属.此外,对于Asn侧链的HD21/HD22和Gln侧链的HE21/HE22的
立体异构归属,则要通过15N NOESY谱中这两个质子与自身氨基酸中的Hβ(Asn)
或Hγ(Gln)的交叉峰强度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距离,进而判断其立体构型.
蛋白质分子通过大量疏水作用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因此,某些氨基酸分子
中一些单键(比如氨基酸Val和Leu中的两个侧链末端甲基)的自由旋转,可能
会受到空间阻碍,从而呈现立体异构和化学位移不等价.Pro侧链CD与主链N
原子相连形成五元吡咯烷环,当Pro与前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形成肽键时(Xaa-
Pro),五元吡咯烷环的空间位阻会导致Pro出现顺式(cis-)和反式(trans-)
两种不同的构象.此外,His中的咪唑环上存在两个N原子,当H+结合到不同的
N原子形成中性分子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互变异构体(δ-或ε-tautomer).以
下部分将详述具有立体异构的原子化学位移归属方法.
3.1 Leu和Val侧链末端甲基的立体异构归属与二维恒时/非恒时实验
球蛋白中Leu和Val中侧链末端的两个甲基通常因为空间位阻呈现出立体异构,
当两者化学位移不简并时,两个立体异构是可以区分的.对蛋白质进行13C同位
素标记时,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前的M9培养液中加入5%的
13C标记的葡萄糖(95%为天然丰度的葡萄糖)[10],蛋白质表达时,Leu的
13C同位素标记的甲基表现方式为:13CD1-13CG和13CD2-12CG.类似地,
Val中13C同位素标记的甲基表现方式为:13CG1-13CB和13CG2-12CB.因此,
Leu中13CD1-13CG和Val中13CG1-13CB存在13C-13C偶合,而相应的
13CD2-12CG(Leu)和13CG2-12CB(Val)则没有(忽略天然丰度大约为1%的
13C-13C偶合).采用13C演化期间恒时或者非恒时的二维1H-13C HSQC 谱,
能够区分Leu和Val中具有立体异构效应的两个甲基.以Leu为例,当采用恒时
脉冲序列时,通过13C-13C的J-偶合作用, 可以让13CD1-13CG信号相位与
13CD2-12CG相反.当采用非恒时脉冲序列时,采集13C维高分辨率的二维1H-
13C HSQC谱,13CD1-13CG信号会因为13C-13C的J-偶合作用而发生裂分出
现两个谱峰;而13CD2-12CG因为没有偶合表现为单峰.例如图4(a)和4(b)分别
为5%的13C标记蛋白质样品的恒时和非恒时的1H-13C HSQC谱图(甲基区
域).图4(a)中来自Leu中的13CD1(绿色)和13CD2(红色)信号相位相反;
图4(b)中的13CD1出现偶合双峰,而13CD2只有单峰.因此,基于实验图谱可
以准确归属具有立体异构效应的Leu侧链末端甲基.类似地,Val中两个甲基的立
体异构也能够区分和归属.
类似地,对13C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分子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包括Tyr、Phe、
Trp和His),基于与芳香环上13C一键相连的其他13C原子数目的不同,应用
二维恒时或非恒时1H-13C HSQC谱能够对这些谱峰进行指认.由图1中芳香族
氨基酸分子式可知,与His中的13CE1一键相连的13C原子数目为0,与His中
的13CD2和Trp中的13CD1一键相连的13C原子数目为1,而与Phe、Tyr和
Trp中其它芳香环13C一键相连的13C原子数目都为2.芳环区的二维恒时1H-
13C HSQC谱[图5(a)]显示,Trp40的13CD1,Trp51的13CD1和His17的
13CD2(1个一键相连的13C),它们的信号(绿色)相位与其他信号(红色)
相反;而在非恒时谱中[图5(b)],它们则因偶合裂分而呈现二重峰.而His17和
His20的13CE1因没有一键相连的13C,在非恒时谱中呈现为单峰.其余的芳香
环13C,因有两个一键相连的13C发生偶合裂分而出现3重峰.
3.2 Pro中吡咯烷环(pyrrolidine ring)的顺式(cis-)和反式(trans-)归属
Pro在形成肽键时,其自身侧链与主链N原子形成吡咯烷环,不仅主链氢原子会
消失,而且其吡咯烷环的空间位阻效应会导致在肽键形成时产生顺式和反式两种立
体异构[图6(a)].蛋白质分子中的Pro主要以反式结构存在,但偶尔也出现顺式的
异构体.如图6(a)所示,对于反式构象,前一个氨基酸的HA与Pro的HD距离
会很近,而与HA距离远;反之,则前一个氨基酸的HA与Pro的HA距离会很
近,而与HD距离远.质子间的空间距离越近,NOESY谱中两者的交叉峰越
强.因此,通过观测NOESY谱中的交叉峰,可以简单快速地判断Pro中吡咯烷环
的顺反式异构.参照表1中某蛋白质中顺序相连的4个氨基酸Ala46、Pro47、
Leu48和Pro49的一些化学位移值和NOESY谱[图6(b)],通过归属NOESY中与
Ala46和Leu48的HA产生的交叉峰信号为HA(Ala46)-HD(Pro47)和
HA(Leu48)-HA(Pro49),能够断定Pro47为反式构象而Pro49为顺式构象.同时,
NOESY谱中Pro47的HD和Pro49的HA的交叉峰可以验证相同归属.此外,
研究报道[11],统计分析发现Pro的顺反式构象可以通过Pro中的13CB与13CG
的化学位移值之差Δ(CB-CG)确定,通常顺式构象的差值较大,而反式构象的差值
较小.在本例中,Pro47的差值为δ 4.3,而Pro49的差值为δ 8.6,因此Pro47
应该为反式,而Pro49应该为顺式,与前一种基于NOE交叉峰归属方法的结果一
致.
3.3 His中咪唑环的(δ-和ε-)互变异构体归属
蛋白质分子中的His咪唑环上有两个氮原子,即ND1和NE2(图1).取决于咪
唑环在蛋白质结构中的位置和外部缓冲液的pH值,His可以以带正电荷的质子化
(酸性)、中性和带负电荷的去质子化(碱性)等不同形式存在.对于中性His,
如果质子与ND1相连称为δ-异构体,与NE2相连称为ε-异构体[图7(a)].由于
与溶液中水分子存在快交换,二维1H-15N HSQC谱中不能观测到咪唑环上的H-
N交叉峰.然而,通过偶合常数较小的2JHN和3JHN进行磁化转移,采用合适
的磁化转移时间,在二维1H-15N HSQC谱中能够观测到ND1/NE2与HE1、
HD2的交叉峰.研究报道[12],图7(a)的3种不同形式的His咪唑环,ND1/NE2
与HE1、HD2的4个交叉峰在二维1H-15N HSQC谱中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图
7(b)].因此,通过检测交叉峰模式,可以反过来推测出His咪唑环的形式.
图7(c)、7(d)和7(e)是来自3个不同蛋白质分子的二维1H-15N HSQC谱(通过
2JHN和3JHN进行磁化转移),通过H-N交叉峰模式,不仅可以确定各个His
中咪唑环的互变异构形式,还可以归属出His侧链中咪唑环上的ND1、NE2、
HE1和HD2的化学位移.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N-或C-端以His6-tag标记且
不再有其他His的蛋白质分子的二维1H-15N HSQC谱中[图7(f)],当pH为4.5
时,咪唑环明确地以质子化带正电荷的形式存在;而当pH分别为5.5、6.5和7.5
时,咪唑环变为ε-异构体;同时,NE2和ND1,特别是ND1的化学位移向低场
移动,HE1(-CE1)和HD2(-CD2)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因此,根据His6-tag标
记的蛋白质样品中His信号的化学位移值,反过来也可以判断样品的pH环境.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信息有助于化学位移的正确归属,但其价值和重要性往往容
易被初学者所忽视.Wüthrich[13]在《蛋白质与核酸的核磁共振》(NMR of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一书中,根据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特征,包括α-
螺旋、310-螺旋(图7.11,第122页)、平行和反平行的β-折叠(图7.13,第
126页),总结了在NOESY谱中氨基酸质子间交叉峰信号强度的模式(图9.1,
第166页).譬如,在15N编辑的NOESY谱中,α-螺旋区域中的氨基酸主链质
子与前后氨基酸主链质子会出现强的交叉峰,即Hi-Hi-1和Hi-Hi+1,而β-折叠
与loop区域中不会出现.反之,如果在15N编辑的NOESY谱中能够观测到强
的Hi-Hi-1和Hi-Hi+1交叉峰,一方面表明这些氨基酸具有α-螺旋的二级结构;
另一方面,非常有助于自动归属结果的判断.类似地,对于具有反平行的β-折叠
区,一条β-折叠中氨基酸的HN(或HA),和与之反平行的β-折叠链上的
HN/HA存在特定的NOE交叉峰模式,这类信息非常有助于具有β-折叠的蛋白质
二级结构的预测和相关原子的化学位移归属.
应用NOESY谱中1H-1H间的交叉峰可以验证化学位移归属.相对于旨在用主链
和侧链原子化学位移归属的多数三维异核NMR实验,NOESY谱往往具有更高的
分辨率与灵敏度.譬如,当同一氨基酸中具有两个化学位移值相差较小的HB原子
时,通常HBHA(CO)NH实验分辨率低,两个HB原子谱峰可能因为部分重叠而
被认为是简并的,但通过高分辨率的NOESY谱,可以更清楚地将两个HB信号分
开,从而减少NOE归属的错误或者不能归属.类似地,杨代文研究组[14]提出过
一个全新的结构解析策略,不需采用常规的同位素标记和进行主链/侧链原子的化
学位移归属,直接通过NOESY实验归属1H-1H NOE交叉峰,进行分子量大的蛋
白质NMR结构计算.
部分折叠蛋白质的结构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对于没有或者仅具有少
许二级结构的蛋白质,其二维1H-15N HSQC谱中的谱峰展宽有限,特别是分子
量大的蛋白质,谱峰重叠非常严重,化学位移归属成为很大的挑战,目前已有报道
[15]通过五维甚或七维的异核NMR实验来解决化学位移的归属问题.
本文结合氨基酸分子的特征,讨论了蛋白质分子化学位移归属,但并未涉及到化学
位移归属的所有方面.随着对蛋白质NMR研究的经验积累,初学者对其他的小细
节问题会获得更多的认识.比如,通过三维HNCO实验能够归属前一个氨基酸主
链CO的化学位移,通过HBHA(CO)NH能够归属前一个氨基酸的HA的化学位
移.但对Pro来说,因为没有主链氢原子,由上述两个实验不能归属出前一个氨
基酸的CO和HA的化学位移,而是需要通过HN(CA)CO和HNHA实验辅助解
决.此外,非常靠近溶剂中水峰的个别氨基酸的HA原子信号,由于实验过程中的
溶剂峰抑制常会消失,通过将蛋白质样品溶于重水,实验时无需水峰抑制,会有助
于这些谱峰的正确指认.因此,蛋白质分子的NMR谱峰归属,对蛋白质的结构解
析和功能研究是一个很基本、很重要但又有些复杂的过程.在此,期望本文的讨论
对从事蛋白质NMR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相关文献】
[1] MONTELIONE G T. The protein structure initiative: achievements and visions for the
future[J]. F1000 Biol Rep, 2012, 4: 7. doi: 10.3410/B4-7.
[2] GUNTERT P. Automated NMR structure calculation with CYANA[J]. Methods Mol Biol,
2004, 278: 353-378.
[3] GUNTERT P, BUCHNER L. Combined automated NOE assignment and structure
calculation with CYANA[J]. J Biomol NMR, 2015, 62(4): 453-471.
[4] HU Y F, JIN C W. NMR studies of protein solution structures and dynamics[J]. Chinese J
Magn Reson, 2009, 26(2): 151-172.胡蕴菲, 金长文. 蛋白质溶液结构及动力学的核磁共振研究[J].
波谱学杂志, 2009, 26(2): 151-172.
[5] SATTLER M, SCHLEUCHER J, GRIESINGER C. Heteronuclear multidimensional NMR
experiments for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s in solution employing pulsed field
gradients[J]. Prog Nucl Magn Reson Spectrosc, 1999, 34(2): 93-158.
[6] BAHRAMI A, ASSADI A H, MARKLEY J L, et al. Probabilistic interaction network of
evidence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mplete labeling of peak lists from protein
NMR spectroscopy[J]. PLoS Comput Biol, 2009, 5(3): e1000307.
[7] MOSELEY H N, MONLEON D, MONTELIONE G T.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backbone resonance assignments from triple resonan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data[J]. Methods Enzymol, 2001, 339: 91-108.
[8] MOSELEY H N, SAHOTA G, MONTELIONE G T. Assignment validation software suit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protein resonance assignment data[J]. J Biomol NMR,
2004, 28(4): 341-355.
[9] MARKLEY J L, BAX A, ARATA Y,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NMR
structures of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J]. J Mol Biol, 1998, 280(5): 933-952.
[10] NERI D, SZYPERSKI T, OTTING G, et al. Stereospecifi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ssignments of the methyl groups of valine and leucine in the DNA-binding domain of
the 434 repressor by biosynthetically directed fractional13C labeling[J]. Biochemistry,
1989, 28(19): 7510-7516.
[11] SCHUBERT M, LABUDDE D, OSCHKINAT H, et al. A software tool for the prediction of
Xaa-Pro peptide bond conformations in proteins based on13C chemical shift statistics[J]. J
Biomol NMR, 2002, 24(2): 149-154.
[12] PELTON J G, TORCHIA D A, MEADOW N D, et al. Tautomeric states of the active-site
histidines of phosphorylated and unphosphorylated IIIGlc, a signal-transducing protein
from Escherichia coli, using two-dimensional heteronuclear NMR techniques[J]. Protein
Sci, 1993, 2(4): 543-558.
[13] WÜTHRICH K. NMR of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M]. New York: Wiley-Interscience,
1986.
[14] XU Y, ZHENG Y, FAN J S, et al. A new strategy fo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large
proteins in solution without deuteration[J]. Nat Methods, 2006, 3(11): 931-937.
[15] NARAYANAN R L, DURR U H, BIBOW S, et al. Automatic assignment of the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 Tau with 441-residues[J]. J Am Chem Soc, 2010, 132(34):
11906-11907.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祖若枫)
蛋白质分子核磁共振谱峰的特性及其化学位移归属
李双利;朱勤俊;刘买利;杨运煌
【摘 要】Complete and correct chemical shift assignments of NMR
resonances are critical to obtain a reliable and high-quality three-
dimensional protein structure with liquid NMR spectroscopy. For experts in
the field, the use of auto-assignment software programs can facilitate and
expedite the process of protein resonance assignments. However,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uto-assignment results can be
challenging for those who are new to the field and without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NMR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oms in a protein.
Incomplete or wrong chemical shift assignments will lead to deviations or
even mistakes in the calculation of protein structure. In attempt to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rotein NMR resonances and chemical shift
assignments for those are new to this field, we reviewed protein NMR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sotope effect and conformational
stereoisomer, in this paper. Examples were given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尽可能完全、准确地归属蛋白质分子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谱峰,是解析可信赖、高质量的蛋白质三维空间溶液
结构的首要条件.自动归属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方便并加快了蛋白质分子核磁共
振谱峰的归属进程.然而,对蛋白质核磁共振研究领域的新手来说,因为缺乏对蛋白质
分子的核磁共振谱峰特性的系统认识而可能发生对自动归属结果的错误指认或指认
不完全,从而导致蛋白质结构解析的错误或偏差.该文针对蛋白质分子中的核磁共振
谱峰特性,比如同位素效应和立体异构等,结合具体的蛋白质分子的核磁共振实验图
谱,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期望对从事蛋白质核磁共振的研究者在理解蛋白质分子
的核磁共振谱峰特性及其归属方面有所裨益.
【期刊名称】《波谱学杂志》
【年(卷),期】2017(034)002
【总页数】11页(P137-147)
【关键词】液体核磁共振(liquid NMR);蛋白质;谱峰特性;化学位移归属
【作 者】李双利;朱勤俊;刘买利;杨运煌
【作者单位】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 武
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波谱与原子
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
北武汉 430071;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
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O482.53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波谱用于解析蛋白质分子(分
子量≤25 000)的三维空间溶液结构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常规的方法,在难于结
晶的蛋白质结构测定和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界面的刻画方面独具优势.受益于结构基
因组的科学家们对蛋白质结构启动计划(Protein Structure Initiative, PSI)的大
量研究工作[1],目前存放到国际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 PDB)的蛋
白质NMR结构已多达上万个.应用NMR波谱解析蛋白质分子的液体结构包括以
下几个步骤:首先对蛋白质分子进行13C/15N的同位素标记;然后收集和处理异
核多维NMR实验数据;进而归属蛋白质分子中的1H、13C和15N等核的化学
位移;再获取基于化学位移归属的质子间距离、二面角和氢键等约束条件;最后采
用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 SA)算法得到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
[2,3].其中,尽可能完全、准确地归属蛋白质分子的NMR谱峰,是解析可信赖、
高质量的三维空间结构的重要条件.
大量基于标量偶合或极化传递的异核多维NMR实验,已广泛用于蛋白质分子的主
链和侧链原子的化学位移归属(可参考国内外综述文章[4,5]).蛋白质分子的
NMR谱峰信息丰富,对其进行完整和准确地归属是一项费时繁琐的工作.近年来,
NMR波谱学家开发了多种自动归属软件,比如Pine Server[6]和
AutoAssign[7,8]等.虽然这些软件能够进行快速的谱峰自动归属,但其归属结果
往往不完整,并可能存在错误.对于从事蛋白质NMR波谱研究的研究生和初学者
来说,因为缺乏对蛋白质分子的NMR谱峰特性的系统认识,可能会出现对自动归
属结果不完整、甚或错误地指认和判断,进而导致蛋白质结构解析的偏差或错
误.蛋白质分子的NMR谱峰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分子的动力学特性,包括特定的局部区域(比如N端、C端和loop区域)
的动力学问题(比如构象交换)、部分自旋核的快速弛豫、溶质活泼质子与溶剂质
子间的快速交换等,导致一些预期可观测的NMR信号消失;(2)蛋白质分子固
有的NMR特性,比如谱峰重叠严重和一些原子核的化学位移简并等;(3)NMR
实验中的伪峰、噪音以及抑制不完全的溶剂峰等.以上因素会导致蛋白质分子的
NMR谱图常常不是初学者所期望的那样完美,为谱峰的准确归属带来不确定性.
本文并不旨在综述蛋白质分子中的原子化学位移归属的基本策略,而是针对蛋白质
分子的NMR谱峰特性,作者通过多年的蛋白质NMR结构研究的经验,结合具体
的蛋白质分子NMR实验谱图,为进入蛋白质NMR研究领域的新手,介绍蛋白质
分子(分子量≤25 000)NMR谱峰归属的一些细节知识,包括二维1H-15N异核
单量子相关谱(1H-15N HSQC)中的谱峰信息与15N维的谱宽优化、立体异构、
同位素效应、恒时或非恒时实验以及核Overhauser效应谱(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NOESY)中的谱峰模式等.本文例举出的
NMR谱图数据均来自溶液结构已经解析、且分子量不大于20 000的蛋白质,因
为讨论重点在于蛋白质NMR谱峰特性与化学位移归属,而不涉及蛋白质的来源和
功能,所以将不提及蛋白质的具体名字.为文中称呼一致,蛋白质分子中的原子命
名均遵照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法[9],它也是液体蛋白质结
构计算软件CYANA所采用的命名法[2].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主链分子式,及本
文中将较为详述的11种氨基酸侧链分子式及各个原子命名如图1所示,供读者阅
读参考.
蛋白质分子的二维1H-15N HSQC谱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首先,共振谱峰的信噪
比反映蛋白质样品含量;其次,共振谱峰在两维的展宽程度,能够反映蛋白质的折
叠程度;此外,二维谱中可观测的共振峰数目,还能够提供蛋白质的动力学信
息.比如对于具有不同构象的局部区域,一定速率的构象交换会导致一些NMR谱
峰的消失,而慢交换会导致处于不同构象的同一原子的共振峰以不同的化学位移同
时出现.
蛋白质分子的二维1H-15N HSQC谱中的交叉峰来自直接相连的H-N偶合.通常,
对于具有特定三维空间结构的折叠良好的球形蛋白质来说,主链质子的化学位移覆
盖在δ 6~12的范围,而15N的化学位移主要覆盖在δ 100~140的范围.这些
共振峰来自氨基酸主链(不含主链氢原子的Pro除外)和一些氨基酸侧链的H-N
偶合,包括Asn中的ND2-HD21/HD22、Gln中的NE2-HE21/HE22和Trp中
的NE1-HE1[图2(a),W30HE1和W51HE1].当15N维的谱宽很大时,在15N
维高场区还能观测到Arg侧链的NE-HE[图2(a),R36HE和R49HE].此外,特
定环境下能与溶剂质子慢交换的His侧链的ND1-HD1,Arg的NH1-H11/H12
和NH2-H21/H22,以及Lys的NZ-HZ1/HZ2/HZ3的信号也可能出现在1H-
15N HSQC谱中.
生物磁共振数据库(Biological Magnetic Resonance Data Bank, BMRB)中,
有由统计分析得到的抗磁性蛋白质分子中NMR可观测的各个原子核的化学位移值,
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原子核的化学位移归属提供了参考.虽然15N核的化学位移
值主要分布在δ 100~140区域,但Arg侧链的NE(δ 84左右)和NH1/NH2
(δ 70~75)却远离主链H-N信号区.在进行常规的蛋白质分子多维异核NMR
实验时,为提高分辨率、减少总体采样时间,在观测主链H-N相关信号时,15N
维通常会采用较小谱宽.此时,所给谱宽范围外的信号就会产生折叠,不合适的谱
宽设置将导致折叠进来的信号与其他谱峰重叠,为谱峰的正确识别带来干扰.因此,
15N维谱宽和中心频率需要优化.例如,在图2(b)中,15N维谱宽为δ 26,中心
频率位于δ 118,3个折叠谱峰(方框内)与其它谱峰不产生重叠.因此,正确解
读1H-15N HSQC谱,识别不同的H-N共振峰信号,设置合适的15N维谱宽和
中心频率,将为蛋白质分子的化学位移准确归属奠定良好的开端.
基于标量偶合进行磁化传递的三维异核NMR实验包括CBCA(CO)NH/HNCACB、
HNCO/ HN(CA)CO和HNCA/HN(CO)CA等,能够准确归属二维1H-15N
HSQC谱中蛋白质分子主链的H-N谱峰.然而,准确归属Asn和Gln中侧链酰
氨基团(-CONH2)中的NH2谱峰,还需要注意两点:(1)酰氨基团所具有的
平面特性会使-CONH2中两个质子呈现立体异构,而导致化学位移不等价.当它
们的化学位移不简并时,如图3(a)中6条横线所示,已归属的5个Asn和1个
Gln的-CONH2中的H-N谱峰是成对出现的.(2)氘(D或2H)同位素效应会
对15N NMR化学位移产生影响.以加入10%的锁场重水(D2O)为例,Asn和
Gln中侧链的-CONH2通过长时间的氢-氘(H-D)交换后,大约有90%的 -
CONH2和10%的-CONDH(忽略1%左右的-COND2)存在.如图3(a)中竖向
箭头所示,D会引起一键相连的15N NMR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大约δ 0.5,且谱
峰的相对强度反映了两者的相对含量.
Asn和Gln侧链的-NH2谱峰能够从CBCA(CO)NH/HNCACB谱中归属.需要指
出的是,只有Asn和Gln侧链是-CONDH形式时,在CBCA(CO)NH/HNCACB
谱中才出现类似Cα/Cβ的信号,这是因为只有-CONDH这种形式,与主链-
CONH在三维实验CBCA(CO)NH/HNCACB中的磁化矢量传递才是类似的.此时,
15N核的化学位移存在氘同位素效应,在CBCA(CO)NH/HNCACB谱中观测到的
Asn79信号来自Cα/Cβ [图(3b)和3(c)],而Gln70信号来自Cγ/Cβ [图(3d)和
3(e)].结合Cα/Cβ或者Cγ/Cβ的化学位移值,可以对Asn和Gln侧链-NH2进
行准确归属.此外,对于Asn侧链的HD21/HD22和Gln侧链的HE21/HE22的
立体异构归属,则要通过15N NOESY谱中这两个质子与自身氨基酸中的Hβ(Asn)
或Hγ(Gln)的交叉峰强度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距离,进而判断其立体构型.
蛋白质分子通过大量疏水作用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因此,某些氨基酸分子
中一些单键(比如氨基酸Val和Leu中的两个侧链末端甲基)的自由旋转,可能
会受到空间阻碍,从而呈现立体异构和化学位移不等价.Pro侧链CD与主链N
原子相连形成五元吡咯烷环,当Pro与前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形成肽键时(Xaa-
Pro),五元吡咯烷环的空间位阻会导致Pro出现顺式(cis-)和反式(trans-)
两种不同的构象.此外,His中的咪唑环上存在两个N原子,当H+结合到不同的
N原子形成中性分子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互变异构体(δ-或ε-tautomer).以
下部分将详述具有立体异构的原子化学位移归属方法.
3.1 Leu和Val侧链末端甲基的立体异构归属与二维恒时/非恒时实验
球蛋白中Leu和Val中侧链末端的两个甲基通常因为空间位阻呈现出立体异构,
当两者化学位移不简并时,两个立体异构是可以区分的.对蛋白质进行13C同位
素标记时,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前的M9培养液中加入5%的
13C标记的葡萄糖(95%为天然丰度的葡萄糖)[10],蛋白质表达时,Leu的
13C同位素标记的甲基表现方式为:13CD1-13CG和13CD2-12CG.类似地,
Val中13C同位素标记的甲基表现方式为:13CG1-13CB和13CG2-12CB.因此,
Leu中13CD1-13CG和Val中13CG1-13CB存在13C-13C偶合,而相应的
13CD2-12CG(Leu)和13CG2-12CB(Val)则没有(忽略天然丰度大约为1%的
13C-13C偶合).采用13C演化期间恒时或者非恒时的二维1H-13C HSQC 谱,
能够区分Leu和Val中具有立体异构效应的两个甲基.以Leu为例,当采用恒时
脉冲序列时,通过13C-13C的J-偶合作用, 可以让13CD1-13CG信号相位与
13CD2-12CG相反.当采用非恒时脉冲序列时,采集13C维高分辨率的二维1H-
13C HSQC谱,13CD1-13CG信号会因为13C-13C的J-偶合作用而发生裂分出
现两个谱峰;而13CD2-12CG因为没有偶合表现为单峰.例如图4(a)和4(b)分别
为5%的13C标记蛋白质样品的恒时和非恒时的1H-13C HSQC谱图(甲基区
域).图4(a)中来自Leu中的13CD1(绿色)和13CD2(红色)信号相位相反;
图4(b)中的13CD1出现偶合双峰,而13CD2只有单峰.因此,基于实验图谱可
以准确归属具有立体异构效应的Leu侧链末端甲基.类似地,Val中两个甲基的立
体异构也能够区分和归属.
类似地,对13C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分子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包括Tyr、Phe、
Trp和His),基于与芳香环上13C一键相连的其他13C原子数目的不同,应用
二维恒时或非恒时1H-13C HSQC谱能够对这些谱峰进行指认.由图1中芳香族
氨基酸分子式可知,与His中的13CE1一键相连的13C原子数目为0,与His中
的13CD2和Trp中的13CD1一键相连的13C原子数目为1,而与Phe、Tyr和
Trp中其它芳香环13C一键相连的13C原子数目都为2.芳环区的二维恒时1H-
13C HSQC谱[图5(a)]显示,Trp40的13CD1,Trp51的13CD1和His17的
13CD2(1个一键相连的13C),它们的信号(绿色)相位与其他信号(红色)
相反;而在非恒时谱中[图5(b)],它们则因偶合裂分而呈现二重峰.而His17和
His20的13CE1因没有一键相连的13C,在非恒时谱中呈现为单峰.其余的芳香
环13C,因有两个一键相连的13C发生偶合裂分而出现3重峰.
3.2 Pro中吡咯烷环(pyrrolidine ring)的顺式(cis-)和反式(trans-)归属
Pro在形成肽键时,其自身侧链与主链N原子形成吡咯烷环,不仅主链氢原子会
消失,而且其吡咯烷环的空间位阻效应会导致在肽键形成时产生顺式和反式两种立
体异构[图6(a)].蛋白质分子中的Pro主要以反式结构存在,但偶尔也出现顺式的
异构体.如图6(a)所示,对于反式构象,前一个氨基酸的HA与Pro的HD距离
会很近,而与HA距离远;反之,则前一个氨基酸的HA与Pro的HA距离会很
近,而与HD距离远.质子间的空间距离越近,NOESY谱中两者的交叉峰越
强.因此,通过观测NOESY谱中的交叉峰,可以简单快速地判断Pro中吡咯烷环
的顺反式异构.参照表1中某蛋白质中顺序相连的4个氨基酸Ala46、Pro47、
Leu48和Pro49的一些化学位移值和NOESY谱[图6(b)],通过归属NOESY中与
Ala46和Leu48的HA产生的交叉峰信号为HA(Ala46)-HD(Pro47)和
HA(Leu48)-HA(Pro49),能够断定Pro47为反式构象而Pro49为顺式构象.同时,
NOESY谱中Pro47的HD和Pro49的HA的交叉峰可以验证相同归属.此外,
研究报道[11],统计分析发现Pro的顺反式构象可以通过Pro中的13CB与13CG
的化学位移值之差Δ(CB-CG)确定,通常顺式构象的差值较大,而反式构象的差值
较小.在本例中,Pro47的差值为δ 4.3,而Pro49的差值为δ 8.6,因此Pro47
应该为反式,而Pro49应该为顺式,与前一种基于NOE交叉峰归属方法的结果一
致.
3.3 His中咪唑环的(δ-和ε-)互变异构体归属
蛋白质分子中的His咪唑环上有两个氮原子,即ND1和NE2(图1).取决于咪
唑环在蛋白质结构中的位置和外部缓冲液的pH值,His可以以带正电荷的质子化
(酸性)、中性和带负电荷的去质子化(碱性)等不同形式存在.对于中性His,
如果质子与ND1相连称为δ-异构体,与NE2相连称为ε-异构体[图7(a)].由于
与溶液中水分子存在快交换,二维1H-15N HSQC谱中不能观测到咪唑环上的H-
N交叉峰.然而,通过偶合常数较小的2JHN和3JHN进行磁化转移,采用合适
的磁化转移时间,在二维1H-15N HSQC谱中能够观测到ND1/NE2与HE1、
HD2的交叉峰.研究报道[12],图7(a)的3种不同形式的His咪唑环,ND1/NE2
与HE1、HD2的4个交叉峰在二维1H-15N HSQC谱中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图
7(b)].因此,通过检测交叉峰模式,可以反过来推测出His咪唑环的形式.
图7(c)、7(d)和7(e)是来自3个不同蛋白质分子的二维1H-15N HSQC谱(通过
2JHN和3JHN进行磁化转移),通过H-N交叉峰模式,不仅可以确定各个His
中咪唑环的互变异构形式,还可以归属出His侧链中咪唑环上的ND1、NE2、
HE1和HD2的化学位移.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N-或C-端以His6-tag标记且
不再有其他His的蛋白质分子的二维1H-15N HSQC谱中[图7(f)],当pH为4.5
时,咪唑环明确地以质子化带正电荷的形式存在;而当pH分别为5.5、6.5和7.5
时,咪唑环变为ε-异构体;同时,NE2和ND1,特别是ND1的化学位移向低场
移动,HE1(-CE1)和HD2(-CD2)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因此,根据His6-tag标
记的蛋白质样品中His信号的化学位移值,反过来也可以判断样品的pH环境.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信息有助于化学位移的正确归属,但其价值和重要性往往容
易被初学者所忽视.Wüthrich[13]在《蛋白质与核酸的核磁共振》(NMR of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一书中,根据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特征,包括α-
螺旋、310-螺旋(图7.11,第122页)、平行和反平行的β-折叠(图7.13,第
126页),总结了在NOESY谱中氨基酸质子间交叉峰信号强度的模式(图9.1,
第166页).譬如,在15N编辑的NOESY谱中,α-螺旋区域中的氨基酸主链质
子与前后氨基酸主链质子会出现强的交叉峰,即Hi-Hi-1和Hi-Hi+1,而β-折叠
与loop区域中不会出现.反之,如果在15N编辑的NOESY谱中能够观测到强
的Hi-Hi-1和Hi-Hi+1交叉峰,一方面表明这些氨基酸具有α-螺旋的二级结构;
另一方面,非常有助于自动归属结果的判断.类似地,对于具有反平行的β-折叠
区,一条β-折叠中氨基酸的HN(或HA),和与之反平行的β-折叠链上的
HN/HA存在特定的NOE交叉峰模式,这类信息非常有助于具有β-折叠的蛋白质
二级结构的预测和相关原子的化学位移归属.
应用NOESY谱中1H-1H间的交叉峰可以验证化学位移归属.相对于旨在用主链
和侧链原子化学位移归属的多数三维异核NMR实验,NOESY谱往往具有更高的
分辨率与灵敏度.譬如,当同一氨基酸中具有两个化学位移值相差较小的HB原子
时,通常HBHA(CO)NH实验分辨率低,两个HB原子谱峰可能因为部分重叠而
被认为是简并的,但通过高分辨率的NOESY谱,可以更清楚地将两个HB信号分
开,从而减少NOE归属的错误或者不能归属.类似地,杨代文研究组[14]提出过
一个全新的结构解析策略,不需采用常规的同位素标记和进行主链/侧链原子的化
学位移归属,直接通过NOESY实验归属1H-1H NOE交叉峰,进行分子量大的蛋
白质NMR结构计算.
部分折叠蛋白质的结构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对于没有或者仅具有少
许二级结构的蛋白质,其二维1H-15N HSQC谱中的谱峰展宽有限,特别是分子
量大的蛋白质,谱峰重叠非常严重,化学位移归属成为很大的挑战,目前已有报道
[15]通过五维甚或七维的异核NMR实验来解决化学位移的归属问题.
本文结合氨基酸分子的特征,讨论了蛋白质分子化学位移归属,但并未涉及到化学
位移归属的所有方面.随着对蛋白质NMR研究的经验积累,初学者对其他的小细
节问题会获得更多的认识.比如,通过三维HNCO实验能够归属前一个氨基酸主
链CO的化学位移,通过HBHA(CO)NH能够归属前一个氨基酸的HA的化学位
移.但对Pro来说,因为没有主链氢原子,由上述两个实验不能归属出前一个氨
基酸的CO和HA的化学位移,而是需要通过HN(CA)CO和HNHA实验辅助解
决.此外,非常靠近溶剂中水峰的个别氨基酸的HA原子信号,由于实验过程中的
溶剂峰抑制常会消失,通过将蛋白质样品溶于重水,实验时无需水峰抑制,会有助
于这些谱峰的正确指认.因此,蛋白质分子的NMR谱峰归属,对蛋白质的结构解
析和功能研究是一个很基本、很重要但又有些复杂的过程.在此,期望本文的讨论
对从事蛋白质NMR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相关文献】
[1] MONTELIONE G T. The protein structure initiative: achievements and visions for the
future[J]. F1000 Biol Rep, 2012, 4: 7. doi: 10.3410/B4-7.
[2] GUNTERT P. Automated NMR structure calculation with CYANA[J]. Methods Mol Biol,
2004, 278: 353-378.
[3] GUNTERT P, BUCHNER L. Combined automated NOE assignment and structure
calculation with CYANA[J]. J Biomol NMR, 2015, 62(4): 453-471.
[4] HU Y F, JIN C W. NMR studies of protein solution structures and dynamics[J]. Chinese J
Magn Reson, 2009, 26(2): 151-172.胡蕴菲, 金长文. 蛋白质溶液结构及动力学的核磁共振研究[J].
波谱学杂志, 2009, 26(2): 151-172.
[5] SATTLER M, SCHLEUCHER J, GRIESINGER C. Heteronuclear multidimensional NMR
experiments for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s in solution employing pulsed field
gradients[J]. Prog Nucl Magn Reson Spectrosc, 1999, 34(2): 93-158.
[6] BAHRAMI A, ASSADI A H, MARKLEY J L, et al. Probabilistic interaction network of
evidence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mplete labeling of peak lists from protein
NMR spectroscopy[J]. PLoS Comput Biol, 2009, 5(3): e1000307.
[7] MOSELEY H N, MONLEON D, MONTELIONE G T.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backbone resonance assignments from triple resonan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data[J]. Methods Enzymol, 2001, 339: 91-108.
[8] MOSELEY H N, SAHOTA G, MONTELIONE G T. Assignment validation software suit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protein resonance assignment data[J]. J Biomol NMR,
2004, 28(4): 341-355.
[9] MARKLEY J L, BAX A, ARATA Y,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NMR
structures of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J]. J Mol Biol, 1998, 280(5): 933-952.
[10] NERI D, SZYPERSKI T, OTTING G, et al. Stereospecifi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ssignments of the methyl groups of valine and leucine in the DNA-binding domain of
the 434 repressor by biosynthetically directed fractional13C labeling[J]. Biochemistry,
1989, 28(19): 7510-7516.
[11] SCHUBERT M, LABUDDE D, OSCHKINAT H, et al. A software tool for the prediction of
Xaa-Pro peptide bond conformations in proteins based on13C chemical shift statistics[J]. J
Biomol NMR, 2002, 24(2): 149-154.
[12] PELTON J G, TORCHIA D A, MEADOW N D, et al. Tautomeric states of the active-site
histidines of phosphorylated and unphosphorylated IIIGlc, a signal-transducing protein
from Escherichia coli, using two-dimensional heteronuclear NMR techniques[J]. Protein
Sci, 1993, 2(4): 543-558.
[13] WÜTHRICH K. NMR of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M]. New York: Wiley-Interscience,
1986.
[14] XU Y, ZHENG Y, FAN J S, et al. A new strategy fo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large
proteins in solution without deuteration[J]. Nat Methods, 2006, 3(11): 931-937.
[15] NARAYANAN R L, DURR U H, BIBOW S, et al. Automatic assignment of the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 Tau with 441-residues[J]. J Am Chem Soc, 2010, 132(34):
11906-1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