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通梓莹)
血涂片的制作及注意事
一. 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制备厚薄
适宜,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 涂片法制片是显
微制片的基本方法之一。
二. 血涂片制作
取末梢血1滴,置载玻片一端,取另一边缘光滑的推片,放在血滴前面慢慢后移,接
触血滴后稍停。血液即沿推片散开,将推片与载片保持30 ~45°角,向前平稳均匀推动推
片,载片上便留下一层薄血膜。血涂片制成后,立即在空气中挥动,使其迅速干燥,以免血
细胞变形。血膜干燥后,用铅笔在血膜的一侧写上病人姓名或编号。
一张良好的血片,厚薄要适宜,头体尾要明显,细胞分布要均匀,膜的边缘要整齐,
并留有一定的空隙。
涂片时,血滴愈大,角度愈大,推片速度愈快则血膜愈厚,反之血膜愈薄。太薄的血
膜片50%的白细胞集中于边缘或尾部,血涂片过厚,细胞重叠缩小均不利于白细胞分类计
数。如果血膜分布不匀,主要是推片不整齐,用力不均匀,载片不清洁所致。
三.血涂片的质量控制
1. 血膜片的质量要求是厚薄均匀适度,低倍镜下观察全片,细胞不重叠,头尾及 两侧有
一定的空隙,血膜头部有明确的病人标志。
2. 一些体积较大的特殊细胞常在血膜的尾部出现,因此蜡笔划线时应注意保存血膜 尾部
细胞,血膜必须充分干燥,否则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3. 配制染料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液用缓冲液,因为缓冲液的pH 对细胞染色的影响很
重要。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又因为细胞着色对氢离子
浓度十分敏感。如果染色偏碱,原是紫红色的中性颗粒则染成深蓝色,造成识别困难。冲洗
须用中性水,虽亦可用自来水 (但不能保持稳定)。
4. 对所用染液应进行预染试验,新配制的染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美蓝逐渐氧化成天
青B ,天青B 对细胞核的着色效果比美蓝好,因此,瑞氏染液放置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临床上称之为成熟。判断染液成熟程度的简易方法是用正常优质血片做预染试验,先用低倍
镜观察载有染液的血片,认为着色满意后,再按照染色后冲洗顺序最后用油镜镜检,这样不
仅可了解染液的成熟程度,而且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染色时间,供临床标本染色时参考。
5. 染液与缓冲液的比例要适当,以1∶2为宜。一般说来缓冲液稀释度愈大,染色 时间
愈长,细胞着色愈匀称、鲜艳。缓冲液和染液量要充足,否则染液很快蒸发,染料沉淀于细
胞上,使细胞深染而无法检查。细胞较多较厚的涂片 (如红细胞增多症) 染液应多些。细
胞较少的涂片染液应少些。
6. 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高低、细胞多少有关,染液愈淡,室温越低,细胞愈多,
所需时间越长,应适当增加染液浓度,因此必须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7. 染色良好的血膜片,外观呈浅红色,红细胞呈粉红色,白细胞核呈暗紫红色, 染色质
结构能辨,粒细胞的颗粒呈固有种特异颜色。
四.注意: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特殊标本,在制片时就要特殊对待。如:1、贫血病人2、WBC
特高疑为白血病人3、腹水或胸水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一.低倍镜观察:选择细胞分布均匀、染色好的部位,转油镜下计数100—200个
细胞,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
嗜碱细胞。
二.细胞分布:头体部以淋巴细胞较多,尾部和两侧以中性粒、单核细胞较多,片尾部异常
大的细胞较多。一般选择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的地方按一定方式,有规律的移动视野。
三.发现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应分类报告,包括在分类百分率中。如遇到不能确认的细胞,
应另列入分类不明一项,如实报告,并保留血片。如发现有核红细胞,应报告分类100个白
细胞所见有核红细胞数。
网上下载:
一、血涂片检查步骤
1、 血涂片显微镜检查 :首先在低倍镜下进行浏览,观察有无异常细胞和细胞分布情况。
然后,在100倍油镜下观察细胞浆内的颗粒和核分叶情况。
2、 检查从约50%的红细胞互相重叠区域开始,向红细胞完全散开的区域推移。血涂片较
薄的区域,呈羽毛状,为“血片边缘”。
3、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为血涂片分类“可接受”区域。当白
细胞总数正常时,在血涂片尾部和边缘,每油镜视野所见的白细胞数量不超过血涂片体部的
2~3倍。
4、除某些病理情况(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的数量不超过
白细胞总数的2%。若破碎细胞仍能明确鉴别(如破碎的嗜酸性粒细胞)应包括在分类计数
中。在结果报告中,应设其他栏,以备填写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并作适当描述。
5、 计数方法 采用“城垛式”方法检查血涂片。每个明确识别的细胞必须归入下列分类中: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嗜碱性粒细胞;其他有核细胞(除有核红细胞外)。能明确识别的破碎细胞,应恰当分
类。
6、 每张血涂片应计数200个白细胞,若样本中白细胞数量减少,应增加检查血涂片的数
量。 白细胞分类结果以百分率和绝对值表示。
7、计数所有的有核红细胞,结果以每100个白细胞计数中见到几个表示。
二、 检验人员要求和考核
1、 检验人员的要求
(1) 检验人员的经验
检验人员必须能对所有常见白细胞进行分类,并了解大多数白细胞的形态异常,包括先天性
和获得性。参与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具备实际工作经验。
(2) 检验人员的态度
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动机和专心程度是关键因素。因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一项主观性很强
的工作,影响分类计数的因素很多,有检验人员的态度、实验室环境条件和工作量等。对于
以每张血涂片计数200个白细胞的参考方法工作量来说,每天每个检验人员血涂片检验数量
约为15~25张。
三、血涂片考核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通梓莹)
血涂片的制作及注意事
一. 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制备厚薄
适宜,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 涂片法制片是显
微制片的基本方法之一。
二. 血涂片制作
取末梢血1滴,置载玻片一端,取另一边缘光滑的推片,放在血滴前面慢慢后移,接
触血滴后稍停。血液即沿推片散开,将推片与载片保持30 ~45°角,向前平稳均匀推动推
片,载片上便留下一层薄血膜。血涂片制成后,立即在空气中挥动,使其迅速干燥,以免血
细胞变形。血膜干燥后,用铅笔在血膜的一侧写上病人姓名或编号。
一张良好的血片,厚薄要适宜,头体尾要明显,细胞分布要均匀,膜的边缘要整齐,
并留有一定的空隙。
涂片时,血滴愈大,角度愈大,推片速度愈快则血膜愈厚,反之血膜愈薄。太薄的血
膜片50%的白细胞集中于边缘或尾部,血涂片过厚,细胞重叠缩小均不利于白细胞分类计
数。如果血膜分布不匀,主要是推片不整齐,用力不均匀,载片不清洁所致。
三.血涂片的质量控制
1. 血膜片的质量要求是厚薄均匀适度,低倍镜下观察全片,细胞不重叠,头尾及 两侧有
一定的空隙,血膜头部有明确的病人标志。
2. 一些体积较大的特殊细胞常在血膜的尾部出现,因此蜡笔划线时应注意保存血膜 尾部
细胞,血膜必须充分干燥,否则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3. 配制染料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液用缓冲液,因为缓冲液的pH 对细胞染色的影响很
重要。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又因为细胞着色对氢离子
浓度十分敏感。如果染色偏碱,原是紫红色的中性颗粒则染成深蓝色,造成识别困难。冲洗
须用中性水,虽亦可用自来水 (但不能保持稳定)。
4. 对所用染液应进行预染试验,新配制的染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美蓝逐渐氧化成天
青B ,天青B 对细胞核的着色效果比美蓝好,因此,瑞氏染液放置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临床上称之为成熟。判断染液成熟程度的简易方法是用正常优质血片做预染试验,先用低倍
镜观察载有染液的血片,认为着色满意后,再按照染色后冲洗顺序最后用油镜镜检,这样不
仅可了解染液的成熟程度,而且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染色时间,供临床标本染色时参考。
5. 染液与缓冲液的比例要适当,以1∶2为宜。一般说来缓冲液稀释度愈大,染色 时间
愈长,细胞着色愈匀称、鲜艳。缓冲液和染液量要充足,否则染液很快蒸发,染料沉淀于细
胞上,使细胞深染而无法检查。细胞较多较厚的涂片 (如红细胞增多症) 染液应多些。细
胞较少的涂片染液应少些。
6. 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高低、细胞多少有关,染液愈淡,室温越低,细胞愈多,
所需时间越长,应适当增加染液浓度,因此必须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7. 染色良好的血膜片,外观呈浅红色,红细胞呈粉红色,白细胞核呈暗紫红色, 染色质
结构能辨,粒细胞的颗粒呈固有种特异颜色。
四.注意: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特殊标本,在制片时就要特殊对待。如:1、贫血病人2、WBC
特高疑为白血病人3、腹水或胸水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一.低倍镜观察:选择细胞分布均匀、染色好的部位,转油镜下计数100—200个
细胞,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
嗜碱细胞。
二.细胞分布:头体部以淋巴细胞较多,尾部和两侧以中性粒、单核细胞较多,片尾部异常
大的细胞较多。一般选择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的地方按一定方式,有规律的移动视野。
三.发现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应分类报告,包括在分类百分率中。如遇到不能确认的细胞,
应另列入分类不明一项,如实报告,并保留血片。如发现有核红细胞,应报告分类100个白
细胞所见有核红细胞数。
网上下载:
一、血涂片检查步骤
1、 血涂片显微镜检查 :首先在低倍镜下进行浏览,观察有无异常细胞和细胞分布情况。
然后,在100倍油镜下观察细胞浆内的颗粒和核分叶情况。
2、 检查从约50%的红细胞互相重叠区域开始,向红细胞完全散开的区域推移。血涂片较
薄的区域,呈羽毛状,为“血片边缘”。
3、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为血涂片分类“可接受”区域。当白
细胞总数正常时,在血涂片尾部和边缘,每油镜视野所见的白细胞数量不超过血涂片体部的
2~3倍。
4、除某些病理情况(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的数量不超过
白细胞总数的2%。若破碎细胞仍能明确鉴别(如破碎的嗜酸性粒细胞)应包括在分类计数
中。在结果报告中,应设其他栏,以备填写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并作适当描述。
5、 计数方法 采用“城垛式”方法检查血涂片。每个明确识别的细胞必须归入下列分类中: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嗜碱性粒细胞;其他有核细胞(除有核红细胞外)。能明确识别的破碎细胞,应恰当分
类。
6、 每张血涂片应计数200个白细胞,若样本中白细胞数量减少,应增加检查血涂片的数
量。 白细胞分类结果以百分率和绝对值表示。
7、计数所有的有核红细胞,结果以每100个白细胞计数中见到几个表示。
二、 检验人员要求和考核
1、 检验人员的要求
(1) 检验人员的经验
检验人员必须能对所有常见白细胞进行分类,并了解大多数白细胞的形态异常,包括先天性
和获得性。参与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具备实际工作经验。
(2) 检验人员的态度
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动机和专心程度是关键因素。因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一项主观性很强
的工作,影响分类计数的因素很多,有检验人员的态度、实验室环境条件和工作量等。对于
以每张血涂片计数200个白细胞的参考方法工作量来说,每天每个检验人员血涂片检验数量
约为15~25张。
三、血涂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