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寸君)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在物理学中,为纪念科学家牛顿的重要贡献,用牛顿作为单位命名的物理量是
( )
A.力B.密度C.质量D.速度
2.(2分)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
A.响度B.声速C.音调D.音色
3.(2分)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图所
示,是诗人骑马赏花的情景,若说诗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C.身后的房屋
B.路边的百花
D.诗人的马
4.(2分)西宁是全国文明城市,人们应自觉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做
法是( )
A.不高声喧哗
B.跳舞时调低音响设备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
D.在学校周围植树
5.(2分)如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筷子在水中弯折B.山在水中的倒影
C.手的影子D.天空中的彩虹
6.(2分)如图是可用蒲公英顶起的最轻金属结构——微晶格材料,它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
构组合,并且可以从超过50%的压缩量中恢复,由此可知微晶格材料具有的特点是( )
A.密度小、弹性差
C.密度大、弹性好
B.密度大、弹性差
D.密度小、弹性好
7.(2分)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研究过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
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透过小孔投射在墙壁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8.(2分)如图所示的“圭表”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它由相互垂直的
“圭”和“表”两部分组成。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
校正,这种做法主要利用了( )
A.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的作用点在其几何中心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9.(2分)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
17cm),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C.课桌的高度
B.乒乓球的直径
D.粉笔的长度
10.(2分)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复习摩擦力知识时构建的思
维导图,适合放在图中②处的例子是( )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
B.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
11.(2分)图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如果在横、纵坐标
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能描述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B.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12.(2分)物理学中常常会用到一些物理方法,下列关于物理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光的传播路径时引入光线——等效替代法
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微小放大法
C.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理想实验法
D.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13.(2分)如图是手机内置有超声波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凸凹不平的指
纹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7ms、0.41ms、0.27ms、
0.41ms、0.19ms,可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 )
A.B.
C.D.
14.(2分)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烧杯分别装有水和未知液体,用天平测出装有水的烧杯总
质量为m
1
、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总质量为m
2
,并分别读出水和未知液体的体积为V
1
、V
2
,
现在m﹣V图像中标出A点(m
1
,V
1
)和B点(m
2
,V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仍为水
B.该液体密度为0.9g/cm
3
C.烧杯质量为40g
D.60cm
3
该液体质量为42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2分)近视的小胡购买了一款华为智能眼镜,如图所示,它除了可以当作眼镜外,还
可以当作蓝牙耳机,当小胡长时间低头时,它还会做出提醒。小胡佩戴的是 透
镜,通过滑动左右腿可实现音量调节,这改变的是声音的
度”或“音色”)。
(选填“音调”、“响
16.(2分)滑板车是学生喜爱的玩具。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说明力
的作用是 的;如果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表明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2分)如图所示,是小凯制作的“鸟哨”的结构图,在A处吹气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
吹“鸟哨”时上下推动活塞,可以发出“do(1)”“re(2)”“mi(3)”“fa(4)”“sol
(5)”“la(6)”“si(7)”不同的音调,小凯用“鸟哨”吹奏歌曲《上学歌》中的“太”
时,活塞应该靠近 (选填“C”或“B”)处;“鸟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18.(2分)地球的自转让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日出”和“日落”现象,我们看到的“日出”
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太阳的像,如图所示,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 (选
填“甲”或“乙”)位置。假如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则“日出”的时间相比现在是
(选填“提前”或“推迟”)了。
19.(2分)如图所示为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
为f),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地上的广告图标,这是发生了 反射,其中广告片与镜
头的距离u与f的关系是 (选填“u>2f”、“f<u<2f”或“u<f”)。
20.(2分)如图所示,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360g,小明同
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20cm,瓶底的面积为20cm
2
,倒出部
分液体后,瓶子正立,剩余液体液面低于弯处,测出液面高度L
1
=10cm,则剩余液体的
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
液面高度L
2
=15cm,则液体的密度为 kg/m
3
。
三、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
21.(4分)喝水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1)有同学喝水时,发现透过玻璃杯手指变粗了,请说明理由。
(2)为了保温,有些同学会拧紧杯盖,发现杯盖很难拧开,如图所示,遇到这种情况,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轻松地将杯盖拧开,并说明理由。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2.(2分)在图中画出2N重的苹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2分)如图所示,一只蜻蜓(用A点表示)停在水池上方。请在图中标出蜻蜓所成的
像A′.(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4.(4分)小玲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
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以通过使斜面的倾斜程度
变 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
(3)分析图中数据,可知BC段距离s
BC
=
m/s。
25.(5分)小彤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d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
AC
=
(2)实验中为了避免出现重影,应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 。
。(3)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 A、B的外形应该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26.(6分)小航知道奶奶喜欢集邮,所以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让奶奶便于借助放大镜细
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
(1)如图甲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 、放大的虚像。
(2)为了知道这个放大镜的焦距,小航将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调节白纸到放大
镜的距离,直至白纸上形成一个 的光斑时,测得放大镜到光斑的距离为
10cm。
(3)接着,小航利用这个放大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模拟奶奶借助放大镜欣赏邮票的
情景。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
在光具座上的 A、B、C三点中的 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 (选填“左”
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
(4)家里有一副近视镜,一副远视镜,小航想通过实验帮奶奶找出远视镜,他将实验器
材按如图丙所示摆好,此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所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
接着把其中一副眼镜放到蜡烛和放大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当把光屏向左
移动后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这副眼镜 (选填“是”或“不是”)奶奶需要的。
27.(7分)如图所示是小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
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磊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即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有关。
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4)要验证猜想三,小磊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
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是 。那为了能够验证猜想三,接下来小磊的操作是 。
28.(8分)小红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g,分度值0.2g)、量筒、水、食盐、烧杯、
白纸、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
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指针对准分
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为称出盐的质量,小红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天平左盘上,仅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
时,游码示数如图1所示,则白纸的质量为 g;接下来,再用勺子向左盘的
白纸上逐渐加盐,调节天平再次平衡,称得白纸和盐的总质量为2.4g,则盐的质量为
g。
(3)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所称的盐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
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 g/cm
3
。
(4)小红发现可以将圆柱透明玻璃杯改装成“液体密度计”(本实验忽略残留的影响):
①她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
1
;
②然后在烧杯中加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2
;
③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玻璃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水面的高度h
0
(如图2所示),并在
水面处做标记,标记为水的密度ρ
0
;
④接着,将待测液体(质量足够)倒入擦干净的烧杯中,用天平和滴管称出质量为
的待测液体,然后将待测液体倒入擦干净的玻璃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液面的高度h
1
(图
未画出),并在液面处做标记,标记为该待测液体的密度ρ
1
= 。
(用题中物理量符号来表示)
⑤评估:该玻璃杯“液体密度计”的刻度是 (选填“上小下大”或“上大
下小”);为了提高该玻璃杯“液体密度计”的测量精度,应该选择底面积较 (选
填“大”或“小”)的玻璃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9.(6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
载人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为地球上受到重力的,未来你们当中的有些同学将有可能成
为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如果其中一位宇航员的质量为60kg,求:
(1)宇航员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
(3)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
30.(7分)如图甲所示的无人快递派送车已应用于很多城市,某次该车从快递驿站出发,
到第一个派送点停靠并等待取件。完成任务后,接着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5min到
达第二个派送点。前10min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从快递驿站出发到达第一个派送点花了多少时间?
(2)8~10min派送车的速度为多少m/s?
(3)第二个派送点到快递驿站的距离。
31.(9分)学完密度知识后,某同学想通过测密度的方法判断家里某工件是由什么材料制
作的,于是他利用家里的现有器材进行测量。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20cm
2
的圆柱形
薄壁空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放在水平电子秤上,把一个工件竖放其中,缓慢向容器中
加水,如图乙是水刚好没过工件时的情景。已知整个加水过程中无水溢出,工件始终沉
在容器底,电子秤的示数m和所加的水高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求:
(1)工件的质量;
(2)工件的体积;
(3)工件的密度。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在物理学中,为纪念科学家牛顿的重要贡献,用牛顿作为单位命名的物理量是
( )
A.力B.密度C.质量D.速度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
A、力的单位是牛顿,故A正确;
B、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
3
,故B错误;
C、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故C错误;
D、速度的单位是米/秒,故D错误。
故选:A。
2.(2分)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
A.响度B.声速C.音调D.音色
【解答】解: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色指声音的特色,
不同的人音调和响度可能会相同,但每个人的音色都不相同,所以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
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2分)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图所
示,是诗人骑马赏花的情景,若说诗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C.身后的房屋
B.路边的百花
D.诗人的马
【解答】解:ABC、若以路面、路边的百花、身后的房屋为参照物,诗人的位置发生改
变,所以诗人是运动的,故ABC错误;
D、若以诗人的马为参照物,诗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诗人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4.(2分)西宁是全国文明城市,人们应自觉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做
法是( )
A.不高声喧哗
B.跳舞时调低音响设备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
D.在学校周围植树
【解答】解:A、不高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在公路上不鸣笛,属于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在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5.(2分)如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筷子在水中弯折B.山在水中的倒影
C.
【解答】解:
手的影子D.天空中的彩虹
A、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
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6.(2分)如图是可用蒲公英顶起的最轻金属结构——微晶格材料,它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
构组合,并且可以从超过50%的压缩量中恢复,由此可知微晶格材料具有的特点是( )
A.密度小、弹性差
C.密度大、弹性好
B.密度大、弹性差
D.密度小、弹性好
【解答】解:微晶格材料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组合,说明微晶格材料的密度非常小;
微晶格材料可以从超过50%的压缩量中恢复,说明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A、B、C错误,
D正确。
故选:D。
7.(2分)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研究过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
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透过小孔投射在墙壁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解答】解:A、小孔成像的小孔形状没有要求,什么形状都可以,故A错误。
BC、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错误。
D、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故D错误。
故选:B。
8.(2分)如图所示的“圭表”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它由相互垂直的
“圭”和“表”两部分组成。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
校正,这种做法主要利用了( )
A.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的作用点在其几何中心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答】解: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校正,这种做法
主要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分)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
17cm),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C.课桌的高度
B.乒乓球的直径
D.粉笔的长度
【解答】解:A、物理课本的宽度在17c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乒乓球的直径为4cm。故B不符合题意;
C、课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支粉笔的长度在6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分)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复习摩擦力知识时构建的思
维导图,适合放在图中②处的例子是( )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
B.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
【解答】解:由图知道,②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A不正确;
B.穿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B不符合合题意;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故C正确;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可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摩擦力,故D不正确。
故选:C。
11.(2分)图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如果在横、纵坐标
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能描述的是( )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寸君)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在物理学中,为纪念科学家牛顿的重要贡献,用牛顿作为单位命名的物理量是
( )
A.力B.密度C.质量D.速度
2.(2分)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
A.响度B.声速C.音调D.音色
3.(2分)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图所
示,是诗人骑马赏花的情景,若说诗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C.身后的房屋
B.路边的百花
D.诗人的马
4.(2分)西宁是全国文明城市,人们应自觉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做
法是( )
A.不高声喧哗
B.跳舞时调低音响设备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
D.在学校周围植树
5.(2分)如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筷子在水中弯折B.山在水中的倒影
C.手的影子D.天空中的彩虹
6.(2分)如图是可用蒲公英顶起的最轻金属结构——微晶格材料,它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
构组合,并且可以从超过50%的压缩量中恢复,由此可知微晶格材料具有的特点是( )
A.密度小、弹性差
C.密度大、弹性好
B.密度大、弹性差
D.密度小、弹性好
7.(2分)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研究过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
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透过小孔投射在墙壁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8.(2分)如图所示的“圭表”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它由相互垂直的
“圭”和“表”两部分组成。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
校正,这种做法主要利用了( )
A.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的作用点在其几何中心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9.(2分)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
17cm),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C.课桌的高度
B.乒乓球的直径
D.粉笔的长度
10.(2分)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复习摩擦力知识时构建的思
维导图,适合放在图中②处的例子是( )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
B.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
11.(2分)图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如果在横、纵坐标
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能描述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B.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12.(2分)物理学中常常会用到一些物理方法,下列关于物理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光的传播路径时引入光线——等效替代法
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微小放大法
C.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理想实验法
D.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13.(2分)如图是手机内置有超声波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凸凹不平的指
纹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7ms、0.41ms、0.27ms、
0.41ms、0.19ms,可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 )
A.B.
C.D.
14.(2分)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烧杯分别装有水和未知液体,用天平测出装有水的烧杯总
质量为m
1
、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总质量为m
2
,并分别读出水和未知液体的体积为V
1
、V
2
,
现在m﹣V图像中标出A点(m
1
,V
1
)和B点(m
2
,V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仍为水
B.该液体密度为0.9g/cm
3
C.烧杯质量为40g
D.60cm
3
该液体质量为42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2分)近视的小胡购买了一款华为智能眼镜,如图所示,它除了可以当作眼镜外,还
可以当作蓝牙耳机,当小胡长时间低头时,它还会做出提醒。小胡佩戴的是 透
镜,通过滑动左右腿可实现音量调节,这改变的是声音的
度”或“音色”)。
(选填“音调”、“响
16.(2分)滑板车是学生喜爱的玩具。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说明力
的作用是 的;如果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表明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2分)如图所示,是小凯制作的“鸟哨”的结构图,在A处吹气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
吹“鸟哨”时上下推动活塞,可以发出“do(1)”“re(2)”“mi(3)”“fa(4)”“sol
(5)”“la(6)”“si(7)”不同的音调,小凯用“鸟哨”吹奏歌曲《上学歌》中的“太”
时,活塞应该靠近 (选填“C”或“B”)处;“鸟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18.(2分)地球的自转让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日出”和“日落”现象,我们看到的“日出”
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太阳的像,如图所示,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 (选
填“甲”或“乙”)位置。假如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则“日出”的时间相比现在是
(选填“提前”或“推迟”)了。
19.(2分)如图所示为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
为f),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地上的广告图标,这是发生了 反射,其中广告片与镜
头的距离u与f的关系是 (选填“u>2f”、“f<u<2f”或“u<f”)。
20.(2分)如图所示,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360g,小明同
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20cm,瓶底的面积为20cm
2
,倒出部
分液体后,瓶子正立,剩余液体液面低于弯处,测出液面高度L
1
=10cm,则剩余液体的
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
液面高度L
2
=15cm,则液体的密度为 kg/m
3
。
三、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
21.(4分)喝水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1)有同学喝水时,发现透过玻璃杯手指变粗了,请说明理由。
(2)为了保温,有些同学会拧紧杯盖,发现杯盖很难拧开,如图所示,遇到这种情况,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轻松地将杯盖拧开,并说明理由。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2.(2分)在图中画出2N重的苹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2分)如图所示,一只蜻蜓(用A点表示)停在水池上方。请在图中标出蜻蜓所成的
像A′.(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4.(4分)小玲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
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以通过使斜面的倾斜程度
变 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
(3)分析图中数据,可知BC段距离s
BC
=
m/s。
25.(5分)小彤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d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
AC
=
(2)实验中为了避免出现重影,应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 。
。(3)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 A、B的外形应该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26.(6分)小航知道奶奶喜欢集邮,所以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让奶奶便于借助放大镜细
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
(1)如图甲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 、放大的虚像。
(2)为了知道这个放大镜的焦距,小航将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调节白纸到放大
镜的距离,直至白纸上形成一个 的光斑时,测得放大镜到光斑的距离为
10cm。
(3)接着,小航利用这个放大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模拟奶奶借助放大镜欣赏邮票的
情景。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
在光具座上的 A、B、C三点中的 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 (选填“左”
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
(4)家里有一副近视镜,一副远视镜,小航想通过实验帮奶奶找出远视镜,他将实验器
材按如图丙所示摆好,此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所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
接着把其中一副眼镜放到蜡烛和放大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当把光屏向左
移动后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这副眼镜 (选填“是”或“不是”)奶奶需要的。
27.(7分)如图所示是小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
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磊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即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有关。
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4)要验证猜想三,小磊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
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是 。那为了能够验证猜想三,接下来小磊的操作是 。
28.(8分)小红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g,分度值0.2g)、量筒、水、食盐、烧杯、
白纸、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
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指针对准分
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为称出盐的质量,小红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天平左盘上,仅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
时,游码示数如图1所示,则白纸的质量为 g;接下来,再用勺子向左盘的
白纸上逐渐加盐,调节天平再次平衡,称得白纸和盐的总质量为2.4g,则盐的质量为
g。
(3)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所称的盐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
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 g/cm
3
。
(4)小红发现可以将圆柱透明玻璃杯改装成“液体密度计”(本实验忽略残留的影响):
①她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
1
;
②然后在烧杯中加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2
;
③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玻璃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水面的高度h
0
(如图2所示),并在
水面处做标记,标记为水的密度ρ
0
;
④接着,将待测液体(质量足够)倒入擦干净的烧杯中,用天平和滴管称出质量为
的待测液体,然后将待测液体倒入擦干净的玻璃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液面的高度h
1
(图
未画出),并在液面处做标记,标记为该待测液体的密度ρ
1
= 。
(用题中物理量符号来表示)
⑤评估:该玻璃杯“液体密度计”的刻度是 (选填“上小下大”或“上大
下小”);为了提高该玻璃杯“液体密度计”的测量精度,应该选择底面积较 (选
填“大”或“小”)的玻璃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9.(6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
载人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为地球上受到重力的,未来你们当中的有些同学将有可能成
为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如果其中一位宇航员的质量为60kg,求:
(1)宇航员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
(3)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
30.(7分)如图甲所示的无人快递派送车已应用于很多城市,某次该车从快递驿站出发,
到第一个派送点停靠并等待取件。完成任务后,接着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5min到
达第二个派送点。前10min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从快递驿站出发到达第一个派送点花了多少时间?
(2)8~10min派送车的速度为多少m/s?
(3)第二个派送点到快递驿站的距离。
31.(9分)学完密度知识后,某同学想通过测密度的方法判断家里某工件是由什么材料制
作的,于是他利用家里的现有器材进行测量。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20cm
2
的圆柱形
薄壁空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放在水平电子秤上,把一个工件竖放其中,缓慢向容器中
加水,如图乙是水刚好没过工件时的情景。已知整个加水过程中无水溢出,工件始终沉
在容器底,电子秤的示数m和所加的水高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求:
(1)工件的质量;
(2)工件的体积;
(3)工件的密度。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在物理学中,为纪念科学家牛顿的重要贡献,用牛顿作为单位命名的物理量是
( )
A.力B.密度C.质量D.速度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
A、力的单位是牛顿,故A正确;
B、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
3
,故B错误;
C、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故C错误;
D、速度的单位是米/秒,故D错误。
故选:A。
2.(2分)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
A.响度B.声速C.音调D.音色
【解答】解: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色指声音的特色,
不同的人音调和响度可能会相同,但每个人的音色都不相同,所以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
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2分)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图所
示,是诗人骑马赏花的情景,若说诗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C.身后的房屋
B.路边的百花
D.诗人的马
【解答】解:ABC、若以路面、路边的百花、身后的房屋为参照物,诗人的位置发生改
变,所以诗人是运动的,故ABC错误;
D、若以诗人的马为参照物,诗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诗人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4.(2分)西宁是全国文明城市,人们应自觉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做
法是( )
A.不高声喧哗
B.跳舞时调低音响设备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
D.在学校周围植树
【解答】解:A、不高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在公路上不鸣笛,属于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在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5.(2分)如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筷子在水中弯折B.山在水中的倒影
C.
【解答】解:
手的影子D.天空中的彩虹
A、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
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6.(2分)如图是可用蒲公英顶起的最轻金属结构——微晶格材料,它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
构组合,并且可以从超过50%的压缩量中恢复,由此可知微晶格材料具有的特点是( )
A.密度小、弹性差
C.密度大、弹性好
B.密度大、弹性差
D.密度小、弹性好
【解答】解:微晶格材料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组合,说明微晶格材料的密度非常小;
微晶格材料可以从超过50%的压缩量中恢复,说明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A、B、C错误,
D正确。
故选:D。
7.(2分)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研究过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
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透过小孔投射在墙壁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解答】解:A、小孔成像的小孔形状没有要求,什么形状都可以,故A错误。
BC、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错误。
D、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故D错误。
故选:B。
8.(2分)如图所示的“圭表”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它由相互垂直的
“圭”和“表”两部分组成。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
校正,这种做法主要利用了( )
A.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的作用点在其几何中心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答】解: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校正,这种做法
主要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分)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
17cm),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C.课桌的高度
B.乒乓球的直径
D.粉笔的长度
【解答】解:A、物理课本的宽度在17c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乒乓球的直径为4cm。故B不符合题意;
C、课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支粉笔的长度在6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分)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复习摩擦力知识时构建的思
维导图,适合放在图中②处的例子是( )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
B.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
【解答】解:由图知道,②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A不正确;
B.穿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B不符合合题意;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故C正确;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可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摩擦力,故D不正确。
故选:C。
11.(2分)图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如果在横、纵坐标
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能描述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