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磨昕月)
深孔爆破在南水北调SG09标应用
【摘要】以南水北调sg09标石方开挖爆破施工为例,采用理论
计算、数值分析和本工程实际施工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爆破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安全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
参考。
【关键词】爆破、安全、施工控制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sg09施工标段渠道石方开挖段(桩号144+100~
145+580)全长1480m,石方明挖226万m³,石方爆破区位于
西邵明村西侧,与村民居住区毗邻,爆破环境条件复杂。渠道开挖
断面为梯形,设计底宽22m,边坡坡比为1:1~1:2,每6~8m设
一级马道,边坡共设5级马道,渠道最大挖深约34m。爆破石方为
灰岩、砂岩等岩体地质条件,从局部揭露情况观察可以看出,其为
垂直层理,边坡岩体属于ⅳ、ⅴ类岩体,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
育,并存在很多泥岩夹层,边坡及马道采用光面爆破一次爆破成型
有很大难度。在此情况下,采用了适宜的施工爆破技术——以浅孔、
深孔控制爆破为主,采用预裂爆破减震措施,边坡光面爆破方案,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采取了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小了对居
民正常生活的扰乱,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工程地质
2.1 桩号144+100~144+581段
地层岩性:桩号144+100~144+581上部表层有薄层黄土状壤土,
下部为o2m灰岩,揭露厚度大于30m。
地下水赋存于o2m灰岩中,水位高程75.9m,略低于渠底。经现
场地质探查,地下水位高于渠底约5~9m。
根据渠道桩号144+121~144+581现场地质揭示,渠道左侧边坡
存在岩石较破碎,裂隙发育,层间非常明显,并向渠道中心倾斜等
现象。该段由于村民采矿现象,使渠道边坡增高,支护范围增大,
爆破开挖很难达到设计要求。
2.2 桩号144+581~145+580段
地层岩性:上部q1 3黄土状壤土厚度2.0~10.0m。下部为p2sh
泥岩、页岩,c3t砂岩、泥岩,c2b泥岩、砂岩,o2m灰岩,厚度大
于40m。
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主要赋存于p2sh砂岩中,水位高程74.7~
85.1m,渠底高程约76.23~76.15m,大部分高于渠底,最大水深约
9m。
渠底置于强风化砂岩、泥岩、页岩及灰岩(溶蚀较发育)层,
渠坡主要由黄土状壤土、强风化砂岩、泥岩、页岩及灰岩(溶蚀较
发育)组成,岩性复杂。并且泥岩、页岩与砂岩、灰岩相互影响,
在水的浸泡下泥岩、页岩易发生软化很容易造成边坡失稳,使边坡
支护难度增大。由于围岩软、硬强度不一致,爆破时很难达到设计
要求。
地层岩性:上部q1 3黄土状壤土厚度2.0~10.0m。下部为p2sh
泥岩、页岩,c3t砂岩、泥岩,c2b泥岩、砂岩,o2m灰岩,厚度大
于40m。
开挖爆破范围内的岩石级别砂岩p2sh灰岩o2m物理力学指标如
下表1:
爆破方案确定
本工程石方开挖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深孔微差控制爆破、
浅眼微差控制爆破、周边预裂孔、保护层一次性开挖相互结合方法,
自上而下、分层依次开挖。渠道右岸与西邵明村相邻,有大量房屋,
故采取微差控制爆破,减小单响药量,降低爆破震动速度,将破坏
降到最小范围。渠道石方开挖属敞开式槽型开挖,采用全液压潜孔
钻结合普通风动潜孔钻、手风钻钻孔,分梯段爆破的开挖方法;先
采用深孔爆破开挖保护层以上部分,再一次性开挖预留的保护层
1m ~ 1.5m。保护层开挖时采用手风钻直接钻孔到基岩设计开挖
线,爆破装药底部加柔性垫层的措施,进行微差控制爆破,以保证
基岩完整、稳定。
为保证开挖边线尺寸、边坡稳定以及开挖质量,周边孔采用深
孔预裂爆破的开挖方案。在施工中精确测放开挖边线,并在开挖边
界部位按边坡的坡度、角度布密集炮孔,用潜孔钻造预裂孔,采取
不耦合装药结构,在主爆区之前起爆,从而在爆区与保留区之间形
成预裂缝,以减弱主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并形成平整轮廓面。
爆破参数选择
在深孔微差控制爆破、浅眼微差控制爆破、周边预裂孔爆破中,
深孔微差控制爆破的影响较大,需重点控制。结合本工程地质情况
及前期爆破试验确定深孔梯段爆破参数见表2。
表 2 爆破试验确定的深孔梯段爆破参数表
说明:(1)保护层一次爆破开挖技术,孔底需加10~20cm的柔
性垫层,采用黄土填充。
(2)梯段爆破参数试验时,间排距、堵塞长度由大向小进行,
间排距初拟范围1.1~0.8m,最终希望得到一组堵塞段形成最佳的
爆破参数。
爆破对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距离
5.1 爆破安全监测试验参数及场地选择
表3爆破安全监测试验参数表
5.2监测仪器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规定,爆破振动控制
主要以质点振动速度为主。因此,监测采用质点振动速度传感器,
配接idts3850型爆破振动记录仪。idts 3850振动记录仪采用自动
触发,自动记录模式,当爆破振动信
号达到预先设置的触发电平时,触发控制电路启动采集,仪器
将自动记录爆破地震波振动速度变化过程。然后通过记录仪的
rs232接口与计算机连接,由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为保证
现场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所有仪器进行了整机系统标定。具
体测试系统见图1。
5.3测点布置
根据爆破区周边环境条件和监测要求,重点对西邵明村民房基
础进行了振动监测。现场共布置了5个振动测点,各点均布置铅垂
向和水平径向两台传感器。
具体位置情况见表4,布置图见图2。
表4测点具体布置
5.4观测结果
2010年11月10日,结合渠道石方爆破施工进行了振动监测。
爆破方式分台阶爆破和掏槽爆破两种,具体爆破位置和参数见表3。
idts 3850振动记录仪设置触发电平0.0312v,即振速值为
0.10cm/s,在爆破前,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当铅垂向振速或水平径
向振速达到0.10cm/s时,仪器自动启动采集,记录爆破地震波全
过程。每次爆破规模、实测爆破振动数据见表5~表7,实测典型振
动波形见图3。
表5第一次爆破振动观测结果
从实测各点振动速度值和典型波形可以看出:
⑴ 爆破地震动的产生、传播受爆破规模和地形地质条件影响
外,与爆破方式、破碎岩体有无抛掷空间有很大关系。掏槽爆破由
于破碎岩体受周围岩体夹制作用产生的的地震动能量相对较大,而
台阶爆破前排无堆积,有充分抛掷空间,爆破地震动能量较小。因
此,实测民房基础振速值第二次爆破测值大于第一次、第三次爆破
测值。
⑵爆破区为风化剥蚀高丘地貌,上部地层为黄土状壤土,下部
为泥岩、石灰岩等,爆破区高程相对高于西邵明村民房,爆破后产
生的地震波沿黄土地层衰减较快。实测172米处民房基础最大振速
为0.52cm/s,300m处民房基础最大振速为0.18cm/s,且主振频率
均大于10hz,这说明地震波衰减较快,速度幅值较小。
安全分析
根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6.2.2条款规定,见表
8。
表8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依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一般砖房当振动频率在10~50hz范围
时,其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振速为2.3~2.8cm/s;土坯房、毛石房屋
当振动频率在10~50hz范围时,其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振速为
0.7~1.2cm/s。西邵明村居住民房为砖混结构,建造年代不同,现
场实测距爆源172m处(第一测点)的民房基础振速最大,水平径
向最大振速为0.52cm/s,铅垂向最大振速为0.33cm/s,主频均大
于10hz,其余四点振速值都小于第一点,均小于国家爆破安全规程
的安全允许值,且具有较大的安全余度。这表明该次爆破试验的爆
破设计参数是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可行的。但从现场爆破试验结果
来看,掏槽爆破产生的地震动相对较大,因此,建议在距离民房较
近地区,进行掏槽爆破和渠道右岸爆破时,应严格控制爆破规模、
最大单响药量,优化孔间、排间毫秒时差,并进行必要的爆破振动
监测,以确保工程安全实施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
第一, 严格按照爆破设计孔、网参数施工,保证炮孔封堵质量
和长度,是防止飞石的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单响药量,最大单响药
量不得大于设计最大值,确保渠道沿线建筑物的震动安全。
第二, 在靠近西邵明村庄附近施工时,除控制最大单响药量,
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震动外,为防止个别飞石及爆破冲击波的影
响,减少飞石及冲击波对居民区的影响。
第三, 成立爆破安全领导机构, 指导爆破作业,加强爆破物
品的管理,确保爆破施工安全。
第四, 爆破施工前,通知当地派出所、村委会并张贴通告,由
派出所及村委会协助搞好村民撤离工作。
第五,爆破施工区内的防护措施及爆破安全范围内的岗哨布置。
爆破施工区沿线设立安全防护栏,醒目的安全标识标牌,爆破作业
时间公示牌等;爆破的安全距离经计算确定,根据《爆破安全规程》
及安全监测试验成果,警戒范围以爆心为中心取300m。发出起爆警
报信号, 第一次信号为预告信号,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应立即撤
离到警戒范围以外,警戒范围边界设立警戒人员;第二次信号为准
备信号;第三次信号为起爆信号;第四次信号为解除警报信号。警
戒区边界设立专职安全警戒人员,警戒人员头戴安全帽、佩戴安全
袖章、手持红旗。过往行人、车辆及村民在爆破时段内听从现场安
全管理人员指挥,禁止进入爆破警戒区。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三峡工程施工指挥部·水利水电工程爆破
施工技术规范(dlt5135—2001)·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梁向前,张永哲,梁铎·南水北调中线漳古段sg09标石方爆破
振动安全监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0.11
[ 作者简介] 男,1997年毕业于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理
工程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磨昕月)
深孔爆破在南水北调SG09标应用
【摘要】以南水北调sg09标石方开挖爆破施工为例,采用理论
计算、数值分析和本工程实际施工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爆破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安全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
参考。
【关键词】爆破、安全、施工控制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sg09施工标段渠道石方开挖段(桩号144+100~
145+580)全长1480m,石方明挖226万m³,石方爆破区位于
西邵明村西侧,与村民居住区毗邻,爆破环境条件复杂。渠道开挖
断面为梯形,设计底宽22m,边坡坡比为1:1~1:2,每6~8m设
一级马道,边坡共设5级马道,渠道最大挖深约34m。爆破石方为
灰岩、砂岩等岩体地质条件,从局部揭露情况观察可以看出,其为
垂直层理,边坡岩体属于ⅳ、ⅴ类岩体,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
育,并存在很多泥岩夹层,边坡及马道采用光面爆破一次爆破成型
有很大难度。在此情况下,采用了适宜的施工爆破技术——以浅孔、
深孔控制爆破为主,采用预裂爆破减震措施,边坡光面爆破方案,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采取了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小了对居
民正常生活的扰乱,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工程地质
2.1 桩号144+100~144+581段
地层岩性:桩号144+100~144+581上部表层有薄层黄土状壤土,
下部为o2m灰岩,揭露厚度大于30m。
地下水赋存于o2m灰岩中,水位高程75.9m,略低于渠底。经现
场地质探查,地下水位高于渠底约5~9m。
根据渠道桩号144+121~144+581现场地质揭示,渠道左侧边坡
存在岩石较破碎,裂隙发育,层间非常明显,并向渠道中心倾斜等
现象。该段由于村民采矿现象,使渠道边坡增高,支护范围增大,
爆破开挖很难达到设计要求。
2.2 桩号144+581~145+580段
地层岩性:上部q1 3黄土状壤土厚度2.0~10.0m。下部为p2sh
泥岩、页岩,c3t砂岩、泥岩,c2b泥岩、砂岩,o2m灰岩,厚度大
于40m。
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主要赋存于p2sh砂岩中,水位高程74.7~
85.1m,渠底高程约76.23~76.15m,大部分高于渠底,最大水深约
9m。
渠底置于强风化砂岩、泥岩、页岩及灰岩(溶蚀较发育)层,
渠坡主要由黄土状壤土、强风化砂岩、泥岩、页岩及灰岩(溶蚀较
发育)组成,岩性复杂。并且泥岩、页岩与砂岩、灰岩相互影响,
在水的浸泡下泥岩、页岩易发生软化很容易造成边坡失稳,使边坡
支护难度增大。由于围岩软、硬强度不一致,爆破时很难达到设计
要求。
地层岩性:上部q1 3黄土状壤土厚度2.0~10.0m。下部为p2sh
泥岩、页岩,c3t砂岩、泥岩,c2b泥岩、砂岩,o2m灰岩,厚度大
于40m。
开挖爆破范围内的岩石级别砂岩p2sh灰岩o2m物理力学指标如
下表1:
爆破方案确定
本工程石方开挖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深孔微差控制爆破、
浅眼微差控制爆破、周边预裂孔、保护层一次性开挖相互结合方法,
自上而下、分层依次开挖。渠道右岸与西邵明村相邻,有大量房屋,
故采取微差控制爆破,减小单响药量,降低爆破震动速度,将破坏
降到最小范围。渠道石方开挖属敞开式槽型开挖,采用全液压潜孔
钻结合普通风动潜孔钻、手风钻钻孔,分梯段爆破的开挖方法;先
采用深孔爆破开挖保护层以上部分,再一次性开挖预留的保护层
1m ~ 1.5m。保护层开挖时采用手风钻直接钻孔到基岩设计开挖
线,爆破装药底部加柔性垫层的措施,进行微差控制爆破,以保证
基岩完整、稳定。
为保证开挖边线尺寸、边坡稳定以及开挖质量,周边孔采用深
孔预裂爆破的开挖方案。在施工中精确测放开挖边线,并在开挖边
界部位按边坡的坡度、角度布密集炮孔,用潜孔钻造预裂孔,采取
不耦合装药结构,在主爆区之前起爆,从而在爆区与保留区之间形
成预裂缝,以减弱主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并形成平整轮廓面。
爆破参数选择
在深孔微差控制爆破、浅眼微差控制爆破、周边预裂孔爆破中,
深孔微差控制爆破的影响较大,需重点控制。结合本工程地质情况
及前期爆破试验确定深孔梯段爆破参数见表2。
表 2 爆破试验确定的深孔梯段爆破参数表
说明:(1)保护层一次爆破开挖技术,孔底需加10~20cm的柔
性垫层,采用黄土填充。
(2)梯段爆破参数试验时,间排距、堵塞长度由大向小进行,
间排距初拟范围1.1~0.8m,最终希望得到一组堵塞段形成最佳的
爆破参数。
爆破对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距离
5.1 爆破安全监测试验参数及场地选择
表3爆破安全监测试验参数表
5.2监测仪器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规定,爆破振动控制
主要以质点振动速度为主。因此,监测采用质点振动速度传感器,
配接idts3850型爆破振动记录仪。idts 3850振动记录仪采用自动
触发,自动记录模式,当爆破振动信
号达到预先设置的触发电平时,触发控制电路启动采集,仪器
将自动记录爆破地震波振动速度变化过程。然后通过记录仪的
rs232接口与计算机连接,由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为保证
现场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所有仪器进行了整机系统标定。具
体测试系统见图1。
5.3测点布置
根据爆破区周边环境条件和监测要求,重点对西邵明村民房基
础进行了振动监测。现场共布置了5个振动测点,各点均布置铅垂
向和水平径向两台传感器。
具体位置情况见表4,布置图见图2。
表4测点具体布置
5.4观测结果
2010年11月10日,结合渠道石方爆破施工进行了振动监测。
爆破方式分台阶爆破和掏槽爆破两种,具体爆破位置和参数见表3。
idts 3850振动记录仪设置触发电平0.0312v,即振速值为
0.10cm/s,在爆破前,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当铅垂向振速或水平径
向振速达到0.10cm/s时,仪器自动启动采集,记录爆破地震波全
过程。每次爆破规模、实测爆破振动数据见表5~表7,实测典型振
动波形见图3。
表5第一次爆破振动观测结果
从实测各点振动速度值和典型波形可以看出:
⑴ 爆破地震动的产生、传播受爆破规模和地形地质条件影响
外,与爆破方式、破碎岩体有无抛掷空间有很大关系。掏槽爆破由
于破碎岩体受周围岩体夹制作用产生的的地震动能量相对较大,而
台阶爆破前排无堆积,有充分抛掷空间,爆破地震动能量较小。因
此,实测民房基础振速值第二次爆破测值大于第一次、第三次爆破
测值。
⑵爆破区为风化剥蚀高丘地貌,上部地层为黄土状壤土,下部
为泥岩、石灰岩等,爆破区高程相对高于西邵明村民房,爆破后产
生的地震波沿黄土地层衰减较快。实测172米处民房基础最大振速
为0.52cm/s,300m处民房基础最大振速为0.18cm/s,且主振频率
均大于10hz,这说明地震波衰减较快,速度幅值较小。
安全分析
根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6.2.2条款规定,见表
8。
表8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依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一般砖房当振动频率在10~50hz范围
时,其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振速为2.3~2.8cm/s;土坯房、毛石房屋
当振动频率在10~50hz范围时,其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振速为
0.7~1.2cm/s。西邵明村居住民房为砖混结构,建造年代不同,现
场实测距爆源172m处(第一测点)的民房基础振速最大,水平径
向最大振速为0.52cm/s,铅垂向最大振速为0.33cm/s,主频均大
于10hz,其余四点振速值都小于第一点,均小于国家爆破安全规程
的安全允许值,且具有较大的安全余度。这表明该次爆破试验的爆
破设计参数是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可行的。但从现场爆破试验结果
来看,掏槽爆破产生的地震动相对较大,因此,建议在距离民房较
近地区,进行掏槽爆破和渠道右岸爆破时,应严格控制爆破规模、
最大单响药量,优化孔间、排间毫秒时差,并进行必要的爆破振动
监测,以确保工程安全实施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
第一, 严格按照爆破设计孔、网参数施工,保证炮孔封堵质量
和长度,是防止飞石的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单响药量,最大单响药
量不得大于设计最大值,确保渠道沿线建筑物的震动安全。
第二, 在靠近西邵明村庄附近施工时,除控制最大单响药量,
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震动外,为防止个别飞石及爆破冲击波的影
响,减少飞石及冲击波对居民区的影响。
第三, 成立爆破安全领导机构, 指导爆破作业,加强爆破物
品的管理,确保爆破施工安全。
第四, 爆破施工前,通知当地派出所、村委会并张贴通告,由
派出所及村委会协助搞好村民撤离工作。
第五,爆破施工区内的防护措施及爆破安全范围内的岗哨布置。
爆破施工区沿线设立安全防护栏,醒目的安全标识标牌,爆破作业
时间公示牌等;爆破的安全距离经计算确定,根据《爆破安全规程》
及安全监测试验成果,警戒范围以爆心为中心取300m。发出起爆警
报信号, 第一次信号为预告信号,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应立即撤
离到警戒范围以外,警戒范围边界设立警戒人员;第二次信号为准
备信号;第三次信号为起爆信号;第四次信号为解除警报信号。警
戒区边界设立专职安全警戒人员,警戒人员头戴安全帽、佩戴安全
袖章、手持红旗。过往行人、车辆及村民在爆破时段内听从现场安
全管理人员指挥,禁止进入爆破警戒区。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三峡工程施工指挥部·水利水电工程爆破
施工技术规范(dlt5135—2001)·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梁向前,张永哲,梁铎·南水北调中线漳古段sg09标石方爆破
振动安全监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0.11
[ 作者简介] 男,1997年毕业于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理
工程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