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特应性皮炎患者ECP、tIgE、sIgE、EOS的检测及意义

IT圈 admin 44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旁婉静)

特应性皮炎患者ECP、tIgE、sIgE、EOS的检测及意义

赵俊芳;李桂珍;赵宏丽;李孟娟

【摘 要】目的 通过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厦正常时照组血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总IgE(tIgE)、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水

平,探讨其变化在特应性皮炎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1

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ECP、IgE浓度,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

变应原特异性IgE的水平,采用传统方法计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并对检测结果进行

统计学分析.结果 特应性皮炎患者ECP、tIg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嗜

酸粒细胞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患者中69例患

者至少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68.31%),有45例患者检出对2~7种变应原呈阳

性反应(44.56%),正常对照组的特异性IgE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 ECP、tIgE、sIgE、

EOS检测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及病情监测中起一定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1(010)004

【总页数】2页(P228-229)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总IgE;变应原特异性IgE

【作 者】赵俊芳;李桂珍;赵宏丽;李孟娟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

属医院,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

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58.2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与遗传因

素相关,患者及家族成员多具有异位素质,可伴哮喘、过敏性鼻炎、枯草热等病,

尚有血清IgE增高及外周血EOS增高等特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这类疾病

中,EOS被各种因素激活并释放某些强碱性颗粒蛋白,主要有嗜酸细胞阳离子蛋

白(eosinophil cationicprotein,ECP)、主要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等,其中ECP的毒性作用最强,是EOS激活和过敏性疾病病情活

动的标志之一[1]。但ECP在AD患者中是否增高及其与病情、IgE和外周EOS增

高是否相关,各家报道不一。本研究通过测定AD患者ECP 水平,及血清总 IgE

(total IgE,tIgE)、特异性 IgE(specific IgE,sIgE)、外周血EOS计数水平,探

讨其在A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AD患者101例,均来自我院2008年6月—2009年10月门诊及住院

患者,其中男48例,女53例,平均年龄(31.2±11.7)岁,病期 5个月~35年,

平均(15.3±11.5)年,均符合AD诊断标准[2]。AD病情严重度分值标准参照欧

洲AD特别工作组确定的SCORAD(severe scoring of atopic dermatitis)系统,

观察其主要症状(包括瘙痒、睡眠、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记录SCORAD

积分。人选患者20d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抗组胺类药物,无寄生虫感染史,

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40名健康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均无过敏史,于2008年

10月取血,男21名,女19名,年龄在4~71岁之间,平均年龄(35.21±12.21)

岁。

1.2 实验方法

1.2.1 血清ECP测定 真空管静脉取血3mL,室温下放置60min后,3 000r/min

离心15 min,血清放-20℃冰箱保存。采用美国ADL公司的ECP双抗夹心ELISA

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

1.2.2 血清tIgE检测 采用天津沃克生物技术公司IgE双抗夹心试剂盒对AD患者

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tIgE的检测。

1.2.3 EOS计数 采用EOS直接计数法。

1.2.4 血清sIgE的检测 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出品的变应原检测试剂盒,体外

半定量免疫印迹法分析检测,可同时独立的检测各种常见的变应原。Ⅰ级以上即为

阳性,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sIgE的分级标准分级0ⅠⅡⅢⅣⅤⅥsIgE含量(IU/mL)<0.35 0.35~0.69

0.70~3.49 3.5~17.49 17.5~49.9 50~100>100 sIgE水平无或不能检出低增加

显著增加高较高极高临床意义不过敏可疑或轻度轻度过敏中度过敏中度到重度重度

过敏特别严重的过敏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患者的ECP、tIgE、EOS测定值用±s

表示,两样本测定值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血清

ECP与tIgE值、EOS、sIgE、SCORAD积分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性检验。

2 结果

2.1 A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ECP、tIgE、EOS检测结果 见表2,经组间t检验

显示AD患者的血清ECP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tIgE亦明显

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而101名AD患者EOS计数结

果为0.05~0.75×109/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sIgE检测结果 见表3。101例患者中69例患者至少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

反应(68.31%),有45例患者检出对2~7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44.56%),

正常对照组的sIgE检测全部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

P<0.05)。吸入性变应原中,户尘螨(35.64%),柏、蟑螂的阳性率(20.79%)

较高,而食物变应原中腰果(18.82%)的阳性率较高。另外,吸入性变应原阳性

率高于食物变应原阳性率(χ2=8.73,P<0.05)。

表2 AD患者的ECP、tIgE、EOS检测结果 (±s)组别AD患者组正常对照组t

ECP(ng/mL)15.33±6.03 8.96±3.74 9.32 TIgE(IU/mL)213.44±64.67

201.5±20.21 2.03 EOS(×109/L)0.296±0.171 0.305±0.181 0.166

表3 101例AD患者血清sIgE检测结果 例注:*多价花粉包括栎、榆、梧桐、柳、

三角叶杨,**多价霉菌包括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变应原户尘螨柏

蟑螂腰果多价花粉*矮豚草蒿羊肉动物皮屑小麦牛肉多价霉菌**鸡蛋花生黄豆牛奶

虾蟹Ⅰ、Ⅱ级21 13 13 12 14 10Ⅲ、Ⅳ级15Ⅴ、Ⅵ级 χ2P 9 9 9 6 6 4 5 3 5 3 7

7 5 3 5 0 0 0 1 2 1 0 2 0 1 0 1 1 2 1 1 0 0 0 1 0 0 0 0 0 0 6.96 2.76 2.76 2.51

2.33 1.53 1.07 1.07 1.97 0.37

0.37<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 AD患者疾病症状评分与ECP水平、tIgE、sIgE、EOS计数的相关性 AD患者

SCORAD积分为48.12±13.24;tIgE与SCORAD积分的相关系数r=0.089;

EOS与SCORAD积分的相关系数r=0.093;血清ECP与EOS相关系数r=0.065;

它们之间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组血清ECP水平与

SCORAD积分的相关系数r=0.612,说明ECP值与其症状体征评分呈正相关趋势,

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CP与tIgE的相关系数r=0.210,其相关性

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P与sIgE的相关系数r=0.571,说明ECP值

与sIgE呈正相关趋势,且相关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

3 讨论

AD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与遗传因素相关,IgE、EOS和肥大细胞在

其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少学者[3]认为患者的ECP水平、病情与外周血的EOS数量无关,升高的ECP

水平反映了整个EOS池的活化状态,而在炎症反应部位聚集的EOS与升高的ECP

水平有关,反映了皮肤的EOS的活化状态。因此,血清ECP水平被认为是一个更

为有效而可靠的反映AD患者病情的指标。本研究AD患者血清ECP较正常对照

组显著增高,与国外报道[4]结果一致,反映了AD患者外周血和皮损炎症部位的

EOS处于激活状态,另外ECP可能参与了皮损的炎症损伤过程。本研究还显示,

AD患者外周血EOS计数无明显增高,而血清EC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且两者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提示AD患者中ECP变化可能较EOS计数变化更

灵敏,更能反映EOS的激活状态和脱颗粒分泌蛋白的能力,ECP是EOS激活后分

泌物质的表达形式,同时局部炎症部位的EOS浸润也可能引起血清ECP水平的增

高。

AD组血清tIgE虽比正常组升高,但与症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表明tIgE不能反

映机体已被致敏的程度,打破了传统上认为tIgE、EOS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情活

动指标的观念。变应原sIgE在A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Ⅰ型变态反应的机

制为变应原通过皮肤、黏膜屏障进入机体,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特异性反

应素IgE,后者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使这些细胞处于致

敏状态,当被致敏的肥大细胞再次暴露于同一致敏物时,则在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

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作用于靶器官,发生变态反

应,测定变应原sIgE对该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研究发现,

68.31%的患者对某种变应原过敏,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较高,而sIgE与ECP水

平成正相关(P<0.05),说明sIgE与EOS的活化状态密切相关。检测变应原

sIgE可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同时可使患者有目的地规避变应原,从而得到更好

的治疗。

ECP与SCORAD积分呈正相关,说明ECP才真正可能作为AD病情活动及治疗

监测的有效指标。测定ECP血清浓度的增高和变化,有助于了解EOS的活化程度,

干扰EOS的激活可能是改进对这类疾病治疗的一种方式。但Murat-Susic'等[5]

检测AD患儿ECP水平、EOS、tIgE时发现AD严重程度与ECP水平、EOS、

tIgE的相关性较弱,这些指标只能作为病情监测的辅助手段。故ECP水平与AD

病情的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Heil PM,Maurer D,Klein B,et umab therapy in atopic dermatitis:depletion of

IgE does not improve the clinical course-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and double

blind pilot study[J].J Dtsch Dermatol Ges,2010,8:990-998.

[2]顾恒,金泓.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评价[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4):222-226.

[3]Kato M,Yamada Y,Maruyama K,et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and 27

cytokines/chemokines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ildhood asthma[J].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10,152:62-66.

[4]Park JH,Choi YL,Namkung JH,et teristics of extrinsic sic atopic

dermatitis in infancy:correlations with laboratory variables[J].Br J Dermatol,2006,155:778-

783.

[5]Murat-SusS,Lipozenci J,ZiziV,et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J].Int J Dermatol,2006,45:1156-1160.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旁婉静)

特应性皮炎患者ECP、tIgE、sIgE、EOS的检测及意义

赵俊芳;李桂珍;赵宏丽;李孟娟

【摘 要】目的 通过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厦正常时照组血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总IgE(tIgE)、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水

平,探讨其变化在特应性皮炎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1

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ECP、IgE浓度,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

变应原特异性IgE的水平,采用传统方法计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并对检测结果进行

统计学分析.结果 特应性皮炎患者ECP、tIg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嗜

酸粒细胞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患者中69例患

者至少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68.31%),有45例患者检出对2~7种变应原呈阳

性反应(44.56%),正常对照组的特异性IgE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 ECP、tIgE、sIgE、

EOS检测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及病情监测中起一定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1(010)004

【总页数】2页(P228-229)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总IgE;变应原特异性IgE

【作 者】赵俊芳;李桂珍;赵宏丽;李孟娟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

属医院,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

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58.2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与遗传因

素相关,患者及家族成员多具有异位素质,可伴哮喘、过敏性鼻炎、枯草热等病,

尚有血清IgE增高及外周血EOS增高等特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这类疾病

中,EOS被各种因素激活并释放某些强碱性颗粒蛋白,主要有嗜酸细胞阳离子蛋

白(eosinophil cationicprotein,ECP)、主要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等,其中ECP的毒性作用最强,是EOS激活和过敏性疾病病情活

动的标志之一[1]。但ECP在AD患者中是否增高及其与病情、IgE和外周EOS增

高是否相关,各家报道不一。本研究通过测定AD患者ECP 水平,及血清总 IgE

(total IgE,tIgE)、特异性 IgE(specific IgE,sIgE)、外周血EOS计数水平,探

讨其在A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AD患者101例,均来自我院2008年6月—2009年10月门诊及住院

患者,其中男48例,女53例,平均年龄(31.2±11.7)岁,病期 5个月~35年,

平均(15.3±11.5)年,均符合AD诊断标准[2]。AD病情严重度分值标准参照欧

洲AD特别工作组确定的SCORAD(severe scoring of atopic dermatitis)系统,

观察其主要症状(包括瘙痒、睡眠、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记录SCORAD

积分。人选患者20d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抗组胺类药物,无寄生虫感染史,

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40名健康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均无过敏史,于2008年

10月取血,男21名,女19名,年龄在4~71岁之间,平均年龄(35.21±12.21)

岁。

1.2 实验方法

1.2.1 血清ECP测定 真空管静脉取血3mL,室温下放置60min后,3 000r/min

离心15 min,血清放-20℃冰箱保存。采用美国ADL公司的ECP双抗夹心ELISA

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

1.2.2 血清tIgE检测 采用天津沃克生物技术公司IgE双抗夹心试剂盒对AD患者

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tIgE的检测。

1.2.3 EOS计数 采用EOS直接计数法。

1.2.4 血清sIgE的检测 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出品的变应原检测试剂盒,体外

半定量免疫印迹法分析检测,可同时独立的检测各种常见的变应原。Ⅰ级以上即为

阳性,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sIgE的分级标准分级0ⅠⅡⅢⅣⅤⅥsIgE含量(IU/mL)<0.35 0.35~0.69

0.70~3.49 3.5~17.49 17.5~49.9 50~100>100 sIgE水平无或不能检出低增加

显著增加高较高极高临床意义不过敏可疑或轻度轻度过敏中度过敏中度到重度重度

过敏特别严重的过敏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患者的ECP、tIgE、EOS测定值用±s

表示,两样本测定值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血清

ECP与tIgE值、EOS、sIgE、SCORAD积分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性检验。

2 结果

2.1 A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ECP、tIgE、EOS检测结果 见表2,经组间t检验

显示AD患者的血清ECP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tIgE亦明显

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而101名AD患者EOS计数结

果为0.05~0.75×109/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sIgE检测结果 见表3。101例患者中69例患者至少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

反应(68.31%),有45例患者检出对2~7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44.56%),

正常对照组的sIgE检测全部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

P<0.05)。吸入性变应原中,户尘螨(35.64%),柏、蟑螂的阳性率(20.79%)

较高,而食物变应原中腰果(18.82%)的阳性率较高。另外,吸入性变应原阳性

率高于食物变应原阳性率(χ2=8.73,P<0.05)。

表2 AD患者的ECP、tIgE、EOS检测结果 (±s)组别AD患者组正常对照组t

ECP(ng/mL)15.33±6.03 8.96±3.74 9.32 TIgE(IU/mL)213.44±64.67

201.5±20.21 2.03 EOS(×109/L)0.296±0.171 0.305±0.181 0.166

表3 101例AD患者血清sIgE检测结果 例注:*多价花粉包括栎、榆、梧桐、柳、

三角叶杨,**多价霉菌包括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变应原户尘螨柏

蟑螂腰果多价花粉*矮豚草蒿羊肉动物皮屑小麦牛肉多价霉菌**鸡蛋花生黄豆牛奶

虾蟹Ⅰ、Ⅱ级21 13 13 12 14 10Ⅲ、Ⅳ级15Ⅴ、Ⅵ级 χ2P 9 9 9 6 6 4 5 3 5 3 7

7 5 3 5 0 0 0 1 2 1 0 2 0 1 0 1 1 2 1 1 0 0 0 1 0 0 0 0 0 0 6.96 2.76 2.76 2.51

2.33 1.53 1.07 1.07 1.97 0.37

0.37<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 AD患者疾病症状评分与ECP水平、tIgE、sIgE、EOS计数的相关性 AD患者

SCORAD积分为48.12±13.24;tIgE与SCORAD积分的相关系数r=0.089;

EOS与SCORAD积分的相关系数r=0.093;血清ECP与EOS相关系数r=0.065;

它们之间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组血清ECP水平与

SCORAD积分的相关系数r=0.612,说明ECP值与其症状体征评分呈正相关趋势,

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CP与tIgE的相关系数r=0.210,其相关性

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P与sIgE的相关系数r=0.571,说明ECP值

与sIgE呈正相关趋势,且相关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

3 讨论

AD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与遗传因素相关,IgE、EOS和肥大细胞在

其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少学者[3]认为患者的ECP水平、病情与外周血的EOS数量无关,升高的ECP

水平反映了整个EOS池的活化状态,而在炎症反应部位聚集的EOS与升高的ECP

水平有关,反映了皮肤的EOS的活化状态。因此,血清ECP水平被认为是一个更

为有效而可靠的反映AD患者病情的指标。本研究AD患者血清ECP较正常对照

组显著增高,与国外报道[4]结果一致,反映了AD患者外周血和皮损炎症部位的

EOS处于激活状态,另外ECP可能参与了皮损的炎症损伤过程。本研究还显示,

AD患者外周血EOS计数无明显增高,而血清EC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且两者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提示AD患者中ECP变化可能较EOS计数变化更

灵敏,更能反映EOS的激活状态和脱颗粒分泌蛋白的能力,ECP是EOS激活后分

泌物质的表达形式,同时局部炎症部位的EOS浸润也可能引起血清ECP水平的增

高。

AD组血清tIgE虽比正常组升高,但与症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表明tIgE不能反

映机体已被致敏的程度,打破了传统上认为tIgE、EOS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情活

动指标的观念。变应原sIgE在A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Ⅰ型变态反应的机

制为变应原通过皮肤、黏膜屏障进入机体,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特异性反

应素IgE,后者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使这些细胞处于致

敏状态,当被致敏的肥大细胞再次暴露于同一致敏物时,则在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

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作用于靶器官,发生变态反

应,测定变应原sIgE对该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研究发现,

68.31%的患者对某种变应原过敏,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较高,而sIgE与ECP水

平成正相关(P<0.05),说明sIgE与EOS的活化状态密切相关。检测变应原

sIgE可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同时可使患者有目的地规避变应原,从而得到更好

的治疗。

ECP与SCORAD积分呈正相关,说明ECP才真正可能作为AD病情活动及治疗

监测的有效指标。测定ECP血清浓度的增高和变化,有助于了解EOS的活化程度,

干扰EOS的激活可能是改进对这类疾病治疗的一种方式。但Murat-Susic'等[5]

检测AD患儿ECP水平、EOS、tIgE时发现AD严重程度与ECP水平、EOS、

tIgE的相关性较弱,这些指标只能作为病情监测的辅助手段。故ECP水平与AD

病情的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Heil PM,Maurer D,Klein B,et umab therapy in atopic dermatitis:depletion of

IgE does not improve the clinical course-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and double

blind pilot study[J].J Dtsch Dermatol Ges,2010,8:990-998.

[2]顾恒,金泓.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评价[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4):222-226.

[3]Kato M,Yamada Y,Maruyama K,et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and 27

cytokines/chemokines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ildhood asthma[J].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10,152:62-66.

[4]Park JH,Choi YL,Namkung JH,et teristics of extrinsic sic atopic

dermatitis in infancy:correlations with laboratory variables[J].Br J Dermatol,2006,155:778-

783.

[5]Murat-SusS,Lipozenci J,ZiziV,et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J].Int J Dermatol,2006,45:1156-1160.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