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谌璟)
好莱坞电影中的意识形态侵略
记得高三时物理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短片,是美国勇气号登陆火星的模拟动画。当视
频播到勇气号伸出一个摄像头时,老师把画面暂停下来。然后,他指着贴在摄像头上面的
美国国旗说:“美国的意识形态侵略真是无处不在,就连一个小小的摄像头都不放过!不
信你看看美国电影,几乎每一部片都有美国国旗的镜头。其实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比中国
要好得多,我们每间课室都挂国旗,又不见你们望她两眼!”
这番突如其来的演讲说得慷慨激昂,听得我们目瞪口呆,从来没想过平时安安静静的
物理老师居然是一位如此有正义感的人。经他这么一说,我从此彻底改变了对美国电影的
看法。本来我不相信每一部片都有美国国旗的,但留意了之后,星条旗飘扬的数量真是让
我反胃。于是,我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好莱坞电影,结果越看越吐血,发现电影中意识灌
输不是一般的强,除了国旗之外,还有诸多地方表现出大美国主义的思想,若不仔细研究,
还真容易被它影响。
下面,就大略分析一下好莱坞电影到底是在哪些方面不声不响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的。
国旗:
《与狼共舞》:当主角来到边界驻地时,发现驻地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只有破烂的国
旗还插在地上,随风飘扬。
《毕业生》:当达斯汀·霍夫曼跑去他女友那间大学时,俯视镜头前的景物顺序是:
美国国旗、喷泉、喷泉下的达斯汀·霍夫曼和他身后的教学楼正门。
《夺宝奇兵4》:当印第安那·琼斯与凯特·布兰彻驱车进入美国仓库重地时,哨兵站
上便插着美国国旗。
《西雅图夜未眠》:这个不是美国国旗,而是美国地图,不单只在片头片尾出现,还
在汤姆·汉克斯家里挂着,用来随时教小孩地理。
《十二怒汉》:当审判终于结束后,走出法庭,美国国旗高高飘扬。
《独立日》:实在不得不提《独立日》,据我看来,它是宣扬美国精神最典型的一部。
就粗略统计,国旗的镜头足足有6个之多!
1、一开场,月球上插着美国国旗,前面是一块碑,写着联合国的话:We came in
peace for all the mankind.
2、华盛顿硫磺岛战役纪念碑雕塑上飘扬的美国国旗
3、脱衣舞台背景都挂着美国国旗
4、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当然要挂国旗啦
5、不明白四处逃难的汽车干嘛也要插着国旗,大家都是在美国境内嘛
6、总统在战机下演讲前,国旗的特写足足有两秒种
看看这些例子,你就会发现美国国旗真是无孔不入!虽然大多都是一闪而过的镜头,
如果你不留意就根本不会察觉,可见美国的爱国主义真是宣扬得不留痕迹,不着一字,尽
现风流!其实,除了那些古代戏、星战戏之外,一切发生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后的故事
一律有星条旗的身影。我觉得这并不是美国政府刻意要求的,反而是导演们自发的内心感
受,这些看似自然又合理出现的国旗,无不体现出他们那种以美国为荣的自豪心情。
美国中心论:
《独立日》:对外星人的反击战由美国人主导,其他国家只有听命的份儿。
《世界大战》:火星人率先攻击美国,美国也自觉担当了地球守护者这一角色。
《地球停转之日》:外星人也是只来到美国,因为他觉得美国引导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在潜意识里就认定了自己是世界警察,不自觉地担当起世界的
领导者,代表地球与外星人交涉
美国精神:
《谍中谍》:英雄主义
《完美风暴》:人与自然的英勇搏斗
《独立日》:美国式英雄主义,美国式爱国精神
《洛奇》:普通人渴望成功
好莱坞电影中往往不遗余力地宣扬某些人类的美德,比如忠诚、勇敢、负责和自我牺
牲,而这些美德又往往以“美国精神”的面目出现。弘扬这些美德正好适应了全球大多数
人的胃口,变得所有人都喜欢看,而且在看的同时不自觉地把这些美德与美国人扯上关系。
因此,美国人在别国眼中便成了理想人物了。
先进的社会制度:
《十二怒汉》:片中主角纠正了其余人歧视贫民窟的观念,以证据有疑点为由将小男
孩无罪释放,从另一方面体现出美国司法制度的先进性。
《刺杀肯尼迪》:虽说片中人物没有成功翻案,但检察官的不畏强权、只求真理的执
着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司法人员的高尚。
《自豪与荣耀》:爱德华·诺顿发现了自己家人参与犯罪,但身为警察的他大义灭亲,
最终受到美国政府奖赏。似乎给人感觉虽然警察底层腐败不堪,但高层永远是道德榜样。
《迈克尔·克莱顿》:乔治·克鲁尼屏着良心,斗智斗勇,最终打赢了大财团。无论律
师界多么腐败,终有好人在……
最近,美国又恢复了拍摄新警察片与政治片的热潮,导演针对政府机器的异化性质的
思考、对腐败警察和高官的不信任,拍摄了一系列具有影射意味的片子。但是,这些片子
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会出现一个美国人,发现了现实的真相,看出了社会的黑暗,奋
不顾身地与之斗争,最终邪不胜正,美国社会改正错误、重现光明。因此,这一类的揭露
黑暗片,从另一个方面又更加体现出美国的民主、人道。戈达尔在《英国之声》的声明里
说:“当放映一部帝国主义的影片时,银幕是在向人民推销老板的意识形态……”的确,看
这些影射片,也是在看导演的人道主义情怀。
美国价值观:
《教父》:家庭观念
《独立日》:威尔·史密斯的家就是美国式的完美家庭代表:一座美丽的房子、一辆
车、丈夫、妻子、孩子,还有一条狗
《克莱默夫妇》:妻子极度渴望要一份工作
《哈利·波特》:极端个人主义
《黑客帝国》:爱的力量大于邪恶
在好莱坞片中,普遍存在着美国价值观念,如重视财产、事业;进取心;崇尚工作;
家庭观念;重友谊、信用;以爱至上;当然还有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这些都是美国式资
本主义的基本信条。相反,看看我们中国人的道德观,便会发现有多么不同了,如我们不
看重财富,而看重品德;我们不求事业上要取得多大成就,只求修身齐家;我们不相信爱
能战胜邪恶,而认为对国家的忠诚高于一切;我们没有个人主义,只有集体主义,对于个
人则采取中庸之道。然而,看多了好莱坞电影,便会渐渐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反而对自己
的有点抵触了。因此,在看电影中,要思考一下美国的价值观真是可取的吗?这种价值观
会达到电影中的效果吗?我们的共产党哲学真的是落后的吗?
美国梦:
《当幸福来敲门》:销售老爸终成金融富豪
《阿甘正传》:向着成功奔跑
《永不妥协》:单身母亲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相信这种例子不用我再多举啦,几乎每部片都有美国梦的存在。它把美国勾勒成一个
充满机会的世界,好像人人都能进入富裕的中产阶级,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但现实真是
这样吗?
再也没有比美国更好的地方:
《碧海蓝天》:主角的妈妈就是美国人,在他看来,美国就是遥不可及的乐土,因此,
他对同样来自美国的女友特别感兴趣。
《泰坦尼克号》:整船人都蜂拥去美国,寻求美好家园。
《谍影重重》:马克·戴蒙一进美国大使馆就受到保护,瑞士警察就不能抓他了,好
像美国对本国公民更加重视,美国公民的地位也更高一点。
好莱坞电影里总是把美国城市拍得很漂亮,把科技拍得很先进,好像美国就是现代化
的生活方式的代表,让人产生去美国定居的欲望。
现在,随着我们学生看好莱坞电影的数量越来越多,不免会产生崇尚美国的心态,总
觉得美国是一个民主、开放、有人权的社会,充满机会,生活丰富多彩,连说话都觉得带
点英语才时髦。总之,看着人家银幕上的美国,再看看自己国家,便越看越不顺眼,总觉
得人家好自己差,反叛思想越来越强。
但是美国真的是这样吗?有什么证据证明呢?这一切只不过是导演在镜头前画出来的
罢了。他们描绘这些美丽事物,本意是想吸引多些观众而已,不是叫我们去相信它,更不
是让我们把它与自己国家现状相比较!
因此,我们要警惕好莱坞电影里的意识形态侵略。吴宇森的暴力美学是让动作化为唯
美,但美学的暴力则是要把我们的价值观粉碎,把我们的语言系统彻底摧毁,对我们进行
灌输,让我们接受导演全部的道德观念。爱森斯坦说过,电影就是有力的宣传武器,它能
在观众心中树立起一个固定的形象,来宣传我们新社会制度所赖以建立的思想观念,从而
强制观众朝一定方向思索。
这可怕的言论使我惊觉,美国电影并不是仅仅娱乐那么简单,它也把我们的潜意识殖
民化了,更把世界美国化了!为此,我衷心希望大家在看好莱坞电影的时候,一定要屏着
批判的心态去看,千万不要全盘接受!
摘 要]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他们
在传播学上的贡献在国内却鲜见评介和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集中在对媒介控制
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国家统治
的合法性的基础;通过传播上的操纵和欺骗,大众媒介不仅极为有效地清除了社会文化的
否定性,甚至系统地清除了孕育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终造就单向
度的人和社会。虽然这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意识形态媒介的批判,但也值得我们
反思和借鉴。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批判研究;意识形态;大众媒介
一
在西方学术史上,“传播批判研究不是特指某一体系分明的研究派别,而是包含了许
多不同的流派和主张”[1]。但是,在众多的流派中,法兰克福学派无疑是这类研究中历史
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而且也是对传播特别是对大众传播给予最多关注和研究的一
个学派,其研究成果往往也是其它流派的理论源头。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研究中,有很多内容与传播有关,因为他们深信传播对获得生
存是十分必要的。该学派的学者本杰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洛文塔尔(Leo Lowenthal)
等,均在不同时期对大众媒介(特别是电影和广播等)和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批判。
这些研究成果,被传播研究的先驱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在《关于管理的和
批判的传播研究》(1941)一文中,称之为最早的“传播批判研究”。[2]这些传播批判研究,
主要体现在作为媒介组织的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两个方面,其论述涉及媒介、传播者、媒
介产品、受众及传播体制等问题。在对这些不同问题的研究中,对媒介及其控制的问题的
研究在其整个大众传播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理论家通常不愿把传播与其他因素从它的整体系统中分
离出来”[3],而更愿从整体上将自己的理论称为“批判理论”,并竭力与“实证理论”明确
区分开来。霍克海默就说过:批判理论不仅“关注现存的生活方式已经制定的目标,而且
还关注人类及其所有潜能。……它的目标在于把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4]法伊(Brian
Fay )在分析中指出,批判理论主要运用社会——历史方法对整体的现实的社会状况进行
批判考察,以此来揭示通常隐藏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的弊端和危害,进而实施变革、加以规
范。[5]波洛克和考克斯(Pollock and Cox)说道:我们“在准备塑造这个世界时阅读这
个世界”,在揭示对立利益的冲突中寻找解决矛盾的方式。[6]对此,亚力山大(Jeffery
der)认为:实证理论仅依赖于苍白的“技术理性”,而批判理论则依靠“批判
理性”发挥作用;“实证理论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接受世界,不相信超越的可能性。与
此相反,批判理论把超越作为出发点,”主张按照理想模式来改变世界。[7]
因此,批判理论所持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甚至是抗拒现实的立场和态度,并“有一种希
望受挫和遭遇困难的意识,......不信任‘中间路线’的思想或话语的‘整体化’模式”[6],
但关心社会上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关心各种社会的文化的甚至心理的冲突,试图以一种现
世乌托邦来纠正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不公正现象。同样,在传播批判研究中,法兰克福学派
的理论家想要做的,也是试图在阅读、审视、评判媒介产业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分析揭
示“病态的”、“畸形的”西方社会的本质和对立力量间的潜在斗争,以及将媒介塑造成
意识形态工具的合法化社会基础,并为他们重建理想化的媒介图式提供证据。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媒介的被控制”,即“谁控制着媒
介”、“为何控制”以及“媒介控制什么”、“媒介如何控制”、“控制的后果”等问题
的考察上。媒介的被控制,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控制;媒介的控制,指的是媒介作为国家权
力的一种舆论控制工具对社会的控制。前者是国家对媒介的控制,后者是国家通过媒介对
社会的控制。国家对媒介的控制是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前提,或者说媒介的控制不过是国家
对社会整体实施控制的一个手段而已。因此,“国家干预”理论也就成了法兰克福学派媒
介控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研究起点。
从30年代起,法兰克福学派在研究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根源时,就开始了对国家的考察。
战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根据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法兰克
福学派的国家理论大体上可以据此分为两种,即前一时期的激进的国家理论和后一时期的
现实的国家理论。
激进的国家理论以霍克海默和波洛克为代表。他们认为,自从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
本主义后,也许它存在着成为民主国家的可能性,但就其现实的种种形态而言,它是地地
道道的“独裁主义”国家。这种独裁主义国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整个组织的恐怖统
治”,以及通过满足国民一定程度的需要而使其“自愿服从”的高超伎俩。无论是法西斯
专政的德国和斯大林极权统治下的苏联,还是罗斯福治理下的美国,都是独裁主义国家。
这种看法明显地反映了理论家们对社会的绝望心态,深深打上他们苦难经历的烙印。如果
说他们的激进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其理论也不可避免地与现实拉开了距离,影响到它的客
观性。
战后,在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中,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形
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进而提出了显然更为客观的现实的国家理论。在马尔库塞眼里,独
裁主义国家“有组织的恐怖”已不复存在,并已转变为“福利国家”,即它通过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使其生活更为舒适和安逸来对其进行全面控制。换言之,随着硬性控制的消
失,软性控制开始勃兴。哈贝马斯则进一步提出“现代国家”的概念。他认为,“现代国
家”最明显的发展趋势是“国家干预活动”的增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持续调整,使国家
和经济日益混合在一起,因而这种国家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的职能。哈氏进一步指出,
这种管理并非一种单纯的维持,而是一种主动的有明确意图的塑造。
综观法兰克福学派在这两个时期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国家理论发展迅速,其
观点也各不相同,对于国家控制的性质和方式也有不同的描述,但他们都认为国家对社会
的完全控制是确凿无疑的。因此,独裁主义国家也好,福利国家和现代国家也好,它们对
社会的控制只有方式的不同,功能和效果则是完全一致的。换句话说,国家对社会的全面
控制在任何国家类型中都是存在的。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权力对媒介的控制非但没有减
弱,反而进一步加强了。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就曾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过:“广播系统是一
种私人的企业,但是它已经代表了整个国家权力,……切斯特农场不过是国家的烟草供给地,
而无线电广播则是国家的话筒”。[8]毫无疑问,诸如广播、电影等大众媒介是完全受国家
权力控制的。它的功能即是在国家控制下发挥的功能,它的力量就是国家的力量。马尔库
塞曾驳斥“信息和娱乐媒介”论:“人们真地能将作为信息和娱乐工具的大众媒介同作为
操纵和灌输力量的大众媒介区别开来吗”?必须记住,大众媒介乍看是一种传播信息和提
供娱乐的工具,但实质上不发挥思想引导、政治控制等功能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是不存
在的。[9]大众媒介即使作为传播信息和娱乐群众的过程,它也是国家权力对群众进行灌输
和操纵的过程。说到底,大众媒介是国家的“话筒”,是权力的工具,它的运作过程是受
国家控制与操纵的。
三
在激进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士眼中,媒介不仅国家的“话筒”、权力的工具,它还是
被国家加以利用的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
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维护着国家统治的合法性。
“意识形态”作为传播批判理论的重要术语,它源于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特拉西
(Destuttde Tracy)的著作,被其看作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10]。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是指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维持的一套骗人的思
想,而科学则必须用来发现真理并战胜虚妄的意识形态。[3]恩格斯在给梅林的一封信中就
写道:“意识形态是由所谓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11]。法兰
克福学派主要在批判意义上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念,认为意识形态的虚
假性是一切意识形态的普遍特性,如阿多诺即认为“意识形态不真实,是虚假意识,是慌
言”。[12]弗洛姆则认为“就这些合理化了的意识形态具有掩盖社会和政治活动的真正动
机而言,这些意识形态又是慌言”。[13]
法兰克福学派指出,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其作用在于维护国家权力的统治。
因此,意识形态已成为维持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对这种意识
形态进行彻底的批判。他们表示,批判理论就是要“具有意识形态批判的形式”。[14]意
识形态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至有研究者认为“说法兰克福学
派的批判理论乃是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也不为过”。[15]也正是因为如此,法
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主要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相对于对国家对媒介的控制
的关注.他们主要更多地将其理论目光聚焦在媒介对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上。他们眼中的
意识形态控制有两种意义:一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维护意识形态;二是作为意识形态,
维护国家统治。
按照韦伯(Marx Webber)的说法,资本主义活动的组织方式是“自由劳动之理性”,
亦即“工具理性”,资本主义一切活动无不浸润着这种工具理性。韦伯将工具理性向资本
主义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的过程,称之为“合理化”过程。[16]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指出,
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流水线上的劳动者成了“一部机器”,甚至成了“机器的一部分”,
“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原子”。这种“合理化”进程和近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
它鲜明地体现在交往和沟通的技术化——作为沟通手段的大众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进程中。
这意味着传播媒介的“工具化”,即工具活动的标准渗透到媒介的运作之中。那么,这种
工具化的目标又指向何处、体现在何处呢?马尔库塞说:“在韦伯所说的合理化中,要实
现的不是合理性本身,而是以合理性的名义实现没有得到承认的政治统治的既定形
式”[17],即使政治统治得到承认,也就是使政治统治“合法化”,以维持既定统治的持
续存在。
显而易见,媒介的工具化无非是充当维持政治统治合法化的工具。所谓合法化,哈贝
马斯认为,是指一种政治秩序被人们当作正义的存在物而加以认可和承认。因而统治的合
法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媒介的工具作用就在于充当维护意识形态的工
具。[18]对于媒介工具化的具体体现,用霍克海默的一句话来描述再也准确不过了:“通
过大众媒介以及其他影响方式来形成人们的思想和感情,通过对表达思想客体以及对客体
的思想方式上对能够提供丰富信息的建议和操作进行有效控制,来缩小个人思维的差别。”
一句话,媒介的工具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和维护社会“思想的同一性”上。[4]
四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媒介本身就是意识形态。
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观点,起源于法兰克福学派众所周知的一个著名论断:“科学技术
即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的四位主要理论家,对这一论断都有论述。这一观点经历了
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始自霍克海默,中经阿多诺,到马尔库塞那里才广为人知,最后由哈
贝马斯将这一理论体系化,使之成为著名的论断。但是,把大众媒介作为科技成为意识形
态批判的代表性对象进行批判,并指明起意识形态性质的,主要是马尔库塞和阿多诺。这
两个人正是通过论述媒介成为意识形态,来提出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观点的。换句话
说,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批判,实际上是他们的科技成为意识形态的重
要论据。
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辨证法》(1993)“文化工业”一章中,把体现启蒙精神
的技术在交流活动中应用而形成的媒介组织体系——文化工业,当作他们的技术批判的主
要对象。正是通过对文化工业全面的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们才提出了“技术上的合理性,
就是统治上的合理性”著名论断。阿多诺在论述文化工业时,一落笔就以一种十分肯定的
语气指出:“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事实上,它们根本不是企业,而转变成连它
有意制造出来的废品,也被认可为意识形态。”在“文化工业”一章中,阿多诺以他那贯
彻始终的悲观态度,论述了文化工业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对社会的压制和对现实的神
化。这些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奴役比起早期的统治实践来,要更为微妙和有效。利用欺骗
而非暴力,它几乎是彻底地消除了个人的反抗意识,一劳永逸地维持了既定的存在。这种
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奴役,就其本质而言,是科技的意识形态奴役。[8]
当然,这种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奴役,并不完全等同于“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断。
因为按照美国学者马丁·杰的说法:“如果认为他(阿多诺)把文化工业基本上归之于技术
或大众媒介本身则不大确切”,因为阿多诺真正关心的是“技术的帷幕背后的东西”,即
支配技术的社会力量。[12]也就是说,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奴役,与其说是媒介的奴役,
不如说是支配媒介的社会力量——统治者的权力对社会的奴役。
对媒介成为意识形态进行全面而深入论述的,是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
(1993)一书中,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而这种研究实质上也
就是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如何执行意识形态职能的研究。马尔库塞超越了阿多诺在
“技术中立性”上暧昧不明的立场,明确提出面对这个社会的极权主义特点,技术中立的
传统观念已不能维持下去了,因而不能把技术本身同使用它的人以及它的用处孤立开来。
“技术的社会是一个统治体系,它已在技术的概念和构造中起作用”。[9]“统治的既定目
的和利益,不是后来追加的和从技术之外强加的;它们早已包含在技术设备的结构中”。
[17]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所说的技术中立的状况已经改变了,因为今天的技术和技术的
应用已无法再区分开来了。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设计,技术从来都是根据统
治者的需要而不是根据人民的需要设计出来的,设计本身即包含了一种统治的先验性和控
制的欲望。因此,“不仅形而上学,而且还有它所批判的科学本身,皆为意识形态”;科
学和媒介之所以成为意识形态,是因为它们 都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奴役性,起着统治人和
奴役人的社会功能。[9]
在马尔库塞的科技—意识形态批判中,包含了不少媒介意识形态论断。甚至可以说,
媒介实际上被马尔库塞当作他所批判的科学技术的一种具体对象和主要代表。在他的眼中,
技术是相对笼统、抽象的,但是媒介却是具体、实在的。媒介就是技术的外化,技术的代
名词。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对工业社会制造虚假需求和虚假意识、压制个人愿
望、形成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在这些论述中。大众媒介作为一
种灌输和操纵手段,在制造虚假需求、助长虚假意识的同时,又使人意识不到这种虚假性
而形成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从马尔库塞对文化、艺
术双向度的丧失,高级文化退化为大众文化,对语言的操作化、功能化、从而形成单向度
思维方式的论述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促使这两种转变发生的,正是大众媒介。这些不但
鲜明地体现出阿多诺的思想痕迹,更为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马尔库塞的媒介成为意识形态
的观点,或者说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断已包含在马尔库塞的科技即意识形态的论述中。
总之,上述二人虽均将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媒介作为他们的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的代表
性对象和重要内容,但是,在他们的眼里,媒介及媒介成为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含义,而
这种不同含义又来自于他们对科技意识形态的不同看法。在阿多诺看来,技术由于受权力
的全面控制而成为意识形态。媒介组成文化工业,而文化工业由于受到国家的全面支配,
已成为维护国家统治合法性的工具,并因此而成为意识形态。马尔库塞却认为,媒介成为
意识形态,不但因为技术受到全面控制,还因为它是预先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和需要设计出
来的。换句话说,他没有把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在环境的影响,技术设
计和技术自身也有一定的“罪过”。因此,媒介成为意识形态,外在原因是国家的全面控
制,内在原因是自身所包含的统治的先验性。
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谌璟)
好莱坞电影中的意识形态侵略
记得高三时物理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短片,是美国勇气号登陆火星的模拟动画。当视
频播到勇气号伸出一个摄像头时,老师把画面暂停下来。然后,他指着贴在摄像头上面的
美国国旗说:“美国的意识形态侵略真是无处不在,就连一个小小的摄像头都不放过!不
信你看看美国电影,几乎每一部片都有美国国旗的镜头。其实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比中国
要好得多,我们每间课室都挂国旗,又不见你们望她两眼!”
这番突如其来的演讲说得慷慨激昂,听得我们目瞪口呆,从来没想过平时安安静静的
物理老师居然是一位如此有正义感的人。经他这么一说,我从此彻底改变了对美国电影的
看法。本来我不相信每一部片都有美国国旗的,但留意了之后,星条旗飘扬的数量真是让
我反胃。于是,我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好莱坞电影,结果越看越吐血,发现电影中意识灌
输不是一般的强,除了国旗之外,还有诸多地方表现出大美国主义的思想,若不仔细研究,
还真容易被它影响。
下面,就大略分析一下好莱坞电影到底是在哪些方面不声不响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的。
国旗:
《与狼共舞》:当主角来到边界驻地时,发现驻地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只有破烂的国
旗还插在地上,随风飘扬。
《毕业生》:当达斯汀·霍夫曼跑去他女友那间大学时,俯视镜头前的景物顺序是:
美国国旗、喷泉、喷泉下的达斯汀·霍夫曼和他身后的教学楼正门。
《夺宝奇兵4》:当印第安那·琼斯与凯特·布兰彻驱车进入美国仓库重地时,哨兵站
上便插着美国国旗。
《西雅图夜未眠》:这个不是美国国旗,而是美国地图,不单只在片头片尾出现,还
在汤姆·汉克斯家里挂着,用来随时教小孩地理。
《十二怒汉》:当审判终于结束后,走出法庭,美国国旗高高飘扬。
《独立日》:实在不得不提《独立日》,据我看来,它是宣扬美国精神最典型的一部。
就粗略统计,国旗的镜头足足有6个之多!
1、一开场,月球上插着美国国旗,前面是一块碑,写着联合国的话:We came in
peace for all the mankind.
2、华盛顿硫磺岛战役纪念碑雕塑上飘扬的美国国旗
3、脱衣舞台背景都挂着美国国旗
4、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当然要挂国旗啦
5、不明白四处逃难的汽车干嘛也要插着国旗,大家都是在美国境内嘛
6、总统在战机下演讲前,国旗的特写足足有两秒种
看看这些例子,你就会发现美国国旗真是无孔不入!虽然大多都是一闪而过的镜头,
如果你不留意就根本不会察觉,可见美国的爱国主义真是宣扬得不留痕迹,不着一字,尽
现风流!其实,除了那些古代戏、星战戏之外,一切发生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后的故事
一律有星条旗的身影。我觉得这并不是美国政府刻意要求的,反而是导演们自发的内心感
受,这些看似自然又合理出现的国旗,无不体现出他们那种以美国为荣的自豪心情。
美国中心论:
《独立日》:对外星人的反击战由美国人主导,其他国家只有听命的份儿。
《世界大战》:火星人率先攻击美国,美国也自觉担当了地球守护者这一角色。
《地球停转之日》:外星人也是只来到美国,因为他觉得美国引导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在潜意识里就认定了自己是世界警察,不自觉地担当起世界的
领导者,代表地球与外星人交涉
美国精神:
《谍中谍》:英雄主义
《完美风暴》:人与自然的英勇搏斗
《独立日》:美国式英雄主义,美国式爱国精神
《洛奇》:普通人渴望成功
好莱坞电影中往往不遗余力地宣扬某些人类的美德,比如忠诚、勇敢、负责和自我牺
牲,而这些美德又往往以“美国精神”的面目出现。弘扬这些美德正好适应了全球大多数
人的胃口,变得所有人都喜欢看,而且在看的同时不自觉地把这些美德与美国人扯上关系。
因此,美国人在别国眼中便成了理想人物了。
先进的社会制度:
《十二怒汉》:片中主角纠正了其余人歧视贫民窟的观念,以证据有疑点为由将小男
孩无罪释放,从另一方面体现出美国司法制度的先进性。
《刺杀肯尼迪》:虽说片中人物没有成功翻案,但检察官的不畏强权、只求真理的执
着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司法人员的高尚。
《自豪与荣耀》:爱德华·诺顿发现了自己家人参与犯罪,但身为警察的他大义灭亲,
最终受到美国政府奖赏。似乎给人感觉虽然警察底层腐败不堪,但高层永远是道德榜样。
《迈克尔·克莱顿》:乔治·克鲁尼屏着良心,斗智斗勇,最终打赢了大财团。无论律
师界多么腐败,终有好人在……
最近,美国又恢复了拍摄新警察片与政治片的热潮,导演针对政府机器的异化性质的
思考、对腐败警察和高官的不信任,拍摄了一系列具有影射意味的片子。但是,这些片子
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会出现一个美国人,发现了现实的真相,看出了社会的黑暗,奋
不顾身地与之斗争,最终邪不胜正,美国社会改正错误、重现光明。因此,这一类的揭露
黑暗片,从另一个方面又更加体现出美国的民主、人道。戈达尔在《英国之声》的声明里
说:“当放映一部帝国主义的影片时,银幕是在向人民推销老板的意识形态……”的确,看
这些影射片,也是在看导演的人道主义情怀。
美国价值观:
《教父》:家庭观念
《独立日》:威尔·史密斯的家就是美国式的完美家庭代表:一座美丽的房子、一辆
车、丈夫、妻子、孩子,还有一条狗
《克莱默夫妇》:妻子极度渴望要一份工作
《哈利·波特》:极端个人主义
《黑客帝国》:爱的力量大于邪恶
在好莱坞片中,普遍存在着美国价值观念,如重视财产、事业;进取心;崇尚工作;
家庭观念;重友谊、信用;以爱至上;当然还有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这些都是美国式资
本主义的基本信条。相反,看看我们中国人的道德观,便会发现有多么不同了,如我们不
看重财富,而看重品德;我们不求事业上要取得多大成就,只求修身齐家;我们不相信爱
能战胜邪恶,而认为对国家的忠诚高于一切;我们没有个人主义,只有集体主义,对于个
人则采取中庸之道。然而,看多了好莱坞电影,便会渐渐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反而对自己
的有点抵触了。因此,在看电影中,要思考一下美国的价值观真是可取的吗?这种价值观
会达到电影中的效果吗?我们的共产党哲学真的是落后的吗?
美国梦:
《当幸福来敲门》:销售老爸终成金融富豪
《阿甘正传》:向着成功奔跑
《永不妥协》:单身母亲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相信这种例子不用我再多举啦,几乎每部片都有美国梦的存在。它把美国勾勒成一个
充满机会的世界,好像人人都能进入富裕的中产阶级,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但现实真是
这样吗?
再也没有比美国更好的地方:
《碧海蓝天》:主角的妈妈就是美国人,在他看来,美国就是遥不可及的乐土,因此,
他对同样来自美国的女友特别感兴趣。
《泰坦尼克号》:整船人都蜂拥去美国,寻求美好家园。
《谍影重重》:马克·戴蒙一进美国大使馆就受到保护,瑞士警察就不能抓他了,好
像美国对本国公民更加重视,美国公民的地位也更高一点。
好莱坞电影里总是把美国城市拍得很漂亮,把科技拍得很先进,好像美国就是现代化
的生活方式的代表,让人产生去美国定居的欲望。
现在,随着我们学生看好莱坞电影的数量越来越多,不免会产生崇尚美国的心态,总
觉得美国是一个民主、开放、有人权的社会,充满机会,生活丰富多彩,连说话都觉得带
点英语才时髦。总之,看着人家银幕上的美国,再看看自己国家,便越看越不顺眼,总觉
得人家好自己差,反叛思想越来越强。
但是美国真的是这样吗?有什么证据证明呢?这一切只不过是导演在镜头前画出来的
罢了。他们描绘这些美丽事物,本意是想吸引多些观众而已,不是叫我们去相信它,更不
是让我们把它与自己国家现状相比较!
因此,我们要警惕好莱坞电影里的意识形态侵略。吴宇森的暴力美学是让动作化为唯
美,但美学的暴力则是要把我们的价值观粉碎,把我们的语言系统彻底摧毁,对我们进行
灌输,让我们接受导演全部的道德观念。爱森斯坦说过,电影就是有力的宣传武器,它能
在观众心中树立起一个固定的形象,来宣传我们新社会制度所赖以建立的思想观念,从而
强制观众朝一定方向思索。
这可怕的言论使我惊觉,美国电影并不是仅仅娱乐那么简单,它也把我们的潜意识殖
民化了,更把世界美国化了!为此,我衷心希望大家在看好莱坞电影的时候,一定要屏着
批判的心态去看,千万不要全盘接受!
摘 要]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他们
在传播学上的贡献在国内却鲜见评介和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集中在对媒介控制
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国家统治
的合法性的基础;通过传播上的操纵和欺骗,大众媒介不仅极为有效地清除了社会文化的
否定性,甚至系统地清除了孕育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终造就单向
度的人和社会。虽然这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意识形态媒介的批判,但也值得我们
反思和借鉴。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批判研究;意识形态;大众媒介
一
在西方学术史上,“传播批判研究不是特指某一体系分明的研究派别,而是包含了许
多不同的流派和主张”[1]。但是,在众多的流派中,法兰克福学派无疑是这类研究中历史
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而且也是对传播特别是对大众传播给予最多关注和研究的一
个学派,其研究成果往往也是其它流派的理论源头。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研究中,有很多内容与传播有关,因为他们深信传播对获得生
存是十分必要的。该学派的学者本杰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洛文塔尔(Leo Lowenthal)
等,均在不同时期对大众媒介(特别是电影和广播等)和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批判。
这些研究成果,被传播研究的先驱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在《关于管理的和
批判的传播研究》(1941)一文中,称之为最早的“传播批判研究”。[2]这些传播批判研究,
主要体现在作为媒介组织的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两个方面,其论述涉及媒介、传播者、媒
介产品、受众及传播体制等问题。在对这些不同问题的研究中,对媒介及其控制的问题的
研究在其整个大众传播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理论家通常不愿把传播与其他因素从它的整体系统中分
离出来”[3],而更愿从整体上将自己的理论称为“批判理论”,并竭力与“实证理论”明确
区分开来。霍克海默就说过:批判理论不仅“关注现存的生活方式已经制定的目标,而且
还关注人类及其所有潜能。……它的目标在于把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4]法伊(Brian
Fay )在分析中指出,批判理论主要运用社会——历史方法对整体的现实的社会状况进行
批判考察,以此来揭示通常隐藏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的弊端和危害,进而实施变革、加以规
范。[5]波洛克和考克斯(Pollock and Cox)说道:我们“在准备塑造这个世界时阅读这
个世界”,在揭示对立利益的冲突中寻找解决矛盾的方式。[6]对此,亚力山大(Jeffery
der)认为:实证理论仅依赖于苍白的“技术理性”,而批判理论则依靠“批判
理性”发挥作用;“实证理论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接受世界,不相信超越的可能性。与
此相反,批判理论把超越作为出发点,”主张按照理想模式来改变世界。[7]
因此,批判理论所持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甚至是抗拒现实的立场和态度,并“有一种希
望受挫和遭遇困难的意识,......不信任‘中间路线’的思想或话语的‘整体化’模式”[6],
但关心社会上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关心各种社会的文化的甚至心理的冲突,试图以一种现
世乌托邦来纠正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不公正现象。同样,在传播批判研究中,法兰克福学派
的理论家想要做的,也是试图在阅读、审视、评判媒介产业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分析揭
示“病态的”、“畸形的”西方社会的本质和对立力量间的潜在斗争,以及将媒介塑造成
意识形态工具的合法化社会基础,并为他们重建理想化的媒介图式提供证据。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媒介的被控制”,即“谁控制着媒
介”、“为何控制”以及“媒介控制什么”、“媒介如何控制”、“控制的后果”等问题
的考察上。媒介的被控制,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控制;媒介的控制,指的是媒介作为国家权
力的一种舆论控制工具对社会的控制。前者是国家对媒介的控制,后者是国家通过媒介对
社会的控制。国家对媒介的控制是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前提,或者说媒介的控制不过是国家
对社会整体实施控制的一个手段而已。因此,“国家干预”理论也就成了法兰克福学派媒
介控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研究起点。
从30年代起,法兰克福学派在研究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根源时,就开始了对国家的考察。
战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根据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法兰克
福学派的国家理论大体上可以据此分为两种,即前一时期的激进的国家理论和后一时期的
现实的国家理论。
激进的国家理论以霍克海默和波洛克为代表。他们认为,自从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
本主义后,也许它存在着成为民主国家的可能性,但就其现实的种种形态而言,它是地地
道道的“独裁主义”国家。这种独裁主义国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整个组织的恐怖统
治”,以及通过满足国民一定程度的需要而使其“自愿服从”的高超伎俩。无论是法西斯
专政的德国和斯大林极权统治下的苏联,还是罗斯福治理下的美国,都是独裁主义国家。
这种看法明显地反映了理论家们对社会的绝望心态,深深打上他们苦难经历的烙印。如果
说他们的激进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其理论也不可避免地与现实拉开了距离,影响到它的客
观性。
战后,在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中,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形
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进而提出了显然更为客观的现实的国家理论。在马尔库塞眼里,独
裁主义国家“有组织的恐怖”已不复存在,并已转变为“福利国家”,即它通过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使其生活更为舒适和安逸来对其进行全面控制。换言之,随着硬性控制的消
失,软性控制开始勃兴。哈贝马斯则进一步提出“现代国家”的概念。他认为,“现代国
家”最明显的发展趋势是“国家干预活动”的增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持续调整,使国家
和经济日益混合在一起,因而这种国家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的职能。哈氏进一步指出,
这种管理并非一种单纯的维持,而是一种主动的有明确意图的塑造。
综观法兰克福学派在这两个时期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国家理论发展迅速,其
观点也各不相同,对于国家控制的性质和方式也有不同的描述,但他们都认为国家对社会
的完全控制是确凿无疑的。因此,独裁主义国家也好,福利国家和现代国家也好,它们对
社会的控制只有方式的不同,功能和效果则是完全一致的。换句话说,国家对社会的全面
控制在任何国家类型中都是存在的。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权力对媒介的控制非但没有减
弱,反而进一步加强了。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就曾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过:“广播系统是一
种私人的企业,但是它已经代表了整个国家权力,……切斯特农场不过是国家的烟草供给地,
而无线电广播则是国家的话筒”。[8]毫无疑问,诸如广播、电影等大众媒介是完全受国家
权力控制的。它的功能即是在国家控制下发挥的功能,它的力量就是国家的力量。马尔库
塞曾驳斥“信息和娱乐媒介”论:“人们真地能将作为信息和娱乐工具的大众媒介同作为
操纵和灌输力量的大众媒介区别开来吗”?必须记住,大众媒介乍看是一种传播信息和提
供娱乐的工具,但实质上不发挥思想引导、政治控制等功能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是不存
在的。[9]大众媒介即使作为传播信息和娱乐群众的过程,它也是国家权力对群众进行灌输
和操纵的过程。说到底,大众媒介是国家的“话筒”,是权力的工具,它的运作过程是受
国家控制与操纵的。
三
在激进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士眼中,媒介不仅国家的“话筒”、权力的工具,它还是
被国家加以利用的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
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维护着国家统治的合法性。
“意识形态”作为传播批判理论的重要术语,它源于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特拉西
(Destuttde Tracy)的著作,被其看作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10]。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是指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维持的一套骗人的思
想,而科学则必须用来发现真理并战胜虚妄的意识形态。[3]恩格斯在给梅林的一封信中就
写道:“意识形态是由所谓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11]。法兰
克福学派主要在批判意义上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念,认为意识形态的虚
假性是一切意识形态的普遍特性,如阿多诺即认为“意识形态不真实,是虚假意识,是慌
言”。[12]弗洛姆则认为“就这些合理化了的意识形态具有掩盖社会和政治活动的真正动
机而言,这些意识形态又是慌言”。[13]
法兰克福学派指出,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其作用在于维护国家权力的统治。
因此,意识形态已成为维持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对这种意识
形态进行彻底的批判。他们表示,批判理论就是要“具有意识形态批判的形式”。[14]意
识形态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至有研究者认为“说法兰克福学
派的批判理论乃是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也不为过”。[15]也正是因为如此,法
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主要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相对于对国家对媒介的控制
的关注.他们主要更多地将其理论目光聚焦在媒介对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上。他们眼中的
意识形态控制有两种意义:一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维护意识形态;二是作为意识形态,
维护国家统治。
按照韦伯(Marx Webber)的说法,资本主义活动的组织方式是“自由劳动之理性”,
亦即“工具理性”,资本主义一切活动无不浸润着这种工具理性。韦伯将工具理性向资本
主义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的过程,称之为“合理化”过程。[16]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指出,
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流水线上的劳动者成了“一部机器”,甚至成了“机器的一部分”,
“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原子”。这种“合理化”进程和近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
它鲜明地体现在交往和沟通的技术化——作为沟通手段的大众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进程中。
这意味着传播媒介的“工具化”,即工具活动的标准渗透到媒介的运作之中。那么,这种
工具化的目标又指向何处、体现在何处呢?马尔库塞说:“在韦伯所说的合理化中,要实
现的不是合理性本身,而是以合理性的名义实现没有得到承认的政治统治的既定形
式”[17],即使政治统治得到承认,也就是使政治统治“合法化”,以维持既定统治的持
续存在。
显而易见,媒介的工具化无非是充当维持政治统治合法化的工具。所谓合法化,哈贝
马斯认为,是指一种政治秩序被人们当作正义的存在物而加以认可和承认。因而统治的合
法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媒介的工具作用就在于充当维护意识形态的工
具。[18]对于媒介工具化的具体体现,用霍克海默的一句话来描述再也准确不过了:“通
过大众媒介以及其他影响方式来形成人们的思想和感情,通过对表达思想客体以及对客体
的思想方式上对能够提供丰富信息的建议和操作进行有效控制,来缩小个人思维的差别。”
一句话,媒介的工具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和维护社会“思想的同一性”上。[4]
四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媒介本身就是意识形态。
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观点,起源于法兰克福学派众所周知的一个著名论断:“科学技术
即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的四位主要理论家,对这一论断都有论述。这一观点经历了
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始自霍克海默,中经阿多诺,到马尔库塞那里才广为人知,最后由哈
贝马斯将这一理论体系化,使之成为著名的论断。但是,把大众媒介作为科技成为意识形
态批判的代表性对象进行批判,并指明起意识形态性质的,主要是马尔库塞和阿多诺。这
两个人正是通过论述媒介成为意识形态,来提出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观点的。换句话
说,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批判,实际上是他们的科技成为意识形态的重
要论据。
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辨证法》(1993)“文化工业”一章中,把体现启蒙精神
的技术在交流活动中应用而形成的媒介组织体系——文化工业,当作他们的技术批判的主
要对象。正是通过对文化工业全面的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们才提出了“技术上的合理性,
就是统治上的合理性”著名论断。阿多诺在论述文化工业时,一落笔就以一种十分肯定的
语气指出:“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事实上,它们根本不是企业,而转变成连它
有意制造出来的废品,也被认可为意识形态。”在“文化工业”一章中,阿多诺以他那贯
彻始终的悲观态度,论述了文化工业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对社会的压制和对现实的神
化。这些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奴役比起早期的统治实践来,要更为微妙和有效。利用欺骗
而非暴力,它几乎是彻底地消除了个人的反抗意识,一劳永逸地维持了既定的存在。这种
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奴役,就其本质而言,是科技的意识形态奴役。[8]
当然,这种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奴役,并不完全等同于“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断。
因为按照美国学者马丁·杰的说法:“如果认为他(阿多诺)把文化工业基本上归之于技术
或大众媒介本身则不大确切”,因为阿多诺真正关心的是“技术的帷幕背后的东西”,即
支配技术的社会力量。[12]也就是说,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奴役,与其说是媒介的奴役,
不如说是支配媒介的社会力量——统治者的权力对社会的奴役。
对媒介成为意识形态进行全面而深入论述的,是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
(1993)一书中,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而这种研究实质上也
就是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如何执行意识形态职能的研究。马尔库塞超越了阿多诺在
“技术中立性”上暧昧不明的立场,明确提出面对这个社会的极权主义特点,技术中立的
传统观念已不能维持下去了,因而不能把技术本身同使用它的人以及它的用处孤立开来。
“技术的社会是一个统治体系,它已在技术的概念和构造中起作用”。[9]“统治的既定目
的和利益,不是后来追加的和从技术之外强加的;它们早已包含在技术设备的结构中”。
[17]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所说的技术中立的状况已经改变了,因为今天的技术和技术的
应用已无法再区分开来了。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设计,技术从来都是根据统
治者的需要而不是根据人民的需要设计出来的,设计本身即包含了一种统治的先验性和控
制的欲望。因此,“不仅形而上学,而且还有它所批判的科学本身,皆为意识形态”;科
学和媒介之所以成为意识形态,是因为它们 都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奴役性,起着统治人和
奴役人的社会功能。[9]
在马尔库塞的科技—意识形态批判中,包含了不少媒介意识形态论断。甚至可以说,
媒介实际上被马尔库塞当作他所批判的科学技术的一种具体对象和主要代表。在他的眼中,
技术是相对笼统、抽象的,但是媒介却是具体、实在的。媒介就是技术的外化,技术的代
名词。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对工业社会制造虚假需求和虚假意识、压制个人愿
望、形成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在这些论述中。大众媒介作为一
种灌输和操纵手段,在制造虚假需求、助长虚假意识的同时,又使人意识不到这种虚假性
而形成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从马尔库塞对文化、艺
术双向度的丧失,高级文化退化为大众文化,对语言的操作化、功能化、从而形成单向度
思维方式的论述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促使这两种转变发生的,正是大众媒介。这些不但
鲜明地体现出阿多诺的思想痕迹,更为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马尔库塞的媒介成为意识形态
的观点,或者说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断已包含在马尔库塞的科技即意识形态的论述中。
总之,上述二人虽均将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媒介作为他们的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的代表
性对象和重要内容,但是,在他们的眼里,媒介及媒介成为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含义,而
这种不同含义又来自于他们对科技意识形态的不同看法。在阿多诺看来,技术由于受权力
的全面控制而成为意识形态。媒介组成文化工业,而文化工业由于受到国家的全面支配,
已成为维护国家统治合法性的工具,并因此而成为意识形态。马尔库塞却认为,媒介成为
意识形态,不但因为技术受到全面控制,还因为它是预先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和需要设计出
来的。换句话说,他没有把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在环境的影响,技术设
计和技术自身也有一定的“罪过”。因此,媒介成为意识形态,外在原因是国家的全面控
制,内在原因是自身所包含的统治的先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