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发(作者:富幻翠)
2009年11月
理论学-?l】
Nov.20o9
第11期总第189期
Theory Journal
No.11 Ser.No.189
抵抗资本主义的非人
简论利奥塔的先锋艺术理论
刘冠君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提出以先锋艺术的“非人”来抵抗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这充分体现
了他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深刻关注。但是利奥塔想仅凭先锋艺术的“心灵的震撼”来与资本主义抗衡,无法在根本
上动摇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和利益原则,只能沦为对资本主义的抽象批判。
[关键词]利奥塔;先锋艺术;后现代主义;非人
[中图分类号]J1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9)ll一0124—03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24--1998)是当代公 保卫先锋艺术。利奥塔认为,艺术本身具有这种潜
认的杰出哲学家,也是法国后现代思想的典型代表。
力,可以去证明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非连续性的,是不
1979年《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集中提 能通过任何理性的体系加以完满解释的。事实上,
出了自己的后现代理论,毅然与资本主义启蒙运动
对利奥塔来说,艺术的关键在于它拥有的强调系统
以来的现代性的理论和方法决裂,并在其后20年的
性之失败的能力,他甚至宣称,作品并不是通过革新
理论生涯中,在政治、伦理、美学、艺术等诸领域坚定
才是先锋的,而是作为物质事件以不同的形式打断
地推广和传播他的后现代方案。利奥塔的先锋艺术
了思辨和感知,只是关注于事件的传达。所以,利奥
理论也是直接从属于他的整个后现代理论,正如他
塔提倡的先锋艺术不完全等同于西方艺术史上的先
在社会领域抵抗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总体性和制度
锋派艺术,更是他所坚守的后现代主义统摄下的后
化对人的本性的挤压一样,他在艺术领域也以自己
现代先锋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先锋艺术没有
的先锋艺术理论直接追问人的生存境遇问题,提出
历史上的先锋派那些相对固定的品格,相反,他还经
以先锋艺术的“非人”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
常批评那些形式,因为它们缺乏情感的力量和内在
的动力。利奥塔指出,真正的先锋艺术不是仅仅凭
借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而是要通过欲望和感觉破坏
利奥塔的先锋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持
现存的秩序良好的关系,以引起震惊的效果。
现代艺术的先锋精神,找到突破共识、稳定性和总体
这表明,利奥塔强调先锋艺术,是格外强调一种
性的第一动力。在他那里,先锋艺术必定要超越古
绝对的先锋精神,他蔑视当代文化中屈从流俗趣味
典主义的模仿原则,拒绝经典形式的安慰和有关品
却为自己贴上“先锋”标签的各种花样翻新的折衷
味的共识,以对未定性不可呈现式的呈现来体现某
主义艺术,认为这种对现实的屈服实际上是对资本
种张力和紧张感。其实,利奥塔对先锋派艺术的倚
主义经济原则和消费逻辑的屈服。何况现代艺术精
重与他早年对“图像”的重视一脉相承。他不把艺
神衰败到了“什么都行”的年代,这对真正的先锋艺
术与某种固定的风格相连系,而是把艺术作品看作
术构成了很大威胁,不仅先锋派的技巧被挪用,支持
带着变革性欲望描绘不同感觉的事件。艺术事件是
先锋派艺术的精英群体被动摇,而且先锋派艺术家
对思想的各种形式——不管是社会的、政治的、科技
本身也受到了极大的诱惑,所谓的新先锋派即使在
的还是哲学——的挑战,也是欲望的导管和感觉的
最完美的偶发艺术上也失去了震惊的效果,在不断
“逻辑”,这意味着他在保卫艺术中的“图像”因素,
被体制化的过程中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在利奥塔
124
看来,这正是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先锋之所以
被称之为先锋,正是在于其新锐的一面,坠入历史的
先锋,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先锋的本来含义。可见,利
奥塔在艺术的层面上拒斥总体性、倡导艺术实验的
缘由,就是“担心总体性的思维会使资本的规律长
驱直人,成为钳制我们文化的惟一原则,使艺术受到
供需关系的左右”[】 ,进而提出以先锋艺术的
“非人”,抵抗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这充分体现了
利奥塔的先锋艺术理论对人的心灵苦难和生存境遇
的深刻关注。
以“非人”抵抗非人,这必然涉及到利奥塔学说
中“非人”一词的两种含义。被抗拒和抵制的非人
是现代社会中资本运作和科技发展体现出来的非人
性。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现代社会科
技发展的非人化。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把所有
的问题都归结为节省时间、赚取利益。在这种逻辑
下,人变成资本主义庞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人的内
涵被掏空了,人的特殊性丧失了,变得功能化、系统
化,成为“非人”。科技的目标只是让人类储备更多
的信息,把一切都变成可知或可以预见的,这在利奥
塔看来是现代形而上学的一种非人的驱动力,发展
到最后只能让人类不再是人类,而变成莱布尼茨所
说的储存了最多数据的单子细胞生物。而这种被利
奥塔称之为“单子”的东西和发达社会中资本主义
的统治地位,特别是与金钱至上的信条之间有一种
紧密和直接的关联。“如交流、节约时问和金钱、控
制和预测时间、扩大贸易这样的描述都适合于传播
和加强‘大单子”,l 儿聊 。另外,利奥塔还看到,即
使是科技在为这样一个最终目的服务时,也在资本
主义的阴影下抛弃了第三世界的民众,他们被剥削,
被边缘化,这与纳粹主义在发展的名义下灭绝犹太
人的政策同属于一种“非人”的谱系。二是现代社
会条件作用下的非人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
要不断受教育,遵守社会中存在于所有的人们那里
的、已经规定好的行为模式。我们发展得越快,就对
自我本性遗忘得越快。利奥塔认为,如果人真的是
具有固定化的简单定义的主体,我们就不是生来为
人,而是在日后的逐步教育中被驯化成社会所需要
的人。他指出,资本不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现象,它是
理性原则投射在人类关系上的影子。理性原则最终
会把人类精神也统摄进去,“它所挤压,它所碾碎
的,就是我事后发现被人以各种名称试图保留的如
工作、象征、异质、分期、变故、事物:不一致
性。” 儿 这一点与利奥塔对西方传统主体性的反
对相关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主体性在哲学中起着
对知识的组织排除异己和差异的中心点的作用;而
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却隐含着对主体的中心、基础
地位的取消。更进一步,他认为主体不是超验的、不
可改变的存在,而是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
我们回顾利奥塔的哲学理论就可以发现,在他早年
的利比多哲学中,主体被解释为疏导和释放利比多
能量的装置,更多表现为非理性、情感和欲望的组
织。到了他的后现代哲学中,支离破碎的语言游戏
又意味着主体的无效性和碎片性,主体不是作为语
言游戏主宰的统一的能量,只是不可通约的语言游
戏互相交叉的节点。不管采用哪种说法,利奥塔所
反对的,都是为了某个系统的发展和巩固而把人固
定化、系统化,取消人身上任何不符合其价值观的东
西,使人远离了感性情感体验和深度的非人化。
科技破坏了人类原初的“此时此地”的体验,如
果我们所感受的东西是已由概念首先策划的,那它
怎么能震慑我们呢?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或能够知
道那触及我们的东西的性质、构成方式及伴随者为
何触及我们的话,那它怎么能使我们再去体验呢?
为了抵抗这种非人的力量,利奥塔找到了另外一种
“非人”。这是一种人生而具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
是西方主体观念和现代科技发展试图镇压却无法歼
灭的力量:“一切制度化中一有机会就能突破困境
和非决定性的东西是如此地具有威胁性,以至于理
性精神不能不在此正确的惧怕一种放纵的非人力
量” J( 。利奥塔指出,人的本意是指心中萦绕着
“非人”的人,“只有拥有这片‘无人之境’,人才能成
为人”l3I(一 。他还把童年与这种“非人性”相连。
童年是对尚未被系统化、向着未知现实的崇高意义
开放的隐喻。儿童比成人更加像人,因为儿童葆有
最初的欲望和体验,没有像每一个成年人那样被程
序化和理性化。随着人的一步步成长和同化,人身
上原初的“非人性”在逐步丧失,这被利奥塔称作
“对童年欠下的债务”,这种债务是还不清的。但
是,我们可以牢记这种“童年”,抵抗现实的非人化。
这便是思想、文学、艺术等一切力图见证“非人”的
冒险者的任务。利奥塔引导我们到先锋艺术中找寻
“非人”的力量,而后现代的先锋艺术又是艺术领域
中最活跃、最革命、最具有突破性的因素。它彻底放
弃了对统一的总体性的任何向往,寻求超越界限的
愉悦,其目的不是获得愉悦的美感,而是产生一种更
125
加强烈的不可表现之感,打破任何可能的共识,不断
追求新的规则。其实,不仅是先锋艺术,在利奥塔的
眼中,哲学思想也应当如此。在今天,思想本身已经
被绝对理性的、科技的计划包围了,但是,思想其实
应该是这样的——“诘问一切事物,包括思维、问
题、过程。” J( ’
量,那些被认为是不可容忍的情形变得可以忍
受” 4](H ,却并没有展现出任何对人的思考的替代
性答案。
其实,对于先锋艺术的“非人”化理论,西班牙
哲学家奥尔特加是最早的提出者。奥尔特加在
1925年就提出“非人”化是先锋派的最基本特征,标
志着其与传统的断裂。首先,通过“非人”化,先锋
派肯定了艺术自身的有效性和自主性,否定了模仿
用“非人”抵抗非人,利奥塔指出,他不是孤军
写实的传统艺术观念,颠覆了人性论的传统美学规
奋战,有些美学家也在作出了这方面的呼吁。最明
显的是阿多诺。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提出以物
化抗拒物化,他曾在1969年写道:艺术只由于人的
“非人性”才忠实于人。尽管阿多诺承袭了黑格尔
美学的传统,认为艺术应该与社会整体相关联,但是
他在确定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时,却把艺术看作
是对资本主义整合趋势的拒绝与否定,是对社会的
抵制。而现代艺术的抽象表现方式,正是表达了这
种抵制和拒绝的立场。艺术具有一种否定社会的非
社会性,它贡献给社会的不是与之交流,而是抵抗。
不过,虽然利奥塔看到自己与阿多诺目标上的一致
性,但是他说:“这并不是说人们能够满足于所谓的
法兰克福学派对精神从属于工业文化之规则和价值
的批判”,因为这种批判“仍然是基于人文主义观点
做出的”_2j( 。阿多诺虽然在美学中以否定的形式
重新定义美,也就是把美与丑、与崇高联系起来,但
是他仍然保留了美相对于丑和崇高的优先地位,目
的是保证美的否定性和主体的存在。而这正是利奥
塔所坚决反对的。
为了抵抗资本主义的技术非人性,我们经常回
到事件和“现在”,通过先锋艺术,抵抗科技的发展
对差异的中立化和取消。先锋艺术的“非人”是人
之意义的不可分离的部分,最终,先锋艺术的抵抗是
为了保证世界仍然是事件发生和在此时此地体验发
生而不是被预先决定的地方,保证世界仍然是充满
未定性的世界。艺术和文学不会直接提供政治和哲
学问题的答案,它的价值在于产生问题的能力,这可
以挑战那些无所不包的体系化的思考方式和话语类
型。换句话说,艺术作品拥有其它话语类型所消弥
的、能够展示不可解决的矛盾的能力。这种能力被
利奥塔看作“非人”的一种形式。在《杜尚的变革》
中,利奥塔把杜尚的画看作这种抵抗的例子。杜尚
的作品挑战了艺术的信条,削弱了人的形象的稳定
性,把人类和周围环境作了奇怪而令人不安的“非
人化”变形,导致“那些被认为是属人的变得不可计
126
范,与模仿性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背道而驰。其次,
由于这一背离,先锋派不再具有传统艺术担负的凝
聚统一的社会功能,而是直接对现存的社会文化发
起挑战,力图引发社会文化的变革,因而它深刻改变
了艺术的传统社会功能,起着分解社会的新作用。
但是,奥尔特加又指出,艺术中的彻底“非人”化是
不可能实现的,即便在最抽象的线条中也隐含着
“人”的形式。这是先锋派艺术本身具有的悖论性
质。先锋派艺术在展示艺术自身局限的过程中宣告
了艺术的自主,同时也注定因为日益专业化而成为
一
种反艺术的艺术。事实上,利奥塔提出的先锋艺
术的“非人”也不能摆脱奥尔特加理论中先锋派的
这一悖论。先锋派艺术家拒绝继续背负受众的十字
架,拒绝接受别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标准,让公众看
到隐藏在可见世界背后的不可见的东西,这是后现
代的先锋艺术的关键所在——呈现不可呈现性。但
是,利奥塔所要求的永远脱离公众、放弃共同的社会
理想追求的先锋艺术家,真的能够完成对资本主义
社会和科技至上的工具理性的彻底批判和解构吗?
尽管利奥塔深刻反思了西方社会的困境,并提醒现
代人警惕工具理性,打破盲目乐观主义的迷梦,但是
他剔除了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内容,仅凭借先锋艺术
之“心灵的震撼”来与之抗衡,这样的先锋艺术理论
亦只能沦为对资本主义的抽象批判。
参考文献:
[1]秦喜清.让一弗-利奥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法]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M].罗
国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儿法]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道德[M].莫伟民,
信晓笛.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Jean—Fran.ois Lyotard,Duchamp,s Trans/Nrme ̄,Vemce,
CMiNmia:Lapis Press,1990.
作者简介:刘冠君(1982一),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大学文
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
责任编辑:王敏
2024年11月1日发(作者:富幻翠)
2009年11月
理论学-?l】
Nov.20o9
第11期总第189期
Theory Journal
No.11 Ser.No.189
抵抗资本主义的非人
简论利奥塔的先锋艺术理论
刘冠君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提出以先锋艺术的“非人”来抵抗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这充分体现
了他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深刻关注。但是利奥塔想仅凭先锋艺术的“心灵的震撼”来与资本主义抗衡,无法在根本
上动摇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和利益原则,只能沦为对资本主义的抽象批判。
[关键词]利奥塔;先锋艺术;后现代主义;非人
[中图分类号]J1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9)ll一0124—03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24--1998)是当代公 保卫先锋艺术。利奥塔认为,艺术本身具有这种潜
认的杰出哲学家,也是法国后现代思想的典型代表。
力,可以去证明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非连续性的,是不
1979年《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集中提 能通过任何理性的体系加以完满解释的。事实上,
出了自己的后现代理论,毅然与资本主义启蒙运动
对利奥塔来说,艺术的关键在于它拥有的强调系统
以来的现代性的理论和方法决裂,并在其后20年的
性之失败的能力,他甚至宣称,作品并不是通过革新
理论生涯中,在政治、伦理、美学、艺术等诸领域坚定
才是先锋的,而是作为物质事件以不同的形式打断
地推广和传播他的后现代方案。利奥塔的先锋艺术
了思辨和感知,只是关注于事件的传达。所以,利奥
理论也是直接从属于他的整个后现代理论,正如他
塔提倡的先锋艺术不完全等同于西方艺术史上的先
在社会领域抵抗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总体性和制度
锋派艺术,更是他所坚守的后现代主义统摄下的后
化对人的本性的挤压一样,他在艺术领域也以自己
现代先锋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先锋艺术没有
的先锋艺术理论直接追问人的生存境遇问题,提出
历史上的先锋派那些相对固定的品格,相反,他还经
以先锋艺术的“非人”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
常批评那些形式,因为它们缺乏情感的力量和内在
的动力。利奥塔指出,真正的先锋艺术不是仅仅凭
借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而是要通过欲望和感觉破坏
利奥塔的先锋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持
现存的秩序良好的关系,以引起震惊的效果。
现代艺术的先锋精神,找到突破共识、稳定性和总体
这表明,利奥塔强调先锋艺术,是格外强调一种
性的第一动力。在他那里,先锋艺术必定要超越古
绝对的先锋精神,他蔑视当代文化中屈从流俗趣味
典主义的模仿原则,拒绝经典形式的安慰和有关品
却为自己贴上“先锋”标签的各种花样翻新的折衷
味的共识,以对未定性不可呈现式的呈现来体现某
主义艺术,认为这种对现实的屈服实际上是对资本
种张力和紧张感。其实,利奥塔对先锋派艺术的倚
主义经济原则和消费逻辑的屈服。何况现代艺术精
重与他早年对“图像”的重视一脉相承。他不把艺
神衰败到了“什么都行”的年代,这对真正的先锋艺
术与某种固定的风格相连系,而是把艺术作品看作
术构成了很大威胁,不仅先锋派的技巧被挪用,支持
带着变革性欲望描绘不同感觉的事件。艺术事件是
先锋派艺术的精英群体被动摇,而且先锋派艺术家
对思想的各种形式——不管是社会的、政治的、科技
本身也受到了极大的诱惑,所谓的新先锋派即使在
的还是哲学——的挑战,也是欲望的导管和感觉的
最完美的偶发艺术上也失去了震惊的效果,在不断
“逻辑”,这意味着他在保卫艺术中的“图像”因素,
被体制化的过程中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在利奥塔
124
看来,这正是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先锋之所以
被称之为先锋,正是在于其新锐的一面,坠入历史的
先锋,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先锋的本来含义。可见,利
奥塔在艺术的层面上拒斥总体性、倡导艺术实验的
缘由,就是“担心总体性的思维会使资本的规律长
驱直人,成为钳制我们文化的惟一原则,使艺术受到
供需关系的左右”[】 ,进而提出以先锋艺术的
“非人”,抵抗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这充分体现了
利奥塔的先锋艺术理论对人的心灵苦难和生存境遇
的深刻关注。
以“非人”抵抗非人,这必然涉及到利奥塔学说
中“非人”一词的两种含义。被抗拒和抵制的非人
是现代社会中资本运作和科技发展体现出来的非人
性。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现代社会科
技发展的非人化。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把所有
的问题都归结为节省时间、赚取利益。在这种逻辑
下,人变成资本主义庞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人的内
涵被掏空了,人的特殊性丧失了,变得功能化、系统
化,成为“非人”。科技的目标只是让人类储备更多
的信息,把一切都变成可知或可以预见的,这在利奥
塔看来是现代形而上学的一种非人的驱动力,发展
到最后只能让人类不再是人类,而变成莱布尼茨所
说的储存了最多数据的单子细胞生物。而这种被利
奥塔称之为“单子”的东西和发达社会中资本主义
的统治地位,特别是与金钱至上的信条之间有一种
紧密和直接的关联。“如交流、节约时问和金钱、控
制和预测时间、扩大贸易这样的描述都适合于传播
和加强‘大单子”,l 儿聊 。另外,利奥塔还看到,即
使是科技在为这样一个最终目的服务时,也在资本
主义的阴影下抛弃了第三世界的民众,他们被剥削,
被边缘化,这与纳粹主义在发展的名义下灭绝犹太
人的政策同属于一种“非人”的谱系。二是现代社
会条件作用下的非人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
要不断受教育,遵守社会中存在于所有的人们那里
的、已经规定好的行为模式。我们发展得越快,就对
自我本性遗忘得越快。利奥塔认为,如果人真的是
具有固定化的简单定义的主体,我们就不是生来为
人,而是在日后的逐步教育中被驯化成社会所需要
的人。他指出,资本不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现象,它是
理性原则投射在人类关系上的影子。理性原则最终
会把人类精神也统摄进去,“它所挤压,它所碾碎
的,就是我事后发现被人以各种名称试图保留的如
工作、象征、异质、分期、变故、事物:不一致
性。” 儿 这一点与利奥塔对西方传统主体性的反
对相关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主体性在哲学中起着
对知识的组织排除异己和差异的中心点的作用;而
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却隐含着对主体的中心、基础
地位的取消。更进一步,他认为主体不是超验的、不
可改变的存在,而是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
我们回顾利奥塔的哲学理论就可以发现,在他早年
的利比多哲学中,主体被解释为疏导和释放利比多
能量的装置,更多表现为非理性、情感和欲望的组
织。到了他的后现代哲学中,支离破碎的语言游戏
又意味着主体的无效性和碎片性,主体不是作为语
言游戏主宰的统一的能量,只是不可通约的语言游
戏互相交叉的节点。不管采用哪种说法,利奥塔所
反对的,都是为了某个系统的发展和巩固而把人固
定化、系统化,取消人身上任何不符合其价值观的东
西,使人远离了感性情感体验和深度的非人化。
科技破坏了人类原初的“此时此地”的体验,如
果我们所感受的东西是已由概念首先策划的,那它
怎么能震慑我们呢?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或能够知
道那触及我们的东西的性质、构成方式及伴随者为
何触及我们的话,那它怎么能使我们再去体验呢?
为了抵抗这种非人的力量,利奥塔找到了另外一种
“非人”。这是一种人生而具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
是西方主体观念和现代科技发展试图镇压却无法歼
灭的力量:“一切制度化中一有机会就能突破困境
和非决定性的东西是如此地具有威胁性,以至于理
性精神不能不在此正确的惧怕一种放纵的非人力
量” J( 。利奥塔指出,人的本意是指心中萦绕着
“非人”的人,“只有拥有这片‘无人之境’,人才能成
为人”l3I(一 。他还把童年与这种“非人性”相连。
童年是对尚未被系统化、向着未知现实的崇高意义
开放的隐喻。儿童比成人更加像人,因为儿童葆有
最初的欲望和体验,没有像每一个成年人那样被程
序化和理性化。随着人的一步步成长和同化,人身
上原初的“非人性”在逐步丧失,这被利奥塔称作
“对童年欠下的债务”,这种债务是还不清的。但
是,我们可以牢记这种“童年”,抵抗现实的非人化。
这便是思想、文学、艺术等一切力图见证“非人”的
冒险者的任务。利奥塔引导我们到先锋艺术中找寻
“非人”的力量,而后现代的先锋艺术又是艺术领域
中最活跃、最革命、最具有突破性的因素。它彻底放
弃了对统一的总体性的任何向往,寻求超越界限的
愉悦,其目的不是获得愉悦的美感,而是产生一种更
125
加强烈的不可表现之感,打破任何可能的共识,不断
追求新的规则。其实,不仅是先锋艺术,在利奥塔的
眼中,哲学思想也应当如此。在今天,思想本身已经
被绝对理性的、科技的计划包围了,但是,思想其实
应该是这样的——“诘问一切事物,包括思维、问
题、过程。” J( ’
量,那些被认为是不可容忍的情形变得可以忍
受” 4](H ,却并没有展现出任何对人的思考的替代
性答案。
其实,对于先锋艺术的“非人”化理论,西班牙
哲学家奥尔特加是最早的提出者。奥尔特加在
1925年就提出“非人”化是先锋派的最基本特征,标
志着其与传统的断裂。首先,通过“非人”化,先锋
派肯定了艺术自身的有效性和自主性,否定了模仿
用“非人”抵抗非人,利奥塔指出,他不是孤军
写实的传统艺术观念,颠覆了人性论的传统美学规
奋战,有些美学家也在作出了这方面的呼吁。最明
显的是阿多诺。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提出以物
化抗拒物化,他曾在1969年写道:艺术只由于人的
“非人性”才忠实于人。尽管阿多诺承袭了黑格尔
美学的传统,认为艺术应该与社会整体相关联,但是
他在确定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时,却把艺术看作
是对资本主义整合趋势的拒绝与否定,是对社会的
抵制。而现代艺术的抽象表现方式,正是表达了这
种抵制和拒绝的立场。艺术具有一种否定社会的非
社会性,它贡献给社会的不是与之交流,而是抵抗。
不过,虽然利奥塔看到自己与阿多诺目标上的一致
性,但是他说:“这并不是说人们能够满足于所谓的
法兰克福学派对精神从属于工业文化之规则和价值
的批判”,因为这种批判“仍然是基于人文主义观点
做出的”_2j( 。阿多诺虽然在美学中以否定的形式
重新定义美,也就是把美与丑、与崇高联系起来,但
是他仍然保留了美相对于丑和崇高的优先地位,目
的是保证美的否定性和主体的存在。而这正是利奥
塔所坚决反对的。
为了抵抗资本主义的技术非人性,我们经常回
到事件和“现在”,通过先锋艺术,抵抗科技的发展
对差异的中立化和取消。先锋艺术的“非人”是人
之意义的不可分离的部分,最终,先锋艺术的抵抗是
为了保证世界仍然是事件发生和在此时此地体验发
生而不是被预先决定的地方,保证世界仍然是充满
未定性的世界。艺术和文学不会直接提供政治和哲
学问题的答案,它的价值在于产生问题的能力,这可
以挑战那些无所不包的体系化的思考方式和话语类
型。换句话说,艺术作品拥有其它话语类型所消弥
的、能够展示不可解决的矛盾的能力。这种能力被
利奥塔看作“非人”的一种形式。在《杜尚的变革》
中,利奥塔把杜尚的画看作这种抵抗的例子。杜尚
的作品挑战了艺术的信条,削弱了人的形象的稳定
性,把人类和周围环境作了奇怪而令人不安的“非
人化”变形,导致“那些被认为是属人的变得不可计
126
范,与模仿性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背道而驰。其次,
由于这一背离,先锋派不再具有传统艺术担负的凝
聚统一的社会功能,而是直接对现存的社会文化发
起挑战,力图引发社会文化的变革,因而它深刻改变
了艺术的传统社会功能,起着分解社会的新作用。
但是,奥尔特加又指出,艺术中的彻底“非人”化是
不可能实现的,即便在最抽象的线条中也隐含着
“人”的形式。这是先锋派艺术本身具有的悖论性
质。先锋派艺术在展示艺术自身局限的过程中宣告
了艺术的自主,同时也注定因为日益专业化而成为
一
种反艺术的艺术。事实上,利奥塔提出的先锋艺
术的“非人”也不能摆脱奥尔特加理论中先锋派的
这一悖论。先锋派艺术家拒绝继续背负受众的十字
架,拒绝接受别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标准,让公众看
到隐藏在可见世界背后的不可见的东西,这是后现
代的先锋艺术的关键所在——呈现不可呈现性。但
是,利奥塔所要求的永远脱离公众、放弃共同的社会
理想追求的先锋艺术家,真的能够完成对资本主义
社会和科技至上的工具理性的彻底批判和解构吗?
尽管利奥塔深刻反思了西方社会的困境,并提醒现
代人警惕工具理性,打破盲目乐观主义的迷梦,但是
他剔除了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内容,仅凭借先锋艺术
之“心灵的震撼”来与之抗衡,这样的先锋艺术理论
亦只能沦为对资本主义的抽象批判。
参考文献:
[1]秦喜清.让一弗-利奥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法]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M].罗
国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儿法]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道德[M].莫伟民,
信晓笛.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Jean—Fran.ois Lyotard,Duchamp,s Trans/Nrme ̄,Vemce,
CMiNmia:Lapis Press,1990.
作者简介:刘冠君(1982一),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大学文
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
责任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