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幸一南)
楚季宝钟与宜昌万福垴遗址
笪浩波
关键词:湖北 宜昌市 万福垴遗址 楚季宝钟 西周
内容提要:通过对万福垴遗址出土的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可将万福垴遗址的文
化遗存分为四期五段,即西周早期晚段至西周晚期早段五个连续发展阶段,并将其与周
边同期文化进行比较,可知其与峡江地区的同期遗存存在关联,但比峡江地区生成年代
略早,为周代一个地域文化类型;再通过对楚季宝钟的铸造年代及铭文錾刻年代进行分
析,可推断楚季宝钟铸造于西周中期偏晚,铭文錾刻于西周晚期偏早。关于对万福垴铜
器群的埋藏背景,推断其为祭祀坑的埋藏性质,祭祀对象为楚君熊扬,祭祀人为万福垴
遗址的统治者熊挚。
2012年6月,在宜昌市白洋工业园区万福垴厢涵工程施工时,意外挖出了一批铜器,随
后宜昌市博物馆前去对现场进行清理,在出铜器的大致位置发现3个灰坑(H1-3),故确认
其为一处周代遗址。此次出土的铜器计有12件甬钟和1件鼎
[1]
。其中1件甬钟上因有“楚季宝
钟/厥孙乃献于公/公其万年受厥福”的铭文,而在楚学界引起轰动,这是第一次在楚国腹地
出土有铭“楚”的西周铜器。遗憾的是,因为工程机械施工,埋藏环境遭到破坏,这批铜器
何时、因何埋藏于此则成了个迷,铜器与遗址是否有关联也缺乏较充分的证据。尽管如此,
学者们还是对其年代进行了探讨。因为无出土单位,学者们只能就铜器及同出的陶器本身的
特征来推断年代,自是各持己见,有西周中晚期说
[2]
和西周早中期说
[3]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3~2015年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并取得了一批极有价值
的材料,为遗址的时代、铜器群的埋藏年代及背景提供了很好的注脚,遗憾的是,发掘者并
没有意识到这点,本文则对此加以阐述,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一、万福垴遗址的地层学及类型学分析
遗址发掘区分为西部和中部,西部地层共分4层,中部地层共分5层。发掘区主要在中
部,出土铜器群的地点也在中部,发掘者还特意将出土铜器群的H1归入探方内,这有利于
解决铜器群与遗址的关系。这次发掘面积达605平方米,发掘清理灰坑30个、灰沟2条、窑
址1座,出土遗物较丰富,包括石器、陶器和铜器等,为认识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提供了
作者:笪浩波,武汉市,43007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115 ·
考古学集刊第22集
极为充分的材料。此次发掘者发表了极少部分材料
[4]
,但就这些材料仍能说明一些问题。
发掘者此次只发表了H1、H4、G2、Y1及中部TN05E20第5层的材料,而没有其他层位
的材料,但通过这些单位的叠压打破关系仍能推断遗址的早晚关系。
H1位于中部,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H4位于西部,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生土。
G2位于中部,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层。Y1位于中部,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由
此来看其早晚层位关系如下。
H1
Y1
①②
③
④
⑤
H4
生土
G2
H1和G2开口于第2层下,但第2层属扰乱层,故可以将H1和G2作为未被扰乱的第2层;
H4和Y1早于第4层,晚于第5层,可以归入第4层,则简报对第3层的材料未予披露。H1分为
2层,简报报道的是第2层的器物;G2及Y1均分为3层,皆有器物出土。鉴于简报未对陶器
进行类型学分析,故下面先对出土的主要陶器进行型式划分(图1)。
鬲 按口径与腹径的比值分为两型。
A型:大口鬲,口径大于或等于腹径,又可分为三式。
Ⅰ式:侈口,卷沿,尖唇,束颈,肩不明显,弧腹较扁,瘪弧裆,柱足,平根,足窝
较浅,有刀削痕迹。TN05E20⑤∶1,夹细砂红褐陶。有一条拍印条状绳纹,腹饰竖绳纹,
肩饰二道凹弦纹。口径23.2、腹径23.2、高19.8厘米(图1,1)。
Ⅱ式:侈口,卷沿,沿面较宽,方唇内斜,沿下有沟槽,束颈,肩微弧,颈、肩分界
不明显,直腹,下腹弧收,柱足,内侧有刀削痕迹,足窝较深,平根。Y1③∶5,夹细砂黑
褐陶。颈部饰细竖线暗纹,腹部饰三道凹弦纹间断绳纹,裆自腹中部第二道凹弦纹处开始
内瘪。口径16.4、腹径14.8、高13.2厘米(图1,2)。
Ⅲ式:侈口,折沿,圆方唇,束颈,鼓腹,瘪裆,柱足内敛,足窝较浅,有刀削痕
迹。G2②∶5,夹细砂褐陶。颈下饰一道凹弦纹,腹部贴附一乳钉。口径10.2、腹径10、高
10.8厘米(图1,3)。
A型鬲的演变是:器身由宽到长,裆部由弧到平,腿部由矮到高,最大腹径由中部移
到肩部,颈部由不明显到明显,沿由卷沿、尖唇到卷沿、斜方唇,再到折沿、圆方唇。
B型:小口鬲,口径小于腹径,又可分为六式。
Ⅰ式:直口,卷沿,尖圆唇,直颈,弧腹,瘪裆至上腹部,柱状足略外撇,平根。
H4∶1,夹砂灰黑陶,褐胎。器表饰竖绳纹,颈部绳纹被抹平,肩饰两道凹弦纹。口径
16.2、腹径17.6、高16.8厘米(图1,4)。
Ⅱ式:直口,折沿,斜方唇内凹,束颈,溜肩,弧腹,高瘪裆向内斜收,柱足,足窝
较浅,有刀削痕迹。Y1③∶4,夹细砂褐陶。唇下饰一道凸弦纹,颈部饰绳纹抹平,颈部以
· 116 ·
期年
别代
鬲
A型B型A型
豆
B型
长颈罐
A型
簋
B型C型
釜鼎
一
一
段
1
13
20
32
38
二
二
段
4
14
21
34
三
段
三
四
段
2
5
10
15
22
25
28
35
6
16
11
29
36
17
7
30
37
33
3
23
12
18
26
四
五
段
8
31
24
27
9
19
图1 万福垴遗址典型陶器分期图
1.AⅠ式鬲(TN05E20⑤∶1) 2.AⅡ式鬲(Y1③∶5) 3.AⅢ式鬲(G②2∶5) 4.BⅠ式鬲(H4∶1) 5.BⅡ式鬲(Y1③∶4) 6.BⅢ式鬲(Y1②∶7) 7.BⅣ式鬲(G2②∶6) 8.
BⅤ式鬲(H1∶3) 9.BⅥ式鬲(H1∶8) 10.AⅠ式豆(Y1③∶6) 11.AⅡ式豆(Y1②∶9) 12.AⅢ式豆(G2③∶23) 13.BⅠ式豆(TN05E20⑤∶4) 14.BⅡ式豆(H4∶3) 15.
BⅢ式豆(Y1③∶11) 16.BⅣ式豆(Y1②∶14) 17.BⅤ式豆(G2③∶18) 18.BⅥ式豆(G2①∶22) 19.BⅦ式豆(H1∶12) 20.Ⅰ式长颈罐(TN05E20⑤∶3) 21.Ⅱ式长颈罐
(H4∶2) 22.Ⅲ式长颈罐(Y1③∶2) 23.Ⅳ式长颈罐(G2②∶32) 24.Ⅴ式长颈罐(H1∶10) 25.AⅠ式簋(Y1③∶3) 26.AⅡ式簋(G2③∶14) 27.AⅢ式簋(H1∶1) 28.
BⅠ式簋(Y1③∶8) 29.BⅡ式簋(Y1①∶13) 30.BⅢ式簋(G2③∶16) 31.BⅣ式簋(G2①∶12) 32.CⅠ式簋(TN05E20⑤∶6) 33.CⅡ式簋(G2③∶15) 34.Ⅰ式釜
(H4∶10) 35.Ⅱ式釜(Y1③∶9) 36.Ⅲ式釜(Y1①∶7) 37.Ⅳ式釜(G2③∶13) 38.鼎(TN05E20⑤∶5)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幸一南)
楚季宝钟与宜昌万福垴遗址
笪浩波
关键词:湖北 宜昌市 万福垴遗址 楚季宝钟 西周
内容提要:通过对万福垴遗址出土的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可将万福垴遗址的文
化遗存分为四期五段,即西周早期晚段至西周晚期早段五个连续发展阶段,并将其与周
边同期文化进行比较,可知其与峡江地区的同期遗存存在关联,但比峡江地区生成年代
略早,为周代一个地域文化类型;再通过对楚季宝钟的铸造年代及铭文錾刻年代进行分
析,可推断楚季宝钟铸造于西周中期偏晚,铭文錾刻于西周晚期偏早。关于对万福垴铜
器群的埋藏背景,推断其为祭祀坑的埋藏性质,祭祀对象为楚君熊扬,祭祀人为万福垴
遗址的统治者熊挚。
2012年6月,在宜昌市白洋工业园区万福垴厢涵工程施工时,意外挖出了一批铜器,随
后宜昌市博物馆前去对现场进行清理,在出铜器的大致位置发现3个灰坑(H1-3),故确认
其为一处周代遗址。此次出土的铜器计有12件甬钟和1件鼎
[1]
。其中1件甬钟上因有“楚季宝
钟/厥孙乃献于公/公其万年受厥福”的铭文,而在楚学界引起轰动,这是第一次在楚国腹地
出土有铭“楚”的西周铜器。遗憾的是,因为工程机械施工,埋藏环境遭到破坏,这批铜器
何时、因何埋藏于此则成了个迷,铜器与遗址是否有关联也缺乏较充分的证据。尽管如此,
学者们还是对其年代进行了探讨。因为无出土单位,学者们只能就铜器及同出的陶器本身的
特征来推断年代,自是各持己见,有西周中晚期说
[2]
和西周早中期说
[3]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3~2015年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并取得了一批极有价值
的材料,为遗址的时代、铜器群的埋藏年代及背景提供了很好的注脚,遗憾的是,发掘者并
没有意识到这点,本文则对此加以阐述,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一、万福垴遗址的地层学及类型学分析
遗址发掘区分为西部和中部,西部地层共分4层,中部地层共分5层。发掘区主要在中
部,出土铜器群的地点也在中部,发掘者还特意将出土铜器群的H1归入探方内,这有利于
解决铜器群与遗址的关系。这次发掘面积达605平方米,发掘清理灰坑30个、灰沟2条、窑
址1座,出土遗物较丰富,包括石器、陶器和铜器等,为认识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提供了
作者:笪浩波,武汉市,43007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115 ·
考古学集刊第22集
极为充分的材料。此次发掘者发表了极少部分材料
[4]
,但就这些材料仍能说明一些问题。
发掘者此次只发表了H1、H4、G2、Y1及中部TN05E20第5层的材料,而没有其他层位
的材料,但通过这些单位的叠压打破关系仍能推断遗址的早晚关系。
H1位于中部,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H4位于西部,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生土。
G2位于中部,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层。Y1位于中部,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由
此来看其早晚层位关系如下。
H1
Y1
①②
③
④
⑤
H4
生土
G2
H1和G2开口于第2层下,但第2层属扰乱层,故可以将H1和G2作为未被扰乱的第2层;
H4和Y1早于第4层,晚于第5层,可以归入第4层,则简报对第3层的材料未予披露。H1分为
2层,简报报道的是第2层的器物;G2及Y1均分为3层,皆有器物出土。鉴于简报未对陶器
进行类型学分析,故下面先对出土的主要陶器进行型式划分(图1)。
鬲 按口径与腹径的比值分为两型。
A型:大口鬲,口径大于或等于腹径,又可分为三式。
Ⅰ式:侈口,卷沿,尖唇,束颈,肩不明显,弧腹较扁,瘪弧裆,柱足,平根,足窝
较浅,有刀削痕迹。TN05E20⑤∶1,夹细砂红褐陶。有一条拍印条状绳纹,腹饰竖绳纹,
肩饰二道凹弦纹。口径23.2、腹径23.2、高19.8厘米(图1,1)。
Ⅱ式:侈口,卷沿,沿面较宽,方唇内斜,沿下有沟槽,束颈,肩微弧,颈、肩分界
不明显,直腹,下腹弧收,柱足,内侧有刀削痕迹,足窝较深,平根。Y1③∶5,夹细砂黑
褐陶。颈部饰细竖线暗纹,腹部饰三道凹弦纹间断绳纹,裆自腹中部第二道凹弦纹处开始
内瘪。口径16.4、腹径14.8、高13.2厘米(图1,2)。
Ⅲ式:侈口,折沿,圆方唇,束颈,鼓腹,瘪裆,柱足内敛,足窝较浅,有刀削痕
迹。G2②∶5,夹细砂褐陶。颈下饰一道凹弦纹,腹部贴附一乳钉。口径10.2、腹径10、高
10.8厘米(图1,3)。
A型鬲的演变是:器身由宽到长,裆部由弧到平,腿部由矮到高,最大腹径由中部移
到肩部,颈部由不明显到明显,沿由卷沿、尖唇到卷沿、斜方唇,再到折沿、圆方唇。
B型:小口鬲,口径小于腹径,又可分为六式。
Ⅰ式:直口,卷沿,尖圆唇,直颈,弧腹,瘪裆至上腹部,柱状足略外撇,平根。
H4∶1,夹砂灰黑陶,褐胎。器表饰竖绳纹,颈部绳纹被抹平,肩饰两道凹弦纹。口径
16.2、腹径17.6、高16.8厘米(图1,4)。
Ⅱ式:直口,折沿,斜方唇内凹,束颈,溜肩,弧腹,高瘪裆向内斜收,柱足,足窝
较浅,有刀削痕迹。Y1③∶4,夹细砂褐陶。唇下饰一道凸弦纹,颈部饰绳纹抹平,颈部以
· 116 ·
期年
别代
鬲
A型B型A型
豆
B型
长颈罐
A型
簋
B型C型
釜鼎
一
一
段
1
13
20
32
38
二
二
段
4
14
21
34
三
段
三
四
段
2
5
10
15
22
25
28
35
6
16
11
29
36
17
7
30
37
33
3
23
12
18
26
四
五
段
8
31
24
27
9
19
图1 万福垴遗址典型陶器分期图
1.AⅠ式鬲(TN05E20⑤∶1) 2.AⅡ式鬲(Y1③∶5) 3.AⅢ式鬲(G②2∶5) 4.BⅠ式鬲(H4∶1) 5.BⅡ式鬲(Y1③∶4) 6.BⅢ式鬲(Y1②∶7) 7.BⅣ式鬲(G2②∶6) 8.
BⅤ式鬲(H1∶3) 9.BⅥ式鬲(H1∶8) 10.AⅠ式豆(Y1③∶6) 11.AⅡ式豆(Y1②∶9) 12.AⅢ式豆(G2③∶23) 13.BⅠ式豆(TN05E20⑤∶4) 14.BⅡ式豆(H4∶3) 15.
BⅢ式豆(Y1③∶11) 16.BⅣ式豆(Y1②∶14) 17.BⅤ式豆(G2③∶18) 18.BⅥ式豆(G2①∶22) 19.BⅦ式豆(H1∶12) 20.Ⅰ式长颈罐(TN05E20⑤∶3) 21.Ⅱ式长颈罐
(H4∶2) 22.Ⅲ式长颈罐(Y1③∶2) 23.Ⅳ式长颈罐(G2②∶32) 24.Ⅴ式长颈罐(H1∶10) 25.AⅠ式簋(Y1③∶3) 26.AⅡ式簋(G2③∶14) 27.AⅢ式簋(H1∶1) 28.
BⅠ式簋(Y1③∶8) 29.BⅡ式簋(Y1①∶13) 30.BⅢ式簋(G2③∶16) 31.BⅣ式簋(G2①∶12) 32.CⅠ式簋(TN05E20⑤∶6) 33.CⅡ式簋(G2③∶15) 34.Ⅰ式釜
(H4∶10) 35.Ⅱ式釜(Y1③∶9) 36.Ⅲ式釜(Y1①∶7) 37.Ⅳ式釜(G2③∶13) 38.鼎(TN05E20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