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安庆一中理科实验班2022年自主招生试卷

IT圈 admin 32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牧文瑞)

安庆一中理科实验班2022年自主招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

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

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

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

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

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

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

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

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

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

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

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

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

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

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

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

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

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

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

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

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

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

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

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

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

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

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

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

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

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

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

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

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

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

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

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

月8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

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

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

值而轻观赏价值。

D、 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

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

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

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

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一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

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

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

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

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

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回家过年

东方晓

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田野一片银白。

她伫立在村口,睁大双眼向远方瞭望。北风像无数只利爪,无情

地撕扯着她的衣服。鹅毛般大小的雪片,一个劲儿地往她的脖子里钻。

她紧了紧棉衣外边黛青色的围腰,又围了围那条深蓝色的头巾,继续

瞭望。

她在等待当兵的儿子回来。进腊月时,儿子就来信说打算回家过

年,可究竟哪天回他却说不准。今天是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她

相信儿子今天一定能回来。

她已经成了雪人,但她并不愿拍去身上的积雪。身为农民,她懂

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可这会儿她又担心雪下得太大,会阻断道

路。心里默默念道:儿子你在哪儿呀?是在部队,还是在路上?这天

气你还能回来吗?老天爷啊,给我儿子留下回家的路吧……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她就开始等啊,盼啊,盼着儿子早点回

来。年根里事情多,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备年货,她的老伴儿有病,她

家自然比别人家忙。可即便这样,她还是每天都到村口瞭望一会儿,

一天不落。但直到现在,还是没看到儿子的身影。

昨夜又下起了大雪。她知道,儿子今天要是再回不来,可能就不

会回来了。是阻在了路上,还是部队突然有了任务?先前,儿子写信

告诉过她,军令如山倒,一旦有命令,任何个人的事情都必须放下。

但她依然满怀希望,在她看来,这么太平的世道怎么会有什么重大事

情呢?肯定是被阻在了路上,这该死的大雪!

今天吃过早饭,她把大年夜要吃的肉炖上,又吩咐女儿剁饺子馅

儿,然后就冒着大雪到村口去瞭望。

雪不停地下,风使劲地吼。她的脚早已冻得麻木,不停地跺地驱

寒。跺着跺着,脚下成了一对儿冰砣窝子,但她决不挪开地方,她相

信只有这样才能等到儿子回来。

“娘,回家吃饭吧!”

她以为是儿子在唤她。回头一看,却是女儿。她才意识到已过了

中午。

吃过午饭,她又来到村口。洁白的雪路上,又留下她一串深深的

脚印。而那脚印很快就像先前的脚印一样,被大雪盖得无影无踪了。

来到村口,搜寻到自己踏过的雪窝子。雪窝子已被大雪盖住,但

还是留下了浅浅的痕迹。她依然站在那对雪窝子上,生怕不能连续似

的。她坚信站在老地方等,肯定能等到儿子。

两个小时过去了,她什么也没等到。

又过了两个小时,她仍然什么也没等到!

天渐渐黑下来,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鞭炮声也在四面八方响

起。她才失望地对来唤她回家吃饭的女儿喃喃地说,你哥今年可能回

不来了。

晚上,她还不死心。老伴儿和孩子们都睡了,她还坐在炕沿上,

等着儿子回家。直到凌晨,鞭炮声再次响起。她才自言自语地说:“看

来真的回不来了!”

然而大年初一的清晨,一家人正要开始吃饺子,一封信送到她的

手里。是儿子写来的!

爹,娘:

儿不孝,让你们失望了。儿原本要回家过年,但临行前突然接到

命令,我们驻地附近发生特大雪灾,积雪超过30厘米,灾区牧民生

活发生严重困难。上级命令我们马上赶往灾区救灾。时间紧急,不能

多写,请爹娘安心过年,不要牵挂我。

儿拜上

1988年1月5日

随信寄上我新近照的照片,就先让它陪爹娘过年吧。

她拿起照片认真端详:穿着厚厚棉军装的儿子戴着像雷锋那样的

帽子,双手端着枪笔直地站着,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脚下是厚厚

的积雪,身后是碧蓝的天空和皑皑的雪山。

眼泪一下子就溢满她的眼眶……

他把儿子的照片装进相框,端正地放在桌子的一边,又在照片后

面放上凳子,然后含泪笑着说:“儿啊,过年了,吃饺子吧!……”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前文的叙述看,母亲对儿子不能赶回家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

这既表现了她的深明大义,又为儿子因突然有任务不能回家做了铺垫。

B、小说很注重通过细节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文中两次写到主

人公执意要站在雪窝子上等儿子,反映了她对儿子回家的真诚期盼。

C、结尾处的“……含泪笑着说:‘儿啊,过年了,吃饺子吧!……’”,

是母亲的一种自我宽慰,也表现出不能与儿子团聚的痛苦与无奈。

D、在读者都认为主人公因儿子不能回家只好在遗憾中过年的时候,

却收到了儿子的信和照片,这样的结尾既在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5、 开头写大年三十母亲在大雪中等当兵的儿子回家的情节,在小说

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5分)

6、当兵的儿子过年时没能回家,但小说却以“回家过年”为题,你

认为这样拟题有什么合理性?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

《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

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

“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

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

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

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

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

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

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

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

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

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

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

《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

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

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

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

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

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

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

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

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

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

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

力。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

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

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

《朗读者》等一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

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

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

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

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

《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

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

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

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

里找了。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

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

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

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

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

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

转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

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

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

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

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

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

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

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

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此前,中新网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

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

(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 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

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略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

B、 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

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C、 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

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

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

褒赞,材料二寓贬于褒,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 )

A、 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

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

B、 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

《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是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的。

C、 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

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

D、 “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

“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

E、 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

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

9、 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

提些什么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简辞,字子策,范阳人。父纶,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奉

亲避地于鄱阳,与郡人吉中孚为林泉之友。大历初,还京师,宰相王

缙奏为秘书省校书郎。王缙兄弟有诗名于世,缙既官重,凡所延辟,

皆辞人名士,以纶能诗,礼待逾厚。会缙得罪,坐累。久之,调陕府

户曹。朱泚之乱,咸宁王浑瑊充京城西面副元帅,乃拔纶为元帅判官。

贞元中,吉中孚为户部侍郎,典邦赋,荐纶于朝。会丁家艰,而中孚

卒。太府卿韦渠牟得幸于德宗,纶即渠牟之甥也,数称纶之才。德宗

召之内殿,令和御制诗,超拜户部郎中。方欲委之掌诰,居无何,卒。

初,大历中,诗人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辞情捷丽,纶

作尤工。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纶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

其事曰:“吾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

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伤悼之际,常畅

博士追感前事,赋诗五十韵。”纶之才思,皆此类也。文宗好文,尤

重纶诗,尝问侍臣曰:“《卢纶集》几卷?有子弟否?”李德裕对曰:

“纶有四男,皆登进士第,今侍御史简辞是也。”

简辞,元和六年登第,三辟诸侯府。长庆末,入朝为监察,转侍

御史。文雅之余,尤精法律,历朝簿籍,靡不经怀。宝历中,故京兆

尹黎干男煟诣台治父叶县旧业,台司莫知本末。简辞曰:“干坐鱼朝

恩党诛,田产籍没。大历已来,多少赦岂有雪朝恩、黎干节文?况其

田产分给百姓,将及百年,而煟恃中助而冒论耶!”又福建盐铁院官

卢昂坐赃三十万,简辞按之,于其家得金床、瑟瑟枕大如斗。昭愍见

之曰:“此宫中所无,而卢昂为吏可知也!”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

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转户部大中

初转兵部侍郎卒。

(节选自《旧唐书·卢简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衙州刺

史/会昌中入/为刑部恃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B、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内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

/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C、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

/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D、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衙州刺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牧文瑞)

安庆一中理科实验班2022年自主招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

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

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

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

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

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

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

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

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

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

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

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

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

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

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

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

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

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

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

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

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

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

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

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

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

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

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

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

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

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

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

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

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

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

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

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

月8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

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

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

值而轻观赏价值。

D、 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

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

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

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

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一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

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

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

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

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

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回家过年

东方晓

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田野一片银白。

她伫立在村口,睁大双眼向远方瞭望。北风像无数只利爪,无情

地撕扯着她的衣服。鹅毛般大小的雪片,一个劲儿地往她的脖子里钻。

她紧了紧棉衣外边黛青色的围腰,又围了围那条深蓝色的头巾,继续

瞭望。

她在等待当兵的儿子回来。进腊月时,儿子就来信说打算回家过

年,可究竟哪天回他却说不准。今天是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她

相信儿子今天一定能回来。

她已经成了雪人,但她并不愿拍去身上的积雪。身为农民,她懂

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可这会儿她又担心雪下得太大,会阻断道

路。心里默默念道:儿子你在哪儿呀?是在部队,还是在路上?这天

气你还能回来吗?老天爷啊,给我儿子留下回家的路吧……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她就开始等啊,盼啊,盼着儿子早点回

来。年根里事情多,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备年货,她的老伴儿有病,她

家自然比别人家忙。可即便这样,她还是每天都到村口瞭望一会儿,

一天不落。但直到现在,还是没看到儿子的身影。

昨夜又下起了大雪。她知道,儿子今天要是再回不来,可能就不

会回来了。是阻在了路上,还是部队突然有了任务?先前,儿子写信

告诉过她,军令如山倒,一旦有命令,任何个人的事情都必须放下。

但她依然满怀希望,在她看来,这么太平的世道怎么会有什么重大事

情呢?肯定是被阻在了路上,这该死的大雪!

今天吃过早饭,她把大年夜要吃的肉炖上,又吩咐女儿剁饺子馅

儿,然后就冒着大雪到村口去瞭望。

雪不停地下,风使劲地吼。她的脚早已冻得麻木,不停地跺地驱

寒。跺着跺着,脚下成了一对儿冰砣窝子,但她决不挪开地方,她相

信只有这样才能等到儿子回来。

“娘,回家吃饭吧!”

她以为是儿子在唤她。回头一看,却是女儿。她才意识到已过了

中午。

吃过午饭,她又来到村口。洁白的雪路上,又留下她一串深深的

脚印。而那脚印很快就像先前的脚印一样,被大雪盖得无影无踪了。

来到村口,搜寻到自己踏过的雪窝子。雪窝子已被大雪盖住,但

还是留下了浅浅的痕迹。她依然站在那对雪窝子上,生怕不能连续似

的。她坚信站在老地方等,肯定能等到儿子。

两个小时过去了,她什么也没等到。

又过了两个小时,她仍然什么也没等到!

天渐渐黑下来,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鞭炮声也在四面八方响

起。她才失望地对来唤她回家吃饭的女儿喃喃地说,你哥今年可能回

不来了。

晚上,她还不死心。老伴儿和孩子们都睡了,她还坐在炕沿上,

等着儿子回家。直到凌晨,鞭炮声再次响起。她才自言自语地说:“看

来真的回不来了!”

然而大年初一的清晨,一家人正要开始吃饺子,一封信送到她的

手里。是儿子写来的!

爹,娘:

儿不孝,让你们失望了。儿原本要回家过年,但临行前突然接到

命令,我们驻地附近发生特大雪灾,积雪超过30厘米,灾区牧民生

活发生严重困难。上级命令我们马上赶往灾区救灾。时间紧急,不能

多写,请爹娘安心过年,不要牵挂我。

儿拜上

1988年1月5日

随信寄上我新近照的照片,就先让它陪爹娘过年吧。

她拿起照片认真端详:穿着厚厚棉军装的儿子戴着像雷锋那样的

帽子,双手端着枪笔直地站着,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脚下是厚厚

的积雪,身后是碧蓝的天空和皑皑的雪山。

眼泪一下子就溢满她的眼眶……

他把儿子的照片装进相框,端正地放在桌子的一边,又在照片后

面放上凳子,然后含泪笑着说:“儿啊,过年了,吃饺子吧!……”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前文的叙述看,母亲对儿子不能赶回家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

这既表现了她的深明大义,又为儿子因突然有任务不能回家做了铺垫。

B、小说很注重通过细节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文中两次写到主

人公执意要站在雪窝子上等儿子,反映了她对儿子回家的真诚期盼。

C、结尾处的“……含泪笑着说:‘儿啊,过年了,吃饺子吧!……’”,

是母亲的一种自我宽慰,也表现出不能与儿子团聚的痛苦与无奈。

D、在读者都认为主人公因儿子不能回家只好在遗憾中过年的时候,

却收到了儿子的信和照片,这样的结尾既在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5、 开头写大年三十母亲在大雪中等当兵的儿子回家的情节,在小说

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5分)

6、当兵的儿子过年时没能回家,但小说却以“回家过年”为题,你

认为这样拟题有什么合理性?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

《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

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

“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

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

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

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

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

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

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

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

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

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

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

《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

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

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

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

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

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

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

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

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

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

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

力。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

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

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

《朗读者》等一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

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

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

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

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

《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

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

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

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

里找了。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

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

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

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

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

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

转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

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

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

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

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

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

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

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

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此前,中新网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

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

(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 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

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略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

B、 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

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C、 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

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

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

褒赞,材料二寓贬于褒,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 )

A、 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

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

B、 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

《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是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的。

C、 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

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

D、 “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

“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

E、 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

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

9、 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

提些什么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简辞,字子策,范阳人。父纶,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奉

亲避地于鄱阳,与郡人吉中孚为林泉之友。大历初,还京师,宰相王

缙奏为秘书省校书郎。王缙兄弟有诗名于世,缙既官重,凡所延辟,

皆辞人名士,以纶能诗,礼待逾厚。会缙得罪,坐累。久之,调陕府

户曹。朱泚之乱,咸宁王浑瑊充京城西面副元帅,乃拔纶为元帅判官。

贞元中,吉中孚为户部侍郎,典邦赋,荐纶于朝。会丁家艰,而中孚

卒。太府卿韦渠牟得幸于德宗,纶即渠牟之甥也,数称纶之才。德宗

召之内殿,令和御制诗,超拜户部郎中。方欲委之掌诰,居无何,卒。

初,大历中,诗人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辞情捷丽,纶

作尤工。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纶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

其事曰:“吾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

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伤悼之际,常畅

博士追感前事,赋诗五十韵。”纶之才思,皆此类也。文宗好文,尤

重纶诗,尝问侍臣曰:“《卢纶集》几卷?有子弟否?”李德裕对曰:

“纶有四男,皆登进士第,今侍御史简辞是也。”

简辞,元和六年登第,三辟诸侯府。长庆末,入朝为监察,转侍

御史。文雅之余,尤精法律,历朝簿籍,靡不经怀。宝历中,故京兆

尹黎干男煟诣台治父叶县旧业,台司莫知本末。简辞曰:“干坐鱼朝

恩党诛,田产籍没。大历已来,多少赦岂有雪朝恩、黎干节文?况其

田产分给百姓,将及百年,而煟恃中助而冒论耶!”又福建盐铁院官

卢昂坐赃三十万,简辞按之,于其家得金床、瑟瑟枕大如斗。昭愍见

之曰:“此宫中所无,而卢昂为吏可知也!”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

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转户部大中

初转兵部侍郎卒。

(节选自《旧唐书·卢简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衙州刺

史/会昌中入/为刑部恃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B、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内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

/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C、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

/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D、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衙州刺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