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尖晶石型Li4Ti5O12纳米粉体的合成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六醉香)
维普资讯
第28卷第2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28 No.2
2007年4月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Apr.2007
文章编号:1672—6987(2007)02—0103—04
尖晶石型Li4 Ti5 ol2纳米粉体的合成
董殿权。郑春辉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摘 要:用溶胶一凝胶法、沉淀一结晶法、共研磨一结晶法3种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出尖晶石
型Li Ti O-。。产物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焙烧,经XRD测定,选择最佳制备条件为:溶胶一凝
胶法,合成温度700 ̄800℃,原料摩尔配比 (Li)/n(Ti)一0.8,焙烧时间4 h。采用T
DSC测试方法研究了凝胶粉体的热分解和相转变过程。
关键词:Li Ti Ol2;溶胶一凝胶法;沉淀一结晶法;共研磨一结晶法
中图分类号:O 611.4 文献标识码:A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Li4 Ti5 o12 Spinel Powders
DONG Dian-quan,ZHENG Chun-hui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42,China)
Abstract:The nanometer powder of Li4 Ti5 0l2 with a spinal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sol—gel,precipitation-crystallization,and grinding—crystallization methods.The products
obtained by sinter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TG—DSC and
XRD.The best synthesis condition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s:sol—gel method;tem—
perature at 700~800℃for 4 h; (Li)/n(Ti)一0.8.The thermal behavior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l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y——sea——
ning calorimetry(TG—DSC).
Key words:Li,Ti50l2;sol—gel method;precipitation-crystallization method;grinding—
crystallization method
近几年,国内锂电池的消费日益增长,电池材 合成出尖晶石结构的Li Ti O 同时对3种不同
料的合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同时产生出许多材
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
料合成的新方法_1 ]。尖晶石型Li Ti5 O 。因其具
有特殊的原子排布结构而受到锂电池研究者的重
1 实验部分
视。合成Li Ti O 。的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反应
1.1原料和仪器
法_6 ]、电化学反应法_8 和溶胶一凝胶法_9]。高温
硫酸钛、氨水、碳酸锂、氢氧化锂、钛酸丁脂、
固相反应法采用的原料多以TiO。的不同形式出
乙酸锂、乙酸、乙醇,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现,其中包括无定型TiO。、锐钛型TiO。和溶胶一凝 D/max-T A型X_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公
胶法制得的TiOz。刘东强等_1 在合成温度为 司;NETZSCH STA449C综合热分析仪,德国
800℃、焙烧时间20 h的条件下,采用溶胶一凝胶
NETZSCH公司。
法合成出Li Ti O。。。本工作选用简单原料,分别
1.2合成方法
采用沉淀一结晶法、共研磨一结晶法和溶胶一凝胶法
沉淀一结晶法:向硫酸钛水溶液中滴加氨水至
收稿日期:2006—09—29
作者简介:董殿权(1970 ̄),男,副教授
维普资讯
104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8卷
pHI1~12,得到白色沉淀。将沉淀水洗,离心分
离除去SO 一后,用草酸溶解,滴加氢氧化锂溶
液,使 (Li)/n(Ti)一0.80、0.88、1.O4,调节pH
至6~7。在电热板上陈化,8O。C下干燥。产物在
10 20 30 40 50 60 70
2OK。)
(a)n(Li)/n(Ti)=0.08
700℃高温炉中焙烧4 h。
共研磨一结晶法:称取适量由沉淀一结晶法制
备的氢氧化钛(Ti(OH) )和碳酸锂(Li CO。),以
合成Li4Ti O, 的理论比混合,于玛瑙研钵中充分
l0 20 30 40 50 60 70
20/(。)
(b)i/,(Li)/n(Ti)=0.88
研磨。混合物在高温炉中空气气氛下焙烧4 h,
焙烧温度分别为700、800、900。C。
溶胶一凝胶法:按Li4Ti O, 分子式配比称取乙
酸锂和钛酸四丁酯,分别溶于乙酸和无水乙醇中,
将钛酸四丁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加入
溶解的乙酸锂,室温下混合搅拌至溶液变粘稠,溶
质成过饱和状态而形成溶胶,静置后转变成凝胶,
在5O℃烘箱中干燥成粉末后,置于高温炉中,在
不同温度下焙烧。
1.3样品表征
X_射线衍射分析条件:管压4O kV,管流100
mA,Cu—K 射线;扫描范围:I5。~70。,衍射波波长
一0.154 05 nm;热重与差热扫描量热分析条件:
扫描范围25~1 000℃,氮气气氛,进气量100
mL・rain_。,升温速度1O。C・rain~。以X一射线
衍射测定结果为依据,计算产物的粒径。
2结果与讨论
2.1沉淀一结晶法
合成产物在700。C下焙烧,用X~射线衍射进
行定性分析。所得谱图与JCPDS标准谱图对照,
峰强度与峰位置与49—0207谱图数据基本吻合。
表明合成物质为尖晶石型Li4Ti O
根据文献[11]报道,影响晶型的因素包括原料
及其配比、焙烧温度、时间,其中温度为主要因素。
当温度固定后,晶型也基本固定,但晶体的纯度会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为得到单一相的Li4Ti O1 ,故
调节原料配比,以Li4Ti O1 的纯度作为考核指标,
通过X_射线衍射仪进行分析。3种不同原料配比
制备产物的X_射线衍射谱图见图1。
由图1可见, (Li)/n(Ti)一0.88时,谱图峰
强度最高,表明此配比下的结晶状况最好,结晶缺
陷少。在此配比下,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101面
最强峰的峰强度最低,表明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物
杂质含量最低,高温固相反应进行较完全,合成的
物质基本为单一相。
l0 20 30 40 50 60 70
20/(。)
(c)i/,(Li)/n(Ti)=1.04
图1不同配比下制得的Li4Ti50l2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
Fig.1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Li41"i5012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Li)/ (Ti)ratios
2.2共研磨一结晶法
实验采用理论配比,对3个不同温度下合成
的产物进行X_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见图2。由图
2可见,700。C时已有Li4Ti O 尖晶石相晶型出
现,但晶体中存在大量的TiO 。衍射角增大后峰
型较差,峰强度低,半峰宽数值增大,表明此时高
温固相反应进行得很不彻底。当升高到900℃
时,谱图中已无TiO 特征峰,晶体为纯相
Li4Ti O, 。结果表明,900。C是共研磨法合成
¨ffi 0, 的最佳条件。
10 2O 30 40 50 60 70
2O/(。)
(a)700℃
1O 2O 3O 40 5O 6O 70
20/(。)
(b)800℃
20/(。)
(c)900℃
图2不同温度下制备的Li4TisOl2的x_射线粉末衍射圈
Fig.2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Li4TisOi2
obtained by sinter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3溶胶一凝胶法
图3为 Ti O 凝胶前驱体的TG—DSC曲
维普资讯
第2期 董殿权等:尖晶石型Li Ti 0。2纳米粉体的合成 105
线,它表征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晶与相变的过 ℃。焙烧后产品的X一射线衍射图谱见图4。
程。
8
—
6
・
2
宅 0
。
・
4
.
6
图3 Li4Tis012的TG"DSC曲线图
Fig.3 The TG-DSC curves of Li4 Ti5 Olz
由图3可见,TG-DSC曲线按其失重过程可
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室温到200℃,
TG曲线下降趋势比较平缓,失重量小于1O ,温
度为67.2℃时,DSC曲线有一明显放热峰,分析
可能是凝胶的粉末样品发生潮解,空气中的水份
在样品表面发生凝结而放出热量。样品内乙醇溶
剂的挥发与水分的吸附过程同时进行,67.2℃时
潮解速度达到最大。TG曲线在67.2℃以后下
降趋势变陡,表明此时样品中的吸附水、结晶水和
剩余的少量溶剂挥发速度加快,DSC曲线下降也
证明样品呈缓慢的吸热状态;第二个阶段主要在
2O0~400℃的范围内,此阶段出现主要的热失
重,失重为37.14 。此时原料中的有机成分开
始分解、燃烧。同时,含钛有机物在高温下反应,
生成Ti—O化合物也造成前驱体质量减少。到
400℃时TG曲线基本不再下降。DSC曲线出现
一
个大的吸热峰,表明此时样品中形成锐钛矿型
TiO。_1 ;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失重进入第三阶段。
钛与锂发生复合反应,Ti—O—Li键开始形成。
到800 ̄C时,DSC曲线有一很小的放热峰,表明此
时发生晶型转变。这和X_射线衍射结果完全一
致,产物转变为立方晶系Li4Ti O 。。此区间内
TG曲线没有明显的失重,表明有机物的燃烧失
重已经基本完成,样品内主要进行的是晶相的局
部规整过程_1 。400℃以后的TG曲线失重只有
3.92%,DSC曲线呈总体上升趋势,说明结晶过
程正在进行,结晶转变从400℃开始,经历四方晶
系(锐钛矿型TiO2),到800℃转变为立方晶系
(尖晶石型Li4Ti O z),然后向斜方晶系转变。
由TG—DSC实验结果确定,溶胶一凝胶合成实
验在500 ̄900℃范围内进行,焙烧温度间隔100
对700℃谱图进行手动修正后,依据文
献 ̄14-15 指标化,结果见表1。
10 20 30 40 50 60 70
281(。)
(a)500 ̄C
10 20 30 40 50 60 70
20/(。)
10 20 30 40 50 60 70
281(。)
10 20 30 40 50 60 70
281(。)
(d)800 ̄C
: 一一 一一 娥
10 20 30 40 50 60 70
20/(。)
舡一x一 一一玛
(e)900℃
图4 溶胶・凝胶法制得Li4 Ti50l2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Fig.4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Li4 TL,.O,z
preparated by sol—gel method
攀
据
邶一 川一Ⅲ。 。啪
由图4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衍射峰宽明显
变窄,且Li4Ti 0 。的最高峰强度迅速增长,到800
℃衍射谱图峰型已相当完好,说明800℃时的晶
体结构已很完整。与标准谱图对照,500℃和600
℃谱图中最强峰为TiO。的(101)面特征峰(标准
渴
。m 。
维普资讯
1O6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8卷
谱图89—4921);700、800和900℃谱图中最强峰
为Li4Ti O 的(111)面特征峰(标准谱图49—
0207)。对比500~700℃的3张谱图,(101)面
TiO 特征峰变化明显,说明温度升到700℃时,
由TiO 到Li4Ti5O 的高温固相反应已进行完全,
Li Ti O z为纯相。
对表1中晶胞参数进行最dx-乘拟合,得到
a一0。838 43 nm。应用Scherrer公式L1 6]简单计
算合成产物的平均粒径。Scherrer公式:
D=k2/flcos0 (1)
式中:k,比例常数,其值为0.9; ,X射线波
长,为0.154 05 nm;0,半衍射角; ,峰的半高宽。
由于X一射线衍射仪自身的宽化效应造成谱峰变
宽,在计算过程中,取 一 一 , 为0.2。
由Li i O 最强衍射(111)晶面峰的半高宽
应用Scherrer公式求得800℃时D值为5.61
nm。
2.4 3种方法的比较
3种合成方法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Li4Tis01z的3种合成方法对比
Table 2 Comparison of Li4 Tis O12 prepared by
three different synthesis method
3种方法合成Li Ti O 的焙烧时间相同,原
料配比相似,合成温度差别较大。溶胶一凝胶法合
成温度范围较宽,产物为纯相,但所用原料为有机
试剂,成本相对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沉淀一结晶法
合成温度低,但产物中有少量杂相。综合比较,溶
胶一凝胶法优点突出,适合用于合成Li TisO 。
3结论
分别采用沉淀一结晶法、共研磨一结晶法和溶
胶一凝胶法制备出尖晶石结构的Li Ti O 。通过
对比可知,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产物为纯相的
Li Ti O ,且合成温度低于其他2种方法,制备
温度范围较宽,粒度为5。61 nm。溶胶一凝胶法合
成Li Ti O 的条件为,合成温度700~800℃,
n(Li)/n(Ti)一0.8,焙烧时间4 h。
参 考 文 献
[1]Liu W,Kowal K,Farrington G C.Mechanism of electro—
chemical insertion of lithium into LiMn2O4 spinels[J"].Jour—
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1998,145(2):459—465.
[2]卢集政,赖琼钰.锂嵌脱化合物LiMn20 的微波烧结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1998,10(6):620—623.
[3]Sun Y K,Kim D W.Choi Y M.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
tion of spinel LiMn2一xNio. 4 for lithium/polymer battery ap—
plications[J].Jounal of Power Sources,1999,79(2):231—
237.
[4]Sun Y K,Oh B,Joo Lee H.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0n of oxysulfide spinel LiAlo 15 Mn1.85 Os.97 So.o3
cath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J"].Electrochim—
ica Acta,2000,46(4):54I-546.
[5]Ramesh Chitrakar,Hirofumi Kanoh,Yoshitaka Miyai,et
a1.Recovery of lithium from seawater using manganese oxide
adsorbent(H1.5 Mn1.5 O4)derived from Lil.5 Mn1.5 O4[J].
Ind Eng Chem Res,2001,40(9):2054—2058.
[6]杨建文,钟晖,钟海云,等.无定形Ti02合成尖晶石Lj 5O12
的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05,5(2):170—174.
[7]苏岳锋,吴锋,陈朝峰.纳米微晶TiO2合成Li Tis0,2及其嵌
锂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04,20(7):707—711.
[8]朱传高,朱其永,魏亦军,等.纳米Li Tis0,2前驱体的电合成
及其溶胶一凝胶过程[J].化学世界,2005(8):453—457.
[9]Kavan Ladislav,Gratzel Michae1.Facile synthesis of nano—
crystalline Li4Ti50,2(spine1)exhibiting fast Li insertion[J].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02,5(2):39—42.
[10-]刘东强,赖琼钰,郝艳静,等.Li4Tis0,2溶胶一凝胶法合成及
其机理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4,20(4):829—832.
[11]杨建文,钟晖,钟海云,等.Li4Tis0,2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55—59.
[12-]陈文海,赵修建.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多孔纳米薄膜[J].武
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22(1):6-9.
[13-]罗红玉,田熙科,杨超,等.尖晶石型CoAl2O 纳米粉体的合
成及表征[J].地球科学,2005,30(2):1991—1994.
[14]祁景玉.x射线结构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5]梁敬魁.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下册)[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3.
[16]马礼敦.近代x射线多晶体衍射实验技术与数据分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六醉香)
维普资讯
第28卷第2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28 No.2
2007年4月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Apr.2007
文章编号:1672—6987(2007)02—0103—04
尖晶石型Li4 Ti5 ol2纳米粉体的合成
董殿权。郑春辉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摘 要:用溶胶一凝胶法、沉淀一结晶法、共研磨一结晶法3种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出尖晶石
型Li Ti O-。。产物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焙烧,经XRD测定,选择最佳制备条件为:溶胶一凝
胶法,合成温度700 ̄800℃,原料摩尔配比 (Li)/n(Ti)一0.8,焙烧时间4 h。采用T
DSC测试方法研究了凝胶粉体的热分解和相转变过程。
关键词:Li Ti Ol2;溶胶一凝胶法;沉淀一结晶法;共研磨一结晶法
中图分类号:O 611.4 文献标识码:A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Li4 Ti5 o12 Spinel Powders
DONG Dian-quan,ZHENG Chun-hui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42,China)
Abstract:The nanometer powder of Li4 Ti5 0l2 with a spinal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sol—gel,precipitation-crystallization,and grinding—crystallization methods.The products
obtained by sinter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TG—DSC and
XRD.The best synthesis condition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s:sol—gel method;tem—
perature at 700~800℃for 4 h; (Li)/n(Ti)一0.8.The thermal behavior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l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y——sea——
ning calorimetry(TG—DSC).
Key words:Li,Ti50l2;sol—gel method;precipitation-crystallization method;grinding—
crystallization method
近几年,国内锂电池的消费日益增长,电池材 合成出尖晶石结构的Li Ti O 同时对3种不同
料的合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同时产生出许多材
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
料合成的新方法_1 ]。尖晶石型Li Ti5 O 。因其具
有特殊的原子排布结构而受到锂电池研究者的重
1 实验部分
视。合成Li Ti O 。的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反应
1.1原料和仪器
法_6 ]、电化学反应法_8 和溶胶一凝胶法_9]。高温
硫酸钛、氨水、碳酸锂、氢氧化锂、钛酸丁脂、
固相反应法采用的原料多以TiO。的不同形式出
乙酸锂、乙酸、乙醇,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现,其中包括无定型TiO。、锐钛型TiO。和溶胶一凝 D/max-T A型X_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公
胶法制得的TiOz。刘东强等_1 在合成温度为 司;NETZSCH STA449C综合热分析仪,德国
800℃、焙烧时间20 h的条件下,采用溶胶一凝胶
NETZSCH公司。
法合成出Li Ti O。。。本工作选用简单原料,分别
1.2合成方法
采用沉淀一结晶法、共研磨一结晶法和溶胶一凝胶法
沉淀一结晶法:向硫酸钛水溶液中滴加氨水至
收稿日期:2006—09—29
作者简介:董殿权(1970 ̄),男,副教授
维普资讯
104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8卷
pHI1~12,得到白色沉淀。将沉淀水洗,离心分
离除去SO 一后,用草酸溶解,滴加氢氧化锂溶
液,使 (Li)/n(Ti)一0.80、0.88、1.O4,调节pH
至6~7。在电热板上陈化,8O。C下干燥。产物在
10 20 30 40 50 60 70
2OK。)
(a)n(Li)/n(Ti)=0.08
700℃高温炉中焙烧4 h。
共研磨一结晶法:称取适量由沉淀一结晶法制
备的氢氧化钛(Ti(OH) )和碳酸锂(Li CO。),以
合成Li4Ti O, 的理论比混合,于玛瑙研钵中充分
l0 20 30 40 50 60 70
20/(。)
(b)i/,(Li)/n(Ti)=0.88
研磨。混合物在高温炉中空气气氛下焙烧4 h,
焙烧温度分别为700、800、900。C。
溶胶一凝胶法:按Li4Ti O, 分子式配比称取乙
酸锂和钛酸四丁酯,分别溶于乙酸和无水乙醇中,
将钛酸四丁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加入
溶解的乙酸锂,室温下混合搅拌至溶液变粘稠,溶
质成过饱和状态而形成溶胶,静置后转变成凝胶,
在5O℃烘箱中干燥成粉末后,置于高温炉中,在
不同温度下焙烧。
1.3样品表征
X_射线衍射分析条件:管压4O kV,管流100
mA,Cu—K 射线;扫描范围:I5。~70。,衍射波波长
一0.154 05 nm;热重与差热扫描量热分析条件:
扫描范围25~1 000℃,氮气气氛,进气量100
mL・rain_。,升温速度1O。C・rain~。以X一射线
衍射测定结果为依据,计算产物的粒径。
2结果与讨论
2.1沉淀一结晶法
合成产物在700。C下焙烧,用X~射线衍射进
行定性分析。所得谱图与JCPDS标准谱图对照,
峰强度与峰位置与49—0207谱图数据基本吻合。
表明合成物质为尖晶石型Li4Ti O
根据文献[11]报道,影响晶型的因素包括原料
及其配比、焙烧温度、时间,其中温度为主要因素。
当温度固定后,晶型也基本固定,但晶体的纯度会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为得到单一相的Li4Ti O1 ,故
调节原料配比,以Li4Ti O1 的纯度作为考核指标,
通过X_射线衍射仪进行分析。3种不同原料配比
制备产物的X_射线衍射谱图见图1。
由图1可见, (Li)/n(Ti)一0.88时,谱图峰
强度最高,表明此配比下的结晶状况最好,结晶缺
陷少。在此配比下,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101面
最强峰的峰强度最低,表明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物
杂质含量最低,高温固相反应进行较完全,合成的
物质基本为单一相。
l0 20 30 40 50 60 70
20/(。)
(c)i/,(Li)/n(Ti)=1.04
图1不同配比下制得的Li4Ti50l2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
Fig.1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Li41"i5012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Li)/ (Ti)ratios
2.2共研磨一结晶法
实验采用理论配比,对3个不同温度下合成
的产物进行X_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见图2。由图
2可见,700。C时已有Li4Ti O 尖晶石相晶型出
现,但晶体中存在大量的TiO 。衍射角增大后峰
型较差,峰强度低,半峰宽数值增大,表明此时高
温固相反应进行得很不彻底。当升高到900℃
时,谱图中已无TiO 特征峰,晶体为纯相
Li4Ti O, 。结果表明,900。C是共研磨法合成
¨ffi 0, 的最佳条件。
10 2O 30 40 50 60 70
2O/(。)
(a)700℃
1O 2O 3O 40 5O 6O 70
20/(。)
(b)800℃
20/(。)
(c)900℃
图2不同温度下制备的Li4TisOl2的x_射线粉末衍射圈
Fig.2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Li4TisOi2
obtained by sinter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3溶胶一凝胶法
图3为 Ti O 凝胶前驱体的TG—DSC曲
维普资讯
第2期 董殿权等:尖晶石型Li Ti 0。2纳米粉体的合成 105
线,它表征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晶与相变的过 ℃。焙烧后产品的X一射线衍射图谱见图4。
程。
8
—
6
・
2
宅 0
。
・
4
.
6
图3 Li4Tis012的TG"DSC曲线图
Fig.3 The TG-DSC curves of Li4 Ti5 Olz
由图3可见,TG-DSC曲线按其失重过程可
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室温到200℃,
TG曲线下降趋势比较平缓,失重量小于1O ,温
度为67.2℃时,DSC曲线有一明显放热峰,分析
可能是凝胶的粉末样品发生潮解,空气中的水份
在样品表面发生凝结而放出热量。样品内乙醇溶
剂的挥发与水分的吸附过程同时进行,67.2℃时
潮解速度达到最大。TG曲线在67.2℃以后下
降趋势变陡,表明此时样品中的吸附水、结晶水和
剩余的少量溶剂挥发速度加快,DSC曲线下降也
证明样品呈缓慢的吸热状态;第二个阶段主要在
2O0~400℃的范围内,此阶段出现主要的热失
重,失重为37.14 。此时原料中的有机成分开
始分解、燃烧。同时,含钛有机物在高温下反应,
生成Ti—O化合物也造成前驱体质量减少。到
400℃时TG曲线基本不再下降。DSC曲线出现
一
个大的吸热峰,表明此时样品中形成锐钛矿型
TiO。_1 ;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失重进入第三阶段。
钛与锂发生复合反应,Ti—O—Li键开始形成。
到800 ̄C时,DSC曲线有一很小的放热峰,表明此
时发生晶型转变。这和X_射线衍射结果完全一
致,产物转变为立方晶系Li4Ti O 。。此区间内
TG曲线没有明显的失重,表明有机物的燃烧失
重已经基本完成,样品内主要进行的是晶相的局
部规整过程_1 。400℃以后的TG曲线失重只有
3.92%,DSC曲线呈总体上升趋势,说明结晶过
程正在进行,结晶转变从400℃开始,经历四方晶
系(锐钛矿型TiO2),到800℃转变为立方晶系
(尖晶石型Li4Ti O z),然后向斜方晶系转变。
由TG—DSC实验结果确定,溶胶一凝胶合成实
验在500 ̄900℃范围内进行,焙烧温度间隔100
对700℃谱图进行手动修正后,依据文
献 ̄14-15 指标化,结果见表1。
10 20 30 40 50 60 70
281(。)
(a)500 ̄C
10 20 30 40 50 60 70
20/(。)
10 20 30 40 50 60 70
281(。)
10 20 30 40 50 60 70
281(。)
(d)800 ̄C
: 一一 一一 娥
10 20 30 40 50 60 70
20/(。)
舡一x一 一一玛
(e)900℃
图4 溶胶・凝胶法制得Li4 Ti50l2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Fig.4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Li4 TL,.O,z
preparated by sol—gel method
攀
据
邶一 川一Ⅲ。 。啪
由图4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衍射峰宽明显
变窄,且Li4Ti 0 。的最高峰强度迅速增长,到800
℃衍射谱图峰型已相当完好,说明800℃时的晶
体结构已很完整。与标准谱图对照,500℃和600
℃谱图中最强峰为TiO。的(101)面特征峰(标准
渴
。m 。
维普资讯
1O6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8卷
谱图89—4921);700、800和900℃谱图中最强峰
为Li4Ti O 的(111)面特征峰(标准谱图49—
0207)。对比500~700℃的3张谱图,(101)面
TiO 特征峰变化明显,说明温度升到700℃时,
由TiO 到Li4Ti5O 的高温固相反应已进行完全,
Li Ti O z为纯相。
对表1中晶胞参数进行最dx-乘拟合,得到
a一0。838 43 nm。应用Scherrer公式L1 6]简单计
算合成产物的平均粒径。Scherrer公式:
D=k2/flcos0 (1)
式中:k,比例常数,其值为0.9; ,X射线波
长,为0.154 05 nm;0,半衍射角; ,峰的半高宽。
由于X一射线衍射仪自身的宽化效应造成谱峰变
宽,在计算过程中,取 一 一 , 为0.2。
由Li i O 最强衍射(111)晶面峰的半高宽
应用Scherrer公式求得800℃时D值为5.61
nm。
2.4 3种方法的比较
3种合成方法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Li4Tis01z的3种合成方法对比
Table 2 Comparison of Li4 Tis O12 prepared by
three different synthesis method
3种方法合成Li Ti O 的焙烧时间相同,原
料配比相似,合成温度差别较大。溶胶一凝胶法合
成温度范围较宽,产物为纯相,但所用原料为有机
试剂,成本相对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沉淀一结晶法
合成温度低,但产物中有少量杂相。综合比较,溶
胶一凝胶法优点突出,适合用于合成Li TisO 。
3结论
分别采用沉淀一结晶法、共研磨一结晶法和溶
胶一凝胶法制备出尖晶石结构的Li Ti O 。通过
对比可知,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产物为纯相的
Li Ti O ,且合成温度低于其他2种方法,制备
温度范围较宽,粒度为5。61 nm。溶胶一凝胶法合
成Li Ti O 的条件为,合成温度700~800℃,
n(Li)/n(Ti)一0.8,焙烧时间4 h。
参 考 文 献
[1]Liu W,Kowal K,Farrington G C.Mechanism of electro—
chemical insertion of lithium into LiMn2O4 spinels[J"].Jour—
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1998,145(2):459—465.
[2]卢集政,赖琼钰.锂嵌脱化合物LiMn20 的微波烧结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1998,10(6):620—623.
[3]Sun Y K,Kim D W.Choi Y M.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
tion of spinel LiMn2一xNio. 4 for lithium/polymer battery ap—
plications[J].Jounal of Power Sources,1999,79(2):231—
237.
[4]Sun Y K,Oh B,Joo Lee H.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0n of oxysulfide spinel LiAlo 15 Mn1.85 Os.97 So.o3
cath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J"].Electrochim—
ica Acta,2000,46(4):54I-546.
[5]Ramesh Chitrakar,Hirofumi Kanoh,Yoshitaka Miyai,et
a1.Recovery of lithium from seawater using manganese oxide
adsorbent(H1.5 Mn1.5 O4)derived from Lil.5 Mn1.5 O4[J].
Ind Eng Chem Res,2001,40(9):2054—2058.
[6]杨建文,钟晖,钟海云,等.无定形Ti02合成尖晶石Lj 5O12
的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05,5(2):170—174.
[7]苏岳锋,吴锋,陈朝峰.纳米微晶TiO2合成Li Tis0,2及其嵌
锂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04,20(7):707—711.
[8]朱传高,朱其永,魏亦军,等.纳米Li Tis0,2前驱体的电合成
及其溶胶一凝胶过程[J].化学世界,2005(8):453—457.
[9]Kavan Ladislav,Gratzel Michae1.Facile synthesis of nano—
crystalline Li4Ti50,2(spine1)exhibiting fast Li insertion[J].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02,5(2):39—42.
[10-]刘东强,赖琼钰,郝艳静,等.Li4Tis0,2溶胶一凝胶法合成及
其机理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4,20(4):829—832.
[11]杨建文,钟晖,钟海云,等.Li4Tis0,2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55—59.
[12-]陈文海,赵修建.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多孔纳米薄膜[J].武
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22(1):6-9.
[13-]罗红玉,田熙科,杨超,等.尖晶石型CoAl2O 纳米粉体的合
成及表征[J].地球科学,2005,30(2):1991—1994.
[14]祁景玉.x射线结构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5]梁敬魁.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下册)[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3.
[16]马礼敦.近代x射线多晶体衍射实验技术与数据分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