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陈幻翠)
绵阳高新区建区三十周年征文怎么写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绵阳高新区自
1988年诞生以来,就燃起了创新创业的火炬。转眼间,30年已过去,在改革开放四十年
的大背景下,成都高新区从最初的2.5平方公里发展到如今的613平方公里,从一片片人
迹稀少的农田发展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安居创业乐土。
三十年风云激荡,三十年风华正茂。成都高新区这三十年,是筚路蓝缕、奋勇开拓的
三十年,是高歌猛进、不断跃升的三十年。
从农田到现代城区
从成都天府大道一路向南,穿过天府立交桥,放眼望去是一片片现代的高楼群,外观
设计新颖、容积率低、绿地空间大,许多高楼上都有国际化大企业的标识,颇有国际化都
市与花园城市兼容的风范。这便是成都高新区所在地。
然而三十年前,这里只是一片农田。谁也不曾想,成都在这里造就了一个蜚声海内外
的“西部硅谷”,正如同经济特区深圳的成长从蛇口工业区2.5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开启一
样,历史总有着惊人的相似。
1988年,是一个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驶向第一个
10年的重要关口。这一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同样是在这一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呈交《关于推进成都科
技密集开发区建设工作的报告》,由此拉开了高新区建设的大幕。
成都高新区的诞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结果,
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生动范例。成都这座历史上建设了都江堰、诞生了第一张纸币—
—交子的城市,千年以来就流淌着创新的因子。这一次在探索开发区建立的问题上,他们
同样不缺席。
到了1995年,成都高新区完成了2.5公里的“拓荒之旅”,共投入基建资金15亿元,
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自动化变电站、标准厂房、实业大厦、写字
楼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发展基建之余,体制机制的创新、产业
布局的完善,都让成都高新区快速成长。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1996年,成都高新区面积从2.5平方米扩展至47平方米。2010
年,成都高新区南区区划再次调整,中和镇从双流县(现双流区)整体划入,成都高新区面
积达到13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2017年4月,成都高新区托管简阳市丹景
乡、三岔镇等12个乡(镇),规划面积达483平方公里。由此,成都高新区的区域面积也扩
大到了613平方公里,为未来永续发展留足了空间。
优质企业遍地开花
1988年,全球IT产业迎来了一次变革的浪潮。这一年,美国西海岸的“硅谷”因IT
产业集聚,名声大噪。不过,认识到这个发展机遇的,并不只有“硅谷”。
从“硅谷”向西跨越太平洋,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成都,已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号,
在高新区开启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幕。迈普、卫士通、国腾、中电第30所、第29所,
这些当时电子信息产业的“明日之星”,在不知不觉中与成都高新区一道融入了全球电子
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2003年,成都高新区在产业发展领域迎来了“里程碑”:当年8月,全球第一大芯
片制造商英特尔向全球宣布,投资3.75亿美元在成都高新区设立芯片封装测试工厂。在当
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投资额最大的外资项目。
同时,这也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真正意义上从“门外盘旋”,到融入全球产业分工的
一个标记点。从此,京东方、富士康、戴尔、德州仪器,这些闻名全球的电子信息类企业
纷纷寻来,在成都高新区投资设厂。
从籍籍无名到赫然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齐名,在加快融入全球产业版图布局中,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原点突破”直观视角之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技术变革的持续迭代转换,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在不断深
化和演进,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突破方向。其中,新经济就
是当下的重点之一。
除了引进外来大型企业,成都高新区同样重视培养本土优质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
一系列“高新造”蜚声海内外。Camera360、智能运动手环、百词斩、极米无屏电视、王
者荣耀,这些闻名全国甚至世界的企业,都诞生于成都高新区。
2017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5.8亿元,增长10%,占四川省的4.5%,
占成都的12%。同年,成都高新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15.7亿元。
未来,随着国际化大企业的进一步入驻、各类创业团队的不断孵化,高新区越来越成为高
科技、新经济企业的俱乐部和摇篮。
筑巢引凤精英荟萃
“当初回国到这里创业的路走对了。这里既有悠闲的生活,也有创业的朝气。”“在
成都高新区的孵化器、创业园里,星巴克咖啡开得越来越密集,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外国
人也越来越常见。”谈及在成都高新区创业发展的感受,各类人士无不夸赞。
30年来,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创新迭出、成果不断纷呈,这些都离不开优
秀的人才。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31日,成都高新区已汇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逾4000人,创
办企业1762家,其中海归博士(后)超过1000名。而在留学人员创业园,截至2017年底
已累计有企业1687家,新增高层次人才3841人,其中海归博士有882人。
人才为什么能青睐成都高新区?当然是离不开这里的优异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措施。
从2007年的《高级人才专项奖励管理办法》到2011年的《成都高新区鼓励高层次
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再到2018年成都高新区再出台《实施“金熊猫”计划促
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不遗余力引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系列政策红利,为
各路人才赴蓉、留蓉创业助力。
除了对人才本身的政策,成都高新区的政务服务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一站式”
服务到“一窗式”政务服务平台,从“三段式”服务体系到首次启动项目报建并联审批,
从“仅跑一次”到“首证通”。这些服务都是以企业的发展和民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更带
来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显著改善以及越来越优良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人才到此投资兴业。
成都高新区“一站式”服务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亮眼全球
的背后,是成都高新区30年来构建人才生态体系之路的上下求索。
开放包容走向全球
从成立之日起,“开放”二字就从未在成都高新区的发展中缺席。
1996年,新加坡工业园从武侯区划归成都高新区,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成都高新区与
其他国家共同建设合作园区的前路,也成为内陆园区实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初
体验”。
2000年,成都高新区获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成
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园区;2006年,
欧盟在中国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项目创新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
随着对外开放平台的搭建、对外开放路径的拓展,成都高新区的对外合作成果斐然。
“中国—欧洲中心”自去年5月正式启用以来,已累计接待欧洲议会及意大利、芬兰、
奥地利、法国、德国5国大使等25个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员代表共计500余
人次来访,收到38个国家148家外方入驻申请。
如今,成都高新区三十而立再出发,将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入践行“一带一
路”倡议,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创新链,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
区和国际化产业新区,为成都高水平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做出更大贡献。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陈幻翠)
绵阳高新区建区三十周年征文怎么写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绵阳高新区自
1988年诞生以来,就燃起了创新创业的火炬。转眼间,30年已过去,在改革开放四十年
的大背景下,成都高新区从最初的2.5平方公里发展到如今的613平方公里,从一片片人
迹稀少的农田发展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安居创业乐土。
三十年风云激荡,三十年风华正茂。成都高新区这三十年,是筚路蓝缕、奋勇开拓的
三十年,是高歌猛进、不断跃升的三十年。
从农田到现代城区
从成都天府大道一路向南,穿过天府立交桥,放眼望去是一片片现代的高楼群,外观
设计新颖、容积率低、绿地空间大,许多高楼上都有国际化大企业的标识,颇有国际化都
市与花园城市兼容的风范。这便是成都高新区所在地。
然而三十年前,这里只是一片农田。谁也不曾想,成都在这里造就了一个蜚声海内外
的“西部硅谷”,正如同经济特区深圳的成长从蛇口工业区2.5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开启一
样,历史总有着惊人的相似。
1988年,是一个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驶向第一个
10年的重要关口。这一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同样是在这一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呈交《关于推进成都科
技密集开发区建设工作的报告》,由此拉开了高新区建设的大幕。
成都高新区的诞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结果,
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生动范例。成都这座历史上建设了都江堰、诞生了第一张纸币—
—交子的城市,千年以来就流淌着创新的因子。这一次在探索开发区建立的问题上,他们
同样不缺席。
到了1995年,成都高新区完成了2.5公里的“拓荒之旅”,共投入基建资金15亿元,
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自动化变电站、标准厂房、实业大厦、写字
楼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发展基建之余,体制机制的创新、产业
布局的完善,都让成都高新区快速成长。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1996年,成都高新区面积从2.5平方米扩展至47平方米。2010
年,成都高新区南区区划再次调整,中和镇从双流县(现双流区)整体划入,成都高新区面
积达到13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2017年4月,成都高新区托管简阳市丹景
乡、三岔镇等12个乡(镇),规划面积达483平方公里。由此,成都高新区的区域面积也扩
大到了613平方公里,为未来永续发展留足了空间。
优质企业遍地开花
1988年,全球IT产业迎来了一次变革的浪潮。这一年,美国西海岸的“硅谷”因IT
产业集聚,名声大噪。不过,认识到这个发展机遇的,并不只有“硅谷”。
从“硅谷”向西跨越太平洋,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成都,已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号,
在高新区开启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幕。迈普、卫士通、国腾、中电第30所、第29所,
这些当时电子信息产业的“明日之星”,在不知不觉中与成都高新区一道融入了全球电子
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2003年,成都高新区在产业发展领域迎来了“里程碑”:当年8月,全球第一大芯
片制造商英特尔向全球宣布,投资3.75亿美元在成都高新区设立芯片封装测试工厂。在当
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投资额最大的外资项目。
同时,这也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真正意义上从“门外盘旋”,到融入全球产业分工的
一个标记点。从此,京东方、富士康、戴尔、德州仪器,这些闻名全球的电子信息类企业
纷纷寻来,在成都高新区投资设厂。
从籍籍无名到赫然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齐名,在加快融入全球产业版图布局中,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原点突破”直观视角之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技术变革的持续迭代转换,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在不断深
化和演进,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突破方向。其中,新经济就
是当下的重点之一。
除了引进外来大型企业,成都高新区同样重视培养本土优质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
一系列“高新造”蜚声海内外。Camera360、智能运动手环、百词斩、极米无屏电视、王
者荣耀,这些闻名全国甚至世界的企业,都诞生于成都高新区。
2017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5.8亿元,增长10%,占四川省的4.5%,
占成都的12%。同年,成都高新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15.7亿元。
未来,随着国际化大企业的进一步入驻、各类创业团队的不断孵化,高新区越来越成为高
科技、新经济企业的俱乐部和摇篮。
筑巢引凤精英荟萃
“当初回国到这里创业的路走对了。这里既有悠闲的生活,也有创业的朝气。”“在
成都高新区的孵化器、创业园里,星巴克咖啡开得越来越密集,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外国
人也越来越常见。”谈及在成都高新区创业发展的感受,各类人士无不夸赞。
30年来,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创新迭出、成果不断纷呈,这些都离不开优
秀的人才。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31日,成都高新区已汇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逾4000人,创
办企业1762家,其中海归博士(后)超过1000名。而在留学人员创业园,截至2017年底
已累计有企业1687家,新增高层次人才3841人,其中海归博士有882人。
人才为什么能青睐成都高新区?当然是离不开这里的优异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措施。
从2007年的《高级人才专项奖励管理办法》到2011年的《成都高新区鼓励高层次
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再到2018年成都高新区再出台《实施“金熊猫”计划促
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不遗余力引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系列政策红利,为
各路人才赴蓉、留蓉创业助力。
除了对人才本身的政策,成都高新区的政务服务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一站式”
服务到“一窗式”政务服务平台,从“三段式”服务体系到首次启动项目报建并联审批,
从“仅跑一次”到“首证通”。这些服务都是以企业的发展和民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更带
来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显著改善以及越来越优良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人才到此投资兴业。
成都高新区“一站式”服务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亮眼全球
的背后,是成都高新区30年来构建人才生态体系之路的上下求索。
开放包容走向全球
从成立之日起,“开放”二字就从未在成都高新区的发展中缺席。
1996年,新加坡工业园从武侯区划归成都高新区,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成都高新区与
其他国家共同建设合作园区的前路,也成为内陆园区实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初
体验”。
2000年,成都高新区获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成
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园区;2006年,
欧盟在中国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项目创新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
随着对外开放平台的搭建、对外开放路径的拓展,成都高新区的对外合作成果斐然。
“中国—欧洲中心”自去年5月正式启用以来,已累计接待欧洲议会及意大利、芬兰、
奥地利、法国、德国5国大使等25个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员代表共计500余
人次来访,收到38个国家148家外方入驻申请。
如今,成都高新区三十而立再出发,将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入践行“一带一
路”倡议,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创新链,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
区和国际化产业新区,为成都高水平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