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发(作者:姒寄灵)
遗传HEREDfTAS (Beijinp) 8 (5); 42-44 1986
鱼类染色体的白细胞一PHA活体内
处理制片及其组型观察‘’
高建民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福州)
目前,鱼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方法主要是
由Yamamot。等建立的肾细胞-PHA体外短期
培养法和Ojim:等提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离体
培养法[[1,7,81,以及活体注射PHA直接用肾组
织的细胞制片等L3,41。用短期细胞培养研究鱼类
染色体有较突出的优点,它能保持染色体的自
然状态,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较易于显示出来,中
期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均匀、清晰。但细胞培
养法需要有特定的条件,在设备差或野外工作
条件下不易做到,而且程序繁琐、费时较长(一
般需要3至10夭)L1],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
制。直接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片,获得的中期分
裂相少,制片效果亦不理想L41。我们参照Baker
在蛇类的工作【s1并稍加改良,采用PHA活体内
注射取外周血,不需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和无菌
操作制备鱼类染色体标本。由于使用这种方法
可避免杀死动物,因此也可以连续检查同一个
体的染色体组型。我们所获得的初步结果,为研
究某些需要保持其继续存活的对象,如稀有的
杂交后代和通过细胞工程获得的少量实验对象
的染色体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同时,直接用从
活体繁殖的细胞制片,可以排除体外培养时可
能出现的有害效应,在环境监测中可望作为一
种监测手段用于水质污染与鱼类染色体损伤相
互关系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为大黑罗非鱼(安氏罗非鱼Tila-
砂a andersonii) 2e, 4?,采自福州市郊区水
产局水技站,体重100一400克。
42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前处理将采来的活动物按1-2毫
克八00克体重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植物血凝素
(PHA)(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生产),24小时
后重复注射1次。再经24小时后取材。取材
前4-6小时按5微克/每克体重的剂量腹腔注
射秋水仙素溶液。
2.取材及低渗处理动物体表经局部碘
酒与70务酒精消毒之后,用0.2%肝素(130单
位/每毫克)湿润的消毒过的注射器,自尾静脉
采血约0.2-1毫升。在采血量较大(1毫升以
上)时,可以先分离白细胞,即将肝素抗凝血
在4℃冰箱中静置1-2小时,或离心(3 00-
500rpm 3-10分钟),取上中层液。在全血或分
离得的上中层液(含白细胞)加人0.4外kc13-4
毫升,低渗20-30分钟。
3.制片按常规方法固定,空气干燥法
制片,Giernsa染色。
4.组型分析染色体组型分析按丹佛会
议(1960)常规,染色体形态区分及命名,参照
Levan等(1964)的标准。
结果与讨论
从白细胞-PHA活体内处理制片所获得的
中期分裂相,随机统计了20个视野,得出细胞
Gao Jaanmin: A Description of in vivo Technique
for Chromosome Preparation in Fish (T:lapia ande-
rsonis) and Its Karyotype
1)本实验得到丁汉波教授和张健老师的热忱指导,特此
致谢。
本文于1985年3月13日收到。
有丝分裂指数为2.011 0.96 J o
根据100个可靠的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计
数,确定大黑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
44(2。二44),可配成22对。在一般观察的基
础上,选取其中10个分散好的中期分裂相照相
放大,测量和计算相对长度(该号染色体长度占
单倍体总长度的百分值),臂比指数(长臂/短
臂)和着丝粒指数(短臂/该染色体长度),结果
见表to
表1大黑罗非鱼的染色体形态测A
编号相对长度臂比指数
着丝粒指数
着丝粒
位置
1
14.05+0.65
8.04+0。1511.09+1.83
t
2
6.52+0.38
2.40+0.4529.洲+3.29
Sfn
3
4.85+0.22
6.94十0.11
1乙.弓9+2.巧
st
4
4.82十0.322.55+0.0628.!7十1.23
Sill
54.79十0.263. 15-1-0. 1324.11十!.60
St
6
4.75-1-0.28
2。11+0.口932. 14+ 1.7I
Stn
74.68+0.222.04+0.0932.8弓+I。69
5M
8
4.64士0.32
5.83+0.28
14.64十2.94
St
9
4.28士0.科
3.50十0.06
22。22十]。斗斗
St
1O3.971-0.205.50十()。25
巧.38十3.16
St
II
3.901-0.176. 19十0.12
13.91士1.亏1
St
12
3.89士0.19
2. 12+0.0732.29+1.卜;
5n,
I3
3.871-0.14
5.71+0。13
14.91-{-3.37
St
14
i.86+0.217.3苏+0.2弓I1.97+2.8了
t
15
3.8斗士0.18
4.38十0.1118.弓Y十2.2了
St
里6
3.56士0.16
5.18十0.玛16. 19十2.78
sP
I73.53十0.224.78十0.11
l丁.31+2.30
St
18
3.52+0.193.80+0.(),20.85+ 1 .85
St
I9
3.48+0. 15
7.55+0.31
I1。70+3.68
t
20
3.19土0.14
8.斗0+0.2810.64十2.94
t
21
3.05+0.邝5.43十0.份15.56十2.34
St
22
2.99士0.21
4.50十0.15
18.13土1.83
St
图版I为大黑罗非鱼染色体组型图,按染
色体的长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第1对染色
体是具端着丝粒的最大染色体,其长度显著地
大于其他染色体,容易识别。第2对为仅次于
第1对的大型染色体,其臂比指数,在有些细胞
近似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但从多数细胞平均值
看,仍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0对的大小
相差无几,其中第4, 6, 7, 12对为近中着丝粒
染色体,第14, 19, 20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余下
均为近端着丝拉染色体。因此大黑罗非鱼染色
休组型公式似可定为10sm + 26st + 8t, NF=
5斗。比较两性个体间染色体组形态上的特征,
没有观察到相对应的染色体对有形态上的差
别。此外,在所观察的细胞中,也未发现有次溢
痕及随体等标志性特征。
大黑罗非鱼是安氏罗非鱼(T. andersonii)
的通称,属于妒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
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该属大约有100
多种,是原产于非洲的具优良养殖性状的热带
鱼,我国已引种的有10多种。为了提高罗非鱼
的产量,近年来国内外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因
此进行罗非鱼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也有重要意
义。Kor nficld根据对鲡鱼科4个属的6种鱼核
型的研究t“,认为它们核型模式的一般特征是:
除第1对为特大的染色体外,还有15-17对近
端着丝粒染色体和弓一,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国内陈敏容等也作过莫桑比克罗非鱼(T. m o-
ssambica )、尼罗罗非鱼(T. nilotica)及加俐俐罗
非鱼(T. galilaeus)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L2J。他
们认为以上3种罗非鱼染色体组型均有l对特
大的染色体,4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和17对近
端着丝粒染色体。我们所研究的大黑罗非鱼的
形态性状和这三种罗非鱼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但它们的染色体组型特征都基本符合Kornfield
的一般模式。看来,仅用常规的染色体染色的
方法,难以区分罗非鱼属的各个种。目前我国
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已由个别种类的零星
报道深人到科内或科间种类的比较研究。L'-"7
内外对鲤科鱼类的研究〔,1认为,该科{,类的染
色体基本二倍数为2n = 48---50,且以中着丝
粒与亚中着丝粒占多数。妒形目是鱼类中最大
的一个目,国内尚只有少数几种的报道。从已
有的资料看来,鲜形日鱼类与鲤科有显著的差
异,是以端着丝粒染色体占多数。一般认为,随
着鱼类的进化,其染色体二倍数越收敛,端若丝
粒染色体增多,染色体臂数减少。因此,妒形目
鱼类在鱼类系统发生中是处于高位类群。
众所周知,鱼类细胞的染色体比哺乳类的
要小,染色体数目亦多,进行组型和带型分析有-
一定难度。近些年来,随着鱼类细胞的培养及其
斗3
2024年5月22日发(作者:姒寄灵)
遗传HEREDfTAS (Beijinp) 8 (5); 42-44 1986
鱼类染色体的白细胞一PHA活体内
处理制片及其组型观察‘’
高建民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福州)
目前,鱼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方法主要是
由Yamamot。等建立的肾细胞-PHA体外短期
培养法和Ojim:等提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离体
培养法[[1,7,81,以及活体注射PHA直接用肾组
织的细胞制片等L3,41。用短期细胞培养研究鱼类
染色体有较突出的优点,它能保持染色体的自
然状态,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较易于显示出来,中
期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均匀、清晰。但细胞培
养法需要有特定的条件,在设备差或野外工作
条件下不易做到,而且程序繁琐、费时较长(一
般需要3至10夭)L1],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
制。直接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片,获得的中期分
裂相少,制片效果亦不理想L41。我们参照Baker
在蛇类的工作【s1并稍加改良,采用PHA活体内
注射取外周血,不需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和无菌
操作制备鱼类染色体标本。由于使用这种方法
可避免杀死动物,因此也可以连续检查同一个
体的染色体组型。我们所获得的初步结果,为研
究某些需要保持其继续存活的对象,如稀有的
杂交后代和通过细胞工程获得的少量实验对象
的染色体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同时,直接用从
活体繁殖的细胞制片,可以排除体外培养时可
能出现的有害效应,在环境监测中可望作为一
种监测手段用于水质污染与鱼类染色体损伤相
互关系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为大黑罗非鱼(安氏罗非鱼Tila-
砂a andersonii) 2e, 4?,采自福州市郊区水
产局水技站,体重100一400克。
42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前处理将采来的活动物按1-2毫
克八00克体重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植物血凝素
(PHA)(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生产),24小时
后重复注射1次。再经24小时后取材。取材
前4-6小时按5微克/每克体重的剂量腹腔注
射秋水仙素溶液。
2.取材及低渗处理动物体表经局部碘
酒与70务酒精消毒之后,用0.2%肝素(130单
位/每毫克)湿润的消毒过的注射器,自尾静脉
采血约0.2-1毫升。在采血量较大(1毫升以
上)时,可以先分离白细胞,即将肝素抗凝血
在4℃冰箱中静置1-2小时,或离心(3 00-
500rpm 3-10分钟),取上中层液。在全血或分
离得的上中层液(含白细胞)加人0.4外kc13-4
毫升,低渗20-30分钟。
3.制片按常规方法固定,空气干燥法
制片,Giernsa染色。
4.组型分析染色体组型分析按丹佛会
议(1960)常规,染色体形态区分及命名,参照
Levan等(1964)的标准。
结果与讨论
从白细胞-PHA活体内处理制片所获得的
中期分裂相,随机统计了20个视野,得出细胞
Gao Jaanmin: A Description of in vivo Technique
for Chromosome Preparation in Fish (T:lapia ande-
rsonis) and Its Karyotype
1)本实验得到丁汉波教授和张健老师的热忱指导,特此
致谢。
本文于1985年3月13日收到。
有丝分裂指数为2.011 0.96 J o
根据100个可靠的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计
数,确定大黑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
44(2。二44),可配成22对。在一般观察的基
础上,选取其中10个分散好的中期分裂相照相
放大,测量和计算相对长度(该号染色体长度占
单倍体总长度的百分值),臂比指数(长臂/短
臂)和着丝粒指数(短臂/该染色体长度),结果
见表to
表1大黑罗非鱼的染色体形态测A
编号相对长度臂比指数
着丝粒指数
着丝粒
位置
1
14.05+0.65
8.04+0。1511.09+1.83
t
2
6.52+0.38
2.40+0.4529.洲+3.29
Sfn
3
4.85+0.22
6.94十0.11
1乙.弓9+2.巧
st
4
4.82十0.322.55+0.0628.!7十1.23
Sill
54.79十0.263. 15-1-0. 1324.11十!.60
St
6
4.75-1-0.28
2。11+0.口932. 14+ 1.7I
Stn
74.68+0.222.04+0.0932.8弓+I。69
5M
8
4.64士0.32
5.83+0.28
14.64十2.94
St
9
4.28士0.科
3.50十0.06
22。22十]。斗斗
St
1O3.971-0.205.50十()。25
巧.38十3.16
St
II
3.901-0.176. 19十0.12
13.91士1.亏1
St
12
3.89士0.19
2. 12+0.0732.29+1.卜;
5n,
I3
3.871-0.14
5.71+0。13
14.91-{-3.37
St
14
i.86+0.217.3苏+0.2弓I1.97+2.8了
t
15
3.8斗士0.18
4.38十0.1118.弓Y十2.2了
St
里6
3.56士0.16
5.18十0.玛16. 19十2.78
sP
I73.53十0.224.78十0.11
l丁.31+2.30
St
18
3.52+0.193.80+0.(),20.85+ 1 .85
St
I9
3.48+0. 15
7.55+0.31
I1。70+3.68
t
20
3.19土0.14
8.斗0+0.2810.64十2.94
t
21
3.05+0.邝5.43十0.份15.56十2.34
St
22
2.99士0.21
4.50十0.15
18.13土1.83
St
图版I为大黑罗非鱼染色体组型图,按染
色体的长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第1对染色
体是具端着丝粒的最大染色体,其长度显著地
大于其他染色体,容易识别。第2对为仅次于
第1对的大型染色体,其臂比指数,在有些细胞
近似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但从多数细胞平均值
看,仍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0对的大小
相差无几,其中第4, 6, 7, 12对为近中着丝粒
染色体,第14, 19, 20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余下
均为近端着丝拉染色体。因此大黑罗非鱼染色
休组型公式似可定为10sm + 26st + 8t, NF=
5斗。比较两性个体间染色体组形态上的特征,
没有观察到相对应的染色体对有形态上的差
别。此外,在所观察的细胞中,也未发现有次溢
痕及随体等标志性特征。
大黑罗非鱼是安氏罗非鱼(T. andersonii)
的通称,属于妒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
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该属大约有100
多种,是原产于非洲的具优良养殖性状的热带
鱼,我国已引种的有10多种。为了提高罗非鱼
的产量,近年来国内外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因
此进行罗非鱼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也有重要意
义。Kor nficld根据对鲡鱼科4个属的6种鱼核
型的研究t“,认为它们核型模式的一般特征是:
除第1对为特大的染色体外,还有15-17对近
端着丝粒染色体和弓一,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国内陈敏容等也作过莫桑比克罗非鱼(T. m o-
ssambica )、尼罗罗非鱼(T. nilotica)及加俐俐罗
非鱼(T. galilaeus)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L2J。他
们认为以上3种罗非鱼染色体组型均有l对特
大的染色体,4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和17对近
端着丝粒染色体。我们所研究的大黑罗非鱼的
形态性状和这三种罗非鱼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但它们的染色体组型特征都基本符合Kornfield
的一般模式。看来,仅用常规的染色体染色的
方法,难以区分罗非鱼属的各个种。目前我国
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已由个别种类的零星
报道深人到科内或科间种类的比较研究。L'-"7
内外对鲤科鱼类的研究〔,1认为,该科{,类的染
色体基本二倍数为2n = 48---50,且以中着丝
粒与亚中着丝粒占多数。妒形目是鱼类中最大
的一个目,国内尚只有少数几种的报道。从已
有的资料看来,鲜形日鱼类与鲤科有显著的差
异,是以端着丝粒染色体占多数。一般认为,随
着鱼类的进化,其染色体二倍数越收敛,端若丝
粒染色体增多,染色体臂数减少。因此,妒形目
鱼类在鱼类系统发生中是处于高位类群。
众所周知,鱼类细胞的染色体比哺乳类的
要小,染色体数目亦多,进行组型和带型分析有-
一定难度。近些年来,随着鱼类细胞的培养及其
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