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小乳癌40例影像学分析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廖迎)
・48・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年2月第32卷第l期
doi:10.3969/j.issn.1008——0104.2009.01.036
小乳癌40例影像学分析
温义成 ,董宁。,李兴富
(1.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2.佳木斯大学2006 ̄影像学与核医学研究生,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吸活
鋈簿 嘉 亲 孳主 警 奋 景爹 病灶 患 繁餐 毪 募碧
9 蛤蕃育 龄 萎、女性’病灶大小≤ ・脏m× ・ 。
茎凳 巷 霪薯髻老暑 斋票 :c
者
1
警A墓 上职什 l I ⅢⅨ 驯。 /菩 I 1 I’’毳 1『丁 妒田-I= I u善r磊
2 X线结果 3.2.1 致密影
2.2间接征象
(2O )。
①致密影8例(20%):表现为乳腺x线片上.局部出现略
高于腺体密度的大片状阴影,中心密度略高,边缘模糊;②局
部结构紊乱6例(15 ):表现为腺体局部结构紊乱。其中2例
(5 )单独出现。4例(10 )合并小灶致密影;⑨单支导管扩
张3例(7.5%):2例(5%)合并肿瘤结节;1例(2.5%)合并钙
化;①血管影增多、增粗6例(15 ):表现为血管影增多增粗
迂曲改变;⑤皮肤增厚,乳头凹陷征4例(10 )。
3讨论
3.2.2局部结构紊乱
在脂肪型乳腺中病变清晰可见,边缘长毛刺的“星”状致
密影;致密型腺体组织丰富,乳腺密度高。病变可表现为片状
致密影或完全被腺体组织掩盖,恶性的唯一指征有可能表现
为局部结构紊乱,必要时行B超探查或穿刺。不对称性密度
改变。多为乳腺小叶增生或慢性炎症所致瘢痕引起,有时与
癌性单纯结构紊乱很难辨别。本组研究局部结构紊乱6例
(15 ),其中2例(5 A)单独出现,o4例(10%)合并小灶致密
影。
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诊断乳
腺癌时,肿瘤大小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为肿瘤大小与淋巴
结转移有关,故被认为是癌肿可能性治疗的重要标志。各家
文献对小肿瘤的概念定义不同.Gallager及Martin等认为所
有原位癌,不浸润的管内癌及不大于5ram的浸润性癌均属
“微小癌肿”;他们发现此类病例93 生存率在2O年以上。
Wanebo等称所有不超过lcm的肿瘤.且无淋巴结受累而位
于乳腺的外周象限者为“微小癌”;与原位癌合并在一起,其5
年生存率为98 ,Egan将所有不超过lcm的肿瘤合称
“早期
癌”;相反,Beljan等将所有不超过2cm的乳腺癌.且无淋巴结
转移者定为“早期癌”。而在此种大小时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增
加。Feig等认为,肿瘤大小在2cm以下且无淋巴结转移者,其
5年生存率为95 ~99 ,而累及淋巴结之可能性为13 ;相
反,在2cm以上肿瘤伴淋巴结受累者5年生存率为7l 。故必
须特别重视T1肿瘤的X线征象。
.
3.2.3单支导管扩张
乳腺导管为管状及分支结构,在乳头处管径最粗,辐射
状向乳腺实质深处走行,并逐渐变细。如果发现乳晕后有单
支导管扩张,它可能是管内癌的唯一指征。本组研究单支导
管扩张3例(7.5%):2例(5 A)合并肿瘤结节;1例(2.5o )合
并钙化。但与良性病变引起的导管扩张很难辨别,可进一步
做导管造影。
3.2.4血管影增多、增粗
由于肿瘤血液供应异常丰富,所以多引起周围供血血管
的出现,从而产生血管影增多、增粗的X线征象。本组研究血
管影增多、增粗6例(15 )。有人认为左乳较右乳静脉稍粗,
所以当两侧乳腺静脉粗细比例超过l:1:4时应考虑乳腺癌的
存在[ 。
3.2.5皮肤增厚,乳头凹陷征
3.1 直接征象
3.1.1 肿瘤结节
结节是常见的异常表现,可以一个或多个,边缘清楚
滑.呈圆形或卵圆形,可呈分叶状有毛刺。在正常密度的腺体
本组研究皮肤增厚.乳头凹陷征4例(10 )。皮肤增厚呈
橘皮样改变为乳腺癌的典型表现。乳头凹陷可有先
(下转第性,唇
49页)
. .
HEll 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Feb.2O09,Vo1.32 No.1 ・49・
doi:10.3969/j.issn.1008—01O4.2009.01.037
整体护理在基础护理中的应用
董成环
(汤原县中心医院.黑龙江汤原154 700)
关键词:整体护理;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
104(2009)0卜一0049—01
现代社会要求护士不但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知
诊断和治疗.从中发现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为制订护理
识。还应掌握一定的社会学、入文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
识 护理模式电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环
境、健康为基本内容,具有浓厚的”人本色彩”的整体护理。它
要求护士既是照颐者,又是教育者和管理者。通过实施整体
护理.使病人在躯体和心理上得到全方位的护理和关怀。在
基 医院中.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应用于基础护理方
面。
l 晨间护理
措施提供依据,充分认识生命体征日常定式监测,要做到准
确、及时.还必须做到规范化、程序化、责任化.要达到这个高
度,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
3健康教育
晨问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是护理人员对病
人进行晨问的生活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需求的提高.
护理] 作出对“病”护理.转变为对“人‘进行护理。工作量增
大,业务水准要求高,把整体护理引如到晨间护理中.融洽了
护患关系 ①晨问护理时护士要注意语言沟通,面带微笑.应
用礼貌代语言.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亲切交谈。②知识宣教.
晨闻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知识宣教和健康卫生指导。③情绪
观察.利用晨问护理时间来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及需求。因
情施护。④收集资料,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进行护
理评价。把晨间护理与整体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
护士综合素质.工作中充分进行统筹安排.既节约时间叉提
高忽略质量和工作效率,
2病情观察
在基础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是促进医院由单纯护理向
预防、保健、康复一体化转变的手段;也是开展整体护理工作
的重要内容。开展健康教育要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全过程。通
过开展健康救育.使护士从被动地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
到围绕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实施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上来.帮
助病人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积投配合治
疗护理,达到健康的目的。
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健康教育委因人而异.要实行多元
化文化护理。根据不同文化层次、理船力、接受力的不同采取
适宜的方法。教育方式:组织看录像、发放有关小册子、公休
会、座谈、个别交谈、病人之间互相交流经验等。
4护理操作
护士应熟练掌握病情观察的技巧.它是一切科学工作的
基础.要靠知识、兴趣和技巧来取得.在护理程序中显得尤为
重要。病情观察的好坏,直接反映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
能力.以及关系到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护士通过观察生命体征.收集有关资料.协助临床作出
作者简介:董成环(1967~)女,黑龙江汤原人.主管护师。
【上谩弟48贝)
护理操作时.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它在建立良好的
护息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护士应以“人”为本.不能以
操作论操作,把病人只看作为工作对象.应根据病人各自不
同的情况而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动作要轻柔,准确无误.要给
予耐心地解释、讲解.让患者了解操作中如何配合等。多做一
些必要的、细致的工作,如操作完,帮助病人轻轻盖好被子、
拉下衣袖 披好衣服等.让患者产生亲体贴的感觉。
(收稿El期:2008一l2一O2)
天乳头凹陷为乳腺癌侵犯乳晕后纤维结缔组织收缩牵拉所
致。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99.76—78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笔者认为从识乳腺癌的X线直
接征象外.鼍仔细观察病灶的闯接征象,本组40例小乳腺癌
中有近l/3是以细微间接征象为首见征象。而小灶致密影又
占其20 .网此笔者认为:要充分认识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
在小乳腺癌辅助检查诊断巾的意义.特别是间接征象在数字
化乳腺铜靶X线片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怀疑是早期
乳腺癌的征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可行活组织检查或进一
步追踪。
参考文献:
[1]潘芝梅.李强.乳腺癌的临床x线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o1,l 7(3):l86一l88
[3]孙延红.赵岩.张晓情.乳腺癌影像和临床分析一附5l8例报道
[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7.3:8-10
[4]Sickles EA.Breastmasses Mammographic evaluation[j].Radiolo-
gy・1989・173(1):297
[5]Stomper PC.Connolly JC.Meyer JE.et a1.ClinicaIly occul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etected with mammography:Analysis of l 00cases
with t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logy.1989.172
‘1):235—24l
[6]Sickles EA.Mommographic features of early breast cancer[J].
AJR.1984.143:461-464
[73徐开野.唐迪主编.乳腺x线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技d:版社.
1 980.44
(收稿日期:2008—11—14)
[2]省杰。 宝玮主编.腹部和外周m管疾病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
作者简介:温义成(1 963~)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主任医师.硕士。
SmalI breast cancer:Imaging anal ysis 0f 4O cases
WEN Yi—cheng、,D0NG Ning2,LI xing—ful
(1. l'hc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3.China;2.Post—graduate of Grade 2006 of lmaging and Nuelear
Medicine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l54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gital mammography on diagnosis of small breast can—
cer.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molybdenum target X—Ray in 40 patients with
sinail breast cancer diagnosed by biopsy.Resul t:The molybdenum target X——Ray showed nodosity tumor in 1 7
cases,calcification in 13 cases,density in 8 cases,foeal grand architectura1 distortion in 6 case.single dilated in 3
cascs and blood vesselline thickening in 6 case.Concl usions:I)igital mammography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in the diagnosis of small breast cancer.which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kinds of breast density of differ—
cnt tissues and find smalI breast Iump.The mammography has a high sensitivity in the diagnosis of smaII breast
cancer.
Key words:small breast cancer;digital mammography;diagnosis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廖迎)
・48・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年2月第32卷第l期
doi:10.3969/j.issn.1008——0104.2009.01.036
小乳癌40例影像学分析
温义成 ,董宁。,李兴富
(1.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2.佳木斯大学2006 ̄影像学与核医学研究生,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吸活
鋈簿 嘉 亲 孳主 警 奋 景爹 病灶 患 繁餐 毪 募碧
9 蛤蕃育 龄 萎、女性’病灶大小≤ ・脏m× ・ 。
茎凳 巷 霪薯髻老暑 斋票 :c
者
1
警A墓 上职什 l I ⅢⅨ 驯。 /菩 I 1 I’’毳 1『丁 妒田-I= I u善r磊
2 X线结果 3.2.1 致密影
2.2间接征象
(2O )。
①致密影8例(20%):表现为乳腺x线片上.局部出现略
高于腺体密度的大片状阴影,中心密度略高,边缘模糊;②局
部结构紊乱6例(15 ):表现为腺体局部结构紊乱。其中2例
(5 )单独出现。4例(10 )合并小灶致密影;⑨单支导管扩
张3例(7.5%):2例(5%)合并肿瘤结节;1例(2.5%)合并钙
化;①血管影增多、增粗6例(15 ):表现为血管影增多增粗
迂曲改变;⑤皮肤增厚,乳头凹陷征4例(10 )。
3讨论
3.2.2局部结构紊乱
在脂肪型乳腺中病变清晰可见,边缘长毛刺的“星”状致
密影;致密型腺体组织丰富,乳腺密度高。病变可表现为片状
致密影或完全被腺体组织掩盖,恶性的唯一指征有可能表现
为局部结构紊乱,必要时行B超探查或穿刺。不对称性密度
改变。多为乳腺小叶增生或慢性炎症所致瘢痕引起,有时与
癌性单纯结构紊乱很难辨别。本组研究局部结构紊乱6例
(15 ),其中2例(5 A)单独出现,o4例(10%)合并小灶致密
影。
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诊断乳
腺癌时,肿瘤大小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为肿瘤大小与淋巴
结转移有关,故被认为是癌肿可能性治疗的重要标志。各家
文献对小肿瘤的概念定义不同.Gallager及Martin等认为所
有原位癌,不浸润的管内癌及不大于5ram的浸润性癌均属
“微小癌肿”;他们发现此类病例93 生存率在2O年以上。
Wanebo等称所有不超过lcm的肿瘤.且无淋巴结受累而位
于乳腺的外周象限者为“微小癌”;与原位癌合并在一起,其5
年生存率为98 ,Egan将所有不超过lcm的肿瘤合称
“早期
癌”;相反,Beljan等将所有不超过2cm的乳腺癌.且无淋巴结
转移者定为“早期癌”。而在此种大小时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增
加。Feig等认为,肿瘤大小在2cm以下且无淋巴结转移者,其
5年生存率为95 ~99 ,而累及淋巴结之可能性为13 ;相
反,在2cm以上肿瘤伴淋巴结受累者5年生存率为7l 。故必
须特别重视T1肿瘤的X线征象。
.
3.2.3单支导管扩张
乳腺导管为管状及分支结构,在乳头处管径最粗,辐射
状向乳腺实质深处走行,并逐渐变细。如果发现乳晕后有单
支导管扩张,它可能是管内癌的唯一指征。本组研究单支导
管扩张3例(7.5%):2例(5 A)合并肿瘤结节;1例(2.5o )合
并钙化。但与良性病变引起的导管扩张很难辨别,可进一步
做导管造影。
3.2.4血管影增多、增粗
由于肿瘤血液供应异常丰富,所以多引起周围供血血管
的出现,从而产生血管影增多、增粗的X线征象。本组研究血
管影增多、增粗6例(15 )。有人认为左乳较右乳静脉稍粗,
所以当两侧乳腺静脉粗细比例超过l:1:4时应考虑乳腺癌的
存在[ 。
3.2.5皮肤增厚,乳头凹陷征
3.1 直接征象
3.1.1 肿瘤结节
结节是常见的异常表现,可以一个或多个,边缘清楚
滑.呈圆形或卵圆形,可呈分叶状有毛刺。在正常密度的腺体
本组研究皮肤增厚.乳头凹陷征4例(10 )。皮肤增厚呈
橘皮样改变为乳腺癌的典型表现。乳头凹陷可有先
(下转第性,唇
49页)
. .
HEll 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Feb.2O09,Vo1.32 No.1 ・49・
doi:10.3969/j.issn.1008—01O4.2009.01.037
整体护理在基础护理中的应用
董成环
(汤原县中心医院.黑龙江汤原154 700)
关键词:整体护理;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
104(2009)0卜一0049—01
现代社会要求护士不但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知
诊断和治疗.从中发现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为制订护理
识。还应掌握一定的社会学、入文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
识 护理模式电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环
境、健康为基本内容,具有浓厚的”人本色彩”的整体护理。它
要求护士既是照颐者,又是教育者和管理者。通过实施整体
护理.使病人在躯体和心理上得到全方位的护理和关怀。在
基 医院中.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应用于基础护理方
面。
l 晨间护理
措施提供依据,充分认识生命体征日常定式监测,要做到准
确、及时.还必须做到规范化、程序化、责任化.要达到这个高
度,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
3健康教育
晨问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是护理人员对病
人进行晨问的生活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需求的提高.
护理] 作出对“病”护理.转变为对“人‘进行护理。工作量增
大,业务水准要求高,把整体护理引如到晨间护理中.融洽了
护患关系 ①晨问护理时护士要注意语言沟通,面带微笑.应
用礼貌代语言.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亲切交谈。②知识宣教.
晨闻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知识宣教和健康卫生指导。③情绪
观察.利用晨问护理时间来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及需求。因
情施护。④收集资料,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进行护
理评价。把晨间护理与整体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
护士综合素质.工作中充分进行统筹安排.既节约时间叉提
高忽略质量和工作效率,
2病情观察
在基础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是促进医院由单纯护理向
预防、保健、康复一体化转变的手段;也是开展整体护理工作
的重要内容。开展健康教育要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全过程。通
过开展健康救育.使护士从被动地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
到围绕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实施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上来.帮
助病人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积投配合治
疗护理,达到健康的目的。
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健康教育委因人而异.要实行多元
化文化护理。根据不同文化层次、理船力、接受力的不同采取
适宜的方法。教育方式:组织看录像、发放有关小册子、公休
会、座谈、个别交谈、病人之间互相交流经验等。
4护理操作
护士应熟练掌握病情观察的技巧.它是一切科学工作的
基础.要靠知识、兴趣和技巧来取得.在护理程序中显得尤为
重要。病情观察的好坏,直接反映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
能力.以及关系到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护士通过观察生命体征.收集有关资料.协助临床作出
作者简介:董成环(1967~)女,黑龙江汤原人.主管护师。
【上谩弟48贝)
护理操作时.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它在建立良好的
护息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护士应以“人”为本.不能以
操作论操作,把病人只看作为工作对象.应根据病人各自不
同的情况而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动作要轻柔,准确无误.要给
予耐心地解释、讲解.让患者了解操作中如何配合等。多做一
些必要的、细致的工作,如操作完,帮助病人轻轻盖好被子、
拉下衣袖 披好衣服等.让患者产生亲体贴的感觉。
(收稿El期:2008一l2一O2)
天乳头凹陷为乳腺癌侵犯乳晕后纤维结缔组织收缩牵拉所
致。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99.76—78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笔者认为从识乳腺癌的X线直
接征象外.鼍仔细观察病灶的闯接征象,本组40例小乳腺癌
中有近l/3是以细微间接征象为首见征象。而小灶致密影又
占其20 .网此笔者认为:要充分认识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
在小乳腺癌辅助检查诊断巾的意义.特别是间接征象在数字
化乳腺铜靶X线片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怀疑是早期
乳腺癌的征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可行活组织检查或进一
步追踪。
参考文献:
[1]潘芝梅.李强.乳腺癌的临床x线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o1,l 7(3):l86一l88
[3]孙延红.赵岩.张晓情.乳腺癌影像和临床分析一附5l8例报道
[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7.3:8-10
[4]Sickles EA.Breastmasses Mammographic evaluation[j].Radiolo-
gy・1989・173(1):297
[5]Stomper PC.Connolly JC.Meyer JE.et a1.ClinicaIly occul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etected with mammography:Analysis of l 00cases
with t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logy.1989.172
‘1):235—24l
[6]Sickles EA.Mommographic features of early breast cancer[J].
AJR.1984.143:461-464
[73徐开野.唐迪主编.乳腺x线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技d:版社.
1 980.44
(收稿日期:2008—11—14)
[2]省杰。 宝玮主编.腹部和外周m管疾病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
作者简介:温义成(1 963~)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主任医师.硕士。
SmalI breast cancer:Imaging anal ysis 0f 4O cases
WEN Yi—cheng、,D0NG Ning2,LI xing—ful
(1. l'hc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3.China;2.Post—graduate of Grade 2006 of lmaging and Nuelear
Medicine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l54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gital mammography on diagnosis of small breast can—
cer.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molybdenum target X—Ray in 40 patients with
sinail breast cancer diagnosed by biopsy.Resul t:The molybdenum target X——Ray showed nodosity tumor in 1 7
cases,calcification in 13 cases,density in 8 cases,foeal grand architectura1 distortion in 6 case.single dilated in 3
cascs and blood vesselline thickening in 6 case.Concl usions:I)igital mammography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in the diagnosis of small breast cancer.which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kinds of breast density of differ—
cnt tissues and find smalI breast Iump.The mammography has a high sensitivity in the diagnosis of smaII breast
cancer.
Key words:small breast cancer;digital mammography;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