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抑郁症患者抑郁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的关系_

IT圈 admin 40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1日发(作者:义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年 第35卷 第1期

13

·临床精神病学·

抑郁症患者抑郁严重程度与源检测、

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的关系

,2

赵侠

 刘健

(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合肥230032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科教科,杭州310013 通信作者:刘健

lj7037@126com)

【摘 要】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认知融合、思维反刍的关系。方法:符合

DSM5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最近2周未服用任何药物),分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3组,每组

各20例;同时招募健康对照20例。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认知融合

问卷(CFQ)及思维反刍量表(RRS)进行测评,源检测的指标为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ACSIM)。结

CSIM高于3个抑郁组,其中轻度抑郁组的ACSIM最高(均P<001)。逐步回归分析果:健康对照组的A

显示,ACSIM与SDS标准分负向关联(2059),CFQ、RRS得分均与SDS标准分正向关联(

β

=-

β

066、030)。结论:抑郁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的关系密切。

【关键词】 抑郁;源检测;认知融合;思维反刍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21)001-0013-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2101003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1):13-18)

Relationofdepressionseveritytosourcemonitoring牞

cognitivefusionandruminativeresponsesinpatientswithdepression

11牞2

ZHAOXia牞LIUJian

SchoolofMentalHealthandPsychologicalSciences牞AnhuiMedicalUniversity牞Hefei230032牞China 

DepartmentofScience

andEducation牞HangzhouSeventhPeople'sHospital牞Hangzhou310013牞China

Correspondenceauthor牶LIUJian牞lj7037@126com

【Abstract】Objective牶Toexploretherelationofdepressionseveritytosourcemonitoring牞cognitivefusionand

ruminationMethods牶ThepatientswithdepressionmeetingDSM5standardinHangzhouSeventhPeople'sHospi

0casesineachtal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threegroups牗mild牞moderateandsevere牘牞with2

groupMeanwhile牞20normalcontrolswererecruitedTheywereassessedwiththe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

牗SDS牘牞threekeytaskparadigmofsourcedetection牞CognitiveFusionQuestionnaire牗CFQ牘andRuminativeRe

sponsesScale牗RRS牘TheAverageConditionalSourceIdentificationMeasure牗ACSIM牘wasusedtoevaluate

sourcemonitoringResults牶TheaveragescoreofACSIMwashigherinnormalcontrolgroupthanindepression

group牞andtheACSIMscoresinmilddepressiongroupwasthehighest牗Ps<001牘Stepwiseregressionanalysis

showedthatACSIMscoreswerenegativelycorrelatedwiththeSDSscores牗=-2059牘牞whilethescoresofCFQ

β

andRRSwere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SDSscores牗=066牞030牘Conclusion牶Theseverityofdepressionis

β

closelyrelatedtosourcemonitoring牞cognitivefusionandrumination

【Keywords】 depression牷sourcemonitoring牷cognitivefusion牷ruminativeresponses

2021牞35牗1牘牶13-18牘牗ChinMentHealthJ牞

2016YFC130710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14

  源检测(sourcemonitoring)曾被称为来源记

忆,Johnson于1993年在《PsychologicalBulletin》

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源检测的概念来替代来源记

12]

。源检测是对记忆、知识或者信念进行归源忆

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l,Vol35,No1,2021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2

(u

σ

28]

样本量计算:依据公式n=

,其中

δ

为容许误差,参考统计标准

ασ

为总体标准差,

δ

=005,根据数据结果

σ

=0165,

δ

=0076,计

的一种评估与决策,是一种区分不同来源记忆的基

本过程。源检测可以分为内源检测、外源检测、内

外源检测(又叫真实性源检测)3类。真实性源检

测是指区分外部真实发生的事件和个体内部心理体

验的过程,比如去判断一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还是

自己想象的。真实性源检测的研究有比较成熟的研

35]

,即:学习阶究范式———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

算得n=18107,即每组最少19例。

抑郁障碍患者为2019年11月-2020年2月期

间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抑郁症门诊就诊的患者。

入组标准:

年龄18~55岁;

由门诊医生评定,

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

有足够的符合D

视听水平和理解能力,能配合完成测试;

最近两

周没有服用抗抑郁等精神类药物;

成员对研究过

程知情,并签署保密协议和知情同意书。排除标

准:

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者脑器质性疾病;

酒精或药物等滥用史;

最近6个月内接受过无抽

搐电休克、经颅磁刺激或者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

在门诊筛选样本93例,最终有效被试60例,其中

6例,女44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男1

(24±5)岁;受教育程度:高中5例,专科11

例,本科34例,本科以上7例。

健康对照组通过社会招募获得,把实验任务、

入组条件及报名方式做成纸质版宣传单发给杭州市

第七人民医院护工、患者朋友、保安、规培生及在

医院培养、实习、进修的人员。入组标准:

不符

合DSM5任何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无精神

疾病家族史;

年龄18~55岁;

有足够的视听

水平和理解能力,能愿意配合完成测试。排除标

准:

既往有精神疾病史;

有精神疾病家族史;

严重器质性疾病或者物质依赖等。最终有效被试

20例,年龄18~28岁,平均年龄(24±3)岁。

。其他人口学资料见表1

本研究获得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的审

核批准,在实验开始之前所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

书。

12工具

121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

[29]

,SDS)sionScale

段让被试学习

2种来源不同的项目(源A、源B),

学习阶段完毕后被试在测试阶段对新旧混合的项目

、来源B的3种判断;源检测的做出新源、来源A

指标为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AverageCondition

alSourceIdentificationMeasure,ACSIM)。

抑郁障碍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一项发病率高,

68]

持久性长,后果严重的精神疾病

。抑郁障碍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产生的消极观念即认为自己无

能、没有价值、无力改变等,并且将这种消极负面

9]

的想法当成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有研究表明

抑郁发作期间侵入性消极表象的存在导致把自己想

10]

象成的表象错误判断为实际发生的事件

,这属

11]

于真实性源检测错误

。正如沙赫特所言:源检

测的失误,为各种不合理甚至危险的观念进入我们

12]

的头脑打开了方便之门

。认知融合是指将想法

和情绪当作事实的倾向并照字面上将其解释为真实

13]

。思维反刍是指经历压力事件后,反复地思

考自身消极情绪或压力事件的原因、影响及结

14]

。研究表明,思维反刍、认知融合通常会延

15]

长、加剧消极情感和抑郁症状

;真实性源检测、

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都涉及区分外部真实发生的事

16]

件和个体内部心理体验的过程

目前,源检测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正常群体

1721]

及精神分裂症患者

,少有针对抑郁障碍患者

方面的研究,并且以往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研究也都

是围绕情绪加工、认知加工、人格等方面的研

2227]

,因此本研究探索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严重

程度与源检测、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的关系,不仅

可以丰富源检测的研究还可以拓展抑郁障碍研究的

新视角,并能结合认知融合、思维反刍为抑郁障碍

的干预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共20个条目,每条目1(没有)~4(总是)

4级计分,各条目相加为原始粗分,通过粗分乘以

125转化,取其整数部分而得标准分。标准分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年 第35卷 第1期

15

4]

源检测的指标为ACSIM

:先分别计算两种高抑郁倾向越严重,标准分<53分为正常,53~

62分提示轻度抑郁,63~72分提示中度抑郁,

73分提示重度抑郁。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4。

122认知融合问卷(CognitiveFusionQuestion

naire,CFQ)

[30]

、源B)的源检测能力,即来自该源的源(源A

),被再认为旧的项目中,又被归于(源A或源B

该源的项目数,然后计算其平均值得到ACSIM。

CSIM=公式:A

1YAAYBB

(+,

2YAA+YABYBB+YBA

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1(从未)~7(总是)

7级计分,各条目得分相加为最终得分,得分越高

认知融合倾向越明显。在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

88。bach

α

系数为0

123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ResponsesScale,

[31]

RRS)

其中:A表示源A,B表示源B,Y表示对项目i

ij

反应为j的频次。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越高说明

源检测能力越强。

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共分为学习和测试两个阶

35]

。正式实验开始之前,被试以自己感觉舒适段

的姿势坐在安静隔音的房间里,准备好后被试开始

练习,先熟悉该实验流程,练习的图片和词语均在

in开始进行正式实验中剔除,练习结束后休息3m

正式实验。

学习阶段:在每个试次中,首先呈现注视点+

(500ms),注视点消失后呈现指导语(“下面这个

词请你看图片”或“下面这个词请你想象”)和需

1500ms),指导语消失后,屏幕要学习的词语(

上会呈现与词语对应的情绪图片或空白框(3000

ms),此时要求被试记住该词是“看图片的”或是

“想象的”,整个学习过程无须按键反应,图片消

失后呈现空白框(500ms)。学习阶段大约持续11

min,学习词语的顺序按照伪随机顺序。

测试阶段:学习阶段结束后电脑屏幕上自动显

示请闭眼休息10sec,10sec后进入测试阶段。在

每个试次中,首先呈现注视点+(500ms),随机

150~350ms)随后呈现需要做判断间隔空白框(

3000ms),此时要求被试做出3种来源的词语(

判断,即判断屏幕上呈现的词语是学习阶段“看

图片的”或是“想象的”还是“没有见过的”

(词语在被试做出按键反应后消失,若无按键反

应,则持续5000ms后消失,“看到图片的”按1

键,“想象的词”按3键,“没有见过的”按5键。

在电脑键盘上这3个键均有标注)。每个试次结束

后,呈现黑屏(800ms)以降低两个试次之间的

干扰。测试阶段大约持续13min。流程图见图1。

14统计方法

141变量赋值

二分类自变量:“男”赋值为1,“女”赋值

为2;多分类变量:用哑变量赋值,包括婚姻(未

婚为参照)、抑郁严重程度(正常为参照)、受教

共22个条目,分为症状反刍、强迫思考、反

从不)~4(总是)4省思考3个维度,采用1(

级评分,得分越高反刍思维越严重。该量表在中国

[27]

人群中应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94。在本研

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94,3个维

度的

α

系数为090、083、090。

124刺激材料

选取情绪词语和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从王一

32]

牛等

编制的汉语情感词系统(ChineseAffective

WordsSystem,CAWS)中选取正性词和负性词各

32]

80个,从朱玉等

编制的情绪图片库中选取与情

绪词语对应的图片,正性和负性图片各30张。所

有的图片均使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编辑尺寸、

像素,统一像素为433×315,格式均为jpg,并由

软件eprime20版本呈现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

125仪器设备

采用华为HuaweiMateBook13笔记本电脑运行

试验程序,运用心理学试验编程软件Eprime20

编制实验程序。

13研究方法

131研究程序

经过一致性培训(kappa=087)的3名精神

科医生根据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对门

诊符合抑郁障碍的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先使

用SDS、CFQ、RRS进行测量,然后进行源检测

三键任务。根据SDS评分将被试划分为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重度抑郁3组。由同一名经过培训的应

用心理学硕士对满足入组标准的正常被试和抑郁症

患者进行测试及记录。

132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

16

育程度(小学为参照)。

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l,Vol35,No1,2021

图1 三键任务范式流程图

表1 4组的人口学资料及各量表得分比较[(x±s)/例数(%)]

项目

年龄/岁

性别

 男

 女

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

 专科

 本科

 本科以上

SDS标准分

ACSIM

CFQ总分

RRS总分

1(50)

2(100)

12(600)

5(250)

379±72

07±01

274±91

389±132

4(200)

3(150)

10(500)

3(150)

572±40

06±01

397±82

536±124

2(100)

1(50)

14(700)

3(150)

689±52

05±01

475±74

575±85

2(100)

7(350)

10(500)

1(50)

785±52

04±02

535±93

653±65

19427

1428

3412

2146

<0001

<0001

<0001

<0001

9(450)

11(550)

3(150)

17(850)

5(250)

15(750)

8(400)

12(600)

1106 0247

正常对照

(n=20)

24±3

轻度抑郁

(n=20)

23±4

中度抑郁

(n=20)

25±5

重度抑郁

(n=20)

23±7

F/

χ

P值

 0692

 0134

 049

558

注:SD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ACSIM,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CFQ,认知融合问卷;RRS,思维反刍量表。

142统计分析

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采用S

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个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

的人口学特征及SDS、ACSIM、CFQ、RRS得分;

earson积差相关探讨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

以抑郁程度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

度、ACSIM、CFQ得分、RRS总分作为自变量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年 第35卷 第1期

17

程度在抑郁严重程度、思维反刍、认知融合上的得

26]

,分无统计学差异,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

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4组的人口学资料及各量表得分比较

4组的SDS得分、ACSIM、CFQ得分、RRS

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进一步事后检

验发现,健康对照组的ACSIM高于3个抑郁组,

而轻度抑郁组高于中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高于重

DS、CFQ、RRS得分度抑郁组;健康对照组的S

均低于3个抑郁组,轻度抑郁组得分均低于中度抑

郁组,中度抑郁组均低于重度抑郁组。

22抑郁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认知融合、思维反刍

的相关分析

SDS标准分与ACSIM呈负相关,与CFQ、

RRS得分呈正相关(表2)。

23抑郁严重程度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正常被试(n=20)及抑郁组患者(n=60)

的SDS标准分为因变量,ACSIM、CFQ得分、

RRS总分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

程度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ACSIM与SDS标准分负向关联,CFQ得

分、RRS总分与SDS标准分正向关联(表3)。

这可能是样本来源不同且数量有限。本研究发现抑

郁严重程度主要与自身思维特点、源检测能力有

关,这可能是因为认知过程在抑郁严重程度上发挥

22]

。健康对照组源检测水平高于抑郁组,主要作用

重度抑郁组源检测水平低于中度抑郁组,中度抑郁

组的源检测水平低于轻度抑郁组。这可能是因为和

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组患者会因为各种消极的情

绪及认知方式影响了整个任务的判断,负性情绪及

思维会占用一定的心理容量,这意味着用来做其他

33]

认知加工的空间就减少了

,因此抑郁组的源检

测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抑郁症患者的源检测能力

相对较为脆弱。本研究还发现抑郁组的认知融合、

思维反刍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这与以往研究结

3436]

果一致

表2 SDS标准分与各变量得分的相关性(r)

变量x±s

SDS

标准分



-05



-041



-029073

ACSIM

CFQ

得分

SDS标准分604±161

ACSIM

CFQ得分

RRS总分

06±01



419±129

 081



537±142

 071



注:P<001。SD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ACSIM,平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

偏回归系数

)系数(

β

-2059

 066

 030

标准误(SE)

658

012

010

t值

-313

 563

 292

FQ,认知融合问卷;RRS,思维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C

反刍量表。

表3 以SDS标准分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n=80)

自变量

ACSIM

CFQ得分

RRS总分

P值

 0002

<0001

 0005

标化偏回归

系数

-021

 053

 026

adj

071070

注:SD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ACSIM,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CFQ,认知融合问卷;RRS,思维反刍量表。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严重程度越高,AC

SIM越低源检测能力越弱。抑郁严重程度与认知融

合、思维反刍得分呈正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

1314]

。这说明认知融合和思维反刍有可能会加

的、主观的数据当成客观现实,做出错误判断,往

3738]

。往会加重抑郁。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以往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健康群体

1719]

及精神分裂症患者

。本研究发现抑郁严重程

强抑郁严重程度。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

严重程度与源检测水平之间负向关联,源检测水平

的提高,能让抑郁症患者更加有效地进行信息加

工,从而更好地区分内心体验与客观现实减轻抑

郁;源检测水平降低,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将内部

度与认知融合存在正向关联,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

13]

。抑郁症患者对各种消极想法的融合并将其致

解释为真实的,就很容易带来情绪和自我认知上的

25]

困扰

。与消极想法融合的倾向。使得人们不能

客观地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从而加重抑郁,

18

14]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思维反刍对抑郁严重

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l,Vol35,No1,2021

D犦哈尔滨牶哈尔滨工程大学牞2016型犤

犤15犦郭素然牞伍新春反刍思维牶理论解释、产生机制与测量工具

犤J犦中国特殊教育牞2011牞牗3牘牶89-93

犤16犦黄明明牞金童林牞赵守盈大学生心理僵化对抑郁的影响牶反刍

J犦心理研究牞2019牞12牗5牘牶469-476思维与正念的作用犤

犤17犦KraemerKR牞EnamT牞McDonoughIMCognitivereservemoder

atesolderadults'memoryerrorsinautobiographicalrealitymonito

ringtask犤J犦PsycholNeurosci牞2019牞12牗2牘牶247-256

犤18犦AynsworthC牞NematN牞CollertonD牞etalRealitymonitoringper

formanceandtheroleofvisualimageryinvisualhallucinations

犤J犦牞2017牞97牶115-122doi牶101016/jbrat201707012

犤19犦GarrisonJR牞FernandezEgeaE牞ZamanR牞etalRealitymonitoring

impairmentinschizophreniareflectsspecificprefrontalcortexdys

NeuroimageClin牞2017牞14牶260-268doi牶101016/function犤J犦

nicl201701028j

犤20犦朱磊记忆源检测的特征与机制研究犤D犦上海牶华东师范大

2009学牞

犤21犦朱磊记忆源检测的双加工机制犤J犦心理科学牞2009牞32牗6牘牶

1411-1413

犤22犦廖成菊牞冯正直抑郁症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脑机制犤J犦心

2010牞18牗2牘牶282-287理科学进展牞

犤23犦黄黄河积极心理表象对抑郁个体行为激活的干预研究犤D犦

南昌牶江西师范大学牞2019

犤24犦王闪闪抑郁症患者发病进程中神经机制的探索犤D犦重庆牶西

南大学牞2015

犤25犦杨翠茹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偏向及其与心理灵活性之间关系的

研究犤D犦合肥牶安徽医科大学牞2019

犤26犦尤晨抑郁症状与年龄、性别相关因素的分析犤D犦上海牶复旦

2013大学牞

犤27犦王双红不同情绪对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自我参照加工的影响

犤D犦湖南师范大学牞2018

犤28犦张厚粲牞戴海琦心理学统计方法的多元性及其应用犤C犦中国

心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北京牶

中国心理学会牞2009牶388

犤29犦王文菁牞谭文艳Zung抑郁自评量表的因子分析犤J犦广东医学牞

2011牞32牗16牘牶2191-2193

犤30犦张维晨牞吉阳牞李新牞等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

犤J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牞2014牞28牗1牘牶40-44

犤31犦韩秀牞杨宏飞NolenHoeksema反刍思维量表在中国的试用

犤J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牞2009牞17牗5牘牶550-551

犤32犦王一牛牞周立明牞罗跃嘉汉语情感词系统的初步编制及评定

犤J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牞2008牗8牘牶608-612

犤33犦林静注意分离、监控类型对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之间难度差

D犦杭州牶浙江大学牞2006异的影响研究犤

犤34犦郭素然牞伍新春反刍思维与心理健康牗综述牘犤J犦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牞2011牞25牗4牘牶314-318

犤35犦许熙虎牞崔云龙牞曹静牞等大学生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及正念

与焦虑抑郁关系犤J犦中国公共卫生牞2018牞34牗5牘牶741-744

犤36犦吴晓臖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反刍思维及其认知机制比较

犤D犦杭州牶浙江大学牞2019

犤37犦DeasonRG牞NadkarniNA牞TatMJ牞etalTheuseofmetacognitive

strategiestodecreasefalsememoriesinsourcemonitoringinpa

Cortex牞2017牞91牶287-tientswithmildcognitiveimpairment犤J犦

doi牶101016/jcortex201701022296

犤38犦GarrisonJR牞MoseleyP牞AldersonDayB牞etalTestingcontinuum

modelsofpsychosis牶noreductioninsourcemonitoringabilityin

Cortex牞healthyindividualspronetoauditoryhallucinations犤J犦

2017牞91牶197-207doi牶101016/jcortex201611011

程度有正向预测作用,思维反刍是一种适应不良的

思维方式,反复思索负面情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加剧和助长了抑郁情绪,是引发个体抑郁的重

15]

。要认知因素,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

的是横断面研究,样本量少,实验结束后未做随访

和治疗研究,并且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和转变

规律复杂,因此研究结果能否推广至其他抑郁症患

者有待验证。其次,由于问卷是自评式问卷,主观

填写,难免存在作答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

采用追踪研究的范式来进一步探讨抑郁严重程度受

到源检测、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的影响,以帮助抑

郁症患者改善认知过程进而减少和缓解抑郁的发生

和发展。

参考文献

犤1犦JohnsonMK牞HashtroudiS牞LindsayDSSourcemonitoring犤J犦

PsycholBull牞1993牞114牗1牘牶3-28

犤2犦LindsayDS牞JohnsonMK牞KwonPDevelopmentalchangesin

memorysourcemonitoring犤J犦JExpChildPsychol牞1991牞52牗3牘牶

297-318

犤3犦VercammenA牞KnegteringH牞BruggemanR牞etalSubjectiveloud

nessandrealityofauditoryverbalhallucinationsandactivationof

SchizophrBull牞2011牞37theinnerspeechprocessingnetwork犤J犦

牗5牘牶1009-1016

犤4犦KingDR牞SchubertML牞MillerMBLateralposteriorparietalactivi

tyduringrealitymonitoringdiscriminationsofmemoriesofhigh

CognAffectBehavNeurosci牞andlowperceptualvividness犤J犦

2015牞15牗3牘牶662-679

犤5犦JohnsonMK牞KouniosJ牞ReederJATimecoursestudiesofreality

JExpPsycholLearnMemCogn牞monitoringandrecognition犤J犦

1994牞20牗6牘牶1409-1419

犤6犦尹红蕾牞赵静波抑郁症、焦虑症症状分布特点分析犤J犦中国健

康心理学杂志牞2012牞20牗6牘牶827-829

犤7犦余勇牞谢悦牞杨雪牞等四川省居民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犤J犦现代预防医学牞2020牞47牗15牘牶2793-2796

犤8犦孔霞抑郁症自我概念异常的脑机制研究犤D犦重庆牶西南大

学牞2015

犤9犦杨小光抑郁倾向个体的情绪调节目标及其电生理机制犤D犦

深圳牶深圳大学牞2018

犤10犦张霞表象激活混淆与错误记忆的关系———来自ERP研究的

J犦心理学探新牞2016牞36牗4牘牶310-317证据犤

犤11犦KensingerEA牞SchacterDLRealitymonitoringandmemorydistor

MemCognit牞2006牞tion牶effectsofnegative牞arousingcontent犤J犦

34牗2牘牶251-260

犤12犦MitchellKJ牞JohnsonMKSourcemonitoring15yearslater牶what

havewelearnedfromfMRIabouttheneuralmechanismsofsource

PsycholBull牞2009牞135牗4牘牶638-677memory牽犤J犦

犤13犦杨翠茹牞刘健牞刘露牞等抑郁症患者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与

J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牞2019牞33牗3牘牶182-抑郁水平的关系犤

186

犤14犦马国秀思维反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牶认知融合的调节中介模

编辑:靖华

2020-08-06收稿

2024年6月1日发(作者:义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年 第35卷 第1期

13

·临床精神病学·

抑郁症患者抑郁严重程度与源检测、

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的关系

,2

赵侠

 刘健

(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合肥230032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科教科,杭州310013 通信作者:刘健

lj7037@126com)

【摘 要】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认知融合、思维反刍的关系。方法:符合

DSM5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最近2周未服用任何药物),分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3组,每组

各20例;同时招募健康对照20例。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认知融合

问卷(CFQ)及思维反刍量表(RRS)进行测评,源检测的指标为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ACSIM)。结

CSIM高于3个抑郁组,其中轻度抑郁组的ACSIM最高(均P<001)。逐步回归分析果:健康对照组的A

显示,ACSIM与SDS标准分负向关联(2059),CFQ、RRS得分均与SDS标准分正向关联(

β

=-

β

066、030)。结论:抑郁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的关系密切。

【关键词】 抑郁;源检测;认知融合;思维反刍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21)001-0013-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2101003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1):13-18)

Relationofdepressionseveritytosourcemonitoring牞

cognitivefusionandruminativeresponsesinpatientswithdepression

11牞2

ZHAOXia牞LIUJian

SchoolofMentalHealthandPsychologicalSciences牞AnhuiMedicalUniversity牞Hefei230032牞China 

DepartmentofScience

andEducation牞HangzhouSeventhPeople'sHospital牞Hangzhou310013牞China

Correspondenceauthor牶LIUJian牞lj7037@126com

【Abstract】Objective牶Toexploretherelationofdepressionseveritytosourcemonitoring牞cognitivefusionand

ruminationMethods牶ThepatientswithdepressionmeetingDSM5standardinHangzhouSeventhPeople'sHospi

0casesineachtal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threegroups牗mild牞moderateandsevere牘牞with2

groupMeanwhile牞20normalcontrolswererecruitedTheywereassessedwiththe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

牗SDS牘牞threekeytaskparadigmofsourcedetection牞CognitiveFusionQuestionnaire牗CFQ牘andRuminativeRe

sponsesScale牗RRS牘TheAverageConditionalSourceIdentificationMeasure牗ACSIM牘wasusedtoevaluate

sourcemonitoringResults牶TheaveragescoreofACSIMwashigherinnormalcontrolgroupthanindepression

group牞andtheACSIMscoresinmilddepressiongroupwasthehighest牗Ps<001牘Stepwiseregressionanalysis

showedthatACSIMscoreswerenegativelycorrelatedwiththeSDSscores牗=-2059牘牞whilethescoresofCFQ

β

andRRSwere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SDSscores牗=066牞030牘Conclusion牶Theseverityofdepressionis

β

closelyrelatedtosourcemonitoring牞cognitivefusionandrumination

【Keywords】 depression牷sourcemonitoring牷cognitivefusion牷ruminativeresponses

2021牞35牗1牘牶13-18牘牗ChinMentHealthJ牞

2016YFC130710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14

  源检测(sourcemonitoring)曾被称为来源记

忆,Johnson于1993年在《PsychologicalBulletin》

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源检测的概念来替代来源记

12]

。源检测是对记忆、知识或者信念进行归源忆

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l,Vol35,No1,2021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2

(u

σ

28]

样本量计算:依据公式n=

,其中

δ

为容许误差,参考统计标准

ασ

为总体标准差,

δ

=005,根据数据结果

σ

=0165,

δ

=0076,计

的一种评估与决策,是一种区分不同来源记忆的基

本过程。源检测可以分为内源检测、外源检测、内

外源检测(又叫真实性源检测)3类。真实性源检

测是指区分外部真实发生的事件和个体内部心理体

验的过程,比如去判断一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还是

自己想象的。真实性源检测的研究有比较成熟的研

35]

,即:学习阶究范式———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

算得n=18107,即每组最少19例。

抑郁障碍患者为2019年11月-2020年2月期

间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抑郁症门诊就诊的患者。

入组标准:

年龄18~55岁;

由门诊医生评定,

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

有足够的符合D

视听水平和理解能力,能配合完成测试;

最近两

周没有服用抗抑郁等精神类药物;

成员对研究过

程知情,并签署保密协议和知情同意书。排除标

准:

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者脑器质性疾病;

酒精或药物等滥用史;

最近6个月内接受过无抽

搐电休克、经颅磁刺激或者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

在门诊筛选样本93例,最终有效被试60例,其中

6例,女44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男1

(24±5)岁;受教育程度:高中5例,专科11

例,本科34例,本科以上7例。

健康对照组通过社会招募获得,把实验任务、

入组条件及报名方式做成纸质版宣传单发给杭州市

第七人民医院护工、患者朋友、保安、规培生及在

医院培养、实习、进修的人员。入组标准:

不符

合DSM5任何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无精神

疾病家族史;

年龄18~55岁;

有足够的视听

水平和理解能力,能愿意配合完成测试。排除标

准:

既往有精神疾病史;

有精神疾病家族史;

严重器质性疾病或者物质依赖等。最终有效被试

20例,年龄18~28岁,平均年龄(24±3)岁。

。其他人口学资料见表1

本研究获得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的审

核批准,在实验开始之前所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

书。

12工具

121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

[29]

,SDS)sionScale

段让被试学习

2种来源不同的项目(源A、源B),

学习阶段完毕后被试在测试阶段对新旧混合的项目

、来源B的3种判断;源检测的做出新源、来源A

指标为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AverageCondition

alSourceIdentificationMeasure,ACSIM)。

抑郁障碍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一项发病率高,

68]

持久性长,后果严重的精神疾病

。抑郁障碍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产生的消极观念即认为自己无

能、没有价值、无力改变等,并且将这种消极负面

9]

的想法当成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有研究表明

抑郁发作期间侵入性消极表象的存在导致把自己想

10]

象成的表象错误判断为实际发生的事件

,这属

11]

于真实性源检测错误

。正如沙赫特所言:源检

测的失误,为各种不合理甚至危险的观念进入我们

12]

的头脑打开了方便之门

。认知融合是指将想法

和情绪当作事实的倾向并照字面上将其解释为真实

13]

。思维反刍是指经历压力事件后,反复地思

考自身消极情绪或压力事件的原因、影响及结

14]

。研究表明,思维反刍、认知融合通常会延

15]

长、加剧消极情感和抑郁症状

;真实性源检测、

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都涉及区分外部真实发生的事

16]

件和个体内部心理体验的过程

目前,源检测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正常群体

1721]

及精神分裂症患者

,少有针对抑郁障碍患者

方面的研究,并且以往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研究也都

是围绕情绪加工、认知加工、人格等方面的研

2227]

,因此本研究探索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严重

程度与源检测、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的关系,不仅

可以丰富源检测的研究还可以拓展抑郁障碍研究的

新视角,并能结合认知融合、思维反刍为抑郁障碍

的干预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共20个条目,每条目1(没有)~4(总是)

4级计分,各条目相加为原始粗分,通过粗分乘以

125转化,取其整数部分而得标准分。标准分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年 第35卷 第1期

15

4]

源检测的指标为ACSIM

:先分别计算两种高抑郁倾向越严重,标准分<53分为正常,53~

62分提示轻度抑郁,63~72分提示中度抑郁,

73分提示重度抑郁。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4。

122认知融合问卷(CognitiveFusionQuestion

naire,CFQ)

[30]

、源B)的源检测能力,即来自该源的源(源A

),被再认为旧的项目中,又被归于(源A或源B

该源的项目数,然后计算其平均值得到ACSIM。

CSIM=公式:A

1YAAYBB

(+,

2YAA+YABYBB+YBA

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1(从未)~7(总是)

7级计分,各条目得分相加为最终得分,得分越高

认知融合倾向越明显。在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

88。bach

α

系数为0

123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ResponsesScale,

[31]

RRS)

其中:A表示源A,B表示源B,Y表示对项目i

ij

反应为j的频次。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越高说明

源检测能力越强。

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共分为学习和测试两个阶

35]

。正式实验开始之前,被试以自己感觉舒适段

的姿势坐在安静隔音的房间里,准备好后被试开始

练习,先熟悉该实验流程,练习的图片和词语均在

in开始进行正式实验中剔除,练习结束后休息3m

正式实验。

学习阶段:在每个试次中,首先呈现注视点+

(500ms),注视点消失后呈现指导语(“下面这个

词请你看图片”或“下面这个词请你想象”)和需

1500ms),指导语消失后,屏幕要学习的词语(

上会呈现与词语对应的情绪图片或空白框(3000

ms),此时要求被试记住该词是“看图片的”或是

“想象的”,整个学习过程无须按键反应,图片消

失后呈现空白框(500ms)。学习阶段大约持续11

min,学习词语的顺序按照伪随机顺序。

测试阶段:学习阶段结束后电脑屏幕上自动显

示请闭眼休息10sec,10sec后进入测试阶段。在

每个试次中,首先呈现注视点+(500ms),随机

150~350ms)随后呈现需要做判断间隔空白框(

3000ms),此时要求被试做出3种来源的词语(

判断,即判断屏幕上呈现的词语是学习阶段“看

图片的”或是“想象的”还是“没有见过的”

(词语在被试做出按键反应后消失,若无按键反

应,则持续5000ms后消失,“看到图片的”按1

键,“想象的词”按3键,“没有见过的”按5键。

在电脑键盘上这3个键均有标注)。每个试次结束

后,呈现黑屏(800ms)以降低两个试次之间的

干扰。测试阶段大约持续13min。流程图见图1。

14统计方法

141变量赋值

二分类自变量:“男”赋值为1,“女”赋值

为2;多分类变量:用哑变量赋值,包括婚姻(未

婚为参照)、抑郁严重程度(正常为参照)、受教

共22个条目,分为症状反刍、强迫思考、反

从不)~4(总是)4省思考3个维度,采用1(

级评分,得分越高反刍思维越严重。该量表在中国

[27]

人群中应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94。在本研

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94,3个维

度的

α

系数为090、083、090。

124刺激材料

选取情绪词语和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从王一

32]

牛等

编制的汉语情感词系统(ChineseAffective

WordsSystem,CAWS)中选取正性词和负性词各

32]

80个,从朱玉等

编制的情绪图片库中选取与情

绪词语对应的图片,正性和负性图片各30张。所

有的图片均使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编辑尺寸、

像素,统一像素为433×315,格式均为jpg,并由

软件eprime20版本呈现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

125仪器设备

采用华为HuaweiMateBook13笔记本电脑运行

试验程序,运用心理学试验编程软件Eprime20

编制实验程序。

13研究方法

131研究程序

经过一致性培训(kappa=087)的3名精神

科医生根据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对门

诊符合抑郁障碍的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先使

用SDS、CFQ、RRS进行测量,然后进行源检测

三键任务。根据SDS评分将被试划分为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重度抑郁3组。由同一名经过培训的应

用心理学硕士对满足入组标准的正常被试和抑郁症

患者进行测试及记录。

132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

16

育程度(小学为参照)。

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l,Vol35,No1,2021

图1 三键任务范式流程图

表1 4组的人口学资料及各量表得分比较[(x±s)/例数(%)]

项目

年龄/岁

性别

 男

 女

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

 专科

 本科

 本科以上

SDS标准分

ACSIM

CFQ总分

RRS总分

1(50)

2(100)

12(600)

5(250)

379±72

07±01

274±91

389±132

4(200)

3(150)

10(500)

3(150)

572±40

06±01

397±82

536±124

2(100)

1(50)

14(700)

3(150)

689±52

05±01

475±74

575±85

2(100)

7(350)

10(500)

1(50)

785±52

04±02

535±93

653±65

19427

1428

3412

2146

<0001

<0001

<0001

<0001

9(450)

11(550)

3(150)

17(850)

5(250)

15(750)

8(400)

12(600)

1106 0247

正常对照

(n=20)

24±3

轻度抑郁

(n=20)

23±4

中度抑郁

(n=20)

25±5

重度抑郁

(n=20)

23±7

F/

χ

P值

 0692

 0134

 049

558

注:SD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ACSIM,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CFQ,认知融合问卷;RRS,思维反刍量表。

142统计分析

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采用S

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个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

的人口学特征及SDS、ACSIM、CFQ、RRS得分;

earson积差相关探讨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

以抑郁程度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

度、ACSIM、CFQ得分、RRS总分作为自变量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年 第35卷 第1期

17

程度在抑郁严重程度、思维反刍、认知融合上的得

26]

,分无统计学差异,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

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4组的人口学资料及各量表得分比较

4组的SDS得分、ACSIM、CFQ得分、RRS

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进一步事后检

验发现,健康对照组的ACSIM高于3个抑郁组,

而轻度抑郁组高于中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高于重

DS、CFQ、RRS得分度抑郁组;健康对照组的S

均低于3个抑郁组,轻度抑郁组得分均低于中度抑

郁组,中度抑郁组均低于重度抑郁组。

22抑郁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认知融合、思维反刍

的相关分析

SDS标准分与ACSIM呈负相关,与CFQ、

RRS得分呈正相关(表2)。

23抑郁严重程度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正常被试(n=20)及抑郁组患者(n=60)

的SDS标准分为因变量,ACSIM、CFQ得分、

RRS总分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

程度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ACSIM与SDS标准分负向关联,CFQ得

分、RRS总分与SDS标准分正向关联(表3)。

这可能是样本来源不同且数量有限。本研究发现抑

郁严重程度主要与自身思维特点、源检测能力有

关,这可能是因为认知过程在抑郁严重程度上发挥

22]

。健康对照组源检测水平高于抑郁组,主要作用

重度抑郁组源检测水平低于中度抑郁组,中度抑郁

组的源检测水平低于轻度抑郁组。这可能是因为和

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组患者会因为各种消极的情

绪及认知方式影响了整个任务的判断,负性情绪及

思维会占用一定的心理容量,这意味着用来做其他

33]

认知加工的空间就减少了

,因此抑郁组的源检

测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抑郁症患者的源检测能力

相对较为脆弱。本研究还发现抑郁组的认知融合、

思维反刍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这与以往研究结

3436]

果一致

表2 SDS标准分与各变量得分的相关性(r)

变量x±s

SDS

标准分



-05



-041



-029073

ACSIM

CFQ

得分

SDS标准分604±161

ACSIM

CFQ得分

RRS总分

06±01



419±129

 081



537±142

 071



注:P<001。SD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ACSIM,平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

偏回归系数

)系数(

β

-2059

 066

 030

标准误(SE)

658

012

010

t值

-313

 563

 292

FQ,认知融合问卷;RRS,思维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C

反刍量表。

表3 以SDS标准分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n=80)

自变量

ACSIM

CFQ得分

RRS总分

P值

 0002

<0001

 0005

标化偏回归

系数

-021

 053

 026

adj

071070

注:SD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ACSIM,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CFQ,认知融合问卷;RRS,思维反刍量表。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严重程度越高,AC

SIM越低源检测能力越弱。抑郁严重程度与认知融

合、思维反刍得分呈正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

1314]

。这说明认知融合和思维反刍有可能会加

的、主观的数据当成客观现实,做出错误判断,往

3738]

。往会加重抑郁。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以往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健康群体

1719]

及精神分裂症患者

。本研究发现抑郁严重程

强抑郁严重程度。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

严重程度与源检测水平之间负向关联,源检测水平

的提高,能让抑郁症患者更加有效地进行信息加

工,从而更好地区分内心体验与客观现实减轻抑

郁;源检测水平降低,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将内部

度与认知融合存在正向关联,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

13]

。抑郁症患者对各种消极想法的融合并将其致

解释为真实的,就很容易带来情绪和自我认知上的

25]

困扰

。与消极想法融合的倾向。使得人们不能

客观地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从而加重抑郁,

18

14]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思维反刍对抑郁严重

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l,Vol35,No1,2021

D犦哈尔滨牶哈尔滨工程大学牞2016型犤

犤15犦郭素然牞伍新春反刍思维牶理论解释、产生机制与测量工具

犤J犦中国特殊教育牞2011牞牗3牘牶89-93

犤16犦黄明明牞金童林牞赵守盈大学生心理僵化对抑郁的影响牶反刍

J犦心理研究牞2019牞12牗5牘牶469-476思维与正念的作用犤

犤17犦KraemerKR牞EnamT牞McDonoughIMCognitivereservemoder

atesolderadults'memoryerrorsinautobiographicalrealitymonito

ringtask犤J犦PsycholNeurosci牞2019牞12牗2牘牶247-256

犤18犦AynsworthC牞NematN牞CollertonD牞etalRealitymonitoringper

formanceandtheroleofvisualimageryinvisualhallucinations

犤J犦牞2017牞97牶115-122doi牶101016/jbrat201707012

犤19犦GarrisonJR牞FernandezEgeaE牞ZamanR牞etalRealitymonitoring

impairmentinschizophreniareflectsspecificprefrontalcortexdys

NeuroimageClin牞2017牞14牶260-268doi牶101016/function犤J犦

nicl201701028j

犤20犦朱磊记忆源检测的特征与机制研究犤D犦上海牶华东师范大

2009学牞

犤21犦朱磊记忆源检测的双加工机制犤J犦心理科学牞2009牞32牗6牘牶

1411-1413

犤22犦廖成菊牞冯正直抑郁症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脑机制犤J犦心

2010牞18牗2牘牶282-287理科学进展牞

犤23犦黄黄河积极心理表象对抑郁个体行为激活的干预研究犤D犦

南昌牶江西师范大学牞2019

犤24犦王闪闪抑郁症患者发病进程中神经机制的探索犤D犦重庆牶西

南大学牞2015

犤25犦杨翠茹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偏向及其与心理灵活性之间关系的

研究犤D犦合肥牶安徽医科大学牞2019

犤26犦尤晨抑郁症状与年龄、性别相关因素的分析犤D犦上海牶复旦

2013大学牞

犤27犦王双红不同情绪对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自我参照加工的影响

犤D犦湖南师范大学牞2018

犤28犦张厚粲牞戴海琦心理学统计方法的多元性及其应用犤C犦中国

心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北京牶

中国心理学会牞2009牶388

犤29犦王文菁牞谭文艳Zung抑郁自评量表的因子分析犤J犦广东医学牞

2011牞32牗16牘牶2191-2193

犤30犦张维晨牞吉阳牞李新牞等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

犤J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牞2014牞28牗1牘牶40-44

犤31犦韩秀牞杨宏飞NolenHoeksema反刍思维量表在中国的试用

犤J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牞2009牞17牗5牘牶550-551

犤32犦王一牛牞周立明牞罗跃嘉汉语情感词系统的初步编制及评定

犤J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牞2008牗8牘牶608-612

犤33犦林静注意分离、监控类型对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之间难度差

D犦杭州牶浙江大学牞2006异的影响研究犤

犤34犦郭素然牞伍新春反刍思维与心理健康牗综述牘犤J犦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牞2011牞25牗4牘牶314-318

犤35犦许熙虎牞崔云龙牞曹静牞等大学生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及正念

与焦虑抑郁关系犤J犦中国公共卫生牞2018牞34牗5牘牶741-744

犤36犦吴晓臖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反刍思维及其认知机制比较

犤D犦杭州牶浙江大学牞2019

犤37犦DeasonRG牞NadkarniNA牞TatMJ牞etalTheuseofmetacognitive

strategiestodecreasefalsememoriesinsourcemonitoringinpa

Cortex牞2017牞91牶287-tientswithmildcognitiveimpairment犤J犦

doi牶101016/jcortex201701022296

犤38犦GarrisonJR牞MoseleyP牞AldersonDayB牞etalTestingcontinuum

modelsofpsychosis牶noreductioninsourcemonitoringabilityin

Cortex牞healthyindividualspronetoauditoryhallucinations犤J犦

2017牞91牶197-207doi牶101016/jcortex201611011

程度有正向预测作用,思维反刍是一种适应不良的

思维方式,反复思索负面情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加剧和助长了抑郁情绪,是引发个体抑郁的重

15]

。要认知因素,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

的是横断面研究,样本量少,实验结束后未做随访

和治疗研究,并且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和转变

规律复杂,因此研究结果能否推广至其他抑郁症患

者有待验证。其次,由于问卷是自评式问卷,主观

填写,难免存在作答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

采用追踪研究的范式来进一步探讨抑郁严重程度受

到源检测、认知融合及思维反刍的影响,以帮助抑

郁症患者改善认知过程进而减少和缓解抑郁的发生

和发展。

参考文献

犤1犦JohnsonMK牞HashtroudiS牞LindsayDSSourcemonitoring犤J犦

PsycholBull牞1993牞114牗1牘牶3-28

犤2犦LindsayDS牞JohnsonMK牞KwonPDevelopmentalchangesin

memorysourcemonitoring犤J犦JExpChildPsychol牞1991牞52牗3牘牶

297-318

犤3犦VercammenA牞KnegteringH牞BruggemanR牞etalSubjectiveloud

nessandrealityofauditoryverbalhallucinationsandactivationof

SchizophrBull牞2011牞37theinnerspeechprocessingnetwork犤J犦

牗5牘牶1009-1016

犤4犦KingDR牞SchubertML牞MillerMBLateralposteriorparietalactivi

tyduringrealitymonitoringdiscriminationsofmemoriesofhigh

CognAffectBehavNeurosci牞andlowperceptualvividness犤J犦

2015牞15牗3牘牶662-679

犤5犦JohnsonMK牞KouniosJ牞ReederJATimecoursestudiesofreality

JExpPsycholLearnMemCogn牞monitoringandrecognition犤J犦

1994牞20牗6牘牶1409-1419

犤6犦尹红蕾牞赵静波抑郁症、焦虑症症状分布特点分析犤J犦中国健

康心理学杂志牞2012牞20牗6牘牶827-829

犤7犦余勇牞谢悦牞杨雪牞等四川省居民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犤J犦现代预防医学牞2020牞47牗15牘牶2793-2796

犤8犦孔霞抑郁症自我概念异常的脑机制研究犤D犦重庆牶西南大

学牞2015

犤9犦杨小光抑郁倾向个体的情绪调节目标及其电生理机制犤D犦

深圳牶深圳大学牞2018

犤10犦张霞表象激活混淆与错误记忆的关系———来自ERP研究的

J犦心理学探新牞2016牞36牗4牘牶310-317证据犤

犤11犦KensingerEA牞SchacterDLRealitymonitoringandmemorydistor

MemCognit牞2006牞tion牶effectsofnegative牞arousingcontent犤J犦

34牗2牘牶251-260

犤12犦MitchellKJ牞JohnsonMKSourcemonitoring15yearslater牶what

havewelearnedfromfMRIabouttheneuralmechanismsofsource

PsycholBull牞2009牞135牗4牘牶638-677memory牽犤J犦

犤13犦杨翠茹牞刘健牞刘露牞等抑郁症患者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与

J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牞2019牞33牗3牘牶182-抑郁水平的关系犤

186

犤14犦马国秀思维反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牶认知融合的调节中介模

编辑:靖华

2020-08-06收稿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