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5820)

IT圈 admin 55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3日发(作者:过阳夏)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

1. 真核生物中不存在反转录现象。( )

答案:错误

解析:反转录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存在于反转录病毒的生活史

之中,也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中端粒酶催化的反

应就是反转录反应。

2. 胰高血糖素可激活磷酸果糖激酶2(PFK2)。( )[中国科技

大学2008研]

答案:错误

解析:胰高血糖素可抑制磷酸果糖激酶2(PFK2)。

3. 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起始物都是PRPP。( )

答案:错误

解析: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起始物是PRPP;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一开始没

有核糖参加。

4. 肾上腺素既可以产生“快反应”,又可以产生“慢反应”。

( )

答案:正确

解析:cAMP可以通过PKA激活CREB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而产生慢

反应。

5. 葡萄糖通过脱氢可异构为果糖。( )[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错误

解析:

6. 生物体的DNA复制都是双向对称的,没有例外。( )[中国

科学院研]

答案:错误

解析:生物体的DNA复制并不都是双向对称复制的,如枯草杆菌的

DNA复制就是双向不对称复制的,同样也有少部分原核生物DNA是

进行单向复制的。

7. 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体I、Ⅱ、Ⅲ和Ⅳ中均含有FeS蛋白。

( )

答案:错误

解析:复合体Ⅰ、Ⅱ和Ⅲ均含有FeS蛋白但复合体Ⅳ缺乏FeS蛋白。

8. 磷脂是中性脂。( )

答案:错误

解析:磷脂不是中性脂,中性脂通常是指三酰甘油,因其分子中的酸

性基结合掉了,所以是中性的,称为中性脂。

9. 色氨酸操纵子中含有衰减子序列。( )[华南理工大学2005

研]

答案:正确

解析: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除了阻遏系统以外,还有弱化子系统。

10. DNA复制是在起始阶段进行控制的,一旦复制开始,它即进行下

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 )

答案:正确

解析:

11.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

争性抑制剂。( )[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正确

解析:

12. 各种物质甲基化修饰的甲基直接来源于N5甲基四氢叶酸。

( )

答案:错误

解析:

13. 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Ⅰ也具有核酸酶的活性。( )

大学2018研]

答案:正确

解析:

14. 琥珀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掺入线粒体内膜的酶。

( )[南开大学研]

答案:正确

解析:琥珀酸脱氢酶可作为判断线粒体内膜的标志。

15. RNA病毒的复制通常不需要引物。( )

答案:正确

解析:

中山[

16. DNA的复制、转录、重组、损伤修复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都依赖

于特定的WatsonCrick碱基对。( )[南京大学2007研]

答案:正确

解析:

17. 尿素循环的限速酶——精氨酸对于过量氨基的反应是强烈地提

高其活性。( )

答案:错误

解析:尿素循环的限速酶为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

18. 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人,体内不会缺乏维生素A。( )

答案:错误

解析:

19. 氨基酸的运载是由tRNA实现的,所有的tRNA都含有CAA顺序

的氨基酸臂,它是氨基酸与tRNA的结合部位。( )

答案:错误

解析:tRNA氨基酸臂的顺序为CCA。

20. 蛋白质变性后,会使大量氨基酸游离出来。( )[山东大学

2016研]

答案:错误

解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一级结构仍保持

完整,所以不会有氨基酸游离出来,大量氨基酸游离出来的现象称为

氨基酸的降解。

21. 用化学修饰法能使一个肽只在精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处被胰蛋

白酶水解。( )

答案:正确

解析:

22. 生物体中遗传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具有摆动性。( )

答案:错误

解析:生物体中遗传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具有摆动性。

23. 内含肽仅存在于单细胞生物。( )

答案:正确

解析:迄今为止发现的150多种内含肽都存在于单细胞生物。

24. 胆固醇虽然不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但却具有调节生物膜流动

性的作用。( )

答案:正确

解析:

25. 人体嘌呤核苷酸循环可以帮助氨基酸脱去氨基。( )[复旦

大学2008研]

答案:正确

解析:

26. 乙醛酸循环是植物体内的氧化供能途径。( )[南开大学

2007研]

答案:错误

解析:乙醛酸循环是植物油料作物以及种子的细胞内脂肪酸氧化分解

为乙酰CoA之后,在乙醛酸体内生成琥珀酸、乙醛酸和苹果酸;此琥

珀酸可用于糖的合成的过程。

27.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真核生物基

因表达的调控可以发生在各个水平,但主要也是在转录水平。( )

[华中科技大学2004研]

答案:正确

解析:基因表达是多级水平上进行的复杂事件,可分为转录水平(基

因激活及转录起始),转录后水平(加工及转运),翻译水平及翻译

后水平,但以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最重要。

28. 与EFG结合的GTP水解是核糖体移位的直接动力。( )[中

山大学研]

答案:正确

解析:

2、名词解释题(65分,每题5分)

1. RNA编辑(RNA editing)

答案:RNA编辑是指发生在某些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基因组编码的

mRNA的后加工过程中,在mRNA的编码区内增减或改变基因编码

信息的过程。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在mRNA的编码区内增减一定

数目的核苷酸(主要是尿苷酸),另一种是mRNA编码区的碱基发生

转换或颠换。

解析:空

2. 转氨基作用

答案:转氨作用是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转氨作用过程中α氨基酸

的氨基经转氨酶催化转移给α酮酸,又称氨基移换作用。此反应是可

逆的,正向的转氨作用为氨基酸的分解,逆向的反应为氨基酸的合成。

反应的方向取决于α酮酸的相对浓度。用肝转氨酶作实验的结果指出:

除Gly、Thr和Lys外,Glu的氨基能被转移给其余一切天然氨基酸

的酮酸。

解析:空

3. 外肽酶[武汉大学2014研]

答案:外肽酶又称肽链端解酶,或端解酶,是蛋白水解酶一类,可催

化多肽链末端肽键水解,游离末端氨基酸。根据其所剪切肽链末端为

氨基端或羧基端又可分为氨基肽酶和羧基肽酶;此外,还包括催化二

肽水解的二肽酶,从多肽链末端剪切二肽的二肽基肽酶。

解析:空

4. 别嘌呤醇

答案:别嘌呤醇是指结构上(嘌呤环上第7位是C,第8位是N)类

似于次黄嘌呤的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常用来

治疗痛风。

解析:空

5. 减色效应

答案:DNA复性后紫外吸收减少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解析:空

6.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并不进入细胞内,而是间接激

活细胞内其他可扩散,并能调节信号转导蛋白活性的小分子或离子。

它是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只有通过第

二信使对信息的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器才能发挥特定的生

理功能或效应。第二信使包括cAMP、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和

一氧化碳等物质。

解析:空

7. 增强子(enhance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

答案:增强子(enhancer)是指能提高转录起始效率的序列。增强子

可位于转录起始点的5′或3′末端,而且一般与所调控的靶基因的距离

无关。

解析:空

8. 沉默子(silencer)

答案:沉默子是指参与基因表达负调控的元件,位于结构基因远端上

游区,由一些保守的重复序列组成几个区。当有特异转录因子与它结

合后,结合物能对转录起阻遏作用,使基因表达活性关闭。它的调控

作用不受位置和距离的影响。

解析:空

9. 肉毒碱穿梭系统(Carnitine shuttle system)[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2015研]

答案:肉毒碱穿梭系统是指由于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在线粒体的基

质中进行的,而在细胞液中形成的长链脂酰CoA不能通过线粒体内膜,

此时就需要内膜上的载体肉碱携带,在肉碱脂酰转移酶I的作用下以脂

酰基的形式跨越内膜而进入基质一种穿梭系统。

解析:空

10. 释放因子

答案:释放因子是指在翻译终止阶段起作用的蛋白因子(不称为终止

因子)。RF辨认mRNA上的终止密码,并结合于A位上。大肠杆菌

的RF1和RF2分别辨认3种不同的终止密码,RF3激活核糖体上的

转肽酶,使之表现为酯酶的水解活性。

解析:空

11.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答案:增色效应是指核酸发生变性的时候,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

增加的现象。

解析:空

12. 单价反馈抑制

答案:单价反馈抑制是指一个单一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对催化关键步

骤的酶活性,通常是第一步反应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解析:空

13. 亲和层析[山东大学2016研]

答案:亲和层析是指在生物分子中有些分子的特定结构部位能够同其

他分子相互识别并结合,如酶与底物的识别结合、受体与配体的识别

结合、抗体与抗原的识别结合,这种结合既是特异的,又是可逆的,

改变条件可以使这种结合解除的层析技术。

解析:空

3、填空题(150分,每题5分)

1. 纤维素是由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答案:D葡萄糖|β1,4

解析:

2. 多数普通的天然糖(如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核糖)的构型是

型。

答案:D

解析:

3. 对人类而言,嘧啶代谢的终产物为。葡萄糖和甘油进行分解代谢

的活化形式分别是和。[四川大学2008研]

答案:β氨基异丁酸|6磷酸葡萄糖|α磷酸甘油

解析:

4. 在动物细胞匀浆(假定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途径都

是正常的)中分别加入下列底物,彻底氧化成CO2时,分别能产生多

少分子ATP?丙酮酸(Pyruvate)ATP;葡萄糖(Glucose)ATP;乙酰

辅酶A(AcetylCoA)ATP。[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研]

答案:12.5|30或32|10

解析:

5. HMP途径氧化阶段的两个关键酶是和,还原阶段的两个关键酶是

和,为生物体提供的主要贡献是和等。[复旦大学2007研]

答案: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转酮酶|转醛酶

|NADPH|磷酸戊糖

解析:

6. PO是指呼吸链每消耗所用去的,或产生的比值。

答案:1mol原子氧|无机磷mol数|ATPADP

解析:

7. 酶活力的调节包括酶的调节和酶的调节。[华东师范大学2008研]

答案:活性|量

解析:

8. 对于一个服从米氏动力学方程的酶,设当[S]为Km,v为

35μmolmin的酶促反应的Vmax。

答案:70μmolmin

解析:米氏方程:,[S]=Km,v=35μmolmin,代入方程,,得

Vmax=70μmolmin。

9. 真核细胞的mRNA帽子由组成,其尾部由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

是,。

答案:m7G|poly A|m7G识别起始信号的一部分|polyA对mRNA

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

解析:

10. 脂溶性激素的细胞质受体在无配体时通常与结合在一起。

答案:热激蛋白90(HSP90)

解析:

11. 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的蛋白质包括、、、、、和等。

答案:引物合成酶|DNA聚合酶Ⅰ|DNA聚合酶Ⅱ|DNA聚合酶Ⅲ|拓

扑异构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解析:

12. CoQ在波长nm处有特殊的吸收峰,当还原为氢醌后,其特殊的

吸收峰。

答案:270~290nm|消失

解析:

13. 在脂肪酸的分解代谢中长链脂酰辅酶A以形式运转到线粒体内,

经过作用,生成,参加三羧酸循环。

答案:脂酰肉碱|β氧化|乙酰辅酶A

解析:

14. 具有紫外光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是Phe、Tyr和Trp,其中的摩尔

吸光系数最大。

答案:Trp

解析:

15. 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位置不带羟基。

答案:2′

解析:

16. 在糖、脂、和蛋白质代谢的互变过程中,和是关键物质。

答案:丙酮酸|乙酰CoA

解析:

17. 锌指结构的C端部分与DNA结合而N端部分主要参与的形成。

这种因子通常具有三个结构域:活化区,结合区和结合区。

答案:二聚体|转录|DNA|激素

解析:

18. 和因分别发现了而共同获得1989年的诺贝

尔化学奖。

答案:核酶

解析:

19. 激素的脱敏作用是指,水溶性激素出现脱敏的主要原因是和。

答案:激素与靶细胞长时间的保温引起靶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受

体的共价修饰|受体数目的下调

解析:

20. 真核生物mRNA的5′末端具有结构,它是由催化产生的;而真

核生物mRNA的3′末端通常具有。[河北大学2012、2014研]

答案:帽子|鸟苷酸转移酶|poly(A)尾巴

解析:

21. 脂酸合酶复合物一般只合成,动物中脂酸碳链延长由或酶系统

催化;植物的脂酸碳链延长酶定位于。

答案:软脂酸|线粒体|内质网|细胞质

解析:

22. 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

答案:2,4二硝基苯酚|缬氨霉素|解偶联蛋白

解析:

23. 磷酸吡哆醛促进氨基酸的消旋作用、作用和作用。

答案:转氨基|脱羧

解析:

24. 核苷酸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中,其核糖的直接供体是。

学2018研]

答案: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

解析:

25. 甲状腺素的生物合成受到、的抑制。

答案:硫脲|硫脲嘧啶

解析:

26. 染色体中DNA与结合成复合体,并形成串珠样的结构。

范大学研]

中山大

北京师

[

[

答案:组蛋白|核小体(螺旋管)

解析:核小体是由组蛋白核心和盘绕其上的DNA所构成,由连接

DNA相连,犹如一串念珠,核小体链可进一步盘绕成染色质丝。真核

生物染色体还存在更高层次的组织,使DNA进一步被压缩,由染色质

纤丝组成突环,再由突环形成玫瑰花形状的结构,进而组装成螺旋管,

由螺旋管再组装成染色单体。

27. 乳酸脱氢酶是由两种不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聚体,假定这些多肽

链任意地组合形成此酶,那么该酶具有种同工酶。[中山大学研]

答案:五

解析:亚基分别为M和H,四聚体的组合方式为M4、M3H、M2H2、

MH3和H4

28. 根据国际酶学系统分类法,催化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的酶为酶

类。

答案:连接(合成)酶类(Ⅵ类)

解析:

29. 某些RNA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可借助于RNA指导RNA聚合酶进

行病毒RNA的。[北京师范大学研]

答案:自我复制

解析:

30. tRNA三级结构是形。[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倒L

解析:

4、简答题(50分,每题5分)

1. 如何证明U5snRNP既参与主要拼接途径、又参与次要拼接途径?

答案:在体外主要拼接途径和次要拼接途径的拼接体系中,分别加入

U5snRNP的单克隆抗体,结果两种体系中的拼接反应都受影响,说

明U5snRNP参与了两种拼接途径。也可以在上述拼接体系中分别加

入与U5snRNP中的snRNA互补的DNA片段,然后再加入

RNaseH、DNA与snRNA结合,RNaseH水解杂交链中的snRNA,

最终影响两种体系中的拼接反应,说明U5snRNP参与了两种拼接途

径。

解析:空

2. 什么是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有什么功能?

答案: (1)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定义:生物体一方面不断地从周

围环境中摄取物质,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变为自己的组成成分,即

为同化作用;另一方面,将原有的组成成分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分

解为简单成分重新利用或排出体外,即为异化作用。

(2)功能:通过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生物体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解析:空

3. 试比较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的异同。

答案: (1)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的共同点:

①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都是催化游离氨(NH4+)与TCA

循环产生的CO2(HCO3形式)反应生成氨甲酰磷酸。

②催化反应时都要消耗2分子ATP。

③都能被N乙酰Glu激活。

(2)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的不同点在于:

①氨甲酰磷酸合酶Ⅰ存在于线粒体中,参与尿素的合成;

②氨甲酰磷酸合酶Ⅱ存在于胞质中,参与尿嘧啶的合成。

解析:空

4. 生物氧化与物质在体外的氧化有何区别?[南开大学2016研]

答案: 有机分子在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

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其与体外的一般氧化反应如燃烧相同,都是脱氢、

失电子或与氧结合,消耗氧气,都生成CO2和H2O,所释放的能量

也相同。不同点如下表所示。

解析:空

5.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酮尿?

答案:酮尿是酮体代谢异常病。酮体是在肝脏线粒体中合成的,严重

饥饿或糖尿病患者由于消耗大量体内糖的贮存,肝外组织不能自血液

中获取充分的葡萄糖,这时,肝脏为了输出能量,一方面糖异生加剧,

耗尽维系三羧酸循环的草酰乙酸,另一方面,脂肪酸、蛋白质也被大

量动员,产生大量的乙酰CoA,由于缺乏草酰乙酸而进入酮体合成,

结果病人肝中酮体合成过量,造成血液中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

上升(后两者还会造成酸中毒),多余的酮体只能随尿液排出,出现

酮尿。

解析:空

6. 在肽链延伸过程中,氨基酸进位和核糖体移位两步都需要GTP提

供能量,但肽键形成这一步却不依赖于GTP,那么转肽反应的能量来自

哪里?

答案:转肽反应发生在P位上的肽酰tRNA和A位上的氨酰tRNA之

间,氨酰tRNA中储存了氨基酸活化反应中消耗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的

能量,在转肽反应中用来驱动肽键形成。

解析:空

7. 简要说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内RNA合成的异同点。[北京师范

大学研]

答案: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是相似的,都是以DNA

为模板合成RNA,但也有不同,表现在:

(1)原核细胞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而真核细胞有3种RNA

聚合酶;

(2)启动子的结构特点不同,真核细胞有3种不同的启动子及其

他与转录有关的元件;

(3)真核的转录有很多蛋白因子的介入。

解析:空

8. 试比较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异同点。

答案: (1)相同点:

①都在肝细胞的胞液中进行;

②由PRPP参加;

③CO2、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参与;

④先生成IMP或UMP;

⑤催化第一、二步反应的酶是关键酶。

(2)不同点:①合成原料不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所需要的原料

有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CO2、一碳单位(N5,N10甲烯

四氢叶酸与N10甲酰四氢叶酸)、PRPP;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有

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一碳单位(仅胸苷酸合成)、PRPP。

②合成程序不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

成嘌呤环,从而形成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首先是合成嘧啶

环,再与磷酸核糖结合形成核苷酸,最先合成的核苷酸是UMP。

③反馈调节不同。嘌呤核苷酸产物反馈抑制PRPP合成酶、酰胺

转移酶等起始反应的酶;嘧啶核苷酸产物反馈抑制PRPP合成酶、氨

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等起始反应的酶;

④生成的核苷酸前体物不同。嘌呤核苷酸最先合成的核苷酸是

IMP;嘧啶核苷酸最先合成的核苷酸是UMP。

解析:空

9. 写出尿酸的化学结构,并简要说明它的来历。[上海师范大学研]

答案: 陆生动物将脱下的氨转变为尿素。鸟类和陆生的爬虫类,

因体内水分有限,它们的排氨方式是形成固体尿酸的悬浮液排出体外。

因此,鸟类和爬虫类又称为排尿酸动物。

(1)尿酸的形成过程为:

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尿酸:

(2)尿酸的化学结构如下:

尿酸是由嘌呤碱分解代谢产生的。

解析:空

10. 用稀酸或高盐溶液处理染色质,可以使组蛋白与DNA解离,请

解释。

答案: 稀酸或高盐溶液处理染色质,可以使组蛋白与DNA解离

的原因是:

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结合依靠的是组蛋白带正电的碱性基团与

DNA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之间的静电引力,如果用稀酸处理复合物,

则磷酸基团质子化而失去所带的负电荷,复合物解离。如果用高盐溶

液处理复合物,则阳离子与磷酸基团结合而取代了组蛋白,导致组蛋

白与DNA解离。

解析:空

5、计算题(5分,每题5分)

1. 假设浓度为2×104molL的抑制剂(I)可使酶活力被抑制75,求

这个非竞争性抑制剂的Ki值。注:非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公式为

答案: 没有抑制剂时,酶反应满足米氏方程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后满足式子

设未加入非竞争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为v1,加入非竞争抑制剂

后酶促反应速率为v2。

根据题意,可知v2=0.25v1。

方程①与方程②相比,即可得:10.25=1+[I]Ki

带入数值[I]=2×104molL,得Ki≈6.67×105molL。

所以此非竞争抑制剂的Ki为6.67×105molL。

解析:空

6、论述题(25分,每题5分)

1. 糖尿病人口中有烂苹果味,这种物质能否被人利用?简要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2017研]

答案: 糖尿病人口中有烂苹果味道是体内酮体产生过多的味道,

是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一个症状。

(1)这种物质在特定的组织中和情况下可以被利用。

(2)原因:酮体是糖类物质不足时,由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中间代

谢产物乙酰辅酶A堆积而形成的。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

酮。

2024年6月3日发(作者:过阳夏)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

1. 真核生物中不存在反转录现象。( )

答案:错误

解析:反转录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存在于反转录病毒的生活史

之中,也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中端粒酶催化的反

应就是反转录反应。

2. 胰高血糖素可激活磷酸果糖激酶2(PFK2)。( )[中国科技

大学2008研]

答案:错误

解析:胰高血糖素可抑制磷酸果糖激酶2(PFK2)。

3. 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起始物都是PRPP。( )

答案:错误

解析: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起始物是PRPP;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一开始没

有核糖参加。

4. 肾上腺素既可以产生“快反应”,又可以产生“慢反应”。

( )

答案:正确

解析:cAMP可以通过PKA激活CREB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而产生慢

反应。

5. 葡萄糖通过脱氢可异构为果糖。( )[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错误

解析:

6. 生物体的DNA复制都是双向对称的,没有例外。( )[中国

科学院研]

答案:错误

解析:生物体的DNA复制并不都是双向对称复制的,如枯草杆菌的

DNA复制就是双向不对称复制的,同样也有少部分原核生物DNA是

进行单向复制的。

7. 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体I、Ⅱ、Ⅲ和Ⅳ中均含有FeS蛋白。

( )

答案:错误

解析:复合体Ⅰ、Ⅱ和Ⅲ均含有FeS蛋白但复合体Ⅳ缺乏FeS蛋白。

8. 磷脂是中性脂。( )

答案:错误

解析:磷脂不是中性脂,中性脂通常是指三酰甘油,因其分子中的酸

性基结合掉了,所以是中性的,称为中性脂。

9. 色氨酸操纵子中含有衰减子序列。( )[华南理工大学2005

研]

答案:正确

解析: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除了阻遏系统以外,还有弱化子系统。

10. DNA复制是在起始阶段进行控制的,一旦复制开始,它即进行下

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 )

答案:正确

解析:

11.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

争性抑制剂。( )[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正确

解析:

12. 各种物质甲基化修饰的甲基直接来源于N5甲基四氢叶酸。

( )

答案:错误

解析:

13. 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Ⅰ也具有核酸酶的活性。( )

大学2018研]

答案:正确

解析:

14. 琥珀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掺入线粒体内膜的酶。

( )[南开大学研]

答案:正确

解析:琥珀酸脱氢酶可作为判断线粒体内膜的标志。

15. RNA病毒的复制通常不需要引物。( )

答案:正确

解析:

中山[

16. DNA的复制、转录、重组、损伤修复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都依赖

于特定的WatsonCrick碱基对。( )[南京大学2007研]

答案:正确

解析:

17. 尿素循环的限速酶——精氨酸对于过量氨基的反应是强烈地提

高其活性。( )

答案:错误

解析:尿素循环的限速酶为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

18. 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人,体内不会缺乏维生素A。( )

答案:错误

解析:

19. 氨基酸的运载是由tRNA实现的,所有的tRNA都含有CAA顺序

的氨基酸臂,它是氨基酸与tRNA的结合部位。( )

答案:错误

解析:tRNA氨基酸臂的顺序为CCA。

20. 蛋白质变性后,会使大量氨基酸游离出来。( )[山东大学

2016研]

答案:错误

解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一级结构仍保持

完整,所以不会有氨基酸游离出来,大量氨基酸游离出来的现象称为

氨基酸的降解。

21. 用化学修饰法能使一个肽只在精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处被胰蛋

白酶水解。( )

答案:正确

解析:

22. 生物体中遗传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具有摆动性。( )

答案:错误

解析:生物体中遗传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具有摆动性。

23. 内含肽仅存在于单细胞生物。( )

答案:正确

解析:迄今为止发现的150多种内含肽都存在于单细胞生物。

24. 胆固醇虽然不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但却具有调节生物膜流动

性的作用。( )

答案:正确

解析:

25. 人体嘌呤核苷酸循环可以帮助氨基酸脱去氨基。( )[复旦

大学2008研]

答案:正确

解析:

26. 乙醛酸循环是植物体内的氧化供能途径。( )[南开大学

2007研]

答案:错误

解析:乙醛酸循环是植物油料作物以及种子的细胞内脂肪酸氧化分解

为乙酰CoA之后,在乙醛酸体内生成琥珀酸、乙醛酸和苹果酸;此琥

珀酸可用于糖的合成的过程。

27.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真核生物基

因表达的调控可以发生在各个水平,但主要也是在转录水平。( )

[华中科技大学2004研]

答案:正确

解析:基因表达是多级水平上进行的复杂事件,可分为转录水平(基

因激活及转录起始),转录后水平(加工及转运),翻译水平及翻译

后水平,但以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最重要。

28. 与EFG结合的GTP水解是核糖体移位的直接动力。( )[中

山大学研]

答案:正确

解析:

2、名词解释题(65分,每题5分)

1. RNA编辑(RNA editing)

答案:RNA编辑是指发生在某些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基因组编码的

mRNA的后加工过程中,在mRNA的编码区内增减或改变基因编码

信息的过程。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在mRNA的编码区内增减一定

数目的核苷酸(主要是尿苷酸),另一种是mRNA编码区的碱基发生

转换或颠换。

解析:空

2. 转氨基作用

答案:转氨作用是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转氨作用过程中α氨基酸

的氨基经转氨酶催化转移给α酮酸,又称氨基移换作用。此反应是可

逆的,正向的转氨作用为氨基酸的分解,逆向的反应为氨基酸的合成。

反应的方向取决于α酮酸的相对浓度。用肝转氨酶作实验的结果指出:

除Gly、Thr和Lys外,Glu的氨基能被转移给其余一切天然氨基酸

的酮酸。

解析:空

3. 外肽酶[武汉大学2014研]

答案:外肽酶又称肽链端解酶,或端解酶,是蛋白水解酶一类,可催

化多肽链末端肽键水解,游离末端氨基酸。根据其所剪切肽链末端为

氨基端或羧基端又可分为氨基肽酶和羧基肽酶;此外,还包括催化二

肽水解的二肽酶,从多肽链末端剪切二肽的二肽基肽酶。

解析:空

4. 别嘌呤醇

答案:别嘌呤醇是指结构上(嘌呤环上第7位是C,第8位是N)类

似于次黄嘌呤的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常用来

治疗痛风。

解析:空

5. 减色效应

答案:DNA复性后紫外吸收减少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解析:空

6.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并不进入细胞内,而是间接激

活细胞内其他可扩散,并能调节信号转导蛋白活性的小分子或离子。

它是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只有通过第

二信使对信息的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器才能发挥特定的生

理功能或效应。第二信使包括cAMP、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和

一氧化碳等物质。

解析:空

7. 增强子(enhance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

答案:增强子(enhancer)是指能提高转录起始效率的序列。增强子

可位于转录起始点的5′或3′末端,而且一般与所调控的靶基因的距离

无关。

解析:空

8. 沉默子(silencer)

答案:沉默子是指参与基因表达负调控的元件,位于结构基因远端上

游区,由一些保守的重复序列组成几个区。当有特异转录因子与它结

合后,结合物能对转录起阻遏作用,使基因表达活性关闭。它的调控

作用不受位置和距离的影响。

解析:空

9. 肉毒碱穿梭系统(Carnitine shuttle system)[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2015研]

答案:肉毒碱穿梭系统是指由于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在线粒体的基

质中进行的,而在细胞液中形成的长链脂酰CoA不能通过线粒体内膜,

此时就需要内膜上的载体肉碱携带,在肉碱脂酰转移酶I的作用下以脂

酰基的形式跨越内膜而进入基质一种穿梭系统。

解析:空

10. 释放因子

答案:释放因子是指在翻译终止阶段起作用的蛋白因子(不称为终止

因子)。RF辨认mRNA上的终止密码,并结合于A位上。大肠杆菌

的RF1和RF2分别辨认3种不同的终止密码,RF3激活核糖体上的

转肽酶,使之表现为酯酶的水解活性。

解析:空

11.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答案:增色效应是指核酸发生变性的时候,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

增加的现象。

解析:空

12. 单价反馈抑制

答案:单价反馈抑制是指一个单一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对催化关键步

骤的酶活性,通常是第一步反应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解析:空

13. 亲和层析[山东大学2016研]

答案:亲和层析是指在生物分子中有些分子的特定结构部位能够同其

他分子相互识别并结合,如酶与底物的识别结合、受体与配体的识别

结合、抗体与抗原的识别结合,这种结合既是特异的,又是可逆的,

改变条件可以使这种结合解除的层析技术。

解析:空

3、填空题(150分,每题5分)

1. 纤维素是由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答案:D葡萄糖|β1,4

解析:

2. 多数普通的天然糖(如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核糖)的构型是

型。

答案:D

解析:

3. 对人类而言,嘧啶代谢的终产物为。葡萄糖和甘油进行分解代谢

的活化形式分别是和。[四川大学2008研]

答案:β氨基异丁酸|6磷酸葡萄糖|α磷酸甘油

解析:

4. 在动物细胞匀浆(假定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途径都

是正常的)中分别加入下列底物,彻底氧化成CO2时,分别能产生多

少分子ATP?丙酮酸(Pyruvate)ATP;葡萄糖(Glucose)ATP;乙酰

辅酶A(AcetylCoA)ATP。[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研]

答案:12.5|30或32|10

解析:

5. HMP途径氧化阶段的两个关键酶是和,还原阶段的两个关键酶是

和,为生物体提供的主要贡献是和等。[复旦大学2007研]

答案: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转酮酶|转醛酶

|NADPH|磷酸戊糖

解析:

6. PO是指呼吸链每消耗所用去的,或产生的比值。

答案:1mol原子氧|无机磷mol数|ATPADP

解析:

7. 酶活力的调节包括酶的调节和酶的调节。[华东师范大学2008研]

答案:活性|量

解析:

8. 对于一个服从米氏动力学方程的酶,设当[S]为Km,v为

35μmolmin的酶促反应的Vmax。

答案:70μmolmin

解析:米氏方程:,[S]=Km,v=35μmolmin,代入方程,,得

Vmax=70μmolmin。

9. 真核细胞的mRNA帽子由组成,其尾部由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

是,。

答案:m7G|poly A|m7G识别起始信号的一部分|polyA对mRNA

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

解析:

10. 脂溶性激素的细胞质受体在无配体时通常与结合在一起。

答案:热激蛋白90(HSP90)

解析:

11. 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的蛋白质包括、、、、、和等。

答案:引物合成酶|DNA聚合酶Ⅰ|DNA聚合酶Ⅱ|DNA聚合酶Ⅲ|拓

扑异构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解析:

12. CoQ在波长nm处有特殊的吸收峰,当还原为氢醌后,其特殊的

吸收峰。

答案:270~290nm|消失

解析:

13. 在脂肪酸的分解代谢中长链脂酰辅酶A以形式运转到线粒体内,

经过作用,生成,参加三羧酸循环。

答案:脂酰肉碱|β氧化|乙酰辅酶A

解析:

14. 具有紫外光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是Phe、Tyr和Trp,其中的摩尔

吸光系数最大。

答案:Trp

解析:

15. 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位置不带羟基。

答案:2′

解析:

16. 在糖、脂、和蛋白质代谢的互变过程中,和是关键物质。

答案:丙酮酸|乙酰CoA

解析:

17. 锌指结构的C端部分与DNA结合而N端部分主要参与的形成。

这种因子通常具有三个结构域:活化区,结合区和结合区。

答案:二聚体|转录|DNA|激素

解析:

18. 和因分别发现了而共同获得1989年的诺贝

尔化学奖。

答案:核酶

解析:

19. 激素的脱敏作用是指,水溶性激素出现脱敏的主要原因是和。

答案:激素与靶细胞长时间的保温引起靶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受

体的共价修饰|受体数目的下调

解析:

20. 真核生物mRNA的5′末端具有结构,它是由催化产生的;而真

核生物mRNA的3′末端通常具有。[河北大学2012、2014研]

答案:帽子|鸟苷酸转移酶|poly(A)尾巴

解析:

21. 脂酸合酶复合物一般只合成,动物中脂酸碳链延长由或酶系统

催化;植物的脂酸碳链延长酶定位于。

答案:软脂酸|线粒体|内质网|细胞质

解析:

22. 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

答案:2,4二硝基苯酚|缬氨霉素|解偶联蛋白

解析:

23. 磷酸吡哆醛促进氨基酸的消旋作用、作用和作用。

答案:转氨基|脱羧

解析:

24. 核苷酸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中,其核糖的直接供体是。

学2018研]

答案: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

解析:

25. 甲状腺素的生物合成受到、的抑制。

答案:硫脲|硫脲嘧啶

解析:

26. 染色体中DNA与结合成复合体,并形成串珠样的结构。

范大学研]

中山大

北京师

[

[

答案:组蛋白|核小体(螺旋管)

解析:核小体是由组蛋白核心和盘绕其上的DNA所构成,由连接

DNA相连,犹如一串念珠,核小体链可进一步盘绕成染色质丝。真核

生物染色体还存在更高层次的组织,使DNA进一步被压缩,由染色质

纤丝组成突环,再由突环形成玫瑰花形状的结构,进而组装成螺旋管,

由螺旋管再组装成染色单体。

27. 乳酸脱氢酶是由两种不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聚体,假定这些多肽

链任意地组合形成此酶,那么该酶具有种同工酶。[中山大学研]

答案:五

解析:亚基分别为M和H,四聚体的组合方式为M4、M3H、M2H2、

MH3和H4

28. 根据国际酶学系统分类法,催化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的酶为酶

类。

答案:连接(合成)酶类(Ⅵ类)

解析:

29. 某些RNA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可借助于RNA指导RNA聚合酶进

行病毒RNA的。[北京师范大学研]

答案:自我复制

解析:

30. tRNA三级结构是形。[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倒L

解析:

4、简答题(50分,每题5分)

1. 如何证明U5snRNP既参与主要拼接途径、又参与次要拼接途径?

答案:在体外主要拼接途径和次要拼接途径的拼接体系中,分别加入

U5snRNP的单克隆抗体,结果两种体系中的拼接反应都受影响,说

明U5snRNP参与了两种拼接途径。也可以在上述拼接体系中分别加

入与U5snRNP中的snRNA互补的DNA片段,然后再加入

RNaseH、DNA与snRNA结合,RNaseH水解杂交链中的snRNA,

最终影响两种体系中的拼接反应,说明U5snRNP参与了两种拼接途

径。

解析:空

2. 什么是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有什么功能?

答案: (1)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定义:生物体一方面不断地从周

围环境中摄取物质,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变为自己的组成成分,即

为同化作用;另一方面,将原有的组成成分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分

解为简单成分重新利用或排出体外,即为异化作用。

(2)功能:通过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生物体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解析:空

3. 试比较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的异同。

答案: (1)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的共同点:

①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都是催化游离氨(NH4+)与TCA

循环产生的CO2(HCO3形式)反应生成氨甲酰磷酸。

②催化反应时都要消耗2分子ATP。

③都能被N乙酰Glu激活。

(2)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的不同点在于:

①氨甲酰磷酸合酶Ⅰ存在于线粒体中,参与尿素的合成;

②氨甲酰磷酸合酶Ⅱ存在于胞质中,参与尿嘧啶的合成。

解析:空

4. 生物氧化与物质在体外的氧化有何区别?[南开大学2016研]

答案: 有机分子在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

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其与体外的一般氧化反应如燃烧相同,都是脱氢、

失电子或与氧结合,消耗氧气,都生成CO2和H2O,所释放的能量

也相同。不同点如下表所示。

解析:空

5.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酮尿?

答案:酮尿是酮体代谢异常病。酮体是在肝脏线粒体中合成的,严重

饥饿或糖尿病患者由于消耗大量体内糖的贮存,肝外组织不能自血液

中获取充分的葡萄糖,这时,肝脏为了输出能量,一方面糖异生加剧,

耗尽维系三羧酸循环的草酰乙酸,另一方面,脂肪酸、蛋白质也被大

量动员,产生大量的乙酰CoA,由于缺乏草酰乙酸而进入酮体合成,

结果病人肝中酮体合成过量,造成血液中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

上升(后两者还会造成酸中毒),多余的酮体只能随尿液排出,出现

酮尿。

解析:空

6. 在肽链延伸过程中,氨基酸进位和核糖体移位两步都需要GTP提

供能量,但肽键形成这一步却不依赖于GTP,那么转肽反应的能量来自

哪里?

答案:转肽反应发生在P位上的肽酰tRNA和A位上的氨酰tRNA之

间,氨酰tRNA中储存了氨基酸活化反应中消耗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的

能量,在转肽反应中用来驱动肽键形成。

解析:空

7. 简要说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内RNA合成的异同点。[北京师范

大学研]

答案: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是相似的,都是以DNA

为模板合成RNA,但也有不同,表现在:

(1)原核细胞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而真核细胞有3种RNA

聚合酶;

(2)启动子的结构特点不同,真核细胞有3种不同的启动子及其

他与转录有关的元件;

(3)真核的转录有很多蛋白因子的介入。

解析:空

8. 试比较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异同点。

答案: (1)相同点:

①都在肝细胞的胞液中进行;

②由PRPP参加;

③CO2、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参与;

④先生成IMP或UMP;

⑤催化第一、二步反应的酶是关键酶。

(2)不同点:①合成原料不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所需要的原料

有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CO2、一碳单位(N5,N10甲烯

四氢叶酸与N10甲酰四氢叶酸)、PRPP;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有

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一碳单位(仅胸苷酸合成)、PRPP。

②合成程序不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

成嘌呤环,从而形成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首先是合成嘧啶

环,再与磷酸核糖结合形成核苷酸,最先合成的核苷酸是UMP。

③反馈调节不同。嘌呤核苷酸产物反馈抑制PRPP合成酶、酰胺

转移酶等起始反应的酶;嘧啶核苷酸产物反馈抑制PRPP合成酶、氨

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等起始反应的酶;

④生成的核苷酸前体物不同。嘌呤核苷酸最先合成的核苷酸是

IMP;嘧啶核苷酸最先合成的核苷酸是UMP。

解析:空

9. 写出尿酸的化学结构,并简要说明它的来历。[上海师范大学研]

答案: 陆生动物将脱下的氨转变为尿素。鸟类和陆生的爬虫类,

因体内水分有限,它们的排氨方式是形成固体尿酸的悬浮液排出体外。

因此,鸟类和爬虫类又称为排尿酸动物。

(1)尿酸的形成过程为:

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尿酸:

(2)尿酸的化学结构如下:

尿酸是由嘌呤碱分解代谢产生的。

解析:空

10. 用稀酸或高盐溶液处理染色质,可以使组蛋白与DNA解离,请

解释。

答案: 稀酸或高盐溶液处理染色质,可以使组蛋白与DNA解离

的原因是:

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结合依靠的是组蛋白带正电的碱性基团与

DNA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之间的静电引力,如果用稀酸处理复合物,

则磷酸基团质子化而失去所带的负电荷,复合物解离。如果用高盐溶

液处理复合物,则阳离子与磷酸基团结合而取代了组蛋白,导致组蛋

白与DNA解离。

解析:空

5、计算题(5分,每题5分)

1. 假设浓度为2×104molL的抑制剂(I)可使酶活力被抑制75,求

这个非竞争性抑制剂的Ki值。注:非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公式为

答案: 没有抑制剂时,酶反应满足米氏方程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后满足式子

设未加入非竞争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为v1,加入非竞争抑制剂

后酶促反应速率为v2。

根据题意,可知v2=0.25v1。

方程①与方程②相比,即可得:10.25=1+[I]Ki

带入数值[I]=2×104molL,得Ki≈6.67×105molL。

所以此非竞争抑制剂的Ki为6.67×105molL。

解析:空

6、论述题(25分,每题5分)

1. 糖尿病人口中有烂苹果味,这种物质能否被人利用?简要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2017研]

答案: 糖尿病人口中有烂苹果味道是体内酮体产生过多的味道,

是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一个症状。

(1)这种物质在特定的组织中和情况下可以被利用。

(2)原因:酮体是糖类物质不足时,由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中间代

谢产物乙酰辅酶A堆积而形成的。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

酮。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