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不堪亏损飞利浦抛售电视 冠捷接手恐步TCL后尘

IT圈 admin 21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毋思山)

现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位昔日“山寨机 

之父”近年来丽临的市场窘境。 

实际上,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联发科 

就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展讯和MStar的 

崛起,几乎赶上了联发科在低端GSM手机芯 

Android芯片解决方案MT6573。但先人为主 

的高通,令联发科处境颇为尴尬。在与高通 

的竞争中,联发科并未占得先机。 

“若维持价格水平,联发科将面临市场 

份额的下滑。一旦降价,将对公司的盈利和 

片市场的营收 挑战者实力的强劲,或许预示 

联发科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已朝不保夕。 

数据显示,在低端GSM芯片市场上,联 

发科的市场份额已滑落至65%左右,展讯约 

占25%,MStar和其它品牌约占10%。从轻微 

震感到剧烈晃动,联发科在GSM芯片市场 

股价构成压力。”iSuppli中国研究总监王阳 

认为,价格战之于联发科可谓左右为难。如 

果不改变目前的策略,前景很不乐观。倘若 

30%,成本降低50%。展讯押宝TD沉沦两年 

后重获成功,着实给了联发科沉重一击。 

对此,王艳辉曾表示,就联发科与展讯 

来的智能手机及3G、4G市场。 

将精力过分专注GSM,将同样会逐步失去未 

事实上,在现在的芯片市场上,企业想 

家独大”的格局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 

有数据显示,在2G芯片方面,展讯从 

杀出一条血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芯 

众人抢食这块诱人的大蛋糕。 

2010年下半年开始,陆续从联发科手中夺 

回大陆市场逾20%的份额,且公司实现了快 

目前的市场表现与实力相较而言,联发科应 片行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 

当接受展讯崛起的事实,价格战固然可以降 

低展讯的盈利,不过已经没有可能将展讯置 

于死地,联发科的真正对手是高通,不往高 

的行业,进入门槛非常高,而目前这个市场 

的新加入者,不论是高调喊杀,还是低调潜 

行,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否则很难成功。 

速转亏为盈。在展讯最新发布的截至2010 

端发展争取未来,却在夕阳产业打拼,只能 

让自己走向末路。 

业内人士分析称:“3G概念横行的时代,联 

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其净利润达到1950万 

美元,实现连续六个月的营收增长。 

发科的困局颇具警示意义,在技术转型阶 

据悉,联发科内部曾就选择何种操作系 

统而展开讨论,最后决定走Windows Mobhe 

路线的决策促成了今天的苦果。为顺应潮 

流,弥补损失,联发科后来在2010年7月与 

Android联姻。并随后推出基于WCDMA的 

段,企业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稍有不慎,就 

路飘红的展讯,2011年表现更加强 

会落入进退两难的僵局中。”囫 

责编:穆嫒嫒E-mail:muyuanyuan@ittime corn∞美编:陈汉燕校对:陈清 

劲,成功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40纳米工艺 

的TD—HSPA/TD—SCDMA多模通信芯片并 

投入商用。据了解,该芯片能将功耗降低 

I见,l这对提高({T时代周刊>的质量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您的意I 

见将参加我们的读者意见评奖活动。E—mail:zbs@ittime conr cR I 

有80多年历史的飞利浦电视走到了尽头。在CRT电视向平板升级的产 

的平板电视OEM厂商冠捷科技来说,这次 

业转型中,飞利浦受制于日、韩等拥有上游液晶屏的制造企业,不得已决定把 

获得飞利浦电视业务究竟是福是祸依然是 

个未知数。飞利浦的电视业务2007年以来 

这项业务切割出去 

已经出现了超过10亿欧元的净亏损,仅去 

不堪亏损飞利浦抛售电视 

冠捷接手恐步TC L后尘 

{IT时代周刊》记者/蓝晓熙(综合报道) 

年第四季度的亏损就达到6700万美元。此 

汤姆逊业务后业绩不振的后尘。 

次接手,业界认为恐怕将步当年TCL收购 

抛售在所不惜 

的巨头飞利浦,现在已雄风不再。 

曾在CRT电视时代称霸消费电子领域 

飞利浦日薄西山的原因在于其生产成 

幺咪 

一 

雾:被 

对于公司作出的这项规划,飞利浦行政 

本高高在上。而日本、韩国的很多家电企业 

本。在家电业价格战的拖累下,微薄的利润 

空间已经很难让欧美家电业有生存空间。 

要负责电视业务的“消费电子”与“家用小电 

器及个人护理”两大部门合并,成立全新的优 

质生活事业部,以缓解电视部门营收的压力, 

总裁万豪敦直言,电视业务长年亏损的局面 

并非小修小补足以逆转,因此飞利浦必须进 

行大刀阔斧的改变。事实上,对于从2004年 

就开始战略转型并逐步退 

出消费电子行业的飞利浦 

来说,退出电视行业已经 

是其战略转型的最后一 

步。 

然而,对于全球最大 

生产基地都放在中国内地,降低了生产成 

2011年4月19日,冠捷科技 

发布公告称,冠捷科技通过与飞利浦设立合 

营公司的方式,接盘后者的电视生产厂房、 

创新和开发场地、在各国的销售机构、雇员、 

存货、荇干专利等资产及负债的70%权益; 

飞利浦保留该合营公司余下的30%股份。在 

完成交易六年后,飞利浦还可行使认沽权, 

把合营公司其余权益悉数售予冠捷科技。 

据悉,飞利浦为扭亏,在2008年初,将主 

6700 

飞利浦自20(17年 

以束已经出现了超过10 

亿欧元的净亏损.仅去 

年第四季度的亏损就达 

到6700万美元。 

然而其电视业务的亏损并没有因此停止。 

2008年4月,飞利浦宣布将美国和加拿 

50 lT Time Weekly 2011 5 5 

部分生产工序向低成本制造国家转移。中银 

国际分析师张立生表示,冠捷科技的生产线 

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收购飞利浦后,势必 

会把飞利浦分散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生 

产线集中到中国内地,以进一步实现规模优 

势,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并且,作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显示器 

厂商,冠捷的产业链将从液晶电视和液晶显 

示屏得到延伸。由于冠捷科技与其前大股东 

京东方之间一直有业务往来,目前京东方旗 

下主营的液晶屏项目中一条8.5代线正在 

建设中,这意味着,冠捷通过对飞利浦的整 

合将有机会整合上游面板、整机、品牌资源 

等。对此,冠捷科技CEO宣建生表示,冠捷 

和飞利浦在电视业务的研发和生产上有很 

大的协同效应潜力,通过收购能进一步完善 

冠捷的产业链,特别是整机制造和研发能 

力,能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有数据显 

示,AOC今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将倍增到 

200万台,随着高阶品牌飞利浦加入,在3 

年内其出货量将达到上千万台。 

货、若干专利以及其它资产及负债;最后,冠捷科技再向飞利浦收购该公司70%的股份, 

飞利浦将保留合营公司余下的30%股份。 

然而,飞利浦的电视业务业绩低迷,其 

发展潜力不容乐观,其与冠捷的整合过程 

将荆棘满布。在欧洲业务方面,飞利浦因存 

货而产生了巨额亏损,冠捷接手后如何让欧 

洲业务恢复盈利是个难题。而飞利浦电视机 

大电视业务转售给日本船井电机公司,2009 

年又将墨西哥的业务也出售给船井电机,之 

后飞利浦还相继终止了其在澳大利亚和新 

西兰的电视业务。 

官万豪敦才作出决定,与冠捷合作。 

而冠捷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个收购对象 

来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冠捷公司负责财务 

的副总裁刁申就指出,“电视是一种消费电 

业务在中国也挣扎已久。有数据显示,其在 

中国彩电市场占比已经不足5%,排在所有 

即便如此,飞利浦电视业务亏损的窟窿 

依然没有堵住。根据飞利浦近13发布的 

2011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该公司这个季度 

子产品,我们需要像飞利浦这样强大的品牌 

来向消费者引荐我们。” 

外资彩电中的最后一名。TCL集团董事长李 

东生表示,“收购飞利浦电视中国业务的确 

让冠捷获得了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但是飞利 

浦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下降到13 

名,冠捷的营销渠道也很薄弱,所以飞利浦 

在中国市场未来难有大的起色。” 

由此可见,冠捷科技任重而道远。不过, 

就冠捷科技并购飞利浦彩电业务,会不会重 

蹈TCL覆辙的担忧,冠捷科技母公司长城 

的净利润仅为1.38亿欧元,与去年第一季度 

2亿欧元的利润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一,而电 

视业务的亏损超过1亿欧元。 

为解决这个问题,集中精力发展医疗电 

是福是祸? 

对冠捷科技来说,以先不付款的模式来 

收购飞利浦电视大部分业务和资产,并获得 

商标和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看起来似乎是个 

不错的生意。 

子和照明等业务,飞利浦早在5年前就计划 

出售彩电业务,只是苦于无人接盘才拖到现 

在。据TCL集团有关人士表示,“飞利浦作 

业内观察家认为,在彻底收购飞利浦电 

视业务后,其至将飞利浦电视所有的OEM 电脑一不愿具名的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表示,飞利浦不是汤姆逊,飞利浦家电的核 

心业务集中在液晶上,而液晶电视无疑是当 

今彩电市场的主流。从战略上看,此次收购 

不会发生方向上的偏差。 

为TCL集团的第二大股东,之前曾咨询过 

TCL的收购意向,但由于有收购汤姆逊业务 

的前车之鉴,1、CL没有答应对方的要求。” 

于是,飞利浦转而将目光聚集到冠捷身 

定单揽到自己手中,可以将群创、仁宝等台 

湾地区厂商排除在飞利浦OEM定单外,将 

使得冠捷的代工地位得到巩固。此前,飞利 

浦前任首席执行官柯慈雷一直把欧洲业务 

掌握在飞利浦自己手中。而这笔交易也将使 

上。据悉,双方的合作由来已久。2005年,冠 

捷收购了飞利浦的两家工厂(都在中国大 

陆)以及台湾的一家研发中心。2009年,冠 

捷又接管了飞利浦的全球电脑显示器业务。 

正是由于这一层关系,其新上任的首席执行 

然而,希望是美好的,结局往往出乎人 

公司获得进入欧洲和南美市场的一个重要 

途径。 

的意料。圃 

责编:穆嫒嫒E-mail:muyuanyuan@itlimeCd/incn美编:陈 燕校对:陈清 

j见,这对提高<lT时代周 u)的质量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您的意1 

)见将参加我们的读者意见评奖活动。E-majJ:曲s@啦盯悖∞mcn j 

由于冠捷在台湾起家,借在内地设厂而 

壮大。市场预期,冠捷收购后将把飞利浦的 

201 T 5 5i I1I"lfme Weekly}51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毋思山)

现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位昔日“山寨机 

之父”近年来丽临的市场窘境。 

实际上,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联发科 

就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展讯和MStar的 

崛起,几乎赶上了联发科在低端GSM手机芯 

Android芯片解决方案MT6573。但先人为主 

的高通,令联发科处境颇为尴尬。在与高通 

的竞争中,联发科并未占得先机。 

“若维持价格水平,联发科将面临市场 

份额的下滑。一旦降价,将对公司的盈利和 

片市场的营收 挑战者实力的强劲,或许预示 

联发科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已朝不保夕。 

数据显示,在低端GSM芯片市场上,联 

发科的市场份额已滑落至65%左右,展讯约 

占25%,MStar和其它品牌约占10%。从轻微 

震感到剧烈晃动,联发科在GSM芯片市场 

股价构成压力。”iSuppli中国研究总监王阳 

认为,价格战之于联发科可谓左右为难。如 

果不改变目前的策略,前景很不乐观。倘若 

30%,成本降低50%。展讯押宝TD沉沦两年 

后重获成功,着实给了联发科沉重一击。 

对此,王艳辉曾表示,就联发科与展讯 

来的智能手机及3G、4G市场。 

将精力过分专注GSM,将同样会逐步失去未 

事实上,在现在的芯片市场上,企业想 

家独大”的格局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 

有数据显示,在2G芯片方面,展讯从 

杀出一条血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芯 

众人抢食这块诱人的大蛋糕。 

2010年下半年开始,陆续从联发科手中夺 

回大陆市场逾20%的份额,且公司实现了快 

目前的市场表现与实力相较而言,联发科应 片行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 

当接受展讯崛起的事实,价格战固然可以降 

低展讯的盈利,不过已经没有可能将展讯置 

于死地,联发科的真正对手是高通,不往高 

的行业,进入门槛非常高,而目前这个市场 

的新加入者,不论是高调喊杀,还是低调潜 

行,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否则很难成功。 

速转亏为盈。在展讯最新发布的截至2010 

端发展争取未来,却在夕阳产业打拼,只能 

让自己走向末路。 

业内人士分析称:“3G概念横行的时代,联 

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其净利润达到1950万 

美元,实现连续六个月的营收增长。 

发科的困局颇具警示意义,在技术转型阶 

据悉,联发科内部曾就选择何种操作系 

统而展开讨论,最后决定走Windows Mobhe 

路线的决策促成了今天的苦果。为顺应潮 

流,弥补损失,联发科后来在2010年7月与 

Android联姻。并随后推出基于WCDMA的 

段,企业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稍有不慎,就 

路飘红的展讯,2011年表现更加强 

会落入进退两难的僵局中。”囫 

责编:穆嫒嫒E-mail:muyuanyuan@ittime corn∞美编:陈汉燕校对:陈清 

劲,成功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40纳米工艺 

的TD—HSPA/TD—SCDMA多模通信芯片并 

投入商用。据了解,该芯片能将功耗降低 

I见,l这对提高({T时代周刊>的质量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您的意I 

见将参加我们的读者意见评奖活动。E—mail:zbs@ittime conr cR I 

有80多年历史的飞利浦电视走到了尽头。在CRT电视向平板升级的产 

的平板电视OEM厂商冠捷科技来说,这次 

业转型中,飞利浦受制于日、韩等拥有上游液晶屏的制造企业,不得已决定把 

获得飞利浦电视业务究竟是福是祸依然是 

个未知数。飞利浦的电视业务2007年以来 

这项业务切割出去 

已经出现了超过10亿欧元的净亏损,仅去 

不堪亏损飞利浦抛售电视 

冠捷接手恐步TC L后尘 

{IT时代周刊》记者/蓝晓熙(综合报道) 

年第四季度的亏损就达到6700万美元。此 

汤姆逊业务后业绩不振的后尘。 

次接手,业界认为恐怕将步当年TCL收购 

抛售在所不惜 

的巨头飞利浦,现在已雄风不再。 

曾在CRT电视时代称霸消费电子领域 

飞利浦日薄西山的原因在于其生产成 

幺咪 

一 

雾:被 

对于公司作出的这项规划,飞利浦行政 

本高高在上。而日本、韩国的很多家电企业 

本。在家电业价格战的拖累下,微薄的利润 

空间已经很难让欧美家电业有生存空间。 

要负责电视业务的“消费电子”与“家用小电 

器及个人护理”两大部门合并,成立全新的优 

质生活事业部,以缓解电视部门营收的压力, 

总裁万豪敦直言,电视业务长年亏损的局面 

并非小修小补足以逆转,因此飞利浦必须进 

行大刀阔斧的改变。事实上,对于从2004年 

就开始战略转型并逐步退 

出消费电子行业的飞利浦 

来说,退出电视行业已经 

是其战略转型的最后一 

步。 

然而,对于全球最大 

生产基地都放在中国内地,降低了生产成 

2011年4月19日,冠捷科技 

发布公告称,冠捷科技通过与飞利浦设立合 

营公司的方式,接盘后者的电视生产厂房、 

创新和开发场地、在各国的销售机构、雇员、 

存货、荇干专利等资产及负债的70%权益; 

飞利浦保留该合营公司余下的30%股份。在 

完成交易六年后,飞利浦还可行使认沽权, 

把合营公司其余权益悉数售予冠捷科技。 

据悉,飞利浦为扭亏,在2008年初,将主 

6700 

飞利浦自20(17年 

以束已经出现了超过10 

亿欧元的净亏损.仅去 

年第四季度的亏损就达 

到6700万美元。 

然而其电视业务的亏损并没有因此停止。 

2008年4月,飞利浦宣布将美国和加拿 

50 lT Time Weekly 2011 5 5 

部分生产工序向低成本制造国家转移。中银 

国际分析师张立生表示,冠捷科技的生产线 

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收购飞利浦后,势必 

会把飞利浦分散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生 

产线集中到中国内地,以进一步实现规模优 

势,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并且,作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显示器 

厂商,冠捷的产业链将从液晶电视和液晶显 

示屏得到延伸。由于冠捷科技与其前大股东 

京东方之间一直有业务往来,目前京东方旗 

下主营的液晶屏项目中一条8.5代线正在 

建设中,这意味着,冠捷通过对飞利浦的整 

合将有机会整合上游面板、整机、品牌资源 

等。对此,冠捷科技CEO宣建生表示,冠捷 

和飞利浦在电视业务的研发和生产上有很 

大的协同效应潜力,通过收购能进一步完善 

冠捷的产业链,特别是整机制造和研发能 

力,能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有数据显 

示,AOC今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将倍增到 

200万台,随着高阶品牌飞利浦加入,在3 

年内其出货量将达到上千万台。 

货、若干专利以及其它资产及负债;最后,冠捷科技再向飞利浦收购该公司70%的股份, 

飞利浦将保留合营公司余下的30%股份。 

然而,飞利浦的电视业务业绩低迷,其 

发展潜力不容乐观,其与冠捷的整合过程 

将荆棘满布。在欧洲业务方面,飞利浦因存 

货而产生了巨额亏损,冠捷接手后如何让欧 

洲业务恢复盈利是个难题。而飞利浦电视机 

大电视业务转售给日本船井电机公司,2009 

年又将墨西哥的业务也出售给船井电机,之 

后飞利浦还相继终止了其在澳大利亚和新 

西兰的电视业务。 

官万豪敦才作出决定,与冠捷合作。 

而冠捷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个收购对象 

来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冠捷公司负责财务 

的副总裁刁申就指出,“电视是一种消费电 

业务在中国也挣扎已久。有数据显示,其在 

中国彩电市场占比已经不足5%,排在所有 

即便如此,飞利浦电视业务亏损的窟窿 

依然没有堵住。根据飞利浦近13发布的 

2011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该公司这个季度 

子产品,我们需要像飞利浦这样强大的品牌 

来向消费者引荐我们。” 

外资彩电中的最后一名。TCL集团董事长李 

东生表示,“收购飞利浦电视中国业务的确 

让冠捷获得了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但是飞利 

浦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下降到13 

名,冠捷的营销渠道也很薄弱,所以飞利浦 

在中国市场未来难有大的起色。” 

由此可见,冠捷科技任重而道远。不过, 

就冠捷科技并购飞利浦彩电业务,会不会重 

蹈TCL覆辙的担忧,冠捷科技母公司长城 

的净利润仅为1.38亿欧元,与去年第一季度 

2亿欧元的利润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一,而电 

视业务的亏损超过1亿欧元。 

为解决这个问题,集中精力发展医疗电 

是福是祸? 

对冠捷科技来说,以先不付款的模式来 

收购飞利浦电视大部分业务和资产,并获得 

商标和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看起来似乎是个 

不错的生意。 

子和照明等业务,飞利浦早在5年前就计划 

出售彩电业务,只是苦于无人接盘才拖到现 

在。据TCL集团有关人士表示,“飞利浦作 

业内观察家认为,在彻底收购飞利浦电 

视业务后,其至将飞利浦电视所有的OEM 电脑一不愿具名的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表示,飞利浦不是汤姆逊,飞利浦家电的核 

心业务集中在液晶上,而液晶电视无疑是当 

今彩电市场的主流。从战略上看,此次收购 

不会发生方向上的偏差。 

为TCL集团的第二大股东,之前曾咨询过 

TCL的收购意向,但由于有收购汤姆逊业务 

的前车之鉴,1、CL没有答应对方的要求。” 

于是,飞利浦转而将目光聚集到冠捷身 

定单揽到自己手中,可以将群创、仁宝等台 

湾地区厂商排除在飞利浦OEM定单外,将 

使得冠捷的代工地位得到巩固。此前,飞利 

浦前任首席执行官柯慈雷一直把欧洲业务 

掌握在飞利浦自己手中。而这笔交易也将使 

上。据悉,双方的合作由来已久。2005年,冠 

捷收购了飞利浦的两家工厂(都在中国大 

陆)以及台湾的一家研发中心。2009年,冠 

捷又接管了飞利浦的全球电脑显示器业务。 

正是由于这一层关系,其新上任的首席执行 

然而,希望是美好的,结局往往出乎人 

公司获得进入欧洲和南美市场的一个重要 

途径。 

的意料。圃 

责编:穆嫒嫒E-mail:muyuanyuan@itlimeCd/incn美编:陈 燕校对:陈清 

j见,这对提高<lT时代周 u)的质量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您的意1 

)见将参加我们的读者意见评奖活动。E-majJ:曲s@啦盯悖∞mcn j 

由于冠捷在台湾起家,借在内地设厂而 

壮大。市场预期,冠捷收购后将把飞利浦的 

201 T 5 5i I1I"lfme Weekly}51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