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中国现代发展主要成就总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千曜瑞)
中国现代发展主要成就
一.科技发展成就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导弹:1960年,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
试验成功;1966年,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1年,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首次飞行成功。
2、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
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3、计算机:1983年,“银河—Ⅰ”巨型计算机诞生;1992年“银河—Ⅱ”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7年
运算130亿次∕秒的“银河—Ⅲ”计算机研制成功
4、南极考察:1984年11月20日我国南极科考队乘远洋考察船——“向阳红10号”首次向南极进
发;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在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成;1989年
2月26日又建立了第二座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2009年4月10日我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乘“雪
龙号”凯旋而归。
5、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1973年,袁隆平培育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
优二号”;1974年袁隆平研究籼型水稻成功;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其他:
1959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射出石油;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1966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世界领先成果;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成功并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
1994年“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
2001年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
2006年全线长1142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铁路通车,青藏铁路全线建成并通车;
(二)、中国载人航天计划
1.第一步:无人、载人飞船(神一至神四:无人上天;神五至神六:载人上天)
2.第二步:空间交汇对接(神七航天员空间出舱,天宫一号和神八、神九、神十空间对接探索)
3.第三步:空间试验站(长期性航天空间站,辅助其他航天工程开展工作)
1999年9月-2003年初“神州号”无人飞船四次升空并安全着陆;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杨利伟送入太空并返回;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把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并返回;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入太空并返回。
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
定轨道。中国是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千曜瑞)
中国现代发展主要成就
一.科技发展成就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导弹:1960年,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
试验成功;1966年,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1年,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首次飞行成功。
2、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
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3、计算机:1983年,“银河—Ⅰ”巨型计算机诞生;1992年“银河—Ⅱ”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7年
运算130亿次∕秒的“银河—Ⅲ”计算机研制成功
4、南极考察:1984年11月20日我国南极科考队乘远洋考察船——“向阳红10号”首次向南极进
发;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在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成;1989年
2月26日又建立了第二座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2009年4月10日我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乘“雪
龙号”凯旋而归。
5、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1973年,袁隆平培育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
优二号”;1974年袁隆平研究籼型水稻成功;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其他:
1959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射出石油;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1966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世界领先成果;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成功并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
1994年“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
2001年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
2006年全线长1142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铁路通车,青藏铁路全线建成并通车;
(二)、中国载人航天计划
1.第一步:无人、载人飞船(神一至神四:无人上天;神五至神六:载人上天)
2.第二步:空间交汇对接(神七航天员空间出舱,天宫一号和神八、神九、神十空间对接探索)
3.第三步:空间试验站(长期性航天空间站,辅助其他航天工程开展工作)
1999年9月-2003年初“神州号”无人飞船四次升空并安全着陆;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杨利伟送入太空并返回;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把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并返回;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入太空并返回。
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
定轨道。中国是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