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17705180_奔驰最新8缸发动机M176简介(中)

IT圈 admin 73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完慧晨)

新车新技术

New Car Tech

栏目编辑:刘玺 *****************

奔驰最新8缸发动机M176简介(中)

◆文/福建 林宇清

(接2018年第7期)

点火模式使用多火花点火,与传统的单火花工作模式相比,

多火花点火使用了更多的火花。这并不是一系列的数个单火花一

个接一个地点火,而是点火线圈在期间反复充电以便为火花重复

提供充足的能量。多火花点火的开始阶段和单火花点火一样,点

火线圈从一开始就充电,直至达到所需的初级线圈电流,该电流

在点火时刻中断,由此产生火花,点火系统曲线如图17所示。但

是,点火线圈未完全放电,次级线圈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点火线圈

充电量,并在点火线圈中进行测量。如果次级线圈电流降至阈值

以下,那么线圈电子装置会再次提供充电电流,流过的初级电流

大小也会受到监测,当达到电流阈值时,则初级电路断开, 并再

次切换至高电压生成模式,产生另一次火花。之后的火花产生原

理相同,发动机点火顺序如图18所示。

五、燃油供应系统

M176的燃油供给系统与M278相同,由低压回路和高压回路

组成,在所有工况下,从燃油箱中将已过滤的低压燃油供至高压

泵,然后通过油轨进行无回流式高压喷入缸内燃烧。

1.低压回路

低压回路如图19所示,燃油泵由燃油系统控制单元(N118)促

动,然后从油箱中抽取燃油,产生大约4.5~6.7bar(1bar=10

5

Pa)

的燃油低压,并通过燃油滤清器输送至高压泵。燃油滤清器上集成

了溢流阀、止回阀和虹吸泵。溢流阀在约为7~9bar的油压范围内

打开,卸载的压力用于驱动虹吸泵,以便将左半油箱中的燃油抽吸

到右半油箱,确保油箱左右两侧的油量平衡;止回阀在燃油泵关闭

时,防止燃油压力下降至约4.5bar以下。

N118不断读取燃油压力传感器(B4/7)的电压信号,用于评估

当前的燃油压力,并将其与标准的燃油压力进行比较,据此促动燃

油泵,从而使实际压力接近于标准压力。为确定燃油需求,ME对

燃油压力和负荷要求进行评估,然后将信息通过CAN总线反馈给

N118处理,从而将供油量调节在0~130L/h的范围内。

A.延迟时间;B.火花持续时间;C.充电阈值;D.放电阈值;E.点火

正时;V.电压;i1.初级电流;i2.次级电流。

图17 点火系统曲线

图19 低压回路

2.高压回路

高压回路如图20所示,M176具有两个高压泵,位于汽缸盖

的上方,由排气凸轮轴驱动,将燃油压缩至直接喷射所需的最大

为200bar的高压,然后通过8个喷油器精细雾化后喷入缸内燃

烧。高压泵上集成了一个油量控制阀(Y94/1和Y94/2),由ME的

图18 发动机点火顺序

脉冲宽度调制 (PWM) 信号促动,可根据需求调节进入高压泵的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6

-

CHINA

·

September

栏目编辑:刘玺 *****************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燃油流量。燃油压力和温度传感器集成在油轨上,检测当前的燃

油高压以及燃油温度,相应的信号传送给ME分析,然后由ME通

过CAN网络传送至N118分析,用于调节油压。高压泵的最高压

力为200bar,只有当车辆静止且挡位在“N” 或“P”时, 压

力才会降至130bar,以减少高压泵的噪音。如果发动机在较热时

关闭,高压回路中的油压可能会升高至250bar,一旦达到该阈

值,高压泵内的限压阀会立即打开,随后压力降低,再次启动发

动机时,压力迅速降至200bar的标准工作压力。

110/1.左侧涡轮增压器;110/2.右侧涡轮增压器;120/1.左侧增压空气冷

却器;120/2.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121/1.左侧空气滤清器;121/2.右侧

空气滤清器;B17/14.左侧增压空气温度传感器;B28/20.节气门上游的

左侧压力传感器;B28/21.节气门上游的右侧压力传感器;B28/22.节气

门下游的左侧压力传感器;M16/60.左侧节气门;M16/61.右侧节气门;

Y101/1.左侧旁通空气转换阀;Y101/2.右侧旁通空气转换阀;A.排气;

B.进气;C.未冷却的增压空气;D.已冷却的增压空气。

图21 增压空气路径

19a.左侧燃油高压泵;19b.右侧燃油高压泵;B42/1.右侧燃油压力和

温度传感器;B42/2.左侧燃油压力和温度传感器;Y76/1.1缸的喷

油器;Y76/2.2缸的喷油器;Y76/3.3缸的喷油器;Y76/4.4缸的喷油

器;Y76/5.5缸的喷油器;Y76/6.6缸的喷油器;Y76/7.7缸的喷油器;

Y76/8.8缸的喷油器;Y94/1.左侧油量控制阀;Y94/2.右侧油量控制阀。

图20 高压回路

3.低压紧急运行

当高压泵有故障而无法建立高压时,燃油系统低压紧急运行

模式启用,油压维持在4.5~6.7bar之间,油量控制阀打开,燃油

通过控制阀进入油轨,喷油嘴促动时间延长,发动机功率降低,

限定车速最高为70km/h。

图22 增压模拟图

A.进气口 (增压空气);B.排气管和歧管 (排气)。

1.增压压力控制

排气的流动能量用于驱动涡轮旋转,压缩机叶轮由于刚性连

接到涡轮上而以相同的速度被带动,从而压缩干净的空气,然后

压缩的增压空气通过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分配器流至汽缸。

增压压力通过压力转换器(Y77/1)以电子气动方式进行控制

(图23),真空由发动机上的机械真空泵产生。ME根据控制单元

内部的特性图和负荷来促动压力转换器,以控制增压压力,在全

负荷操作时,产生最大增压压力。为降低增压压力,ME促动压

力转换器,然后转换器利用真空组件和连杆打开增压压力控制风

门,即打开旁通回路,使部分废气流通过旁路绕过涡轮进入排气

管,整个控制原理与M278相同。通过这种方式,可根据发动机

的当前负荷需求调节增压压力。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六、涡轮增压系统

在M176上,空气通过滤清器净化和涡轮增压器压缩后输送

至增压空气冷却器,为获得尽可能短的增压空气路径(图21),两

个节气门构成了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增压空气分配器之间的连

接.增压空气分配器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在每个汽缸盖的进气

口上。

为获得更佳的响应性,V8双涡轮发动机的汽缸盖已进行重

新设计,进气侧在外侧,排气侧在内侧(图22)。其“Hot inside

V”(内置涡轮增压器)使V8双涡轮增压器更紧凑。为保护发动机

部件,歧管和排气涡轮增压器已单独隔离。

2018/09·

汽车维修与保养

67

新车新技术

New Car Tech

3.增压空气冷却

栏目编辑:刘玺 *****************

两个汽缸列各有一个增压空气冷却器,并与带低温冷却器和

循环泵(M43/6)的低温冷却回路相连。空气因压缩而受热,通过

增压空气管流至增压空气冷却器降温。增压空气冷却系统使增压

空气温度保持60℃,冷却后的气流具有较高密度,会增大汽缸容

积效率, 从而改善发动机性能。排气温度的降低减少了爆震的可

能性,也使氮氧化物(NOx)的排量减少。

增压空气温度由左侧和右侧增压空气温度传感器检测,然后

以电压信号的形式传送至ME分析和评估。如果增压空气温度高

于35℃,ME将信号通过传动系统CAN总线传递给传动系统控制

单元(N127),由N127通过LIN线促动循环泵,直至增压空气温度

降至25℃以下,循环泵才会关闭,低温回路如图25所示。

A.进气;B.增压空气;C.汽缸5和8的废气流;D.汽缸6和7的废气流。

图23 增压压力控制

如果真空泵和真空室之间的管路出现泄漏,则增压压力无法

升高。为监测当前增压压力, ME需要综合评估节气门上游左侧和

右侧压力传感器信号以及空气滤清器下游的压力传感器器信号。

2.旁通减压功能

在车辆启动减速模式之后,由于惯性的影响,涡轮增压器会

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这样,在快速关闭节气门的情况下,涡轮增

压器下游的气流会产生背压和不良振动,即压力波,导致增压器

振动(短促的嚎叫声和机械应力)。

如果ME通过左侧和右侧实际数值电位计1(M16/60r1

和M16/61r1)和左侧和右侧实际数值电位计2(M16/60r2和

M16/61r2)识别到节气门关闭而进入减速模式,就会促动左侧和

右侧旁通空气转换阀(图24)。转换阀位于增压空气冷却器上,会

打开自涡轮增压器下游增压空气侧至空气滤清器下游吸入侧的旁

通通路,使多余的增压压力和相应的空气量快速降低和减少, 从

而防止涡轮增压器上的压缩机叶轮制动。

110/1.左侧增压空气冷却器;110/2.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14.低压冷却

器;15.膨胀容器;B10/13.低温回路温度传感器;M43/6.低温回路循环

泵;1.Y73/1.低温回路转换阀;A.冷却液回流装置;B.冷却液供应管;

C.冷却液回路通风。

图25 低温回路图

七、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由催化转换器、催化转换器上游和下游的氧传感器

以及消音器组成。废气处理系统的任务是减少废气中CO、HC、

NOx的排放,同时,将混合物的空燃比严格控制在λ=1的限制范

围内,实现催化转换器中更高的废气转换率。

八、冷却系统

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由ME内部的热量管理系统控制,具有

快速达到工作温度、减少废气排放、节约燃油(最高约4%)和提高

加热舒适性的优点。发动机冷却回路如图26所示。

1.冷却液节温器调节

Y101/1.左侧旁通空气转换阀;Y101/2.右侧旁通空气转换阀。

冷却液温度可通过可加热的双滑阀式节温器进行控制,节温

器中带有一个加热元件, 在必要时会由ME通过接地信号促动。

双滑阀式节温器可调节为以下五个位置。

图24 旁通空气转换阀

68

-

CHINA

·

September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栏目编辑:刘玺 *****************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1)关闭(图27)

在冷却液温度<80℃且发动机转速<3 000r/min的情况下,

节温器上的两个阀门完全关闭,这样,通过静止的冷却液缩短发

动机暖机阶段,从而可节省燃油,减少CO

2

排放.

1.自发动机的冷却液;2.至发动机的冷却液;3.至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

液;A.冷却液。

图28 旁通模式

1.发动机油冷却器;2.发动机散热器;3.车轮拱罩冷却器;4.膨胀容

器;5.发动机;M4/7 风扇马达;R48.冷却液节温器加热元件;A.冷

却液供给;B.至发动机的冷却液回流;C.发动机油供给;D.发动机油

回流管;E.冷却液回路通风。

图26 发动机冷却回路

1.自发动机的冷却液;2.至发动机的冷却液;3.至发动机散热器的

冷却液;A.冷却液。

图29 混合模式

(4)散热器工作

在全负荷情况下, 双滑阀式节温器可以非常迅速地打开,确

保冷却液大量的散热,实现最佳的发动机冷却效果和无爆震燃烧

(图30)。

1.自发动机的冷却液;2.至发动机的冷却液;3.至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

液;A.冷却液。

图27 关闭位置

(2)旁通模式(图28)

在部分负荷时,冷却液温度可升高至约105℃,此时加热元

件断电,随着发动机油温度的升高,摩擦力得到改善。

(3)混合模式(图29)

当冷却系统在混合状态下工作时,如果冷却液温度在

105~120℃区间内,加热元件断电;如果在65~90℃区间内,加

热元件通电。以此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到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

液流量。

1.自发动机的冷却液;2 至发动机的冷却液;3.至发动机散热器的冷

却液;A.冷却液。

图30 散热模式

(未完待续)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09·

汽车维修与保养

69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完慧晨)

新车新技术

New Car Tech

栏目编辑:刘玺 *****************

奔驰最新8缸发动机M176简介(中)

◆文/福建 林宇清

(接2018年第7期)

点火模式使用多火花点火,与传统的单火花工作模式相比,

多火花点火使用了更多的火花。这并不是一系列的数个单火花一

个接一个地点火,而是点火线圈在期间反复充电以便为火花重复

提供充足的能量。多火花点火的开始阶段和单火花点火一样,点

火线圈从一开始就充电,直至达到所需的初级线圈电流,该电流

在点火时刻中断,由此产生火花,点火系统曲线如图17所示。但

是,点火线圈未完全放电,次级线圈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点火线圈

充电量,并在点火线圈中进行测量。如果次级线圈电流降至阈值

以下,那么线圈电子装置会再次提供充电电流,流过的初级电流

大小也会受到监测,当达到电流阈值时,则初级电路断开, 并再

次切换至高电压生成模式,产生另一次火花。之后的火花产生原

理相同,发动机点火顺序如图18所示。

五、燃油供应系统

M176的燃油供给系统与M278相同,由低压回路和高压回路

组成,在所有工况下,从燃油箱中将已过滤的低压燃油供至高压

泵,然后通过油轨进行无回流式高压喷入缸内燃烧。

1.低压回路

低压回路如图19所示,燃油泵由燃油系统控制单元(N118)促

动,然后从油箱中抽取燃油,产生大约4.5~6.7bar(1bar=10

5

Pa)

的燃油低压,并通过燃油滤清器输送至高压泵。燃油滤清器上集成

了溢流阀、止回阀和虹吸泵。溢流阀在约为7~9bar的油压范围内

打开,卸载的压力用于驱动虹吸泵,以便将左半油箱中的燃油抽吸

到右半油箱,确保油箱左右两侧的油量平衡;止回阀在燃油泵关闭

时,防止燃油压力下降至约4.5bar以下。

N118不断读取燃油压力传感器(B4/7)的电压信号,用于评估

当前的燃油压力,并将其与标准的燃油压力进行比较,据此促动燃

油泵,从而使实际压力接近于标准压力。为确定燃油需求,ME对

燃油压力和负荷要求进行评估,然后将信息通过CAN总线反馈给

N118处理,从而将供油量调节在0~130L/h的范围内。

A.延迟时间;B.火花持续时间;C.充电阈值;D.放电阈值;E.点火

正时;V.电压;i1.初级电流;i2.次级电流。

图17 点火系统曲线

图19 低压回路

2.高压回路

高压回路如图20所示,M176具有两个高压泵,位于汽缸盖

的上方,由排气凸轮轴驱动,将燃油压缩至直接喷射所需的最大

为200bar的高压,然后通过8个喷油器精细雾化后喷入缸内燃

烧。高压泵上集成了一个油量控制阀(Y94/1和Y94/2),由ME的

图18 发动机点火顺序

脉冲宽度调制 (PWM) 信号促动,可根据需求调节进入高压泵的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6

-

CHINA

·

September

栏目编辑:刘玺 *****************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燃油流量。燃油压力和温度传感器集成在油轨上,检测当前的燃

油高压以及燃油温度,相应的信号传送给ME分析,然后由ME通

过CAN网络传送至N118分析,用于调节油压。高压泵的最高压

力为200bar,只有当车辆静止且挡位在“N” 或“P”时, 压

力才会降至130bar,以减少高压泵的噪音。如果发动机在较热时

关闭,高压回路中的油压可能会升高至250bar,一旦达到该阈

值,高压泵内的限压阀会立即打开,随后压力降低,再次启动发

动机时,压力迅速降至200bar的标准工作压力。

110/1.左侧涡轮增压器;110/2.右侧涡轮增压器;120/1.左侧增压空气冷

却器;120/2.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121/1.左侧空气滤清器;121/2.右侧

空气滤清器;B17/14.左侧增压空气温度传感器;B28/20.节气门上游的

左侧压力传感器;B28/21.节气门上游的右侧压力传感器;B28/22.节气

门下游的左侧压力传感器;M16/60.左侧节气门;M16/61.右侧节气门;

Y101/1.左侧旁通空气转换阀;Y101/2.右侧旁通空气转换阀;A.排气;

B.进气;C.未冷却的增压空气;D.已冷却的增压空气。

图21 增压空气路径

19a.左侧燃油高压泵;19b.右侧燃油高压泵;B42/1.右侧燃油压力和

温度传感器;B42/2.左侧燃油压力和温度传感器;Y76/1.1缸的喷

油器;Y76/2.2缸的喷油器;Y76/3.3缸的喷油器;Y76/4.4缸的喷油

器;Y76/5.5缸的喷油器;Y76/6.6缸的喷油器;Y76/7.7缸的喷油器;

Y76/8.8缸的喷油器;Y94/1.左侧油量控制阀;Y94/2.右侧油量控制阀。

图20 高压回路

3.低压紧急运行

当高压泵有故障而无法建立高压时,燃油系统低压紧急运行

模式启用,油压维持在4.5~6.7bar之间,油量控制阀打开,燃油

通过控制阀进入油轨,喷油嘴促动时间延长,发动机功率降低,

限定车速最高为70km/h。

图22 增压模拟图

A.进气口 (增压空气);B.排气管和歧管 (排气)。

1.增压压力控制

排气的流动能量用于驱动涡轮旋转,压缩机叶轮由于刚性连

接到涡轮上而以相同的速度被带动,从而压缩干净的空气,然后

压缩的增压空气通过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分配器流至汽缸。

增压压力通过压力转换器(Y77/1)以电子气动方式进行控制

(图23),真空由发动机上的机械真空泵产生。ME根据控制单元

内部的特性图和负荷来促动压力转换器,以控制增压压力,在全

负荷操作时,产生最大增压压力。为降低增压压力,ME促动压

力转换器,然后转换器利用真空组件和连杆打开增压压力控制风

门,即打开旁通回路,使部分废气流通过旁路绕过涡轮进入排气

管,整个控制原理与M278相同。通过这种方式,可根据发动机

的当前负荷需求调节增压压力。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六、涡轮增压系统

在M176上,空气通过滤清器净化和涡轮增压器压缩后输送

至增压空气冷却器,为获得尽可能短的增压空气路径(图21),两

个节气门构成了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增压空气分配器之间的连

接.增压空气分配器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在每个汽缸盖的进气

口上。

为获得更佳的响应性,V8双涡轮发动机的汽缸盖已进行重

新设计,进气侧在外侧,排气侧在内侧(图22)。其“Hot inside

V”(内置涡轮增压器)使V8双涡轮增压器更紧凑。为保护发动机

部件,歧管和排气涡轮增压器已单独隔离。

2018/09·

汽车维修与保养

67

新车新技术

New Car Tech

3.增压空气冷却

栏目编辑:刘玺 *****************

两个汽缸列各有一个增压空气冷却器,并与带低温冷却器和

循环泵(M43/6)的低温冷却回路相连。空气因压缩而受热,通过

增压空气管流至增压空气冷却器降温。增压空气冷却系统使增压

空气温度保持60℃,冷却后的气流具有较高密度,会增大汽缸容

积效率, 从而改善发动机性能。排气温度的降低减少了爆震的可

能性,也使氮氧化物(NOx)的排量减少。

增压空气温度由左侧和右侧增压空气温度传感器检测,然后

以电压信号的形式传送至ME分析和评估。如果增压空气温度高

于35℃,ME将信号通过传动系统CAN总线传递给传动系统控制

单元(N127),由N127通过LIN线促动循环泵,直至增压空气温度

降至25℃以下,循环泵才会关闭,低温回路如图25所示。

A.进气;B.增压空气;C.汽缸5和8的废气流;D.汽缸6和7的废气流。

图23 增压压力控制

如果真空泵和真空室之间的管路出现泄漏,则增压压力无法

升高。为监测当前增压压力, ME需要综合评估节气门上游左侧和

右侧压力传感器信号以及空气滤清器下游的压力传感器器信号。

2.旁通减压功能

在车辆启动减速模式之后,由于惯性的影响,涡轮增压器会

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这样,在快速关闭节气门的情况下,涡轮增

压器下游的气流会产生背压和不良振动,即压力波,导致增压器

振动(短促的嚎叫声和机械应力)。

如果ME通过左侧和右侧实际数值电位计1(M16/60r1

和M16/61r1)和左侧和右侧实际数值电位计2(M16/60r2和

M16/61r2)识别到节气门关闭而进入减速模式,就会促动左侧和

右侧旁通空气转换阀(图24)。转换阀位于增压空气冷却器上,会

打开自涡轮增压器下游增压空气侧至空气滤清器下游吸入侧的旁

通通路,使多余的增压压力和相应的空气量快速降低和减少, 从

而防止涡轮增压器上的压缩机叶轮制动。

110/1.左侧增压空气冷却器;110/2.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14.低压冷却

器;15.膨胀容器;B10/13.低温回路温度传感器;M43/6.低温回路循环

泵;1.Y73/1.低温回路转换阀;A.冷却液回流装置;B.冷却液供应管;

C.冷却液回路通风。

图25 低温回路图

七、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由催化转换器、催化转换器上游和下游的氧传感器

以及消音器组成。废气处理系统的任务是减少废气中CO、HC、

NOx的排放,同时,将混合物的空燃比严格控制在λ=1的限制范

围内,实现催化转换器中更高的废气转换率。

八、冷却系统

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由ME内部的热量管理系统控制,具有

快速达到工作温度、减少废气排放、节约燃油(最高约4%)和提高

加热舒适性的优点。发动机冷却回路如图26所示。

1.冷却液节温器调节

Y101/1.左侧旁通空气转换阀;Y101/2.右侧旁通空气转换阀。

冷却液温度可通过可加热的双滑阀式节温器进行控制,节温

器中带有一个加热元件, 在必要时会由ME通过接地信号促动。

双滑阀式节温器可调节为以下五个位置。

图24 旁通空气转换阀

68

-

CHINA

·

September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栏目编辑:刘玺 *****************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1)关闭(图27)

在冷却液温度<80℃且发动机转速<3 000r/min的情况下,

节温器上的两个阀门完全关闭,这样,通过静止的冷却液缩短发

动机暖机阶段,从而可节省燃油,减少CO

2

排放.

1.自发动机的冷却液;2.至发动机的冷却液;3.至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

液;A.冷却液。

图28 旁通模式

1.发动机油冷却器;2.发动机散热器;3.车轮拱罩冷却器;4.膨胀容

器;5.发动机;M4/7 风扇马达;R48.冷却液节温器加热元件;A.冷

却液供给;B.至发动机的冷却液回流;C.发动机油供给;D.发动机油

回流管;E.冷却液回路通风。

图26 发动机冷却回路

1.自发动机的冷却液;2.至发动机的冷却液;3.至发动机散热器的

冷却液;A.冷却液。

图29 混合模式

(4)散热器工作

在全负荷情况下, 双滑阀式节温器可以非常迅速地打开,确

保冷却液大量的散热,实现最佳的发动机冷却效果和无爆震燃烧

(图30)。

1.自发动机的冷却液;2.至发动机的冷却液;3.至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

液;A.冷却液。

图27 关闭位置

(2)旁通模式(图28)

在部分负荷时,冷却液温度可升高至约105℃,此时加热元

件断电,随着发动机油温度的升高,摩擦力得到改善。

(3)混合模式(图29)

当冷却系统在混合状态下工作时,如果冷却液温度在

105~120℃区间内,加热元件断电;如果在65~90℃区间内,加

热元件通电。以此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到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

液流量。

1.自发动机的冷却液;2 至发动机的冷却液;3.至发动机散热器的冷

却液;A.冷却液。

图30 散热模式

(未完待续)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09·

汽车维修与保养

69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