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632有机化学(二)
2024年6月15日发(作者:马佳静慧)
一、 考试科目:有机化学(二) 适用专业: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一、 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运用相应的知识制
备新材料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主要复习内容:
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碳原子在不同烃结构中的杂化轨道;有机化学酸碱理论、亲核亲电的基本概
念;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学中的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 共价键的断裂方
式:均裂、异裂; 自由基反应和离子型反应的特点
重点:杂化轨道;酸碱理论;掌握 有机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和亲核亲电的基
本反应。
2. 烃
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卤代烃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烷烃自由基的卤代反应,乙烷、正丁烷的构象;烯烃的加成、 氧化、 聚合反应、 α
-H的卤代反应,烯烃构型;炔烃的加成、氧化、末端炔烃氢的酸性,及炔负离
子的烷基化反应;二烯烃的共轭效应、电子离域概念,双烯合成(Diels-Alder
反应);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能根据红外光谱结合反应推导结构; 环己烷的船
式及椅式构象,环戊二烯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及SN1和SN2历程,
消除反应及E1和E2 历程,烯丙基重排;格氏试剂的合成;
重点:命名、结构、化学性质,熟悉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掌握有关烃的化学
反应及炔负离子的链增长反应,格氏试剂在合成上的应用。
3.芳烃
单环芳烃和稠环烃的命名、结构、化学性质;单环芳烃的加成反应,加氢还
原、自由基加氯;侧链反应,氧化、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卤化反应、硝化反应、
磺化反应、F-C烷基化及酰基化反应;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诱导效
应、共轭效应;苯的二元取代产物的定位规律。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联苯胺重
排;萘的氧化反应、萘的取代规律;非苯芳烃的休克尔规则。
重点:苯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掌握苯的定位规律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4.立体化学
手性和对映体:具有一个或二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现象;对映体、非对映
体、外消旋体内销旋体基本概念,手性分子的表示透视式、Fisher投影式、Newmen
投影式;手性分子的标记;外消旋体的拆分(重点化学拆分);
重点:手性化合物的命名、旋光性,手性分子的Fisher投影式。
5.醇、酚、醚、醌
醇、酚、醚、醌的命名、结构、构造异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醇的氢键作用,醚的环氧丙烷性质;酚的酸性及显色反应;
重点:醇、酚的化学反应,醚的威廉姆森的合成。
6.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
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命名、结构、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羰基的亲核加
成及反应历程;羟醛缩合反应、卤代反应、康尼查罗歧化反应及反应历程;诱导,
共轭,空间场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羟基酸的Reformatsky制备法,羧酸及其
衍生物的水解;β-二羰基化合物的α-H的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 克莱森
酯-酯缩合反应及麦克尔加成反应;
重点:醛、酮的化学反应、羧酸的诱导效应;掌握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
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7.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胺、腈、异氰酸酯、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化学性质
及制备方法,硝基化合物还原、硝基对邻对位上取代基的影 响;胺制法:卤烷
胺化,芳卤氨解,腈的还原;霍夫曼酰胺降级反应,加布里尔合成法;重氮化反
应和偶合反应;
重点,硝基、胺、腈、异氰酸酯的化学性质,掌握有机胺的碱性强弱因素,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及纯伯胺的合成。
8. 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和芳香性;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重点: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呋喃、糠醛、
喹啉等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三、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第二版) 徐寿昌 主编,2001
2002年考试题型 100分
一、填空题 每空0.5分 共6分 12空
二、写出化合物的构造式或命名 每小题0.5 共10分 20题
三、完成反应式 每小题 1分 共10分
四、简答题 每小题3分 共 15分
通常为排列大小 等
五、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每小题2分 共12分
六、推断题 每小题4分 共12分
推出是和物体并且写出构造式
七、合成题 每题5分 共35分
(可用碳原子在2或2一下的任何有机溶剂)
2001年考试题型 100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 共30分
二、完成反应式 每题1分 共32分
通常一道题有多个反应产物要写
三、写出反应产物形成的过程 每题4分 共8分
给你两个式子让你写出怎么从前者得到后者
四、完成下列物质的转化 每题4分 共12分
五、由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每题6分 共12分
(无机试剂任选)
六、用化学方法推倒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每题3分 共6分
2024年6月15日发(作者:马佳静慧)
一、 考试科目:有机化学(二) 适用专业: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一、 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运用相应的知识制
备新材料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主要复习内容:
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碳原子在不同烃结构中的杂化轨道;有机化学酸碱理论、亲核亲电的基本概
念;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学中的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 共价键的断裂方
式:均裂、异裂; 自由基反应和离子型反应的特点
重点:杂化轨道;酸碱理论;掌握 有机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和亲核亲电的基
本反应。
2. 烃
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卤代烃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烷烃自由基的卤代反应,乙烷、正丁烷的构象;烯烃的加成、 氧化、 聚合反应、 α
-H的卤代反应,烯烃构型;炔烃的加成、氧化、末端炔烃氢的酸性,及炔负离
子的烷基化反应;二烯烃的共轭效应、电子离域概念,双烯合成(Diels-Alder
反应);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能根据红外光谱结合反应推导结构; 环己烷的船
式及椅式构象,环戊二烯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及SN1和SN2历程,
消除反应及E1和E2 历程,烯丙基重排;格氏试剂的合成;
重点:命名、结构、化学性质,熟悉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掌握有关烃的化学
反应及炔负离子的链增长反应,格氏试剂在合成上的应用。
3.芳烃
单环芳烃和稠环烃的命名、结构、化学性质;单环芳烃的加成反应,加氢还
原、自由基加氯;侧链反应,氧化、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卤化反应、硝化反应、
磺化反应、F-C烷基化及酰基化反应;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诱导效
应、共轭效应;苯的二元取代产物的定位规律。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联苯胺重
排;萘的氧化反应、萘的取代规律;非苯芳烃的休克尔规则。
重点:苯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掌握苯的定位规律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4.立体化学
手性和对映体:具有一个或二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现象;对映体、非对映
体、外消旋体内销旋体基本概念,手性分子的表示透视式、Fisher投影式、Newmen
投影式;手性分子的标记;外消旋体的拆分(重点化学拆分);
重点:手性化合物的命名、旋光性,手性分子的Fisher投影式。
5.醇、酚、醚、醌
醇、酚、醚、醌的命名、结构、构造异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醇的氢键作用,醚的环氧丙烷性质;酚的酸性及显色反应;
重点:醇、酚的化学反应,醚的威廉姆森的合成。
6.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
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命名、结构、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羰基的亲核加
成及反应历程;羟醛缩合反应、卤代反应、康尼查罗歧化反应及反应历程;诱导,
共轭,空间场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羟基酸的Reformatsky制备法,羧酸及其
衍生物的水解;β-二羰基化合物的α-H的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 克莱森
酯-酯缩合反应及麦克尔加成反应;
重点:醛、酮的化学反应、羧酸的诱导效应;掌握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
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7.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胺、腈、异氰酸酯、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化学性质
及制备方法,硝基化合物还原、硝基对邻对位上取代基的影 响;胺制法:卤烷
胺化,芳卤氨解,腈的还原;霍夫曼酰胺降级反应,加布里尔合成法;重氮化反
应和偶合反应;
重点,硝基、胺、腈、异氰酸酯的化学性质,掌握有机胺的碱性强弱因素,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及纯伯胺的合成。
8. 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和芳香性;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重点: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呋喃、糠醛、
喹啉等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三、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第二版) 徐寿昌 主编,2001
2002年考试题型 100分
一、填空题 每空0.5分 共6分 12空
二、写出化合物的构造式或命名 每小题0.5 共10分 20题
三、完成反应式 每小题 1分 共10分
四、简答题 每小题3分 共 15分
通常为排列大小 等
五、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每小题2分 共12分
六、推断题 每小题4分 共12分
推出是和物体并且写出构造式
七、合成题 每题5分 共35分
(可用碳原子在2或2一下的任何有机溶剂)
2001年考试题型 100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 共30分
二、完成反应式 每题1分 共32分
通常一道题有多个反应产物要写
三、写出反应产物形成的过程 每题4分 共8分
给你两个式子让你写出怎么从前者得到后者
四、完成下列物质的转化 每题4分 共12分
五、由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每题6分 共12分
(无机试剂任选)
六、用化学方法推倒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每题3分 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