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0日发(作者:凤寒云)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2006年09月29日 14:34 新浪读书
连载:烙刻:记忆中的影像 作者:巴义尔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孟照瑞 摄)
实验基地的生活条件就是这样,帐篷随时可能被刮走。(孟昭瑞 摄)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造出,此后,它不仅是战略武器中的“毁灭之神”,它更
是政治讹诈的王牌。眼看着世界牌局上只有美苏两国在争“大、小王”,强人政治家毛泽
东自然明白,没有这东西,连小国英、法都比不上,连“红桃A”都当不上。于是他发出
了温和的怒吼:砸锅卖铁也要搞出原子弹。原本要帮忙的苏联在1958年撤走了全部专家,
致使到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原子弹才上天,而头一天,赫鲁晓夫下台。11月,周
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活动,并试图与苏联改善关系,
结果遭到了勃列日涅夫
的冷漠,周恩来不卑不亢,力保尊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亲赴机场迎接周恩来归
来。
这颗原子弹爆炸后,中国成为了继美、苏、英、法之后的第五个核国家,而这五个国
家正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成员。由此可知中国这颗原子弹的升天该有多么重
要的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意义如此之不寻常,那么记录这一重要历史瞬间的照片自然就同
样不寻常。当时除了科技方面为留资料而拍摄之外,用于对外报道的摄影记者,只有八一
厂的摄影队和从《解放军画报》调来的摄影记者孟昭瑞了。这一次,连新华社都没有名额,
可见条件要求有多严。另一个原因是,原子弹主要的牵头单位是部队,因此由解放军派出
记者也是顺理成章。当时孟昭瑞是军方派出的摄影记者,并不代表军画报。如今想起来,
孟昭瑞觉得很荣幸的同时,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当时的压力——毕竟只有一个人在拍啊,
万一有个闪失将无法交代。
从技术上讲,这是中国谁都没拍过的东西,几乎没有经验可循,似乎一切都心中没数。
它到底怎么爆炸,冒什么烟,火球多大,怎么变化,能维持多长时间,亮度多大,如何曝
光,还无法测光„„一切都不知道,还要站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安全地带拍,还得穿着白色
的防化服,尤其是戴着几乎是纯黑色的眼镜,连取景都困难许多。若爆炸成功了照片拍坏
了,那才真要“吃不了兜着走”呢。
我当时是军画报的机动记者,经常跑重要新闻,单位和家里也就习惯了,这次又是。
当时的社长高帆告诉我说,有个重要任务,你去找××人吧。家里人也不知道,也不问。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服从组织,听从命令。我搭着专机到了罗布泊的马兰—这也是后
来起的名字,那地方常开马兰花。这里是实验基地,有想象不到的困难。没有菜,没有水,
有也是苦的。天天吃罐头,我们去的时间短,那些科技人员和战士们真的太苦了。戈壁滩
上只有帐篷,风吹来立刻就被刮走。
保密是超级的。所有的参与人员都要按一类保密单位人员的政治条件来审查,要求人
人有材料,个个有旁证,外调任务很重。能够去的人也是被告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子
女,横不传夫妻。曾有个笑话,夫妻俩都分别接到任务,结果谁也不说,到了基地互相认
出来了,才知原来是同一个任务。
我用了林哈夫6×9的相机,还有120的禄莱,135的莱卡M3,因为不知爆炸是什么
样的,所以我也没用三脚架。1964年10月16日15时,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只听一声
巨响,先是火球,在迅速地变化,然后一团蘑菇云升起,越升越高,十几分钟后云状散了,
半小时后完全消失了。我就抓住了开始的几秒钟时间,拍了几张,最好的只有一张。就这
样我见证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爆炸成功的消息早已发了出去,两个小时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
史诗《东方红》的演职人员时发布了这个大好消息,整个会场顿时沸腾了,周总理连忙说,
大家不要跳了,再跳楼板就会塌的!不仅是一个大会堂,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了。
而孟昭瑞的胶卷却要在几天后才能运到北京,在军画报冲洗后交给上级。几天后各大
报纸都刊登了这幅照片,但当时只署新华社的名义,直到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后,
这幅照片才开始署孟昭瑞的名字。
谁有了原子弹,谁就在国际社会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中国原子弹成功后,又用了两
年多,又成功爆炸了氢弹,它比原子弹的威力更大。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4个
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8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8个
月。就在1964年底,中国把欠苏联的贷款连本带息全部偿还了。
这张照片用的是黑白片,现在的色彩是后来上色的。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
是摄影史上的佳作。孟昭瑞后来又被派去拍氢弹的爆炸,以后又多次拍重大题材,是一位
久经“摄场”的老将。
2024年8月10日发(作者:凤寒云)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2006年09月29日 14:34 新浪读书
连载:烙刻:记忆中的影像 作者:巴义尔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孟照瑞 摄)
实验基地的生活条件就是这样,帐篷随时可能被刮走。(孟昭瑞 摄)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造出,此后,它不仅是战略武器中的“毁灭之神”,它更
是政治讹诈的王牌。眼看着世界牌局上只有美苏两国在争“大、小王”,强人政治家毛泽
东自然明白,没有这东西,连小国英、法都比不上,连“红桃A”都当不上。于是他发出
了温和的怒吼:砸锅卖铁也要搞出原子弹。原本要帮忙的苏联在1958年撤走了全部专家,
致使到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原子弹才上天,而头一天,赫鲁晓夫下台。11月,周
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活动,并试图与苏联改善关系,
结果遭到了勃列日涅夫
的冷漠,周恩来不卑不亢,力保尊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亲赴机场迎接周恩来归
来。
这颗原子弹爆炸后,中国成为了继美、苏、英、法之后的第五个核国家,而这五个国
家正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成员。由此可知中国这颗原子弹的升天该有多么重
要的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意义如此之不寻常,那么记录这一重要历史瞬间的照片自然就同
样不寻常。当时除了科技方面为留资料而拍摄之外,用于对外报道的摄影记者,只有八一
厂的摄影队和从《解放军画报》调来的摄影记者孟昭瑞了。这一次,连新华社都没有名额,
可见条件要求有多严。另一个原因是,原子弹主要的牵头单位是部队,因此由解放军派出
记者也是顺理成章。当时孟昭瑞是军方派出的摄影记者,并不代表军画报。如今想起来,
孟昭瑞觉得很荣幸的同时,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当时的压力——毕竟只有一个人在拍啊,
万一有个闪失将无法交代。
从技术上讲,这是中国谁都没拍过的东西,几乎没有经验可循,似乎一切都心中没数。
它到底怎么爆炸,冒什么烟,火球多大,怎么变化,能维持多长时间,亮度多大,如何曝
光,还无法测光„„一切都不知道,还要站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安全地带拍,还得穿着白色
的防化服,尤其是戴着几乎是纯黑色的眼镜,连取景都困难许多。若爆炸成功了照片拍坏
了,那才真要“吃不了兜着走”呢。
我当时是军画报的机动记者,经常跑重要新闻,单位和家里也就习惯了,这次又是。
当时的社长高帆告诉我说,有个重要任务,你去找××人吧。家里人也不知道,也不问。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服从组织,听从命令。我搭着专机到了罗布泊的马兰—这也是后
来起的名字,那地方常开马兰花。这里是实验基地,有想象不到的困难。没有菜,没有水,
有也是苦的。天天吃罐头,我们去的时间短,那些科技人员和战士们真的太苦了。戈壁滩
上只有帐篷,风吹来立刻就被刮走。
保密是超级的。所有的参与人员都要按一类保密单位人员的政治条件来审查,要求人
人有材料,个个有旁证,外调任务很重。能够去的人也是被告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子
女,横不传夫妻。曾有个笑话,夫妻俩都分别接到任务,结果谁也不说,到了基地互相认
出来了,才知原来是同一个任务。
我用了林哈夫6×9的相机,还有120的禄莱,135的莱卡M3,因为不知爆炸是什么
样的,所以我也没用三脚架。1964年10月16日15时,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只听一声
巨响,先是火球,在迅速地变化,然后一团蘑菇云升起,越升越高,十几分钟后云状散了,
半小时后完全消失了。我就抓住了开始的几秒钟时间,拍了几张,最好的只有一张。就这
样我见证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爆炸成功的消息早已发了出去,两个小时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
史诗《东方红》的演职人员时发布了这个大好消息,整个会场顿时沸腾了,周总理连忙说,
大家不要跳了,再跳楼板就会塌的!不仅是一个大会堂,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了。
而孟昭瑞的胶卷却要在几天后才能运到北京,在军画报冲洗后交给上级。几天后各大
报纸都刊登了这幅照片,但当时只署新华社的名义,直到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后,
这幅照片才开始署孟昭瑞的名字。
谁有了原子弹,谁就在国际社会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中国原子弹成功后,又用了两
年多,又成功爆炸了氢弹,它比原子弹的威力更大。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4个
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8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8个
月。就在1964年底,中国把欠苏联的贷款连本带息全部偿还了。
这张照片用的是黑白片,现在的色彩是后来上色的。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
是摄影史上的佳作。孟昭瑞后来又被派去拍氢弹的爆炸,以后又多次拍重大题材,是一位
久经“摄场”的老将。